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2022-04-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篇图:《花木兰》剧照
在推迟了大半年后,迪斯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终于在美国时间9月4日面世。9月11日,中国大陆影院也上映了该片。迪斯尼真人版《花木兰》的故事讲述了1300年前,年轻女子花木兰为了拯救年迈的父亲,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1:

全球化时代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摘要:为了实现好莱坞电影恰当运用中国元素以及中国文化借助于好莱坞电影得到广泛的海外传播问题,通过案例进行论证。研究认为,好莱坞电影要肯定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需要观察者站在理性的立场去尊重、描述差异;中国电影要建立文化自信,重新审视电影的基本理念,借鉴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运作模式,立足本土现实和民族情感,发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对制作和传播具有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国内外电影进行积极正面引导,实现中国形象的良好建构与正面传播。

关键词:全球化;好莱坞电影;中国文化;差异性;文化自信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客观事实。在电影生产领域,全球电影逐渐好莱坞化。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中国电影该如何发展,是抵制还是学习?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与多样性文化

好莱坞电影需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中国文化也需要借助于好莱坞电影实现广泛的海外传播。然而,如何使好莱坞电影恰当运用中国元素,还需要进行引导。

好莱坞电影需要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反思自身对运用中国文化的立场和态度,需要杜绝将中西方人为地设定为简单的二元对立,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文化他者的情况,应尊重文化的差异性,重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关尊重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意义,学者霍米·巴巴指出,“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帝国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使得全球性的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文化原本就是多元、丰富的,忽视文化的差异性,抹平少数话语的立场,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长此以往,世界文化终将成为平面的,文化的独特性就不存在了。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它能够与其他文化相区别时才能被辨识,而能被辨识才能有现实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关键。

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每一种文化都有独特的存在意义,全球化不是美国化,而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因此,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首先是东西方能够平等对话,而不是西方独守话语霸权,需要消除世界文化格局的中心,消解权力带来的差距。在全球化文化的建设中,应该以全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为着眼点,这里就包含对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尊重。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本土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为本土文化提供机遇和指导,帮助本土文化具有复兴的可能性。而坚守自身文化,是抓住属于自己的根系命脉,增加自身文化的可辨识性,同时丰富全球的多元文化面貌。所以,我们越是承认全球化的趋势和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就越具有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动力和信心,本土化和全球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看似矛盾,实则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

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文化,其前提是首先要肯定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观察者站在理性的立场去尊重不同,需要尽量客观地去描述差异,而不能用美国文化作为衡量标准,人为地设定一个二元对立的场景,将中国、东方放在西方文化的对立面。从好莱坞电影制作上来看,好莱坞大量运用中国元素,是按照好莱坞电影制作逻辑,生硬地拼贴中国元素,而忽视了中国元素生长的文化土壤。任何一种文化元素都是在它的文化和历史中存在和变化的,而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被“想当然”地切割了它的文化土壤,成为静止的、生硬的、封闭的、刻板的符号,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被割断了过去和未来,它们存在于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没有内涵,也没有时代的差异。

二、好莱坞电影的文化霸权传统

杰姆逊说:“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最发达,但也是最凶残的形式。”杰姆逊所指的意思是,美国文化具有毁灭异质文化的意图和能力,伴随美国文化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这种文化霸权往往也是容易实现的。从历史上看,美国文化中有消灭和吞并他者文化的历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事实。凡是美国文化所传播的地区,必然相伴的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被侵蚀、替代。这种状况在当下的消费主义时代表现更甚。美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经由媒体制造出来,传播范围更广,影响也更深。反对美国文化的力量从来没有如当今这样困难,而接受它所传递的文化和逻辑从来没有这样容易。在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中,原本多元、多样的世界文化正走向趋同。

美国是电影王国,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的标杆。电影是美国推行文化霸权时极为重视的媒介方式,因为电影的画面通俗易懂,强烈而生动的形象具有观赏性,引人人胜的叙事方法和众多耀眼明星的加盟都能够使好莱坞电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好莱坞电影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的马特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的影片、服装和‘侮辱性的广告’成了从布琼布拉一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向全球扩张,进行美国文化精神渗透的最主要介质。当下,好莱坞电影有着极其广阔的世界市场,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仅次于美国航空业和军工业,是美國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目前美国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好莱坞电影充当着拉动美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电影《泰坦尼克号》自1997年公映以来创造了18亿美元的利润。201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仅在中国就收获了近20亿元的票房,这还不包括与之相伴的其他电影衍生产品。文化的形式是生动、亲和的,因此它具有潜移默化的长久影响力。在后殖民时代,没有比电影更好的形式来传播美国文化精神了。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已成为投资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的电影业处于世界霸主地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好莱坞电影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它所蕴含的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通过对观众的耳闻目染,其影响力是无法估计的。好莱坞电影的类型、规范,美国的文化精神笼罩着全球,影响甚至改造着其他异质文化,从这看来,在美国文化的背后,依然是弱肉强食的血腥、残酷世界。“眼前这个既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乃是另一股处于文化以外的新潮流在文化范畴(上层建筑)的内向表现。这股全球性的发展倾向,直接因为美国军事与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张而形成,它导致另一种霸权的成立,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或者从由来已久的阶级历史的观点来看),在文化的背后,尽是血腥、杀戮与死亡: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好莱坞电影的背后是美国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这种力量借助好莱坞电影,在塑造着文化上的独语和霸权状态,好莱坞电影运用最通俗的方式创造着全世界人们都无法抗拒的文化,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进入人们的潜意识。

好莱坞电影是强势的,这种强势既表现在它成熟的制作技术,巨大的传播力度,同时也表现在它在运用他者文化元素时的强硬和武断。当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去美国化”,增强自身文化辨识性的时候,好莱坞电影要想继续向全球扩张,有赖于好莱坞电影对他国本土文化的切实尊重,文化元素的背后都有着它所生长的文化背景,离开了对大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元素的运用就只能是生硬的拼贴。

三、建立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

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美国化”确实给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它也促使其他文化的国家通过回应美国文化的冲击来适应社会现代性发展的需要。当下的“美国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表现在物质文化领域,美国的商品充斥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但是在我们的内心,还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从全球化的过程来看,物质层面的全球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文化层面的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美国化”想要在文化领域实现,有着很大的难度,它很难完全改变人们思维世界中来自于传统的影响,只能是为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价值带来一些有新意的东西。就如同来自美国的快餐文化中,加入了很多适应当地人饮食习惯的食品,如汉堡包在中国有了老北京鸡肉卷,在韩国,汉堡包又加入了泡菜,在印度,汉堡包加入了咖喱。这些细致的表现,正是让我们看到,从文化上改变一个民族的传统是困难的,正是有着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彻底改造,我们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进程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特征。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在面对好莱坞电影时,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因为文化的根基是坚固而持久的,是很难被改变的。

从中国文化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历经无数的内部变革、外族入侵,但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可见,我们文化的连续性是基于它非常坚实和稳固的内在张力,能够在坎坷、动荡的历史延绵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脉络。我们文化的稳固性就是抗击文化帝国主义的武器,无论这种外来文化多么强势,深入中国民众血液中的传统文化是不会被深层次改变的。在中国,尽管很多年轻人对好莱坞电影极为痴迷,也热衷于使用美国的各种商品,但是处在中国这个文化土壤,来自家庭、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都是深入的。来自美国的文化尽管强势,但是我们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稳固性,导致了美国文化想要突破中国文化,形成文化领域的占领,那是有着相当大的阻力,或者说这种文化的侵略是不可能实现的。举例来说,美国迪士尼乐园无疑与美国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说法认为,到了美国不去迪士尼乐园就不能算去过美国。迪士尼乐园在全球扩张中潜移默化地宣传了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但是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迪士尼乐园在海外建设主题公园时,总是尽可能地加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使之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1992年欧洲迪士尼乐园在巴黎开放时,当年去参观、游玩迪士尼乐园的法国人并没有美国想象的那么多,其中很多一部分游客还是到法国旅游,顺道到迪士尼乐园来游玩的外国游客。到了1994年,欧洲迪士尼乐园亏损了20亿美元。欧洲迪士尼乐园营业初期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入欧洲的时候,没有处理好美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迪士尼乐园是外来的,首先应该了解欧洲本土文化的特性,否则就会水土不服。美国在建造欧洲迪士尼乐园时忽略了法国人排斥美国文化的倾向。最开始园内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这不仅导致员工和游客难沟通,同时也引起了法国人的不满,因为法国人一直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饮食设施方面,迪士尼乐园也出现了失误,法国人有以酒佐餐的饮食习惯,公园内不准饮酒的规定也引起了法国人极大的排斥。可见,认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尊重本土文化,实现文化融合,才是正确的途径。有了这个经验之后,当迪士尼公司想要在中国香港建设乐园时,就先期了解了中国文化,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的影响,适时地对迪士尼的建造方案做出了改变。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增设了不同于欧洲迪士尼乐园的独有项目和产品,在乐园里除了说英语,还增加了广东话,方便为游客服务。在中国内地建造美国迪士尼乐园时,美国方面充分考虑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从建筑风格来看,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增添了“十二朋友园”,这是在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中12个生肖的尊重;而且还建造了鼠、牛、虎、兔等12生肖的卡通人物,这些卡通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上海的迪士尼乐园里,还将会有一些中国特色的食品出现,比如会有“迪士尼烧卖”“迪士尼馄饨”等,这些亲民的食物,可以看出迪士尼乐园为了融入中国所做出的努力。

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元素的前提应是了解中国文化,尽力实现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是漫长而悠久的,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是美国文化所不能覆盖的坚实的文化力量。尽管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也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但是从好莱坞运用中国元素的历史发展来看,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示范,因为这部电影是对中国元素背后的文化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看了这部电影,观众不禁发现,这是一部中国文化和好萊坞英雄主义类型电影相结合的范本。功夫是中国的国粹,而熊猫则是中国的国宝,电影中处处充斥着中国元素,如四川青城山、中国服饰、中国食品、中国节日等,因此,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是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诠释,是在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影片中,阿宝是一只懒惰的熊猫,但是对功夫非常痴迷,当阿宝被乌龟大师点化时,充分体现了中国道家思想。而师父能够将功夫传授给阿宝,是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但是在体现这些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美国文化精神也表现出来。熊猫阿宝类似于好莱坞电影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形象——平民英雄,出身于一个厨师家庭的阿宝,利用他所学的功夫,打败了邪恶的太郎,拯救了村庄,英雄主义思想在这部电影中也有体现。阿宝没有武功的基础,但是有一个学武功的梦想,在美国电影中,追逐梦想是一个常用的主题,个人有追逐梦想的权力,只要去努力,只要不放弃,梦想都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这部电影中的主题之一。《功夫熊猫》在形式上是中国化的,影片处处都是中国元素的拼贴,它体现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是同时,它也是美国化的,是美国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功夫熊猫》在收获票房利益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美文化交融的一个典范。在全球化时代,依然处在文化的封闭状态是不可能的了,不同文化问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我们每一个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于是,就需要文化的开放,需要求同存异,才能共同发展。

有关《功夫熊猫》是如何被构想和创作的,电影导演斯蒂文森曾经这样说过:“十多年前我们就有这个计划了,为了它,我们准备了十五年之久。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节,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可见,基于正义与相较量的故事情节,和制作者们对中国功夫文化的喜爱,就有了这部电影的出现,导演说这部电影是送给中国的情书,言语中无不表露出来对中国文化衷心的喜爱和敬意。

从西方对东方进行思考和建构开始,东方就需要警醒:该如何自我表述和建构中国文化。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这一过程中尽管也有着对中国形象的良好想象和建构,但是整体而言,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往往都是落后的、神秘的、封闭的东方国家,将遥远的中国置于与美国文化对立的文化的他者,这是好莱坞电影基本的文化逻辑。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电影在进行自我表述和建构中都处在失语的状态,这种失语一方面使得自我形象塑造不起来,自己的聲音传递不出去,另一方面就使西方电影所传播的落后的、神秘的、封闭的“定型化”中国形象在全球范围内被传播。由此可见,中国形象的良好建构和正面传播,从根本而言,需要我们自身加强文化自觉,需要中国电影加强自身的传播能力。

从深层次的电影理念到具体的电影制作与发行,好莱坞电影都给了中国电影很多的启示,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抵制好莱坞电影是没有出路的,全面模仿好莱坞电影同样没有出路。理性而且可行的途径是,重新审视电影的基本理念,借鉴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运作模式,立足本土现实和民族情感,发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制作和传播具有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电影。

四、结语

全球化不是“美国化”,全球化需要以文本文化为前提,而本土文化需要以面对美国文化来应对自身的文化现代化发展。学者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可见,文化的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对异质文化的覆盖,不是全球范围一个声音。文化全球化的结果不是要求世界文化同一化或者一体化,假如全球文化处于一个样貌,一个内容,那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悲哀。文化本应该就是多元和多样的,全球化的结果应该是不同地方文化的融合。由此可知,好莱坞的文化模式不可能为全球提供唯一的样板,只有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好莱坞电影才可能走的更远,本土的文化建设在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时,也才有被复兴的可能,才有可能具有更大的魅力。

作者:王雁

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2:

《花木兰》:已尽力但不完美


本篇图:《花木兰》剧照

在推迟了大半年后,迪斯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终于在美国时间9月4日面世。9月11日,中国大陆影院也上映了该片。

迪斯尼真人版《花木兰》的故事讲述了1300年前,年轻女子花木兰为了拯救年迈的父亲,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从中原到西北的广袤征程中,她从紧张的训练和战争中存活下来,在同营好友洪辉和导师董将军的鼓舞下,以及女巫仙娘的激发下,发现藏在自己内心的战士,并且最终从外族侵略者手中救回了皇帝和她的祖国。最后,木兰选择回家看望父母和妹妹。她是否会接受皇帝的任命?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

2020年的《花木兰》通过一个父亲的角度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这估计是最贴近原著精髓的视角了,因为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代名词。她跟父亲的感情非常要好。

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与时尚,是绚烂华丽的皇家旗袍,并没有鲜活的中国当地时尚与文化。

没有了1998年迪尼斯动画版中,花家祖先派出心地善良的木须从旁保护木兰,真人版《花木兰》赋予花木兰强大的“气”和军事兵法谋略,让传奇自圆其说。此外,该片重视呈现中国功夫和军事搏斗,木兰的人物价值观和情感内核是“忠勇真”+“孝”。
西方如何呈现东方?

迪斯尼真人版的导演是妮基·卡罗。她的电影作品曾于1994年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卡罗拍摄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决不让步/北国风云》(2005年),由查理兹·塞隆主演,根据1988年的真实事件改编—那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桩起诉成功的性骚扰官司。该片曾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女配角奖的争斗,并获得金球奖提名。卡罗颇受好评的电影《鲸骑士》,讲述新西兰古老部落毛利族的酋长孙女的故事。卡罗拍摄的几个故事都是女性题材。由这位新人导演来拍,似乎也比较合理。

真人版《花木兰》开篇,木兰在家人要求下见媒婆,媒婆点出中国古代女性的美德是安静礼貌、沉静优雅,是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而非武功打斗、保家卫国。而那些不推崇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被视为“女巫”。在古代欧美,那些前资本主义时代想要进入男性主宰的劳动市场,或是拥有杰出技能的、不合主流社会规范的女性,被视为“女巫”,她们要么被淹死或烧死,要么像仙娘那样被抛弃、流放。

真人版《花木兰》的西方式改编还包括,将木兰的“传奇性”归结于其超强大的“气”,说她是凤凰化身;巩俐饰演的仙娘,拥有幻术(西方称为“黑魔法”),则是老鹰的化身。仙娘拥有比男性更强的能力而不被承认,继而走上“邪路”—正是这一人物形象,让很多中国观众感到牵强。
《花木兰》导演妮基·卡罗

一位豆瓣网友说:“巩俐战斗力和幻术这么强悍,就因为大家不认可她,她就给柔然人卖命?理由何在?那柔然统领就是被她一刀秒的水平,她为何要卑躬屈膝呢?”“巩俐也是多此一举,既然会巫术这么牛逼,干脆变成一个内侍或妃子,趁皇帝不注意把他干掉,然后直接自己做皇帝不行吗?”

显然,仙娘这个角色的人物塑造还需要更加合情合理化。杀人如麻的她,居然被花木兰一句话“女性也能领导军队,我们这样的人也有一席之地”就劝回了头,简直让人莫名其妙。“前一秒还为获得人们的认可不惜忍辱负重,下一秒突然就不想活了,为保护木兰而献身?”正因为仙娘的转变塑造得不够深入,以至于观众看到她死的那一幕,心中毫无波澜,有些可惜。

此外,皇帝被仙娘假扮的丞相蒙骗,单人前往一处类似建筑工地的地方跟柔然统领约战,这也是西方的决斗文化。中国观众会觉得皇帝傻,区区一国君主,怎么随随便便单人去决斗?他最后被柔然统领五花大绑,还被后者用刀磨出来的火花威胁,即将命丧火炉,这个场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令一些观众感到荒谬可笑,缺乏常理逻辑。

这是“美国女兵”花木兰,根本就不是中华巾帼英雄。

对中国文化的错位解读,让中文世界的网友惊呼:外国人对中国故事的理解真是莫名其妙!这些让我想起一部讲述西方如何在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呈现中国时尚的纪录片《镜花水月》。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与时尚,是绚烂华丽的皇家旗袍,并没有鲜活的中国当地时尚与文化。它只呈现了镜花水月般的窥探,让人感叹:西方人能否真正理解中国服饰与时尚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
是勇敢、风趣而聪明的“美国女兵”?

显然,迪斯尼真人版的优点,在于武术编排与好莱坞特效呈现。尤其是两军对峙时雪崩那场戏,以及木兰见媒婆防止茶杯摔落的那段动作设计,非常出色。

创作者还非常注重细节和颜色,木兰居住的福建土楼叫延福坊。木兰见媒婆前梳妆打扮的那场戏,展现中国服饰和化妆术,滑稽意味浓厚。演员们没有戏剧化地夸张表演,情绪克制,这很难得。刘亦菲曾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说,军队不同士兵阵列的服装颜色各异,木兰的红色战袍在荧幕上呈现得很好看,真人版擅长用颜色讲述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尼大胆起用西方观众眼中的新人—刘亦菲,以及非大牌导演妮基·卡罗和编剧劳伦·希内克。

遗憾的是,观众并没能看到木兰从“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战士,继而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个领袖,再从一个领袖成长为一个传奇”的过程。她自我身份认同的转变也有些潦草,难以跟观众产生共情。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花木兰是迫不得已才替父出征,并非迪斯尼真人版电影中,那么爽快地去参军。木兰似乎并不知道战争和男性世界的残酷性,或许是因为她拥有强大的“气”吧。片中木兰推崇的理想女性“勇敢、风趣而聪明,但不一定要漂亮”,这也很符合西方男性审美。有观众直接说,这是“美国女兵”花木兰,根本就不是中华巾帼英雄。

此外,中西文化符码的翻译转换,也显得不够流畅自然。片中,成语“四两拨千斤”被翻译成“4盎司可以移动1000磅”,让人捧腹大笑。还有皇帝赐予的玉佩上硕大一个“孝”字,与剑上巨丑无比的“忠勇真”,都未能呈现中国汉字书法之美。片中出现的强行融合中国元素,弥漫着熟悉的左宗棠鸡风味。例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竟然直接就拍了兩只兔子在草地上跑的画面,再配上木兰的台词:“我骑着马看到两只兔子并排奔跑,我想一个应该是公的,一个应该是母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不能真的分辨得出来,因为它跑得非常快。”这样的诠释,真的非常简单粗暴。

对于美国女性来说,花木兰的榜样作用或许没有那么强烈。她们的女性榜样,可能是在男权社会里无畏、冷静的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或是前第一夫人奥巴马·米歇尔,或是虚构的神奇女侠。再加上,西方视角解读中国文化,本身就非常困难,诸多弊病只待时间与更多具有跨文化叙事能力的创作者们来克服。不管怎样,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作者:尘雪

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3:

STX:我们为何与中国人合作

2012年,好莱坞资深制片人罗伯特·西蒙斯——那时他制作的影片总票房已经超过60亿美元——与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讨论一部预算7000万美元上下的中等成本影片时,决定成立一家专门投资、运行中等成本影片的公司。2年后,他担任主席的STX娱乐公司宣告诞生。
《琼斯的自由国度》电影剧照

在2015年春天宣布与华谊兄弟庞大的合作计划前,STX也公布了首批影片计划:马修·麦康纳出演的《琼斯的自由国度》;翻拍西班牙名片《谜一样的双眼》,主演包括由切瓦特·埃加福特、妮可·基德曼以及茱莉亚·罗伯茨;乔尔·艾哲顿自导自演、贾森·贝特曼和丽贝卡·豪尔参演的惊悚片也在计划之中。

STX还是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反恐剧《国事家事》已经卖给了NBC电视台,因《实习医生格蕾》而被中国观众认识的凯瑟琳·海格尔担任主演。STX还在与NBC合作翻拍1990年《宝贝反斗星》电影的电视剧版。

华谊兄弟也并非罗伯特·西蒙斯的第一个中国伙伴: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弘毅投资是它最主要的资本支持者之一:早在2014年3月STX成立之初,弘毅投资就宣布联合美国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投资STX,这也是中国股权投资机构进入好莱坞的第一单交易。

希望打破好莱坞六大公司的商业模式,STX有着自己的雄心。但是“要想在美国建立一个能与派拉蒙、环球和索尼相抗衡的电影公司,与中国合作势在必行。”罗伯特·西蒙斯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卧虎藏龙》电影海报

似乎都是死循环

对于STX的建立和未来,罗伯特·西蒙斯的解释是:“老牌好莱坞公司已经有60年没有转变他们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我们组建这个公司的原因。这种模式逼迫他们必须要做很贵的电影,如蜘蛛侠、钢铁侠、金刚狼等系列电影。他们从中保证巨大收益,但这意味着他们所制作的电影数量会越来越少,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市场空间。”

在他看来,“六大”的超大成本制作模式已经导致近3年来美国电影市场处于某种“萧条”状态:主流明星资源被闲置在市场上,美国电影总产量下降,影院利用率也大幅下降。

院线公司虽可以靠大制作电影获得超额票房收入,但由于影院利用率下降,它们正寻求与“六大”之外的独立电影公司合作。

经过调研,罗伯特·西蒙斯认为美国市场出现了中等成本影片的细分市场空白期和机遇,由此STX定位为中等成本影片制作公司。

到2013年下半年,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获知了STX筹备的消息。首先伸出橄榄枝的是STX,牵线搭桥的是罗伯特·西蒙斯的财务顾问。

那时华谊兄弟也在关注STX。但它此前屡次与好莱坞的资本合作都以失败告终,比如2011年与美国传奇影业的谈判、之后投资环球以及2013年合作Studio8。

虽然Studio8最终与复星集团合作,但“中国企业在与好莱坞的合作中受挫,好莱坞公司也未尝不是如此。中美双方有许多合作宣布,最终都没完成。摆在我们面前的似乎都是死循环。”罗伯特·西蒙斯如此表示。

让中国人成为公司的一员

对于这次投资,赵令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第一个考虑是罗伯特·西蒙斯本人的能力,“有很强的历史业绩,拍了30多部电影,加起来他是最挣钱的制片人之一。”

以中国人的眼光,罗伯特·西蒙斯还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制作电影,不收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制片人费,而将这笔钱纳入公司收入。

其二就是STX的定位,“拍中等成本制作的电影,在美国变成了很稀缺的东西。大的公司因为自己的特色,不做小投资及5000万到1.5亿美元的中等成本电影,STX就是要做这个,定位清晰很重要,定位定得很好。”赵令欢说。

第三则是STX明星云集的高管团队和人脉网络。最终STX与美国几乎所有的大院线公司都签订了排他性独家放映协议,由此掌控了85%的院线份额。

在找到弘毅投资前,STX的B轮融资得到了土耳其、西亚和美国等地的多家投资公司的青睐。

罗伯特·西蒙斯说,当时资金上已经相当充足,“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钱。我们认为与其步履蹒跚、贸然走进中国市场随意挑选合作伙伴,不如在成立之初便找中国伙伴入股,让他们成为公司的一员。只有股东才会真正在乎公司的成败。弘毅是一座桥,介绍正确的中国合作方给我们。与它的合作,也催生了我们今天与华谊的合作关系。”

中国公司的条件

弘毅投资作为领投方,代表所有意向投资者与STX谈判,制订条款、算估值,建立STX董事会,“我们是牵头投资方,把条件谈好,其他人如果想进入就按照我们提出的条件来投。当时想进来的人特别多,但STX不需要太多钱。”赵令欢说。

这也是中国资本在好莱坞第一单成功的私募股权投资。

能够快速完成这一交易,一个关键因素是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放松:它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减少了审批和制约。作为上海自贸区第一家注册的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弘毅投资用三天就完成了项目备案到转款。

2014年11月底,华谊兄弟与STX公司开始谈判,历时4个月,最终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同:包括18部电影的共同投资和收入分配协议。这个弘毅投资协助的合作,让STX在电影制作数量上翻番,将比派拉蒙、索尼和迪斯尼都要多。

其实,这是一次中国资本主导之下,美国成熟电影团队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合作。

STX还在寻求与中国人新的合作机会,“我们通过弘毅对中国的互联网视频企业有所了解,我们这次来也是为了投资合作中国的新媒体行业。相对于亚马逊和脸书等曾向我们提出合作意向的公司,我们更愿意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寻求合作机会。”罗伯特·西蒙解释。

同时,STX也在与弘毅投资投资的PPTV等展开合作。

2016年,STX将会为成龙量身订做电影,希望打造有中美影响力的合拍片。它与华谊兄弟的合作将覆盖“全方位类型的影片”,18部影片共同点是都会有巨星参与。

罗伯特·西蒙斯也赞赏了《功夫熊猫》和《卧虎藏龙》,并希望挖掘一些能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题材,以喜剧和戏剧的电影类型呈现。

但是,“将中国元素充分与好莱坞电影结合这点上还没有人真正成功过,现在最多能做的就是让几个中国演员到电影中演两分钟,他们既不是关键人物也不是这个电影的中心,而电影也没有一点的文化共通性或者中国的文化品位。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能真正找到适合中国和好莱坞共通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他说。

事实上,在投资STX之前弘毅投资一直保持与好莱坞的接触,期间与“六大”也进行过3年多的合作谈判。但对于赵令欢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团队,不仅需要中国的资本,更要愿意带给中国人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先进技术和系统营销手段。

而这次创世纪一样的合作,就是要“有个讲故事的人,把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品味做成你虽然觉得熟悉、但是还是愿意带着新鲜感去看的电影。”他告诉本刊记者。

作者:苗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变频器运行存在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休闲服装业品牌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