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春节和中国春节

2022-09-13

第一篇:韩国春节和中国春节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有哪些相同点和

不同点? 传统美圣诞节和中汉族春节的比较

摘要:圣诞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而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事又代表了人们的期望与希冀。本文从它们的起源,庆祝方式比较了春节和圣诞节的异同,指出了两者的共同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庆祝圣诞节,而忽视了春节,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以免传统节日的淡化。

关键词:春节 圣诞节 异同 比较 1.引言

圣诞节与春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 两者都在那寒冷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 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和希望。本文就两个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进行了对比,比较了两种节日的异同。

2.起源

2.1圣诞节的起源

12 月25 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 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上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已不得而知。早期的罗马日历(公元336 年)把圣诞节定在了12 月25 日,这是首次提到的耶稣出生的特殊日子。到了12 世纪圣诞节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庆典, 他开始成为一项严肃的宗教庆典,后来非宗教性质的装饰、赠送礼品,盛宴开始流行[1]。 2.2春节的起源

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凶残无比,每到寒气将尽,新春快来之时,就要出来残害人畜,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就聚到一起,利用“年’,,泊红怕响的特点,用贴“桃符”(春联),“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长期以来习以为俗。并且每逢春节,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3.庆祝方式

圣诞节和春节在庆祝方式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圣诞节节期虽然在12月25 日和1月6日之间,但一般来说,Christmas season从感恩节后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1月份。从广义上看,春节从腊八就初露端倪,腊月二十三就已经进入日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的地方还要庆祝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和二月初二,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然两个节日都要持续一个多月,但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春节和圣诞节的庆祝方式上,各有特点。

3.1圣诞节的庆祝方式

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和春节一样,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在圣诞节时,人们要装扮圣诞树,互赠圣诞卡,吃圣诞大餐,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

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卡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祝愿的话。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3.2春节的庆祝方式 燃放鞭炮的传统源于一个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青面獠牙,非常可怕。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要窜到各个村庄,残害生灵。有一次三十晚上“年”跑到一个村庄,恰逢两个孩童正在燃放爆竹,“年” 不知其为何物, 只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看见刺眼的亮光,于是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由此摸清了“年”怕爆竹的亮光和响声的弱点,每到腊月三十都要燃放鞭炮, 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习俗[2]。

贴春联、换门神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它们源远流长。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年夜饭了,又叫团圆饭。尽管各地的年夜饭的菜品不尽相同,但各菜都有一定的寓意,如鸡谐音“吉”,即吉祥如意;鱼谐音“余”,即年年有余;豆腐谐音“斗富”,即丰裕富足;年糕象征“一年比一年高”;杏仁象征“幸福人”;饺子谐音“交子”,即更岁交子之意,饺子馅也五花八门,有的加入糖块、花生等,吃到糖则寓意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则表示长生不老[3]。

正月初一,新年来到,人们开门燃放炮竹,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共贺新春。拜年的通常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然后全家按照尊卑长幼顺序相互拜,最后出门拜。随着电话、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人们给亲戚朋友拜年可以打电话,发e-mail,近些年来更是兴起了手机短信拜年的新形势。

4.圣诞节与春节的相同之处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4],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5.圣诞节的盛行,春节的淡化

城市里,校园间,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舶来的“洋节”是否会取代中国传统的春节呢?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根,不论圣诞节有多么盛大,作为东方人的中国人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春节的。年轻人和商家的行为对于圣诞节来说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过圣诞节的大多不会在家里过,而是呼朋唤友去到酒店餐馆里过,也没有外国人那么多繁琐的仪式.就是找个惜口吃喝玩乐一番罢了。而且很多人连吃喝玩乐都不屑,只是跟风似地说一声“圣诞快乐”,这样的一股风,当然成不了什么气候。

中国的春节外国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的春节讲究热闹喜庆团圆风俗。外国不可以相比。 中国春节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加上中国人好礼,相互来往串门,讲究团聚,而且是几千年的风俗遗风,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春节的气氛。外国人人口少,即使有节日也没那么热闹。此外外国人没有中国春节这种习俗,有个叫什么的圣诞节,但是不管咋样都没哟

u中国春节那么热闹团圆。

第二篇: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前言:在一年的末尾,我们分别迎来了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这让我的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疑问: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到底有什么区别? 正文:在我上网查询资料和请教长辈们之后,我总结出来了如下几条春节与圣诞节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 都是年终岁尾的欢庆;

2. 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3. 都在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

4. 都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都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不同点:

1.一个是西方节日,一个是东方节日;

2.圣诞节是发礼物,春节是发红包;

3.圣诞节门前是挂圣诞老人,春节门前是挂对联;

4. 一个是新年伊始,一个是诞辰;

5. 圣诞节注重敬神 春节注重尊祖;

6. 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文化,一个则是东方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7.西方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一口那又黏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

8. 西方年节里的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对新年的丰收和平安充满期盼。中国年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预示富裕,瓜蔓是希望儿孙的绵延,桃子则祈祷长寿,马蜂与猴代表着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暗喻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象征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的追求;

第三篇:中国春节民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第四篇:日语介绍中国春节

春節 春节

みなさんご存知かとは思いますが中国は旧暦でお祝いする習慣があり、毎年元旦(新暦の1月1日)が過ぎてからしばらくすると、また旧暦のお正月がやってきます。この日から1週間、連休が始まります。

春節「しゅんせつ」になると学校や会社はもちろん、レストラン、商店、市場も軒並みお休みです。人々は皆、地方の実家に帰ります。

大晦日の夜は、一家だんらんの大切な時で、一家の人たちがすべて集まって年越しのごちそう「年夜飯」に舌つづみを打つ。一晩中一睡もせず新年を迎える人も多く、これを「守歳」と呼びます。また、堤灯をつるし、五色の布を飾り、街中のあちこちで爆竹を鳴らし、花火を打ち上げ、旧正月を祝います。東南アジア、香港では小さなミカンがたくさんなった木に赤いお年玉袋をつり下げた『大吉大利』が街中で見かけられます。

春節には親戚や友人知人、商売上の付き合いのある人々の家を訪問し、賀辞を述べ、名刺がわりの挨拶状(年賀状の原形)にめでたい言葉が書かれた「拝牌」を渡します。もっとも最近で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でグリーティングカードを送るということも珍しいことではなくなってきました。子供たちが一番楽しみにしているのが、「紅包、圧歳銭」と呼ばれるお年玉です。

春節の由来

春節の由来には色々ありますが、一番有名なのが、大昔「年」という獰猛な獣がいて、毎年旧暦12月30日の夜に姿を現し、人を食べていたといいます。この獣を退治するため、人々は食物を供え、身を潜めて隠れていました。獣がそれを食べに来ると皆、赤い服を着て、松明をともし、爆竹をならして獣を袋叩きにしました。獣は驚いて逃げ出し、人々は大喜びしたといいます。

その後、毎年この時期になるとお互いに祝福し合い、「万事如意=全てうまくいきますように」、「恭喜発財=お金持ちになれますように」と書いた紅色の「春聯=新年に門や入口の戸に貼る、おめでたい対句」を玄関に貼り出し爆竹を打ち鳴らす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最近、中国都市部では爆竹や花火による火事が頻繁に発生するなどの理由で、規制さ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春節カレンダー

旧暦12月23日:「祭竈節」「送竈」

この日、一家の諸事をつぶさに見てきた竈(かまど)の神である「竈神(そうしん、竈君とも言う)」が、「玉皇上帝」に報告のために天に上る旅にでます。「玉皇上帝」は道教と仏教の混淆(こんこう)したもので、元始天尊のような神格の高い神ではなく、ふつうの人間が直接関わりあうことのできる最高の神であ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ます。「竈神」の報告を受けて審査し、人間の言行の善悪を判断します。善行が多ければ幸福を授け、悪行が多ければ厄災を科します。ですから、人々は竈神のご機嫌をとったり、"甘い報告"をしてもらうために飴をお備えする習慣もあるようです。

旧暦12月24日:「掃房日」

掃房日のいわれは、昔、人には「三屍神」というとても意地の悪い、人の悪口が大好きな神が着いており、この三屍神は天に上っては大神様に人間世界での天の悪口嘘八百を並べて報告していた為、本当のことを知らない怒った天は人間世界の蜘蛛の巣が張っている家はすべて潰すよう命令しました。これを見た三屍神は楽しくてたまらず、自分で家々に蜘蛛の巣を掛けてまわりました。しかしある日竈神がこれを発見し、竈王爺と相談し、人々に蜘蛛の巣を張らないよう、毎年12月24日に掃除をするよういいつけました。それからぴたりと潰される家もなくな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竈祭りが終わるといよいよ年越しの準備が始まります。

旧暦12月31日:「除夕」「年三十」=大晦日 除夕(じょせき)、竈の神様が帰って来る日です。お備えの餃子を一家で包みます。このときの餃子は「元宝」という昔の金の形(船にお饅頭が乗っているような形)に包み、山盛り盛られた餃子はお金持ちになる意味をもち、更に餃子に綺麗に洗ったコインを包みんでおき、一番先に食べ当てた人はその年金持ちになると言われています。餃子には新と旧が入れ替わる「更歳交子」という意味もあります。餃子を食べる習慣は、12月、寒く耳も凍る様子を見た医者が、貧乏な人にも寒さを凌げる食事として考えられたとも言われています。その為昔の餃子の具は羊肉や唐辛子等体温を高める作用のある材料が使われていました。

春聯を家々の玄関の左右に分けて貼ります。また玄関のドアは、翌日の正月一日の朝まで開けてはいけな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夕飯を食べ終ると、年長者が子供たちに「紅包·圧歳銭(お年玉)」をあげます。紅包は親から子へ、既婚者から未婚者に贈られるものでした。今では旧正月前のボーナスを「紅包」と呼んでいます。紅色は力、愉快、楽しい運を象徴する中国人の大好きな色です。「圧」は邪悪な神を押しつぶし、「歳」は「崇」と同じ発音のため、圧歳銭をもらった子供は平安に一年を過ごすと言われました。

大晦日の夜は、一睡もせず夜を明かす習慣があります。深夜零時になると家の中にいた悪鬼や妖魔、悪霊を一気に退散させて、歳神様を呼びこもうという意味を込め、爆竹が朝まで鳴り響きます。これは残酷で獰猛な人を食う「年」という動物を撃退するためで、明かりをつけたまま一家全員起きています。

旧暦1月1日 初一

年始回り「拝年」を始める。元日、1月1日は奇数の重なる日なので女性は外出しないほうがいいとされます。男性は親戚や友人知人、商売上の付き合いのある人々の家を訪問し、賀辞を述べます。名刺がわりの挨拶状(年賀状の原形)にめでたい言葉が書かれた「拝牌」を渡し、子供たちに「紅包」を渡します。

~挨拶の言葉いろいろ~ 「恭喜發財」 財産がたまるように恭しく喜びましょう 「萬事如意」、「五福臨門」、「新春大吉」、「五穀豊穣」、「財源廣進」、「財運亨通」、「金玉満堂」、「千金百順」 財を成し豊かになることから家族の幸せと、願い事がかなうように 「新年好」 良いお年を 「新年快楽」 楽しい一年を

「新年万事如意」 自分が思った通りの一年を

「新年心想事成」 自分は思う事が実現出来るように

旧正月の二日目

親戚や親友、隣人への引き続き年始回り「拝年」を行います。 2日から女性も晴れ着を着て年始の挨拶にでかけます。

男性たちは酒を飲み、麻雀などの博打に1年の運を託します。 正月には「破」、「苦」、「空」、「割」、「砕」、「終」、「絶」、「亡」、「失」などが縁起の悪い言葉は口にしてはいけません。

結婚して家を出た娘たちが両親の家へ戻ってくる日でもあります。新婚の場合は、その夫も贈物をもって一緒に顔を見せます。

旧正月4日目 初詣。

午後には、竈の神が従者とともに玉帝のところから帰って来るのを迎えるために、お供え物の準備をします。竈の神が帰ると、神の監視から解放されていた期間も終わりです。

旧正月5日目 初五·破五 福の神の誕生日

酒肴を並べて、福の神を迎えます。お供え物は祭壇から下げられ、いつもの生活に戻る日です。

昔の習慣では、農暦の12月23日から、正月の15日までは「大年(新年を迎える期間)」とされていますが、本当の「新年」は、大晦日の日から新春の初五(農暦正月五日)までで、この五日間は、「火」を点けず、「鋏み」に触れず、「包丁」にも触らない生活をします。伝説によると、火をつけて料理を作ると「火事の災」にあい、鋏みを使うと「口喧嘩の災?にあい、針で裁縫をすると「目の災」にあい、包丁を使うと「出血の災」にあい、又、ゴミを捨てずに「宝を貯める」とされていますが、一年間苦労してきた家庭の主婦を休ませるという意味もあります。

「破五」の意味は、この日を過ぎればすべての禁固が解禁されて、本当に新しい春を迎え、新しい年が始まるとの意味です。この日を迎える為、北方の多くの家庭では餃子を作り、又わざわざ何個かを破って「破五」を迎えるのです。「初五」の日は新春の始まりだけでなく、「財神(財産を配る神)」の誕生日とも言われています。

旧正月1月15日:「元宵節」

正月最後の行事が15日の「元宵節(げんしょうせつ)」です。

第五篇:《中国春节》展览文字方案

前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已沿袭传承2100多年了,持续的时间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到第二年农历一月十五,长达38天,几乎每天都有特定的文化传承方式及其精神价值内涵。

春节既展示了一年来劳动换取的丰盛的物质成果,又让人们充分享受节日文化活动的深邃迷人、寓教于乐。人们把累积了一年的兴奋释放出来,营造出喜悦祥和、普天同庆的节庆文化氛围,春节又被誉为“中国人的狂欢节”。

春节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围绕春节展开的一系列古老而又美丽的民俗文化活动,铭刻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演进及深刻的民族文化记忆,蕴含着崇尚礼仪、天人合

一、修身养性、爱国爱家、团结互助、继往开来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精神。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春节也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人对春节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2006年5月,春节被中国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使世人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春节文化,透过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的中华礼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装饰文化、表演艺术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国人讲伦理、重感情、爱生活的传统美德,同时,看到一个开放、祥和、奋进的中国! 祝福您岁岁平安!大吉大利! 1.春节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在农耕社会,古人不断观察时间变化,季节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春节”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和希望的萌生,它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年”的记载。信奉自然神灵的古人认为丰收是神的恩赐,要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一年举行一次,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过年就是增岁。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除夕之夜都要举行驱邪逐疫仪式,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期望保佑一年的祥和平安。

现代的春节活动中仍有一些相关的习俗和信仰,便是这种古老文化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2. 春节的形成

汉代是中国年节形成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开始将春节固定在每年正月的初一,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以正月初一为“年”,燃爆竹、换桃符、守岁等民俗也由此兴起,围绕春节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仪式越来越完整。两千多年来依次延续并演化为中国的第一大节日。

由于历法的原因,春节总是在公历1月21日到2月20日这个幅度内有规律地跳来跳去。虽然在农历作为日常计时历法已逐渐淡出了都市人的生活,可是,农历正月初一才是一年的开始,这个观念仍然顽强地根植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中。春节期间,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用传统的农历计算日子。

3.春节的世俗化演变

春节的习俗与功能在唐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盛唐气象,百业兴旺,思想昌明,文化繁荣。从这个时期开始,春节慢慢从驱邪祈愿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过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可以说,在唐代以后,春节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明清时,新年习俗的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之际相互拜年,馈赠礼品。此外,游艺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耍狮子、舞龙、演戏、说书、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戏、比才艺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各地举办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

4.春节在当代生活中

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作为正月,正月初一也被称为“元旦”,即“第一天”的意思,这是新年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使用公元纪年。“元旦”与“春节”分别被俗称作阳历新年和农历新年。自此,“春节”之名被正式列入中国的节日法典。

当代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法定假日,古老的新年被赋予了时代的色彩,各种新鲜潮流的、绚丽多彩的过年方式,营造出浓浓的年环境、年氛围、年情结、年文化,显现出中国春节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5、腊八节

1)腊八粥

春节的序幕在农历十二月八日就开始了,这一天在传统中被称作腊月初八。人们会在这天喝一碗“腊八粥”,为此后近一个月喜庆而忙碌的各项节日活动做好准备。

腊八粥的原料因各地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别,一般是以糯米、大米、紫米、小米等谷类为主料,加红枣、花生、核桃仁、葡萄干、栗子仁、红豆、莲子、桂圆、芝麻等熬制而成,还有人放入红糖等,令腊八粥看起来更五光十色。腊八粥取其“八”,意在“发”,求吉祥祝福之意。

2)忙年

中国人讲究随顺、和谐,年要过得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所以腊八节一过便开始忙着为过年进行各种准备活动,免得新年到来时应接不暇。忙年要做的事情主要是置办年货,置办新衣、准备年菜、大扫除、筹划各种娱乐活动、准备祭祖祭神用品用具等,一直要忙到除夕夜前。全国各地家家户户欢乐而忙碌的景象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6.祭灶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这是春节各项仪式活动的正式开始,这一天俗称“小年”。

“祭灶”又称“送灶神”。灶神是民间传说中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保护神,过去家家户户的灶火前都要贴他的画像。灶神负有年终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人间言行善恶之职责。上天将据此赏善罚恶。

送灶神时,人们先向灶神敬香,甚至将蜜糖涂抹在灶神的嘴上,让他上天多说“甜言蜜语”,在灶神像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然后,人们烧掉旧的灶神像,象征送他上天。一周后的年三十,要把新的灶神神像贴在灶头,称为“迎灶”,并在灶龛前燃香行礼。

“祭灶”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也包含着对火的发明者的功德感念,同时也告诫人们即使在家中也不能作任何违背道德的事。

7.扫尘

“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中国人对于过年极其隆重,“送灶”后到除夕夜之前的时间叫作“迎春日”,俗称“扫除日”,家家户户都进行大扫除。

因为汉语中“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有了除陈布新的涵义,蕴含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今天,人们仍有年前大扫除的习惯,清洗器具,拆洗窗帘,洒扫庭院,疏通渠沟。把一切“穷运”、“晦气”扫除出门已不是人们大扫除的主要用意,人们希望干干净净地迎接春节,在新的一年有一个清爽的开局。

8.办年货

为了准备过年,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人们就为准备各种节日物资、尤其是节日美食而奔忙 ,集市、购物场所里到处充满了置办年货的人流。

按照过去的民间习俗,除夕夜一般是不动烟火的,商业店铺也要休息三至十五天,所以,一定要在节前把一切准备就绪。尤其是要专门为过年备好充足的食品。

虽然当代的各大商场、超市在春节期间仍能正常营业,甚至延时营业,可人们仍然会在除夕前置办年货,一方面是延续习俗,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在春节期间赢得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

如今,除夕前也成为当代商家最重要的促销期,从大家置办的年货品类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

9.贴春联

春节前,人们常把一些对仗工整的吉祥话写在红纸上,贴到自家的门口或楹柱上。这就是春节时一个重要的文化仪式:贴春联。

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是中国根据汉字每个字单音节、表意的特点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简洁精巧的语句中,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朝以后,桃木板逐渐被纸张代替,贴春联的习俗遍及了中国大江南北。

家家户户门口鲜红的春联,为冬日的春节点缀出一派盎然春意。 10.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春联一样,年画也起源于“门神”,不同的是年画是在绘画的方向上发展了对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信仰。唐以后又出现了以秦琼、尉迟敬德为门神的习俗。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一类,渐渐把其它诸神、戏曲人物、风俗画、传说故事等也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连年有余》、《一团和气》、《老鼠娶亲》、《麒麟送子》、《二十四孝》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年画至今已发展为中国民间美术中一个重要的门类。虽然年画驱邪纳祥、祈福禳灾的信仰色彩已经淡化,可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依然受到现代人们的喜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而一的新型年画后来发展成了挂历,至今依然风靡全国。

11.福盈门

在贴春联、年画的同时,人们要在自家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由于“倒”与“到”谐音,人们常在家里的箱柜门上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有的地方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吉祥图案的剪纸,这种剪纸作品叫“窗花”。窗花以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描摹吉祥事物、表达美好愿望,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同时也是家长们借图释意对子孙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教科书”。

12.年夜饭

家人团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除夕夜的晚饭,这顿饭被称作“团圆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有鸡有鱼,有的人家围坐在一起涮火锅。热气腾腾的火锅象征生活“红红火火”;“鸡”与“吉”谐音,“鱼”则与“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年夜饭中还常有俗称菜头的萝卜,祝愿有好彩头;以及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各地团圆饭虽然形式各异,但是重视同吃团圆饭的家人之间亲密的情感交流却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亲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家庭是中国人最温暖的心灵归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革,春节其他仪式的文化内涵都在不同程度上淡化,可是,春节回家吃团圆饭的风俗始终不变,因为团圆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春节文化的核心。

13.春节美食 1)饺子

中国各地春节期间都有一些特定的食品。

从汉朝起,北方人就形成了包饺子过年的传统。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

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

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饺子并不是难得的食品,事实上,饺子重在制作过程而不重在吃。全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2)年糕

大年初一,与北方人吃饺子不同,南方地区的风俗是吃年糕。年糕是用碾碎成粉的糯米加大米蒸熟而成的糕点,有蒸、煮、炒、炸等多种烹调法。

年糕最早只用于年夜祭神、朝岁供祖,后来,因其型状像金块、银条,名称也谐音“年高”、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年年高升”,有吉利的寓意,逐渐成为家家必备的春节美食。

3)春卷

春卷是一种盛行全中国的春节美食,它用烘烤后薄如蝉翼的面饼卷上馅料,油炸成香脆诱人的扁圆筒状食品。南方春卷多用蔬菜加肉做馅料,北方多用红豆沙做馅料。

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征。吃春卷的习俗兴于唐代。春节通常在立春期间,这个节气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即将复苏,人们在此时品尝春卷中的新鲜蔬菜便是“咬春”的意思。当时的春卷叫春盘,用面饼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取“有头有尾”的吉利意思。

由于炸熟的春卷色泽金黄,犹如一根根金条,民间在节日的餐桌上摆上一盘春卷,还有“黄金万两”的吉庆寓意。 14.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自己家族的祖先,春节也不例外。

传统的春节不仅是家人之间的团聚,也是与已逝的祖先们的对话。过去,在吃团圆饭之前,人们会把写有祖先名字的“牌位”摆放到餐桌正前方,举行祭拜仪式,请他们也参加热闹的聚餐。当代,人们仍然会供奉些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

祭祖是春节期间重要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地域等因素而不同,但纪念祖先、家族团聚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15.守岁

除夕夜全家吃过年夜饭后,便要围坐在一起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到来,这种习俗叫“守岁”。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熄,也俗称“光年”。早在汉末魏晋时期就有了除夕守岁的年俗。古时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今天,人们仍然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除夕守岁”让每个中国人深深感受到成长的美,圆满的美。守岁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祈祷父母长寿。除夕守夜,不仅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和机会,也为整个家族新一年的分工和发展确立了奋斗目标。

16.春晚

当代人们的守岁除了传统的游戏娱乐活动外,还多了一项新民俗: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次包括歌曲、戏曲、戏剧小品、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电视晚会,陪观众直到新年的来临。这就是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由于反响极好,从1984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一场超过4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直至今日。这种综合了多种文艺形式的节目形式深受华人的喜爱,被亲切地简称为“春晚”。

当代的春节联欢晚会通过卫星,以多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出。通过电视,数十亿华人亲如一家,共同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17.新年钟声

在各地除夕风俗中,中国东南部的苏州的风俗很有特点。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苏州城外枫桥畔的寒山寺会击响古老的洪钟,钟声从广播中传到千家万户,报道一年的开始。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报时器。

1400年过去了,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更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成为一种极富诗意的除夕民俗。

与苏州相似,还有许多地方会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敲响巨钟,古老、洪亮的声音响彻四方,人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个大家庭,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18.新年第一声

燃放烟花和爆竹,是中国春节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志。

爆竹是中国春节中不可缺少的节日用品,节前节后的一系列活动几乎都少不了它的参与。这种中国的特产,又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新年的零点,是一年、一月、一天的开始,钟声一落,人们就会立刻点燃爆竹、辞旧迎新,把喜庆氛围推向高潮。人们认为,放爆竹可以驱走一切邪魔厄运,得到一年的安康如意。响亮、欢闹的爆竹声作为迎接新年的第一声,预示着人们来年将如爆竹声那样响亮、欢乐。

19.拜年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要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给长辈拜年。 两千年来,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礼仪和民俗活动,人们正月初一向自家长辈祝福健康长寿,初二开始到亲朋好友和邻里家中祝贺新春。拜年是辞旧迎新的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仪式。

“拜年”一词原先专指向长辈拜贺新年,平辈间的相互道贺称作“贺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辈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传统的和时尚的拜年方式

拜年的方式根据人们的年龄、辈份、社会地位有所不同。过去,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磕头行礼,平辈之间有互相磕头的,也有相互作揖的。现在,人们拜年通常是相互拱手、问好,说些好兆头的祝福语。

随着网络、电讯的发展,当代人用E-MAIL或幽默的手机短信方式互道节日祝福已成为一种节日时尚。用简短的文字来传递信息、传达情感,与登门拜访相比有更大的覆盖面,又可以使人减少面对面交流可能产生的局促、紧张,很符合中国人含蓄、婉转的表达习惯。数十字的幽默短信,为身处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压力越来越大的人们带来了宣泄情感,释放烦恼的新的渠道和表达方式。

22.压岁钱

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时,长辈通常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更常见的是家长用红纸包裹分发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因为中文中“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就意味着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长辈为晚辈送压岁钱的习俗非常盛行,拜年也就成了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一些银行甚至还专门开辟了压岁钱储蓄的服务,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这笔“巨额收入”。

23.恭喜发财

正月初五是春节又一个高潮,俗称“破五”,古人把它当“小年”看待。 初五据说是财神的生日,早上各家各户一大早就燃放爆竹迎接财神,求财神保佑一年财运滚滚、商家祈求生意兴隆。晚上则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民间常把手捧宝盆的财神绘像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成“福、禄、寿、喜、财”五种吉祥图像。这天北方通常要吃饺子,咬破饺子本身就有“破”的意思,而饺子形似元宝,因此,吃饺子也就成了“食元宝”。

此外,破五这天也意味着春节期间的许多禁忌可以破除了。春节期间,人们不能往外扔垃圾,就连扫地也只能从外往里扫,不能从里往外扫,这意味着只能“聚财”不能“散财”,更不能把“财气”扔到家外。而这一天人们可以往外倒垃圾,弃物,称为“送穷”。

因为对人们幸福的向往,人们在新年的祝福语通常就是“恭喜发财”。

24.闹元宵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日称为元宵节。这是民间娱乐的大集萃,过元宵节因此常被称为闹元宵、闹春或闹社火。元宵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商代,汉代已形成正月十五观灯赏灯的盛况,唐朝元宵节成为举国欢庆的狂欢节。从宋代起,元宵节就白昼为市、夜间燃灯,成了杂糅着观灯、猜谜、歌舞、杂技和戏剧演出等活动的全民性狂欢节日。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闹元宵往往从正月初十就开始了,直闹到正月十五,形成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每年元宵,人们会蜂拥到大街小巷,观赏彩灯,各种民间文娱形式也趁机大显身手,从乡村到城市,各种杂技、木偶戏、变戏法,踩高跷、跑旱船、举幡、戏狮子、耍龙灯、秧歌等娱乐活动随处可见。闹元宵引出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粉墨登场,直到正月十五日夜达到最高潮,形成了全民的狂欢之夜。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之后,为期近一个月的春节才算划上完美的句号。 25.花灯

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城乡都通宵灯火辉煌。

放灯的习俗始于汉代,在盛唐(公元7世纪初)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如今,各种灯具制作更加精良,飞禽走兽、果品瓜蔬、山水人物、亭台楼阁无不入灯;各种材料多彩多姿,声、光、电、像,无不应用;民间艺人们把绘画、剪纸、编结、裱糊、刺绣等民间工艺熔于一炉,制作出一个又一个有动有静的艺术精品,灯会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的竞技场所。正如唐宋诗人所形容的“火树银花合”、“花市灯如昼”。

26.猜灯谜

元宵节里观灯、狂欢的人流络绎不绝,宋朝以后,人们在精心制作各种彩灯之外,还开始为彩灯贴上各种谜语,这就形成了最具元宵节的特色活动:猜灯谜。

猜灯谜是一项兼具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活动。灯谜的谜面包罗万象,无论诗词文章、花鸟物品,只要是众所周知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谜面。但是如何紧扣谜底又制作机巧就看制谜者的水平了。一些制谜高手还会在灯下摆上一两件小礼物,鼓励人们竞猜。因此,灯谜可以说是看客们、制作者的智力比拼。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因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流传不息。直到今天,中国的许多商家、报纸、电视台也会在这一天出些灯谜,与顾客、观众们共享。

27.人月两团圆

元宵节时是月圆时节,各地都有吃元宵的习惯。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元宵又名“汤圆”,传说起源于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末期,本来是节日里敬神的食品,可由于它的圆形的形状,谐音“团圆”,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民间即把元宵作为元宵节必吃的食品。人们以吃元宵来怀念离别的亲人,祈求或庆贺家庭团圆,是中国人重视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追求亲情凝聚力的表现。

28.春节与庙会

春节、元宵节的起源都与祭祀有关,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痕迹。但是,从唐代以后,节日的祭祀功能越来越淡化,并逐渐演变成一个民间性的狂欢节日。人们在节日里举行各种集会、游行、宴饮、玩耍、游艺。其间最具特色的是各地的庙会。

逛庙会是许多地方春节的重要民俗,反映了传统中国民众生活的典型方式,在庙会上能够看到许多中国传统的民俗表演,手艺绝活展示。 29.逛庙会

唐代,在祭祀神灵的礼仪和娱神艺术,贸易对庙会的固定作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成熟的品格。由于经济的繁荣,商贾贸易与民间娱乐逐渐加入到庙会中来,使庙会成为庙市,庙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的祭祀转向了祭祀、娱乐、贸易、交流等多元化形态,具有了更大的民间性。

随着庙会与春节的不断世俗化,庙会进一步成为大交易场,吸引了更多商家、各路社火、花会团队前来助兴,各种新春年货,美食、玩艺儿让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赶庙会的男女老少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30.看庙会

宋金元时期,庙会在秉承唐代文化的基础上,民间文艺空前繁盛。宋代民间的瓦舍勾栏、鼓乐社火、百戏演出等在庙会上盛行,元代的杂剧也在庙会上汇演,这些演出的功能从娱神演变为娱己,庙会的民间娱乐性进一步加强。

庙会中常见的“皮影”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庙会如今已经成为各种民间工艺、民间艺术以及民间审美活动的大展示、大展演、大检阅、大交流。

31.吃在庙会

传统小吃是庙会必不可缺的形式。庙会上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庙会在弘扬民间饮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如 北京庙会中,串冰糖葫芦、豆汁和焦圈、捏糖人、炸灌肠、滷煮火烧等是常见的地方名小吃。

32.新庙会

当代庙会除了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外,有的还糅合进了时尚、现代的内容,如仿清祭地表演、大型综合文艺演出、时装表演、异国风情表演、动漫表演等,开辟老年活动区、儿童游艺区,举办书市,甚至相亲大会等等,使庙会更加热闹、多彩。有些庙会不仅荟萃了全国各地的小吃,连德国烤猪、中东烤肉、泰餐、越南餐、马来西亚小吃也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让人一饱口福。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展览书刊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哈工大材料教授名单下一篇:会计毕业生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