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的交流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外文影视作品以其多元化的内容、发人深省的剧情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受中国观众欢迎,电影字幕的翻译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各个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性,使得影视字幕翻译经常出现文化缺省现象,造成观众理解困难,从而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

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 篇1:

从电影《面子》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电影《面子》以主人公小薇及其亲属如何维持自己的“面子”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小薇带来的困扰。文章以在中美不同文化下熏陶下的小薇作为切入点,从亲情观、爱情观、面子观三方面解读了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电影《面子》;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凌红波(1974.04-),女,汉族,湖南新邵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面子》(Saving Face)是2004年由伍思维(AliceWu)导演,杨雅慧、陈冲和陈凌主演的一部爱情喜剧片,曾获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面子》的故事是围绕着一个纽约华人家庭展开的。Wil,小薇 ,一个28岁仍未嫁的华人外科女医生,她的母亲年轻时随父亲来到了美国,丈夫早逝,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女儿培养成才。似乎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华人家庭:一个严厉传统的外祖父,一个恪守妇道的寡妇,一个事业有成的女儿。然而正常的生活有一天却被打破了:48岁的寡妇怀孕了,她没有勇气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其思想极其传统的父亲为了保住自己在社会上的面子将她赶出了家门;而她引以为傲的女儿小薇又是一个同性恋。电影的结局比较圆满:小薇在妈妈的婚礼上鼓励妈妈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妈妈也认可了小薇的同性恋身份,鼓励小薇去找回她的爱情;外祖父也在慢慢地接受小薇是同性恋的事实。

影片中,小薇及家人展现出来亲情观、爱情观、面子观等折射出了不同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主张的是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奉行的是个人主义。中国人追求的是大家的“面子”,而美国人追求的是个性自由。不同的文化对待事情的观点态度也各不相同,在不断地摩擦、交流过程中两种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二、电影《面子》(Saving Face)中所折射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

1.中西方亲情观的差异。中国奉行的是集体主义文化,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意味着对个人自由和差异的追求,他们追求个人享受,放任个性自由发展。

在家庭观念方面,中国文化是家庭本位,血缘关系、亲情伦理根深蒂固。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个人隐私,要求自我的空间和独立,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处于尊敬礼貌体系中。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孝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根本要素之一,也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小薇每個星期都会去探望她的家人,试着去做一个孝顺的晚辈。小薇是在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共同作用影响下长大的,她去陪伴长辈、看望母亲是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即使不愿意,每个星期她还是会去妈妈安排的华人聚会去相亲,因为她想让妈妈高兴。母亲被外祖父赶出来,来投奔小薇,小薇同意让母亲和她一起居住,也是为了扮演好一个女儿的角色,不想给别人落下话柄。文化的不同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在小薇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家庭教育,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现实生活的无奈让小微身心俱疲。而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被养成独立的个性,父母年老之后可以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福利,无需养儿防老。在西方文化里,父母会给子女更多的隐私空间和活动权利,并不刻意要求儿女做什么;你不去看望长辈,也不会有人指责你,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在西方文化里,父母也不会干涉儿女的私事。这就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在家庭观上的差异。

2.中西方爱情观差异。西方人认为爱情至上,他们对待爱情奔放、热情、不顾一切,有时也不顾世俗的眼光。而在中国,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是传统和保守的。中国人的主流性取向是异性恋,对于同性恋是坚决反对的,认为是一种病态。而在西方社会,同性恋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上被越来越广泛承认和关注。影片中的小薇是一个同性恋,小薇在她美国的朋友圈敢大胆承认自己的恋情,没有一点掩饰。但在华人区她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因为在中国,如果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家人也会受到非议,会让家人丢面子,抬不起头的,所以她只能“秘而不宣”。不得已接受母亲的安排,每个星期的华人聚会上,去和单身男性相亲。所以,当小薇向母亲坦白自己是同性恋时,母亲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伤我的心?”;“我不是个坏母亲,我的女儿不可能是同性恋!”。同样是母亲,俩人对待同性相恋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薇薇安的母亲却能坦然接受自己女儿是同性恋这一事实。再看小薇的母亲,单身怀孕,好友议论,父亲震怒,为了父亲的面子,决定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小薇的黑人朋友认为这是“疯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怎么能因为父亲的意愿毁掉自己的幸福呢?而中国人却很能理解,单亲怀孕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会使家族蒙羞,所以她必须做出牺牲。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而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观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3.中西方“面子”观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文化下的“面子”观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从片名中我们就可轻易知晓这是一个紧紧围绕“面子”展开的故事。毋庸置疑,“面子”的意象可以引起许多重要而丰富的联想。大约 19世纪开始,“ face”(“面子”)的概念在英语和法语中的意义得到了延伸,它可指“荣誉”或“声望”,但其使用者和使用的语境相当有限;相反, 在汉语中,“面子”概念使用的语境相当广泛。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更强调个人及其所属群体的团结和荣誉,强调社会交往中的相互关系。

在这部电影中,小薇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在父母眼里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小薇为了维护家人以及自己在华人社区的中国人面前的“面子”,她不敢公布她同性恋的身份。从一开始,小薇的妈妈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同性恋,小薇把自己的身份隐藏得很好。这样,为了维护“面子”,小薇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徘徊。小薇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接受的是美国文化,所以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在美国的朋友圈里,她敢于大胆承认自己的身份。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人们崇尚的是集体主义,小薇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不仅是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且也是维护家人的面子。因为集体主义崇尚是要以多数人的利益为重,集体的目标和利益高于个人。而薇薇安则不同,她将她和小薇相爱的事告诉了家人以及她的朋友,并且还把她和小薇的恋爱细节告诉了他妈妈。美国追求的是个人主义,向往自由,不畏世俗的眼光,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无需遮遮掩掩。“面子”在美国文化中不像在中国的文化里那么重要。薇薇安希望小薇能够把她们的爱情告诉她的家人和华人社区里的所有中国人,让大家知道他们的爱情。而小薇是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共同影响下长大的,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她害怕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会伤害到家人的面子,不敢承认他们的恋情,这样无形中伤害了女友的心,导致两人分手。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面子”,小薇只能眼看着薇薇安离开美国,去了巴黎。这就是中西文化导致的面子观差异。

三、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电影《面子》中所呈现的中西方在对待亲情、爱情以及面子观等方面迥然不同的差别,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特色差异。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政仙.电影《推手》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1(22):108.

[2]高焱.从电影中文化差异看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J].电影文学, 2014(20):063.

[3]李丽虹王丹丹.浅析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14):090.

[4]张娜.电影《妈妈咪呀》的文化感悟[J].电影文学,2012(12):092.

[5]曾熙娟.解读电影《面子》面子的跨文化意义[J].电影文学,2011 (3):112.

作者:凌红波

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 篇2:

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视角下字幕汉译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的交流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不断加深。外文影视作品以其多元化的内容、发人深省的剧情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受中国观众欢迎,电影字幕的翻译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各个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性,使得影视字幕翻译经常出现文化缺省现象,造成观众理解困难,从而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本论文以《三块广告牌》为分析对象,分析影片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在翻译补偿策略下针对其采用的翻译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此进一步将原字幕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

关键词:字幕翻译;文化缺省;翻译补偿;《三块广告牌》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越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电影在中国电影院陆续展出。电影字幕作为观众欣赏电影的重要形式,无疑在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国外优秀电影制造者为了提高交际效率和引起观众共鸣,通常采用文化缺省策略,电影剧情往往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因而使得电影字幕常常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这对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电影字幕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一种方式,需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填补电影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完善观众的观赏效果,促进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电影作品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必须受到字幕译者的重视,只有译者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翻译补偿处理,才能使文化成功地传递。

本文主要探讨美国优秀电影作品中的文化缺省现象,选取《三块广告牌》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影片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和其提供相应的翻译补偿是如何在不影响观众观感的情况下,准确传递文化信息,使观众快速地理解剧情,欣赏西方的文化魅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这一概念的来源,首先可以追溯到布朗和于勒(Brown & Yule)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书中。在此书中,他们提出:

“这一认识是人们解读话语的基础……在展示人们对世界的知识是,某个场景在通常情况下所包含的一些……可以被认为是缺省成分。在读者或是观众没有得到特殊说明或告知的情况下,人们假设这些缺省成分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因此,“缺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约定俗成的一类知识。1997年,国内语言学者王东风(1997:55)从语用学的角度正式提出“文化缺省”概念。他认为:

“这种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加以省略的部分叫做‘情境缺省’(situational default)。如果被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做‘语境缺省’(contextual default),而与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有关的,便就是‘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

王大来(2004)认为缺省有三种类型:情境缺省、语篇缺省和文化缺省。文化缺省是指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此基础上他还总结了文化缺省补偿原则:要让译文读者能够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译者在翻译文化作品时,其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适度地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读者或观众,在进行文化信息补偿的过程中也不能使读者失去探索文化的机会。

同时,文化缺省现象是以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为依托呈现的,贝克(Baker 1992)认为文化负载词是一种可抽象亦可具体的概念。当源语词汇表达的概念在目的语文化中完全不存在时,这种概念对于目的语文化来说是一种“文化特色”。奈达(Nida 1993)提出可以分為五种子文化,即: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通过归类分析英语电影里面的文化负载词,译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背后包含的意义,从而提出有效的翻译补偿。

(二)翻译补偿

中外翻译历史上,对于翻译补偿(compensation)的研究比较有限。国外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翻译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和塔伯(Nida & Taber 1969)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开始涉及对翻译补偿问题的探讨。斯坦纳(Steiner 1975)提出翻译是由四个步骤组成的一个阐释过程,这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赖、侵入、吸收以及补偿。纽马克(Newmark 1991)对翻译补偿理论的研究非常注重文本类型和功能。他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概念。纽马克的翻译补偿思想实质上是以文本功能为基础,其后再按照文本类型以及其主要功能分别采取不同的翻译补偿手段。哈蒂姆和梅森(B.Hatim & I.Mason 1990)认为翻译补偿指译者在进行翻译转换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直接传译的词句时,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段弥补译文语言效果方面的失真与缺失,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他们把翻译概念看作是交际性话语,由此,他们将翻译补偿视为在翻译行为中,通过使用等效替代的手段对某种交际性损失进行弥补的翻译手段。

中国翻译补偿研究则相对滞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出现翻译补偿研究。王恩冕是最早涉足翻译补偿领域研究的学者之一。王恩冕(1988:12)对补偿的界定是:“用译入语语言形式补足在转化原文语言形式时造成的语义损失”。柯平的翻译补偿理论则以现代符号学和语言学为基础。柯平(1988)认为,导致翻译损失的原因主要是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差异。他提出,翻译补偿的目的是按译语规范在特定语境中确保最重要意义的最大等值。同时,柯平对一些翻译补偿手段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索。屠国元(1996)认为,由于各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物质、社会、宗教和语言存在着差异,因此,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这些文化差异给起着交流媒介作用的翻译构成了障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个性时必须兼顾目的语语言规范和源语文化信息的传达。

三、案例分析

电影《三块广告牌》因影片中因时代背景的特殊性,美国小镇文化程度的局限性衍生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以习语、俗语等形式呈现,构成文化缺省现象,为本文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节将结合电影剧情、英语字幕的翻译特点和三个翻译策略方法分析电影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并对其作出翻译补偿,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

(一)《三块广告牌》故事简介

电影《三块广告牌》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密苏里州的一个虚构的小镇,描写了一位受害者母亲因女儿被强奸焚烧致死后仍未寻得真凶,立起了三块广告牌,隔空喊话质问警局局长,事情逐渐失控,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此影片戏剧张力十足,剧情连贯,一环扣一环地推动着三位主线人物之间的冲突。导演巧妙地运用大量黑色幽默和一些隐喻来暗示主线人物内心的转变,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涉及大量美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例如暴力问题、宗教问题、地域问题、政治正确问题、同性恋问题、女性权益问题、种族和少数族裔问题等。因此在翻译《三块广告牌》电影字幕时,要注意语义背后的文化背景,及其构成的文化缺省现象,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补偿手段进行翻译,做到译文和原文风格一致的情况下,让读者能迅速读懂其中剧情。

(二)英文字幕翻译特点和方法

電影字幕翻译由于以上三个语言特点的存在,相比于其他的文字翻译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由于字幕只能呈现在屏幕底部狭小的空间里,使得字幕翻译势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是时间限制,二是空间限制。因此在原文信息内容复杂的情况下,译文仍需要控制在一定字数范围内以确保最佳的观赏效果。在文化缺省现象下,电影字幕有以下三个常见的方法对其进行翻译补偿:

1. 注释法

注释法是文学作品翻译中非常常用的手法,主要以尾注或脚注的形式出现。然而在电影字幕中,为了不覆盖主要画面,影响观众欣赏影片,注释通常位于屏幕上方、屏幕下方以及字幕上方等位置。它主要用于解释某些专业术语、背景知识,以及字幕分析等,来帮助补偿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使观众欣赏西方独有的文化魅力。

2.释义法

释义是一种直接向目标语观众解释原词语句在上下文中意味的一种手段。英文电影中有大量对白,其往往引用西方典故、习语、俚语以及俗语等文化负载词。这类负载词承载着西方国家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思维方式等。由于有些负载词其中牵涉的故事情节较为复杂,采用直译法很难重现原文文化信息,并且直译加注释会过于繁杂,一两句话将很难解释清楚具体意思。因此,释义法虽然可能造成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不尽相符,但却能够有效地向译语观众解释原词语在上下文的意味,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3.增译法

增译法是为了补足译文中语义空缺的部分和已与观众不了解的信息而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增词的一种翻译手段。这意味着译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译出在原语观众觉得理所当然,然而译语观众不明所以的文化信息。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语系的不同,各自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增译可以应用于英语电影字幕中语义、语法以及语义衔接等范围上的增补,以此快速有效地传递原字幕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使观众迅速理解剧情。

(三)文化缺省视角下翻译补偿案例分析

1. 注释法(物质文化负载词)

例(1):

原文:

Mildred:I thought these here billboards might concentrate their minds some.

Mildred:I don’t know what the police are doing, to be honest with you.

Mildred:I do know my daughter’s burnt body is lying six feet under the ground while they are eating Krispy Kremes?

译文:

米尔德丽德:我想这些广告牌可能会让他们集中精神破案。

米尔德丽德:跟你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警察们到底在干什么。

米尔德丽德:我只知道,我女儿已火化的遗体躺在地下六英尺的地方而他们却在吃卡卡圈坊的甜点?

注释:Krispy Kremes:卡卡圈坊,是美国一间甜甜圈大型连锁店,也是美国第二大甜甜圈食品店。

剧情:女主米尔德丽德正在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她站在她立起的三块广告牌面前控诉警察的无能,希望以此唤起警察和小镇人民的对此案件的重视,帮女儿讨回一个公道,故而出现以上独白。

分析:以上独白中,米尔德丽德认为警察办案不力,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寻找真凶,而是每日在警察局殴打有色人种,亦或是无所事事吃着甜甜圈。此处出现的Krispy Kremes,中文名为卡卡圈坊,是美国有名的甜品店,是一个物质文化负载词。对于译语观众而言,卡卡圈坊是个空白概念,看到这个单词时,观众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会提及。但对于原语观众而言,他们对此是十分熟悉的,不用多加解释,就能迅速理解其代表的意义。因此译者对“卡卡圈坊”进行翻译的补偿,才能更好地使剧情连贯,从而成功传递“卡卡圈坊”所代表的文化信息。

2. 释义法(社会文化负载词)

例(2):

原文:

Dixon:Do you know what they do to fagots down in Cuba, Welby?

Welby:Wow, that’s left-field...

Welby:No, what they do to fagots down in Cuba, Dixon?

Dixon:They kill them! Which, it might surprise you to learn, I am against.

Welby:I’m not sure if they do kill fagots down in Cuba, Dixon

Welby:I know Cuba’s human rights record is pretty deplorable when it comes to homosexuality, but killing them?

Welby:Are you sure you ain’t thinking of Wyoming

译文:

狄克森:韦尔比,你知道古巴人他们怎么对付基佬吗?

韦尔比:天啊,这个问题可犯规了。

韦尔比:狄克森,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对付基佬?

狄克森:杀了他们。但我是反对这么做的,没想到吧。

韦尔比:狄克森,我不清楚他们是不是真的杀害基佬。

韦尔比:我只知道在古巴同性恋者的确很没人权,但是因此杀了他们?

韦尔比:你确定你说的不是怀俄明州?

剧情:警员狄克森和广告公司老板韦尔比正在打桌球。因为韦尔比将广告牌租给女主米尔德丽德,因此在狄克森眼里韦尔比是在公然和警察作对,他故意挑衅韦尔比,与其谈论同性恋话题(极可能因为韦尔比是一名同性恋者)。由此产生了以上的对话。

分析:上述的对话生动地体现了韦尔比和狄克森之间紧张的关系。狄克森因为韦尔比出租广告牌的事情而怀恨在心,他自身对少数族裔和同性恋带有歧视,他讲话字里行间的嚣张跋扈,引得很多人不满。首先,文中的“fagot”一词作为同性恋的一种称谓,并不仅仅是代表同性恋的意思,而是对同性恋的一种蔑称,在这里fagot是一个社会文化负载词。与下文中韦尔比正经回答狄克森所使用的“homosexuality”形成对比,在这里如果仅仅将“fagot”译成“同性恋”并不能体现原文传递的文化信息和对比手法。因此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剧情需要,在这里可以采用释义法,将中文当中的“基佬”一词来表达对狄克森的歧视和对韦尔比戏谑地挑衅,这样的翻译手法既能保留原文的信息,又能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

其次,文中的“left-field”是体育术語,指的是美国棒球中的“左外野”,从而引申出站在局外的位置,具有非传统的、独特和奇怪的思想等意思,在这里同样是一个社会文化负载词。根据上下文,“left-field”在文中可能表示狄克森提出的问题不是常规、主流的谈话内容,甚至可能对韦尔比来说有点冒犯的意味。因此结合实际的语境和“left-field”原本带有的体育用语色彩,在这里译者选择了释义法作为翻译补偿,将“left-field”译为“犯规”。尽管在此目的语并不能保留源语言的语言特色,但却能够快速有效地传达“left-field”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相比注释法能够更快捷迅速地让译语观众了解剧情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

3. 增译法(社会文化负载词)

例3:

原文:

Dixon:Hey! What the hell is this?

Mexican:Que?

Dixon: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What?

Mexican:What?

Dixon:How come what? What?

Mexican:What?

Dixon:Listen, you fucking beaner, I better start getting straight answers outta you.

译文:

狄克森:喂!这是什么鬼?

墨西哥人:啥?

狄克森:威洛比警长怎么回事?什么怎么回事?

墨西哥人:什么?

狄克森:什么怎么回事?

墨西哥人:啥?

狄克森:听好了,你这个墨西哥杂种,最好快点给我讲清楚是怎么回事。

剧情:警员狄克森发现女主米尔德丽德挂出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进而向刷广告牌的墨西哥人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从而出现了以上对话。

分析:以上对话中,墨西哥人回答不出所以然,进而狄克森说了“beaner”。首先,“bearner”这个词本身表示的是墨西哥人或者墨西哥口音。但在此情景下,根据狄克森的所说的“beaner”是带有贬义的,羞辱人的。根据对白,原语观众能立即反应出狄克森想表达的意思,但假如汉语只是译成“墨西哥人”,可能观众会无法理解这个词背后的意思。因此在译文中,译者采用增译法补足了对白中的意思,使观众直观地了解狄克森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结语

英文电影制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为了提高交际效率,推进故事情节,埋下剧情伏笔,采用文化缺省策略。而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信息对于原语观众是可以直接传递的,而对于译语观众则会造成理解上的缺失甚至误解。电影字幕作为欣赏英文电影的重要形式,其任务就是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填补对话之中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缺省现象,使观众理解剧情。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以电影《三块广告牌》为案例,讨论了在不同文化缺省现象下,使用不同的翻译手段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使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电影作品。本文着重分析注释、释义和增译三种翻译手段是如何在电影《三块广告牌》中补偿缺失的文化信息。笔者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想要完善文化信息必须了解电影中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和引申义,应依据上下文判断该词在此情境之中的含义并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进行文化信息补偿。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基于原文信息,也要判断译语观众的接受能力。作为译语观众的译者,有时必须进行权衡,例如选择放弃部分原文意思,旨在转播对等的文化信息。综上所述,译者需要灵活地运用翻译补偿,填补文化缺省现象,从而使西方独有的文化更有效地传播。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2]Brown, G. & Yule.G.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Hatim, Basil & Mason, Ia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90.

[4]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0.

[5]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6]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7]陳青.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及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08.456(3):123-124.

[8]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01):9-15.

[9]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10]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现代传播,1997,(5):81-84.

[11]屠国元.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J].中国翻译,1996(02):10-13.

[12]王东风.1997.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06):55-61.

[13]王大来.2004.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外语研究(06):68-77.

[14]王恩冕.翻译补偿法初探[J].中国翻译,1988(02):11-15.

[15]杨森.华语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以电影《风声》为例[J].滨州学院学报,2011,(2):113-116.

[16]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50-53.

作者简介

谢佩芸(1996年2月2日),女,汉,广西百色,研究生在读,外国语言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541006

作者:谢佩芸

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 篇3:

中英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

摘 要:翻译中保留原文的意象对译者来说是个难题。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会在脑中形成心象、观念或由此引发的意义或者联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语言中会时不时地涉及到动物名称,而这些动物名称并非实指动物本身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意义。但因中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部分动物名称被赋予的文化内含义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对英汉两种语言习语中的动物意象进行举例比较研究,内容涉及完全对应关系下的相同的动物意象和半对应关系下的相同的动物意象;半对应关系下的不同的动物意象;半对应关系下的空缺的动物意象。讨论了动物意象翻译的几种方法,最后得出如此结论对动物意象的正确翻译源自于对动物意象文化内涵之正确理解。

关键词:动物意象 比较 翻译 文化内涵

一、中英文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比较

中英文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可以分为四类:相同的动物意象相同的文化内涵,相同的动物意象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动物意象相同的文化内涵,中西文化中动物意象的缺失。

(一)中英文中有着相同文化内涵的相同动物意象

部分动物意象在中英文当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动物名称都是对自然界客观存在(或曾经存在)的动物的指称。一般说来,动物与人的关系没有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复杂。动物的形态、习性及其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多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各国在传统上对大多数动物或喜爱或讨厌或害怕的态度基本一致,这导致许多动物名称词在不同文化(包括中西文化)中具有相近的褒贬倾向。这种褒贬倾向往往在一些与某些与动物相关的成语、谚语和典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马是一种具有力量与速度的动物,被人类所驯服。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生产、打仗、体育运动中都活跃着马的矫健的身影。马因此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汉语里有许许多多含有褒义的有关马的成语,如 “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万马奔腾”、“快马加鞭”、“马不停蹄”、“老马识途”等等。英语中也同样有不少带有褒义的有关马的谚语或习语,如“A good horse is never of an ill color”;“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as strong as a horse”等。狼在中西文化中都被看成是令人憎恶的动物,它象征着残忍、贪婪,使人联想起人类中的那些凶狠贪婪之辈。汉语中含有“狼”字的成语几乎都具有明显的贬义,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等。英语中含有wolf的不少成语也同样是贬损词语,如“(as) greedy as a wolf”;“the big badwolf ”(令人恐怖的人或物);“set the wol f to keep the sheep”、“wol f in sheep’ s clothing ”等。

此外还有猪(pig),猪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a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狐狸窄小的脸形、细长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的眼珠,好象处处算计他人,因而狐狸给人的联想是狡诈、阴险。汉语中与勾结在一起的坏人被人称为“狐朋狗友”;妖艳的女人被人称为“狐狸精”。总之,汉语中很少会把狐狸和好人联系在一起。不过,《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们积德行善则属于例外。英语中fox也没什么好名声。如That follow is as cunning as a fox(那个家伙是只狡猾的狐狸)。

(二)中英文中有着不同文化内涵的相同动物意象

尽管大多数英汉动物名称词具有相近的文化褒贬倾向,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动物名称词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褒贬倾向,这种不同的褒贬倾向则反映了文化个性。同样的动物在不同文化中享有不同的待遇,并由此使该动物的名称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褒贬倾向、 不同的联想意义或象征意义。动物的形态与习性虽无多大地域区别,但不同文化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视角;动物的功用虽基本相同,但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及气候、地理因素可能会让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民间传说与宗教神话更是催化了或强化了这种文化差别。在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褒贬义的动物名称词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莫过于狗( dog)了。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狗不但是人类的宠物还是人类最好的伙伴, 所以在英文中和狗有关的词汇或习语有一部分具有褒义。例如:“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a top dog ”(有优势, 胜人一筹的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name” (好狗应得好骨头 —— 有功者应受赏);“as a dog with two tails ”(非常开心);“a clever dog”(聪明伶俐的小孩);“a lucky dog”(走运的人)。但是,与狗相关的词汇或习语有时也有贬义, 例如:“a dog in the manger”( 狗占马槽);“treat somebody like a dog” (视人命为草芥)and “ dog eat dog ”(残酷争夺),但数量较少。汉语恰恰相反,含有 “狗” 字的词语几乎都是贬义词甚至是骂人的词语,如狗腿子、狗屁不通、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当然,西方人所喜欢的狗的某些品质,中国人也喜欢,如狗的忠实,可信,勇敢等。但在中国,狗是看家的动物,而不是供玩赏的宠物,所以,人们养狗是因为它有用,并非它是一个好伙伴。此外还有龙 (dragon)、鱼(fish)等。

龙(dragon) 在中西方文化中其实都是想象出来的动物, 但是中西方人却对它有截然相反的理解。在东方文化中,“龙”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动物,中国人眼中的“龙”是吉祥、高贵、强健和威严的。所以“龙”经常用来指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帝王。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literally the descends of dragon)。中文里与龙有关的习语或成语不是表示吉祥的事情就是与皇室有密切的联系。例如:龙腾虎跃(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龙飞凤舞(lively and vigorous);生龙活虎(strong and healthy);真龙天子(the son of the heaven)等。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则被刻画为一种凶猛的野兽,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 撒旦被称为“巨龙”(the great dragon),在英国的史诗“The Song of Beowulf”中, 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因为除掉了邪恶的龙而成为了众人缅怀的英雄。因此,在英文中与龙(dragon)相关的词大都是贬义的,可以经常用来形容蛮横的人 (尤指悍妇)或令人不悦的事物。

除了龙这类由人想象出来的动物之外, 中西方对真实的动物有时也有大相径庭的理解。 例如:鱼(fish)。在中文中,由于“鱼”与“余”的发音完全相同,“余”有富足之意,因此, “鱼”顺其自然地被认为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富裕生活的吉祥物。在中文中, 有这样一个谚语,“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就是说不能同时占有两样珍贵的事物。在这里,“鱼”就用来指代有价值的东西。在西方国家,鱼 (fish)是贬义词,“a queer fish”(古怪的人);“a cold fish”(冷血的人);“fish wife”(爱骂街的泼妇 );“the great fisher of souls (Satan)”(掳取人灵魂的魔鬼撒旦 );“fish-blooded”(冷血的)等皆为贬义词语。

(三)中英文中有着相同文化内涵的不同动物意象

老虎(tiger)在汉语中可指“勇猛,有活力,尊贵,权威”。如成语:虎将经力,虎虎有生气,虎头虎脑,龙腾虎跃;英语中则用狮子表达类似的意思;ferocity,在西方人看来,狮子是“白兽之王”,因为狮子外表魁伟,勇气过人,而且还是威严的代名词。于是“lion”也可用于指代“一个强大有力,受到他人尊敬或惧怕的人或国家。”因此,一些词语如“lion and unicorn”,“lion-hearted”,“a literary lion”等出现在英语词典中,此外狮子还是英国国家象征,该国的国徽上就横卧着一头狮子,英王查理一世因其英勇善战而被称为“the lion-heart”。然而,狮子对中国人来绝没有如此丰富的联想,一是因为狮子在中国不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二是因为中国的“百兽之王”指的是老虎,体型庞大凶猛可怕的老虎是中国最大的食肉动物,素有“森林之王”的美称。

还比如: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努力 work like a willing horse

对牛弹琴cast pearls to swine

像蜜蜂一样辛勤 as industrious as an ant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呆若要鸡 as hoarse as a cow

叽叽喳喳的麻雀 as talkative as a magpie

(四)中英文中动物意象的缺失

由于不同的文化来源,不同的传统习惯,一些字词在发展过程中会渐渐具有特定的意义,并体现强烈的民族特色。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形式和涵义完全相同的字词。如:鸳鸯是一种有亮色羽毛的野鸭子。然而在中国,“鸳鸯”却含有非凡含义。因而鸳鸯对中国人与mandarin duck对英美人所产生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红楼梦》中有一个副标题“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众所周知该标题中第一个“鸳鸯”是贾母侍女的名字,因此要进行音译,但是假如第二个“鸳鸯”被逐字译为“mandarin duck”而不考虑到“鸳鸯”文化内涵的话,英美人就无法真正了解“鸳鸯”在汉语中的非凡含义,从而也无从理解上面这个副标题的意思。同样地,乌龟在中国也有一些非凡意义。除了指乌龟这种动物外,该词在汉语中还是一句粗俗的脏话,往往用于那些戴绿帽子的丈夫或同性恋者。white elephant许多年前出口的“白象牌”电池也闹了笑话,其原因就是因为不了解英语习语的“white elephant”的来源和内涵。相传南亚大象很多,但白象却很罕见,被视为神物,捕到白象必须进贡给国王。传说国王如对某一大臣不满,却又抓不到把柄处置他,就把一头白象赐予他,因为白象胃口很大,大臣收了这份礼不敢怠慢,最终会倾家荡产。后来,人们就用“white elephant”来指代华而不实的东西。

cricket蟋蟀;屋子里有蟋蟀的叫声表示有好运.oyster;沉默寡言人,据说英国的肯特郡产生牡蛎是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等等。

二、中英文动物意象的翻译策略

透过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不同的文化赋予其语言不同的非凡含义,这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在互译实践中, 怎样才能在译文中保留特定的文化内涵又不会留有牵强生硬的痕迹或令人人费解的误译呢?为了实现有效地进行翻译,译者应该更多地注意如何在源语和的语间获得文化上的对等,也就是说,如何尽可能地将源语的文化真实地反映在的语中。那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法:

(一)异化翻译法

在翻译中,为了达到两种文化间的良好交际,译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这就是说在异化翻译中译者要以源语为重( source language culture-oriented),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传达不同的文字以外的信息。译者就要在确保译文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如果在译文中,原本的隐含意义被误译削弱或者是删减了,那么“译文”与其说是译本还不如说是改编本。要避免类似现象出现,可以采用异化翻译法。例如:

1. 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需鞭策。

2. dark horse 黑马

3. Never swap horses while crossing a stream. 过河中途莫换马。

4. You can 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it drink.任你牵马到河边 ,喝水还得它自愿。

5. cry wolf 喊 “狼来了”

此外,如果某个动物名称的的内涵出自源语的寓言或神话故事,其来历在正文中又“一言难尽”,译文读者又有可能对此一无所知,那么译者可以利用注释的形式补充隐含之意。

(二)归化翻译法

归化翻译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oriented),遵守目的语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要求其译文切合译入语的文化规范以及抒发方式,以满足读者对于本族语的原味需求。动物名词往往在原文的信息传递上起着重要作用而恰恰某些动物名称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的内涵截然不同,那么在译文中,就要舍弃原文中的动物名称,以其他字句替换。例如:“He is an old goat(山羊).”但山羊在中国语言中是博学者的代名词。因此,准确的译法应为“他是一个老色鬼”。例如:

1.She is a cat(猫)应译为: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2.as timid as rabbit(兔)应译为:胆小如鼠

3.a lion(狮) in the way应译为:拦路虎

(三)归化和异化结合翻译法

事实上,动物意象的翻译并没有上述那样简单,也并不是单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手段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常常需要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译文。例如:

1.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leep引狼入室

3.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转译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时,译者应按照文化内涵及褒贬意义,在文化交流的前提下采用归化以及异化等翻译策略。其实,笔者认为,不管采纳“归化”还是“异化”其根本目的是使译入语读者认同以及理解译文。在转译动物类词语时,译者必需按照源语的实质意义来进行翻译,以便更好地增进文化交流以及满足译入语读者对于差别译文的需求。

三、结束语

文化、翻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由文化差异造成的难译现象在所难免。英汉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有相同,也有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由它们组成一个多彩的文化氛围。同时,其间千差万别使得学习者陷入一次次的翻译的失误中,不仅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翻译中假如对这样的文化差异没有足够的熟悉,也会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传达错误的信息。所以在动物意象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着眼其内涵,兼顾其概念意义,要注重动物词的含蓄意义和文体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传达出源语的内容和神韵。

参考文献:

1.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第2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等.论英汉文化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3.李华,议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空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4.张虹,动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5)

5.张少林,祝军,汉语和英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浅谈[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6.袁彩虹,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语教学,1999(3).

7.英语快讯网(WWW.education.163.com)

作者:刘玲英 李延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出口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