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推进管理提升

2022-08-04

第一篇:务实推进管理提升

提振信心 务实推进 全面提升高效课堂

建设水平

今年是全市“高效课堂建设提升年”。继续坚定不移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是今年教育工作的主题,教学工作的主调,也是贯穿全年学校工作的主线。今天,我们在车逻镇中心小学召开全市小学高效课堂提升年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扬州市教育质量科研推进年动员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高效课堂推进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高效课堂提升年各项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排查问题;进一步明确思路、落实举措;进一步聚焦课堂,突出在建模上提纯、在释模中提炼、在用模上提速、在研模中提质,进一步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

下面,我就做好全市小学高效课堂提升年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关于高效课堂推进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1年是我市高效课堂推进年。全市各小学高度重视和落实学段会、全市第六次精致管理暨高效课堂推进会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和本质,充分发挥校长的示范作用,骨干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主攻手作用,积极探寻模式构建的有效路径,模式推广的有效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积极探索,全面构建了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探求,全面构建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推进年的重要举措。围绕高效课堂的推进,市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意见》,从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保障机制、突出重点工作三个方面明确了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并进一步出台了课堂模式建构的实施意见。一年来,基层学校积极围绕市局“预-学导航”的模式架构,始终紧扣“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理念蓝本,充分开展个性化的课堂实践,不断探究、揣摩“自选动作”,主动打造校本化的课堂模式,切实推动高效课堂改革走向深入。

一是突出导学一体的方式,构建课堂模式。市实验小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立足于体现学、导、看三位一体,力求自学、互学、助学、测学、拓学有机结合,导趣、导疑、导思、导练、导能层层推进,看预习程度、看合作广度、看探究深度、看学习效度、看拓展宽度全程评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三五”(五学五导五看)课堂模式。市城北小学抓住课前预习作为打造高效课堂的“牛鼻子”,揪住学生课后反思的“牛尾巴”,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积极构建了课前预习,独立尝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交流解惑、巩固提升,当堂检测、回顾反思,拓展延伸的“五步”教学模式。

二是以基于内化办学理念的方式,构建课堂模式。车逻镇中心小学基于学校“让校园焕发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成就激活的场所,初步形成了“导学重情趣、自学重生成、助学重能力、固学重建构、拓学重迁移”的“五学五重”教学模式,并把教师用模的信度、学生认知的效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作为模式践行的抓手,积极探究生命课堂,努力打造“轻负担、低消耗、全纬度、高质量”的课堂范式。市第一小学将学校“奠基六年、致用六十年”的使命与高效课堂打造相结合,强化教师规范备课和实效备课,突出学生的“学”,提炼出了自助初学、互助研学、同助共学、辅助优学的“四助四学”模式。

三是以通过学习探路的方式,构建课堂模式。天山镇中心小学以理论学习为手段,以专题研讨为途径,以概况提炼为策略,提出了“引导自主阅读、促进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365”数学学科模式。高邮镇武安中心小学围绕市局“预-学导航”的“规定动作”,积极进行校本化实践,创生了“四导四学”的“自选动作”。界首镇中心小学以“我给学校提建议”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学模、建模专题会,以校本学模给力,向群体智慧借力,初步形成了“一本五效、导练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全面推广,主动践行了“我的课堂教学模式”

强化用模,主动践行“我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推进的工作重心。为了切实推进教师对模式的认同和践行,全市各学校以校本培训引领教师学模式、建模式;以教学沙龙组织教师选模式、悟模式;以示范研讨课带着教师用模式、评模式,初步形成了校校关注模式,人人践行模式,课课都力争用好模式的良好氛围。

一是以学习培训助推“用模”。学习是行动的先导。许多学校积极采取借力“他山之石”、给力本校教师的策略,以实实在在的例会学习和专题学习,让教师领悟我市《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意见》精神,感受当前教育界影响大、范围广、效果好的课堂模型范式,掌握本校课堂模式的结构,熟悉“我的课堂教学模式”流程。送桥镇中心小学、高邮镇文游小学、卸甲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注重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模式基本要求,领悟模式操作要领。通过学习,开阔了教师“学模”的眼界,提高了教师“悟模”的水准,增强了教师“用模”的意识,积淀了教师“用模”的底气。

二是以示范研讨强化“用模”。为了强化教师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认同和践行,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年龄阶段的教师中、在各个学科中推行,市教育局在2011年12月底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校长上汇报课,通过活动强化校长的率先垂范意识,推顶校长发挥靠前引领作用;一些学校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市实验小学、第一小学、车逻镇中心小学坚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做实网上结对活动,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三是以考核纠查督促“用模”。在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学校积极采取了“边学、边查、边纠”的活动。不少校长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评课,以“是否用模”、“用得怎么样”为重点,及时向教师提出整改措施,帮助教师建构、完善自我教学模式。龙虬镇中心小学把“用模”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教师上过关课、评比课。

(三)适度延伸,重构了基于学段、学科、课型特点的子模式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建好、用好模式”,一些学校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模式沙龙,大家通过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等校本研修活动,发现了模式的适应性、学科性、阶段性、个性化等一系列特点,同时也生发了一连串新的思考,并适度重建了基于学段、学科、课型特点的子模式,使模式内涵不断丰富,模式运用不断升温,模式可操作性不断增强,一些教师的教学个性和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也同时得到了彰显。

从模式建构完善看,市实验小学、市城北小学的学科模式“变型”运作流程清晰、操作要求明确、考核机制完善。这些学校首先竭力保持模式运用相对的稳定,使全体教师能够扎实掌握“基本模式”并熟练运用。同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生成“变式”,不断增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从模式运用范围看,市第一小学、车逻镇中心小学都能紧扣校本化的教学模式,主动创新,明确了基于学科特点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模式和操作基本要求,做到了学科共性与学科个性的和谐统一;城南新区中心小学围绕“四步导学”模式,初步提出了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等课型的步骤。

在充分肯定2011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对照高效课堂推进年工作目标和要求,一些学校、一些工作特别是在模式的建构上和运用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模式构建缺乏理论支撑。教学模式,它来源于教学实践,也高于教学实践,更指引着教学实践,它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按部就班、有始有终。所以,模式的构建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它需要有殷实的理论为基础,需要有学校的内涵为积淀,更需要学校教师集思广益的智慧。前段时间,我们对全市各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调研和解读,不少学校的模式还有待完善和提炼。有的模式构建形式化,敷衍应付,只是简单的教学方法的概括,歪曲了“预-学导航”的初衷;有的模式构建程式化,不立足学校实际、教师实情、学科实质;有的模式构建随意化,没有惠及教师群体的才智,有悖“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构建原则;有的模式构建肤浅化,缺少学生性、学导性和学效性。

二是模式践行缺乏制度保障。有的学校配套保障机制协调不够。这些学校在模式推进中,仍然沿用过去的一套教学管理方式,缺少在高效课堂建设推进中应对新问题、新情况、新需要的配套机制;有的学校过程性推进机制不力。在模式践行中重构建、轻推行,重开端、轻过程,重说教,轻督查;有的学校督查机制实效性不强。教学督查横向不到边,纵向不到底,尤其是督查形式单一,督查内容单调,督查不重常态,导致模式推进缺失力度,至今成效不够鲜明;有的学校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落地率不够。奖勤罚懒、动真问责的制度还未能真正激发队伍的内驱力,丧失了应有的“杠杆”作用。

三是模式完善缺乏深度思考。“预-学导航”模式作为我市在特定的时期为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师生组织关系、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乃至高效性而采取的一种行动策略。目前,许多学校虽然都已经对照“规定动作”建构了校本化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有的并不完善,也不完美,甚至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这些都有待于大家深入地进行行动研究,尝试性地探索实践,批判性地反思实践,建设性地改进实践。然而,在当前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践行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身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一些学校满足于模式建成,万事大吉,就像建筑盖楼,只见模式架构,而看不到后续的外部修饰和内涵装饰,模式完善找不到“理论着陆,实践回归”的踪影;不少学校在模式建构和推进中,只知道一味地“埋头推”,缺少对师生在课堂模式发展各个阶段中作用大小的深度思考,忽略了推进模式的固有规律;一些教师在用模中,要么不了解校本模式的内涵和操作策略盲目地使用,要么不结合学段、学生的特点僵化地使用,要么不联系学科、课型的要求孤立地使用,模式推进有模式化、机械化、模糊化倾向。

二、关于高效课堂提升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一)工作思路

2012年是全市“高效课堂建设提升年”。各校要把高效课堂建设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要把“完善建模”、“强化用模”纳入学校工作的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思路,要以行动研究为重点,以模式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制定好计划,设计好方案,落实好序时,切实以“四个结合”提升用模水平。一是规范文本与有效培训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规范学校模式文本,以培训等手段进一步引导教师将学校模式文本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质态;二是典型示范与执行底线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引导作用,培养一批“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课改典型。同时,制定高效课堂底线要求,促使所有教师执行到位;三是自觉实践与行动研究相结合。深刻领会以模式深化课堂改革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自觉意识,提升执行高效课堂建设主动性和落地率。正确对待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骨干力量进行集体攻关,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用模水平;四是创设氛围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加大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注重构建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学习文化。建立健全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模式推进过程中学校激励、督查、考核等机制的杠杆作用。

(二)工作举措 1.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必须重引领,典型示范创路径。 一是要以校长引领提升教学管理质态。引领力是校长治校理政能力的体现,教学引领力更是一位校长价值魅力的集中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教学。”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每一位校长都要自觉成为关心教学、关注课堂的人,要切实把心思用在“如何引领”上、勇气用在“敢干引领”上、本领用在“会引领上”。今年,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校长素质提升工程,以校长赛课、校长论坛、校长论文和校长高效课堂指导报告评比活动为抓手,全力提增校长的引领力。校长引领要注重常态。要勤于动腿、动眼、动脑,主动深入课堂、办公室、宿舍一线,以“眼睛向下”、“身子扑下”、“主动蹲下”“做一天学生”的姿态,捕捉“原生态”的信息,要带着问题意识走进教室,带着真实问题回到办公室,带着问题方案来到例会上,提高引领的常态化;校长引领要注重实效。要围绕课堂教学,坚持采用常规督查、教学巡查、推门抽查、率先垂范等传统方法,以备课笔记、导案批改、模式践行、听课笔记等为主要抓手,以带头进行课题研究、带头上公开课、带头撰写论文案例等为重要策略,在“实录”中洞幽察微,在“实践”中见微知著,切实解决教师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提升一线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校长引领要注重方法。要针对在日查、周检、月报、飞检、抽检、普检等教学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引领的力度,要比照过去引领教师看变化,比照同行引领教师看差异,比照理论引领教师看不足,用多元化的引领方式,提升引领方法的科学化、人性化。

二是要以骨干引领提升模式推进质态。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班主任,他们都是课堂教学和管理上的中坚力量,是“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教学典型。在模式推进的重要阶段,各学校要充分激发他们靠前“引领”和“示范”辐射的作用。要让他们成为学模、用模的“领头雁”。各校要按照“造血”功能快、学模劲头足、用模热情高的要求,给骨干下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要充分选树好各学科领域内、校本化、班本化的用模典型,创造性地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参与各级研修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主动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上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近期,市教育局也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教研员和一等奖赛课获得者上展评课。各校要积极鼓励和激发骨干教师勇于探索,敢于战胜模式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乐于总结模式践行中的经验与成绩,坚定用模深化高效课堂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引领和带出一支比、学、赶、帮的优秀教师团队,从面上提升模式推进的质态。要让他们成为释模、评模的“排头兵”。不断创新模式践行的方法,不断丰富释模、评模的理论支撑,是模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用模而不模式化的重要标志。骨干教师作为高邮教育长期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高效课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方法和积淀理论是他们专长,各校要广泛通过开展校本讲座、校本论坛,组建学科“共同体”、“工作室”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在释模和评模中的“种子作用”,切实把课堂教学提升为教学模式艺术化、科学化的运用过程,从质上提升模式推进的质态。

三是要以学习引领提升教师用模质态。模式是一个课堂改进、优化、升华的参照,在不断建模、释模、用模、评模、再建模(出模)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真正的高效课堂,这也正是我们孜孜追求的高层境界。而持续学习则是保持课堂模式有效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元气”。要坚持学习校本化。各校要高度重视校本化的学习,要立足学校资源、结合教师实际、针对教学现状,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论坛、沙龙、研修学习,努力提升队伍的“造血功能”。当前,各校要坚持“学习先行”,重点关注校本模式的理论解读、主要程序、操作要求的学习,不断丰富、完善模式,让教师内化理论不至于“空洞”,运用模式不至于“盲目”,真正实现以校本化的学习引领教师学会科学用模,指导有效用模,提升用模质态。要持续提升学习力。人不学要落后,模不用要生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学习力,就是教师的“教学力”,模式的“推进力”,校长的“引领力”。各校要坚持学、思一体,优化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坚持学、问结合,围绕课堂建设中突出问题拓展研究性学习;坚持学、行统一,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丰富体验性学习,切实提升教师的学习力。

2.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必须重过程,循序渐进强规范。 一是要关注学生“从独学到群学”的过程,分层次提升用模水平。教学模式的建构、诠释、践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某种教学模式,最终都应超越这种教学模式,这才是达到艺术境界的教学,才算是掌握了学模、用模、评模、建模的精髓。当前,在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以模式运用、完善、提升为重点工作的新阶段,各校要特别关注以“预学、独学、互学、群学”为核心内容的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没有学生学习力的提升,难有高效教学”;“没有高效教学,难有质量提升。”因此,高效课堂提升年,各学校必须突出分层推进、师生同进、有序求进,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激情,扎实抓好模式推进的“三个层次”。

(1)引领式“预-学导航”。这是教学模式推进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中,一般都是由教师示范提出“学习目标”、“探究内容”,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基本按“指令”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是一个较长的学习阶段,各学校要全面规划引领学生的学习策略,要围绕“怎样确定探究目标”、“怎样用好导学内容”、“怎样合理组建和完善学习小组”、“如何科学进行预习”、“如何实施有效展示、评价”等重点专题,让学生在反复的历练中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而不断理解、内化、掌握、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这就相当于习武之人在模仿。

(2)互助式“预-学导航”。这是教学模式推进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引领、确定学习目标和进行学习指导,而是组织课堂,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彼此互动,研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必要时,教师也参与其间。当然,这一阶段必须建立在初始阶段之上,因为它相当于习武之人在切磋。各学校要引导教师充分把握这一阶段特征,积极制定合理化的推进策略和评价标准,保障推进的成效。

(3)自由式“预-学导航”。这是教学模式推进的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作用纯粹是魅力化的点拨和风格化的组织,但更多的是提供时空、搭建平台、优化情境让学生全过程自由支配课堂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展示以及巩固训练。这一阶段是在发展阶段之上不断成熟化的模式质态,它已相当于习武之人到了自由发挥的层次,也是我们所说的“出模”、“出格”。各学校要正确解读和领悟这一阶段的模式精要,这时的教学模式实质是建立在学生能力基本形成基础之上的,是完全意义上学习解放模式,充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求学的最终境界,更是我们高效课堂建设所追求的美好愿景。

二是要关注教师“从备学到导学”的过程,重实效规范用模质态。规范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底线;实效是高效课堂建设深入推进的基本保障。在高效课堂建设持续提升的进程中,必须优化用模质态,高度关注教师“从备学到导学”的全过程,突出以“备学、导学”为重点内容的教师“导学力”的提升。“没有教师实效的备学,难有导学的有效”;“没有有效的导学,难有课堂的高效。”因此,当下各学校必须立足校本实际、师本实际,重点强化实效备学、有效导学,全面推进模式发展,积极追寻“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

(1)优化“备学”。备学是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实效化的备学是高效导学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备学内容的针对性。要立足课本,备好教材、学生和课型;要突出案本,抓好导学案的精选、批改和纠错;要着眼课堂,分清好“讲”与“不讲”, 处理好“师讲”与“生讲”,把握好“讲什么”与“怎么讲”。要加强备学流程的实效性。要立足常态,有计划、有组织、有督查、有考评的开展备课研讨,完善备课流程,健全备课制度;要追求常新,作为学校而言,要从校情、教情、学情出发,进一步研究和落实校本化、年级化、学科化的备课要求,并针对高效课堂的推进进程及时修订完善,做到内容常新、规范常新、实践常新;要突破常规,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具有创新型的备课实践,提出具有个性化的备课方式,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备课模式。市第一小学的集体备课内容研备一体化、备课格式校本化、备课流程规范化,很有借鉴作用。

(2)优化“导学”。 一个好教师,一方面要能准确解读教材、大纲、课标,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另一方面要能为学生精心设计学习的情境、探究的问题,同时要能科学设计好教学流程、组织方式。导学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也是当前推进模式层次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各校要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全面优化导学策略。要从操作层面上优化。坚持抓课前,利用导学案为凭借,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科学预习,如何阅读导学案、使用导学案、书写导学案;坚持抓课中,利用合作小组为抓手,科学指导小组独学、对学、群学活动,如何交换预学成果,如何快捷、高效进行探究与合作,如何进行大组展示与补充,如何学会有效倾听和文明质疑;坚持抓课尾,利用巩固为平台,科学进行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指导学生准确阅题,快速答题,有效开展师生、生生课后结对辅导,切实以引导学法的优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转化率和产出率。要从艺术层面上优化。一方面要引导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特长、教学风格,结合学科特点,综合媒体手段,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独学、助学、展学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究、完善小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构建和谐的小组合作文化,创新小组学习、交流、汇报形式,充分激发小组内和小组间各种异质成员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觉学习力、持续学习力、合作学习力。

3.提升高效课堂建设水平,必须重研究,用好抓手破难题。 一是要用好校本教研的抓手,遏制模式推进中的“高原反应”。校本教研是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各校校长要坚信一点:随着学校加快由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轨,“得教科研者得天下”的办学时代已经到来,学校的一切工作,尤其高效课堂建设越来越需要校本教研的支撑,越来越依赖于校本教研生成的智慧加以推进和提升。 教研质态要形成由量到质向高度滚动。今后,各学校要把校本教研形式从单一的关注课堂双向延伸到预习环节、备课环节、导学环节、模式运用环节、反思环节;要建立健全学校校本教研制度,重点落实科室活动制度、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制度、教研成果展示与奖励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要从教师学习、培训、活动、成果等各个层面规范校本教研行为;要严把校本教研活动出勤、活动流程、活动考核关,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与教师的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做实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教研范围要形成由点至面向广度滚动。针对当前高效课堂推进中面临探究问题多的现状,各校要推动教研从一人主备、一人主讲、一课一议的活动形式向多人同备,多人主讲、同课异构的方式发展,形成“群体共生”的教研氛围;要鼓励教师首先从当前模式推进中的某个问题或某个环节入手,逐步扩大研究的范围,形成由点到面滚动探究的教研方式;要积极倡导各校突破人际、校际、区域等时空限制,开展区域连片教研、网上结对教研、乡镇中小学一体化教研,逐步形成教研范围向区域化、广度化、集群化发展。

教研内容要形成由表及里向深度滚动。各校要立足先于、基于、归于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开展教研”、“通过教学开展教研”和“基于教学开展教研”,突出围绕教材解读、学法研究、如何用好模、完善模、优化小组建设等为重点问题上来,定期开展主题教研,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要注重运用“短、平、快”的研究方法,积极探究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记好教育随笔、撰好教学案例,倡导在校本教研中“晒一晒”“我的反思”,说一说“我是如何践行教学模式的”,评一评“我的教学案例”,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研究分量”,彰显校本教研的“研究魅力”。

二是要用好项目管理的抓手,突破教学工作中的“管理倦怠”。项目管理是借助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融入学校管理实践的一种对接,是解决执行力度不大、合力不够的重要抓手。各学校校长也要将项目管理的思想、方式融入到当前模式推进的管理当中。要认真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校长作为项目管理的先行者,要准确把握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真谛,掌握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式,熟悉项目管理的本质和要义;要主动细化管理项目。各学校要聚焦当前模式建构和运用的中心议题,对已经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把诸如导学案的校本化使用、学习小组的校本化建设、学科组模式的校本化推进等一批具有方向性、前瞻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提炼、“打包”成一个个项目;要自觉运用项目管理。针对有效管理中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价四大环节,以“包字当头”、“中层蹲点”的方式,以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和备课组为阵地,以优秀教师为骨干,以全体教师为主体,突出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集中攻关,并做到任务、分工、时间、责任人“四明确”,有序开展工作,逐步推进到位。相关科室要及时对各学校项目实施给予理念提升、论证指导、过程引领等帮助;要构建项目推进机制。以项目推进课堂建设水平的提升,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各校校长要把项目管理作为今后的一项长期工作加以推进,要本着体现共性要求、基于校本实践的原则,以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项目为抓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问题、探索规律和寻找办法上,环环推进、逐步深入。同时,要让项目管理的方式由校本层面向师本层面延伸,由管理层面向教学层面拓展,逐步使项目管理在一线教师中“遍地开花”。

三是要用好督查考核的抓手,提增奖惩机制的“杠杆作用”。如果说项目管理和校本教研是学校课堂改革的内在抓手,那么督查和考核就是学校课堂建设的外在动力。只有内力和外力的结合,内因和外因的作用,高效课堂持续推动才具有了不竭的动力。高效课堂应落实“三全”,确保常态化。全员化,每位教师、每个班级,都要推进;全天候,从上午第一节到下午最后一节,每节课都要推进;全程化,教学各个环节,从备课、上课、作业处理都必须是高效的。

要贴近实际,优化督查考核的内容。各校要围绕当前高效课堂提升年的中心工作,要让学校模式推进中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进入日常督查的重要项目,成为学期考核的基本标尺,要把是否用模、用得怎么样纳入常规督查、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要坚持督查内容、考核标准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原则,尊重和吸纳大多数人的意见,提升教师对督查内容的认同度,提高教师自觉执行的指数。 要立足“激发”,优化督查考核的机制。今后,各校要把常规督查作为提升学校管理质态,尤其是高效课堂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动真碰硬组织督查考核。要经常性推开门走进课堂和教室,零距离接触教师和学生,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全方位地收集日常信息,客观详实地做好督查内容的记载,公平公正地做好督查结果的公开;要坚持“突出教、学”开展督查考核。当前要高度关注教师用模的质量,坚持以既定的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把教师课堂用模、个性化备课、教学反思,作为衡量施教质态的重要标尺,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要坚持“优绩优酬”开展督查考核。要提高常规考核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的“融合度”,让成绩杰出者干劲倍增,成绩平庸者奋起直追,成绩低下者如坐针毡,真正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搞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力避考核方式的“蜻蜓点水”,考核过程的“昙花一现”,考核结果的“可有可无”。今年,市教育局也将加大督查、视导、飞检、考核的力度,对各校高效课堂提升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实行定期督查,并将各校高效课堂推广的“面”是否广,推广的“度”是否深,推广的效果是否明显作为评价教学创新示范校、教学创新先进个人、高效课堂建设先进班级、优秀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依据,与学校考核、教师考评挂钩。

同志们,高效课堂强势推进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倍加珍惜;高效课堂全面提升的路径更加明确,应乘势而进。让我们脚踏实地,并肩携手,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全面推进我市小学高效课堂提升年的各项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3.(德城区)提升水平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定稿)

提升水平务实创新

扎实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

中共德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德城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建第一保障”主线,锐意创新,注重强化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以党建促进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执业水平的提升,扎实推进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提升。

一、主要做法

我区现有律师事务所7家,注册律师108人,建立党支部4个、党员19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以创建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五型”党组织为抓手,号召律师行业党员争做“创业兴业标兵”和“奉献社会标兵”,把劲头聚焦在“干”字上,把功夫下在行动上,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目标看得见、工作能落实、党员好参加,全面提升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破解组建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全面优化组织设置,开展了基层党建“星火工程”,使党组织由单纯的块状、条状设置向多维网状设置转变,切实提高了“两新”组织党

1组织组建率,实现了律师行业党的工作全覆盖。成立了司法局党总支,按照党员律师多于3人建立党支部,少于3人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原则,成立了众成仁和、鑫大公、德州律师事务所等4个党支部、1个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使律师行业的“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找到了组织、有了家。同时,选好配强党支部班子,选拔一批领导能力强、大局意识强、党性觉悟高、工作业绩高的“三强两高”优秀党员律师担任书记。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使各党支部均达到了“四有”标准,即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建工作制度、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破解管理难,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区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健全完善了律师行业党员“三会一课”、目标管理、学习考勤、思想汇报、定期报告等制度。由司法局党总支与每名党员律师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规范党员律师行为。定期开展“三评”活动,即每半年组织上级主管部门、事务所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等三方面代表,对党员律师进行民主评议,通过评议,激励党员律师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工作积极性。从今年到2013年,在全区开展律师行业规范化建设年、律师行业党建年、律师行业阳光诚信年、律师行业回馈社会年“四年”

活动,在探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和律师业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律师行业党员队伍素质和社会形象。

三是破解活动难,打造党员活动新平台。今年以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把每月的15日定为全区“党员活动日”。具体工作中,把“党员活动日”与律师行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各支部组织党员广泛开展学习中央精神、学习先锋事迹、学习廉政准则、重温入党誓词、邀请专家讲座、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公开承诺、走访党员群众、帮扶弱势群体、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法律咨询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各支部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读好一本红色书籍、办好一件惠民实事、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组织开展了“党员律师四在前”活动,即带领职工走在前、业务知识学在前、危难险重冲在前、无私奉献做在前;设立了“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要求党员律师亮党员身份、树良好形象,争做“文明诚信模范先锋”,切实发挥党员律师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今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灾区捐款达2万多元。

四是破解服务难,结合职业特点发挥作用。在今年9月德州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上,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参与到大会服务中,提供了专

业、热情、细致的法律服务,确保没有出现一起法律纠纷事件。由司法局党总支牵头,实施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程”,为全区98个社区全部配备社区律师,免费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成立了“律师行业霞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农村、社区、镇街、区直部门、事业单位、重点企业提供志愿服务,今年已开展法律宣传28场,培训人员4000余名,义务调解民事纠纷23件,免费提供法律援助18次,为群众节省资金12万多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律师事务所实行的合伙制和自收自付体制,造成了律师队伍虽然整体素质较高,但比较注重经济收入,对参加党的活动不够积极。

二是律师行业党的新鲜血液补充不够及时,党员律师比例偏低,特别是年轻党员较少,结构不够合理。

三是个别党员律师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不高,骨干、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丰富律师行业党组织活动形式。针对律师分散性、流动性、自由化和个性化的职业特点,结合律师事务所实际,以业余、小型、多样为原则,在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事务所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形式

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发挥律师行业党员特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是加大在律师行业发展党员力度。发展重点向律师队伍倾斜,不断壮大党员律师队伍。

三是鼓励支持党员律师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活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组织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可适当推荐党员律师,鼓励党员律师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篇:求真务实 推进精细化管理

树立精细管理观念 全面提高我矿管理水平

通过参加“落实求真务实、推进精细化管理”主题研讨活动,使我知道研讨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搞好全矿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提高全矿的经济效益,不能追求外包装,而是要追求实效。研讨和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体现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反对搞花架子,要把讲在嘴上的想法、要求以及分析揭摆出的问题、制定出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研讨和推行精细化

管理真正收到实效。下面我就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新的形势任务的需要,也是管理创新的需要,更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创新,也是观念创新,必须与传统思想观念决裂。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二是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必须注重责任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什么是求真务实?“求真”就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求真的落脚点是务实,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要脚踏实地,不能华而不实;要重在落实,不能光说不做。把求真务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是衡量每名职工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有部分职工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漠,对求真务实知而不行、能而不为。求真务实的真谛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管理的思路是: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导引、调节、控制,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

面对已经到来的“细节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管理方式的粗放,注重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在一个集中的目标上达到“精”,才能以精益求精区别于竞争对手,形成自己的市场特色。我们要让“精细化”融合到企业的精神、管理、技术、质量、营销等众多层面与环节中,并在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企业组织内的职能和岗位、细分目标任务、细化企业管理程序、细算成本等方面具体体现出来。

一.充分认识推行“精细管理”的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推行“精细管理”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把握和领会“精细管理”的灵魂和精髓,才能真正抓好贯彻落实,才能促进企业管理快速上台阶。

推行“精细管理”是企业全面加强管理的迫切需要。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但是管理方法、管理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快速变化的。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矿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一方面,目前的

企业管理全局性、系统性不是很强。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比较偏重于企业的内部过程管理特别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产品如何与外部市场相连接、如何适应顾客的需求没有系统的论及。推行精细管理是从全局角度出发,按照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强化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它涵盖了企业一切与产品有关的环节,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从源头把关到过程控制,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不留死角。

推行“精细管理”是企业更加贴近市场的迫切需要。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的产品源于市场,终于市场。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市场,贴近市场。只有时刻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的企业,才是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才是谈得上生存和发展的企业。通过“精细管理”,我们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能够更加贴切市场的迫切需要。

推行“精细管理”是把企业生产过程管理与经营目标统一起来的迫切需要。管理要出效益。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获取最大效益。而效益的获得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企业最终效益的获得。因此,如何把生产过程与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推行“精细管理”覆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与企业经营目标的结合度进一步强化。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管理来寻求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依靠“精细管理”来实现这个经营目标。

二.认真把握,深刻领会“精细管理”的深刻内涵

“精细管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精细管理是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提出的“时间、空间、质量”的规范。这种规范是一种全过程的过程控制,即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应处于受控管理之中。

在“精细管理”中,关键要突出一个“细”。这个“细”字有几层含义,一是规范。系统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规范,符合大系统的要求,如果不规范,就会使整个系统产生不协调。二是科学,指管理的方法科学,即从系统工艺流程出发,各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严密控制,有机衔接,符合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三是周到,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必须考虑到,不留死角。同时,要求生产过程的管理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每一项产品到了什么地方、进行到什么程度要一目了然。

三.创新思维,高强度的持续推进精细管理工作

当前,公司进行的仅是形象方面的精细管理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公司精细管理工作必须高强度的持续推进,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向管理技能、管理素质、管理观念等方面深入,将精细管理思想融入到公司科研、生产、营销等环节,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

按照"精细"的思路,我们要结合公司实际,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是须企业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也需要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反之,如果企业在没有真正理解精细管理工程的核心思想以及在不适用的环境里引用它,可能精细管理工程的运用效果将是期望值的"根号"甚至是"负号",而不是"更好"。

在实施"精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牢固确立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规范性的思路与方法是基本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求、手段,而且,"精细"的表现形式是"规范";创新的方法与技巧是在规范性的基础上的、发展性的要求和手段,"精细"是创新的方向和动力。"精细"的境界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了,而任何一个发展或成功的企业其最基本的共性经验就是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从这一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创新思维,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将日常精细管理工作引向深入。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当前公司形象改造工作仅仅是精细管理工作的表层部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须将公司精细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同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精细管理工作,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最终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正是基于对管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企业应该从经验型管理向分析型管理转变的战略思路。要求各级企业管理者必须从过去经验型管理的模式中跳出来,用数字分析说话、用数字分析决策,向分析型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被提到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可以说,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是企业实现由做大转向做强的重要保证。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管理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以实现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能力。企业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企业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高超的运作水平,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支撑。企业能不能把握住关键转变时期的机遇,尽快实现做强,精细管理是否到位已成为十分关键的要素之一。

在管理人员中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营管理以及生活后勤等方方面面,重新细化了一体化考核。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基础。实施PDCA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作业标准、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使规章制度的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具体、标准更加明确。与贯彻《安全生产法》相结合,赋于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以“法”的规范性、平等性、严肃性、强制性特征,增强干部职工“遵章就是守法、违章就是违法”的意识,培养干部必须按章办事、职工必须按标作业的良好行为,确保各项工作“按做的写、按写的做”。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养成了坚忍不拔、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遇事沉着冷静、善始善终的工作习惯,坚持严细实勤、精进高效的企业作风。在落实求真务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无论哪个部门的工作,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团体概念、团队精神,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工作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工作中分工协作,互帮互助,互勉互励,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尤其是两个人共同负责同一工作时,两个人应该互助检查,互助提醒,千万不要过于相信对方,对方

独立完成自己没有参与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检查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不出现任何差错和纰漏。当然对于自己独立完成或双方共同完成的工作完成之后也要进行仔细缜密的检查,以保证不出现差错。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管理创新、推进以PDCA为主要方式的精细化管理,对保证和推进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尊重群众、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观念,形成“踏实、务实、诚实,想事、干事、成事”的良好风气和浓厚氛围。

第四篇:务实管理,创新举措,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初稿)

务实管理,创新举措,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春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龙冈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突出质量和强化管理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以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实施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规范,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目标。教师们基本形成了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取长补短、工作至上的格局。同时,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管理和育人的质量。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细化安排,重点工作有成效

本学期是最繁忙的一学期,根据学校工作目标和区局的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1、创建迎检进展顺利。本学期我校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市级区级文明单位、市园林式学校、盐城市无毒学校等一系列创建任务,由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通力协作,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2、督导视导成绩突出。3月23日,区教育局教研室对我校初中部教学视导,4月24—25日,督导室、教研室对小学部进行了教育综合督导和教学视导,学校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校长“试验田”成果丰硕,区局对的验收结果较为满意。

3、“三化”整治扎实推进。积极响应区委号召,扎实开展教育系统“三化”整治活动。活动中注重宣传发动,加强学习。并通过“个人找、群众提、互相帮、领导点”等具体措施,努力把学校、科室和个人存在的“机关化”倾向、“一般化”要求、“表面化”状态等问题找出来,并形成书面总结,大力落实整改措施,并制定预期目标。全体教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有了显著的改观,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4、复习迎考组织周密。根据春学期的特点,我校重点抓实、抓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突出小学素质检测,九年级英语口语测试、体育测试、中考等工作,详细计划、周密组织复习、训练和考务工作,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再创辉煌奠定了基础。

5、基地活动成功举办。4月份,我校成功举办区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基地

1 活动,受到区局领导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促进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

6、考核评先操作规范。学校评优晋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工作量大的教师倾斜,向工作勤恳、成绩优秀的教师倾斜的政策。本学期,先后圆满完成对全校教职工2010年考核和绩效考核工作,全体教职工反应良好。目前,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整个过程本着实事求是,坚持规范,力促“三公”,对切实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极大作用。

7、工程建设质量过硬。本学期东大门改造、塑胶跑道建造、校园绿化建设、霓虹灯亮化等工程项目,在教育局领导的多次莅临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严格督查把关下,已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施工。校园环境得到美化,景色宜人,同时加快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完成相关创建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工作任务繁重,头绪繁多,但我们未雨绸缪、忙而不乱,,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也再次体现了我校有一支勤奋苦干、团结协作的团队。

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有力度

教育是一项服务于社会的事业,学校是这项服务工作的“代言人”,就必须以规范的行为和强烈的服务意识面向社会,我校坚持以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1、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效能。严格按“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明确责任,互相支持,相互信任。在会办会上,除了布臵本周工作,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政治修养和廉政教育,全体班子成员能够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2、严格执行“五严”规定。 “五严”规定是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减轻学生负担、增强教学效益、实行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教务处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计划、要求和课时安排,保证做到按规定科目和课时开足开好每门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造条件。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决杜绝了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广大教职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已经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本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对照规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排查整改,坚决杜绝了歧视差生、体罚差生、搞有偿家教、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等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现象,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全体教师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忠于职守,服务学生,提高质量。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每周的例会、周六学习等扎实开展教师读书教

2 育活动;对广大教职工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规范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组织学习韦青、陈红典型事迹和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并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和 “学习吴邵萍老师”征文活动。教师的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敬业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我校的两篇征文《爱驻人间春常》(胡成忠)《在让生命更芬芳》(胡益民)分别获得区

一、二等奖。同时,我们以开展“三化”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教职工从思想认识、爱岗敬业、、教学常规、教研业务、为人师表等方面,真正查找出师德师风、推进课改、学习提高、执行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变“一般化”要求、“表面化”状态的工作作风。

4、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在学校各项收费中,严格按照上级领导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每次收费,都对所收的项目、金额、执行文件等进行详细的公示。教职工评优表彰随时公示,各种方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本学期就东大门改造、塑胶跑道建造,初中教学楼加固、校园绿化建设等项目都经过合理、规范的招标程序,接受了社会监督,并在教师会上通报,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确保了各项工程施工的高标准、高质量。

三、加强培训,落实督查,教学质量有保证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计划和制度,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首先,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制订专业成长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自学、函授考试,提高学历。其次,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教师到外校去培训、观摩学习。3月18日我校组织30教师,深入如皋学校学习“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5月中下旬安排七八年级和小学部教师分批到第一初中和市二小听课学习,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参加学科基地活动、市区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等。每次观摩学习后,组织教师围绕培训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进行交流发言,使全体教师获得较大受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再次,加大骨干名师培养力度。结合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活动的意见》和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的要求,开展各学科的校级基本功培训和竞赛。6月份,学校举行了“乔木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涌现了顾强华等一批基本功扎实,教学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以推进 “四名工程”为载体启动 “校内名师”等评选活动,激活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目前学校的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校现有一线教师105人,其中高级教师

3 9人,本科学历69人,研究生在读2人。近一年来,共有50多人次参加过省、市级培训,100多人次参加过区级培训,市教坛新秀2人,区级学科带头1人、教学能手5人。在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有2人获奖,区优质课评比中有20多人获奖,。

2、落实课堂常规督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每天值日人员坚持巡课制度,杜绝空岗脱岗等教学责任事故的发生。其次,狠抓教学“五认真”。 我们提出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中小学部都进行了3次以上的集中检查。每次检查后都及时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在“五认真”检查的过程中,进行了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评优活动,要提到相关教师的名字,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再次,加强集体备课。周

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文科与理科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按照《盐都区中小学集体备课基本要求》操作,严格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反思提升的基本程序。倡导手写备课,青年教师写详案,强化个人二次备课。同时抓好质量监控。改革评价机制,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辅助课堂检测、阶段测评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教学业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倡导班级小组化管理,大力推行如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目前,已在4---8年级各班级全部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七(3)班黄鹤勇老师,小组管理灵活有效,教学引导巧妙,学生热情高,配合默契,成绩显著。继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活动,并与挂牌听课相结合。评课活动紧扣上课人预定达标级别评议,指出优劣,提出不足,帮助改正,以求实效。教务处还有计划的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启动了组内公开课,使我校的教研气氛更加浓厚,人人力争打造有效、高校课堂。

4、瞄准目标,全力重抓毕业班工作。具体做法是:领导高度重视,实行目标管理;优化师资结构,强化队伍管理;倡导合作意识,实行捆绑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动态;努力上好复习课;重抓“两率”,不放弃学困生;注重思想建设,加强学生管理等。

今年中考成绩骄人。700分以上4人,达一中线20人,优秀率36.8%,在全区同类学校名列前茅。

四、以学为本,以研促训,校本教研有突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校本教研更加务实创新,科学规范。从时间到形

4 式再到方案制定、内容评价都进行了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力地推动了学习研讨氛围的形成。

1、以学为本,奠定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础

我校把“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定为我们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首要措施。每个教师都制订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和目标达成措施。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周六业务学习正常化,内容丰富实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每位教师至少做到“五个一”,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读书学习交流会,每人建立一个学科教学信息资源包。目前,我校不少教师有写读书笔记、学习笔记习惯,有听别人的课、写心得体会的习惯,有上课后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促进了教师的积累,成为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础。

2、以研促训,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资源

“科研兴教,质量兴校”这是我校办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以课题为牵动,教学研讨为抓手,教师的反思为落脚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我校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我们力求研究的起点低一些,课题小一些,参与的教师多一些,涉及的范围广一些。在行动中开展研究,及时反思,快速反馈。教学研讨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层层辐射。教务处适时举办由七(3)班教师开设的 “三阶五步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全校大范围教师参加观摩。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所有观摩老师分科参加研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教师人人上教研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展示课,达到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的目的。截止目前为止,我校教师上公开课约80多节次,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中小学部的教学视导中,优课率均达55%以上。教学反思活动,我们主要采取集体反思、个体反思、互动反思模式,要求教师针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等进行教学诊断,鼓励教师点评自己、点评他人、点评学生、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3、 努力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致力开发校本课程。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信息、综合实践和劳动技术构成,每周安排3课时教学。在地方校本课程的设臵上,我校开设写作教与学、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七年级设臵《文化江苏》的教学。充分挖掘学校的内在文化,弘扬乔木精神,以提高学校的人文素养作为特色,努力开发以乔木文学社为基础的校本课程,通过此项活动,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暑假中完善已有的校本课程,新开发校园足球校本课程。

由于我校对教科研工作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我校教科研的实力不断增强,

5 本我校教师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有50多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显著增加。我校的6个市级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我校张松元同志的论文《》公开发表在《》第20期上,彰显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层次。

五、抓好队伍,丰富活动,德育工作有实效

1、以“专业化发展”为方向的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把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作为基点,确保每周例会制的实效,达到了以会带训的效果;加大制度的约束和导向性,减少了不规范的从教行为;增加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提高培训交流的层次,改善了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学校还开展了“班主任论坛”,在相互的探讨和交流中,班主任的职业素养、人文教育素养有了较大的提升。顾彤、封加根、万光明、朱国祥、顾仁富、顾风金等班主任一向跟班紧、方法活,班级管理有特色,班风正,学风浓,正气足。

2、以“实践体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德育活动蓬勃开展。(1)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上网祭奠英烈,网上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2)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征文评比活动和“红歌大家唱”活动。(3)开展“文明礼仪”、感恩他人、保护环境美化校园教育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遵守校园规范,规范自身行为。(4)争优创先,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学校团委、少先队结合市、区教育局、共青团评选“四好少年”的契机,在全校掀起了“赶、学、超”的热潮。在各班中进行“四好少年”在我身边的中队主题队会,为进一步规范队员言行,起到了良好的促动作用。(5)阅读经典,丰富体验。我校继续做好班级读书活动,在各班中进行书香班级的推进工作。在5月的读书节活动中,将学生的阅读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在读书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读书主题板报、小报比赛、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尽力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6)艺术节活动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书法、演唱、器乐和舞蹈比赛中涌现一批艺术苗子。

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愉悦身心,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素质,校园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以“严格规范、人文关怀”为保障的常规管理成效显著。在学校统筹部署下,政教处指导检查认真具体、年级安排督促到位及时、班级管理教育严格有效,在各方协作下,学校保持了有序、稳定与发展,学生的养成习惯有所提高,学生整体进步发展态势良好。

六、强化安全,措施到位,后勤工作有保障

1、坚决执行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师生安全。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

6 重,学校各班、各部门都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值日领导、成员的工作职责,坚持值班跟宿、巡查疏导,实行“一岗双责”制,同时实行零报告制,。学校与教师签订《安全目标管理工作责任书》,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班主任签订《安全保卫工作责任状》,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定“班级安全公约”“文明公约”等,确保“消防、创安、创卫”工作责任到人。

2、总务处、教技处狠抓设施、设备安全、饮食卫生等安全管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检查体育活动设施和电路设备,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分管食堂的领导能经常与食堂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警惕,坚决杜绝变质食物进入食堂,食堂没有出现饮食安全责任事故。继续加强门卫管理,实行外来人员来校,学生离校登记、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小学部路队管理,严格实行领导值班跟宿制度,这些举措,有效杜绝了学生离校、交通、就寝等容易造成的安全隐患。

3、、高度关注学生健康,抓实体卫工作。

(1)建立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长效机制。学校联系鞍湖卫生院每学年对全体学生体检。政教处在开学初要求各班级每天坚持晨午检,及时报告,每天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政教处专人每周进行汇总。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学校安排专职医生对全校学生免费进行视力检查,并对视力下降的学生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创建省健康促进校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知识。

(2)健全机构,制订好计划,落实具体措施,确保体卫工作实效。具体做到四个落实 :落实课程计划与足够的运动锻炼(包括两课两操两活动);落实环境卫生包干责任;落实学生会对各班卫生检查评比考核,做到四个一(一日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表彰);落实配合上级做好健康检查等宣传教育工作。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学生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活动时间。精心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师生的生活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校通过广播、橱窗、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季节性流感”的防控工作。定期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时刻保持校园整洁,个人卫生,这些举措既推动了学校的体卫工作,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校园始终保持了净化,绿化、美化的良好育人环境,学生体格状况较好。

七、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

1、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够先进,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2、学校管理创新不足,精细化管理程度仍不够。

3、小学部教师年龄结构趋向老化,中青年教师的调出,使正常的教学难以为继。教师教科研水平不高,教师素质急待提高,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严重缺乏。

4、学校有效教学实施的水平还不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力度还不大,课程实施水平不高,缺乏富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5、学校特长建设和特色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6、需加强学生的学生养成教育,着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一学期来,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全体教师团结一心,辛勤工作,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来深入分析,拿出有效举措解决问题,力争在新学期的工作中主动发展,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五篇: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同志们:

今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探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研究部署2004年城市管理重点工作。下面,我就去年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要求,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去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成绩

200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城管系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积极投入全省“城市管理创优”活动,突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这个工作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自身管理,努力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容貌,城市管理相关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与2002年相比都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城管战线的同志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不惧危险、无私奉献,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发动,全面推开,城管创优成效明显。

各地城管部门以全省“城管创优”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开展考核竞赛、创优奖先,有力推动了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南京市结合城管创优,在11个区全面开展“金陵市容杯”活动;无锡市采取“半年明查、每月暗访、年底评奖”的办法,组织开展了“太湖杯”考评活动;淮安市以举办“美食节”为契机,全面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镇江市围绕“清洁城市、清洁家园”主题,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二年巩固提高,三年规范运作”的思路努力实现“三年大变样”;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城市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赶超。

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把城市管理工作列入社会发展目标和政府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城管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协调矛盾和解决问题,并经常督促检查。各城市建立健全了城管工作网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城市管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监督、有总结评比,一套层级分明的监督体系已初步建立。

在城管资金投入上,2003年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管理工作经费增长与GDp的增长幅度基本同步,苏南一些城市增幅达到20﹪以上,苏中、苏北一些城市的城管投入增加了1倍以上,经费投入的增长为城市管理工作拓展外延和提升内涵提供了保障。

(二)建管并重,综合整治,城管工作更加注重长效。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老城区改造提速,市容环境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各地立足于硬件建设,加大投入,疏堵结合,配套建设或合理增添了一批农贸市场和环卫设施,组织疏浚部分城市河道,建成一批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城市景点、市民公园、广场和夜景亮化的精品工程,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南京市继续推进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2231”工程。淮安市按照“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保洁全天候”的要求,提高了环卫作业考核标准。无锡市加快环卫行业改革改制,创新环卫投资模式,环卫硬件设施标准大幅提升。扬州、镇江、吴江、金坛的垃圾填埋场去年通过Ⅰ级无害化处理等级评估,为全省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和管理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各地普遍加强垃圾中转站建设、更新配备果壳箱和环卫作业车辆,添置执法队伍装备,改善了城管工作条件。

在城市容貌管理方面,各地以城市的主、次干道两侧为重点,依法治理违章建设、整治城市“牛皮癣”、整顿车辆摆放秩序、查处违章倾倒垃圾,疏堵结合治理违章亭棚和临时摊点占道经营,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管理上,各地加大整治与规范的力度,盐城、江阴等城市严格户外广告的审批,引导广告和店招店牌达到美化城市视觉环境、改善城市空间感受的要求。淮安市通过取缔违章、统一布局和集中管理,有效防止了车辆清洗对市容环境的负面影响。张家港市加大城郊结合部管理,城乡整体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射阳县根据实际探索将农贸市场的管理权移交给城管局,较好解决了农贸市场的市容管理和保洁难题。

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在整治、规范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建设和管理的同步协调发展,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注重街景规划和设计,着力体现历史内涵、展示文化特色,全省城市日益向容貌整洁有序,环境清新宜人,景观丰富优美的目标迈进。

(三)建章立制,依法管理,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

去年,我厅在各地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江苏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为保证城市管理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健全当地的相关管理规章,细化了户外广告管理、夜景灯光亮化管理、渣土管理、装潢垃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严格管理。同时还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评议考核制等行政执法制度,进一步严格了内部管理。南通市为规范城管行政执法行为,出台了《南通市城管行政执法检查考核标准》,并定期组织对所属县、区进行考核,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各地城管部门以行风评议为契机,围绕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结合工作实际周密安排了整治计划,通过梳理存在问题,查找不足,落实整改责任,提出了各阶段、各层次的工作目标,设置管理纪律“高压线”,严格队伍管理,队伍形象进一步改善。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全省城市管理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以城管创优活动为抓手,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各省辖市城管局加强了对所属县、区的指导。把管理向小街巷和城郊接合部延伸,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不断细化。

二是典型示范,各项整治取得预期成效。各地利用“城管示范街”、“城管示范区”作为正面引导,同时组织街巷院落、河道岸坡、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整治,采取“清、刷、停”等措施,整治乱贴乱画,有效遏制了破坏市容环境的行为。

三是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各地本着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进一步强化区、街道和居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能,推行“城管进社区”,抓住条与块结合点,增强了管理的主动性,体现了服务。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城市管理的范围和内涵的不断扩展,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与广大群众对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更高期望,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首先,部门和条块之间的职能还有交叉,难以形成管理合力,城市管理的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第二,环卫规划实施难,环卫设施选点难、建设难、欠帐多,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第三,市容管理中的摊点占道、乱张贴等管理难点还需要解决,长效管理还需要加强;第四,管理和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文明执法需要加强;第五,由于部分地区城管经费依然不到位,制约了城管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此外,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程度还亟待提高。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增强信心,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工作思路和目标

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发挥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实现全省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城市管理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首先,城市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省还提出“两个率先”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次,城市管理工作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各项公用设施相对紧缺,部分市民的守法意识有待提高;执法环境尚需改善,这些决定了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任务会更加艰巨。第三,各级党委、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城市管理的有利条件。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努力开拓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按照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城管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城市化不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也是社会管理的深化,是城市文明的延伸,现代化的城市更加需要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城管部门要把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作为中心任务,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善城市容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上,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努力提升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二)勤政为民,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城市管理工作是民心工程,各级城管部门履行的职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城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城管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结底是要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城管工作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把满足群众当前利益与维护人民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严格管理与文明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善待百姓,在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市容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方便群众生活,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争取城管工作新突破。

创新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要有新发展,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此,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克服不足;需要营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氛围,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新任务、新问题,拿出切合实际的新举措,争取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做到管理有新举措,城市有新面貌,队伍有新形象,事业有新局面。

2004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总揽工作全局,服务“两个率先”,以优化人居环境为宗旨,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服务为民,突出城市市容环境净化、美化,为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2004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贯彻《江苏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各项管理活动;以全省城管创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各类专项整治;科学制定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探索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市容环境卫生投入机制,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深化改革,推进市容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强化作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投诉受理制度,加强行风建设,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努力将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要求向小街巷延伸、向城郊接合部辐射;依靠制度创新,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

三、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完成今年工作应当紧紧抓住重点,以贯彻《江苏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主线,以城管创优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江苏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刚刚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例》根据我省实际和城市管理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新的制度,需要我们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

1、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度。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为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设立了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明确了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现了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责权利的统一。各地需要根据《条例》的精神,对以前“专群结合”的“门前三包”制度加以调整,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思路,把市容环卫责任制落到实处,做好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等工作,同时对责任人履行责任制进行业务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努力实现长效管理。

2、促进市容环卫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条例要求市容环卫管理的各项工作围绕城市容貌标准、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环卫作业服务质量标准等业务标准展开。今年,省里将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省环卫作业服务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进一步量化和细化管理要求,明确城市管理中相关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技术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希望各地集思广益,共同做好这项基础工作。

3、做好城市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垃圾处理费是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可以积累垃圾处理资金、吸引社会投资,为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进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有利于在保证社会公平和提高政府效率的前提下,调节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垃圾处理事务上的相互关系。各地要在前几年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条例》研究提高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的办法,把这项政策用足用好。

4、实施《条例》确立的垃圾全过程管理战略,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发展历程表明,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实现垃圾处理现代化最终必须选择的道路。虽然这项工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受市民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今年一定要按照《条例》要求积极推进,争取良好的开端。首先要根据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明确垃圾分类收集的模式(分类标准划分为可燃、不可燃;可回收、不可回收;还是首先对危险废物进行专项回收);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今年着重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知晓率、参与率上取得进展,为今后提高分类收集的覆盖率、达标率作准备;第三要搞好分类收集的试点和推广工作,逐步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设置分类投放设施。

(二)着力创新,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

今后要按照系统化管理要求,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工作模式,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制约机制。强化以块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切实做到权力下放,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沉,权、责、利相统一,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联合协调会审制度,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在运行机制改革上,要按照政事(企)分开、管干分离的要求,克服城市管理体制中政府包揽过多的弊端,放开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将城管维护作业任务面向社会招标,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运营方式引入竞争。逐步改革经费管理方式,推行环卫服务的政府采购,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择有能力的企业(单位)承担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和义务,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城市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转变到对养护、维修、保洁作业企业的指导、监督、考核、服务方面。通过制订相关的行业管理规范、技术标准、招标办法、定额标准、准入机制等,形成调控有力的监管机制和企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环卫作业和垃圾处理经营市场。

同时还要明确,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利用市场的办法加大投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甩包袱,一味压缩经费,否则就背离了通过改革促进环卫行业生产力水平、服务质量提高的目的。

(三)强化专项整治,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

城市管理工作对象点多面广,流动性、反复性强,在现阶段,稍一疏忽“脏、乱、差”现象就会回潮,就会给群众带来不便,因此必须一丝不苟严格管理。

今年全省城管系统要集中力量,在城市河道、城郊接合部环境、乱张贴、渣土运输、车辆清洗等五个方面强化整治。刚刚颁布实施的《条例》对乱张贴、渣土运输、废品收购、车辆清洗等影响环境卫生的重点行业提出了详细的管理要求,加大了处罚力度,为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提供了依据,需要认真落实。对乱张贴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依据《条例》责令违法行为人自行清理,因污染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赔偿,使用通讯工具的要提请电信部门停止其通信工具,涉嫌办假证的要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在这几个方面,《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去年有的城市已经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各地可以相互学习,力争全省城市在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取得突破。

在整治方式上,要把阵地式管理和阵风式治理相结合。去年我们成功抗击“非典”,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责任到人”,这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总体效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后要逐步完善管理责任制,加强“定人、定点、定时间、定责任”的阵地式管理,通过严管把守,防微杜渐,及时纠正违法现象,避免出现成群成队的违章者,形成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强集中治理的威力,有力支持阵地管理,对屡劝不改者,露头就整,不整则已,一整到底,不使其形成气候,对成群成帮者,要坚决整治。对无证摊点的整治,在严肃查处的同时,要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引导相关人员入室经营或在规定地点、时段经营,并承担相应的市容环境责任。

(四)加大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随着环境标准的提高,国家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又有了新的要求。我省“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一些垃圾填埋场,由于标准不高,无害化措施不够完善(采用粘土防渗难以达到设计标准、渗沥水处理也没有过关),存在污染隐患,现有的六十多座填埋场里,能够达到无害化等级Ⅱ级以上的填埋场不到四分之一,不少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只能称为垃圾处理率,这一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地要加大投入,要用3~5年的时间,实现每个城市都建成符合无害化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的目标,不仅在处理量上要有增长,更重要的是提高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水平。

科学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首先要以国家有关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为指导,认真做好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垃圾处理的战略,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去年,我厅开展了我省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模式研究,经过分析论证,在我省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是首选和必备技术,垃圾特征和经济条件满足的地区可以在近远期发展焚烧处理,同时鼓励建设区域化的垃圾处理设施。

在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实施上,前期的论证非常重要。项目立项阶段要对垃圾处理采取的技术工艺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论证、初步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

在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中,要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项目管理。通过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保证工程质量。要抓住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设备采购等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应用先进适宜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水平。

随着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目前各地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定点难、建设难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卫生设施只拆不建、不配套、不同步建设和欠新帐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许多不便。今年,要结合贯彻《条例》,做好环卫专业规划,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坚持环卫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保证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按规划实施,满足发展需要、方便人民群众。

(五)深入开展城管创优,加强对县区的工作指导。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城管创优”将作为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抓手,作为我省城管工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开展下去。今年我厅将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城管创优”活动。希望各地把“城管创优”活动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讲求实效,不仅要总结阶段性的经验,更要注重“城管创优”的过程。

在城管创优活动中,要紧紧抓住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行业发展规划、市容环卫相关行政审批、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作业服务监管,行政执法等方面大胆探索,逐步规范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同时经常性地开展对所属县、区城管工作的考核,特别要加强对城郊接合地区新设立的街道、居委会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健全这些地区的城市管理体系,改善这些地区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为推进我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作出努力。

(六)加强行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提高城市公民素质,争取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搞好城市管理的重要方法和基础。要通过深入反复宣传,取得社会各界支持,使违章违法者理屈、孤立,进而达到遏制违法、实现长效的目的。同时,要改进作风,热情服务,加强管理者与责任区内群众的联系,避免与群众隔离开来,孤军作战。

在行业建设上,一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将各种面向群众的窗口服务单位集中起来,实行“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公开办事规则和程序,方便群众,提高效能。二要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向科技要管理,弥补人员不足。完善城管“110”热线服务系统,增强其在城管工作中的管理、监督、服务、协调与信息共享功能。三要建立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充分利用报刊、书籍、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加强城市管理的社会监督。

队伍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执法“严格、公正、文明”的总要求,要完善市容环卫管理投诉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一要“软件硬抓”,强化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到纠建结合、标本兼治,把行风评议与日常业务有机结合;把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和责任追究紧密结合。二要强化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教育,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业务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要从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管理队伍,加强系统内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执法公正。三要在执法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坚持文明执法。对违章违法者,先教育再处罚,采取“一劝二警三罚四取缔”,亮证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告知在先,做到既讲法,又讲理、讲情,减少对立,提高管理和执法的效果。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为我们规划了宏伟的蓝图,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对我们的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希望全省城管系统的同志,以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和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推进我省城市化进程和社会文明进步,为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慰问老人活动感受下一篇:委托报名的委托书

热门文章

务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