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2022-09-28

第一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又颇感困惑的概念,因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其实,我们考察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目标达成性和时间规定性两方面入手。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而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习的内容越多,学生的收获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可见,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概念。诚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又有科学性因素。不过,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及矛盾双方地位不平衡性”的原理我们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

为什么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学生呢?这是由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首先,它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其次,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主体性;第三,它是一种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突出了它的指向性;第四,它对教师的组织形式没加任何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且能够收到切实成效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突出了它的多样性。因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它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才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倾向,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就具体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程度,即学科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在设计学习方案时才能准确地定位,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学习方案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动力。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经常不断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讲授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具体方法有:

测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测试是了解学生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一般在起始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为了提高对学生了解的准确度,每次测试最好能按测试的知识点或能力点对每一个测试对象进行分析,形成学生的成绩档案。 观察。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观察学生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如: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作业等情况,还要观察学生在课余的行为举止,并且要练就通过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在需求的能力。

谈心。教师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学生,就必须和你的学生做朋友,做“铁哥们”式的朋友,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你。特别是在课余时间,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与学生在一起谈生活习惯,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谈自己对某些电视剧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与他们做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善于捕捉反映他们心理变化或需求的信息。

问卷。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时因时间、情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地与学生接触反而不利于了解真实的情况,而问卷的方法却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把想要了解的内容分别列出若干子项,编织成问卷,发放给学生作答,并作详细的分析,最好能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

走访。因学生的生活是立体的,我们除了要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等情况外,还要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上的有关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时常走访学生的家长或亲友,走访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相关人员,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认真做好走访的记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校外活动的台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因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展开,教师不仅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要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要看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让我们目不暇接,各种报刊杂志刊登的教学设计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学校,相同年纪的学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学生也不一样;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要让学生通过智力活动获得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教案直接搬进自己的课堂,我们没有理由把别人的经验直接完全移植带自己的教学中。我们要移植别人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理念,利用自己的长处,面对学生的实际,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

总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学生,要高度尊重学生,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从了解学生开始。当关注学生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时,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二篇:体育课堂是学生品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我认为体育课堂是学生品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品德培养于教学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第三篇:常规课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公开课与常规往往差异很大。公开课作“秀”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但公开课教学又的确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研平台。有的公开课是教师个人潜心钻研、精心准备,又独具匠心设计出来的,有的公开课是以教师个体为载体,教师集体“磨”出来的好课。不论哪种形式,在这些公开课中,都展示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优秀教案,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说,教师每上一节自身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也就前进了一步。因此,我们说,公开课是教师培训的大舞台,常规课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

第四篇:让课堂成为“减负提质”的主阵地

陈春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减负”对教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适度性,更能生动地吸引学生全情的投入到你的教学中,使“减负”与“提质”一同发展。

(一)反思自我、提高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你有想过,你有问过自己。

1、你的导语、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等是否必要或费时太多?

2、你的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不必要的话?

3、学生的答问、演练、小组讨论等活动是否有实效?学生讨论发言是否在原地打转?

4、你的课堂上是否有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你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

5、你在进行某一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或者随意开小差?

6、你所教的内容和练习的设计是否都是有针对性的?

7、你安排的教学活动有否挤占了学生的思考、计算、等实践活动的情况?

8、你打算如何在“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方面去探索和改进?针对我们本身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高效课堂

1、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每一位老师来讲,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减负”我们不能走到另外一个误区,“减负”不是提倡“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增大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跃。要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高效课堂”这一目的,我们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先展示教学目标,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 1 抓住学生的眼睛、抓住学生的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3、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你的教学中。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层的学生,他(她)需要你及时的帮助,因此在巡堂时,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要给他们及时的辅导。还有当他们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对于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学生,我们更要牵住他的神经,例如经常提问、鼓励他上黑板演练等,促使他全情投入课堂学习中来。

5、精选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针对性。针对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要精选练习,设计分层练习,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巩固、提高,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感受到自主完成任务带来的乐趣,增加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减轻学生特别是学习基础处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倡导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检测,这样操作更能及时、客观的反馈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为 “高效课堂”、“减负提质”奠定基础。课堂的教学是“减负提质”主阵地。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利于我们的教学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为厌烦而形成的冷漠的师生关系,是极不利于我们的教学,也难以保证上课的效率。作为教师我们要使自己自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大方,教师的一个微笑都会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第五篇: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毕节市威宁县二塘中学 山 泉

我们常说“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新兴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既然“新兴”, 既然“特殊”,而且还“群体”, 身为农村中学教师的我们,就有必要去探个究竟。

借课题研究的契机,历时近两年来的调查与研究,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终于有了些许眉目。诚然,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载体很多,方法也不少。但是,我依然认为:农村中小学校始终是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答案很简单,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多为中小学生, 他们在学校的时间占75%——80%。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工作极重要的任务是,要用高尚愿望去激励每个儿童,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老祖宗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对于老师而言,要让青少年留守儿童能体察和理解父母亲的无奈的选择和良苦用心,甚至于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对弱势群体抱以同情和关心等。这些良好的愿望都必须是在崇高的思想影响下才能产生和树立起来,这些思想意识的形成需要咱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引导和循序渐进的灌输。由此可见,学校是实实在在的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来说心理素质都相对脆弱,如何才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份艰难的考卷。如果身处农村基层的老师们都能运用形象感染的方法,生动幽默的语言,不拘一格的教育艺术,真正做到力争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教会策略的同时,陶冶留守儿童情操,磨炼留守儿童性格,开拓留守儿童精神世界。那么,留守儿童群体必将会由“特殊”过度到“一般”, 他们的成长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和非留守儿童融为一体。

美好的愿望往往和现实都会相距一段距离,广大农村中小学老师在零距离教育留守儿童时,可谓十八般武艺招招使尽,结果又如何呢?在毕节地区普遍公认抓该项工作有成效的赫章县财神中学,政教处周主任也颇有感触:成绩不少,问题也多。她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学校要开通亲情电话,要借助各种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要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财神中学的确在关爱与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迈出了可喜可贺可为同行效仿的步伐,尤其是该校实施的一连串措施更是值得推广。

结合走访调查一百余所中小学八百多名留守儿童情况后,我认为,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农村中小学校必须立即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并要脚踏实地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留守学生档案记载的是留守儿童的一段重要经历,是留守儿童个人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留守儿童今后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由于留守儿童档案具有其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用。对于留守学生个人来说,将来无论是考上什么学校,在哪个岗位就业,留守学生档案都是一生中难以磨灭的真实记录与美好回忆。再者,学校建立了翔实的留守学生档案后,便于老

师“一对一” 帮扶 ,便于家长来校了解孩子情况,便于学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有借鉴作用。

二是建立关爱帮扶制度。以校为单位建立帮扶的长期有效机制。建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方式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真正做到,一个留守儿童三个制度,亲情帮扶、学习帮扶、经济帮扶的“三制度三帮扶”制度,确保每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确保一个教师一个学期帮扶3至5 名留守儿童,负责对其生活,学习、心理教育等进行监督、教育、辅导。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宣传制度,充分利用各宣传栏、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宣传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儿童的人数每人联系1-2名留守学生,当好代理家长。总之,要以一个真实家长的身份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密切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

三是开通免费“亲情电话”。 让留守儿童与家长约定通话时日,届时如约通话,比如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通话一次,使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通过开展“一封家书、两代亲情”活动,让留守学生给父母画幅画,低年级学生做贺卡,写祝辞,高年级学生写封信,跟父母交流,让

两代人心灵相通,亲情永驻;开展“学校就是我的家、老师就是我妈妈(爸爸)”活动,使留守学生体验到集体的爱和温暖,让他们从孤僻、自悲、执拗的性格中走出来,成为积极向上的学生。

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各小学可以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比如城镇孩子为农村留守儿童捐书、做好事。此外,还可以构建留守儿童活动平台,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由学校教师担任义务志愿者,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校还可以为留守儿童征集爱心爸爸、妈妈 ,为留守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扶,为留守儿童送书或学习用品。老师周末还可以把孩子接回家中,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各部门可以多开展一些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献爱心捐款活动。常言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我想,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一定能够活泼、健康地成长起来。

四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老师都知道:育人先育“心”,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非常重要。各中小学要设立心理咨询室若干个,心理咨询信箱若干个,通过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且鼓励他们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多交朋友, 及时改变他们自我封闭状况.另外可以集中时间和地点,让高年级的学生(比如说初中高中生)和小学留守儿童

进行交流,教他们下象棋 、跳棋之类的益智游戏,让他们学会度过课余时间的正确方式。另外,对于小孩想爸爸妈妈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多家长一年只回来一次实在太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车费问题,他们想把车费节省下来多给孩子或老父母买点东西.所以,政府可不可以设立一个专项基金,承诺凭车票给回乡的留守儿童家长报销车费呢?哪怕一人一年内只报销一次也好.当然为了这个公益政策切实有行的贯彻,为了确实可以达到让孩子们多见下爸爸妈妈这个意愿,也确实要综合各种情况对这一措施定个条件...... 五是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留守儿童的产生是一个“变数”,每个学期都会不同,各中小学在每学期开学后都应组织教师进行家访,详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人员组成及其监护人员基本情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密切配合,取得实效;为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学校还应特别开办留守儿童家长班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可由教育局、团县委、关工委等单位牵头,整合社区、家庭、学校教育力量,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协会”,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解决留守学生安全缺保、心理失调、行为缺范、成绩滞后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渗透职业教育,发放“绿色证书”,拓宽创业之路,杜绝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的现象。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要加速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所面临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出具很强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这是世纪之交历史赋予中国教育的艰巨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一伟大而光荣任务,扔得下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吗?

综上所述,在“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全方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网络体系中,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不可小视,不可替代,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看图猜城市答案大全下一篇: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