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适度利润管理论文

2022-04-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会计职业判断适度利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财务高管的素质是计量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标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不考虑悖德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会增加进行善意盈余管理的程度。

会计职业判断适度利润管理论文 篇1: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职业判断探析

【摘 要】 研发支出资本化主要包括两项职业判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和资本化时点的确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的完善程度、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研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以及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都会影响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恰当性。文章据此提出改善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研发支出; 资本化; 职业判断

由于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多变性,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职业判断。陈毓圭先生指出,职业判断就是会计的精髓,贯穿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因而,职业判断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进行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 1 ]。由于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的研发活动也在逐渐增多,互联网金融的渗入以及多样化的研发活动方式增加了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难度。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中的职业判断。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涉及的职业判断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将研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五个资本化条件时资本化。在这些规定中,涉及两项主要的职业判断,一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如何进行划分,二是何时五个资本化条件同时满足(即资本化时点如何确定)。

(一)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

尽管准则对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到企业的研发活动,要作出区分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连续性,没有很明显的界限,而且不同的企业研发项目的特点、流程等有较大区别,即使是同一企业,研发项目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再加上企业对于研发活动有可能会基于保护商业机密不愿过多透露相关信息,企业难以通过借鉴他人或者参考其他研发项目的方式来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因此企业只能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来进行划分。而这样的划分结果未必是恰当的。笔者通过查阅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发现,很多公司在披露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时,基本上是将准则指南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概念和特点原文照抄,只有少部分公司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披露。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对自己划分结果的恰当性没有足够的把握,披露准则原文就变成了最佳的选择。

(二)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在明确了开发阶段的起点后,还必须确定资本化时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开发阶段支出都可以资本化,只有在资本化时点以后的开发支出才能资本化,资本化时点之前的开发支出应该费用化。对于何时为资本化时点,准则指出,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可以资本化。但这五个条件同样是指导原则,具体到企业的研发项目,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同时满足这五个条件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少企业主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完成。当然,由于资本化时点的确定直接影响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进而影响企业的报表信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就有可能受到管理层的干扰。笔者查阅了2014年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大多数公司也是照搬准则的五个条件来说明其如何确定资本化时点,只有少数公司说明了其具体的资本化时点。

二、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本身就是一种会计行为。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以及行为主体即会计人员自身因素三种。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经济环境的多变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的完善程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会计准则及相关规范的完善程度;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研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等;会计人员自身因素主要指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综合素质。

(一)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的完善程度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重要依据就是会计准则及相关规范。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的会计准则也转变为原则导向,这既增加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空间,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会计准则难免有疏漏和不足,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准则的规定还是过于抽象,准则指南和准则解释也是如此,这使得实际执行中主观性过强,难以把握职业判断的恰当性,不少注册会计师都将研发支出资本化视为审计风险高发领域。

(二)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

在管理层的视角下,研发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这一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归属于管理层。因而,管理层有可能利用其权力通过研发支出政策的选择实现其报酬契约的利润要求以及其他目的[ 2 ]。国内外不少研究已经发现,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程度都会影响研发支出的资本化金额。因此,如果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就很有可能通过权力干涉甚至控制会计人员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职业判断,进而达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研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

规范的研发项目内部管理制度能够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职业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目前,不少企业的研发活动并未运用项目管理方式,也没有制定研发活动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使得研发活动支出的归属对象以及归属期间难以分清,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研发支出资本化判断的难度。一般而言,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立项审批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项目验收阶段。立项审批阶段前一般为研究阶段,立项审批阶段之后一般为开发阶段。企业将研发活动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同时紧紧围绕这三个阶段来建立研发项目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及研发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来进行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职业判断。

(四)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

研发人员一般不懂财务,要使得研发项目的支出规范化,会计人员就必须和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而会计人员懂财务,但是不懂研发,要将研发活动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判断研发项目支出何时可以资本化,就必须了解研发项目及每一个阶段研发活动的大致情况,而这也依赖于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如果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之间信息沟通及时顺畅,会计人员就可以在规范支出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信息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但是如果信息沟通不及时或者不顺畅,完全凭会计人员对研发支出的理解来进行职业判断,就难以保证每一个研发项目支出资本化的处理是恰当的。

(五)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结果。现有研究表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主要受判断人员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的影响[ 3 ]。此外,会计人员的性格、动机和努力程度也会对职业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如果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较低,那么包括研发支出资本化在内的职业判断的结果就可能有失偏颇。相反,会计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帮助其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三、改善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建议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对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的恰当性难以把握,这也直接影响了研发支出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当前的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情况。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

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越完善,就越能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恰当性。从准则的发展趋势以及法律法规的修订程序和规定来看,目前还不宜采用直接修改无形资产准则的方式来完善,但为了提高准则的执行度,财政部可以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以案例说明条文的做法,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用一两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如何确定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以此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准则条文。同时,相关行业会计协会也可以就一些常见的项目研发例如医药行业的新药提供专业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不具备法规的强制性,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借鉴使用。

(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会计人员与管理层存在雇佣关系的前提下,当管理层权力过大时,管理层就很有可能基于其盈余管理动机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就必须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管理层的权力得到制衡,从而尽量减少管理层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干扰,为会计人员进行恰当的研发支出资本化职业判断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机构设置,借助适当的授权机制来约束管理层的权力,同时改革薪酬制度,适度引入股权激励制度,通过多样化的薪酬来减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

(三)建立规范的研发项目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对于企业的研发活动,研发部门要按项目进行管理,同时在项目启动前就必须制定好一个规范的项目研发流程,可以考虑将流程分成上文提及的立项审批、组织实施和项目验收三大阶段,同时将每一个大阶段又细分为若干个小阶段,并明确项目研发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经费预算以及该阶段的完成验收标志或条件。其次,对于研发项目,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每一个小阶段结束时,对该阶段的研发支出情况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调整,达到验收标志或条件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小阶段。在这样的规范管理下,会计人员可以轻松分辨出各个阶段的分界点,并获取每一个阶段的研发支出金额,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职业判断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

要加强会计人员与研发人员的信息沟通,企业应在财会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建立日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 5 ]。首先,在每一个研发项目启动前,研发人员应向会计人员介绍研发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项目研发流程,会计人员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核,并向研发人员明确经费的开支规范。其次,在每个月的月末,会计人员都应向研发人员了解研发的进度,并将经费开支与项目流程所提供的经费预算进行比较,根据项目流程以及研发的具体情况作出职业判断。最后,项目验收后,会计人员还可以和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进一步确认之前所作的职业判断是否恰当。每一个阶段的沟通都应有相应的书面资料并经双方的签字认可。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首先,企业在录用会计人员时就应严格把关,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才。其次,对现有会计人员应制定一个定期的职业培训机制,而且这些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会计人员知识、技能、经验等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课程,严格培训纪律。集团公司还可以在集团内通过财务或会计知识技能竞赛等方式来促进会计人员知识、技能的提高。最后,通过制定措施激励会计人员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高,例如,以奖金或者职位晋升等方式来鼓励会计人员参加CPA或ACCA等职业考试。同时对工作勤勉的会计人员给予奖励,激励会计人员加强自身的努力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莫磊,李月娥.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J].财会月刊,2008(6):18-20.

[2] 魏贤运,柴小康.管理层权力视角下研发支出政策选择:以医药和生物制品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3(7):79-82.

[3] 孟凡斌.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5(7):51-53.

[4] 王丽杰.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分析[J].财会月刊,2009(3):89-90.

[5] 吕洪雁,侯金燕.无形资产研究和开发阶段划分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4(9):25-26.

作者:吴清

会计职业判断适度利润管理论文 篇2:

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财务高管的素质是计量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标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不考虑悖德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会增加进行善意盈余管理的程度。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主成份分析 盈余管理 行为主体

一、引言

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而管理当局为谋取个人或局部利益采取的盈余管理行为,则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后,以原则为导向,留给企业较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允许企业管理当局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账务处理。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与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作出恰当的会计估计,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也给了企业管理当局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在制度安排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利润操纵,反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背景,本文以会计行为主体为视角,分析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检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会计职业判断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杨家亲、许燕(2003)较早对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盈余管理只是利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并常以职业判断为借口进行掩饰,以至于很多人将某些盈余管理行为误以为是会计职业判断。黄珍文(2007),王振涛(2008),刘国城、杨丽丽(2009)指出了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陆宇建、张继袖(2010)发现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因素要比人的主观道德因素重要。综上,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会计职业判断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已得到认可。然而,从实证角度研究比较缺乏。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因素可分为主体、客体以及环境因素。已有文献多从环境和客体进行分析,较少涉及其行为主体研究。鉴于高管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责任者,会计人员基本信息缺失,本文以上市公司高管素质代表行为主体,提出假设:

H1:高管素质是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的核心因素

盈余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管理当局,他们为了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在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越高,说明行为主体越了解会计准则的要求,越容易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和选择。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对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公司的业绩与自身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一般认为,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时,高管粉饰业绩的动机越充分,陆正飞、魏涛(2006)和陈祥有(2010)分别针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和IPO行为中盈余管理与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观提供了证据。为进一步检验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假设如下:

H3:对管理当局来说,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业绩之间的交叉项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鉴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70家,其中2008年34家;剔除了当年度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共140个样本。排除了当年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以及传播文化行业、制造业下的木材家具子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量都小于10,不适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分行业回归),得到盈余管理程度研究的总样本量为2752,其中2008年1331个,2009年1421个。此外,由于上市公司对是否披露高管人员的信息(如职称、学历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只有部分公司对此进行了披露,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剔除后,所得样本共计362个(2008年166个,2009年196个)。本文的财务高管人员素质指的是上市公司中已披露的财务最高负责人的素质,其选取的顺序为: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部经理或财务部长。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指标的基本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指标的基本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对基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主要采用了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定量计量,指标见(表1)。同时,将计算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数CAPC作为解释变量,并引入三个控制变量,见(表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下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DA=β1* CAPC+ β2*LNSIZE+β3*LEV+β4 * AvgROE+β5*(CAPC*AvgROE)+ε…(Ⅰ)其中,DA是通过采用分行业估计的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算得出的。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主成份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次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份,即m=6,这6个主成份可以反映原来指标反映信息的77.813%。从(表4)中看到,第三个主成份F3主要反映了财务高管的教育背景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证明假设H1成立。用主成份载荷矩阵(表4)中的数据除以主成份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六个主成份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F1=0.227ZX1+0.246ZX2-0.04ZX3+0.375ZX4+0.365ZX5+0.18ZX6+

0.096ZX7+0.269ZX8+0.182ZX9+0.495ZX10+0.498ZX11-0.065ZX12;

F2=-0.07ZX1-0.071ZX2+0.116ZX3+0.548ZX4+0.537ZX5+0.015Z

X6+0.029ZX7+0.2ZX8-0.057ZX9-0.405ZX10-0.405ZX11+0.124ZX12;

F3=0.433ZX1+0.27ZX2+0.271ZX3-0.069ZX4+0.104ZX5+0.406ZX6

-0.494ZX7-0.303ZX8+0.356ZX9-0.119ZX10-0.1ZX11+0.001ZX12 ;

F4=0.242ZX1+0.251ZX2+0.443ZX3+0.019ZX4-0.26ZX5-0.648ZX6

+0.177ZX7+0.179ZX8+0.317ZX9-0.13ZX10-0.117ZX11-0.009ZX12;

F5=0.348ZX1+0.295ZX2-0.56ZX3-0.067ZX4-0.01ZX5+0.108ZX6+

0.535ZX7-0.145ZX8+0.157ZX9-0.168ZX10-0.176ZX11+0.268ZX12;

F6=0.079ZX10.191ZX2+0.174ZX3-0.035ZX4-0.052ZX5-0.05ZX6-

0.172ZX7+0.061ZX8-0.428ZX9+0.105ZX100.111ZX11+0.825ZX12。

在此基础上, 以每个主成份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份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份综合得分模型:F=

0.2439F1+0.2103F2+0.1581F3+0.1455F4+0.1323F5+0.1099F6 将公式上述结合计算可得以下模型:F=0.199020ZX1+ 0.184286ZX2 + 0.067002ZX3+ 0.185890ZX4+ 0.173549ZX5-0.013797ZX8 + 0.029053

ZX8 + 0.073370ZX8 + 0.108554ZX9 - 0.012837ZX10 -0.007609ZX11+0.135162ZX12

(二)回归分析将主成份分析模型得出的综合得分代入模型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CAPC的回归系数为正的0.028,与预期一致,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数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H2的成立。而交叉项CAPC*AvgROE的回归系数为0.008,虽与前文分析结果一致,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假设H3不成立。将(表5)中相关变量的系数代入回归模型Ⅰ,则可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表达为:DA=-0.024CAPC+

0.004LNSIZE-0.051LEV+0.052AvgROE+0.008(CAPC*AvgROE)+ε。

四、结论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一个评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模型,对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会计职业判断的综合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造成盈余造假,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适度且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行为主体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说明其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更透彻,由此采用的盈余管理措施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鉴于数据难以查找,本文并未将道德因素引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计量模型,因此,在不考虑悖德的情况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增加进行善意盈余管理的程度。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对于财务高管人员以及会计人员信息的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引导上市公司披露财务相关人员的素质因素,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研究进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家亲、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2]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3]陈祥有:《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编辑虹 云)

作者:张迎迎 邢传

会计职业判断适度利润管理论文 篇3: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及途径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即对企业应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进行判断与选择。2006年我国领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财政部的安排2007年初在上市公司实施,逐渐实施面持续扩大在社会的全面实施也将为之不远,为此,奉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来探讨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问题。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职业判断会计途径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扩大了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为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作用,必须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当前我国会计判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判断结果不理想,不能较好地提供公允会计信息,应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会计判断的合理方法、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一、会计职业判断概述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惯例的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目标性。一般而言,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和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2.主观性。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会计人员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同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只能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

3.权衡性。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4.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对主观判断,它受制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受制于社会的外在约束机制。②受制于会计的某些自身特征,原则及相应的理论框架。③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

 二、新准则对会计职业期断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改变原有一些准则内容。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同时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增强了会计自由裁量权。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相比以前的会计体系,新准则体系提供了非常繁多的原则性处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

第一,公允价值计价方法的选用问题。对于公允价值的选用,新会计准则给出了谨慎、适度使用的基本精神,即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才可以公允价入账。能否可靠计量便需会计人员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所处市场环境进行判断,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的问题。

第二,无形资产相关问题的判断。无形资产准则比较简单,但是它需要很强的职业判断:有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判断,也有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判定。这些判断直接与无形资产的人账价值和当期费用,以及最终影响会计利润在各期的数据。

第三,衍生金融工具相关问题的判断衍生金融工具持有目的是投机获利和套期保值。衍生工具的目的不同导致会计处理不一样,投机获利项目的盈亏最终计入当期损益,套保工具的盈亏计人被套期项目的成本或损益中。因而需要对衍生工具的投资目的进行判断。会计行为导致经济后果,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导致经济后果的重要原因和手段新企业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判断的事项增多,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活动中大量存在需会计职业判断之处。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对企业的盈亏和价值有着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的效果来自于职业判断能力,因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三、新准则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在不考虑会计职业判断所处的外在环境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基本上取决于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因此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资料完整和真实,从而真正发挥新准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途径

(一)转变传统会计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若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只是应付了事,因而也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培养会计人员具备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信息和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限于会计专业知识,在当今丰富的市场经济中,也需要掌握经济、管理、贸易、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已经和会计密不可分,随着会计行为复杂化、参与决策化。会计专业知识不仅局限干财务会计,还包含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审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等有关知识。只有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其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提高。

(三)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判断能力

大学会计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之毕业后能够以独立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在知识经济年代,由于企业的不断创新,新的经济业务的大量涌现,会计处理,会计规则也在不断更新,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具备再学习的能力,不进行知识的更新,就谈不上职业判断能力。因而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应成为每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素质。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会计人员知识能力的制度,但现在继续教育形式化严重,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必须改革当前的继续教育体制。

(四)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会计执业经验的积累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修养必须通过不断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有理论不一定有经验。经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也会使职业判断成为习惯。

(五)掌握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和程序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繁杂、复杂程度各异,但其判断过程都应遵循一些共同的步骤,掌握合理的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方法原则,就是掌握了问题的精髓。只有掌握良好的方法,并依据程序办事,才能较好地发现,解决需要会计职业判断的问题。

(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高尚的品格,正确的行为动机和丰富的理论业务知识的综合产品。职业道德依赖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教育的力量维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它只发生在法规和准则对会计人员行为限制的边缘地带。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也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礎的行为自律程度。新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当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时,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作者:王 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网络信息论文下一篇:虚实表现西方油画造型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