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管理伦理学论文

2022-04-2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筑行业管理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劳务分包单位作为施工单位的一部分,其管理制度健全与否对整个工程至关重要。文章具体分析了目前国内劳务分包单位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劳务分包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工程管理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建筑市场亟需的劳务分包形式。

建筑行业管理伦理学论文 篇1:

关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的分析

【摘 要】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现场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关系到这个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同时,现场施工技术更是考量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把握程度的标尺,决定着该工程项目完成质量的好坏。现场管理则是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技术制定的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也就是说,现场管理是施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决定着施工单位的发展方向。换言之,施工单位若想在日趋激烈的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优化其现场施工技术,完善现场管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不仅仅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度,更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所以说,建立良好的现场施工技术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发展的命脉,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是建筑工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严抓建筑工程质量等方面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部不能只抓进度和质量而忽略施工成本和市场,导致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的形成。项目部应该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拓宽销售市场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并同时在生产经营等诸多要素中,做到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取得较高的回报率。坚决杜绝成本浪费和不合理的支出。

2.科学合理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必须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目的是让施工现场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意义上做到能够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最基本、最重要的施工管理要求是标准化、规范化。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要素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并且要克服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这一切严格要求都是为了能够有效顺利地进行建筑施工生产活动。唯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项目能够在预期顺利的完成并交付。

2 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

施工技术人员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以及操作者。施工技术人员在项目施工前必须提前审查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评估其是否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工程任务并要确保工程质量的施工技术能力及施工管理水平。根据近几年的形势,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建筑规模随之迅速扩大,大量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行列中来,由于农民工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部分承包单位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而现场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另外,要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体系,提高质量监督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场施工要有明确的职责,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以统一的原则和程序,统一处理建筑施工现场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预期进度的实施与管理。

由于房地产行业在这个时代的迅速兴起,建筑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量非建筑专业人士涌入建筑施工队伍行列中来,由于综合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整个建筑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遭受了一定的考验。当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核心”的根本要求时,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就难以实现其最初的目的。因此,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及优化显得十分重要。

3 严抓建筑工程质量

必须坚持做到安全生产,质量优先,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时,建筑工程质量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它是社会民生安全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工程建设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研究建筑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凝聚了工程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在施工前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准确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审阅,对建筑图纸进行必要的、准确有效的修改,以为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经济时代里,投机商的大量存在导致了伪劣产品的泛滥,部分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借着其不会被质检部门检查的间隙,大量生产劣质建筑材料以换取高额利润。再加之建筑材料采购部门相关人员与不法生产商的利益勾结,劣质材料大量发往建筑工程现场。因此,在建筑材料购销中,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时的样品不符是常有的事。总之,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要严格把握好建筑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

3.施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方案

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明确主要的施工方案和方法,并根据施工方案和方法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对于工程项目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要求较高,施工复杂程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方案应该仔细研究,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从而保证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4.做好项目施工进度的全方位检查

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施工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工程技术人员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偏差。因此,做好项目施工进度的全方位检查,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进度显得尤为重要。

4 把握好工程项目的工期管理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是对施工单位的巨大考验。因此,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对于该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工期内完成至关重要。

作为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施工前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做好材料的订购和质量检查工作,确定后期材料的来货渠道,确保质量和数量。

2.确保能够顺利施工的环境条件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能够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是不确定的,而要想从本质上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就必须事先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环境、施工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3.检查核实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建筑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严抓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的质量及其可操作性。

5 切实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并对其作出相应评定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工程进行的各个阶段的质量完成情况来综合鉴定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的评定是整个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

6 综述

由以上论述可得出结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是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先决条件。因此,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制定深入有效的、全方位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是相当必要的。

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只有充分发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优化有建设性的技术方法和组织方案,才能做到集中整合、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盈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红.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J]建筑学研究.2010,(05)

[2]力十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论坛.2011,(11)

[3]华章.浅谈房屋建筑常见柔性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2011,(04)

[4]于朱燕.建筑行业管理中的伦理学[J]建筑工程施工技术.2010,(42)

[5]杨海创.关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2011,(14)

作者:王德黎

建筑行业管理伦理学论文 篇2:

国内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不足之处及其展望

摘要:劳务分包单位作为施工单位的一部分,其管理制度健全与否对整个工程至关重要。文章具体分析了目前国内劳务分包单位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劳务分包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工程管理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建筑市场亟需的劳务分包形式。

关键词:施工单位;劳务分包;临时性组建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保障工程投资效果,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其中施工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尤为重要,分包单位作为施工单位的组成部分,其组织组成模式及管理模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的整个过程。

1 国内劳务分包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素质低

目前,国内劳务分包制度不够完善,施工现场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平均文化停留在高中文凭。其管理人员有建筑的工作经验,施工主要靠经验进行,缺乏理论知识,对一些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分包的管理人员就不能满足现场要求。此外,由于分包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培训,团队意识比较淡薄,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多纯粹为了赚钱,缺乏质量、进度和成本的“三控”

意识。

1.2 组织结构的临时性组建

现阶段,国内的劳务分包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临时组建的,管理人员之间没有相互合作的经验。当工程施工完毕后,这个临时性的管理团队就被解散,各自又被分到其他项目进行工作。并且在这个管理团队中,一个人可能担任两个或多个职务,分包经理为了节省管理费,可能任命钢筋带班长同时担任现场安全管理员,劳务分包制度下的这种模糊管理在国内工程中比较普遍。

1.3 具体劳动力的临时性组建

施工中的劳务工种主要有混凝土工种、钢筋工种、模板工种和力工工种等,每个工种都有各自的带班长。在国内,这些劳务工种大多是“自由体”,他们可能不属于某一个具体劳务分包单位。当那个劳务分包单位需要的时候,他们可能进入到这个劳务分包单位,但工程完毕后,他们就可能和这个劳务分包单位没有关系,这就是现阶段国内劳务分包单位劳动力组建的临时性,这不利于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2 目前国内劳务分包制度对工程管理的影响

2.1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劳务分包单位作为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单位,其理论层次、管理层次的高低,对于工程的质量特别重要。然而分包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合格,将给工程质量带来重大挑战。现阶段,国内劳务分包管理人员工程质量意识不够强烈,这将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很大隐患。此外,由于劳务分包组织结构的临时性,给工程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带来麻烦,特别对于工程的使用阶段不利。正是由于组织结构的临时性,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缺乏工程的责任感,长期的这种工作观念,加剧了劳务分包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使得工程质量更加没有安全保障。

同样,劳动力的临时性组建,对工程质量也非常不利。由于临时性的工种进场,劳务经理及劳务分包管理人员对工人的操作水平不够了解,这有可能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现阶段,新组建的工种很多,这些新工种中有很多新手,他们缺乏施工经验及能力,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然而正是由于分包劳动力组建的临时性,导致这种工程“杀手”在滋生,这将给整个工程带来很大的威胁。

2.2 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分包管理人员的素质低,可能使得总包管理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管理,在总包管理正常管理的过程中,可能辱骂总包管理人员,不听从总包管理人员的管理,这将严重影响施工工期。此外,由于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和劳动力组建的临时性,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劳动力之间需要磨合,他们在适应这个新工程的过程中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也将影响施工工期。如果在施工过程出现某个工种,不能完全胜任这个施工项目时,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其主要表现在:如果要重新换这个工种的劳动力,总包管理人员首先需要通知分包经理,分包经理再想办法选择一批同样工种的劳动力,新进场的劳动力还需要对工程进行适应,如果在适应中,还是不能胜任这个项目,这就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工程中已经很常见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劳务分包单位劳动力组建的临时性。

2.3 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现在建设总承包单位主要以国企为主,劳务分包单位通过合同与国企施工管理单位建立临时性关系。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主要由国企单位提供,如果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素质低,将直接导致材料的浪费。如果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管理不合理,将导致劳动力的浪费。施工中,工人是材料的直接操作者,如果工人的材料节约意识不够强,将会直接导致材料的浪费,然而,由于劳务分包的劳动力临时性,使工人缺乏质量节约意识。例如:新进场的模板工,他们由于刚接触这个工程,可能会出现很多地方的浪费,如果现场劳务分包的管理制度不够严格,那么这种浪费将会慢慢加剧,将直接损害总承包的利益。

3 国内劳务分包制度的展望

3.1 政府提高劳务分包单位成立的标准

3.1.1 提高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政府部门应该实行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对于参加劳务分包管理的活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方能担任施工管理中劳务分包的管理工作。此外,政府必须重视建筑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理论原则,注重提高分包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样才可以实现建筑市场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全程化。

3.1.2 禁止劳务分包组织结构的临时性组建。政府应该要求作为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必须是劳务单位的正式员工,并且双方具有合同关系,禁止临时性地为工程项目组建管理人员。劳务分包的管理人员必须在劳务单位有固定的工作岗位,禁止一个管理人员担任多个工作岗位。劳务分包的组织结构必须明确,并且要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最少管理人数做出要求,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3.1.3 禁止劳动力的临时性组建。各个工种的工人作为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者,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各个环节。为了提高各工种的施工质量及便于管理,政府应该要求禁止劳务分包单位使用自由化的工种班组,各个工种班组必须有自己的合法劳务分包单位,对于自由化的工种班组政府应该要求归并在合法的劳务分包单位中,由劳务分包单位对其进行长期的管理。同样,作为劳务分包单位,必须有自己施工的主要工种。

3.2 施工总承包单位建立劳务施工管理部门

为了便于施工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成本控制,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成立单独的劳务施工部门。劳务施工部门具体对劳务工种进行分配对和劳务管理人员管理,这样劳务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各个工种都受总承包单位的制约,将有助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管理,具体的组织结构图见图1:

4 结语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日益完善,然而作为施工的直接操作单位—劳务分包单位,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本文从目前国内劳务分包单位的不足之处出发,分析其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并且提出现阶段国内亟需的劳务施工分包形式,便于国内建筑市场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陈军.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与选择

[J].科技信息,2009,(5).

[2] 李猛.探析建筑工程承包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12.

[3] 吴晓刚.对当前建筑行业管理中的伦理学分析

[J].科技信息,2009.

[4] 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J].科学之友,2010,4(12).

[5] 孙继德.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11.

作者:王创国

建筑行业管理伦理学论文 篇3:

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

摘 要:信阳平桥区乡镇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中部地区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并成功申报了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制度设计研究以推动项目建设。从公共政策的视角,以伦理学为分析工具,分析和评价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政策过程,可以看到乡镇图书馆建设应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保障与行业自主、社会自治方向转化。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 政府主导 公共政策

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体系向农村地区延伸的重要环节与重要“基石”,对于不断延伸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触角,构建布局合理、全民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出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项目完成全覆盖目标,我国已建成了覆盖全民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在建设实践中涌现了诸多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如:市(县)馆与乡镇政府合作建设乡镇分馆的苏州模式[1-2],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联合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嘉兴模式[3-4],市、镇两级投入联合建设的江阴模式[5],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诸城模式[6],等等。其共同特点是都不同程度的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来建设。

同样河南信阳的“平桥模式”也是由政府主导、统筹城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原则,统一建设乡镇图书馆,形成了以图书馆建设为中心整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了以平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18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图书馆为分馆,以社区街道图书室、农家书屋为支馆,以图书流通车为补充,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区域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7]。本文以河南信阳“平桥模式”为例,从公共政策的视角,以行政伦理学为分析工具,对政府主导的乡镇图书馆建设、运行、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政府主导型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平桥模式”的主要特点

平桥区是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划,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辖18个乡镇,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极为薄弱。2010年开始实施“平桥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由政府主导统筹,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基层图书馆人的努力下,经过三年来的建设,18座典雅、大方、宽敞、规范的乡镇图书馆落成、开放,社会效益逐渐显现。逐步形成了被学术界称道的“平桥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 政府主导建设、保障经费投入、争取爱心捐助

面对乡镇经济薄弱的现实,平桥区政府主动承担起建设主体的角色,从2010年开始实施“平桥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工程”,投资4000万元,统一建设了18座乡镇图书馆。建设伊始就制定了《平桥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草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立法程序,最终形成了地方法规,保证了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该办法规定区财政统一拨付总馆后续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年(购书经费20万元,设备维护与其他活动经费15万元);乡镇图书馆物业产权归各乡镇人民政府所有,区财政统一将乡镇图书馆后续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每馆10万元拨付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用于承担本乡镇图书馆运行过程中的水费、电费、设备维护、互联网接入年费、管理系统升级维护以及开展活动和图书购置等;每年各馆图书采购按计划上报区文化局统一采购办理。同时积极争取出版社援助、爱心人士捐赠和公益基金的投入等多方筹集资源。如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向总馆和18个乡镇分馆捐赠19套设备,并提供片源建设了“零钱电影院”,由图书管理员不定期为读者播放精彩影片[8]。

1.2 统一建筑标准、分级提供服务

按照标准化要求实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平桥模式”的突出特点。按照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定,根据测算,平桥区乡镇人口大部分在3万人左右,故乡镇图书馆建筑面积确定为821.22平方米/馆,并制定印发《信阳市平桥公共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信平办[2010]6号),开始实施公共图书馆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原则,统一由政府斥资兴建,现18个乡镇及办事处中已建设了17所占地面积不低于3亩、上下两层、建筑面积821.22平米、功能齐全的乡镇图书馆,另有1所即将建成的明港镇图书馆加上外观建筑风格等,面积将达到3750平米[9]。

“平桥模式”采用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分级提供服务。各乡镇图书馆是区图书馆的分馆,同时也担负着乡镇范围内村级图书室、流动书车的业务指导职责,保证普遍均等的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1.3 打造专业团队、实行科学管理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敬业称职的馆员队伍是办好乡镇图书馆的重要保证。2010年3月底,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从全区大学生村官中招聘了21名成绩优秀、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乡镇图书管理员,纳入事业人员编制,统一送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专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理论、业务培训,再到东莞市图书馆进行顶岗实习,全面提升馆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10]。同时积极与市图书馆、当地高校图书馆加强业务联系,以获得业务指导和帮助。

在平桥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各乡镇图书馆,是区图书馆网络化整体布局中的一员,统一使用区图书馆网络管理平台,统一共享服务器、设备、技术、人员,无需再自购相同设备。平桥区图书馆(总馆)统一协调各乡镇图书馆的设施及图书文献,统一配备,统一流通;读者借阅证件统一编号,全区通用。总/分馆共同使用的文献流通管理系统、多媒体阅览室上网服务管理系统和“平桥区公共图书馆门户网站”,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体系内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的互动互联,以网络化布局,为全区居民提供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各分馆利用多媒体阅览室自身优势,配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读者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共同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多媒体阅览室配有专用管理系统,注册读者每天可以享受一小时的免费服务。

1.4 整合文化资源、引领文化发展

平桥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础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调整图书馆与文化站关系,以乡镇公共图书馆整合农村综合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样使得原本被“泛化”与“虚化”了的文化站工作有了实体空间的依托和专业化提升。以公共图书馆为平台的农村公民道德教育、远程农业科技服务、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渐次展开[10]。

其次,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向下延伸,由区乡图书馆对辖区内的街道、社区图书馆(室)、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建立长效指导和帮扶机制,为农家书屋管理员讲解图书管理业务知识,帮助提高图书书标使用、图书存放、图书分类等业务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开展读书活动[11]。以社区街道图书馆、农家书屋为支馆,以图书流通车为补充,将服务触角通过全区已建立的251个农家书屋,23个文化大院,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6个村级文化室,服务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区、乡、村三级文化网络[12-13]。

再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场地,发挥图书馆保存、传承、发掘本土的、民族的、特色的文化成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广泛收集当地书画、剪纸、泥塑作品等民间特色艺术作品[14-15];开展各种服务三农的文化与读书活动;利用图书馆门前广场,举办广场舞龙、舞狮、划旱船等民俗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健身跳舞、戏剧演出、电影放映等文娱活动[16- 17]。通过开展上述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乡镇图书馆融入了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基础,协调农村文化站、文化大院、乡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发展,保存、传承、发掘本土的、民族的、特色的文化成果,服务三农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使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具有了持续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

1.5 馆际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平桥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注重馆际合作共建,探索资源共享途径。2012年12月14日,区委宣传部长、区文化局局长、区图书馆馆长一行到信阳师范学院参观考察,与信阳师范学院签订校地协同共建图书馆协议,聘请文献信息研究所长王宏鑫为平桥区图书馆名誉馆长。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专业技术骨干多次深入平桥区图书馆及其17个乡镇图书馆走访、调研,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乡镇图书馆馆员定期到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学习培训,信阳师范学院资深馆员到乡镇图书馆挂职锻炼的双向互动,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与乡镇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进行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馆际合作共建模式。

2 “平桥模式”政策分析与评价

2.1 政府自觉执行国家文化政策

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制度安排之一,我国于1997年签署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15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国承认人人有权:①参与文化生活;②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产生的利益;③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公民提供信息获取权、阅读权等具体文化权利,这些权利的保障有赖于政府提供相关的文化立法、文化政策、文化设施等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保障措施主要表现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就是说,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要求与基本途径,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18]。“平桥模式”中的乡镇图书馆既是为公民提供信息需求的知识宝库,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综合平台,它整合了乡镇文化站的部分功能,图书馆门前的文化广场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平桥区政府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是政府自觉执行国家文化政策的实践性探索。

2.2 政府主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保障农民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图书馆业界多年来一直呼吁的话题。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成果都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体创造出来的,但一旦成为一种可造福于人类的成果,就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公共物品。从制度正义的要求看,共享人类的文化发展成果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正当权利。为了保证公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国家、政府或社会有必要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大规模、有序化集中存储,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平等利用服务。图书馆就是这种大规模、有序化集存与利用人类文化发展成果之需要的产物[18]。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话语中县级及以上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而县级以下的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农村图书馆被置于了公共图书馆范畴之外[19],乡镇图书馆同样处于公共图书馆体系之外。因此,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匮乏,农民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平桥模式”是政府在突破政府管理体制和财政供给体系的前提下,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向农村地区延伸,主动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让乡镇公共图书馆成为农民精神家园的有效尝试。因而“平桥模式”是对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性突破。

2.3 图书馆专业化团队是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基石

纵观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出现昙花宿命现象,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匮乏。“平桥模式”从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职业化、正规化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不仅对馆员进行了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而且到国内一流的公共图书馆进行顶岗实习。为防止人才队伍流失,区政府对招录的乡镇图书馆管理员核定为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由区总馆负责日常管理、业务培养和考评奖惩,提高了馆员的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

2.4 整体化平台建设是乡镇图书馆发展的源泉

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目前,平桥区基本财力靠财政转移支付,乡镇多属依靠补贴,自身难以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和较为贫困的乡镇,由乡镇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更无从谈起。“平桥模式”采取整体化平台建设,将基层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试图让图书馆管理员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领军人物,通过平图讲坛、文化沙龙、阅读活动等的开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整体化平台建设可以综合利用乡镇政府文化经费和区政府文化事业经费,充分吸收和接纳社会资本参与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投入资金、图书、设备等,利用整体化平台营造社会影响,让有限的财政经费发挥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平桥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建立后,要培养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

目前,“平桥模式”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还要让图书馆被人们用起来。没有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图书馆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平桥区政府的领导也坦言,因为没有人读书,所以要建图书馆,认为供给可以刺激需求。通过调查走访得知,各乡镇图书馆的办证人数在80~300个之间,读者主要是图书馆附近的学生和乡镇居民,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办证的较少。因此,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扩大读者群体,通过宣传发动、以村为单位集中免费办理读者证,需要借书的读者到图书馆缴纳押金即可办理。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人民群众敢于、愿意、乐于走进图书馆,逐步培养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当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到图书馆读书、上网、看报、查询各种信息时,图书馆的存在就成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乐园和起居室。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习惯,图书馆就不仅仅是一座实体建筑物,而且是人民群众的第二起居室。

3.2 政府保障性政策法律化后,要加强行业自我治理

“平桥模式”为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区委、区政府认真研究制定了《平桥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并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其地方法规地位,该办法对图书馆的领导机制、硬件建设、管理运营、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等各方面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作了具体规定,完成了政府保障性政策法律化,要让公共图书馆体系能够充分进行自我治理。调查中也发现,建筑主体和设备完全相同的乡镇图书馆,其运营状态和服务效果却参差不齐,图书馆读者多少、馆内的环境卫生整洁程度、藏书分类排架准确度各不相同,个中原因有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同、馆员敬业精神不同、乡镇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等。其中,专业馆员流动、晋升、婚育造成的人员缺乏、纪律涣散、积极性受挫是影响运营状态和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不仅需要政府从编制上予以保障,还需要进行行业自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同时要严格落实管理办法。

3.3 在理念和空间上建立了乡镇公共图书馆后,要提升其专业化品质

“平桥模式”已经在理念和空间上搭建了覆盖全区乡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但是还需要提升其专业化品质。“平桥模式”采取的是紧密型总分馆制,乡镇图书馆是区馆的分馆(更像是区馆的派出机构),但是由于作为总馆的平桥区图书馆本身专业化水平有限,难于保证分馆——乡镇图书馆的专业化品质。因此提升乡镇图书馆的专业化品质的经济、高效路径就是强化总馆的专业化水平,完善总分馆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建立包括人员培训系统、业务指导系统、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技术支撑系统、文献物流配送系统等在内的运行体系。

3.4 “政府主导”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后,政府职能要转变为“政府保障”

“平桥模式” 是在 “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政府的应尽职责,但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硬件设施建设完成之后,“政府主导”的责任与作用主要应表现为“政府保障”,通过法治化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形成图书馆科学发展的自我治理机制,使政府主导、政府保障、自我治理、科学发展相辅相成[20]。

“平桥模式”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体制机制问题需要解决。我国长期形成的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一级政府办一个图书馆”几乎成为必然。对隶属于不同政府、不同层级政府管辖的图书馆之间建立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服务为要求的总分馆体系形成了坚固的体制壁垒。而 “平桥模式”试图通过整体化平台建设突破这种壁垒,其总馆隶属于平桥区政府,乡镇图书馆是平桥区图书馆的分馆,同时也是乡镇政府的文化基础设施,整体化平台建设需要乡镇文化站的支持和配合,但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文化站工作人员分别对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图书馆的正常业务运行经费和物业管理分离缺乏统一的监管和指导。呈现出依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整体化平台建设与现有公共文化管理体制的冲突。 因此,需要整合政府的文化职能,实施政府指导下的图书馆行业管理和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所有者、建设主体、管理主体的角色和地位,建立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平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已经搭建了覆盖全区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建立后,要培养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在政府保障性政策法律化后,要加强行业自我治理;在理念和空间上建立了乡镇公共图书馆后,要提升乡镇图书馆的其专业化品质;在“政府主导”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后,政府职能要转变为“政府保障”,着重提供经费保障和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政府主导向行业自主和社会自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沈红梅,吴荇.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16-19.

[2]潘丽敏.吴江市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的探索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3):91-93.

[3]李超平.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6):10-16.

[4]刘修兵.“嘉兴模式”让乡镇图书馆活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9-05-10(02).

[5]陈蓉,谢旗.江阴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2):103-106,126.

[6]臧运平,宋桂娟,郑满生,等.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4-16.

[7]孙小丰.平桥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实践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2):35-37.

[8]孙小丰.平桥区公共图书馆“零钱电影院” 即将开放 [EB/OL].[2012-08-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

3e3873f201012v01.html.

[9]图情释怀.平桥区乡镇图书馆建设见闻[EB/OL].[2012-04-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3873f201012v01.

html.

[10]张因祥,张建.信阳平桥: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进步(4)[EB/OL].[2012-07-12]. http://dangjian.gmw.cn/2011-08/26/content_2536185_4.htm.

[11]曹莉, 程波.平桥区图书管理员深入农家书屋指导工作[EB/OL][2012-08-12].http://www.xypq.gov.cn/html/xzbm/43020.html.

[12]薛建祥,杨传伟.平桥区“文化惠民”遍布城乡平桥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EB/OL].[2012-08-12]. http://www.xyw.gov.cn/news/xinyangxinwen/0Gb493H01

3.html.

[13]刘国启,杨传伟.信阳市平桥区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EB/OL].[2013-03-03]http://www.xypq.gov.cn/html/mtpq/79254.html.

[14]张小玉.惟妙惟肖的泥塑[EB/OL].[2012-08-12].http://www.xypq.gov.cn/html/tspq/69512.html.

[15]天翔.肖店剪纸——飞龙乘云[EB/OL].[2012-08-12]. http://www.xypq.gov.cn/html/tspq/69294.html.

[16]钱旺,李君.邢集镇二月二上演龙狮汇演[EB/OL].[2012-02-23]http://www.xypq.gov.cn/html/tspq/63414.html.

[17]张小玉.肖店广场文化精彩纷呈[EB/OL].[2012-08-12].http://www.xypq.gov.cn/html/tspq/70553.html.

[18]蒋永福.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43-45;53-54.

[19]于良芝,于斌斌.关于我国基层图书馆的竞争性话语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1,31(6):80-87.

[20]王宏鑫,仝亚伟,周云颜,等. 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整体化平台建设的实证研究——河南信阳“平桥模式”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G2.20130523.1458.001.

作者简价:陈辉玲(1973-) ,女,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实践,基层图书馆服务与实践,制度图书馆学;王宏鑫(1961-),男,信阳师范学院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计量学,基层图书馆服务与实践,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周云颜(1976-),女,信阳市平桥区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基层图书馆服务与实践。

作者:陈辉玲 王宏鑫 周云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农民工就业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中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