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阵地建设提升

2022-07-11

第一篇:规范阵地建设提升

创新服务阵地建设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阵地建设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安庆市迎江区建新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迎江区建新社区是安庆市历史悠久、商业繁荣的老城区,革命志士徐锡麟雕塑、太平天国英王府遗址、倒扒狮、清节堂步行街等名胜古迹坐落其中。同时,建新社区也是一个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的老城区,社区面积0.40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991户,常居人口6340人,流动人口734人,育龄妇女2033人,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指导下,我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目标,以政策推动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机制建设为依托,创新工作方法,为推动社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8年荣获“安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社区”光荣称号。2009年我社区做为迎江区唯一的一个受检单位,接受了市级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考核,为迎江区连续六年夺得全市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考核取得了第一名优异成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目标,不断完善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为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社区党委、居委会领导的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在居委会主任主管、副主任分管,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协管的基础上, 明确了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有经验有能力的社区委员具体负责。并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和共驻共建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成立了由51名楼栋长、43名信息员组成的纵向服务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物业管理部门的横向管理网络。在办公场所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两间50平方米的社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和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

1在一楼80平方米的活动大厅建立了人口学校、协会会员之家,并专门配置了电话、电脑、打字机、照相机、档案柜、电教设备、生殖保健药具专柜等,以确保社区计生工作的全面开展。社区计生委员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社区在室内外制作了以传播婚育新风、宣传生殖保健科普知识为重点图文并茂的宣传橱窗、政务公开栏、计生举报箱,充分体现了社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工作特色,使育龄群众一进门就有温馨、方便、安全、可信的感觉。建立了悄悄话室、联心簿,为育龄群众回访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了计划生育分片包干工作制度,以所辖5个居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责任片区划分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力以赴做好社区计生工作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计生协会会员会议,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电教设备齐全, 记录完整,工作有日志。同时建立了居民户互帮制度,发动社区志愿者关心、帮助广大育龄妇女。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方向,不断加强社区计划生育信息建设

为掌握社区育龄妇女的第一手资料,直接有效地开展育龄妇女服务工作,社区计生分片包干工作人员,持续开展对辖区内育龄妇女的调查统计工作,经常放弃节假日深入到所有育龄妇女家庭,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建立了家庭综合档案,并逐一进行登记、建档立卡。计生委员每天坚持用微机处理计生日常工作事务,从而实现了社区育龄妇女的信息化管理。对流入已婚育龄人员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为其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2009年为流动人口提供孕环情服务共计180人次,生殖保健咨询服务30余次。扎实开展四项清理摸底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工作责任。对清理出的“四项信息”及时进行跟踪、落实到位;对清理出来对象及时录入全员、WIS管理系统,切实提高育龄妇女的建档率和准确率。现本社

区无政策外生育,无14周以上政策内孕情流失,社居委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中重点已婚育龄人群服务对象按月进行访视,帮助常住和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掌握3种以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方法;设立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不断满足育龄群众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需求;为育龄群众提供初级生殖保健服务,服务室的药具专柜药品齐全,并实施免费发放服务项目。计划生育知识的知晓率在95%以上,宣传教育普及率95%以上,群众对计划生育的满意率在98%以上。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率达90%以上,宣传到位。

三、以服务育龄妇女为载体,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育龄妇女的基本需求涉及教育、基本生活保障、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民主权利等多方面,我社区服务坚持从育龄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环节入手,优先把育龄妇女纳入再就业、医疗保险、基本保障等民生工程范畴。我社区实施依法行政,依法为育龄妇女办证率达100%,做好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发放管理工作,落实率达100%。积极落实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奖励标准的计划生育家庭按时申报 并将“一卡通”存折发放到对象手中。落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独生子女一次性补助,我们通过调查、摸底我社区共有34名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退休职工符合条件,通过我们积极申报他们都拿到了1000-2000元不等的补助金。建立贫困家庭慰问制度,每年春节、“5.29”协会活动日、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献真情,送温暖”活动,对辖区范围内独生子女幸福家庭及贫困独生子女家庭、贫困母亲上门进行表彰、慰问,报通过搞好重点服务激活和带动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常住育龄妇女王健,夫妻俩人双双下岗,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庭生活一度陷入了低谷。社区为该户申请了低保,在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帮

助王健开了一个水果摊,考虑到水果保鲜的需要,社区又为她家募得一台冰柜。现今王健的水果摊生意兴隆,生活稳定。育龄妇女陈冬梅家住任北2-4-409室,结婚不久的陈冬梅是婚嫁来宜的居民,陈冬梅未怀孕前,社区就经常上门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怀孕后,妊娠反应激烈,社区工作者和女性志愿者跑前跑后,陪同到医院检查,帮助复印证件,办理生殖健康证,孩子出生后,又帮助孩子洗澡打包,讲解科学喂养方法,陈冬梅娘婆二家了解情况后都很感动。

建新社区把育龄妇女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挂在心上,全面提高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从调查核实办理低保金,到扶助育龄妇女就业;从联系争取育龄妇女子女助学项目,到协调学校为育龄妇女子女入学减免学杂费;从调解邻里纠纷,维护育龄妇女合法权益,到团结教育育龄妇女遵纪守法,树立生活信心,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等等。只要育龄妇女求助,只要是我们发现,都尽力帮助解决,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路还很长,育龄妇女的困难还很多,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示范社区”的作用,就一定能推动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建 新 社 居 委

二 0 一0 年五月

第二篇: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方案

一、开展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背景、现状、意义和目的

背景:宣传教育先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广大育龄群众,根本目的是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虽已

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但这并不完全是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的结果,我们还面临着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科学,人口素质不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并趋向多元的局面和形势。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建设,将其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全局,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创新人口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农村人口文化氛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必须顺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围绕中央《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适时调整和确立新的宣传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立足四川特色,坚持宣传教育理念、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开展具有特色的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加大包括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等先进的婚育观念、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在内的人口文化传播的力度与广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文化需求,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状:2003年前后,全省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建设了生育文化干线、环线、生育文化广场、长廊、生育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中心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阵地,全省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统一规划和督察考核,许多基层的宣传阵地建设相对零乱,档次参差不齐,“写几幅标语、挂几个灯笼、贴几张挂图、放几本书籍”成为不少宣传阵地的真实写照,而规划科学、建设规范、形式新颖、艺术性强、内容丰富、群众真正喜欢的则不多。

意义和目的: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是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是在总结与吸收“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提高与创新。实践证明,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各种人口问题,不仅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而且要充分运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着重以文化的力量解决文化(观念)的问题。开展人口文化阵地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人口文化有效融入到人们的生育、生产和生活当中,形成浓郁的人口文化宣传氛围,以先进的人口文化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是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这些地方选择一些人口相对集中、人口流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宣传辐射面较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秀农家乐,结合全省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整合、依托和利用各地现有的计生技术服务站(室)、“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乐”,打造一批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建立科学规范、形式多样、创意新颖、功能实用的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既可以展示本地人文特色,又能够倡导和传播人口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但具有宣传针对性强、受众面广、实效性高、点面结合、科学规范的特点和辐射示范作用,而且便于集中宣传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既符合中央“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省委“文化强省”的要求,也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融入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新家庭建设的有力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关于“利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各种文化场所和宣传途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活动”的工作要求。整合人口计生系统现有资源,依托社会资源,利用农家乐这一优势平台,创新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文化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作为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宣传上要坚持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为群众所关心和喜欢;要寓教于爱、寓教于乐,群众乐于接受。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四川省情及本地地域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注重实效,打造特色各异、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档次的人口文化阵地。

3.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全省统一规划、制作设计方案,重点选择旅游风景区、休闲经济区、新农村集中居住区

和灾后重建区的乡镇、村、社区先行试点,示范带动,逐步推进。

4.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托和整合利用乡镇、村、社人口计生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全省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当地乡(镇)、村(社区)社会文化建设规划和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三级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将先进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内容通过现代传输媒体,覆盖全省乡镇,进村入户。用2—3年时间,通过先行试点,规范和建设一批标准化、具有多功能、多媒体的人口文化阵地,形成多功能、广覆盖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信息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

具体目标:2011年,在县、乡镇规范和建设1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中心,乡、村级规范和建设10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站(室),命名10000个人口文化农家乐,大力发展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中心户、人口文化书屋。

三、框架体系

四、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一)人口文化大院或人口文化农家乐的建设标准(10000个)

1、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命名和统一标识;

2、在现有的基础上由当地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打造或点缀人口文化环境氛围;

3、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文图宣传品十种以上。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模型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二)村(社区)级人口文化站的建设标准(1000个)

1、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专栏。

2、反映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的公益宣传画和环境气氛打造。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十五种以上的图书角。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每年开展两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三)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的建设标准(100个)

1、反映人口计生主要工作的公益宣传画或专栏。

2、不同形式的木雕、浮雕等环境打造作品。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二十五种以上及配置有电脑的读书屋。

4、配置一套卫星远程信号接受设备、投影仪等声像设备。

5、配备一套广播、电视机声像宣传设备和十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7、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村(社区)人口文化站、组(社)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农家乐)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在规划设计上要立足地域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体现形式多样,将传播人口计生知识与展示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将传统宣传形式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将传播文化与美化环境结合,综合运用视、听、看、读、聊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开展人口文化的传播与倡导,达到让群众知晓政策、学习知识、愉悦心情、自觉执行人口计生规定的目的。

五、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步骤与评估标准

2009年各市(州)选点(址)申报,进行试点;

2010年,在总结试点阵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成2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1年建成3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2年建成50%的人口文化阵地。

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工作规划完成建设任务,最后由省人口计生委组织评估。

六、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

1.宣传氛围。(1)户外要有醒目的标识、规范的人口户外宣传画、温馨的人口宣传内容、形象生动的人口文化艺术造型(部分配置)等;(2)室内设图书角或书屋,配置含有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内容的文图宣传品、广播、电视等视、听、读宣传、学习媒介。

2.阵地建设。阵地建设规范、整洁,具体要求以前面第四条建设标准和要求为量化验收标准。

3.独具特色。(1)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环境优美,具有较强的乡土气息和当地人文特色;(2)宣传阵地建设与当地环境风格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

4.领导重视。各地人口计生委要高度重视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开展人口文化传播的农家乐业主或大院户主予以支持和倾斜,共同推进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九年七月十五日

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方案

第三篇:党建阵地提升发言提纲

xxx街道党建阵地提升发言提纲

xxx街道位于复兴区东部,下辖社区个,社区党组织个,共有党员数 人。“两委”干部人数名今年来xxx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思考推进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前实现了辖区阵地建设达标,打造了两个精品社区,巩固了基层党组织攻坚堡垒作用。

一、强化基层阵地建设

一是

强化责任抓好落实。活动阵地按照上级标准,做到有标识牌、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及相关设施、有基本情况介绍、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学习资料,坚持做到学习经常、活动经常、作用发挥经常。同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街道党工委对活动室设施进行配备、配齐,成立阵地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建设任务的部署落实,确保活动场所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科学规划抓牢示范。按照“无阵地的建阵地、有阵地的上水平,阵地建好抓规范”的要求,对基层阵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分步实施建设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和党员数量自主进行选择,做到统一规划,量力而行。阵地建设较好的支部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规范管理抓出成效。为使阵地建设的规范化,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场所日常使用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职责及联系方式,确保党员活动和职工群众办事方便。

二、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

抓学习教育,促综合素质提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运用党工委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集中研讨和在线学习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跟进学习最新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抓标准规范,促工作质效提升。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执行,逐条落实,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实施党工委书记、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机制。以主责主业为基点,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今年来主持召开党工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8次,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解决阵地建设、经费保障、基层党建品牌打造。建立科级干部联社区,社区书记联楼院,无职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层层加力、压茬落实,形成统筹谋划、各担其责、督查反馈、整改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结合街道社区实际,带头讲党课,开展专题讨论,推行“课堂式、结对式、定点式、网络式”“四式”学习法,利用每周四下午的理论学习时间武装头脑,掀起学习热潮。

第四篇:如何提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行政教务党支部

内容摘要:规范化党支部创建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的有效载体,对树立党员形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加强领导机构、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和打造党建品牌四个方面去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党的规范化;创新;品牌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内容包括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组织的;围绕企业单位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组织好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等,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庞杂的基层党建工作,简化为管根本、可考量的指标体系,顺应党建工作规律,是提升党建质量的有效方式。如何提升党支部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夯实组织基础,营造创建氛围。

实践证明,如何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在班子,根本在队伍。首先,要把“建设一个好班子”、“造就一支好队伍”,作为创建规范化党支部的重要目标。要突出领导班子建设这一核心,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原则,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班子,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搞好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其次,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小组。把“规范化党支部”创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统筹计划、年中检查调整、年底考核总结,坚持定期研究、随时检查。将创建工作分解,落实到党员个人,明确责任,建立权责一致,和谐顺畅、协调高效的运行责任体系。

二、完善制度,巩固阵地,弘扬优良作风,建设高素质队伍。

一套好的制度是党建工作的可靠保障,一种好的作风则是党支部建设整体形象的充分展示和力量的凝聚。把“健全一套好制度”、“形成一种好作风”作为“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工作成果的重要措施和主要内容扎实开展。

(一)完善制度,巩固阵地。

制定《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工作标准》,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员目标责任制度》和《党建工作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从根本上实现党建工作有目标、有责任、有结果。进一步落实党旗上墙,同时权利义务、组织机构、制度规范、主题活动、典型范例等也要上墙。

(二)强化传统教育,弘扬优良作风。

紧扣时代特点,结合时事热点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和维护党章。

(三)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改变作风。

要切实做好党务公开工作,要通过设立公开栏、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畅通监督渠道。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民主生活会、座谈讨论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开门纳谏,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认真整改,努力锻造一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创新载体,丰富活动,打造党建品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按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要求,结合职业学校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完善活动措施,实现党建工作、党建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力求使“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全面突破,全面提升。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切实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实效,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二)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契机,积极打造“廉政风险预警、廉政风险点防控、公开廉政承诺”的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创新廉政文化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涵,使廉政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行”。

(三)丰富党建活动。

尝试开展单位“规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活动,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质量层次不高、工作缺乏特色等问题,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展“亮身份、比奉献”承诺践诺活动,突出解决职责不清、目标不明、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主要模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定期进行党课教育。

(四)开展“干部下基层、真情献万家”活动。

突出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党员干部不接地气等问题,着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要真正进村入户,面对面了解情况,心贴心交流看法,强调每个党支部的每个党员每年都要到一次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帮扶或慰问,特别是要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真正体察民情、了解疾苦,切实掌握弱势群体、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五篇:科学整改 规范管理 提升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龙虎塘街道

区领导陆敏一行调研龙虎塘街道基层建设和社区管理情况后,街道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科学整改。一方面,街道继续下发《2011年度社区工作考核细则》,注重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强化思想素质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明确社区建设、管理的四个重点: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落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与“走进社区、走近百姓”活动相结合。各社区党组织要在楼道单元内不断丰富 “我是党员我承诺”等党性实践锻炼活动内涵,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重服务”的有效形式,大胆创新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居民”的有效方法。二是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继续巩固社区原有志愿者队伍、品牌,大力发展居民义务巡逻队等居民自治队伍,着重发展党员突击队伍,使社区党员在推进社区和谐家园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三是理顺城市管理职能。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管理权力与范围,强化社区事务管理。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准入制,不随意增加或扩充社区工作范围和内容。进一步明确社区经费保障制度,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必须做到经费到位、程序到位、方法到位、指导到位、标准到位,方便社区操作执行,切实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二、发展基层民主,发挥社区功能,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的平台

一是完善社区“一揽式”管理。以支部为单位,确定专人分片包干、定岗定责定位,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包干范围,承办包干区内的一切社会服务事务。社区党支部制定考核细则,与条线目标考核管理制度相结合,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二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把社区网站建设成为居民和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把居民在网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了解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的有效方式;按规定公示社区工作的规划打算,贴近居民的需求和愿望,畅通社区居民的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渠道,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三是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定岗定位定责。进一步充实社区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推动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创新载体,明确内容,加快社区服务专业化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结合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发专业服务岗位,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高就业稳定性。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立 “以个人购买服务为主,政府、社会购买服务为辅”的服务机制,探索建立福利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为老”服务产业化道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加速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扩建工程,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培训,落实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工作模式,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四是积极推进社区文体服务。要坚持在社区普及文化上狠下功夫。继续以全民健身为活动平台,提高活动的开展率和参与率。分层次开展各类各级文化培训,建立群众文化学习培训大菜单,满足广大居民文化学习需求,建立社区文化创作培训基地,每个社区都建立1到2支艺术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队伍,将普及文化做深、做广、做宽、做扎实,切实提高文化为居民服务的水平。五是积极推进社区安全服务。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完善社区治安联防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社区内部管理,建立社区治安联防协作机制,使社区内以社区民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防范为基础,以特殊人群和目标管理为重点,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和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融洽关系,凸显特色,全方位打造精品社区

一是大力推动睦邻文化建设。要把培育社区睦邻文化作为当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将构建睦邻文化作为当前创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来抓。举办社区“邻里节”,倡导居民走出家门,争做文明邻居,共享社区温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加强文化宣传为目标,继续开展特色楼道文化建设,在尊重居民民主意愿的基础上,调动广大居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亲身参与,动手装扮楼道,进一步密切邻里关系,增进邻里感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营造彼此帮助、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社区新风尚。二是继续开展社区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打造社区建设新的品牌、塑造新的亮点、创出新的特色,全面提升我街道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按照正确

分析、科学定位、突出特点、彰显个性的思路,坚持“做真做实不搞形式”的建设原则,把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工作成效的标准,畅达社情民情,实现“一居一品”,将社区特色品牌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规范选拔任用干部下一篇:感恩于心励志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