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小学科技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在组织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及时正确指导,解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取得活动的成功,这对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篇:小学科技论文范文

小学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研究

机器人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我校课题组以机器人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来探究小学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规律。

一、精心準备篇,做足科技创新的各项准备

我们课题组选择的是四足联动创意机器人。机器人实践活动核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基础篇、原理篇和创意篇。基础篇主要是机器人的零部件拼装,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原理篇主要是机器人的电路原理学习,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原理的能力;创意篇主要是机器人的外在联动表演,培养的是学生文化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意。由于课题组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可能太多,学习的知识也未能够百分之百掌握,因此课题组教师在脱产培训之余还利用周末前往阳江市科技馆,向其开放式公益培训的机器人活动取经。课题组教师一边充当阳江市科技馆的活动志愿者指导学生,一边虚心向科技馆的老师请教开展活动的方法。科技馆的老师对如何解决机器人实践活动中的困难,给出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再次,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要精心准备。参加机器人实践活动的学生选拔是非常讲究的。如我们组建第一届机器人兴趣小组时,主要是挑选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该学年年龄段的学生具有相对独立的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学生在知识、纪律、思维等方面都较为成熟。相对于机器人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言,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太小,对于系统性的实践活动还不能适应;而六年级的学生考虑要小升初,难以真正投入到活动中来。选拔有强烈兴趣爱好且品学兼优的三至五年级学生,能够保证开展活动的成效,由于其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带到省市,乃至全国参加各种机器人活动比赛也是能够胜任。

二、筑好基础篇,夯实科技创新的动手能力

1.机器人拼装原理讲解与现场拼装示范。我们通过现场付款或者网上采购买回我们活动开展的机器人套件,根据参加活动的学生实际人数,每一个学生配一个套件。课堂上,教师讲解机器人拼装的原理,边讲解边现场示范拼装给学生们看。接着学生跟着教师,对照着图纸进行套件零部件拼装。课堂的拼装练习,从教师带逐步过渡到学生对照着图纸图片组装,最后过渡到脱离图纸的快速盲装。用大约一周的时间训练学生拼装机器人的实操能力。当然机器人的简单拼装还属于基础环节,当学生在这一环节熟练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学习,熟能生巧,如遇到拼装的问题故障如何排除和解决故障问题,如何多样性替换组装等等。

2.QQ、微信兴趣小组群组的建立与网上交流学习。树立“生本教学”理念,我们将参加活动的学生拉入实践活动的QQ、微信兴趣小组群组,然后将活动内容的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群组,供学生在线上下载学习。同时,要求学生们将学习心得体会在上面交流,将自己的组装成果在上面展示。老师在群组上对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组装成果进行点评。教师也将自己的示范组装视频及图片分解、示范作品,发布到网上,供学生参照学习。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参照学习更加精益求精,在课堂上跟不上进度的同学也可以在网上课后补课上来。此外,教师也可以直接在群组上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互联网+机器人实践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活动开展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了网络优势破除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呆板,使得学生的活动学习随时随地进行,反复学习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养成规范的组装技能。除了线上互动学习机器人组装,我们还鼓励学生自主上网学习探索机器人AI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把研究心得体会在群组上交流,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和教师共同研究。由此在“互联网+”中打开学生通向真正信息时代的机器人研究前沿窗口。

三、悟透原理篇,深学科技创新的科学知识

小学生对电路懂得的知识常常是陌生的。学生对电子元件、电路的基本知识并不清楚,甚至连手头上拿着的电阻、电容、三极管等都不知道是什么。因此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电路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是一个面包板的讲解非常必要。电路中,哪些东西是相通的,哪些是不相通的,要作出详细的指导。这不同于基础篇的简单零部件拼装,学生一看就往往可以制作,这里必须好好学习悟透了原理才不会导致电路制作错误,才能使机器人得以正常运作。

吃透电路原理、熟悉电子元件,对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电路看不见、摸不着,需要科学的想象、符合理论的理解。从积木般的拼装到电路原理的深入学习,许多学生明显感觉到兴趣之路遇到了门槛。这也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不容易。要“探索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要吃透科学的原理,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有所创新。如有的同学由于电路设计错误,就毁掉了手头上机器人模型。看着电路短路,发出火花,冒出浓烟的瞬间,一股沮丧的心情明显展现在孩子的脸上。这是教育引导的好时机。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挫折坎坷,不经历风雨无以见彩虹。要搞科研就要坐得住冷板凳,深入学习钻研科学原理,大胆实践各种未知的科学工具,同时还要胆大心细,注意科研安全,规范进行各种科学实践。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不放弃,深入查找原因,吃透原理,坚持学习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直到成功。在实践中教育引导孩子成效是最为明显的。

四、发挥创意篇,点燃科学创新的创造激情

1.熟能生巧出创意。创意表演的基础是熟能生巧。首先要求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学生们要熟练操作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学生对机器人的举手投足,要指挥控制得很好。然后,在此基础上,默契地协同操作各自的机器人。从简单的举手投足的一致性,到动态的相互配合,都要能熟练进行。只有在此基础上,机器人表演的创意方能顺利实施。整齐划一的一致性、和而不用的默契性,本身就是一种规整的创意表演。

2.激情创造创意飞。机器人实践活动兴趣小组团队机器人操作熟练默契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智慧碰撞活动,让学生们各处奇思妙想、发挥创作激情,描述机器人精彩表演的方案。“注重过程成长,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方案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音乐、舞蹈、文化内涵、中国故事等因素融入到机器人表演创意当中。在机器人创意表演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形成统一的表演节目方案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直到完美表演。在机器人实践活动兴趣小组内部节目训练成熟后,进一步组织机器人实践活动兴趣小组利用各种场合参与各种表演。同时根据各种场合的主体,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表演创作,使机器人实践活动表演变成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

3.参加竞赛出成绩。对于机器人实践活动而言,除了自由自在的表演,还要积极主动拉队伍出去参加各种机器人竞技活动,在打拼中赛出成绩。如课题组所组织的机器人实践活动兴趣小组参加过多次省市乃至全国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并在比赛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参加这些竞赛活动,大大增进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自强能力,大大增加学生的科技创新自信。如2017年5月辅导学生参加第二届阳江市创意机器人大赛市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2017年10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仓储机器人”获省级三等奖4个。2017年辅导学生参加2017年广东省青少年航空模型创意制作飞行竞赛个人赛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团体赛二等奖1个(5人)。第三届阳江市机器人大赛暨广东省、大赛阳江市预选赛在广东两阳中学举行,课题组参赛代表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首次参加编程机器人大赛,智能交通编程赛学生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蝙蝠战车创意机器人参赛学生中,学生2人荣获一等奖;2人荣获二等奖;荣获三等奖学生有6人。2017年10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仓储机器人”比赛中,荣获“园丁奖”称号。2017年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荣获团体赛一等奖,授予优秀辅导员奖。2017年11月辅导学生参加阳江市科技馆科普征文《神奇的科技》荣获市一等奖。2018年4月辅导学生参加第三届阳江市竞速机器人大赛市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2018年6月辅导学生参加2018广东省第九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天文类省级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8年11月辅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创意机器人大赛“演奏机器人”获省级三等奖4个。2018年6月辅导学生参加2018广东省第九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天文类省级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9年1月辅导学生参加2018年度“小小科学家”教育体验活动物理类国家级二等奖2个。

责任编辑 邱 丽

作者:陈仲升 邓家扬 李孟如

第二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思维

摘 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在组织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及时正确指导,解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取得活动的成功,这对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技辅导;发展

一、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中的科学,知道科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校虽然是镇的中心小学,但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不广,但活泼好动,求知欲极强,对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小观察,通过一个个小猜想、小实验,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去探索科学的奥妙。不仅如此我还将课堂进行延伸,有意识要求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动手制作,动脑总结等探究活动,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揭示事物本质,探求成功之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促进德育发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这片天地里有无数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秘密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他们会感受到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平凡的地方。他们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会在你的点拨下发芽。

二、鼓励创新,活动思路

科学新课标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观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基础、是物质准备,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应小学生创造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创造学理论不应忽视的一个焦点。创新能力是青少年学生文化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科技辅导员应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就是不拘限于已有的结论和见解,而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结论和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和辅导员大胆地鼓励与支持,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潜质,要精心加以保护,并及时予以诱导。另外,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记得有一位大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意思大概是说,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技巧,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不用一味地依赖于老师了。所以,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要想让学生能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去自己接触、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科技活动中小实验、小制作、种植、养殖等形式的活动,又有利用培养学生形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对于他们参加科技活动、及至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能否取得应有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疑问和难题,作为科技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他们去解决。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渴望着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云雨雪,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身旁,引起他们的遐想,例如在教学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时,因为我校所处在的位置在农村,这里的田地有比较多的蒲公英,我并没有一味地去讲,而是因地制宜,让个别学生带着全体学生去到学校附近有较多蒲公英的地方,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通过实地去观察,让学生更接近科学的领域,从而更容易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能,有了兴趣才能发挥无穷的力量,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我在指导学生探索狗的鼻子为什么会经常湿时,起初,我们毫无头绪,找了许多资料,询问了许多人,而且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但都没有找到答案。但由于孩子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成为了一种动力,驱使他们为了弄明白这个原因而进行不断的求索,探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找出了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保护和利用学生的潜在兴趣,是我们老师在开展创新教学中绝不能忽视的教育艺术和手段。

四、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方面的创新才能。因材施教,首先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要注意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我们有责任与学科教师配合,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科学无处不在。总之,只要我们按照创新发明的客观规律,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创造发明,使他们都能成为我国科技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作者:张水英

第三篇: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

在知识体系、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要想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来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青少年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历史重任。现如今,国际竞争压力较大,这个时代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机遇。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勇于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结合社会环境实际,努力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农村小学的学生要搞好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激发兴趣,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趣”被激發的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新奇之处,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看科技录像,去亲子制作图片并进行展览;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有关科技的课外活动;听科普知识讲座和广播讲述科学家的发明故事;读科普文章和生活小妙招、小窍门。讲最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和对科技活动看后的感受。这些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有效引导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做科学的主人。总之,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巧妙、有效的引导。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加强额外的辅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发明创造的激情。要利用好各种科技活动。学校每学期搞一到两次科普宣传和竞赛活动。辅导教师要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设想,不轻率下断语,要和学生一道认真探讨,充分论证设想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对于实在难以成功的也想方设法向学生解释说明。遇到困难时辅导教师要善于用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业绩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感受乐趣,让学生乐于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选题,最好是从学生身边感兴趣事物或现象着手,这样的选题符合少年儿童认知需要,容易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易于活动的开展。可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简单、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感受乐趣。在生活中,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规律、兴趣爱好;观察每种植物,运用写作文的形式,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亲自动手拼装一种玩具或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可以将自己的创新作品参加一些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些简单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制作的乐趣,使学生爱上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激发创造潜能。

三、创意活动,展现科技创新特色

如何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小发明特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的事物和方法,或者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实现创造目标。

(一)开展创意发明特色活动

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学生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一是临摹仿效,学习阅读科技作品的创意。把过去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再造出来,把前人的东西加以创新,创作出新的作品。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但不是空想,让学生把自己的幻想和现实结合。如读了一篇童话和绘本故事,可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和绘制绘本。三是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发明一种构想的作品。在创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一种方法然后联想到另一种改进方法,能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在发明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创造性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

对作品进行晒展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去开展实践活动,多多进行展示交流,并针对某一主题开展一定范围内的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的平台,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实践的成功体验。如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活动、听专家做“实践活动知识讲座”或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实地考察或参观调查活动、小论文交流活动、科技发明作品征集比赛活动、展示学生科技发明成果活动、为学生的小发明申请专利等活动。每学期排出了活动安排表,由相关教师进行辅导,学生定期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实践、多层面的交流以及不同作品的展示,产生了科技创新的成功感,激发了创造潜能。

总之,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强盛壮大的根本动力,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因。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激发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科技型人才。

作者:陈倩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平台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