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青海藏区在物质基础、农民素质、环境改善、村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进程。藏区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藏区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贫困面较大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论文 篇1:

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研究初探

摘 要:通过对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取得的绩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从2004年起,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改善民生来开展,文件的下达有效地指导了三农问题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但是就广大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和体制。本作者以长沙市新农村为例,为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以及为贯彻党中央的相关要求,对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长沙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工作思路日益清晰,政策精神渐入人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示范亮点精彩纷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涌现出一大批村(镇)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如星沙镇、洞井镇、大托镇、洞阳镇、葛家乡等都是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到2009年为止,全市已创建各级文明村镇358个,其中市级文明村镇33个,省级文明村镇13个,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的全国文明村镇4个和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8个;4个县城均为省级文明县城,其中长沙县为全国文明县城。第二,环保基础建设不断加强。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长沙基本建成覆盖乡镇、村组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长沙98个乡镇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69个、村级垃圾收集站437个、各类垃圾收集池(筒)65万余个,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70%。届时将使农村垃圾难以处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长沙还基本建成覆盖四河流域的污水处理体系,40%的农村行政村开展了生活污水处理,集镇与农村地区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9万吨/日。第三,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上逐渐增强。目前长沙市政府就农村畜禽污染治理上补助2 500万元,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补助2 000万元。就长沙县来讲,三农资金投入将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为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投入保障。

二、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言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1],长沙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在:

1.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粗放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相应出现,限制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如农村高强度地使用农田化肥及杀虫剂等化学药品造成的土壤和河流污染。另外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厂化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拔起,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城市污染的转嫁等等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日益恶化。

2.农村生态规划不合理,实行“一刀切”。长沙市仍有少部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力度不大;有的不恰当地要求,甚至在公路沿线用涂料“画”新房;新村建设不突出乡村、民族特色。有的规划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功能区划,只要自己家有土地就可以随意建房,而且没有铺设下水管道造成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

3.农民环保意识整体偏低。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沙市农村农民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旧偏低。据了解,2010年长沙县在省内首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户分类减量、村集中消化、镇监管支持、县以奖代投”的模式运行,其中垃圾桶发放到了每家每户。但是很多村民却“大的垃圾桶拿回家装被子,小的垃圾桶则用来盛米。有些农民为了图省事,直接就地处理垃圾,加剧了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另外调查显示长沙市农村居民有80%的受访者认为畜禽废弃物可以直接排到水里。这些都是由于农村的落后生活方式以及村民们环保意识低下所造成的。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管理体系薄弱。长沙市农村环保机构匮乏且力量薄弱,大多数环境管理机构基本上只设到县级,很少有设立在乡镇的环保监管部门,即使设置了乡镇环保站,其人员、环保监测设备和经费也相当不足,而且还因法律法规缺失而导致其监管职责不明 [3]。据调查,只有浏阳市在乡镇设立了环保站,环保站的人员配备一般为1~2人,环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环保知识缺乏。而且环保站成立时间还不到一年,各种制度都还尚未完善和健全,监管对象和范围也主要仅仅限于镇政府所在地街道环境卫生及工业污染,很少或几乎没有处理、调解过因农村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引起的纠纷事件,更谈不上指导农村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各级环保部门缺乏一个综合的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部门实施责任和部门间的配合,影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推广。

三、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提议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统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环境的容量和资源的接续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做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 [5]。针对长沙市目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围绕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使长沙市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作为生态文明构建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农民是否关注、认同并参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其生态文明观是关键 [6]。而长沙市农村目前的宣传教育也停留在公示牌、横幅标语、大学生公益活动等方面。对于环境保护应加大力度,充分讲述保护环境的方法以及在环境方面的权利。如在乡、镇建立农村环保学校,定期邀请环保专家讲授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如以农村越来越多的癌症村为例说明村民乱扔垃圾、过度地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污染的危害。以便引导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处理好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减少长沙市农村环境污染。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分类指导、试点示范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以人才建设打造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把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让农民学会用知识去致富,用知识去维护环保。

2.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个性特色有机结合。做好村镇规划,是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7]。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生态、历史文化和环境优势,把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建设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乡镇,作为乡镇生态化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根据不同乡镇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的差异,确立乡镇各自开发模式,形成各自的成长形态,构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农村生态空间,如开慧乡,就充满了湖湘文化特色、现代化农村气息,将历史文化与乡镇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另外金井镇在建设中打造茶文化一条街,建立茶文化公园、开发茶文化旅游景点、开茶馆、出茶书、举办茶文化节,全面提升茶产业文化内涵,突出本镇特色。还有汉回村在挖掘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强调突出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保存部分原始村落模式,构建具有“乡村意象”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

3.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首先完善农村执法机构,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延伸到县、区以下,市财政要做保障好配备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系[8]。其次是要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环保法律知识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知识,建立执法人员学习环保法律知识的长效机制。如浏阳市于2010年就在各乡镇设立了环保站,而且为提高执法人员的环保知识,对乡镇环保站的全部执法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与执法方面的知识培训,为该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就是要建立起农村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有助于准确了解长沙市农村各阶段生态文明的现状、 问题的根源和变化的趋势,建设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和扎实有效,政策制定才有依据[9]。

4.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民真正需要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是经济、资源与人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粗放的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发展低碳农业[10]。首先采用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生产,长沙市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上必须注重在农村地区实行循环生产的农业模式,可以推行畜— 沼 —果、 畜— 沼 —菜,畜 —沼— 花木,畜 —沼 —茶等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既提高养殖效益,又改善人居环境。利用清洁技术发展立体循环农业,如浏阳市葛家乡金塘村,在环保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对本村的猪圈进行了环保改造,猪圈里铺上了80公分厚的垫料,这垫料由“生物菌”和谷壳、木屑等组成,好像一块“尿不湿”摊在猪圈里,猪的粪尿排在垫料上被“生物菌”迅速消化、分解,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蒸(下转65页)(上接41页)发,不需人工清理粪污,不会产生蝇蛆,达到生猪养殖污染“零排放”标准。其次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长沙市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以倡导健康生活为理念,以现代生态文明为核心,发展名特优花卉苗木 、生态水产养殖,并进行园林小品、旅游设施配套,打造农业生态景观。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集农业观光 、郊野健身 、休闲度假 、餐饮垂钓为一体人与植物共荣、 人与自然和谐的本地高档次的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场所 。此外,可以通过发展都市化农业、绿色有机产品、乡土文化农家乐等等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前沿,2011,(1).

[3] 杜光华.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34-35.

[4] 张洪新.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8,(1):61.

[5] 谭卫国.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观察,2008,(6).

[6] 管爱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价值观转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7] 沈意文.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新选择——江苏姜堰河横村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76-78.

[8] 贾海薇.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路径[J].黑龙江史志,2009,(22):2.

[9] 吴红军,等.福建农村生态文明监测体系构建及测评[J].发展研究,2011,(1):105-109.

[10] 贾晟,等.发展低碳农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蒋乔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79-84.[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张晓缝,李丽霞,张小红

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论文 篇2:

青海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模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 青海藏区在物质基础、农民素质、环境改善、村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进程。藏区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藏区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贫困面较大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藏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模式;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中央2006年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中的第二大任务,这充分表明全国广大农村牧区在充分享受国家以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将迎来又一次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作为青海广大藏区,在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机遇尤其不能错过。因此,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的青海藏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海藏区主要指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本文研究的范围包括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域),面积69.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7.1%;总人口166.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01%,其中藏族人口117万,占藏族总人口的70%,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25%,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国共有10个藏族自治州,其中青海就占了6个,藏区面积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分散。农牧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自然条件约束依然存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偏低,农牧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差;贫困人口分布由集中向分散转变,扶持难度加大,减贫速度放慢等等。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青海藏区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丰富的旅游、畜牧和水电资源等优势,围绕建设国内高原旅游精品区、以牦牛和藏系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品加工区、最优的水电工业经济区和具有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和质量效率并重的原则,推进藏区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建设模式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青海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途径。

一、青海藏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青海藏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虽然藏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来看,制约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很突出。

(一)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较多。2006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300元,而藏区农牧民人均收入1806.53元,是城镇居民的四分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藏区30万贫困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这是因为藏区农牧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藏区农牧民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养殖业、种植业;一是赴外打工。20世纪末,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打工潮刚刚兴起,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农牧民这两项收入均增长较快,对温饱问题的解决及少数农牧民提前实现低水平的小康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发生变化,藏区传统的农产品由于经营粗放,缺乏深加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趋被动,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殖业增收不仅十分困难,将来还有下滑的可能。而打工经济随着全国打工人数的增多,竞争也越发激烈,对打工者素质,尤其是知识与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这正是藏区打工农民的“软肋”。因而,依靠打工增收也存在很大难度。牧民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实际收入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启动诸如“三江源”保护工程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也导致目前搬迁出来的牧民生活成本增加。两者合起来看,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呈扩大趋势。

(二)基础设施薄弱。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的藏区,有限的地方财力难以为农牧区大量的硬件设施、公共事业建设提供配套的资金保证。而没有相当的硬件设施投入和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具体表现为:农区还有大部分基本农田不能保障灌溉,牧区牧户虽然基本实现定居,但建成砖木结构定居房的牧户只占30%,而且少部分是以畜棚改建成的或以草皮垒墙建成的简易房屋,大部分牧户的住房条件很差,部分牧户还存在人畜混住的现象,特别是在青南地区50%的牧户还未实现草原“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青南牧区10.76万人、147.49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在青海黄南州256个村中仍有44%的村不通电,56%的村不通广播及电视,还有50%的村尚不通路。水、电以及乡村公路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农牧民增加收入的瓶颈。

(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青海藏区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医疗卫生条件差。从医疗条件看,还有1242个村没有卫生室,占行政村总数的95.2%,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缺医少药、因病致贫的现象突出。再加上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村社的生活燃料、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村社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地方财力支持农村发展力量有限。三是争取国家支持有一定难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国家会从多方面予以支持,但国家支持是有条件、有重点、有限度的。“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是国家实施项目的一般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农村基础好、配套资金充足、建设条件成熟、示范作用强,在争取国家支持上占据明显优势。藏区则相反,一是许多农牧民才刚刚摆脱贫困、维持温饱,有的甚至还在贫困线上徘徊,基础太差;二是地方财力弱,缺乏足够的配套建设资金;三是藏区一般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信息相对不便,缺乏示范效应,因而在争取国家支持上往往处于劣势,就是争取到国家扶持,建设难度也相对较大。

(四)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区中低产田面积不断扩大,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青海160个乡镇、596个行政村,水土流失面积达44282平方公里。牧区草地生态系统趋于超载一退化一再超载一再退化的恶性循环演替状态,目前退化、沙化草地面积达11291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6.8%,而且现有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人、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威胁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和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国家在农村通水、通电、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青海藏区一些地方,农村环境较以往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比过去污染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污染’企业由比较发达地区向贫困山区转移,使部分地区工业污染明显加

大,有的甚至危及周边农户正常的生产与生活;二是随着农村牧区消费习惯的改变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牧区废物、垃圾(尤其是塑料薄膜等白色垃圾)增多,无专用垃圾场堆放,造成生活污染较过去明显加重。三是由于农村壮年劳动力减少,山区越来越多的农户舍弃农家肥,改用化肥;舍弃人工除草,改用化学除草;加之病虫害增多,农村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化学污染日趋严重。

(五)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各方面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有限,农牧民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对防御自然灾害的基本设施和体系建设还非常落后,农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农牧民仍然以“靠天吃饭”、“靠天养畜”为主。同时,市场发育迟缓,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资金支持不够,产业带动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六)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转移门路不广,且缺少技能培训经费,少数转移输出的劳务人员大多集中在虫草采集、饭馆、建筑小工等行业,基本上以体力性输出为主,难以向技能性输出转变。

(七)农牧民素质有待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不仅对物质文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民素质要有相应提高。事实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无不要求以较高的农民素质做保证。但目前藏区在提高农民素质上,缺乏有效的措施与手段。其主要困难在于,一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大批外出打工,使长期滞留于乡村的农民整体素质下降。二是由于藏区近年来城乡差距、镇村差距、村户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城市的各类干部、职工则因为基层条件差、待遇差、不稳定等原因不愿意下乡镇,更不愿意到农村、进农户。就是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职工,很多也想方设法将家安置在城市,有机会就离岗进城。三是藏区受经费限制,公益性文化活动很少。近年来实施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时间短,范围十分有限,对广大农村牧区的旺盛需求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四是贫困山区人口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客观上难度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牧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目前现状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半文盲人口占30.3%。大部分乡村学校的设施、师资力量薄弱,农牧民非文盲青壮年中大部分只知一些藏文拼音读法而已,远不能适应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和现代生产经营的要求,接受农牧业科技信息的能力很弱。五是电视是藏区农民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各类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最简洁、有效的工具,但越是收入较低的藏区,购买电视、接收节目付出的成本越高。在青南地区仍有215个自然村看不到电视。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与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牧民素质的提高,进而制约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

二、青海藏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基本模式

(一)资源型新农村新牧区。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藏区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黄南州在隆务峡的水电梯级开发,海北州在大通河的水电梯级开发,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此,应采取积极发展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加快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建设。

(二)工业型新农村新牧区。所谓工业型新农村新牧区,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海西州的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

(三)生态型新农村新牧区。所谓生态型新农村新牧区,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牧区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地提高。“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是青海藏区推出的建设能源生态型农村的主要模式。海东地区把近年来在全区普遍实施的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特色农业统称为“生态型农村经济”,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条奔小康的“绿色”通道。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青海省提出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的思路,即保留农村牧区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建筑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在村庄整治和建设中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以提升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城镇型新农村新牧区。所谓城镇型新农村新牧区,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海西州在创建文明村镇,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全州共有6个建制镇分别被列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

(五)农庄型新农村新牧区。所谓农庄型新农村新牧区,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青海藏区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充分利用“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大力发展藏式农家乐产业,使一部分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六)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新牧区,也即城郊型新农村牧区,就是按

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牧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适应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互助县立足主导产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青海省新农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海东地区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三、青海在藏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策分析

推进青海藏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要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树立新的经济思想和理念,统筹兼顾,并将“经营藏区”的思想贯穿到藏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是要树立“经营藏区”的理念,将青海藏区一切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要素,诸如土地、企业、矿藏、生态农牧业、旅游、水电等纳入“经营”的视野范围,加大经营产业、经营城镇、经营人才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

(一)经营好农牧产业,建成最大的牦牛产品和最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核心是农牧民增收,关键是发挥本地优势,出路是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发展藏区生态农牧业的总体要求。青海藏区有1280万亩耕地、4亿7千万亩草地、1亿2千多万亩林地,是藏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理想。之地。藏区既是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点地区,又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就能做好农牧业这篇文章。重点是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起点建设牦牛经济园区。牦牛作为生存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稀缺物种,其开发前景极为广阔。目前,在青海藏区牦牛存栏达到742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总量的70.4%,青海省是牦牛肉的主产区,每年牦牛肉总产量达30.3万吨,处在全国首位。因此推动牦牛资源转变为牦牛经济,通过大力发展以牦牛为品牌的生态畜牧业及其加工业,加快发展以“牦牛经济”为龙头的高效农牧业,是藏区农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二是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不断加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规划和实施,重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保证农产品加工型企业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实现一县一品乃至一乡一品,提升种植业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其在产出和销售上实现一定规模。要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潜力,积极探索和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化建设,坚持“财政引导、银行支持、外资补充”的方针,使藏区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达到一定的规模。三是着力引进加工型龙头企业。搞农畜产品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将千家万户的农牧民纳入到整个链条中,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带动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分层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更是富民的好路子。因此,经营藏区农牧业必须重视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

(二)经营好旅游产业,建成较大的国际旅游精品区。青海藏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有闻名于世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李家峡库区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源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植物1500种;有540万公顷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22.5%,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世界少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二是厚重的多民族文化。藏区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古代的氐羌部落、吐蕃、鲜卑、汉族和回族等民族在藏区互相融合,共同进步,构成了现在以藏族、蒙古族和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这里为“民族文化走廊”。多年来,结合可可西里、昆仑山等景点的成功开发,青海已将藏区的旅游开发主题定位为:世界自然生态遗产地观光、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有了明确的开发目标,如何去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藏区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必须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地方人民政府是旅游业发展的主导者,各级政府一定要始终坚持保护是核心、规划是前提、管理是关键的原则,积极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用生态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开发和规划旅游地,做到旅游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要从作为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际旅游精品区的角度,以青海藏区作为西部旅游的中心之一,重在更高层次上划定藏区的旅游功能区,使各功能区的定位更为合理。要以青海的巴隆狩猎场、坎布拉丹霞地貌、贵德黄河沿岸旅游景区、青海湖旅游景区、原子城景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等为基础,整合旅游资源,把青海藏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黄金旅游经济圈的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三)经营好水电产业,建成最优的水电工业经济区。青海藏区水能资源富甲一方,理论蕴藏量为4119万千瓦,可开发量2210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水能蕴藏量和开发量的10.6%和13%,是全国的水电富集区。黄河上游主要地在藏区,水能开发具有点位多、落差大、投资省、效益极佳的优势。近年来青海藏区立足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大力发展水电产业上做文章,努力实现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变,不断加大能源电力基础建设,把水电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发展,促进了水电支柱产业的形成。截至2005年,青海藏区水电装机容量达1129万千瓦,目前在建的还有2610多万千瓦,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水电工业已成为藏区第一支柱产业。因此,立足丰富的水能资源,尽快把水能资源转化为水电资本,建成全国藏区最大的水电工业经济区,带动以硅、铝系列产品为主的热炼高耗能工业和绿色食品速冻保鲜为主的冷炼高耗能工业等优势产业成为青海藏区各州工业升级改造面临的最好机遇。经营好水电产业必须要坚持项目是前提,环境是基础,政策是保障,服务是纽带,业主是关键的原则,促进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转变。一是要利用藏区的水电、生物、矿产等优势,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三是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加速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耗能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优化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促进优势企业快速扩张,尽快形成一批知识技术含量高、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建立起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经营好城镇。经营城镇对青海藏区各州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要搞好城镇化发展战略规

划。城镇建设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藏区要按各自区域内的不同特点认真做好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镇交通、能源、电信、水、电、气等专业规划,以指导和控制城镇各项建设。其次要突出特色。藏区的城镇建设规划还必须兼顾各种区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就集镇中的民居建筑特色而言,藏区在牧区就是要突出安多文化的藏族民居建筑,而在农区县则要突出唐卡绘画、木雕楼等民族文化的民居特色,只有民居特色鲜明的建筑所组成的集镇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要配置好产业。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的命脉,而产业支撑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内涵。要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真正可持续繁荣,必须优化产业结构,靠合理的产业支撑,才能促进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藏区要按照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载体而使其在产出和销售上实现一定规模。

(五)经营好人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谓经营好人才,就是要尽可能将青海藏区的人力资源“经营”成加快和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因此,青海藏区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经营人才”的理念,促进青海藏区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要以构筑人才高地为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使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经营好人才首要的是发展好教育,通过“夯实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来完善教育体系,为藏区的经济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立足藏区实际,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州县乡完善的人才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好农校和技校的作用,大力发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为主的专业培训。为适应青海藏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还要分层次培育开发人才资源:一是切实加强党政领导和党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大力培养和造就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优秀企业家,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三是着力培养各个行业和各领域的攻坚力量和技术骨干;四是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技推广人才队伍。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来经营、配置人才资本是青海藏区经营好人才的最佳选择。要优化人才配置机制和建立完善人才供求机制。抓好人才供求信息库建设,实现人才市场与其他资本要素市场互相贯通,人才配置与项目、技术、资金等良性互动,使人才供求消长有序。要强化市场的配置功能。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办好各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建好基础性人才市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农村乡土人才市场,形成规范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藏区各州各级领导一定要有识才之能、容才之量、用人之智,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的战略意识,通过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未来人才。要靠事业造就人才、机制激活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法制保障人才,切实经营好人才。

本文责任编辑 黄维忠

作者:陈 玮 马占彪

新农村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论文 篇3:

省农委副主任夏季在全省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此次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是经请示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同意后举办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训代会的方式,认真分析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参观典型,交流经验。

大家共同参观了东丰县新农村建设的现场典型,辽源市、东丰县、梅河口市、公主岭市、通化县和吉林市丰满区的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虽然现场参观的典型不是全省最高水平,但是就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农村美化、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在全省走在了前列,特别是对于省内中部、西部地区更具借鉴和推广意义。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努力把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水平。

一、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统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强化领导、科学规划、政策支持、科学推进,从试点推进到深入实施,从千村示范到万村提升,从政策引导到合力共建,从完善基础到提升魅力,农村产业不断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环境越来越美,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呈现出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省、市、县三级始终不断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单位分工负责的强有力领导体系,做到了高度摆位、高位谋划,不断形成全党全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大好局面。各级农业部门始终不移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领导力度不减弱,工作劲头不滑坡,积极想事、认真谋事、踏实干事,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有力推动了全省新农村建设。

二是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全省各级新农村建设投入不降反升,突破了财政紧张的“瓶颈”制约。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到20.2亿元,带动市、县等各方面投入400亿元左右,特别是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围墙大门、排水沟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市、县两级投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6年,公主岭市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5亿元;梅河口市投入达2亿元;吉林市专项资金在去年1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200万元;四平市本级投入1000万元。县级投入也实现较大增长,柳河县、梨树县、通榆县、白城市洮北区、舒兰市、敦化市等总体投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通化县、双辽市、珲春市、长春市九台区、绿园区、朝阳区、吉林市龙潭区等达到1000万元以上;靖宇县达到800万元;大安市今年新设立专项资金800万元,蛟河市、延吉市新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预计年底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将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支撑。

三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截至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点达到3328个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8%;实现整县美化推进的县(市、区)达到25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1.7%;开展环境整治的村达到8857个,自然屯3.4万个,分别占全省行政村和自然屯总数的94.8%和89.5%,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四是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示范村、重点村,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样板村群和整片区打造,实行了整县、整乡镇、整村改造提升村容屯貌,全省建成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环境清洁优美的标兵村800个、先进村1000个,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80个,建成新型农民小区120个。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建设步骤,下大力度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到今年末,全省共创建美丽乡村258个,打造15万个美丽庭院和40万个干净人家。同时还注重打造新农村文化品牌,精心挖掘了一大批农耕文化典型、民俗文化典型、历史名人文化典型、红色记忆文化典型等,共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村653个,进一步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五是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全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不仅农村各个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尤其在新农村建设项目支持引导下,新建了一批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围墙大门、村部广场、垃圾排水、绿化美化亮化等建设成为了新的亮点,农村面貌崭新靓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民生,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中央领导、外省(市)政府部门、外国团体、各级人大、政协都纷纷来到我省考察新农村建设典型,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和公共影響力。

这些既是取得的主要成绩,也是多年探索的工作思路,积累的经验,各地一定要认真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富有成效。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个别地方重视程度减弱、投入减少的趋向明显;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卫生环境建设欠账依然很大;建设美丽吉林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仍任重道远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一是新农村建设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发展的,因此不仅要突出现代农业建设,还要突出农村面貌改善、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农民增收等方面。所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先行;二是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支撑。生活设施落后、生活品质低,是多年来我省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路水电气房、围墙大门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人畜分离等30多项建设任务,这些都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提升,是我们急农民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村民生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支撑;三是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美丽吉林的重要基础。吉林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吉林必须要由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打基础。我们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把一批村庄打造成主导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生活健康文明的美丽乡村,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同步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过上城市居民一样的美好生活;四是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是农村,重点在农村,尤其我省还有1500个贫困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好贫困落后地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保证贫困群众同全省人民一道跨入小康社会。

总之,我们要坚持新农村建设为己任,扛起这一重大责任,以更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新农村建设,提升新水平,开创新佳绩。

二、明确总体要求,全力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总的要继续坚持统筹推进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加快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家园,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着力抓好以下6项重点工作。

(一)要认真做好规划。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做不好就容易打乱仗,规划不执行,就会失去其严肃性和法定性。前几年,结合推进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全省完成了71.2%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3.9%的集镇、28.9%的行政村、17.4%的自然村规划编制任务,总的来说,新农村规划面还比较窄,深度还不够。今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理念,真正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要确保规划落地,做到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资金渠道化。规划一旦敲定,要一张蓝图画到底,后任接着前任干。二是在原则要求上,要注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千篇一律,防止大拆大建。要注重保护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乡村功能。注重新农村建设与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产业紧密结合,实现“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三是在规划内容上,要突出抓好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村庄规划和县(市)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要注重村庄布局规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中心村、民族特色村和集中上楼的农村社区。四是在功能定位上,要坚持协调推进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但要规划好居民集中区的各项设施,还要统筹安排和科学确定农村产业及服务业。五是在规划思路上,要注重点、线、片、面结合。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通过重点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的重点打造及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的推动,示范带动整片区域的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进而取得整县美化、整县推进的工作效果。

(二)要突出产业增收。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了,村集体经济才能搞上去,农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新农村建设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必须要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收入基础。要瞄准农业现代化这个总方向,认真实施吉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规划,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在农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在把握市场需求、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畜牧产业、园艺特产业、食品加工业,积极培育绿色产业、休闲产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持续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重点,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展示、居民农事参与、生态旅游观光、乡村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发展模式,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我省农民收入最大的问题是结构问题、渠道问题,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表现就是基础不稳固、不牢靠,因灾返贫、因病返贫。所以,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他们有稳固的收入来源。要抓种植结构调整增收、抓畜牧业增收、抓转移就业增收、抓节本降耗增收、抓品牌开发增收、抓新业态增收、抓规模经营增收、抓深化改革增收、抓社会保障增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增收新格局,加快实现富村裕民步伐。

(三)要改善农村民生。这些年我省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校舍安全改造、村部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农村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农村宽带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大病救助、农村“五保戶”供养和最低保障、农作物保险、农村送文化下乡等14个重大民生方面,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全省农村公路里程接近80000公里,解决了1018.06万农村居民及74.87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泥草房76.4万户、危房34.4万户,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达到622万人,推进1503个贫困村整村跃升,实现11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农村基础建设欠账较多,农村公路、卫生厕所、农村饮水、教育医疗等一些重大民生建设项目亟待完善提高。尤其是农村道路破损严重,设施维护不到位,贫困地区项目整合难度大等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今后我们仍要继续不断加强基础建设,重点推进村屯道路硬化、桥涵坚固化、边沟排水渠系化、庭院改造标准化、绿美亮一体化、公共服务配套化,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出行难、饮安全水难、开展文化生活难等各种问题。在项目建设上,要积极沟通各部门,强化部门联合,实现各涉农资金的有效整合,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合力解决最直接最困难的现实问题。

(四)要整治农村环境。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部署要求,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要以垃圾清理和卫生日常保洁为重点,把季节性突击检查和日常性保洁有效结合,抓好农村生活垃圾规划、设施建设和分类处理工作。努力推进行政村建立设施管护、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垃圾处理设施、保洁队伍和专项经费,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筹集、农户适当出资的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制度。探索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路径,努力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要不断深入实施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清洁工程,重点抓好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镇周边的“三线一环”地带,小城镇和农贸集市,村部、学校、广场、企业等公共场所,沟渠河道、路边排水沟、水库塘坝、水源地,村屯周边、农户房前屋后、庭院,畜禽养殖小区、棚膜蔬菜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乡村旅游观赏区,城郊、镇郊、村屯相邻地带、公铁路区间相邻地段、高速公路出入口卫生管理死角区域等重点部位环境整治。要实施农村环境整市、整县、整乡、整村推进战略,今年全省完成2000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以后每年推进1000个行政村,到2020年全省农村环境整治要全面达标。

(五)要创建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突出要求是既要新、又要美,达到生态、绿色、美观、宜居、宜业。我省要坚持以整治农村环境为基础,以建设样板村群为依托,推动美丽乡村集群、规模建设。一是要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精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典型,实现农村居家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创业美,今后全省每年要创建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100个左右;二是要全力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是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单元、一处细节、一方亮点,通过抓小单位,从细微之处入手,改变农村面貌,塑造美丽乡村新形象。今后五年,全省要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0万户;三是要继续推进农村整体美化工程。整县(市、区)美化,既有利于农村生态建设、美化建设,又能调动农民参与绿化美化、清洁村庄的积极性,通过美化可以解决农村垃圾乱倒问题,一举多得。到2020年,全省整体推进美化的县(市、区)要达到30个左右;四是要注重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美丽乡村美不美,不仅体现在产业、设施、服务上,更重要体现在民俗文化挖掘、历史文化传承、现代文化培育、区域文化打造上,使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底蕴。要加强对现有农村街路、广场、桥涵、景点、园区、社区、河湖等公共建筑物的文化命名,赋予生命力。

(六)要抓好扶贫攻坚。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基本满足贫困地区人口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要按照全省东、西两片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建设水平。按照东、西两片划分,共支持15个贫困县(市、区)80个重点村建设,并且要全面完成1500个贫困村村党组织书记培训任务。要抓好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效脱贫。要积极抓住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企事业团体争取投入、帮扶贫困村建设有力契机,加强引导,整合力量,增加投入,完善标准,促进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平衡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

三、切实加强领导,注重发挥农业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

(一)要把新农村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农业部门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 “三农”工作,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发挥好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强力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争取专项资金投入,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切实发挥综合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发动各个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合唱一台戏,共下一盘棋,分兵把口,协同作战,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合力。

(二)加强新农村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新农村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增加工作经费,完善办公条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人力、物力、财力到位,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的培养,学习政策,填充知识,武装头脑,增长才干。各地要积极学习和借鉴省内省外新农村建设好的思路、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视野,丰富思路,完善提高。

(三)加快推進项目建设和资金兑付。各地要抓住有效时间,全力推进新农村项目建设,抓进度,抓质量,抓监管,抓验收,抓兑现。今年全省要求做到三个100%;即项目竣工验收要达到100%;项目资金兑现要达到100%,项目绩效考核合格率要达到100%。总的是项目施工要在10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要在11月底前完成,资金兑付要在12月末前完成,同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对于已经完工的项目,要抓紧验收和项目评审,做到边验收、边评审、边兑付资金,一切工作往前抢,打提前量。省政府已经派出督查组,利用10~12月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地进行督查,重点是解决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并进行问责,希望引起各地的重视。

(四)进一步谋划新农村建设思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地、各行业、各产业都在寻求创新突破,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如果跟不上形势,跟不上发展大势,想要完成艰巨繁重的新农村建设任务,是不可想象的,一定要跳出老路、走出新路。这两年全省注重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建设,注重新农村模式创新和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改变了过去修几条路、改几条墙、建几条排水沟等原有的工作方式,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增添了光彩。但是在涉农资金整合方面,在推动部门形成合力方面,在利用金融产品方面,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我们还欠缺很多功课,没有趟出新路。不进则退,大家要有危机感,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公主岭市、梅河口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全省各地要很好的研究。

我们要把现在作为新农村建设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奋力推进,以百折不挠的韧劲、奋发有为的干劲、扎实苦干的实劲,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为实现吉林新一轮的振兴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新农村办 供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文化视角下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动态财务分析之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