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眼光看雍正

2022-08-11

第一篇:用历史眼光看雍正

用欣赏的眼光看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而这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生的指路明灯,能看穿人的心理,能洞察世界。还有一种眼睛只能意会不能传神。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环境里,在不同的心情下,在不同的人物面前,每个人的眼睛都会表达出不一样的眼神。

在不同的时间里:特别是刚出生的婴儿,他的眼神似乎什么都看不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渐渐明亮,表现出了微笑、好奇、天真、温柔、清澈、真诚等等的眼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眼神被炽热、渴望、迷茫、无助、傲视、寂寞、失望、阴险、愤怒、背叛等等所代替。

这个变化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在生活中表达出的眼神只有那几种,且从来没有恶意;而有的人或许以上所有眼神都表达过,表达过这些眼神的人,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经历过某些事以后,所以所用的时间没有人能确定。能读懂这些眼神的人,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不经意间就能读懂,有的要用一生去琢磨。

在不同的环境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用一生摆渡养活自己,他的眼睛大多盯着通往渡口的路,那种期待而平静的眼神仿佛从没有变过。有时一个上午都没有行人过河,他就与老烟袋里冒着的烟雾缠绵着、等待着,等待一大早到对岸读书的十几个学生。

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老人都坚持着。因为老人说,希望小村里的孩子都能走出这个穷山沟,读不好书哪能走出去啊。是的,为了穷山沟里的孩子,老人心甘情愿免费为他们摆渡。这一摆就是几十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于是从老人笑眯眯的眼睛里,读到了那种美好,看到了那种希望。

在医院手术台上拿刀的医生,如果眼睛不专注,或许就会有一条生命从他的指尖下终结;在各种车辆驾驶座上的驾驶员,如果不眼观六路,或许就会有一条生命甚至几条生命失去;在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如果不全神贯注那后果谁都可以想象;还有运动场上团体赛的运动员,他们相互间能读懂每一个眼神,这些眼神就是一种无声的指令。而这种眼神在很多情况下,在很多镜头里,在很多人与人之间,都能发挥到最佳意境。

有一种眼睛从生下来就看不到光明,姹紫嫣红、花开花落、高楼大厦、青山绿水、海市蜃楼在他的眼睛里都是一种想象。但为了生活,这一类人大多能自强不息。每当看到街头小巷那些算命的盲人,抑或是唱着地方小调的,我总会拿出点小钱给他们,我认为,无论他们给一些人算得准不准,或者唱得准不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以这种方式来养活自己,总好过那些不劳而获的所有人。

《二泉映月》,听到这首伤感至极的二胡曲,就不能不想到瞎子阿炳,原名华彦钧,他从小随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在上海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可他二十多岁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后遂以街头卖艺为生。他创作了好多音乐作品:《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以及《二泉映月》等流传至今。阿炳,一个从人生的靓丽风景线上跌入低谷的艺人,他的刻苦努力,他的坚强信心成就了一个民间音乐家,一生共创作了二百七十多首音乐。阿炳,或许借助音乐这个工具表达出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或许用音乐给世人的心灵以感染、启迪。

阳光,一个《星光大道》舞台上脱颖而出的模仿秀歌手,他把他的光明折射在不卑不亢的命运里,他把他的光明揉进了歌声里,带给了大家纯美的享受,或许,台下的观众都是他的眼睛。

不同的心情,一个人当心情好的时候,面部表情是很平静的,眼睛仿佛总是笑眯眯的,从这个眼神里看到的是温柔、善良;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面部表情是很阴沉的,眼睛仿佛充满敌意,从这个眼神里看到的是迷茫、失望、愤怒。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好奇的眼睛连着一个好奇的心情,对所看到、所想到不明白的事物不弄个清楚就不会罢休。然而,有些事情当弄清楚后又会觉得很后悔,若是这样,还不如睁一眼闭一眼来得轻松。

在不同的人物面前,就拿一个出轨的丈夫或者妻子来说吧,他们的眼睛或许就像变色龙,在第三者的面前,眼睛总是透露出柔情、担忧、崇拜、放荡等等眼神;而在妻子或者丈夫面前,眼睛里折射出的总是哀怨、不屑、严肃。久而久之,那个妻子或者丈夫终于从另一半的眼睛里看到了背叛,原本美丽的眼睛从而失去了光华。

一路走来,对一些眼睛、眼神还是有所了解的:真诚的眼睛,从眼神里读出了友好,在这种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朋友;阴险的眼睛,从眼神里读出了可怕,在这种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敌人。而微笑的眼睛充满活力、充满爱意,从眼神里读出了春天般的温暖;失望的眼睛总是很无助、很呆滞,从眼神里读出了寂寞、凄凉;还有一种眼睛更可怕,就是背叛,从这种眼神里读出了谎言、陷阱、金钱、权利。

有人说两只眼睛常常发生矛盾,一只太天真,一只太阴沉,于是眼前一片混乱。曾经我的眼睛或许就是这样看问题的吧,天真的时候,是在少女时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无忧无虑。可是,不经意间学校篮球场上一个潇洒的身影吸引了我,那双微笑的眼睛更是迷住了我,从此那个身影、那个微笑烙入了我幽深的窗口。我从那个眼神里读出了真诚,读出了温情,读出了未来。无数个日夜,心中充满渴望与幻想,期待有一天从窗口中透出的光能刺穿那个身影的心脏。可任性的我只能把种种想法深深埋藏在心底,却又忍不住常常拿出来梳理。

梳着理着时间从我的指尖就滑过了几十年。这些年中,无关风月,无痛无痒,有时候还一闪而过地嘲笑自己。有人说,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不得不引以为戒。可如今,红尘再次邂逅,那个身影不再挺拔,也不再潇洒;那双微笑的眼睛里只有渴望、寂寞、埋怨、无助、沧桑,更多的是迷茫。这让我原本平静的心湖不得不泛起层层涟漪,可最终留下的只是一世悲凉。这不得不让我另一只眼睛一度阴沉着,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如果说你想达到某些目的,我想你已如愿以偿。如果说再次邂逅是我的错,那么只能说我的眼睛与阿炳,阳光没什么两样。

年轻时还投履历到肯德基,当时有25个人一起去应征,24人都应征上了,只有1个没上,那个人就是我!马云说,很多年轻人觉得很迷惘、很彷徨,他也曾经很彷徨过,投过30多封履历都没有企业录取他,如果没有经过30几年的彷徨,就没有今天的他。他勉励年轻人,希望年轻人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关心自己,改变自己,把握机会、多多思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

马云认为正因为这些挫折,让他就深入省思,但他既没有富爸爸,也没有有钱的亲戚,完全得靠自己,马云说15年前,我就是跟所有的年轻人都一样,只是有一个梦想是关于中国电商市场的未来,就开始努力每一天,不过刚开始,也是很多人觉得我们公司很怪,直到今天成功了,大家就会在称赞,甚至说,我可能是外星人来的,但其实我只有长得像,我本来就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世界是很公平的,年轻人要自己学会欣赏自己,因为大家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有些人是把机会看成是灾难,也有人把灾难看成是机会,甚至有人把机会作成灾难的人也很多,但每一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机会,过去我也曾经很羡慕看到比尔盖兹,看到郭台铭那样的成功,那时我还很气,想说他们已经那么成功了,我是不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了,但你其实只有看到他们成功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背后辛苦的一面,年轻人应该找寻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只是看着别人。

对于许多企业主感叹很多年轻人喜欢抱怨,马云却觉得抱怨就是有机会,通常马云就是听到抱怨声音,然后他就去改善成为新的商机,还有人会说经济情势不好,但马云则说,我从来不关心总理要关心的事情,要改变整个世界太难,只要先想好如何改变自己就不错了,马云鼓励年轻人不要只是晚上想了千条路,白天又去走原路,要创业要有勇气。

用一双欣赏的眼睛而不是挑剔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收获幸福和快乐!人的一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成长是一段稚心的疼痛,打开一扇心窗,我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心,有时候,我们心如明镜,能够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是人间至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与人为善,也是与自己为善。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时,别人也会向你投来欣赏的眼光;当你用鄙视的眼光看别人时,别人也会向你投来鄙视的眼光。盛开的鲜花会引来蜜蜂和彩蝶,而发臭的瓜果蔬菜,只能招来苍蝇和蚊子。

有人在一个生活圈子里做过这样的游戏,让每个人写出最有好感的人员名单,同时也写出最讨厌的人员名单。最后统计发现一个规律:你产生好感的那些人,往往是对你有好感的人;而你所讨厌的人,往往也是讨厌你的人。

有一个盲人打灯笼的故事。一个盲人在夜间走路,总是打着灯笼。旁人窃笑不已,问他:你走路打灯笼,岂不是白费蜡烛?盲人正色答道:不是,我打灯是为别人照亮的,别人看见了我,就不会碰到我了。

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或下属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

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们并与他们真诚相待。

当然人的弱点之一就是希望别人欣赏、尊重自己,而自己又不愿意去欣赏和尊重别人。人是非常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必须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身边的人都有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差的缺点就去否定别人,而是应该因为别人有一点比你强的优点而去欣赏和尊重别人,肯定别人。你会惊奇地发现,世上所有你接触到的人,只要你仔细观察,总可以找出比你强的优点来。

你能真心尊重和欣赏别人,你便会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去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一个懂得用欣赏人、尊重人的人会过得很愉快,别人也会同样的欣赏和尊重他学会欣赏别人,这是决定你是否有真朋友的基础;学会欣赏别人,是为人善良的表现;学会欣赏别人,也是生存的艺术,你会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获得快乐,获得智慧。但愿我们大家都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很好的欣赏别人!扔下那些嫉妒,抛掉仇恨,让心儿活得坦荡一些,让这个世界更和谐美满一些!

你每天一睁眼开始起,你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毕竟昨天,成为过去,无法改变,不要让昨天的烦恼影响到今天的好心情,一切从现在开始! 当你工作的时候,不管任务有多繁忙,压力有多大,都不要抱怨你的工作,要喜欢上你的工作,不要带着怨气去开始一天的生活, 一步步去完成你的工作你会很有成就感的! 不要和别人攀比,这样你会活的很轻松,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我想你应该听过吧,所以,和别人比是没什么意思的,只有和自己比,才能永远有奋斗目标,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 遇到别人不公正的评论时候,只要不伤及到个人尊严问题就让别人说去吧!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别人说的对你认真接受,说的不对 你就当他唱歌,不要放在心上,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无聊的人,如果你都和他们计较,怎么会有好心情呢! 最重要的一点,一天中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听听歌,做运动等 希望你天天快乐!天天好心情!人活着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缺点的人和没有优点的人是不存在的,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人,多一份友爱,少一些敌对,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这样,你就会感到心境一下子豁然开朗,沐浴更多生活的温暖阳光。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就会呼唤你。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意气风发,总想大步往前走,但是脚下的荆棘在时刻提醒着你,要注意,否则会伤痕累累。于是你有了谨慎的思考和稳健前行的信心,“一口想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干就干成的,要受到周围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有在最大限度的做好心理准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让愿望得以实现。

“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就是说明周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好的环境中,他就会适应好环境,从而影响着他人的人生走向;在坏的环境中,他就会不由自主的为周围的环境所熏陶,从而传染上不良的习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不同的环境成就了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人生。

想想自己,看看别人,一天就过去了;找找回忆,摸摸想象,一年就过去了,时间就这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想抓也抓不住。漫步在时光的隧道中,一路欣赏着一些美好的期待和流逝的时光,在幻影中重温回忆,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时刻敲打心扉,曾经的年轻已经属于遥远的过去,让人感到感慨万千。

每天从梦中醒来,又要开始新的一天生活,自己的年龄又延长了一天,自己的记忆又多了一些空间,自己的历史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每天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最幸运的、最幸福的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看着每一天朝阳在东方吐露光芒,就会感到生命的温暖。活着一天,就得去珍惜一天,在一天天中走向生命的尽头,用快乐去感受生活,用快乐去工作。

快速注册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

天堂尽头 2011-06-23 15:19:55 处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看待身边的朋友,客观地分析自己,不仅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还会在灵魂上获得收获,令平淡的人生变得更为璀璨辉煌。当懂得用欣赏的眼光面对一切时,苦难对于我们而言便不再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也不再是一次彻底的失败,而是让我们学会在得失之间找到更重要的人生真谛。 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并认识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优秀的人身上会散发出诱人的光彩,他不仅吸引你,同时也吸引和你有着同样欣赏能力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位,对同一幅景象产生不同的感觉。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女孩走进一个玫瑰园里游玩。一个女孩抱怨说,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另一个女孩却欣喜地说,这里每根刺上都有朵花。欣赏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同时也影响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如果你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同样,如果你总用摒弃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那么你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学会欣赏。用欣赏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让阳光洒向心灵,使眼中的平凡事物泛起层层涟漪。 在不同的人眼中,"结果"对他们有着不同的影响,面对失败,有人会心理失衡,心灰意冷,甚至走上不归之路„„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世界依然还是那个世界,你用满腹怨气去看世界,会觉得人生前途一片灰暗。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背后,往往有许多美丽、美好的事情等待着你。

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人生一世,往往都是在坎坷中求生存,在平凡中绘美景。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保持一颗平常心,换个角度,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人待事,一切皆会大不相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气质、不同个性、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人生剧场里会有很多人和你相遇、相识,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魅力和闪光点,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人待事,生活会将变的轻松快乐。

也常常听到一些朋友抱怨,说去某某地方旅游了,之前看介绍非常诱人,但去实地游玩过后却不如意,因此大失所望,这便是典型的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景区的介绍之所以好,是因为放大了景区的优点;游客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放大了景区的弱点。其实景还是那个景,只是心情大相径庭。

人都是天生的批评家,各有各的认知和看法。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或一个人不好,你能找出一千个缺点;同样,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或一个人好,你也能找出一千个优点。同样的人或事,仅仅因为视角不同,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世界到底怎么样,完全是由自己的眼光决定的。当你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时,看到的是一片灰暗;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时,看到的会是无限精彩。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就尊重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汝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这个道理。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而被人欣赏则是一种承认。欣赏别人的潇洒,能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能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怀。用欣赏的眼光看人待事,往往能主动适应环境,并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与集体相融、跟大家打成一片;反之,则会陷入被孤立和厌弃的境地。

欣赏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态度。欣赏是一种风格,是一种独特自在的感悟风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时时刻刻,变幻无穷。懂得欣赏,便懂得感悟,学会欣赏别人,也是生存的艺术,你会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获得快乐,获得智慧。希望每个人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很好地欣赏别人,扔下那些嫉妒,抛掉仇恨,让生活过的轻松一些,让世界变的更和谐美满一些!

① 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 ② 莎士比亚曾说:“人性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别人赞美.”

③ 因此,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优点、长处,然后真实地而不是虚伪地给以赞美,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 ④ 史提夫•汪德尔,曾是美国某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流行歌手和作曲家.实际他是个双目失明的人.说也奇怪,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天(fù) 竟是因为一位老师请他帮忙逮一只躲起来的耗子.老师知道,双目失明的人听力极好.结果就这样一次在一般人看来、微乎其微 的鼓励和欣赏,促使汪德尔发现了自己的听力天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日后成了一代歌王. ⑤ 一个叫马克的小孩子,很可爱但很调皮.成人后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人们在检查他的遗物时发现他贴身内衣的口袋里有一张沾满了鲜血的纸片,这是一张注满了马克优点的纸片.原来小学时马克特别调皮,常常惹祸.可班主任并没有对他完全失望,而是细心去捕捉他的优点,发现他的长处,甚至用放大镜放大的方式,在班主任的努力下,使同学们能看到他的细微的优点,还发动全班同学,让每个人都说出小马克的一个优点,然后由马克自己一一记在纸上.没想到这样一张纸片,他一直珍藏在自己的胸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让鲜血将它染红. ⑥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真诚地赞赏和鼓励每一个人,就可能产生奇迹. 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考试得了95分,有的家长责备孩子,说比100分少5分;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说他比90分超出5分.两种不同的方式,显然会有(jiǒng) 然不同的结果. ⑧ 有人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是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干得比其他时候更好.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个普通人呢. ⑨ 当然,我们说鼓励、欣赏、夸奖,并不是无原则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鼓励、欣赏、夸奖;也不是说不能批评,不能指出缺点. ⑩ 我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要欣赏人,不要吝惜你对人生真诚的赞美. ① 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 ② 莎士比亚曾说:“人性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别人赞美.”

③ 因此,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优点、长处,然后真实地而不是虚伪地给以赞美,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 ④ 史提夫•汪德尔,曾是美国某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流行歌手和作曲家.实际他是个双目失明的人.说也奇怪,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天(fù) 竟是因为一位老师请他帮忙逮一只躲起来的耗子.老师知道,双目失明的人听力极好.结果就这样一次在一般人看来、微乎其微 的鼓励和欣赏,促使汪德尔发现了自己的听力天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日后成了一代歌王. ⑤ 一个叫马克的小孩子,很可爱但很调皮.成人后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人们在检查他的遗物时发现他贴身内衣的口袋里有一张沾满了鲜血的纸片,这是一张注满了马克优点的纸片.原来小学时马克特别调皮,常常惹祸.可班主任并没有对他完全失望,而是细心去捕捉他的优点,发现他的长处,甚至用放大镜放大的方式,在班主任的努力下,使同学们能看到他的细微的优点,还发动全班同学,让每个人都说出小马克的一个优点,然后由马克自己一一记在纸上.没想到这样一张纸片,他一直珍藏在自己的胸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让鲜血将它染红. ⑥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真诚地赞赏和鼓励每一个人,就可能产生奇迹. 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考试得了95分,有的家长责备孩子,说比100分少5分;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说他比90分超出5分.两种不同的方式,显然会有(jiǒng) 然不同的结果. ⑧ 有人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是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干得比其他时候更好.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个普通人呢. ⑨ 当然,我们说鼓励、欣赏、夸奖,并不是无原则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鼓励、欣赏、夸奖;也不是说不能批评,不能指出缺点. ⑩ 我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要欣赏人,不要吝惜你对人生真诚的赞美.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2012-05-03 21:28:53)转载▼标签: 杂谈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与幸运的安排,其实我们另换一种角度想想,也没什么。天空一样蓝,风儿一样轻,阳光一样灿烂„„正所谓:方法总是会比问题多!

生活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相信爱是无处不在的,相信自己是最快乐的,相信人类是和平的。因为人们会用爱去融化一切,爱遍布你我的心灵,遍布每一个角落。

只要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会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妙,其实每一个人都很优秀,每一件事情都有原由。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赞美的眼神看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让世界更完美一点,相信我们一定会做的到。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欣赏、喜欢和爱,便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尺度。

其实,一个优秀的人身上会分散着诱人的光彩,他不仅吸引你,同时也吸引着和你同样有着鉴赏能力的人。就像美丽的风景,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一座山,一片旷野,而是为了整个自然,是为了点缀这美丽的世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去品味、去陶醉其间。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这句古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鉴赏品味。犹如大家在观看一幅画,不同的人,不同的品味会对同一幅。景象产生不同的感觉,晶莹的雪山有着冰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的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学会用一种平常心去欣赏一个人,就像欣赏一幅画一样,你会很快乐,也会很坦然。

当你用一种平常的心境去认识一个人,结交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没有了一些私心杂念。你们就可以随意自由的交往,心也会一点点的交融,真正的朋友会在你欣赏的眼光中向你走来。友情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你拥有了很多真心朋友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生命的快乐。用宽容的心去欣赏每个人的优点,你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妙,阳光如此的灿烂,你的心也会随之很明媚,你的天空也会变得很蓝。

学会欣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从小我走向大我的高尚的精神所在。

在这个世上,树叶有千万片,人也有千万种,不一定都要相爱,也不一定都要相守,只要学会欣赏就行了!如果你不懂,那么你注定不会快乐了,就像下面这个青年:

从前,有一个名叫执著的青年,在经历了千山万水、坎坎坷坷之后,他依然在追寻,在追寻梦寐以求的天堂的花,他想要在天堂的花香中生活。他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

寻找天堂的花香,有人赞扬他矢志不渝,有人认为他痴心妄想。

的确,天堂的花香势必会沁人心脾。但人间的花香难道就会让人嗤之以鼻吗?我们不是时常犯着同样的错误吗?我们一直在认为身边的一切不尽人意,用满腹怨气看着这个世界。

天还是那样蓝,水还是那样清,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都没有变。事实上,所有美好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欣赏的眼光。

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用这样句话:“夕阳草树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不是也如此么?欣赏生活,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你会珍惜春天河上飘过的草垒,会沉醉于初秋的风中那一片黄叶。生活就是如此,它需要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去观察。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他的生活也是毫无声色的,在他的生活中没有欢声笑语,没有鸟语花香,整日忧心忡忡,面带焦虑,犹如一只孤独的大雁煽动着疲惫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是懂得欣赏,在文人墨客都感叹秋天的悲凉与暗淡中,刘禹锡独树一帜,歌颂秋天,在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吟咏着这让人心灵为之一振的诗句。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只要你带着欣赏上路,那你便会从平淡的日子中品出诗韵,从忧心忡忡的困惑中感谢生活。

上面所说的那个叫执著的年轻人,他最终也没寻到天堂的花香,然而他却在追寻中明白了:人间就是天堂。人间有鸟语花香,有碧海蓝天,有高山险滩。他懂得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一切,走过千山,走过大海。我们如若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的话,就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好。

其实,在大千世界里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人、文章、风景等。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世界,你会觉得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彩。

坐在周围的小树下,向远方望去你会觉得小草是那么绿、那么嫩;花儿是那么艳丽,花的芳香传万里;小河里的水是如此平静,清澈见底;周围的树是那么高大挺拔。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你感到生机勃勃,此时你欣赏到周围是这样的美丽,还有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把环境衬托得更美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只要我们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生活,那么人间就是天堂。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铃 兰

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感受最多的大概就是生存环境的喧嚣和内心的凌乱,这样,难免丢失一些宝贵的本性,譬如纯朴、快乐、善良、平和„„此时,需要有种信仰,让心靠岸,让心情放松,让生命更幸福。纪广洋的禅理故事集《烹禅煮佛》(中国长安出版社)就像一泓清洌的甘泉,洗去我们尘劳的烦扰,读着读着,一份难得的清朗便明澈心间。

《烹禅煮佛》由“还你一窗明月、石头都能变成佛、禅师的甜瓜、虚怀若谷、方丈门前的绊脚石、及时的转身、你所扮演的角色、那个人是谁、僧人扶贫、烹禅煮佛”十个专辑组成,精选了作者原创的100个富有佛法哲理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做了禅林撷露,如夜空中迢遥闪烁的星光,轻轻开启人的心智,留下新的人生体悟。

《禅师的椅子丢了》讲述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家产与兄弟姐妹结怨,心绪难平,特意拜访禅师请求开导。禅师上来就说教书先生偷了自己的坐椅,教书先生急忙辩白,说坐椅是禅师让他坐的,并不是他偷的。老禅师回答说:“坐坐我的椅子,与偷我的椅子有何两样呢?”“我有两把椅子,可我只能坐一把,另外的那把本是我的椅子,你却来到就坐,别人也是来到就坐,这还是我的椅子吗?我看快成你们的了„„”教书先生幡然醒悟,谢过禅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禅师的话头,开释了得与失、物与人的辩证关系。万物于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是眼下,也没谁对身外之物绝对拥有。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谁的心就变得沉重,甚至囵于桎梏;谁把身外之物看得清淡,谁反而释然常乐、得以解脱。”

100个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烹禅煮佛》告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便多了些阳光与澄明;换一种心情感受人生,人生便多了些缤纷的色彩!

第二篇: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

通过近期深入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以我的理解,科学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内在的客观联系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发展就是突破质变,使事物更进一个层次,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变化。观就是一个人的信仰,一个人对世界、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也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科学发展观就是根据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矛盾、社会的特定阶段,用行之有效,符合相关规律要求的唯物辩证主义方法去认识、改造我们周边的人和事,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使其朝着科学、有益于人类社会、有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工作环境的改善、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创造而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而对于中国的教育,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我国教育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施行应试教育,老师为知识的教授者,而学生为知识的学习者,不论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目标,在评价学生时也以分数为准,在选拨人才时以分数作为标准。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制度下,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所谓的“人才”,出了不少“小皇帝”、“小公主”们。

反观西方教育,西方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培养之下,西方的小朋友在十几岁的时候便有了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而在生活方面也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另外,欧美国家科技发展之迅速与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教育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

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思想的不断改变,我国的教育也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教育,坚持 “学生为本”、“教师主导”,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学应这是由教学的目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教育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指科学的思维与教育理念,其次是指科学的管理方法、原则、策略、思路。

这几年,我国的初中及高中都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也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新课程正在试行阶段,尽管科学发展观正在学习阶段,但学校领导及学校老师的观念在逐步地改变。

学校教育者是人,被教育者也是人,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学生为本”,强调的是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真实的发展。

就教学的定位来讲,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学生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人的教学,是一种“人为的”且“为人的”活动,这种活动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的发展,不能是单

一、片面的,不能只考虑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要求教学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坚持学生是教学的最高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所赋予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体现。

就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由学生的地位所决定的。教学的对象始终是学生,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主体”包含三层含义: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动充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时间和空间,他们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以配合教师的面目出现,完成某种特定的表演,它的活动指向是内在的、自身的;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完全受制于或者听命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学生还是他人发展的促进者,每个学生通过展示差异并与他人共享差异,不仅自身获得发展,而且也可以为他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他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完善,以往以发展政治、经济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已经让位于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首要目的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将这种观念贯穿于现代教学,体现的是更加重视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并把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核心,通过培养具有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从教学的价值追求来看,现代教学活动更多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目的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致力于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建构学生充盈的精神世界和整体生成,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首要价值追求。

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学生的发展,也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应在科学发展的的引领下,注重自身的发展,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发展、教学技能的发展、教师素质的自身发展等。

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不仅是学校领导、教师要注重,学生家长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长远的发展。教育子女,不能只看成绩,还应该在子女能力及情感方面加以培养。此外,孩子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家长、教师、学校的不断培养中逐步形成的。故,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中学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发展的眼光,实行文化管理,学生为本的主体发展,才能持续、高效地发展,才能加快内涵发展,提高管理效益,才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品味,使其自身的精神和习惯促进自身发展,达到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第三篇:用医生的眼光看优质护理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共事多年,对护理工作的感触较深。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是由责任护士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公立医院内增活力、改善服务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一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院长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患者满意、医院受益、社会肯定和政府褒扬,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现行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经持续了40年,许多院长的职业生涯也许还不足40年,以至于造成了护理工作就是打针、输液,护理工作并不重要的错误认识。其实,治疗处置只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不幸的是,40年来它却成了我国护理的全部。护理的本来面目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增进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护理模式是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护理,照顾患者的任务基本由没有医学知识的家属承担,出现问题也不可能及时发现。护士实行24小时值班制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承担照顾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工作。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变化的时候,重大的并发症已经出现,而只有及时地巡视、观察患者,才能及早发现患者的安全隐患。一些医疗纠纷就是由于未能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贻误了救治时机而造成的。如果护理工作做得到位,护士可以通过患者一个表情变化来判断病情变化,而不是等患者昏迷了才发现,留给医师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检查、诊断,诊疗方案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础。

连续、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可以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例如,目前在有些医院99%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都可以24小时,有的甚至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靠的就是涵盖了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如果没有术后的精心护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卧床6个月以后才能下床活动。大家知道,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卧床6个月的死亡率大约为60%,而如果术后30分钟开始下床锻炼,由于并发症引起的死亡可以降低为零。护理工作在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使用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尽管一再强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入点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但部分护士仍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认为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是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活儿。这其实是有个服务边界的问题。例如,我们到理发店去洗头是我们自己能洗,花钱买服务让别人洗,但是住院的患者如果自己能洗的话,我们再给他洗就不应该了。换句话说,护士要特别重视对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评估,评估之后发现患者可以自己进食、自己洗漱,我们应当鼓励患者自己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的肺炎、尿路感染等,另一方面促进康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更好地回归社会。

护士也可以在照顾患者生活情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比如,帮助患者进食时可以观察其饭量较昨天是增加还是减少;协助患者更衣,可以观察其臂力的强弱;指导患者排便。髋关节患者和膝关节患者需掌握的动作要领也是完全不同的,这要求我们的护士必须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从患者的表情、食欲、情绪变化中观察,从病历记录中获取信息,也可以直接询问患者,而不是现在被动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观察,从而逐步走向护理的内涵化建设。

第四篇:Atkearney:用国际眼光看国企改制

发表时间: 13 Apr 2004 19:49贴子标题: Atkearney:用国际眼光看国企改制

《中外管理》 2003年第7期 丁海英

改制只是手段,提高效益才是目标。如何保障目标实现?国内外的实例经验表明: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基础,国资代表的职能是关键,切实有效的管理流程是保障。

国企民营化的全球实证

十六大之后,中国国企改革,特别是大型国企的改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不断传来有关国企改制的消息:“西安500亿国资盛宴”、“山东1133家国企改革与时间赛跑”、“江苏640亿国资重组行动”、“上海700亿商业资产重组”……真可谓轰轰烈烈的国企重组。然而这样的“国退民进”现象并非我国所独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由智利、英国和新西兰最早开始了对国有的发电、供水、交通和电信等企业进行私有化资本重组,也可称作民营化进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对这些国有企业的长期业绩不佳和效率低下产生失望。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关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是否是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争论。至今,结论已非常明确:国企民营化有助于改善效益,提高效率,促进投资和增加就业,以及降低资产负债率。世界银行曾对21个发展中国家的79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了这些企业民营化前后的主要经营指标,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即使在新加坡,国有企业业绩不斐,政府为了其它种种原因仍然在逐步降低国有股在企业中的比例,为的就是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对应全球化的竞争、技术进步和促进新加坡股市的发展。

然而股权的民营化和多元化并不保证企业效益一定会得到提高,并且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全体股东的利益?国资代表的职能应该是怎样?如何实施有效的公司治理等等。

惟有与公司治理并驾齐驱

回顾许多经济转型国家在国企私有化方面走过的路,值得强调的一个结论是:单纯的企业所有制的民营化不会必然消除国企的所有弊端,有时情况会更糟。从操作层面看,只有公司治理的健全与民营化的进程并驾齐驱,才能真正达到“国退民进”所期待的结果。因此,健全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国企改制成功的基础。

“公司治理”已不是新的概念,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人们就认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所谓的“新三会”,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只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形式,重要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制衡关系如何界定。尽管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所不同,无论在美国,企业不设监事会;还是在德国,企业用监事会替代董事会的职能,公司治理都需要界定清晰一个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如何分配和相互作用。

2000年5月在印尼举行APEC会议期间,来自19个国家的50多位学者和专家就私有化问题进行了研讨,纵观近20年来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在私有化方面的经验,其中有一项重要

结论是:公司治理的改革需要在私有化之前或同时进行,以使私有化取得最佳效果。

实例也证明,公司治理较完善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往往更好。

在智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公司治理的推进,结果是一些管理者和少数股东通过掌握少数股权就控制了公司的全部利益。后来建立了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来保护全体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才使私有化改革取得正面效果。

在捷克,私有化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于是出现了2000多家上市公司和数百万股东,但随之而来的是股权集中化和公司纷纷退市,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政策和公司治理规则。

在我国,政府和专家也一直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明确产权关系和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改制的核心,但要真正在实践中被贯彻并非易事。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国家出资人代表的身份直接控股和参股了700多家企业,政府接管这些企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产权关系和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但要完成这项工作,恐怕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因此,在加快国企改制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公司治理的健全完善。

关键是国资代表的“到位且不越位”

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缺位”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遇到的头等问题,“内部人控制”又是公司治理有效发挥作用的在障碍。国资委的成立对解决“所有者缺位”虽有帮助,但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公司治理是要建立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因此各角色的到位和明确是建立公司治理的前提。目前,对于上市公司、股份制公司或是其它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代表通常是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但在这些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中,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团队的人员高度重合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极其分散,同时缺少明确有效的考核体系,结果是绝大部分国有资产没有真正的代表,且不提国有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国有资产的流失已非罕见。因此,国资委的成立明确了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国资经营机构的建立也将有利于对国有资产的集中管理和运作。

所有者“到位”的同时,人们自然开始担心其“越位”甚至回到“政企不分”的老路上去。避免这个现象的产生,就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国资委作为政府部门应负责制定有关国资管理的政策,不应直接面对企业,而是委托国资经营机构对国资企业进行管理。二是需要明确国资经营机构的定位,包括与国资委的关系,与被参控股企业的关系。对此,我们不妨参照国内外的实例。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成立于1974年,它作为政府的投资控股公司管理国有资产,其所控股的公司原为财政部的直接投资项目。淡马锡公司坚持在资本市场有效地推进国有股权的私有化,例如:它拥有新加坡电讯的股份由100%减持到67%。目前由淡马锡控股的上市公司已占据新加坡证交所市场总值的20%以上。新加坡政府与淡马锡公司的关系可谓“授权经营”,政府为淡马锡设立了明确的公司使命,并通过淡马锡公司的董事会表达意旨。淡马锡对所投资的企业更是通过董事会实行间接管理,并不参与日常的经营活动。

另外,意大利政府成立的ENI公司是集中了意大利能源领域所有业务的国有企业集团,执行意大利国家能源战略与政策。1995年11月国家开始对ENI进行私有化。至1998年6月,意大利财政部共进行了四次公开发售,筹集资金共约200亿美元,ENI成为了当时欧洲大陆政府进行私有化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可见,国资经营公司本身也可以走民营化的道路。政府与ENI的关系,以及ENI与其投资企业的关系均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

根据中国的现状,国有资产可由国资委授权一些资产经营机构集中管理和运作,由国资委选择这些国资经营机构的总经理,并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国资经营机构应定地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是进行股权的经营,对投资收益和回收资本进行统一运作,提高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而对拥有股份的企业实行符合公司治理程序的间接管理。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在协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部改革的过程中,明确了其本身作为企业的公司愿景、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决策体系,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体现“出资人代表”的职能,又使得公司内部和对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得到组织的保障,从而对投资企业实现了“到位且不越位”的管理。

管理流程还需相应匹配

使公司治理切实有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环境建设,即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商业道德、社会价值观的约束;其次是角色定位,即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的明确,以及代表各种权利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再则是关系理顺,即建立各角色间的制衡关系。

改制后的公司一般都会成立“新三会”,但要“新三会”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将各角色的职责和权力贯穿于公司的所有重要决策流程之中,也就是要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监事会之间明确定义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决策中如何发挥作用。

完善的管理决策流程可以让所有参与方和相关清楚地了解“在何时何地做何事”,即每个角色在流程相不节中的任务、职责和权力。比如:国发投资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中,就明确提出由谁负责寻找投资机会,谁准备和提出方案,经过几个环节,谁是决策机构,决策权限是多少,有哪些部门是参谋机构,各部门参谋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内部的公司治理就得以制度化。再比如:对于有关投资企业的决定,该投资企业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对国投派在该企业的董事应持怎样的意见,根据方案对国投的重要程度,由国投的最高决策机构或投资部作出决定,流程还规定决定之后谁是执行者,谁需要是知情者。这样对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也在各部门的工作活动中得到执行。

总之,《公司法》规定的各项职责和权利可以通过流程的设计贯彻到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中,从而降低“被遗忘”的几率,能保证公司治理的贯彻落实。

责任编辑:王缨

第五篇:用公元二世纪的眼光看社会(精选)

用公元二世纪的眼光看社会

——《沉思录》读书笔记

它是这样的一本书,在人生得意失意情绪起伏最剧烈的时候,打开它,读上一两页,能让人立即平静下来,仿佛一个智者用穿越千年的沉静声调跟你诉说人生的哲理。如果说有的人内心像大海般汹涌澎湃,有的人内心像河流般不愠不火,马可奥勒留的内心则像一汪澄净而深邃的湖水,似乎蕴藏着能让怒海狂流瞬间平复的能量。

去评价无论多好的作品,也无法撇开它所处的背景不谈。《沉思录》无疑是伟大的,其中许多普世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而字里行间体现的弘忍美德,更是超越了时代的限囿,能穿透时间的迷雾,像明亮的探灯般照亮着当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试图指点人们走出道德的迷思。但毕竟马可奥勒留是作为一位古罗马君主,在一千八百年前写下这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在如今看来,当中许多话语,仍是有待斟酌。一千多年前的许多价值观现已显得陈腐而不合体。因而,对于这样一本书,应用怎样的态度去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以为,《沉思录》得以经历历史的千淘万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瑰宝,传承至今,过人之处,不在于其中所倡导的普世美德,也不在于其中帝王哲学的成就,更不在于其中的传世警言金科玉律,而在于,这样一本书,能让千年后的读者仍清晰地感觉到作者那颗永不停歇的强大的思考的内核。这样一种伟大的内核,无论放在什么样的人身上,都会取得非凡的精神成就,因为这是一种对一切问题不停留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深刻地去挖掘其中哲理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盏重要的启明灯,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动力,让李贽著下《焚书》,让爱因斯坦质疑绝对时空,让顾准写下《希腊城邦制度》。这样一颗强大的思想内核,注定让《沉思录》不平凡。

不凡如斯,我认为当中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作者在书中似乎隐约流露出一种关于人生意义的带有先置宗教情感色彩的探讨。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以清除自己“灵感”上的阴霾为目标。而这种“灵感”,应该就是一种朴素的宗教情感,对于当世的国君,或许它有规限无意义暴力和不必要的生灵涂炭的功用,对于当世的人民,也或许会有用信仰维持社会安定的功用,但这一“灵感”,却是如道家的“道”般,有某种程度的消极色彩。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在精神文明领域倡导积极的文化,那么这本书流露出的宗教情感,则应可介定为一种在精神文明上相对消极的文化。愚以为,入世的儒文化至少创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体系,引导了西方扩张前夜中国一定程度上的繁荣,即使这种繁荣是一种政治繁荣而非现在所普遍看重的物质繁荣。但西方一脉相传的古罗马哲学中,一种消极的精神文明一直左右着西方世界,间接发展出了教会的空前繁盛和伴随而来中世纪的黑暗。

即使只着眼于道德和哲理层面,这本书仍是瑕不掩瑜的。

《沉思录》中一直倡导一种注重现在的价值观,不同于佛教、印度教甚至犹太教等将注

意力转移到不可知的死后生活的价值观,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世道德。从前孤陋寡闻,只听说过Steve Jobs的演讲,其中一句“如果将你现在的每天都当做你人生中最后一天,那么你所做的事情会更加有意义”让人感触良多,如今竟在《沉思录》中发现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话,“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仿佛它是最后的行为,排除对理性命令的各种冷漠态度和强烈厌恶,排除所有虚伪、自爱和对给你的那一份不满之情,你就将使自己得到解脱。”不比优劣,这两句话都是告诉人们要注重现在,将精力放在有现实价值的事情上,在这一点上,是积极的。其中有另外一句话,在此我不嫌啰嗦把它也引用出来,因为看到这句话时我脑海里立即出现了另一句话相映成趣。“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那句我觉得相映成句的话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也许千年前马可奥勒留就已经一语成谶,预言到了千年后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红色思潮。假如别人不需要被解放,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一厢情愿的解放别人上呢?有种解放,是为满足自己的情绪,硬要去解救一些人的瞎浪漫。

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幸就是生活在一个不理智的年代。不理智的年代,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动的年代,是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知识分子的长处是讲道理,假如别人不讲道理,他就一无是处。而对于某种信仰的狂热,正是造就这种不理智的根源。

人拥有过去和现在,而能被夺去的只有现在。《沉思录》里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赖理性进行判断。如何理性地判断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我觉得应当是用现世价值和长远价值的准绳来厘定,但切谨防信仰狂热。

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就是建造关押思想的笼牢,信仰狂热则让这一建造过程成为自催化反应,触发可怕的正反馈。而二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过程,却正是一部充斥着正反馈的历史。好在,人类思想史上总有那么一两盏功率足够强劲的高瓦数探照灯,足以让愿意走出迷思的人活出另一片灿烂的天空。我想这便是《沉思录》留给二世纪以后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了。

2011/11/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欣赏课的感悟下一篇:幽默期末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