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

2022-04-2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早期幼儿道德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意义深远。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 篇1:

探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道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社会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的事物,教师与家长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目的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认知。所以,成人的教育在孩子社会社会化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摇篮,父母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

2.从小重视孩子的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人的影响作用。

3.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过度地追求享受,而降低了对祖国的热爱,很少人想到我做这件事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的。爱国教育应从小培养,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幼儿道德培养的渠道和方法

根据孩子道德行为的表现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4.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注重環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

5.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

6.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通信地址: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实验幼儿园)

作者:周艳芳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 篇2: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浅谈

摘要:早期幼儿道德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意义深远。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关键词:幼儿 道德 启蒙 教育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培养幼儿的社會化发展

道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社会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的事物,教师与家长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目的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认知。所以,成人的教育在孩子社会社会化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摇篮,父母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

2、从小重视孩子的良好品格行为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人的影响作用。

3、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过度地追求享受,而降低了对祖国的热爱,很少人想到我做这件事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的。爱国教育应从小培养,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幼儿道德培养的渠道和方法

根据孩子道德行为的表现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4、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

5、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

6、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作者:陈丽娟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论文 篇3: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

摘要:信息技术以开放性、大众化的特点走进了幼儿园,为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网页、各类互动平台,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道德的养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道德启蒙 德育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为此,我们尝试借助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开辟德育教育新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媒介与德育教育有效整合,以多元化的方式,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

1 优化网络资源,服务德育教育方式

1.1 过滤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

虽然因特网是一个较大的资源库,但同时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我们摒弃拿来主义,进行过滤和整合,变成有效德育教育资源。首先,要关注适宜性。这些资源是否适宜于幼儿?是否适宜于德育教育?基于适宜性的过滤筛选,才能让网络资源在德育实施中发挥优势作用。其次,要关注整合性。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资源,不能盲目过滤筛选,要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使资源的运用更具针对性。如大班活动《首都北京》,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首都,激发爱国之情。教师在网上搜集了北京的风光图片、视频,教学时全部展示,结果变成图片展了,这就是对网络资源的堆砌、浪费。其实教师只需挑出重点(北京有代表性的风景、奥运场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在教学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开发德育学习网页,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在运用现成的网络资源时,我们根据主题学习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可操作性,制作与幼儿德育内容相呼应的学习网页,通过互联网开设空中课堂,拓展了幼儿道德学习空间。在设计学习网页时,我们力求体现多元化、综合化、信息化等特点,大胆尝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本领。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利用学习网页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同时,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幼儿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例如学习网页“我的家乡”,教师设计了三类栏目:“看一看”、“玩一玩”、“数一数”。在“看一看”中,教师将家乡的图片资源放入网页中,幼儿可以在学习网页上浏览,欣赏家乡的美景,从而为他们自己设计美丽的家园打开了思路;在“玩一玩”栏目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网上下载的几种“家乡知识大比拼”的游戏软件,互动交互的操作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同时还提高了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在“数一数”中,幼儿将网页上提供小区楼房、开放式公园进行数数分类,当答对的时候电脑会发出掌声。多媒体环境下的网页学习,不仅使幼儿在活动中变得乐于尝试、积极探索,而且培养幼儿热爱、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2 借助技术手段,丰富德育教育方式

《纲要》指出:“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我们依托信息技术新载体,丰富教育手段,较好地成为幼儿德育教育的补充。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各种理念、信息以直观动态的图像展现在幼儿面前,将生硬的说教转变为愉悦的参与,引导幼儿去观察和理解各种事物。首先,运用设备记录幼儿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如社会活动“好朋友”时,教师拍摄一些日常幼儿同伴间互相关心、友好游戏的视频进行播放。影像的呈现、幼儿的讨论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幼儿明辨是非,有利于优良德育品质的形成。其次,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分享德育成果。校园电视台以其声音、图像、视频、文本等传播方式,作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在培养幼儿情操、行为养成习惯,展示幼儿园德育成果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幼儿园开展德育诗歌诵读展评活动,通过校园电视台,全园幼儿在班级里都能看到直播。又如每周每班自制德育节目,在校园电视台播放等。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德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加贴近幼儿,寓教于乐,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 构建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实施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构建起家园交流新空间,探索基于网络平台之上的家园活动新方式。①关注校园网站的维护,开辟德育专栏,建立“班级在线”,及时进行维护,家长可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动态。②开设网上德育博客,在博客中展示德育经验文章、某一现象或某一话题进行家园互动交流。③建立校园、班级QQ群,教师摄录幼儿成长小片断,通过网络传送给家长,家长们在观看时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④网上“留言板”进行即时互动交流。家长可以在留言板上写下自己对幼儿道德培养的建议及家庭教育的困惑,教师们会及时反馈和指导。信息技术新渠道使家园协同网络内容更加丰富,拓宽了家园联系的时空,实现了生生、师生、家长教师间的道德教育互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效开发、运用信息技术是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作为幼儿园现有德育教育方式的有效补充,既能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又能培养幼儿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托信息技术支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道德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立平.信息技术与早期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7.

[2]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汤瑜(1975-),女,江苏常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江苏省常州市机关幼儿园,江苏常州 213000

作者:汤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论文下一篇:我国农业农村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