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22-09-11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各个方面。创新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使命。高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必须致力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全方位积极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

2“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培养一贯坚持以实践促创新,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强调实际应用开发,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 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科研项目研究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 形成以课内外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院通过实验环境建设和师资的合理配置, 提升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步性、完整性、融合性, 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

学院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的建设, 建成西部一流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微电子工程中心,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保障学生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充分利用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形成的诸如西永微电园、重庆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微电子相关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受到工程实战训练。

学院依托我校微电子工程重庆高校重点实验室、3G研究院等科研基地, 通过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方案LTE和第四代移动通信、DAB/DMB数字音视频广播芯片设计与制造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中, 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 学院还通过基础实践“开放-自主”、科研训练“项目-团队”、企业实战“任务-成果”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有力地支撑了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措施及成效

为了良好构建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采取了多种措施。

3.1 紧跟社会需求, 完善培养方案

组织教师对就业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趋势进行长期跟踪与调研, 及时跟踪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建立培养方案反馈调整机制。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凝聚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 是促进高教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是当前急需加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通过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 提升学历层次;鼓励专业教师到其他高校或研究单位做访问学者, 加强专业和学科交流, 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动手能力;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 了解专业实际应用状况,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并通过教研、科研奖励基金等措施鼓励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开展, 有效提高了师资素质, 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师资上的保证, 以建设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为平台, 进一步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进入精品课程组,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3.3 实施质量监控, 完善评价体系

在坚持教学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基础上, 重点在健全专业建设管理与质量监控模式、完善校内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企业需求征集体制、建立社会评价体系方面实施质量监控, 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实效。近年来, 我院的毕业生毕业率、就业率、考研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等在我校名列前茅, 学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4 全文总结

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迫切, 我院将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了电子工程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形成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多种措施,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摘要: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介绍了电子工程大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着重对体系中“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 并总结了大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关键词:电子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唐朝京, 涂瑞斌, 库锡树, 李贵林, 关永锋,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Vol.32, No.2, 88-90, 2009.

[2] 王天利, 田育耕, 曾苏玲,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11, No.2, 133-135, 2009.

[3] 邢福, 王丽, 大学生创新基地的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完善[J],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3期, 1-3, 20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下一篇: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