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团队冲突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应对团队冲突范文

冲突管理论文-中国当前的劳资冲突及应对

中国当前的劳资冲突及应对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各个领域内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脱离了计划经济对就业和收入的保护。在一些地方,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劳工处境悲惨,劳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形成了激烈的对抗。

一、中国当前的劳资冲突的案例。

案例

(一)

2008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省内六地的18个航班在飞抵目的地后返航,致千名旅客滞留机场,这场集体返航事件导火索是公司要求飞行员限期补缴个人所得税,且税率大幅提高,导致个人收入下降。进一步原因是飞行员经济待遇偏低,只及其他公司的一半,并对不能正常终止劳动合同不满。面对这些实际问题,飞行员们自称“无数次”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但均得不到解决。2007年“十一”黄金周前,他们还酝酿过“集体请假”,被公司及时平息,但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在公司内部沟通无效和制度失灵的情况下,他们才制造了这场世人关注的罢工事件。

案例

(二)

2009年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因民营企业———北京建龙集团控股通化钢铁(占66%股份),遭通钢上万名职工抵制,要求北京建龙集团“退出通钢”,北京建龙集团派驻通钢的总经理陈国君被扣押为人质,并遭殴打。省市两级政府组织武警和特警四次强行进入通钢厂区,企图营救陈国君未果。整个事件从上午8:30开始,至晚上11时警方将陈国君送往医院,陈不治而亡为止。死亡报告显示,陈国君死亡原因是“颅骨骨折,颅内出血”。

案例

(三)

双龙汽车是韩国规模最小的汽车生产商。在大股东中国上汽集团放弃该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以后,今年2月,双龙汽车寻求破产保护。2009年4月,双龙汽车宣布振兴措施,其中包括削减2646名员工,占雇员总数的36%。自5月21日开始,数百名携带金属棍、弹弓和可燃液体的工人占领双龙汽车工厂,以抗议为使公司免于破产而进行的裁员。警方于7月20日开始介入。8月5日,警方强行驱散占据平泽工厂的工会成员,大批防暴警察以空降等方式夺回数个车间控制权,至少50人在冲突中受伤。8月6日,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占据平泽工厂车间76天的工人当天下午开始撤离车间。

二、案例中冲突的原因及其深度分析。

劳动与资本、劳方与资方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类生产要素和行为主体,劳资关系因此成为市场社会最核心、最广泛的社会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是稳定还是动荡、一国经济是高增长还是低效率。在当前中国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众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劳资关系冲突的现象,如“过劳死”、“搜身”、“拖欠工资”“怠工”等等以及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罢工”、“仇富”、“报复社会”等等,诸如此类让人担忧。对导致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劳动报酬一直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经济转型以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直接导致了劳资关系紧张,资本的扩张性使得这种矛盾与分化被引入到政治领域,造成政治上的资本强势,并进一步在社会文化上造成资本所有者的强势心态。劳

动者在经济利益上的被剥夺与政治权利上的被忽视,也会带来文化心理上的被剥夺感,劳资双方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劳工的弱势地位是劳资冲突频发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劳资矛盾和劳方的弱势地位是由雇佣劳动的性质决定的。在雇佣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出卖劳动力,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相反,资本所有者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支配劳动力,控制占有剩余价值,这就形成了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弱势地位。这种矛盾及劳方的弱势地位是雇佣劳动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其他因素为转移的。但是,劳资矛盾的程度以及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程度却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西方各国劳资关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劳资双方在矛盾冲突中的力量对比与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政策走向、文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引发的失业下岗职工以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冲击,决定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每一份低技术工作后面,都有大量的劳动力后备军。这就决定了劳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覆盖面较窄,广大农村享受不到各类社会保障。在农村本已是富裕劳动力的农民在城市打工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再恶劣的劳动条件他们也只好接受。即使在城市,“低保”也难以维持一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他们中的一些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如果再次失业又将面临困境,因此也不可能在劳动条件上和资方讨价还价。

第二、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或有雇工的个体经济发展大都不稳定,且规模都不大,资产专用程度较低,改变资产使用方向的成本近乎零,因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强烈。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劳资关系也不可能是稳定的,这表现为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没有稳定的、长期的劳资关系发展战略,在劳动力的使用上是一种短期行为,如不肯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等。而且,由于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方总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不惜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另外,大量民营企业属于早期的家族式企业。这种根源于“家本位”群体精神的企业往往对家族以外的人采取不信任和排斥的态度,这决定了其集权式的领导和粗暴的管理模式。

第三、《劳动法》作为调节劳动关系的一部法律,在大的原则上适合我国国内的所有企业,却不可能在具体细节上适合所有企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这往往使资方有空子可钻。很多非公有制企业都会制定内部规则(制度)来调节劳动关系。一些内部规则对职工是不平等的,规定职工的义务多,权利少。有的内部规则甚至与《劳动法》是相抵触的。而劳动者由于自身力量的不足,很难要求企业主按照《劳动法》来处理劳资关系。再有,我国法律对罢工的禁止,也使劳方难以对资方形成有效的制约。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能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建厂,是非常了不起的政绩。因而对其的管理往往很宽松,即使了解到劳动者在劳动条件、工资报酬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事件甚至是违法事件,也从所谓的“局部问题要服从改革开放大局”出发,对其视而不见。

第四、劳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惟一合法路径应该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此外无路可走。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它不同于经济仲裁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调解不成功或不愿调解时,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非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在寻求法律和公正力量解决的过程中,劳工们要在漫长的仲裁或审理过程中等待,诉讼程序的时间限制,使劳工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资方对抗,因此他

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沉默。而国际上通行的用于劳动争议处理和工资制定等的集体谈判或集体协商制度,在我国大部分非有制企业并未实行,这与工会的缺位(或者力量的弱小)也有关系。历史形成的在国有企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工会,在非国有制企业中却处于无力的地位。不仅组建困难,而且入会率低,得到的评价也低。《工会法》规定:工会干部的工资由企业负担。工会主席既要维护雇员的利益,又要保护自身的工作岗位,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这是工会与企业主之间的力量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当前的劳资综合应对措施。

推动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缓解日益紧张的劳资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在企业管理中更多地融入以人为本和团队精神。以人为本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并成为全球主流,对传统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有重大改进,其对于协调劳资关系的建设性意义不待烦言。团队内部生成的平等意识与合作品格,既减少了个体间的冲突也软化了团队间的矛盾。个体主义可以激发个人能力,而团队精神能够凝成集体合力,显然后者力大,胜过前者。

其次,建立集体谈判的劳资协商机制,加强雇主和雇工的组织化程度,特别是雇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单个的雇主与雇工的交涉关系中,劳方在信息不对称和力量不对称上的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只有将雇工组织起来,才能在劳资谈判、订立集体合同时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建立企业工会或行业工会则是较为稳定和规范的工人组织形式。

第三,加大劳动立法进程和司法力度。建立、健全协调劳资关系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虽然《劳动法》已经付诸实施,但可操作的配套法规还远不完善,特别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立法则更加显得滞后,在全国性法规出台缓慢的情况下,各省、市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要求先行一步,推出地方性的法规以解燃眉之急。在制订法规时,应侧重于维护广大雇工和职工的身、名、利等基本权益,在劳动时间、强度、条件、工资、福利、保险、争议仲裁等诸方面做出明确的、适当的规定。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将法律的明文规定贯彻落实,这也要求法律普及工作相应跟上,加强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使之自觉学法守法,雇主依法行事,雇工依法维权。

第二篇:团队冲突处理

在日常团队建设中,HR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团队冲突问题,如团队成员间的不配合、争吵、互相推诿责任,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之间的冲突、个人或团队间利益纷争等。那么,请问:

1、你们曾经碰到过哪些团队冲突问题?请举例说明

2、具体你们是如何处理的?请分享成功经验

解答:团队冲突实际上包括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冲突、两个以上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只是不涉及成员自身的个人冲突。结合自己所遇到的团队冲突,现简要回答话题的两个问题。

1、 曾经遇到的团队冲突问题。

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公司都存在着团队冲突。冲突较少和气一团时,老板或上级领导会有意无意制造冲突;冲突较多时,他们又会出来强调要减少和控制冲突,似乎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左右和操控公司的冲突动态平衡,平衡的标准是靠他们的感觉来把握的。现将我遇到的团队冲突简要罗列如下:

(1)董事长与公司党支部书记的冲突。我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掌管着公司的实权,公司党支部书记兼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管理公司的行政后勤工作。在他俩部下,是各自聚集着自己一帮“亲信”,这些亲信都希望某朝趁着他俩的权势向上能够升职加薪。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董事长都占据着上风,由于他掌握着实权,可以支配资金的动向、人事的升降、项目的批准等,在大会小会上,都会有意无意批评党支部书记,打压书记的士气,树立自己的权威。最终,书记调走省政府做官员,董事长在公司独大。

(2)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我在曾经服务过的几家公司都遇到过。国企这家的总经理由于是董事长亲点的接班人,有博士后的文凭,更有到地方政府当副市长的经历,公司原来受器重的副总经理则只能看到眼里、恨在心中,不得不通过政府关系到省内的某市当了副市长;有一家港资企业,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为某些重大事情意见相背,甚至越来越升级,发展到二人打架动粗的地步,最后以总经理不得不辞职走人;另一家民营企业,副总裁由于是空降,但与老板有老乡加同学的关系,加之能力确实了得,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当地政府关系较硬,能够帮助公司处理不少棘手事,但公司里靠技术、能力、业绩成长起来的分公司总经理们就对其有些不服,时常当面或背地里奚落副总裁,相互之间也指使下属故意不配合对方的工作,不过,这种冲突由于董事长看到心里,只要不过分也不会追究,他们处得相安无事,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工作搞得好,相互让一下也无所谓了。

(3)部门之间的冲突。这主要体现在生产部与品质部、生产部与销售部、行政人事部与所有部门之间的冲突,因为产品质量、员工问题、薪资福利等问题出现你推我挤、互相找荐的现象。有一次,生产部提出了53个问题给行政人事部,内容包括行政人事部各个方面工作没有做到位的问题,并且直接CC了公司各部门和副总、总经理,这让行政人事十分尴尬,如果以牙还牙,找出生产部几十个问题给予还击,显然是不明自的,更会让高层认为行政人事部心胸狭窄、不胜大事。最终,行政人事部组织部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省53条,找出了解决办法,并迅速组

织实施,但最终并没有将实施情况反馈给生产部,生产部也没有穷追猛打,此事就到此为止、不了了之,此后,两个部门也算相处无事。

(4)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之间的冲突。记得有一位员工,公司欲派其到非洲的埃塞俄比塞开拓产品市场,但当时该国正在举行骚乱,不少外国人士均纷纷离开该国,该员工经过与家人协商,决定不愿意前去,然而公司的意见也是坚决的,于时,只好协商离职。

(5)工作职责不清的冲突。记得有一位HR的同事,由于能力突击、工作经验丰富,担任着公司培训主管的职位,平时工作出色。然而,公司要开展6S、职工代表大会、ISO等工作,这些工作显然不属于培训主管的职责范围,但是公司经过协商,在目前暂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要求由该主管兼任这些工作,虽然多次表达不愿意接受,但由于“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些额外的任务。

(6)利益争议的冲突。在我服务过的二家公司里,每月奖金和年终奖都给予各部门不同系数,系数高低直接决定了部门奖金总数高低,在奖金系数决定的过程中,部门负责人之间讨论、争论甚至争吵激烈,互不相让,甚至互相抵毁,最终还是由公司高层来“和稀泥”了事。

(7)干部之间的冲突。我曾经处理过一起两位女线长之间的冲突,两条线存在着上下工位的关系,本来就积攒着平时的质量争议,她们之间性格不同,一个心直口快、脏话粗话不少,另一个心胸狭小、得理不饶人,当天又因为对共同喜欢的一个男同事起了口角,于是大吵大闹,甚至最后还动起手来,引起两条线的员工看笑话,严重影响生产秩序和公司形象。我经过了解,最终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她们各记大过1次、扣发奖金200元、当天写出深刻检讨、经过其他劝解让那位男同事离开了公司,第2天我请她们俩共进晚餐,于轻松和谐气氛中握手相笑,真是不打不相识,一直到我离开那家公司,她们的关系都保持得很好。

(8)员工之间的冲突。曾经处理过一名员工因为长相“不男不女”,声音“不女不男”,旁边同事奚落和攻击人身,于是回骂之,但别人先动手,他于是还之,到人事部门处理时,经调查了解后,给予奚落者、先打人者记大过一次,“不男不女”者安静回岗位上班。此等冲突,怪象丛生,不足为奇。

(9)……类似的团队冲突,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不胜枚举。

2、 处理团队冲突的一些建议。

虽然,在上面列举的冲突中,我简单列举了一些零星处理措施,但并不系统,也不完善,下面,我想提醒一下在处理团队冲突需要注意的事项。

(1)正确认识冲突。在处理团队冲突时,处理者要引导冲突各方正确认识冲突,不管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公、工作目标有别、职责权限不清、权利地位争议、交流沟通不畅等原因引起的冲突,都要认清冲突的原因,更重要的要认识到各方原则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为了公司整体利益着想,只是使用的方法和步骤不一样,从而通过协商,争取让冲突各方适当让步,达成协议。

(2)引导相互倾听。冲突处理者要引导冲突各方养成认真倾听对方意见、理由的阐述,只有了解对方的过程、方法,才可能了解到“对方也是有一定道理”,最后才能相互妥协。

(3)完善职责和JD。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和各岗位的JD,公司一定要定期组织讨论、修改、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那些因职责不清、量化不够带来的任务重叠或任务空档引起的争议。

(4)出台冲突处理制度。冲突不可怕也不必怕,怕的是冲突来了才临时抱佛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冲突制定处理办法、流程,并在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

(5)提倡内向型思维。在公司内部,公司高层一定要利用大小会议,宣导提倡“内向型思维”,即:凡事均与我有关。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工作出了问题都应该从本部门本人角度考虑该如何改善、如何出主意、如何给予帮助,绝不可有半点指责、看笑话的表现,若如此坚持,团队冲突将控制在较少范围。

(6) 善于控制冲突。团队冲突很少时,公司高层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大家抱困忽悠,于是,高层们就会强调部门间利益区别、加大对部门绩效考核、设置专门督查人员等方式来适当增加团队冲突,此“鲶鱼效应”也;团队冲突较多时,也会影响到团队的业绩,高层们就会强调部门间相互依存性、冲突将带来何种损失、明确部门职责、培训交流沟通技能等方式来降低团队冲突。他们会让团队冲突控制在他们掌握范围内,此乃高人也。

(7)预防冲突是高手中的高手。我们常说,能处理解决问题的是高手,能预测或预防问题出现的高手中的高手。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到某个团队冲突即将以什么方式、什么规模、什么等级、什么时候出现,那解决的方法就可以提前预案,届时能够“面不改色、心不乱”。如果希望该团队冲突发生,也因为知其发生的种种情况,也可以适当提前干预,让其发生在可控范围之内。若能达到如此逢源境地,实属高手中的高手,我们HR者是不是都想如此呀?

3、一点提醒。

不管我们怎么分析、预判团队冲突,但它们始终都会发生,有时并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经过处理这么多的冲突事件,我认为处理者的心态最为关键,要知道,如果处理好一个团队冲突,公司或团队就会前进一步、工作就会改善一些,所以,小小提醒如下:面对冲突、冷静对待、认真倾听、全面分析、公平公正、统一目标。

第三篇:团队冲突与协商解决

关于《团队冲突与协商解决》学习心得

良好的团队关系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积极、及时、正面的解决团队冲突,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激发团队成员最大潜能,从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因而,学会解决团队冲突的办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 要深入了解判断团队冲突。 一) 找出冲突的原因。

要弄清楚团队成员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中的资源竞争还是争权夺利产生的冲突,还是因为工作中的目标冲突、责任模糊、分工不明确或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二) 弄清冲突的类型。

如团队成员之间大打出手、口出恶言、互不相让则属于激烈冲突,如成员之间愿意合作,但互相压抑着情绪则属于消极冲突。

二、 掌握冲突的处理方式。

一)做好团队管理工作,正确的处理团队成员冲突。

1、交涉谈判。

首先,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要尽快与冲突双方进行交涉,针对冲突具体原因进行裁判。沟通时可根据冲突的大小和激烈程度,选择分别沟通或将冲突双方叫道一起共同沟通。一般激烈冲突适合分别沟通,待冲突双方冷静下来后可再安排到一起共同沟通协商解决。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找出冲突双方分歧,分析冲突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2、强制裁定。当冲突双方的矛盾较大,主要矛盾又很明显,冲突双方各不相让,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仅靠正常调解依旧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领导权限进行强制裁定,以免冲突和矛盾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但要注意的是,虽然裁决是利用自己的领导职权进行的,我们也不可武断,不了解事情经过就妄下断言,这样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冲突和结果。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强制裁定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偏帮现象。

二)分类处理。

1、回避冲突。

在团队冲突微不足道时,我们可以采用回避冲突的方式进行调解。例如因为抢用传真机而造成的一时不快,或是在讨论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时,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这些情况都不属于原则性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回避冲突的方式进行解决。此外,如果可以由他人有效解决的冲突时,我们也可以选用回避冲突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对团队矛盾的解决也能有个缓冲。另外,当冲突发生的时间并非最佳解决时机时,我们也可以选用回避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在采用回避冲突冷处理过程中,我们要审时度势。冷处理时间过短,当事人火气未消,心情无法平静,就会难以听进劝解;冷处理时间过长,反而会坐失良机,使矛盾复杂化和扩大化,甚至导致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事态发展情况及矛盾双方状态变化,避免使矛盾沉积、恶化变成不治之症。随后,我们需关注双方的情绪和状态进展,采取延缓解决的方式进行,待双方冷静下来并自觉转变后,有可能不需要我们过多处理,双方便由冲突转向合作。同时在劝解的方式上,要更多的从情绪管理角度出发,劝解当事人以和为贵、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相互迁就。

使用原则:有时候为了团队的稳定,我们在处理团队冲突时会考虑使用相互迁就的处理方式,这样利于平衡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和谐相处。

1)在处理一些对紧急而不重要的冲突时,让矛盾双方相互迁就,既然不是重要的工作,那么就不值得为此破坏成员之间的关系,加上工作要求又比较紧急,大家相互谦让,矛盾冲突就会缓和。

2)有些冲突的解决是可以让团队成员从自身错误中学到经验和教训的,这个时候则更需要互相迁就,把冲突矛盾当作一种学习机会,没必要非争出高出对错。

3)下属能够融洽关系。当融洽和稳定至关重要的时候,我们在解决矛盾时,一定要以谦让为主,将整体的和谐稳定放在首位,从大局出发,让双方将个人矛盾为了团队和谐暂时放下。

4)当团队发生冲突时,为了事后让冲突双方建立起责任感,我们也可以选择相互迁就的方式。 在运用相互迁就这种类型解决团队冲突时,通常我们的处理方式是:要通过沟通,让冲突双方能够在冲突的矛盾对立面上,各自妥协退让、降低自己的要求。如果双方在冲突时发生了争执、吵架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告诫对方出现矛盾时,要就事论事,不提旧账。

3、精诚合作。

精诚合作的处理前提是双方的工作不紧急而重要,在处理时需要综合不同下属的意见,并且要遵循成员双发的利益都很重要的原则来处理冲突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让冲突双方各退一步、尊重对方、学会看对方长处、再寻找双赢的合作方案。

三、 明确冲突的处理底线。 一) 允许范围。

包括团队成员之间因个性差异造成脾气不和、任务失败、个别关系好而略微疏远他人导致的冲突等。

二) 不允许范围。

包括团队成员之间拉帮结伙、推卸责任、核心价值观差异、企业文化不认同、团队中挑拨离间而产生的冲突。

第四篇:领导者如何管理团队冲突?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团队的冲突何时具有毁灭性?何时具有创造性?

团队中的冲突不可避免。这是个好现象,因为它对于创造性合作——一个团队存在的理由——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不会有关于重大问题的争论,或者对各种想法的综合。

BayGroup International是加州Larkspur的一家咨询培训公司。该公司的市场和研发执行副总裁保罗。亨尼西(Paul Hennessey)说:“正如William Wrigley Jr.过去常说,‘生意上如果两个人意见总是一致,有一个人就是多余的’。”。

作为团队领导者,你如何管理冲突,使你的团队做得最好? 首先,制定一些基本规则

管理团队冲突的关键之一就是事先制定基本规则。“我的经验并没告诉我混乱必然带来智慧,虽然有时是这么回事。”位于麻省剑桥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管教练施泰沃。罗宾斯(Stever Robbins)说道。然而,通过制定指导方针来帮助解决争议是个好主意。

最重要的规则是:冲突应该公开解决。“给他们两个选择:直面冲突并把它解决,或者放弃冲突,”格特曼发展战略公司(Guttm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c.)负责人霍华德。格特曼(Howard Guttman) 说,“这是唯一的两个可接受的选择。私下利用E-mail来发送‘飞弹’应该禁止。”

既然放弃冲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部分情况下冲突应该被直接提出来。“我一旦注意到什么,我会把它拿到桌面上来直接说,”舍特曼集团(Shechtman Group )的前董事长莫里斯。舍特曼(Morris R. Shechtman)说,“你希望有一个不断获得反馈的环境,那种环境下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责任说明什么问题在困扰他们。”

当反馈使人发脾气时,不要总是急着压下去。

“保留一些紧张感,”亨尼西说,“在我们的工作中,最好的团队以及领导者能够坚持在紧张感下不断寻求创新性的东西。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

为了防止事情变得过于个人化,你可以从位置上安排团队成员,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非相互身上。“将事项写在白板上,将团队成员以白板为中心围成一个半圆,这样使他们团结起来对付冲突。”罗宾斯建议道。

每一个团队都是独特的,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决定团队的一些冲突管理规则。麻省波士顿Vantage Partners LLC公司的合伙人杰夫。魏斯(Jeff Weiss)建议,团队在开始时用头脑风**法列出最糟糕的情况,以及如何处理的策略。

其中的一些情况包括:

需要马上做一个决定,没有时间让所有成员聚到一起讨论:应该由谁来做决定?是独自做决定还是在征求团队里所有其他人的意见之后?

一个团队工作之外的紧急事件正影响着一个或多个团队成员:团队是否应该在缺少这些成员的情况下继续前进?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又由谁来做决定?

建立凝聚力和信任

制定得很好的程序规则不仅会帮助团队应付特殊情况,还帮他们建立信任。“我见过团队成员仅仅宣称他们会相互信任之后便开始做事。这样很少有用。”魏斯说道,当团队中的每个人清楚谁有权在何种情况下为团队做出决定时,如果出现非常规情况,一些人感到被削弱影响力或被忽视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当团队成员在个人层面相互了解时,冲突管理会更容易。在会议开始前请每人花三分钟介绍一下个人和工作的最新情况,“这在会议进入实质内容前能建立人际关系——会对随后的沟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舍特曼说道。

坚持用事实说话

使冲突富有成效和不针对个人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关注事实。“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有着同样的信息数据,但却有着不同的解读,或者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数据。” 罗宾斯说道。

所以,要帮助冲突中的团队成员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太多的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他们理解其他人的立场。不要继续想当然,而是要阐释每个人在说什么。这个简单的行为能够清除误解,并且能使交谈双方对对方的故事有着更开放的态度,亨尼西说道。

用榜样来领导

树立一个榜样,展示你希望团队其他成员面对冲突应表现出的行为: 实行完全公开。在争论或讨论中,团队成员应该讲出所有的观点,并且使人们明白他们为何选择这种立场。这种行为应该自上而下。“无效的领导者让人很难琢磨——没人知道关于他们的任何事情。他们就像神话人物,”舍特曼说,“要让人们相信你,你必须透明。要获得反馈并且对冲突进行管理,就必须冒些风险,而这开始于自我批露。”

要将冲突看成是一种学习经历。当事情出错时,将情况看成是一种学习的经历而非指责的机会。你的榜样会影响团队的成员做出同样的行为。“鼓励对失败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的探究。让冲突过程具有补救性而非惩罚性。如果你设立问题解决方案的导向,你是在告诉人们‘即使一个人对了而另一个人错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学习’。”罗宾斯说道。

让人们多看到你,少听你说。“领导者的听说比应该为90:10,”舍特曼说。不要做出决定,而要促成决定的产生。当你需要发言时,重述团队成员的争论和立场,并且鼓励不同意见的人也这么做。这种做法指出了潜在的假设或解释与人们本意之间的差别,而这可能会使争论升级为人际冲突。

当冲突变成个人之间的冲突时进行调解。当团队成员间的冲突变得针对人时,就需要介入了。“作为团队领导者,如果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话,我也许会促进对话。我会与双方各花些时间来指出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困难,给他们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视角,”魏西说道。如果这样不行,最好的选择或许是找个调解者——或许是跟结果没有利害关系的其他部门的人。 你真正想要的是自我管理,格特曼说道。当团队成员学会自己处理困难,他们会更高效,更有建设性地解决冲突,最终最大程度地为团队的创造性工作做出贡献。

第五篇:课堂师生冲突的正确应对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师生冲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这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还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对于课堂师生冲突不仅要看到其负面作用,还要看见其正向功能。本文通过对课堂师生冲突的分析,揭示了课堂冲突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其所具有的正向和负面作用,最后提出了应对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旨在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课堂;师生冲突;策略;师生关系

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教学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管理、学生个体、课堂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以及不可预测的课堂偶发因素。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师生关系形成于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发生必将使课堂教学秩序遭受负面影响,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计划无法正常完成,而且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和工作,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不利于良好课堂环境的形成,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乃至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课堂师生冲突的定义及表现

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师生间产生一些课堂冲突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正常的。加之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和受教育者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师生冲突更容易发生。

(一)、师生课堂冲突的界定

冲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社会学者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1] 社会冲突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课堂中师生冲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旨在遏制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过程。[2]师生冲突主要表现在课堂冲突方面。这是因为师生交往互动的时间和场所主要在课堂上,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直接暴露在对方面前。教师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行为传递给不同学生不同的信息。这些行为被不同学生接受、认可,亦或排斥抵制。学生在互动中的行为反应也使教师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期待。这种产生于师生之间的不同期待与师生自身条件的局限之间的矛盾不易调和。这些都说明了冲突在师生之间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

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型:

1、语言冲突。表现为师生因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严重分歧和矛盾激化,采取直接的语言上的对抗。

2、行为冲突。当学生不服从教师管教时,或老师多次批评不改时教师即采取命令学生站立、走出队列、离开教室或没收学生物品等措施,对学生实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因行为意志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进行反抗。

3、心理冲突。即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差生采取的心理惩罚。

(二)师生课堂冲突反应方式

课堂中师生冲突由于条件、情境不同而类型各异。师生课堂冲突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对抗性冲突。

一般性冲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出现的可由教师控制的对立或对抗行为。一般性行为冲突一般不影响课堂教学,仅是课堂中的小小插曲。师生对立不严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威地位控制整个局面。学生的表现往往是消极应对教师合理的教育教学要求,如上课讲话,做小动作,搞恶作剧等。如果不重视对一般性行为冲突原因的诊断,教师的威信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质量。一般性行为冲突处理得当,就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群体的活力,处理不当则容易转化成对抗性行为冲突。 对抗性冲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激烈的对抗性失控行为,它通常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均以非理智的态度和行为来表示对对方的敌视以及对对方的攻击或诋毁。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控制局面,而往往表现为行为失控。学生在这过程中也往往怀有强烈的抵制情绪。若不控制,双方僵持下去将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有时会出现过激言语或行为。对抗性行为冲突对师生关系造成深重的破坏性影响。

二、引发课堂冲突的原因探析

课堂师生冲突现象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引发课堂冲突的因素也很多,但课堂师生冲突主要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冲突无法协调所。

(一)教师方面

在课堂上,导致师生冲突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学生的违纪、违规问题,表面看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的某些行为有关。导致师生冲突的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教师教学行为

(1)教师误解学生

有些教师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畅通无阻,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意旨恰到好处地配合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学生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有的对压制表现出不满,教师就会认为学生故意破坏课堂,这样师生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2)教师语言失控

有些教师的急于求成思想严重,盲目冒进,结果却欲速则不达,没有重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和学生的口头言语的互动过程中, “ 对于学业成功者, 教师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高, 在言语互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对于学业失败者, 教师倾向于专制的、否定的和控制的言语表达,在言语互动的进程中, 教师较少给学生思考与充分表达的机会”[3] 许多教师在上课中常常担心纪律问题,管理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轻者训斥、恐吓,重者讽刺、挖苦, 使课堂里责备声不断。这样一来, 实际上把学生看成了威胁教学的力量,教师言语的“出格”,导致师生情绪对立,这样就容易发生师生冲突。 (3)教师惩罚学生

有些教师师道尊严的观念严重,过分地强调教师权威,学生如果稍有不从,就会认为和自己过不去,就会体罚学生。虽然教师权威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但它不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压制和控制之上,而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学生的自愿服从的基础之上。

2、教师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教师缺乏教学法的灵活性往往是引发师生冲突的原因之一。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从而导致业务不精,上课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呆板。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并不是真正的课堂行为问题,有些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经验,常常担心纪律问题,因而采取生硬的措施控制学生,维护课堂纪律,这样也容易导致师生情绪对立。

3、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存在片面性

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教师往往期望学生能够达到某种目标,但是学生往往达不到这种要求。教师就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教师在批评的过程中,往往一吐为快,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多元化存在、个体差异性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体验。学生认为自己的尊严、地位等可能受到损伤,就会和教师发生冲突。

如果教师对那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给予高的评价,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出众,但其他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给予负面评价;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就特殊照顾,对不喜欢的学生就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怨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就容易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 4.教师能力

教师能力包括智能和非智能因素两方面,前者如知识系统、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后者如监控能力、应激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等。教师智能因素的欠缺会引起学生对其价值功能的质疑和挑衅,教师知识权威的威慑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和组织能力的凌乱也同样会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排斥;而教师对班级问题的监控不力或手足无措使部分学生更加肆无忌惮的捣乱,引起课堂的混乱,爆发师生冲突。同样,教师在职业与生存造成压力时的沮丧与无助,往往引起情绪激昂,一遇到课堂的突发事件时无法适应,会使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显得更加非理智性、情绪性。

(二)学生方面

1、学生个性特征发展的差异性

在现行班级授课下,每个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兴趣的选择、目标的追求各不相同。但在实际上,教师还是采用的是整体性的教育,来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这时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做,包括认真听讲、正确回答课堂提问。但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行为的过分张扬,有时就不服教师的管束,就会引起师生冲突。

2、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需要在心理学上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有机体就会通过各种行为达到心理平衡。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教师往往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进度安排上考虑班级的平均水平,有些“学困生”无法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无法满足自己对学习的需求,就会去干扰其他学生。 有些“学困生”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不管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加思考就回答了,或者在课堂上扮鬼脸、发怪声、骚扰同学等,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易于冲动的孩子更容易引发令人头痛的课堂纪律”[4]这些学生会因为这些行为“引人注目”或“逗人一笑”而获得一种在学习中得不到的情绪体验。

3、学生行为的偏差和品行障碍

行为偏差和品行障碍是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有些品行障碍的学生往往做出违反和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和纪律,妨碍别人的正常学习。这些学生渴望成功,但由于其个人原因,往往得不到期望的表扬的时候,会产生挫折、焦虑,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并直接转换为课堂问题行为,通过捣乱、欺骗、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关注,如果教师关注的方式方法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期望,就会引发师生冲突。

(三)社会方面

1、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教师所传授的文化是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选出来的,是一种理想的文化,而学生与教师有不同的选择吸收文化的特点。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验等受社会的影响,难以达成共识,从而产生对立和冲突。

2、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大。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独生子女、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造成学生出现了一些如任性、自命不凡、骄横的问题行为。这些行为一旦在课堂上出现,教师就会出于职责去加以规范,师生之间的交往就易发生冲突。

3、学校的一些针对师生的管理制度和自然形成的心理氛围和师生冲突的产生有关系。严格的师生管理制度,对班级管理失误的教师进行处罚,对学生进行退学,而学生又将教师视为学校的代言人与制度的执行者,将矛头指向教师,导致师生冲突。

4、尊师重教氛围的淡薄。在现实中,社会对师生关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上存在对教师职业理解的片面性,一些家长对教师有消极的、讥讽的、轻蔑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学生无法对教师产生肯定的情感。

(四)课堂的软件因素

课堂的软件环境则是指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软件因素 ,包括课堂学习气氛、班风、校风等。学校的校风不正、班级的学风不佳,以及某一科目的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都会引发诸多形式的课堂突发事件。而这类课堂的软件因素是在学校、班级的学风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也是引发课堂突发事件的诸多因素中最难以改变的。

三、对师生冲突的反思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冲突就是矛盾,矛盾则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因此,师生冲突具有二重性,它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具有负面的、消极的作用。

(一)师生冲突的正面功能

一、冲突可以让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者及时发现到自己工作中以及学校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反思这些问题,从而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和角色期待,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师生冲突也让学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学生是一个未成熟的个体,需要社会化,学生的社会化主要通过对社会规范的习得和内化来实现。学生正是在与老师的冲突中意识到了社会规范和规则的存在,懂得了遵守它们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意义,从而真正接受了它们,并且内化了它们,最终向人的社会化迈进了一步。

三、师生冲突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因为冲突使师生双方把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可以促使双方自我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手段进行再认识,从而努力提高教育的水平;学生则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态度作一个反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师生双方可能以此为契机完善自己,共同成长。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我国教育目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人本主义教育家马斯诺认为:对学生或孩子独裁、专制、过度保护等都是危险的。他们会使孩子失去发展个性的能力。他主张进行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自我,在体验中学会容忍和宽容别人,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5]因此,过度控制、压抑学生是不能形成其独立个性的,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分歧和对立的存在,即冲突的存在。因为学生在冲突中,可以增强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

(二)师生冲突的负面影响

第一、如果师生冲突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和解决,冲突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即冲突次数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深,这样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无从谈起。 第

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在冲突中形成的敌对情绪破坏力很大,轻者表现为学生将敌对情绪转移到学业中,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更严重的是对自我的遗弃。教师则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态度冷漠,不管不问,最终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身心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合格的教师角色的实现。

第三,师生冲突发生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社会问题,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和形象,也会导致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学校产生信任危机等等。 第

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冲突一旦发生教师必定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处理,这样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就被打乱,从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整个课堂教学将会陷入难以控制的混乱之中。

第五、引发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是属于课堂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可能会因为教师的失误而造成学生的伤害,这将会受到行政处理,甚至刑事法律制裁。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将造成终生的遗憾。

四、师生冲突的应对策略

虽然师生冲突的意义是双重的,其正向功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中,师生冲突往往被看成是病态的,非正常的现象,它的“负面影响” 和“负向功能”往往大于其正面功能,因此。需要对师生冲突进行合理的审视,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师生冲突的发生或者发生了的师生冲突要向其正面功能转换。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念。教师权威包括人格权威和制度性权威。人格权威是建立在专业知识、知识面和阅历的基础上;制度性权威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由教育制度所赋予的合法地位,这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如教师奖赏或惩罚学生的权力。[6]作为教师,如果仅靠制度性权威,而不注重个人的素质提高,那么这种权威就很难为学生所认可。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真正树立个人威望,增强自身吸引力,

2、教师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例如一些课堂突发事件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课堂教学,教师放一放就可以过去,教师就不要去管理;一些课堂突发事件,教师一时无法掌握足够多的资料,或者了解的信息不够全面,教师就不要急于做出处理,待冷静下来,重新分析问题,然后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这样也可减少课堂师生冲突。

3、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对他们进行讽刺、挖苦;教师要抽出时间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很多时候学生的课堂过错行为是由于其年龄和生理方面的客观因素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宽容学生的失败和偶尔的过错行为。

4、教师要树立教育法制观念,依法执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要保证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不侵犯教育法所赋予给学生的权利,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把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行为、方式限定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不要以自己的非理智行为来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5、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促成学生良好的纪律行为,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只有各学科教师互相配合,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养成在教学活动中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和控制,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

6、争取学校的支持,学校对于控制师生冲突也有一定的责任。学校要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给教师和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例如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师生的沟通,增强师生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的疏通。

7、学校要主动承担心理干预的责任。经常发生冲突的学生心理都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学校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宣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校要想方设法化解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免心理矛盾和冲突激化。

------------------ [1]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田国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探究》,载《教师教育研究》,2003,11 [3] 沈贵鹏, 戴斌荣, 宋素珍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1 [4] F·戴维著,李彦译《课堂管理技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转引自:王后雄:《课堂中师生冲突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载《教育科学》,2008,2 [5] 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载〈龙岩师专学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转引自:张金芳,刘秀英《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刍议》,2004,4 [6] 左金娣:《教师应对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探析》,载《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礼仪全范文下一篇:遗传毒理试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