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历经7次筹备会议,由华为、北京邮电大学、中治研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和中国邮政储蓄集团联合发起的“灾备技术产业联盟”于1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联盟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义先教授在会上表示,该联盟旨在推进灾备技术、产品、服务标准体系的自主研发,建立技术、产品、服务测试基准,并不断完善我国灾备技术服务体系。

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 篇1:

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灾备及业务连续性体系浅析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业务连续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结合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自身信息系统的实际特点,提出符合特大型国有企业的灾备及业务连续性体系建设方案,并分析了实施方式和效果,为同类型企业灾备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业务连续性 灾备 体系

1 业务连续性的挑战

作為大型央企的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关键业务系统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威胁,以及如何确保业务的持续可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承担企业决策层对风险管理的责任等。

随着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各重要应用系统的建设和部署、关键系统高度集中化、云计算系统和大数据系统的深入使用,数据中心的面临的风险更加集中。一旦数据中心发生灾难,则将导致总部、全国所有分支机构、企业的业务停顿,或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相关条文规定,三级等保以上的应用系统必须建灾备。如何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满足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成为当面急迫解决的难题。

同时,灾备中心及灾备系统建设成本高昂,灾备建成后的长期运维,链路租用,预案开发及演练等都是不小的费用。如何提高灾备系统的实际效果、提高灾备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也是灾备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近年来,国外的灾备及业务连续性建设获得迅速发展。灾备管理由单一的项目管理升级为全面管理,灾备建设从围绕数据存储向围绕应用服务转变,灾备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IT系统的建设,而是包括灾备管理体系建设在内的业务连续性整体建设;灾备管理体系建设包括组织、人员、制度、流程、预案、演练等多项内容,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是业务连续性建设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

2 灾备及业务连续性定义

灾备技术主要指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应急方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内容包括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业务连续规划、人员架构、通信保障、危机公关,灾难恢复规划、灾难恢复预案、业务恢复预案、紧急事件响应、第三方合作机构和供应链危机管理等。灾备恢复指标最关键的有两个;一个是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它是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之时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广道容灾备份系统RTO达到分钟级。另一个是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是指从系统和应用数据而言,要实现能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业务运作,系统及生产数据应恢复到怎样的更新程度,这种更新程度可以是上一周的备份数据,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实时数据。RTO、RPO均无限接近于0是所有灾备产品的终极目标。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是一项综合管理流程,它使企业认识到潜在的危机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恢复计划,其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有效地响应非计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BCMS)是经常进行的活动的集合,业务连续性管理支持企业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也支持技术灾难恢复活动。这些可以包括项目规划和管理、人员配备、计划、预测、预算编制、研究和开发、资源管理、通信、会议、教育活动、宣传和促销活动、活动网站、绩效评估活动、按天进行处理查询等。

3 灾备及业务连续体系建设方案及效果分析

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业务数量众多、种类繁杂,涵盖了油田、炼化、销售、科研、工程设计等各个业务方向,业务系统及相应数据已实现高度集中,部署方式已实现多样化,近年来,建成了云平台为各业务系统提供资源,实现了大数据HANA部署,提高了数据抽取及报表生成能力。但因其各个数据中心较为分散,对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应对能力明显不足。

结合业务系统的部署现状、面临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该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逐步构建适合自身应用特点的灾备体系。

(1)两地三中心和应用分级模式的建立,确保业务连贯性的实现。

建设北京和南京两个数据中心,同时结合现状,在北京现有三个数据机房,通过先进技术形成同城备份模式。按照应用系统关键及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应用级灾备和数据级灾备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应用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数据同步技术,包括存储层同步、数据库层同步、应用层同步等,实现总部多类型重要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远程灾备复制。建成10个重要应用系统灾备,并开展了对云计算系统、大数据HANA系统的灾备实现。实现了“两地三中心”向“同城双活、异地备份”的架构过渡,并最终演进到多活数据中心、实现灾备云、数据云。

(2)统一共享的远程数据同步平台,实现所有业务数据同步。

通过主机、存储、网络、安全的虚拟化技术,实现灾备中心各类资源的资源池化、云计算化;通过主机虚拟化技术为应用级灾备系统在南京灾备中心部署专有计算资源,为数据级灾备系统部署共享计算资源,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通过虚拟子网技术、分区分域技术构建共享的网络架构和安全体系;通过存储区域网络融合创建共享的数据复制平台,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灾备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创建绿色中心;通过存储资源整合、通信链路复用、云资源平台构建等设计理念的贯彻和实施,直接节省了机房、机柜空间,节省了电力资源,提高了系统和数据的性能、安全和可维护性。

(3)体系化的灾备演练制度,提高风控意识。

随着灾备中心及灾备系统的初步建成,对关键业务系统进行了风险分析、业务连续性分析,并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建立了灾难恢复预案管理和更新机制等,确定了灾难应急管理组织、应急响应流程,开展灾备演练。同时实现演练常态化,通过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方法和内容,完善灾难恢复体系。

在工作中,实现了重要应用系统的灾备演练,包括桌面演练、模拟演练与实战演练,由简入繁,由易到难,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再进行风险度较高的实战演练。其中桌面演练的频度以每年一次或按需进行,模拟演练1~2年一次,对于较大型的系统,实战演练3~5年一次。在灾备演练实践中,对重大系统进行了应用级灾备演练,各个业务部门均深度参与,共同完成复杂的交互业务。通过灾备演练,验证灾备系统的可用性,验证灾难恢复应急响应流程的可行性、业务逻辑的可操作性以及灾备端数据的可用性,检验组织、岗位、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熟悉灾难恢复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提高了各部门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

4 结语

随着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深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灾备体系成为了企业提供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某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的灾备及业务连贯性体系的运行,为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生产营运、客户服务、科研工程等各方面活动开展提供了条件,为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陈小峰.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美)奥克丽塔,著.构建企业级业务连续性规划[M].于天,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刘虹

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 篇2:

灾备还缺一套评价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历经7次筹备会议,由华为、北京邮电大学、中治研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和中国邮政储蓄集团联合发起的“灾备技术产业联盟”于1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联盟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义先教授在会上表示,该联盟旨在推进灾备技术、产品、服务标准体系的自主研发,建立技术、产品、服务测试基准,并不断完善我国灾备技术服务体系。

打造灾备服务平台

灾备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应该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我国在灾备领域缺少成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常只能借鉴和参考国外的相关标准。杨义先教授表示:“我们必须拥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对灾备技术的成熟度、灾备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估。这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为了保障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系统灾备恢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政策、行业技术和市场资源优势,汇聚产、学、研、用、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机构,共同构建了合作创新的平台——灾备技术产业联盟,集中力量解决信息系统灾难恢复领域的测试装备、产品兼容性、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并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灾备技术测评服务体系,为我国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杨义先告诉记者,联盟在酝酿阶段只是想建立一套灾备技术的测评服务体系,并提供相关的测试服务。但是,随着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联盟最终决定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灾备服务平台,打造一个以灾备为核心的涉及产、学、研、用、监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联盟成员单位有21家,包括存储厂商、高校、大型的行业用户等。杨义先表示:“联盟是开放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厂商,也无论是产品提供商还是服务提供商,都可以申请加入联盟。”

在成立大会上,联盟正式发布了《灾备技术产业联盟服务指南(试行版)》,其中提到了联盟的阶段性目标:2015—2016年,建立联盟战略规划和咨询服务中心,形成“咨询开路、服务输送”的独特的市场服务模式;建立联盟技术评测中心,设立5个联盟认证测试中心;建立5个联盟用户服务交流中心,开展联盟企业技术合作,形成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技术架构和服务方案,拓展市场。杨义先希望到2020年,联盟企业可以形成完整的灾备装备、产品、技术、服务和知识体系,显著提升联盟的影响力。

华为数据中心灾备解决方案总经理孙振建表示,华为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与联盟内的其他成员单位在产品、技术、资源、研究、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助力灾备技术产业联盟建立战略规划、咨询服务中心和技术测评中心,推动国内ICT产业灾备解决方案的测评标准的制定,为行业用户提供灾备选型测评、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等服务,同时借鉴联盟的技术标准输出成果,帮助企业用户构建“稳、优、简”的数据中心灾备架构。华为在成都拥有亚洲最大的存储兼容性实验室。这些现成的资源如果能为灾备技术产业联盟所用,肯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视差距

杨义先介绍说:“在国外,70%的用户都已经部署了灾备系统,其中大部分用户不是自建灾备系统,而是采用第三方提供的灾备外包服务。”这反映出中外用户在灾备应用水平、技术成熟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国内较早部署和应用灾备系统的用户。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该行还没有实现数据全国大集中,只是实现了省级集中。在地震发生后,该行立即启动了灾备系统,其全国性的数据中心接管了四川省内的银行业务。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内,该行位于四川省内的所有营业网点的业务都可以正常进行。

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秘书长孙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外的银行业用户所使用的灾备解决方案从技术上讲差异并不大。造成中外用户在灾备应用方面有差别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人’。当灾难发生时,能否及时反应、决策并解决问题,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时如何避免数据损失,在这些方面,国内的用户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出于业务连续性的考虑,以及某些关键行业对灾备系统的强制性要求,目前国内用户的灾备意识比以往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许多用户已经在考虑建立双活数据中心或采用云灾备等。孙卫东介绍说:“在美国,用户其实对采用双活数据中心还是两地三中心的方式并不太在意。美国的用户只要求在灾难突发时,能够及时处理并保证业务连续性即可,而不会介意究竟采取哪种灾备方案。因此,在美国,采用灾备外包比较普遍。”

相比较来说,国内许多行业的用户反而对灾备的实现方式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同城实现应用级的灾备、异地实现数据级的灾备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工徐朝晖表示,近几年,随着行业用户灾备意识的不断增强,生产系统与灾备系统项目同时上马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不像以前那样先建生产系统,等以后有资金和需求时再建灾备系统。

但是,传统的灾备系统通常采用的是“主备式”,即一个生产中心和一个灾备中心,没有突发事件时,灾备中心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使灾备投资最大化,许多用户开始考虑改进或升级原有的灾备系统,比如采用双活数据中心的方式提高数据中心资源的利用率,或让灾备中心承担更多的业务,比如进行开发测试、开展大数据业务等。

辩证看待“双活”

如今,很多用户开始追逐双活数据中心这一流行趋势。孙振建告诉记者,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交付了多个双活数据中心的项目。

双活数据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利用数据中心资源,有了虚拟化技术,就能够把闲置的资源进行整合,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也能提高一倍。银行客户的很多应用都对资源的弹性部署有需求,比如基金、贵金属交易、电子支付、网银等,有时在交易的高峰期,交易量甚至可能达到原来全年业务的总和。所以,银行客户在进行容量规划时会充分考虑交易峰值。但如果在平时,为交易峰值预留的容量就是一种浪费,这时双活数据中心灵活快速的资源调度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华为可以提供本地高可用解决方案、主备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和云容灾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灾备的需求。孙振建表示,企业在生产运营中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云数据中心的架构实现业务的弹性和融合,让数据中心成为服务于业务的工具。华为云架构下的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在建设灾备中心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比如在灾备中心进行数据分析,辅助经营分析,并承载一定的生产业务,从而提升数据中心整体的使用效率。

参加成立大会的一些代表,在会后参观了华为北京研究所的展厅,现场观摩了华为双活数据中心的业务演示。华为双活数据中心业务演示模拟了金融超市的业务场景:数据中心A拉闸断电,银行的业务数据自动切换到数据中心B,这期间用户交易量维持稳定增长,业务并没有中断。这一演示充分展示了华为通过数据中心双活架构帮助用户实现业务永续的能力。

不过,孙振建表示,在建设双活数据中心方面,国内用户不必“一窝蜂”,还应视具体的应用需求再决定究竟采用哪种灾备解决方案。孙振建以其客户中石油管道局为例介绍说,中石油管道局先对自己的应用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按照重要性和对数据保护的要求分出等级,最核心的应用采用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非核心的业务采用主备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一般的应用只采用普通的数据备份方式。“那些对业务连续性有极高要求的核心业务更适合采用双活数据中心方案。”孙振建表示。

徐朝晖也指出,虽然国内已经有一些用户在建设双活数据中心或部署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但是在双活数据中心方面,中国用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郭涛

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 篇3:

未来金融企业技术架构与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成为新蓝海。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了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催生了新的金融生态,驱动了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近年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兴起,重塑全球经济市场结构,构建新的商业图景,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金融业组织架构转型、服务效能、经营模式和客户体验提升,成为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金融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客户需求呈现多样性,客户体验向高层次延伸,金融机构传统技术架构面临巨大挑战。探索应用新的技术架构,解决传统技术架构面临的问题,有效应对技术变革,前瞻性谋划新一代技术架构布局,实现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新的变革,金融企业传统技术架构面临巨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得到充分发展,金融业科技应用水平一直处于各行业领先水平。金融科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提升了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客户服务水平、管理决策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的应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金融机构整体赋能的过程中,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架构。从网点单机模式逐步演进为分行集中、全国大集中,从多个篮子的看管到集中优势资源把一个篮子织密编牢,金融科技技术架构的演化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是适应当时的业务发展、技术条件和应用场景的必然选择。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能力和网络通信速度,金融科技技术路径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存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局限。每代架构有每代架构的使命,每代架构有每代架构的生命周期,金融机构选择的技术架构是对稳定、成熟主流技术栈偏好的最好注脚。

传统的集中式架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可用性高、运行稳定,成为金融机构的主流选择,但集中式架构无法避免吞吐能力面临上限、风险过度集中、敏捷响应迟缓、升级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

集中式架构面临风险集中的风险。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集约化在降低维护成本、更便于数据共享的同时,也带来风险的集中。为了更好地降低风险,金融机构采取双机热备、同城灾备、异地容灾等措施,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得到部分化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处理能力瓶颈。传统架构下,计算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单体计算能力。为了提升系统的计算能力,在集中式架构下,通过扩充单体计算能力来实现,无非是依赖增加系统的内存和CPU的数量,但CPU和内存的扩容不是无限的,当简单的在垂直纵向领域的扩容达到极限仍不能满足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时,最终会触及性能的天花板。但是移动互联,开放API,嵌入金融,让金融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达、无处不在、无微不至,交易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传统架构面临巨大挑战。

敏捷性不足。传统架构所应对的场景是相对稳态的,针对互联网应用场景的灵活多变应对不足,对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系统快速迭代、应用灰度发布等敏捷需求不相适应。

集中式架构下扩能的事实证明,价格高昂。为了满足吞吐能力,无论是大型机的单机扩容,还是小型机集群方式的扩容,成本皆较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经营的负担。

解决“卡脖子”问题。“逆全球化”风潮涌动,美国和西方对我国科技领域采取一系列打压政策,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全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

新技术渐趋成熟,支撑金融企业发展第二曲线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每次的技术进步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演进并广泛应用,为金融机构加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技术家族“A、B、C、D、E、F、G”,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数据科学与大数据(Data science & big data)、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以及5G。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加速发展,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趋势。二是区块链。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计算、共识算法多种技术的融合产物,自诞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早期的数字货币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了其不可篡改、分布式、去中心化特点。NFT是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应用趋势,是数字加密货币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即非同质化代币,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特点。三是云计算。云计算经过近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已经广泛在金融行业应用,考虑到安全性,在金融行业主要是以私有云的方式部署。云计算最新的发展趋势是云原生、容器化、微服务和敏捷迭代相融合。四是大数据。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协同营销、智能决策、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方面不断深耕场景,助力业务拓展,风险防控。五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充分发挥边缘设备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未来计算能力是云、边、端的结合,云端计算、边缘计算和终端计算各自发挥优势,实现计算能力的合理分布。六是联邦学习。联邦学习基于同态加密技术,通过纵向联邦、横向联邦以及交叉联邦,基于数据不动模型动,隐私不显价值显,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客户信息的共享。七是5G。5G的特点是高带宽、低延时和广覆盖,其应用的最大价值在于海量连接,在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聯,5G应用的优势在于符合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流量的核心价值趋势。

上述技术的不断突破,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也对新的基础架构形成提供了基础支撑。

立足长远发展,提前布局新技术架构规划

传统架构面临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企业的架构选择应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面向未来,规划新一代技术架构。采纳分布式架构(Distributed Architecture)、敏捷方式的持续集成部署(DevOps)、云原生未来技术方向(Direction of Cloud Native)布局3D新技术架构,坚持目标导向,采取由易到难、由外围到核心的渐进方式推进,实现敏捷、云化转型,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从融合架构过渡到分布式架构,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稳妥有序、风险可控。

分布式松耦合技术结构

增加系统吞吐量和降低大集中风险的有效应对方式是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分布式架构处理能力的提升要通过横向的扩展,而不是仅靠单机性能的扩容。分布式技术架构的优势:一是增大系统吞吐量、并发度。分布式技术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事务等,分布式技术通过更多的计算资源的融合,充分发挥每一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分布,把原来由一台服务器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拆分,可以充分发挥分布式扩展能力,有效应对高并发交易场景。二是加强系统可用性。金融机构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关键业务系统7×24小时不间断对外提供服务,任何一个单点故障都有可能对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系统不可用。从通信网络、加密设备等通过冗余的方式增强系统可用性,同理分布式架构可以通过冗余系统消除单点故障,保证系统连续性,提升客户体验。三是通过微服务设计、模块化构建、中台能力的打造,可以提高系统模块重用度和开发效率,发布速度也因为并行而变得更快。四是在分布式架构下,清晰的模块划分,在低耦合、高内聚理念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团队内部协作。

分布式虽然存在诸多优势,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其带来的运维复杂性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可用性(Availability)、一致性(Consistency)、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三者只能兼顾其中两者,无法同时得到满足,即CAP原理。结合金融业务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到三者的平衡和取舍,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新增问题。

打造敏捷开发、运维一体化新模式

互联网的特点是敏捷、高效,建立敏捷开发、测试、运维一体化文化,在开发、运营、质量保障部门和团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协作,提升项目的开发效率和交付能力。目前,DevOps在金融机构项目建设中正在实践落地。如何更好地结合金融机构稳定和互联网灵活的特点,打造和金融机构相适应的敏捷模式,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云原生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云原生是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分布式云,以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云原生以云计算为基础,打造面向云的应用,构建云生态体系。云原生技术屏蔽了底层的技术实现,更好地利用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按需伸缩、快速部署、灰度发布和不停机交付。

新技术架构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架构。

洞察未来趋势,引领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国家大政方针进行。让金融服务更加惠及民生,在支持乡村振兴、双碳达标、绿色发展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秉持科技向善原则,促进社会进步和共同富裕。

金融企业必然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家战略提出新格局要求。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发展纲领和指导文件频繁出台,体现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利的发展时机。金融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以此为纲,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应势而动,把握机遇,寻求突破。

数字时代赋予新发展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金融创新发展构筑广阔舞台,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注入充沛活力,金融科技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前瞻性布局数字化转型整体策略;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数据共享、隐私安全、创新人才等领域的资源投入。

创新发展引领新行业趋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引领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金融企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参与者,应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发挥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使命担当。

金融企业如何科学开展数字化转型

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将业务能力转型与技术能力转型相结合,实现企业整体转型,因此,必然是“一把手”工程。每家金融企业在规模、地域、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独具特色,难以找到适合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光大集团基于集团和银行多年的“数智”之路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套兼顾前瞻性和可落地性的组织框架。

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应从战略、规划和设计实施三个层面开展并逐步聚焦。我国跨入新发展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业务战略与技术战略的结合构成企业战略,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制定重要战略举措,构建数字化转型蓝图。

数字化轉型的治理规划。搭建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治理体系,有效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明确企业治理规划定位,对相关治理能力、治理模式、职能设置、组织架构及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规划。

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建设。立足业务战略和数字化战略,统筹考虑短期成果和长期影响,遵从企业综合价值创造原则,搭建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两大核心能力体系,即业务能力和科技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蓝图的建设要求,把握近期、着手中期、放眼长期,提出实施策略及实施规划建议。从资源保障、数据管控、安全支撑、应用考核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如何评估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效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有效坚定信心、把控方向和过程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管理评估和考核体系。各家金融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尽相同,但是普遍面临如何建立评估或考核指标的问题,相关机构也在探索制定数字化转型能力指标框架。基于数字光大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取、升华数字化转型建设的理论知识,形成评估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支柱。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深度。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技术与业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核心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既无法孤立存在,也不应该分开建设。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整体战略规划中统筹考虑技术和业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策略和方式。二者的融合深度从规划之初就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度。

数据要素潜能释放程度。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数据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如何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如何在“强化数据能力建设”“推动数据有序共享”“深化数据综合应用”“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四个方面布局,是真正考验金融企业的智慧和决心所在。数据要素能够持续推动银行业务运行逻辑、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的优化和变革,因此其潜能释放程度体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广度。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回报。作为金融企业的整体变革,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回报表现在众多领域。在业务经营领域,体现在业务线上化能力、移动化能力的提升;在企业管理领域,体现在智能化的管理支撑、决策支持能力建设,如智能化风控、运营和营销,智能办公和智慧财务等;在收入模式领域,体现在零售经营占比、中收占比等指标的增长。基于自身战略目标,金融企业应建立综合的价值回报评估体系,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数字化转型的高度。

纵观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其成功率不足40%,我國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也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需要共同参与者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勇担新时代金融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定科技自立自强信心与决心,充分发扬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国光大集团科技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光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孙 爽

作者:李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教学下计算机专业论文下一篇: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