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提升目标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9-12

一、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其, 又有别于一般的通识教育课程, 它不仅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更是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层面, 更是强调心理知识的内化和体验过程, 并最终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行为方式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分析

(一) 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不到位问题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思政[2011]5号) 后, 涌起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浪潮, 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逐渐发生了转变。但, 这种转变还是不彻底、不全面的转变, 仍存在地域性、层次性及水平上的差异。西部地区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严格按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兼职教师也严重缺口。而且,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多为辅导员, 总体呈现出专业背景多样、教学经验缺乏等特点, 也缺乏相关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1]。加之, 学校对该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项改革举措及政策未能惠及至此, 对教学未能做合理安排。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出现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体验活动学时偏少;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

(二) 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问题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课程教材不统一, 多采用校编教材, 教材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相对缺乏;课程内容上一般以自我意识、人格、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心理等内容编排, 编排过程中理论内容较多;课程目标上, 以如何预防心理问题出现为主, 缺少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健康心理的实现方式, 即缺少相应的心理教育载体, 课程轻学生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体验, 重心理学知识讲解和考核等问题。

三、心理素质提升目标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心理素质是一个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 它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2]。基于此,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紧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展开,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增设多样化教学实践环节及开发多元化心理教育载体等手段, 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是人文素养类课程, 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非专业理论。为此, 各研究者积极探索课程的改革之道。张克新等人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能够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自我或他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并提出与此相匹配的教学思路[3]。姜梦等人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入课程中, 拓宽了课堂教学模式, 在提升课堂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4]。温金梅, 于成文等人提出将体验式教育模式引入课程教学中, 温金梅探索了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 于成文等分析“案例启发+体验学习+实践巩固”为特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体会[5][6]。另外有研究者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些研究者所作的探索与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的改革。部分课程改革没有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 而是致力于如何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心理知识, 且课程以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导向来编排。这虽然创新了课程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 但是我们更需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以此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避免出现不良情绪、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更应让他们知道怎样提高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力和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同时, 还应考虑不同的学习阶段、培养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既要体现各阶段、各层次的特点, 又要实实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增设多样化教学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突出积极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特点。我们在设计实践环节时, 不必局限于户外素质拓展游戏、情景案例分析或团体辅导活动, 而是树立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 增设更多别样的实践环节。如: (1) 班级/宿舍心理文化建设活动。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建立别具特色的班级/宿舍心理文化, 通过环境布置, 共同营造不同主题氛围, 或团结奋进, 或轻松活泼, 促进组织建设, 形成群体目标, 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2) 公益服务活动。其可作为一项长期实践活动, 学校可提供参与渠道、购买保险等服务措施, 让有意愿的学生自主选择加入其中, 如环保公益组织、动物保护协会、支教志愿队等。学生可在活动中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学会爱护环境和动物、关爱他人等, 提升自我价值感、自尊心。 (3) 趣味竞技体育活动。有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大学中若能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十足的竞技体育活动, 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 特别是可以为身体素质偏低的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在比赛中, 学生既锻炼了身体, 结交了朋友, 又可以学会正确面对竞争、面对胜负。 (4) 校园劳动教育项目。檀传宝教授指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7], 并指出劳动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培养人格[8]。因此, 我们可以在学校适当开展劳动教育, 诸如剪纸、校园清洁、种花植树, 甚至可以是糕点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教育, 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愉悦和幸福的体验。

(三) 开发多元化心理教育载体

课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载体。课程改革不能只单独对这个载体进行创新, 更应该开发多元化的心理教育载体, 提倡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体系, 力求将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除课堂之外, 可利用的心理教育载体有: (1) 校园文艺活动。丰富、高雅的校园文艺活动, 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很是关键, 定期开设音乐欣赏、舞蹈表演、美术鉴赏类文艺活动, 在艺术熏陶中, 使学生放松心情, 体验积极情感, 提升美学鉴赏力。 (2) 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情景剧将生活中的心理冲突通过舞台行为艺术表演出来, 刻画人物内心变化, 促使观众和演员深切体会和领悟, 进而重新思考生活。恰当地运用心理情景剧对学生的启发性, 将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 (3) 榜样示范。在校园中多渠道宣传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时代楷模或其他先进人物事迹, 营造向榜样学习、看齐的良好氛围, 促使学生自觉提升自身人格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 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养为目标, 增设多样化教学实践环节, 开发多样化心理教育载体。但是这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教学网络体系, 即学校领导重视, 统筹课程改革规划并为此提供必要的人员、培训支持, 专业心理教师积极探索改革之道, 联合其他学科教师、相关职能部门及宿管阿姨等多个角色共同参与到营造关注心理健康, 提升心理素质的氛围中, 形成从课堂到课外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联动心理育人体系。

摘要:心理素质提升目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 以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为目标, 在已有的课堂教学改革基础上通过增设多样化实践教学环节, 开发多元化心理教育载体等方式进行创新, 致力于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心理素质,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 余东芳, 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 :73-77.

[2] 张大均, 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 (3) :69-74.

[3] 张克新, 张丽.浅析能力目标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型教学法[J].新课程研究, 2017 (11) :32-34.

[4] 姜梦, 石凌云.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 2018, 38 (8) :115-117.

[5] 温金梅.学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 (8) :20-22.

[6] 于成文, 史立伟, 王艳.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 2018 (5) :136-138.

[7]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 2019 (2) :82-84.

[8] 弓立新.如何认识与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J].少年儿童研究, 2019 (3) :36-4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MIB库OID结点的扩展方法下一篇:大学生网购的行为模式及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