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2022-04-25

小编精心整理了《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临的挑战日趋增大,要从根本上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必须从最基本的旅游理论及发展机理研究做起,探索旅游发展理念的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的途径。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1: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关于讨论《旅游规划通则》等的回忆 刘德谦

2000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火爆时期,因此市场也比较乱。刚刚改组不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决定召开一次在京旅游规划专家的座谈会,恰好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刚刚完成的初稿也准备征求专家意见,2001年2月,两个会议便合二为一地召开了。大家对旅游规划中的理论和实践都谈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共识的内容不少,分歧也不少。有关会议第二议程(就会上印发的《旅游规划通则·初稿》发表意见)的情况也如此,赞同的、不赞同的都有,当然各自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其中,我算发表不同意见较多的一个。意见既与通则有关,又不完全是针对通则。我的意见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充分肯定我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积极意义之后,我特别强调,在这一模式已经遇到明显挑战的时候,我们的旅游规划如果再过于依托城市规划的套路,是不利于旅游规划的开拓的,所以提出了需要突破,提出了以“概念性旅游规划”为旅游规划第一步的主张。因为只有先有了“旅游的理念”,才能够有助于旅游规划的成功。第二,我认为实施旅游规划的单位资质制度是不完整的,应该首先确立规划师的个人资质(并说在国外,英国、日本等国都是规划师资质制度)。因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公司的存亡是难以预计的,有时个人的生命相对却更长,对某些人而言他爱护自己更胜于工作单位,规划师资质制度才能够使规划的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当然我也估计到,这个意见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事后,又见到国家旅游局一位司长,尽管他对我的当时发言表示理解,并说专家学者意见不可能与官方意见完全一致,如果都一样了,还要专家学者干什么;但是,学界还是有朋友批评我。我也知道,人家辛辛苦苦制定出了《旅游规划通则》,不是让你来说“不”的;而且当时的乱象,也的确需要规范一下。但是,我也确实是好意,希望它能够更完善一些。而且我的意见还是认真思考过的,还复印了我发言的“概念性旅游规划”部分内容要点在会上传给大家。

会后不久,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殷作恒副研究员把发言录音整理稿传给了我,我又再作了一些加工,而且也得到了几次可以发表的机会,可是这时我却不敢自是了。直到2003年1月《城市规划》杂志发表了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的《战略规划要注重城市经济研究》(其中在论及“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要实现的几大超越”时,特别提到了“概念性规划、战略性规划就可以跳出这一限制”)之后,我才把我发言中有关概念性旅游规划的文章(《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发表出来,至于其中有关资质的部分,也就省略了。

不过,即使在那时,我仍然是把我的想法作为讨论意见提出来的,所以在我接手继续编辑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即上面这次会议的论文集)时,便把我的发言改放在了书中的“探索篇”(“探索篇”的另一部分,是对国外专家主持中国旅游规划的得失讨论)。

我的认识是,如果有了法规、条例、准则,大家都要遵守;但是大家的探索却不应该终止。在编辑论文集《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时,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便决定了淡化已经过去的对《旅游规划通则》的讨论,而且把《旅游规划通则》(后来修改过的正式文本)等几份文件作为全书附件,以便于大家工作中随时翻阅;但是为了使学界业界有关旅游规划的实践体会和研究心得得到更多的表达机会,为了让这本文集的覆盖面能够从在京学者扩大到全国,我先是建议征求《旅游学刊》的同意把同年6月该编辑部召开的“中国旅游规划高峰论坛”的会议发言收进这本文集,接着又向未及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专家学者约稿(条件是“作者自己满意的新作”)。虽然文集的编辑不免更辛苦一些,但是最后终于使得在这本加厚文集中“研讨会”:“高峰论坛”:未参会的论文达到了3:3:3的比例(还有一成是附件),从而编成了跨越单位、跨越会议、跨越学术社团、不分学派、不分师承、自由表达的论文集。而这种自由表达与探索,正是我们旅游规划研究与实践不断进步所迫切需要的。

旅游规划方的理性和责任——再谈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 汪宇明

2005年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理论刊物《理想空间》约稿,我曾撰写了一篇“努力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的短文,首次提出了“旅游规划蕴含风险”的观点。如今,中国旅游规划的实践已经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30而立,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中如何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仍然是值得进一步认真探索的命题。

旅游规划方案存在风险,在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或限制性。无论规划的甲方或乙方,对发展不确定性或限制性的把握存在着认知的局限性;加上规划甲方的高期待性与人为导向性,使得有些规划甚至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因此,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需要编制规划的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甲方)与规划队伍(乙方),甚至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群体的共同努力。

从旅游规划方的角度看,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其实是旅游规划方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规划单位要确立其市场竞争地位,资信建设、品牌建设、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其中规划方求真务实的科学敬业精神甚为关键。规划方在市场的责任不仅是针对甲方需求提出解决命题的规划方案,更需要针对甲方需求指出其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限制性因素。目前规划方流行的做法是“顺杆子爬树”,只要甲方有需求,规划方总能提供针对甲方需求的规划方案,无论这些需求有多么大的不确定性或限制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规划产品沦落为甲方的“作秀品”,或招商引资的“宣传品”,而不能转化为现实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原因。

例如,某地有“牛郎织女”民间爱情传说,就有了打造爱情文化主题景区的甲方需求,就有了被甲方认为的所谓国内一些一流规划单位的应征方案:海阔天空的设想,中外案例的聚焦,爱情产业要素的堆砌。遗憾地是,没有一家规划单位认真讨论过这种爱情主题景区的不确定性或限制性,理性地告诉甲方需求中所蕴含的不确定性或限制性。其实,中国“七夕”传统节日时空的遍在性、爱情空间的相对私秘性(只有户外婚纱纪念照、婚典或婚庆活动、某些特定的景观场景等可能作些旅游产品文章)以及爱情旅游产品的空间竞争性,充分说明了爱情文化主题景区设计的规划产品其实现的不确定性或限制性,客观上与甲方需求愿景存在较大偏离程度。规划方的责任,应该把这些不确定性明确地告诉甲方。

因此,针对甲方的需求,规划方不仅要有“顺杆子爬树”的本领,更需要学会逆向思维,善于把握规划标靶的不确定性或限制性,善意地告诉甲方,甚至学会说“不”,这是旅游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规划方最起码的职业责任。

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钟林生

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它是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在规划层次上的应用。由于其能帮助旅游规划实现其环境合理性和决策科学性的要求,有效避免或降低旅游对环境与资源的干扰或污染,促进旅游规划实施后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相协调,被认为是在规划阶段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并日益受到旅游界与环境保护界的关注,如世界著名大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开发计划、南极旅游发展计划、斐济旅游发展规划以及英国达特姆尔国家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是国际上较为成功的案例。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旅游规划也是其中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环评报告书的十个专项规划类型之一。随后,陆续有少量中文文献研究报道,内容涉及理论基础、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但主要是战略环境评价(SEA)理论与方法在旅游规划领域的某些应用。已有的一些实践也基本上借鉴其他规划领域的做法,尚缺少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公众参与度不高,评价内容与深度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旅游规划特点及符合我国国情与环境观的评价技术方法与制度体系,更好地评估旅游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重视基础研究。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旅游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系统阐明评价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把握旅游开发活动对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等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科学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才能准确预测和评价各类旅游开发和建设方案实施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论证旅游规划目标、战略、规模、结构、布局、重大旅游开发行为的合理性,推荐优化的旅游发展规划方案,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达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二是编制技术规范。目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没有分行业规定,考虑到各行业的特殊性,建议分行业细化明确规划环评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及时制定配套的法律规章及技术规范,为规划环评的有效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就旅游行业的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而言,要考虑旅游规划所具有的以下特点:不同尺度的旅游规划其内容与深度有所不同;旅游行业涉及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林业、环境保护、水利、电力、安全、工商等多种行业与部门;人们的旅游需求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旅游产业的效益包括社会、经济与生态3个方面,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三是吸引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确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客观、公平、平等的有力措施。由于旅游规划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规划实施后影响范围较大,这要求公众参与应贯穿到旅游规划环境评价的全过程,而且对象应包括所有对旅游发展规划或环境影响评价感兴趣社会团体和个人,如社区代表、群众组织、非政府组织、游客代表、旅游业者、专家学者等;形式可以有会议讨论、问卷调查、来访接待、专门访问、舆论参与、直接投票等。

四是抓好试点示范。我国自2005年陆续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以来,成效显著,但到目前为止试点还没有涉及旅游专项规划领域。鉴于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旅游规划较多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尽快选择一些较典型地区的不同尺度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探讨规划环评的介入时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异同点、环评人员的能力建设等相关技术与管理问题,及时反馈试点情况,并建立规划环评动态定期通报制度,积累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规划而非开发——对旅游扶贫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 铁

贫困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减贫途径,“通过发展旅游实现减少贫困的事业”已经在全球贫困地区(特别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表现出良好的减贫效果,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扶贫是任何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政府介入旅游扶贫的形式和内容成为国内外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就国内外现有的旅游扶贫和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穷人的旅游)项目来看,制定相应的旅游扶贫和PPT规划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介入旅游扶贫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这也成为后续的资金筹措、项目跟进、利益分配等所有具体措施的起点和法理依据。

但我国目前的旅游扶贫项目,通过旅游开发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预期要远远高于扶贫的终极目标,旅游扶贫被简化为旅游开发,这种本末倒置的观点和做法在日益高涨的旅游开发大潮中愈演愈烈,旅游扶贫的前景堪忧。

究其原因无外以下3个主要方面:

1 旅游扶贫的理论前提存在偏差。我国旅游扶贫的理论和实践大多建立在一般经济增长理论上。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最终会实现区域的整体富裕,也最终会实现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相应的旅游扶贫思路也聚焦于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扶贫这个根本。要知道,减贫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各个层次和尺度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综合问题。同样,贫困人口的脱贫愿望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收入一个方面,一般经济增长理论无疑会导致扶贫目标和扶贫手段的单一化。

2 旅游扶贫的出发点需要纠正。某些地区政府和行政主管为了借旅游产业和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而单纯夸大旅游扶贫中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扭曲了旅游扶贫的方向、动摇了扶贫的根本。

3 我国的旅游扶贫和国际经验(特别是PPT)缺乏交流。我国的旅游扶贫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自下而上”的自救行为,而非PPT“自上而下”的自觉行为。PPT和我国旅游扶贫的比较研究显示,国外的PPT对我国的旅游扶贫有重要的先验作用。但当前PPT理论和实践成果大都是英文,少量为法文和西班牙文,中文研究成果极其匮乏。中外旅游扶贫交流的缺乏,严重影响到我国旅游扶贫的风险规避和效率提高。

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旅游扶贫中的上述基本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思路和办法:

首先要将扶贫的目标从“区域”转移到“穷人”。要知道,贫困的是人,而不是区域,应当在旅游扶贫规划的立意上就把“保证并增加穷人收益”放在旅游扶贫的核心地位,明确旅游扶贫的“靶子”,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将旅游扶贫简化为旅游开发。

其次,加强PPT研究,结合我国和旅游扶贫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PPT成功做法,真正实现旅游扶贫的综合效益。再次,旅游扶贫的实践应当缩小案例尺度,以利于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更多地集中到穷人身上。根据国外成功经验,PPT对大范围区域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可以忽略。这一点对

我国通常以县为单位开展旅游扶贫的做法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把每一个案例地区作为一个存在多个层次和部分的系统,密切监控这个系统资源和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在内部的流动情况,关注政策推行后对贫困人口和整体系统(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分析内容包括个人收入、熟练程度以及受益人口数量,等等。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对项目推行过程及效果有全面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旅游扶贫的案例区域再小,旅游扶贫都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其推行和效果远非旅游开发所能代替的,必须要进行长期贯彻和及时反馈,简单化、浮躁和急功近利是万万不可取的。

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与旅游规划 杨效忠 陈 东

中国旅游发展30年以来,旅游规划从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也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学者旅游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无可置疑,旅游规划客观上为中国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国内区域旅游不断发展,作为旅游管理重要工具的旅游规划需不断完善和创新,具体表现在:规划区域有待进一步扩展,规划类型有待进一步细化,规划编制主体有待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规范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旅游局组织出台了《旅游规划通则》。通则中,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大类。其中旅游发展规划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我们可以发现,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所指的区域是跨省级旅游区域,未包括跨市、县乃至乡镇的旅游区域。从旅游区界定来看,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具体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由此不难发现大量跨越行政边界的核心资源共生型旅游区并不在其列,因为这类旅游区往往有两家以上经营管理机构实施管理。

比较而言,旅游发展规划侧重从产业发展的时间视角,旅游区规划侧重从目的地建设的空间视角来制定规划,但二者“行政区经济”色彩极明显。虽然近年来也注重跨越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但大都集中在跨省域,只涉及地域范围大、跨行政级别高的重点区域,如大三峡区域旅游规划、环太湖旅游圈等。大量的核心资源共生型跨界旅游区,如大别山、壶口瀑布等,跨界旅游规划至今仍处于空白。跨界旅游区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的重要突破口。可以预见跨行政区域旅游尤其跨界旅游区规划成为今后国内旅游规划的重要领域,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

由于跨界旅游区在《旅游规划通则》中未提及,致使《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未能确定相应编制主体、规划实施等,客观上阻滞了这类旅游区域的资源开发和保护。跨界旅游区发展往往陷入开发一冲突一低效一意欲合作却无实质进展的恶性循环中。实践层面的跨界旅游区规划也鲜有涉足。

一般来说,跨界旅游区面临着边界屏蔽、主体复杂、认同差异等发展困境。

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呼唤跨界旅游区规划,进而整合利益,消除困境。与一般的旅游区域规划相同,跨界旅游区规划的主体由谁担当、规划如何制定、相关经费如何筹集、规划如何保障实施,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展望:首先,搭建合适组织平台。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由高层政府建立更具约束力的管理组织。然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主要指国家旅游局)职能大多在大区域范围内实行宏观控制和协调,加之跨界旅游区的数量之多,国家旅游局职能是否能承载和顾及地方跨界旅游区小范围的规划编制工作,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应将空间临近的边界景区整合成更大跨界旅游区,还游客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如将天堂寨景区纳入整个大别山景区,国家主管部门可设立分支的管理委员会,进而减轻职能负担,节约行政资本,提高行政效率。其次,由跨界各方筹建旅游规划专项基金。尝试股份制形式,实行国家控股,地方参股,按照贡献年终分红的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和国家宏观控制的统一。再者,疏通文化通道,达成旅游共识。由于地缘临近,人缘亲近,文化同源,因此借此寻求认知上的共鸣点,减少跨界景区发展的认知阻力和合作成本,营造“同是景区人,同赢景区利”的氛围。最后,加紧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目前区域旅游规划主要涉及大区域,而对于区域范围相对较小的跨界旅游区规划管理办法和政策还未成形,在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跨界旅游区规划政策,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旅游解说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罗 芬 钟永德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规划,众多地区编制旅游规划蔚然成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旅游景区逐步由原来的旅游规划的编制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旅游解说作为一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连接景区资源、游客、社区居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桥梁,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业界的认同。中国现代旅游解说研究可以追溯到:1998年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后众多的区域或社区规划中相继编制了旅游解说规划,甚至有些景区开始编制旅游解说系统详细规划。旅游解说规划的核心是旅游解说信息的收集、整理、编码、传递、解码与反馈等过程,为了能够让游客有效地接收到相应的解说信息,从而使其环境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积极变化,所以在编制中如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构建解说规划理论。旅游解说规划的编制首先需要旅游解说理论的指导。目前,在国内的旅游解说规划研究中涉及解说的相关理论较少,笔者研究与实践认为旅游解说规划理论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美学、人体工效学、符号学、传播学和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如在心理学上,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可以强化受众解说学习过程;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与部分理论可以帮助解说规划师设计解说景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就要求在解说规划中尊重游客的情感。在社会学上,理性行为理论的理性导引行为理论可以预测游客行为意向;计划行为理论的信念决定意向理论可以帮助游客建立其亲生态环境的意识;认知行为控制理论的资源影响行为理论则可以帮助规划师如何处理好受众、时间与金钱之间的关系。脑科学中的个体基本认知能力理论就要求规划师针对不同年

龄层次的受众以不同形式展现相同的解说内容;美学与人体工效学理论就要求规划师考虑解说媒体的美感与高度;传播学中的个人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理论的强调解说信息如何有效积极地与解说受众沟通;符号学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功能就可为旅游景区公共符号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为旅游解说规划提供了丰富的解说内容。

(2)细分旅游解说受众。旅游解说规划的编制是针对特定的游客对象设计相应的解说信息,从而加深游客对旅游景区的认识或了解,提高游客满意度。有研究发现,游客地域、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动机、目的、兴趣、收入水平等因素的不一,对旅游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也会有差异。旅游解说规划编制单位在分析旅游景区吸引物资源类型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解说受众的人口特征、解说动机、解说偏好等多方面细分解说受众市场,将旅游解说规划从原来的以规划者意志决定的资源导向型往切实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的游客导向型转变。

(3)架构主体客体连接。旅游解说主体(解说受众)与客体(解说资源)的连接是旅游解说规划编制中的难点与重点。旅游解说资源为外在的表象的物质载体,通过其形状、体量、颜色等信息刺激方式让解说受众感知。实践发现,旅游解说资源的物质存在是吸引解说受众注意力的焦点,解说受众可能会对解说资源奇特的形状、独特的体量和艳丽的颜色感兴趣,但是真正能够在游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解说资源所包括的无形内涵与通用概念所传递的信息。无形内涵是指有形解说资源所代表的某些内在的、不为人的感知所感觉出来的。通用概念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与其相联系,但没有两个人觉察出其联系方式完全相同的无形内涵。通用概念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加有效地使用有形资源,帮助解说受众更加深刻地了解解说资源,向最大范围的受众提供最大量的信息。

(4)使用旅游解说技术。旅游解说技术是解说信息在解说主体与客体之间传递的桥梁,是游客获取解说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很多旅游景区主要使用的解说技术有解说牌、解说折页、咨询服务、带队解说、展示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但是一些能让游客更多、更好、更喜欢的旅游解说方式还是很缺乏的,如定点解说、剧场解说、多媒体解说、自导式步道、网络虚拟解说等。特别需求强调的是,在景区解说规划中很多规划者和景区管理者忽视对游客中心的规划与设置,游客中心一般位于景区入口,是游客进入旅游景区的第一站点,是游客了解景区的窗口。可是,目前很多景区游客中心主题设置不突出,展览设施设备陈旧,互动型解说产品较少,展品英文翻译错漏百出,解说员人员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存在,是今后的旅游解说规划编制中切实需要加强的重点。

(5)建设服务支持系统。旅游解说规划能否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实行,除了需要在规划中提炼旅游解说主题、细分解说受众、连接解说主客体与使用恰当技术外,也离不开一个完整、积极有效的服务支持系统的建设。在解说规划中,需考虑如何从旅游景区管理角度对旅游解说规划方案及其影响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服务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旅游解说人力资源的培训;景区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社区或相关社会团体的支持;现代科技保障;投资金融;解说实施成效评估等内容。

游憩生态学与旅游规划 吴承照

无论什么样的旅游,发生在什么地方,其旅游环境均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类,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在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上历来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争论,这种关系处理方式随各国土地制度的不同、文化差异以及目的地社会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尊重自然规律,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欧美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展对各类户外游憩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为自然地游憩规划设计及其经营管理提供依据,逐步形成一门日渐成熟的学科一游憩生态学;游憩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起始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早期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中期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游憩影响实验与践踏效应研究、游憩影响管理系统与监测系统评估到自然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一直在寻求资源保护与高质量体验双赢的科学途径。

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可分解为一系列游憩活动、设施及游憩环境等,每一种活动都有一个最适宜的空间需求和最佳体验质量需求,同样每一类的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限度。现在很多旅游目的地一方面是利益驱动,通过形象宣传、市场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另一方面是生态承载力制约以及游憩体验质量制约,要求游客量不能超越一定的极限,如何在双重制约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资源经营与管理模式,多样化的资源利用方式、高质量的资源利用管理水平,来保障旅游景区的双赢。

当今的时代背景:全球生态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健康质量下降,旅游业发展同样面临保护生态环境、节能节地的挑战,生态设施的超载与失效、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与开发强度、过多的客流与过度的使用、多种利益主体的冲突是旅游景区生态危机的根源,旅游业是消耗能源、消耗资源、使用土地的产业,旅游规划同样必须正视这样的问题;旅游规划在创意项目、创意形象的同时,要关注旅游地生态承载力,在向往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翻番的同时,要关注对地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与潜在影响,要建立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对于旅游景区的资源经营与管理,不能仅仅关注外部形象策划宣传,淡化形象经营与管理,忽视内部资源经营策略;政府对旅游规划的监管必须从人治走向法制,提高旅游规划的法律地位。目前社会上及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旅游规划是赚钱行业,是商业行为,不是学问,写论文、出版著作才是真学问,实际上这是对旅游规划的一种误解,也是旅游规划的误区;旅游规划是一门面向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融合多门类学科知识的应用性科学,有相应的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术途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由于旅游规划是面向未来的判断与决策,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判断旅游规划是否合理的困难所在,但仍然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遵循:如对自然与文化环境的尊重与破坏程度,规划方法与技术途径的科学性等。旅游规划是一门科学,不应该将其政治化、时尚化、商业化。要改变目前轰轰烈烈做规划、轰轰烈烈搞评审、冷冷清清抓落实的状况。

旅游规划要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支持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及基础学科的发展,游憩生态学是国内目前需要重视并要广泛推广普及的学科。

旅游规划是旅游研究者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实证旅游理论的重要舞台,应该说旅游规划是旅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纽带,这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的;从社会、政府、企业角度,他们对旅游规划的期望不在于旅游规划的学术性,而在于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替政府谋划,为企业指路,事关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投资成败甚至企业成败,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规划责任重大。

责任编辑:张宪玉

作者:刘德谦等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2:

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临的挑战日趋增大,要从根本上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必须从最基本的旅游理论及发展机理研究做起,探索旅游发展理念的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的途径。旅游规划的时代特,最突出表现在旅游规划的价值观、旅游规划方法、旅游规划体系与制度、旅游规划职业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旅游规划语言的建立是旅游规划科学化、职业化最主要的学术前沿。

[关键词]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时代特点;学术前沿

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历程,2007年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伴随这一过程的旅游规划为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

1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旅游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众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浪潮驱动下诞生的,以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丁文魁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感地认识到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咨询服务和实践研究,对丹霞山、深圳市、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江南水乡古镇、海南岛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尚清教授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可以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先锋之作。回顾30年来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总结出4个明显特征。

1.1 2000年以前双线并行,摸索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旅游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百废待兴,旅游研究刚刚开始,旅游开发实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更谈不上旅游规划专业,从事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者均是从相关学科转行过来。以地理专业为代表的旅游开发策划与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代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地方旅游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两条路线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同时推进,2000年之后两者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规划思想、规划队伍组成、规划内容上。

1.2 2000年历史转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之后,国外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开始引进国内,国家旅游局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开始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培训,1992年制定了《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0年11月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0年11月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这些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进入规范化管理初级阶段。此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介入是旅游规划突出的时代特点,旅游规划的商业化行为引起关注。

1.3 国际旅游规划智慧的多层面输入

1999年四川省率先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外旅游规划师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云南省、山东省先后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规划,此后一些城市旅游规划也邀请国外相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在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层面上很多国外景观规划设计公司进入,2001年《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主办了旅游规划高峰论坛,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一些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著作被翻译引进国内。

1.4 旅游规划的反思与理论总结

2000年之后,中国旅游研究的全方位拓展积极推动了旅游规划水平的提高,一批关于旅游规划理论、方法的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一些大学设置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体系与内容基本健全,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旅游规划的技术含量是普遍的专业共识。

30年来中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图3),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新的台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旅游规划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庞大需求推动下,中国旅游规划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总结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踩着石头过河探路前行,从国内驱动走向国外驱动、内外结合,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旅游规划企业、境内外相关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政府、相关企业等,共同托起旅游规划这轮红日。

主题公园为中国旅游带来了第一个兴奋点,度假区热带来了旅游房地产热,申报遗产热提升了对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态旅游热提高了学术界和政府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将承担日益艰巨的任务。

2 旅游规划的价值观

2.1 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

旅游规划是建立在旅游需求的基础上,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规划必须满足、引导旅游需求,旅游规划首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让富人与穷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2 让好地方更精彩

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旅游区,通过旅游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旅游规划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

2.3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

旅游规划的视野始终是需求导向的、向前的、区域性的、差异性的,在差异中寻求特色、突出优势,化平淡为特色,化腐朽为神奇,化劣势为优势,为落后地区寻求经济发展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经济系统工程,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把地区整体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能耗降到最低。旅游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内循环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2.4 让目的地走向世界

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文化,用地方文化丰富人类生活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文化生态系统工程。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尊重社区精神。

进一步提炼,旅游规划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12个字。

3 旅游规划的方法

3.1 旅游内涵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旅游是什么?对这个词的理解时代特色最明显,旅游是观光、休闲、游憩,旅游是度假、娱乐,旅游是会展活动,旅游是离家旅行,旅游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一种心情,旅游是一种功能,旅游需要

服务,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是经济。旅游具有多种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游法。如何规划?尽管旅游内涵丰富多彩,但经过这3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观光、休闲、游憩。只要地球上存在差异,就存在观光;只要地球上有人,就存在休闲游憩。访问者观光度假与本土居民休闲游憩是旅游研究与旅游规划历来关注的焦点。

3.2 旅游规划的4个共性

依附性:旅游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精神需求,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设施、吸引物来支撑。依附天成、依附经济,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能动性:创意与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发现差异,定位市场,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是旅游规划生命力所在。

融合性:旅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融合性,与景观、城市、产业、文化等各类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融合;

灵活性与规范性:旅游的敏感性决定了规划的敏感性、灵活性,同时,为了保障旅游规划市场的有序性,旅游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3.3 旅游规划的多维性

(1)旅游规划是吸引人、找特色的规划,是面向非本地人的规划,在地方文化的保护上起到积极作用。适度规模的客流量是目的地生命力的基本保证,通过规划提高目的地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增加目的地魅力;目的地开发需要策划,需要超前意识、区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寻求特色、寻求突破,用概念吸引人、活动吸引人、项目吸引人、环境吸引人、服务吸引人。概念需要活动、项目、环境、服务来支撑。广告宣传营销很大程度上用概念感动市场、吸引游客。目前各类旅游规划中概念与形象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出现4种情况:概念新项目旧,有概念无项目,有项目无概念,概念与项目相呼应。

(2)旅游规划是为游客服务、满足游客需求的规划,是需求导向的规划,“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等说明目的地没有满足游客需求。一方面要吸引游客,另一方面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活动、环境、服务是满足游客需求的3个基本要素,全方位异质体验、细致入微的温馨服务是目的地成功的两个基本条件,从规划性质来看,部分服务已经超出规划范围。

(3)旅游规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既要吸引游客,又要防止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冲击,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就是外来“物种”的侵入,对地方自然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加速系统的演替——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旅游规划的任务就是要寻求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是以旅游为导向的综合协调规划。

(4)旅游规划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的规划,任何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都是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是地方战略或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旅游规划与景观规划的区别所在。旅游业是提升地方竞争力的产业、是知名度产业,不仅仅是接待服务业。

(5)旅游规划是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规划,通过旅游规划对目的地进行包装营销,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全方位展示目的地多重形象,增强目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6)旅游规划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规划,在规划基础研究与目标战略对策、设施规模、生态保护上必须是科学的,在形象策划与旅游体验上又是艺术的。

(7)在各类规划群体中旅游规划是专项规划,从规划内容来看旅游规划又是综合性规划。

4 旅游规划的职业感、规划师与主体地位

旅游规划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头重脚轻”、重策划轻影响研究,“中间大两头小”,形象、产品、项目策划篇幅大,市场与影响分析少,对旅游规划所存在的问题批评的多,有效良方少。旅游规划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出点子,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可持续利用,不同于单纯的保护规划、生态规划,在市场、特色、利用、保护之间规划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客观效果是把地方推向市场,起到加速地方国际化、市场化的作用,倡导的是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旅游规划师要成为社会认可的职业,至少要具备5个条件:对象(领域)、平台、技术、语言、规范(标准、规则)。

对象: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律师、会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等,旅游规划领域的确定取决于对旅游内涵的理解,泛化的旅游及旅游资源的概念对旅游规划职业的界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平台:同国家、国际认可的组织(管理、学会、协会等)相对应。

技术:社会认可的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显示自己的专业特长。

语言:作为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要有自己的专业语言和词汇。

规范:行规,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技术规范,道德约束与社会责任、生态责任感。

对照这5个条件,旅游规划还需要作出进一步努力,特别是在对象、技术、语言、规范等方面还需作出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规划与策划的不同,策划是开放性的、发散思维的,强调价值的挖掘、理念的创新、新颖的提法、项目的创意,而规划是理性的、收敛的、约束的,在社会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框架下提出可操作的途径。规划是建立在策划的基础上的。

由于旅游业在我国发展比较晚,有限的国土已划归各部门管理,旅游发展的用地空间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打破已有的行业格局、土地格局,重组“天下”,重新调整资源归属显然是困难重重,有些地方政府力度大,重组比较顺利,有些地方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重组难度比较大,进而成为一些地方发展旅游业的体制因素。目前旅游管理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行业管理与目的地管理,经过几年的调整行业管理相对比较顺,而目的地管理难度比较大,林业、水利、建设、文物、宗教等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就是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旅游规划管理与执行的领域性的敏感问题。

在行业管理上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在旅游资源、旅游地与项目管理上主体地位模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协调。

5 旅游规划体系与规划制度

5.1 现行两套体系

这在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中已有说明,旅游规划分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分跨越行政区的区域旅游规划以及与行政区划体系相对应的旅游发展规划,不同级别行政区需要编制同一类型的发展规划,旅游区建设规划体系是同一旅游区规划的3个层次,同一旅游区一般需要编制3个不同层次的规划。这两套体系基本保证对旅游发展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规划实践中,呈现规划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存在3个

整合3个强调的问题。

3个整合:

旅游规划的行政体系与旅游发展区域规律的整合。在国界范围内旅游者空间分布是具有区域规律性的,不受行政区划的制约,而旅游发展规划是按行政区划编制的,两者有一个错位问题,必须加强整合。旅行社的导向与旅游区特色共同决定旅游区生命力。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区建设规划的整合。在发展规划指导下编制建设规划是明显的道理,但在具体的目的地规划编制过程中,这一原则的执行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发展规划深度不够,对特定的目的地规划没有指导意义,两者衔接不上;二是分别由不同单位编制,或主管领导的变动,对目的地的认识不同;三是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四是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划编制几年后才编目的地规划,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均已发生很大变化,发展规划已经滞后,不具有指导意义,等等。从规划有效性来看,必须保持发展规划与建设规划的整合,整合点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性质、特色定位与大项目设置上,既要保证发展规划的执行力,又要保证目的地建设规划的灵活性、创造性,两者相得益彰。

总规、控制性详规与修建性详规的整合。旅游区建设规划是不是一定要走这三步?需要更深入研究。现在有些专家提出风景名胜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规,需要进一步明确;控制性详规是对开发建设活动的一种控制,风景名胜区编制控规也就意味着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合法性,这是其一。其二是风景名胜区控规范围有多大,所有的区都要编制还是局部地区要编制,我们在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认识到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的风景区边缘地带来说,单纯强调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一条平衡的发展方式,这时控规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对于以保护为主的景区来说就没有必要编制控制。

3个强调:

不同类型旅游区规划侧重点不同。特别是人造型与自然型、现代城市与历史城镇等,旅游规划的任务与目的有很大不同。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区,其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成熟型的旅游区,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设问题,而是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对于新兴旅游区,怎么建、建什么是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地域范围的旅游区,规划内容与方法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级别的旅游区,必须强调其侧重点、强调其针对性、强调其有效性。

5.2 未来3套体系

未来的中国旅游规划将是3套体系:旅游发展规划体系(面向访问者的规划体系)、休闲游憩规划体系(面向居民的规划体系)、旅游区建设规划体系。这是旅游规划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必然要求。尽管居民与访问者有可能共同使用同一游憩设施或游憩地,但从本源意义上来看两者具有本质不同的意义。

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应分3类: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体系、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体系、专项产品规划体系,在中国的国情下按行政区编制旅游规划容易操作,目前以省级旅游规划、市县级旅游规划编制为主,主要是为各级政府所用;专项产品规划体系是未来中国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国家和区域(省)的角度优化资源的利用,建立各具特色的产品基地,如度假基地、漂流基地、登山基地、独木舟基地等。休闲游憩规划体系是城市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生活质量需求而建立的空间体系与经营、管理体系,欧美很多城市均编制了城市休闲游憩系统规划。

在各类规划中,市场、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4个最基本的共同问题。

6 旅游规划的学术前沿

旅游规划未来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功,即旅游规划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环境,即国民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从旅游发展的历史来看,旅游需求规模日益增大,旅游形式日益多样化,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至闲暇社会,从物质财富的积累转向精神生产与健康的追求,旅游规划必须保持时代需求与发展变化的敏感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资源保护的需要。

6.1 旅游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要有自己的核心支持学科与核心技术,这是旅游规划作为一门学科与专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旅游规划职业化的基本条件。笔者依然认为游憩学是旅游规划的核心,旅游规划一方面要建立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建立在旅游发展规律基础上,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词汇与语言,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旅游规划创意与创新要建立在发展概念与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途径结合上,这样才能体现旅游规划的专业性。

6.2 各类旅游行为及旅游区发展规律的研究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直接影响目的地市场结构及服务设施布局,观光、度假、休闲等行为模式明显不同,乡村、城市、度假区、风景区、主题园等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律也不相同,必须探索不同性质旅游地的规划模式。特别要加强旅游规划两头的研究:旅游资源市场评价、市场需求预测与旅游反作用深度研究。

6.3 旅游规划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资源调查与评价、市场调查预测与统计分析、产品与形象设计等是旅游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现有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必须改革;总结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提高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新方法、新技术武装的旅游规划在规划市场竞争中将会失去规划竞争力。

6.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这是旅游规划首要的研究任务。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旅游业是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产业,是使用土地的产业,旅游规划不仅仅是关注旅游者、关注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关注地方居民,旅游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一种策略,这是旅游规划观念的重要转变。20世纪后期兴起的旅游规划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吸引旅游者到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去旅游的问题,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搞好市场开拓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方面。21世纪的旅游规划要承担社区发展的责任,旅游业融入到城市和社区的发展之中,保护与永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

未来旅游规划的重要变革就是两个拓展。内涵拓展:从观光转向游憩,从经济回归生命的本质,关爱生活,关爱健康,关爱社区居民。外延拓展:从旅游作用的规划转向旅游反作用的规划。要适应这样的变革,旅游学科必然随之调整,从现有的旅游系将逐步分离出闲暇科学系,休闲学系,游憩学系,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系,遗产保护、利用与管理系等。建立旅游规划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体系,鼓励旅游咨询公司的有序发展,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高层次就业渠道。

7 结语

老龄化、休假时间延长、生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自驾车增多、城市化、国际化等将是未来影响中国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领域的全方位拓展为旅游规划水平和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旅游业在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同时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旅游产品体系结构更加合理,一流资源基本均已开发利用,在未来发展中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而增强,二三流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户外游憩基地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也是二三流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俱乐部化是户外游憩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人口众多,休闲度假胜地需求规模日趋增大,以自然为基础的游憩地类型不断增加: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专门化户外游憩基地(漂流基地、野营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等)。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旅游规划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技术上将更加有效。

旅游规划将从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走向竞争导向性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规划侧重点不同,在空间范围上以行政区为界线的行政区旅游规划转向以旅游中心地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旅游专项规划需求日益增大。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得到完善,规划语言形成,规划制度完善。

[责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王玉洁]

作者:吴承照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3:

解析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摘要: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城市旅游规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城市规划为其提供实质性的补充;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受限于城市旅游规划,其总需要对城市旅游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种复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慎,便会落入不利境地,因此常常需要协调。本文主要基于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论述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的特点与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协调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影响;协调

前言

如今,为了充分应对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带来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指导城市建设管理的城市规划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革新。然而,就城市规划而言,其实际上涵盖着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等,这些子规划系统实际上又与城市规划之间有着十分紧密联系,也就说,这些规划之间存在着一种制约、影响以及促进的作用机制。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而言,由于其在我国起步较晚,各个方面的条件和机制还尚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将其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协调很好。

一、 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及特点

为了为接下来对城市旅游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之间关系以及协调的进一步论述奠定有力基础,我们先对本文的主体,城市旅游规划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而言,其实际上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并且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新现象而出现的,并且日益成为当代旅游的一个主体。因为城市旅游自身就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在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城市旅游的成功与否,实际上与其相应的指导规划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又与城市旅游的性质相关,因为城旅游自身就具备整体性、多元性、参与性以及统一性,而这种性质实际上就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即基于城市旅游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借助旅游项目的开发,并依循相应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对旅游等多方面因素的部署。其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

第一,城市旅游规划要适应市民、国内、国际三大市场的不同需要,特别要考虑市民闲暇游憩需求。第二,在资源调查评价中,除了现有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资源以外,必须重视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的评价。第三,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中要注重其数量、等级与空间布局的关系,考虑市民的使用程度。第四,利用城市景观和现有各类公共设施,可以设计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如现代城市景观观光旅游、购物旅游、展览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市民生活观光旅游等。第五,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是以培育城市综合旅游吸引力为目标,全面营建体现城市特色的、鲜明而富有感召力的城市旅游总体形象。

二、 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而言,这两者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互相影响和制约着,总的来说,其大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这个特定空间内实体性控制与建设规划,它是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使城市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系统地、合理地发展,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或者说取得最大的城市总效益。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社会,它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内部发展,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而城市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体现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所以城市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的外向性。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的成果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因而城市规划具有实施的权威性。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特定经济部门内的发展规划,虽然能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总体思路,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进行总体策划,但城市旅游业的部门性,依托性和关联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旅游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

城市旅游区规划一般属于建设规划的范畴,它是以城市旅游区为规划对象,根据城市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它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所进行的有开发、保护、管理等内容的布局、设计与安排。其目的是为了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旅游区只是城市旅游的一个空间载体,因而尽管城市旅游区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为城市旅游发展服务,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

三、 协调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关系的可行策略

当然,鉴于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那种复杂关系,我们十分有必要采用相关措施将这种关系协调好。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城市形象规划

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各种因素总和的外在表现与人们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看法和评价。优良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但有利于城市旅游产品的促销,吸引游客,而且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吸引国家建设项目,有利于本市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利于开展城市公关活动,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协作等。通过城市形象规划和建设,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特性,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主题。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旅游形象,则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子系统。

2、城市旅游用地规划

城市旅游用地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旅游用地的区位,范围和用地性质,开发原则,以确保旅游用地的合法性和开发的旅游属性,有利于城市旅游规划的具体操作。同时,城市规划还应确定旅游者的活动区域,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以使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建设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旅游者的活动区域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而且还包括旅游者进行生活、购物、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区域。

3、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通过城市景观规划,把城市景观建设成为城市旅游的一项重要吸引因素。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包括城市建筑景观(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城市中心和各种部门性中心、城市标志地段、城市出入口和城市大门景、城市广场、道路景观、城市雕塑、园林绿化等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山水风光构景与“共享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保持城市建设的地方风貌,划定景观保护区,制定相应的规划原则和保护原则等。

4、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城市道路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具有双重作用,即:城市旅游者活动的通道和城市景观走廊。传统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只是从交通功能进行规划,缺乏对城市道路在城市景观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不但要考虑城市道路系统为城市旅游交通服务,而且还要考虑把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旅游者体验城市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落实到,面对着如今城市建设问题日趋复杂的鲜明现实,如何运用相关措施,将其中的规划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处理好,显得尤为关键。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而言,其实际上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介绍过,但这种互相影响、互相约束关系的维持与协调,实际上需要我们各方面从自身出发,对其内部因子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素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导报.2010(22)

作者:张海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意识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通信电源管理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