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创办论文范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饭店创办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国内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情日益高涨,也有很多已经创办的企业大学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不完善的操作而“名存实亡”。本文通过对企业大学的产生、发展和教育职能、教育要素的分析,并通过对比企业大学同企业培训部门、高校培训机构的区别,阐述了企业大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第一篇:饭店创办论文范文

清末京师法律学堂创办始末

在清末新政改革的浪潮中,法律教育一度骤然升起并逐渐引起国人的重视。创办于1906年的京师法律学堂,作为近代中国设立的第一所中央官办的法律专门学校,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它的创办堪称中国近代法律改革的一大创举,不仅是配合新式法律创制与实施的必要举措,更成为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良好开端。在清末民初二十余年间,法律教育盛极一时,曾有一枝独秀之地位,尤以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使法律教育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产物,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为培养近代中国法律专门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开启了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新纪元。

一、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过程

清末新政改革后,清廷迫于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开始修订法律章程。1902年3月11日,清政府发布修律上谕,由此揭开晚清法律改革的序幕。在上谕中,清政府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慎选熟悉中西方法律之人,呈报入京,听候简派。[1]在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疆臣的举荐之下,伍廷芳和沈家本两人被清廷委任为修订法律大臣。伍、沈二人在清末法学界享誉甚高。伍廷芳出生于新加坡,长期在英国学习法律,并且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的获得者。他精通西方法律制度,对西律有很高的造诣。不久之后,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修订法律馆,作为修律的专门机构。1904年,伍廷芳来到修订法律馆与时任刑部右侍郎的沈家本共同担负修律的重任。在修律的过程中,伍廷芳深感国内法律人才匮乏,如果创制近代法律,而没有懂得法律之人,那么法律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因此,他极力主张设立隶属于修订法律馆的法律学堂用来进行法律教育,以此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专门的司法人才。他的建议得到了沈家本的赞同。于是,1905年4月24日,伍廷芳和沈家本联名向清政府呈送《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要求在北京设立法律学堂。在奏折中,伍、沈二人对于制定近代法律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阐述,认为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通商往来密切,外籍人员在国内各個省份流动频繁,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矛盾与纠纷,如果地方官员不熟悉外国法律,很容易处理失误,最终酿成要案。紧接着,他们在奏折中分析并指出当前国内法律教育的现状,强调培养和造就专门的法律人才对于推行现行新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在他们看来,创设法律学堂不仅可以强国利民,还可以抵御外侮。

很快,清政府军机处接到皇帝的朱批,指示负责全国教育的学务大臣孙家鼐进行研究。同年8月,孙家鼐向清廷呈奏,认为“伍廷芳等人所请专设法律学堂实为当务之急,自应准如所请”。[3]孙家鼐表示,要全面支持伍、沈等人的要求,在京师设立法律学堂以适应新政改革之所需。他随即要求修订法律馆迅速制订出详细的办学方案。在得到清廷的办学许可后,伍廷芳等人马不停蹄制订《法律学堂章程》,对法律学堂的办学要求及内部运行管理机制进行具体规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06年9月,法律学堂正式在北京开学。据时人记载,开学当日清政府捐赠《图书集成》一部,以此表明清政府最高统治者对新政法律事业的支持。[4]在学堂成立伊始,其隶属于修订法律馆,由修律大臣负责日常管理。次年,清政府正式将法律学堂更名为京师法律学堂,由于馆部分离,原先隶属于修订法律馆则改为直属于清廷法部。由此我们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出,清政府对于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以及发展所持的支持态度。

二、京师法律学堂的管理机制与教学概况

在京师法律学堂创办不久,学堂就树立“以造就已仕人员研精中法律,各具政治智识,足资应用”为办学宗旨。[5]以为国培养法律人才、储备法律人才为己任。根据清政府的要求,京师法律学堂隶属于修订法律馆,由修律大臣沈家本兼任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一职。在监督之下又分设教务提调(处理事务的高级人员)、文案提调、庶务提调及监学。而承担京师法律学堂各门课程讲授任务的教员主要由当时国内著名的学者、官员以及来华参加修律的日本法律顾问担任。在中国法课程中,主要由国内知名的法律学者讲授,像“大清律例”这门课,就由当时著名的“陕派”律学家吉同钧主讲。[6]吉同钧进士出身,一生精于律法,在清末享有“法学大师”之美誉。外国法课程主要由当时日本法律专家讲授,像“民事诉讼法”这门课,就由日本学者松冈义正主讲。松冈义正作为清末日本法学博士,在来华之前曾长期供职于日本上诉院,对西方律法有很深的研究。在京师法律学堂中,多数教员同时又担任修订法律馆的馆员,他们把修律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带到课堂中讲解,这是同时期全国其他法政学堂无法比拟的优势。

按照沈家本等人原先拟定的办法,学生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制三年,被称为“正科”;另一类是学制一年半,被称为“速成科”。设置速成科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的学生辅助地方官员对其管辖的属地进行有效治理。根据《法律学堂章程》规定,三年制的学生主课为法律原理,主要学习大清律例及唐明律、现行法制及历代法制沿革、法学通论、经济学通论、体操、外语等课程。其中外语特指的是日语,这可能与日本顾问担任教员有关。速成科主要学习刑律、诉讼、裁判等纯专业课程,学习科目数量为十四门。[7]以上所有的课程中,除了“大清律例”“唐明律”以及“现行法制及历代法制沿革”三门课程的课本是现有外,其他教本尚未编撰,其所用的版本都是日本法科学校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法律顾问以及留日毕业生对学堂教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京师法律学堂设立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新式法律专门人才。因此,能否在几年之后收获办学成效,不仅关乎学堂科学化运行管理机制以及教员的选聘,更关乎学生的选拔。那么京师法律学堂的学生是如何选拔的?这在伍廷芳、沈家本上奏清廷的奏折中可见端倪,该奏折中写道:“在京师设立一法律学堂,考取各部属员,住堂肄习。毕业后派往各省,为佐理新政、分治地方之用。”[8]从上述奏折中可以看出,学堂的学生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经过学堂学习,学成之后被分派到全国各地以佐助各地主官实施新政。学堂从1906年开班授课,1907年正式更名,共招收两届学生,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清末部院权力之争所带来的影响,在招收第三届学生时被迫与当时京师法政学堂进行合并。关于京师法律学堂的毕业生人数,据《清史稿》记载,毕业人数近千人。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据到访过京师法律学堂的日本学者盐田环回忆道:“二百生徒凭几而坐,课本摊开,待通译停口之时始移目至书,或思考,或笔记。”[9]从上述可以看出,学堂是采用大班制教学,日本教员讲授课程则需要翻译,再从翻译人员传授给学生,进而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毕业考核,则由清廷学部和法部共同负责,考核优秀者按照原先官级进行嘉奖晋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京师法律学堂也被迫停止办学。不久,民国代清,京师法律学堂遂告结束。

三、京师法律学堂的历史影响

1912年5月,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整合国内教育资源,将京师法律学堂与1906年由清政府学部奏改的京师法政学堂、1909年由清政府度支部奏设的京师财政学堂等三校合并成立新的法政专门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由近代著名的藏书家邵章担任学校的首任校长。同年8月25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正式开学,于是由修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所创办的京师法律学堂又汇入到民国时代法律教育的潮流中去了。纵观整个学堂从创办、发展到停办乃至转型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看出它对中国近代法律教育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

1.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基础。中国法制近代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法律人才近代化,而法律人才近代化的关键在于法律教育。京师法律学堂作为清末第一所法律专门学校,开近代中国法律教育之先河。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促使中国近代法律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基础。至清朝灭亡前,京师法律学堂前后共有一千余名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不同的法律岗位上,对于传播和普及近代法律知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培养了大批法律专门人才,推动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在京师法律学堂千余名的毕业生中,有许多优秀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在法律运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京师法律学堂毕业生熊煜、王克忠等人联络在京司法界和立法界人士发起成立北京法学会,次年又在北京创办政法研究所。另外,还有该学堂监督江庸,在民国初年历任北京高等审判厅厅长、北洋军阀政府司法部部长、国立法政大学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之职。教员汪有龄,在民初联合北京法学界人士集资创办中国近代具有法学摇篮之称的私立朝阳大学,朝阳大学的法科在民国时期非常出名,一度有“北朝阳、南东吴”之称。还有许多优秀毕业生在此不一一列举,他们都为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法制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对民国及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上文所叙述,从京师法律学堂走出来的许多教员和学生,他们在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他们当中有人从事法官、检察官等职业,也有人从事律师及法学教师职业。民國初建,政府着手开始修改旧律并颁布新法,此时急需由法律专门人才制定。例如,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者伍廷芳在民国初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他就任后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在审理民初姚荣泽案时,他坚持司法独立,主张公开、透明地审判,向世人昭示新生的民国,决心将法律改革进行到底。为此,他提出建立律师制度以及陪审制度并加以实施,得到孙中山的肯定。与伍廷芳同在京师法律学堂共事的汪有龄,在民国初年联合法律界人士创办私立朝阳大学,在朝阳大学存续的38年间,共培养出7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法律专业毕业生占近七成,他们为民国的法律教育以及司法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立朝阳大学改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法学专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不久之后又并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再造辉煌。另外,还有同时期京师法律学堂教员江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次年又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他提出自己的法制建设思想,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赞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开启近代法律教育先河的京师法律学堂,在清末法律改革和法律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有学者所言:“就伍、沈二人创办的法律学堂而言,学堂以养成裁判人才为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设置相关的法律科目,这在晚清法律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11]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第49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7:532.

[2]会议纪要:修订大臣伍沈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N].北洋官报,1905,(661):1-3.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6:5384.

[4]熊达云.松冈义正与京师法律学堂的民法学教育[J].南开日本研究,2014(1):110.

[5]教育:修律大臣订定法律学堂章程(附表)[J].东方杂志,1906(10):249.

[6]李欣荣.吉同钧与清末修律[J].社会科学战线,2009(6):128.

[7]叶志如.清末筹办贵胄法政学堂史料选载[J].历史档案,1987(4):43-44.

[8]教育:修订法律大臣伍沈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J].东方杂志,1905(8):174.

[9]盐田环.清国法典编纂事情[J].法学志林,1910(12):25.

[10]于语和,金大宝.朝阳大学与我国法制近代化论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2):141.

[11]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93.

作者单位:中共启东市委党校

作者:李闯

第二篇:创办企业大学的要点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内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情日益高涨,也有很多已经创办的企业大学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不完善的操作而“名存实亡”。本文通过对企业大学的产生、发展和教育职能、教育要素的分析,并通过对比企业大学同企业培训部门、高校培训机构的区别,阐述了企业大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最后,通过目前创办企业大学的问题分析,提供了解决如何创办和如何运转企业大学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企业大学;培训教育;教育职能

企业大学是一种由企业建立和管理的教育性组织,作为满足企业全部教育需求的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独特性的重要手段与战略之一。在企业高速成长时,企业大学有助于解决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储备的需要;在企业转型时,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变革带来的问题。此外,企业大学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供应商、客户以及战略伙伴的认同,在对它们进行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战略同盟关系。

一、企业大学与企业培训部门,高校培训机构的区别

(一)企业培训部门向企业大学的转型

将企业培训部门转型为企业大学,绝不仅仅是用新名称重新包装一下,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的使命,是整合培训与发展战略,增加企业核心胜任力,帮助企业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在许多层面上,企业大学都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在行动上,企业大学相对于培训部门是积极主动的。企业大学主动地根据企业战略来规划行动战略,实施培训项目。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但传统培训部门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在运作上,企业大学作为企业的业务单元甚至独立运作,新型的企业大学除了在企业战略和文化上与企业相承外,资金和管理都独立于企业之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而传统的培训部门往往是企业发展的辅助性部门,通常隶属于人力资源部门。

3,在教学形式上,培训部门常以传统的授课式或者“师徒”式方式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形式单一。而企业大学则能根据需求和培训效果的分析,提供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4,在学习频率上,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强调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创造持续不断的价值,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5,在目标对象上,企业大学的目标对象因为培训的深入由单一的员工培训拓宽至价值链客户培训,甚至有培训需求的广大受众对象。而培训部门的目标对象仅为企业员工,而且员工接受培训也是被动的。

6,在经营策略上,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体的支持与认同,对外的企业大学还需要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制定营销策略来提高市场认可度。而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7,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由企业培训部门向企业大学的转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内在动因。培训部门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出发点主要从企业当前经济效益上考虑,目标是通过培训迅速增加员工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操作或管理技能,以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大学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则是从公司的发展战略考虑,着重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转变员工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建立新型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二)企业大学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关系

企业大学有别于高校培训机构,同时又同高校培训机构有着很多的相同属性,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企业大学与高校培训机构存在着竞争并合作的关系。

高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而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它们更需要能适应职场环境、有丰富工作经验、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这些是高校教育难以提供的。作为培养适合于企业和社会知识需求的人才,并对人员进行职业化及国际化训练的高校培训机构,是高校直接、有效、主动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职能体现。但不同企业的个性化人员培训需求和高校培训机构的固定化、规模化培训“产出”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面对这一挑战,比较合理的人才培训供应链应该是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大学之间的互动。高校教育相对稳定,偏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根基扎实,而企业大学的培训内容则更加灵活,他们研发对企业适用性的教材和实践案例,拥有具备实际企业经验的讲师团队,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符合企业实践要求、专业化高标准的人才。可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人才的目的需要高校培训机构与企业大学之间在课程设置、师资遴选上的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融合。

二、企业大学的职能分析

研究国外成功企业大学的案例可以发现,企业大学与企业本身的生命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大学体现了完美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手段,更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有力证明。

职能一:培养人才

通过整合企业培训资源,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制造、携带和传承企业成功基因与商业思想,提升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麦当劳汉堡大学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就是关注从公司每一个员工到公司高层经理的成长,并采用严格的岗位工作培训评估体系进行测评,注重岗位实践操作学习的同时将优秀员工的晋升同体系化、标准化的企业大学进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每个岗位员工才不至于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才导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步入麦当劳的客户都会享受到一样的产品和服务。

职能二:传承文化

通过定制开发内化的培训课程,使用企业或行业案例讲授课程,进而使培训成为管理者的管理工具和与员工沟通的手段之一。GE作为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很早就创办了企业大学——克劳顿学院,其核心办学理念就是“重复的奇迹”。GE集团是基于“同质文化”和“统一方法”的企业文化,在同质文化的定义之下,GE将领导力培训提炼出五大特质——想象力、包容性、放眼全局、专业和思路清晰,其中包容性、专业和思路清晰是重中之重。正是在一代代GE人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之下,GE企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

职能三:推动企业变革

提升企业学习能力和组织智商,使企业求新

求变,不断创造赢得未来的变革能力。1986年,摩托罗拉大学提出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流程的理念和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质量管理”热潮,并成功推动摩托罗拉的全面变革,成为公司发展变革的有力倡导者和推动者。摩托罗拉大学校长闰晓珍说,六西格玛和一般的质量管理方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后者只是盯住一些产品的质量改进,公司里可能会成立一些技能改进小组来改进,但这样的改进不能推行到公司的整个体系当中去,能不能持续改进、把改进的成果永久地保留下来是一个疑问。六西格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要贯穿在整个企业管理的体系当中,包括流程的再造和文化的改变。这种方法必须要自上而下。

职能四:整合产业链

向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渗透理念、文化和经验,是降低交易成本、增进相互信任、统一运营规范的最好方式之一,能有效提升企业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神州数码教育学院自2000年从联想集团拆分出来,其定位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专注I T领域,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IT培训服务提供商。目前神州数码教育学院提供B2C和B2B两种模式的培训实施服务,内容包括IT中高端技术培训、企业管理培训、IT职业教育等。“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针对岗位的标准化IT培训服务。比如对于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所要求的技能,我们会提供标准化的系统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要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IT顾问和企业IT部门的人力资源顾问。”神州数码教育学院表示。

职能五:营销企业品牌

超越原始职能,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进客户忠诚度,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市场营销、占领市场。在做好现有学员培训的同时,多范围影响企业的未来消费者,让他们通过企业大学所传递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与绝大多数着眼于内部员工培训的企业大学不同,惠普商学院并不承担内部培训业务。成立之初,惠普商学院就是一个完全面向市场、针对外部客户提供培训服务的业务部门,通过将惠普公司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加工,设计成适用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培训课程。惠普商学院课程体系涵盖了从工商管理、销售管理到服务等各个方面,惠普管理理念与实践被全面地贯彻到惠普商学院开设的课程当中,惠普的客户与合作伙伴通过与惠普商学院合作,学到很多可以应用于管理实践中的东西,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这种合作方式大大加强了双方的战略联盟关系。借助惠普商学院这个内外沟通、内外部资源整合的平台,惠普巩固了客户关系,增强了客户忠诚度,使得其他业务部门能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市场营销。

企业大学的教育目标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与技能教育、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为企业价值链上的成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大学最基本的功能。企业大学是企业新知识的传播者和再生者,它通过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向企业员工传递适应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大学通过教学职能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在企业变革之初,往往需要将支撑这种变革的理念和企业共同愿景尽快地传递给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大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与其价值链成员建立伙伴关系背后的动因在于,企业需要保证“顾客一供应商一经销商一批发商”等链环上的每个环节都能成功地完成它们的工作。很多企业大学被证明是建立与供应商、顾客、经销商和批发商之间伙伴关系的有效场所。

三、企业大学的要素分析

成熟的企业大学应具备健全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并对培训的软硬件要求较高(软件主要指企业大学的系统课程体系及课程研发能力、强大的内外部师资力量、切实可行的培训评估技术等核心能力要求,硬件主要指企业大学的设施设备及IT多媒体技术等)。摩托罗拉大学认为,构建企业大学必备的三要素是专业化的学院设置(拥有企业大学的核心研发能力),对内服务能力(拥有为母体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同时母体企业也可以成为企业大学研发成果的“试验田”)和对外服务能力(为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全社会提供专业咨询和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

成功创建企业大学离不开生源、师资、课程内容和教学场所、学习方式及资金支持等关键因素。

(一)生源

企业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企业内部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注重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或企业文化教育。

2,价值链上的相关人员。例如,海尔大学的培训对象已由海尔内部员工延伸到海尔的材料供应商、专卖店员等。

3,企业外部员工。相对于传统大学,企业大学创建初期起,就一直密切关注行业的变化,其教育内容更贴切企业的个性需求,吸引了许多外部人员参加学习。

(二)师资

目前在企业大学任课的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企业内部的中高层管理者。国外知名企业大学通常由高层管理者甚至CEO来担任教师,如惠普商学院的讲师全部是惠普公司的高层经理。

2,知名大学的教授。他们在企业大学兼职,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完成特定课程的教学。

3,专业培训师。这些培训师多来自专门的培训公司,根据自己的培训特长提供课程教学。

(三)课程内容

企业大学的课程内容很大程度来自企业内部的各种具体问题。美国企业教育学家珍妮·C·梅斯特在论著《企业大学》中指出,企业大学的课程设计要围绕3C原则,即企业公民、环境框架和核心职场能力:

1,企业公民。向所有员工传输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共同愿景。

2,环境框架。让所有的员工了解与熟悉企业的业务、顾客、竞争对手等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以使员工熟悉各自岗位职责并尽快投入工作。

3,核心职场能力。核心职场能力的教育包括培养员工学会学习、沟通与合作,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技术使用、全球化经营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的实施

1,学习场所、学习实践多样化

一些企业大学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和天津的校园。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企业大学不再建设具体的校园,如戴尔大学、SUN大学没有具体的校园,它们都是借助网络创办虚拟大学。

2,学习方式技术化

技术在企业大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企业大学中使用的教学技术类型很多,学院可以进行基于卫星、多媒体和网络的多种学习方式。

(五)企业支持与资金保障

在许多企业中,建立企业大学的愿景通常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的众多中层管理者的参与也是创办企业大学的必要条件,他们可以参与创办企业大学的策划、在企业大学课堂上授课。企业大学的运作资金主要来于企业投资。一些企业大学采取“付费服务”的筹资方式,对前来接受培训的内部

员工、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等进行有偿教育。

四、创办企业大学的问题所在

不少已经建立企业大学的国内企业发现,企业大学在设想阶段的确不错,然而真正开始运转起来远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先扣上了一个大帽子,连企业大学的本质还没真正搞清楚就建立的企业大学,最终成了鸡肋——留着既花钱又不能发挥多大作用,弃掉又感到可惜,只剩下了一个表面文章。于是企业大学产生“围城”的烦恼:许多里面的人感到如同鸡肋,不知道路在何方;外面的人浮躁盲动,以为挂上了企业大学的牌子就成了现代企业。那么,企业究竟为什么要建企业大学?只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推倒“围墙”。

问题一:标准化人才培养缺失

建立企业大学首要的就是要完成公司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是所有企业大学的核心任务,即便没有挂上这块牌子,内部的培训机构或部门也承担着类似的角色。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人才的集聚与培养,没有标准化的人才谈不上规模的扩张与管理的规范。如今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的真功夫、俏江南都在筹划着建立企业大学,因为要想成为中式快餐的“麦当劳”,没有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是根本不行的。比如国内许多连锁品牌的加盟店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本原因是标准化的人才培养缺失。企业大学就是要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标准化的人才,包括高管培训与普通员工培训。

问题二:内训优势未充分体现

企业大学能够完成许多外部的商学院或培训机构无法完成的功能。管理知识、团队训练、公关技巧等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巧,外部的商学院或培训机构都能够达到这一效果。然而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经验与教训的沉淀和传承却是他们没有办法完成的,这些东西必须由企业大学来实现。而这些东西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企业要的不是一个个能言善辩的好学生,而是一个个能在市场上冲锋陷阵的精英。比如企业会把身边的或成功或失败的谈判案例呈现在销售人员面前,直接让当时谈判者和大家现场交流经验与教训,甚至将一年来或者一个季度以来的客户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客户如何进行攻克。这些是企业大学真正应该承担的,因为企业大学要向员工传授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如今国内的企业大学却出现了种种脱离其本源的状况。

问题三:外部环境先天不足

从外部看,浮躁的环境与匮乏的资源带来企业大学的先天不足。企业大学在完成职能的途径上更多的是承担整合的角色,它要整合企业内外的资源为己所用,而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资源的机构寥寥无几。除了商学院外,国内培训市场的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也制约了企业大学资源的选择。虽说有几万家培训机构,但真正能讲课的专家也就几百人。而国外除了有成熟的培训市场外,单是课程研发一项就要花费数年,并不断试验、论证,然后才会推出。另外,国内很多培训大同小异,喜欢大而空的东西,谈不上细分落地。而成熟的培训市场会向培训者提供极为细致具体的指导。

问题四:缺乏内训师和规划

除了外部因素,中国企业大学还面临着内部的挑战。比如,内部的培训讲师极为缺乏。企业大学的培训讲师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因为他们熟知企业的各个方面,也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更具有针对性。但国内的企业大学往往缺乏内部讲师,一方面由于企业本身没有有意识地沉淀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也就不会去积累相应的内训师;另一方面,培训内容设计没有规划,没有针对性,只是人云亦云,导致在讲师选择上没有方向,而不像国外企业非常明确自己的讲师选择,清楚哪些培训邀请哈佛的教授,哪些课程需要请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此外,培训的形式单一死板,不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姜 雪]

作者:阎桂芝 李森林 张忠义

第三篇:改革办学模式创办特色高职

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赣,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建议:科学定位,变革办学思想;服务社会,转变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机制;优化结构,凝炼高职特色,多元并举,增加经费投入;外引内培,提升“双师素质”;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江西 高职 办学模式 改革 特色

一、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快速增长。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建立43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另有30所普通高校和9所成人高校举办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在校生近60余万人,占整个高等院校在校生数的63%。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一思路已成为江西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三是形成了一批骨干高职院校。江西蓝天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在全国颇为知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国家高职高专“211”队伍。四是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08年国家11个部委主办的“首届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中,江西参加了所有的竞赛项目,全部项目获奖,有的项目进入该赛项的前八名。五是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六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我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2所,民办高职院校8所,高职生数达151747人,占全省高职生总数的27.6%。

二、大力推进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变革办学思想

变革办学思想,首先要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势和模式影响,突破“学科中心”和“学术导向”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

变革办学思想,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广泛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大众性特征。以服务为宗旨,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兼具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的双重功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面向社会大众;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服务的两大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面向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要求的新的发展观和办学观,坚持就业导向,实际上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层次和全方位的思想变革与制度创新,是办好让社会和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服务社会,转变办学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调查,加强市场预测,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用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2、转变办学运作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办出特色和水平,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实现办学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可以有:①中、高职衔接办学。②依托地方政府办学。③依托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办学。④依托产业或企业办学。⑤依托社会力量办学。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总之,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行业性、区域性、时段性和外向性等特征,在办学上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逐步建立与经济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化相配套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与发展格局。

(三)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机制

1、创新办学体制。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主要应体现以下方面:第一,政府主导管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重点扶持和推动办好一批示范性的骨干院校,同时探索办学体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第二,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中的作用,提倡校企联合,推进产学结合。第三,发挥新型经济主体办学的作用,主要指大型股份制企业、非国有经济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以及中外合资办学。第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主要指发展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

2、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第一,省市政府应加强对区域内高职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结合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制订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提高整体办学效益。第二,建议省教育厅专门设置高等职业教育处,以强化对江西高职教育的规划、管理和指导。第三,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理(董)事会制度,逐步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

3、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转变教学思想,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上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推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此外,还可以运行弹性学制,提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优化专业结构,凝炼高职特色

1、调整专业结构,搞活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与本地区的经濟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充满活力。当前,江西高职院校应对原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改造。在坚持“职教性”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拓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面,多设置一些应用学科,为农村和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增强学校为地方“科教兴农”、“科教兴工”、“科教兴市”的服务功能;通过设置一些边缘性的与当地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学科,促进学校走向社会,提高学校在当地的影响。要重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途径来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1)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2)校企结合转化。(3)对人才实行合理、有序的流动。(4)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5)举办各种应急培训班。变单一的学历型为进修型、研究型、补缺型、普及型、推广型等。(6)尽快建立起一整套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科技支持系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2、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专业水平。第一,实行“三个转变”,遵循“四条原则”。“三个转变”:从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从强调“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各学科相互渗透、增强适应性转变;从重视单门课程功能向同时重视课程整体功能转变。“四条原则”:课程设置应当适应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应当适应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应当实现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地方特色和职教特色。第二,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应用类课程的建设是实施各种模式培养与培训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增设新的反映现代专业思想和技术的课程,更新充实应用类课程的内容,辅之以严格的考试、考核办法,保证应用性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着力抓好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本地区有关行业、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改革高职学生实习制度,实行专业学习校内模拟达标制。在组织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开辟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完成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新天地。第三,拓宽公共课程,丰富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做到纵向缩短,横向拓宽,突出主干,减少重复,注重应用,加强实践;在课程体系上,不断增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广阔性、实用性,并具有弹性。第四,开设选修课程,多渠道、多口径地帮助学生遵循各自的个性和专业爱好去完善知识结构、开拓学科视野。

3、突出“职教性”,注重“学术性”。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应突出“职教性”,注重“学术性”,使“职教性”与“学术性”实现辩证统一,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全方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面向各行各业办学,成为当地各层次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指导中心。二是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沟通,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三是发展已有的优势学科。对这些学科应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形成学术梯队,加以保持和提高。四是在科学研究中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特色。这种特色主要应反映在应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决策咨询、实验规划和改革示范,这才是地方高职院校为地方服务的学术优势所在。

(五)多元并举,增加经费投入

必须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资金注入模式,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政府应增加用于发展高职教育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积极探索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高职教育和培训的途径和机制;鼓勵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制定相关政策,给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给相关企业和学校“松绑”,多渠道、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

(六)外引内培,提高“双师素质”

要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建立“双师”结构教师团队。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通过互换、互聘、联聘、兼职等多种形式,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聘请和引进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授课、开讲座、带学生,促进校企智力与人才资源的互利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七)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宣传力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政府应大力表彰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教师,在高等教育的各种项目和表彰中,其比例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大体相等。应大力宣传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部等七部委文件中已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要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会大大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战线也应该重视自我宣传,向社会展示高等职业教育的风采,向社会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方面,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做得比较成功,他们的市场意识、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勇于向社会宣传自己的做法都值得公办学校借鉴。

参考文献:

[1]邹志良.加入WTO后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3/11

[2] 肖华茵.论江西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杨国祥、丁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鲍宗豪.科学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4

作者:

胡卫东于芳刘松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胡卫东 于 芳 刘 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下一篇:免费第三方物流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