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2022-07-09

第一篇: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21岁 陈永萍 人文学院 中文本152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是以,我在闲暇之时便喜欢看书。近来又把《中国近代史》重温了一遍,收获了很多感触。

回顾历史,使我们明白:在列强争雄的时代里,我们必须要养成强烈的爱国心和深刻的民族观念,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在中国近代史,因为闭关锁国、清政府的腐败、人民思想的落后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致使清王朝从东方国家中的顶端慢慢落入泥里。在经历一系列的惨痛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儿女终于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党和政府需要出力,我们人民大众才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那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强烈的爱国心和深刻的民族观念,同心共筑中国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志可以成城。唯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中国,我们的祖国,是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不容侵犯的碑。当清政府在战争中节节败退,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每个中国人看到这段历史都是倍感愤怒的,却又只能叹息,叹息当时国家的贫弱。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叹息,而是要努力,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些充满激情的话语时时在我的耳边回响,也让我想起总书记慷慨激昂的演讲: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理想。

是啊!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有理想,有了理想的指引,我们才能坚定不移的走好实现理想的每一步。青年只有立大志,方能成大业。所以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理想,有一个中国梦,并且为之努力,使祖国更加强大。

我也有一个梦,一个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平常,但是我会努力做好,让这份“平常”变得更有力量。在我生活的地方,已经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适龄儿童没有办法上学的现象。但是在别的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多孩子都没有办法入学。我在填报志愿时也曾迷茫过,忽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说四川某处村落的孩子上学之路是多么的困难危险,于是就决定填报教育类专业。进入大学接受了系统的课程学习,更加了解了教育事业的现状及影响力。在读《中国近代史》时我也了解到科学的教育知识对民众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促进教育的发展是必要的,要使教育具有科学性,使民众的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所以我想在毕业之后,如果有条件就去参加支教,为教育条件落后的地区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但是无论在哪里,我都会坚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的信念,力求不辜负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成就了救国济民、立国立民的千秋伟业。与他相比,我的梦想并不辉煌巨大,但是这是我最真诚的想法,所以我会一直有动力去朝这个梦想前进。不论何时何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啊,梦想不分高低,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做去完成,那就是光荣的,值得称赞的。我相信,大家小小的理想,会汇聚成燎原之火,为祖国的腾飞提供充足的动力。

总书记说: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回顾历史,我们应吸取教训;正视今天,我们应脚踏实地;展望未来,我们要努力奋斗,谱写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共筑中国梦。

第二篇: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书报告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因为这本书不厚,便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最大的感触就是与高中历史课上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很大出入,不管是时间的陈述还是评论事物的眼光和深度。就拿甲午战争来说,历史课本上只告诉我们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并宣告自强运动的彻底失败。而蒋廷黻先生把事件的始末告诉了我们,让我现在才知道为何会发动甲午战争,是由于我国和日本在高丽问题上产生了纠纷,日本想要占领高丽进一步实现自己领土的扩张,而中国看出日本的野心想要阻挠,便引发了甲午战争。而战争的失败的原因,究其根本不是器械的落后,而是技术的落后。

所以我对本书的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有浓厚兴趣,并经过研读之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强运动的提出和实行,是有远见的士大夫,如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虽在18世纪处于优越地位,但是西方列强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更使西方列强的生产机械化。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夜郎自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知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才知道本国的落后,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对中国进步,拥有现代化的文化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我总结了有一下几点:

1. 封建思想不但在统治者士大夫身上根深蒂固,在民众身上也是无法动摇的。

2.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自身束缚于旧文化中,使得没有真正懂得西方文化,并且不懂得正确用人。

3. 时代的束缚,小人的谗言,使得自强运动无法真正展开。

4. 自强运动期间,日本,俄国,西方列强因为想领土扩张的原因频频干涉中国,越南和新疆的动荡,使中国损兵折将。 接下来,我就细细分析这4点。

-。从英法联军身上,恭亲王和文祥得到了三种教训:西洋的军器和练兵远在我们之上;西洋人愿意我们购买兵器并愿意教给我们练兵之法;西洋人并不是先前所传的狼子野心,不守信用。而且曾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且倡导派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是,自强运动便顺利成章的开展了。机械制造厂、兵工厂、近代化的交通、造船厂、电报局、招商局和近代学堂便拔地而起。但是,光光靠这几位是远远不够的,统治者士大夫中绝大多数还是持反对态度。为了使西太后不干涉内政并表示对其尊敬,醇亲王决定重修颐和园,而这巨大的经费便从李鸿章办海军的经费上拿取,(这使得李鸿章无法顺利地提高海军实力,导致甲午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这对中国在自强阶段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巨大损失。而自强运动,从根本上损害了许多士大夫的利益,因为中国历来都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进宫做官,而自强运动使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

更严重的是,是民众的愚昧和无知。他们严重的封建思想灌输他们新政是自上而下的,并非自下而上,所以对于这个自强运动还是嗤之以鼻的。不像英国的民众,他们认识到君主专制对他们的伤害,就奋起抗议推翻君主,并创立了君主立宪制;二战期间,推举好战的丘吉尔为总统,鼓舞士气。

二.自强运动虽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突破,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彻底的。原因之一是:主张此运动的人,都是接受中国旧文化出生,他们没有留过洋,没有真正感受西洋的文化,西洋的技术。这就造成了在自强运动中,没有先进的文官体制和审计制度。更严重的是,他们不但自身的科学知识浅薄,并且听信小人不会用人。在训练海军时,辞掉有经验的英国海军总教官,竟然用上德国陆军骑兵来做总指挥,并让对海军全然不知的丁汝昌来做海军总司令,这造成了中海军战略战术大大的不如人。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因为战略不够完备,突然之间把“人”字阵倒置,使得人员心慌意乱,而给了日本舰队有机可趁。

三.时代的束缚,似乎是最严重的,每当有新的措施提出,必会遭到保守党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自强运动是徒劳,厌恶他们破坏了自己在朝廷的稳定的地位。这股保守党势力强大,以至自强运动频频受阻。加上,李鸿章,虽然提出并极力倡导自强运动,自身并不十分廉洁,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冒着生命危险违背统治者的命令,乖乖的把凑好组建海军势力的经费拨给醇亲王修建颐和园。 四.俄国趁着太平天国之乱和英法联军占领中国之时,强占中国的黑龙江等地。在自强运动开展之时,又趁机占领新疆地区,左宗棠极力要求带兵平定新疆。而此时,日本扩张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日本此时已经进行了十分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日本认识到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扩张势力,便想借着占领高丽慢慢吞并中国。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鸿章反对平定新疆,而是要去牵制日本。这种中国国土受到多国攻击的情况下,再加上法国进攻越南,士大夫又主张武力援助越南,使得引来了中法战争。种种战争,使在自强运动中建立的船厂遭到毁灭。

读完这本书,认识到中国在近代史上暴露的种种问题,但幸好,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愚昧无知的。改革的思想虽然只有小部分人意识到,但这小部分一步步激励着民众,使民众慢慢从无知中醒悟过来。

第三篇: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键入文字]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1840年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就是中国近代带开端。1840年来,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以各种形式对中国进行控制和掠夺。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反抗史。但历史不应该忘记,历史也不应该被忘却。

读中国近代史除了“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种种的愤怒外,留给我的更多的是一些启示。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走了下坡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跌再跌,。但是,中国何以在晚清时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场呢?中国科技落后,贫穷;西方科技先进,船坚砲利。以往觉得必然的,已经是无条件地接受的既定事实。俄国的彼得大帝及日本的明治天皇能够在这关键时刻向西方学习,令自己的国家现代化,成为国际强国;而中国却不能,并且不断受人欺压。实在,中国不是一开始与西方接触就立即被彻底打败的。外人初时并不知中国是如此不济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可以

通通商,没有侵佔的野心。后来知道了清庭的无能才起瓜分中国的野心。在这段漫长的日子裡正常人也可以看见对手的强盛及自己所受的威胁。我们是有百多年的时间去从后赶上的,但却白白错过了。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地方。虽然当时也是疆域辽阔,人才辈出.但清政府的统治模式已被历史的车轮所赶上,思想守旧的清政府统治者们还以量中华之物力而沾沾自喜,但似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们的野心是无底洞.清政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翌日安寝,起视四野而豺狼虎豹有至矣.着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以史为鉴,才能正衣冠.就像古代诗人朱熹说的:问渠哪的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所以我们要保持先进的思想理论,要高瞻远瞩,要站在举人的肩膀上,这样我们才能看的更远,走的更直.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要"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正衣冠.每每讲到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时,人鬼共愤,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冲动,灭了日本,为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报仇雪恨.但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做 的呢?避免正面冲突,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着使我想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思维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哲理.当时还在摸索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想理论指导了.并运用科学的理论,

联系实际,运用于实践丰厚的回报.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但是如果社会制度开明,有激进思想的人只会在社会的边缘,他不会是社会的主流,只有在社会发生变化,而统治者又不改良的情况下,激进思潮才会渐渐吸引人们,掀起大风大浪,

引起社会的动荡。

因此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时势造英雄,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也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这些历史,这是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的近现代史,蕴涵着无穷的奥妙.我们

大学生要善于总结前人宝贵经验,在其中汲取精华,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历了屈辱,便知道了灾难的沉重。现在,我们的祖国走出了阴霾,我们的人民,正在把伤口轻轻的掩埋;我们日益的强大,我们尽力的丢掉过去,但绝不忘记历史;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绝不去奴役;我们的人民,有着博大的胸怀,但也绝不会一味的容忍。

第四篇:读《中国近代史概论》有感

2012年第一季度,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本人结合个人在职教育课程对《中国近代史概论》一书进行了学习。全书共分为十章,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2007年的十七大的召开,历时167年,综合概括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走向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的艰难历程。通过对《中国近代史概论》的学习使本人对近代中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本人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独立与发展是息息相关,同时,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来自于帝国主义侵略 探究近代中国从1840年第一战争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总根源是来自于帝国主义侵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导致其社会经济发展陷入萧条期,由此引发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为主要手段的侵略,而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更将中国推进半殖民地半封建迷社会的泥潭里。可以说,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来自于帝国主义侵略,当然,旧中国的封建社会本身也存在着以改良的禁锢体制和阶级冲突。

二、由思想变革、武装运动到辛亥革命的重大变革 自1840年至1911年期间,为改变近代中国封建落后的

现状,近代中国人民从资产阶级、农民武装组织纷纷奋起抗争,试图改变旧中国落后,民不聊生的现状。

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年的康有为首的改良主义者掀起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1899年的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掀起,每一次思想变革或是武装运动都是一次大的进步,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历史意义重大的辛亥革命而言,它的意义有四点:一是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二是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和建立了民国;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四是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变化;五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解放斗争的高潮。但其自身也具有局限性:一是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二是没有充分发挥民众和依靠群众;三是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作用。

三、中国革命胜利

从1926年的北伐战争、1937年的抗日战争以及1927年至1937年、1945年至1949年的国共内战,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近代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于:一是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走上

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道路;三是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人说,历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概论》,本人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不断强大,离不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也少不了一个先进政党领导。在历史中学习如何纵观个人人生格局,避免以片面概括自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不断完善自我。

第五篇: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有感

历史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也许只剩下些历史课上的只言片语,还有就是教科书上的陈述,而且已经是那样的模糊。可是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对于历史的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个很有趣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看你今后该怎么生活?你谁都不认识,这意味这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如果不想让自己处于失忆的状态,重读历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花了十天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在这二十三万余字间,原先的模糊不堪的近代史框架,就如由200万像素提升到500万像素,虽未尽极致,但已是有长足的跃进。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

这就是《重说中国近代史》迷人之处!书中除了类似这般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外,我总结认为本书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立场方面超过前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以往看过不少当代作者的历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我不是说张教授写的一切都是符合客观历史的,因为即使是今天发生的事,不同人还有不同解读。如果说张教授有什么立场的话,他完全是站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客观公证地分析历史事实的。

二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上不提供标准答案,鼓励读者独立思考。例如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

三是对中国传统社会惯性正当性的某种同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国社会必然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我认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相比,有自己的独特性,按照官方说法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不能简单的以阶级来划分,中国社会可以分为部落社会(夏商及以前)、封建社会(西周至秦朝以前)、传统社会(秦朝到民国以前)、近现代社会(民国至今)。这里值得说的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指的是"分封建制"的社会,而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在皇帝家天下下的郡县制。回到张教授这里来。张教授认为,中国2000余年的传统社会之所以延续下来,定有其合理性,完全地否定传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人心的安顿。例如,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张教授是同情君主立宪制的。这既满足了民众对皇帝的需求,同时顺应了时代,不会引起社会的巨大裂变。当然同情归同情,由于中国当时革命派掌握了较大话语权,整个社会有一种革命的戾气,想不革命都不行。

四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等等。

所谓近代史,按中国传统史学来说就是晚清史。中国传统史学是朝代史,唐史,宋史,明史,清史这样的。书中认为晚清历史的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拖入它们的世界体系的过程。西方有个世界体系,我们有一个天下体系,或者叫朝贡体系。但是我们这个体系是内敛的,是内缩的。不是去打天下,征服某块殖民地,然后建立起朝贡体系来让其他人来服从,而是用一种文化的,一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国家来仰慕我们的文化,然后向我们进贡。但是西方自十八世纪之后形成了一个输出型的体系。它不断地把这个体系向外输出,把它所遇到的国家能殖民就殖民,不能殖民的也要纳入自己的体系中来。在这两种体系的碰撞中,我们的天下体系显然崩溃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段称为丧权辱国的历史。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这段历史,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期待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应该吸取教训,避免过去的悲剧,也许只有在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未来的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读这本书,会给我们的思想敲了警钟,它告诉我们:要思考问题!就像当我们生活在一片固有的世界中,突然有人打破你几十年来的思维模式,颠覆你几十年来的文化结构,告知你一直都是愚昧者,被操控者,也许,你会沮丧,你会落寞,同时,你应感到庆幸,因为你已经清醒,有着自己的选择,有着自己的权利去从头开始,即使如此的艰辛,至少你的心境明朗!天是蓝的,大地焕然,可以放飞……

感谢这本书带于我的启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支部会议事规则下一篇:党支部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