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政管理论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司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处理财务活动中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安排、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立等内容。由于股份公司本身组织结构、法律产权关系的特点使得股份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决策权和控制权的划分问题。

第一篇:公司行政管理论文

公司并购、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

摘要:文章基于前人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公司并购后的并购收益与并购完成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公司绩效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并购收益越低,公司在并购完成后更容易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并购收益越低,盈余管理对改善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盈余管理 并购收益 公司绩效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也越来越难,因此企业并购重组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成为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并且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个公司在进行并购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何使并购获得成功,以及并购对主并方的绩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盈余管理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前人主要从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及经济后果对其进行研究;并购作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盈利与否将对公司短期和长期绩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购重组中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已成为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在并购后是否进行盈余管理,以及二者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绩效的。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并购收益与盈余管理

谢德仁(2011)等认为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和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而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投资者保护力度相比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李增泉等(2005)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地方政府具有支持或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为了帮助上市公司配股,则给予其支持,而掏空则是赤裸裸的利益侵占行为。很显然,目前我国弱式的监管环境,为收购方企业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外部条件。Erickson、Wang(1999)指出,收购方和目标公司都会合理预期对方并购前进行盈余管理,进而根据预期的盈余管理水平,調整并购对价。如果收购方没有如目标公司所预期的那样进行盈余管理,那么交易中收购方将会支付更高的成本。无论收购方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目标公司都会认为收购公司进行了相应的盈余操纵。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作为扩张手段,同时,很多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大量内幕交易。这表明,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有意操纵股价,一方面,相关利益者可以通过短期交易获利;另一方面,换股并购的上市公司降低了并购成本。但是,随着相关部门对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通过操纵股价进而降低并购成本这种手段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相反,由于盈余管理是管理层运用会计政策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改变财务报告,提升股价,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因此,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相对要小。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并购收益越低,公司在并购完成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

(二)公司并购、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并购过程中盈余管理、并购融资方式以及并购支付方式等。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已做过大量研究,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现金支付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并购后企业经营绩效,Shleifer、Vishny(2003)与Rhodes-Kropf、Viswanathan(2004)研究表明,高估股价是影响换股并购的主要因素,并购绩效会随着股价的相应调整而下降;张自巧等(2013)研究发现,若上市公司采用股份支付并购,那么并购后第一年的财务绩效会显著下降,因为并购前采取了正向盈余管理。

目前国内外针对并购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有并购行为使公司业绩下降、并购行为使公司业绩上升、并购行为对公司业绩影响不确定三种观点。Ravenseraft、Seherer研究了1950—1977年间的471家收购公司,发现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参照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Anup &Jeffrey(2000)回顾了22篇研究文献,发现公司兼并后长期绩效为负,发盘收购的绩效为非负。田高良、韩洁、李留闯(2013)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并购后实体的价值。而Healy、Palepu & Rubaek(1992)发现行业调整后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有明显提高。Bruner(2002)也发现成熟市场上并购重组过程中目标公司股东收益要远远高于收购公司股东收益。国内学者孙铮和王跃堂(l999)发现公司重组后业绩有显著提高。余鹏翼和王满四(2014)发现现金支付方式与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在并购行为对公司业绩影响不确定的观点中,Bruner(2002)得出的结论是在成熟市场上的并购活动中,目标公司股东收益要远高于收购公司股东收益,超额收益达到10%—30%;收购公司的收益并不明确;目标公司与收购公司的综合收益也不确定,即并购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净影响并不明朗。何先应、吕勇斌(2010)发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从整体来看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陈仕华、姜广省、卢昌崇(2013)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董事联结关系,对并购方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并无显著的直接影响。

无论是从并购重组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为了减少并购中的各种风险、缓解高管并购决策所面临的压力以及迎合市场对并购效应的预期),还是从定向增发融资的盈余管理动机(定向增发定价过程中的“低价发行偏好”)看,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融资并购前可能存在较为普遍的调低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进一步区分定向增发对象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两类时,其盈余管理行为又可能有所差别。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并购收益越低,盈余管理对改善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

二、样本选择和研究设计

本文以CSMAR“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中2010—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选取其中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样本,剔除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以外的样本,剔除ST公司,剔除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85个。

关于并购收益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借鉴王钰玮在2016年提出的模型:

DAt+i=β0+β1CARt+β2BMt+i+β3LEVt+i+β4ROAt+i+β5SIZEt+i+β6FIRSTt+i+β7ICDt+i+β8DEALSIEt+β9RELATEt+ε

其中,DA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之所以选择应计项目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原因在于,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更加严重,管理层往往倾向于选择相对“温和”、更加“隐蔽”的应计项目作为利润操纵的手段。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进行回归计算可以得出。CAR为解释变量,表示收购方公司的并购收益,本文采用并购首次公告日前后各5天时间的超额累计收益率表征,采用市场模型计算得出。其中,两个参数的估计区间为并购首次公告日前70个交易日至公告前20个交易日。SIZE是公司规模,采用年末公司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表示;ROA是总资产报酬率,BM是账面市值比,LEV是负债率,FIRSTA是年末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ICD是年末并购方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来源于DIB数据库。有关并购特征的控制变量包括:(1)交易规模(DEALSIZE),采用并购交易价值取自然对数衡量;(2)关联交易虚拟变量(RELATE),如果并购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取值为 1,否则为0。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采用下面的模型进行检验:

TobinQt+i=β0+β1CARt+β2DAt+i+β3DAt+i×CARt+β4SIZEt+i+β5FIRSTt+i+β6ICDt+i+β7ROAt+i+β8SOEt+i+ β9DEALSIEt+β10RELATEt+ε

其中TobinQt+i为解释变量,表示公司绩效的变化,等于并购后第i年减去并购当年的公司绩效。

擬得出的结论:(1)并购收益越低,公司在并购完成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2)并购收益越低,盈余管理对改善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变量的一个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样本公司的会计操作指标来看,公司在并购后进行盈余管理的均值是0.001025,标准差是0.18,说明上市公司在并购完成后实施了一定程度的正向的盈余管理。主并方公司在并购的首次公告日前后各5个交易日里均为正的超额累计收益率,CAR的均值为0.017,中位数为0.020,说明多数公司的并购项目不被市场所看好。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了正向变化,说明并购后第一年公司的绩效得到了提高,但不是特别明显。

(二)回归结果分析

1.并购收益对盈余管理的检验。本文检验了并购收益与并购完成后第一年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下页表2是该关系的回归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并购收益与并购后第一年的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之前的假设预期一致。即如果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并购项目可能会给并购后的公司带来较大财务负担,于是公司高管可能会加大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从其他解释变量来看,资产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总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

2.并购收益与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检验。表3是并购收益与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检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并购收益与公司绩效变化幅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并购收益越低,公司绩效增长幅度越大,说明本文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并购行为使公司业绩下降的观点。随后,引入盈余管理和并购收益的交乘项,发现公司并购后进行盈余管理能够提升公司绩效,这个结论支持了假设2的观点。

3.稳健性检验。为确保本文模型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检验,分别以CAR(-2,2)和CAR(-1,1)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重新进行了回归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重大资产重组并购的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检验了公司进行并购后的并购收益与并购完成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二者对公司绩效的相互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并购收益越低,公司在并购完成后更容易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并购收益越低,盈余管理对改善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

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有关公司并购和盈余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但本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是初次进行实证研究,可能在对样本的筛选和数据的处理上有一定的欠缺,另外本文在考虑公司绩效的时候只考虑了公司并购后第一年的绩效,没有从长期的绩效研究来考虑,这对实证研究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Z

参考文献:

[1]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01).

[2]陈蓉.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对收购公司市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2).

[4]徐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企业绩效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06).

[5]李增福,黄华林,连玉君.股票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公司的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05).

[6]赵立彬,张秋生.股份支付、盈余管理与并购绩效[J].南方经济,2012,(11).

[7]刘艳芝.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

[8]徐虹,林钟高,彭圆圆.上市公司并购、定向增发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6,(24).

[9]郑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史海山.上市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11]陈昆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2]徐恒博,郭鸿帅,庞安娜,初佳伟.结构洞视角下董事网络与企业并购的关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6,(24).

[13]赵晶,乔艳肖.股权激励机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7,(3).

[14]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1).

作者简介:

陈玲,女,云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作者:陈玲

第二篇:股份公司公司财务管理的运作特点分析

摘 要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处理财务活动中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安排、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立等内容。由于股份公司本身组织结构、法律产权关系的特点使得股份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决策权和控制权的划分问题。本文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投资管理三方面分析了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的运作特点,目的是为股份制公司财务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资金管理 预算管理 投资管理

一、股份公司资金管理的特点

资金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中心,因为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资金的流动性较强,风险控制最为直接。股份公司资金流的显著特点之一为总体资金量大,但分布不均,与非股份公司类型的企业一样,股份公司的资金流庞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资金流动频繁,资金存量较大,具有资金汇集发生核变的条件。在股份公司内部,有些分子公司效益好,资金周转快,而某些分子公司资金相对匾乏,因此存在某些成员单位闲散资金较多,而有些成员单位不足的情况。这样就有必要将股份内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股份内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1-4]。股份公司资金流量大相比单体企业可以以整体形象融资,增强实力,提高信用等级。第二个特点为资金是股份公司对成员单位监控的直接手段,资金流向反映了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反映了成员单位投融资状况,与单体企业相比,由于层次的关系资金控制对股份公司尤为重要,通过资金监控可以对成员单位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对其实施必要的监控和管理,防止成员单位利用自主经营权,挪用股份内部资金,使股份内部资金管理失控。

二、股份公司预算管理的特点

公司财务部门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计划、制定和决策支持,预算首当其冲。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部分股份执行效果不甚如意,劳民伤财。目前,我国大多数股份公司仍用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其特点是: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重过去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运作;重投资者利益,轻社会价值。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妨碍股份公司长久战略目标的实现,股份公司应从战略角度,形成战略、预算、业绩评价三位一体的战略导向预算考评体系。预算控制是股份公司财务控制的一项重要机制,股份公司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层层控股关系,代理链拉长常常导致股份公司代理效率下降,股份预算在实际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预算控制是企业股份财务控制的重要机制,股份内部存在层层控股关系,预算控制使子公司经营者的委托责任更加明细化。股份公司通过预算执行来考核和评价子公司经营者的业绩,通过预算将经理人的业绩与利益挂钩,实现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效应。预算的具体编制由企业的经营层负责。在企业股份中,母公司通过控制董事会对各子公司的预算拥有最终决定权;母公司根据股份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一定时期的目标,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指标和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独立编制预算,报董事会批准,一经确立,就成为母公司考核、评价子公司管理层经营活动的依据[5、6]。

三、股份公司投资管理的特点

股份公司从形成到壮大,都离不开投资活动。目前,这种投资活动已超出了传统的项目投资范畴,越来越多地深入到资本运营领域。股份公司的投资活动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各成员企业将资金投向企业内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开发新产品。②核心企业利用自己在资金、设备、技术上的强大优势,以投资方式扶植一些对股份有重要意义的成员企业,从而加强对后者的控制力,并通过对成员企业的分立、合并、兼并、产权转让等方式,优化股份经济结构。③各成员企业采用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产权投资方式,吸纳股份外部企业,发挥股份资本的社会控制效应,实现股份对外扩张策略。与单体企业相比,股份公司的投资活动要复杂、频繁得多。投资控制是否得当,是股份公司能否体现其整体优势的关键,是关系到股份公司生存死亡的大问题[7-9]。

宗旨,曾有人说过“没问题的企业财务肯定没问题,而有问题的企业财务一定有问题。”因此,财务管理走在企业管理的前面是属于财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通过对股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实践有所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会计研究.1999.10

[2]汤谷良.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财务与会计.2000.2

[3]张兆国,桂子斌.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会计研究.1999.3

[4]胡逢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厦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

[5]张先治.现代企业理财新思考.财务与会计.2000.4

[6]陆正飞.公司理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7]程银桂,李娟.集团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探讨.审计月刊.2006.1

[8]王月欣.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

[9]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作者:郭利原

第三篇: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摘 要:集团公司对其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对整个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实工作中,集团公司因其企业规模大、子公司机构多、涉足业务领域广等原因,财务管理难度较大,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集团管理制度层面、日常管理手段层面以及加强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等三个方面提出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措施建议,促进集团企业健康高效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团公司 子公司 财务管理

1 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集团化的程度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状况对于集团整体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及时掌握各子公司财务状况,保证集团财务信息透明、完整和高效;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种财务风险,保障集团健康发展;有利于协调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与整个集团的财务目标保持一致,实现协同效益,提高集团公司整体效益。

2 集团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现实工作中,集团公司因其企业规模大、子公司机构多、涉足业务领域广等原因,财务管理难度较大,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信息脱节,难以全面及时掌握子公司财务状况;财务监督控制不到位,监管效率较低等。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最终将导致集团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收支不平衡,财务管理失控,影响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集团经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

3 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3.1 集团管理制度层面

3.1.1 完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

对集团企业来说,子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既要行使独立法人财产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又要作为集团成员服从集团的整体规划和监督,自觉接受来自母公司产权方面和章程规定的监管。集团总部既要对子公司进行监管,同时也要尊重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自主权,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集团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相关问题,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机制,达到“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目的,增强自身战略管控能力,达成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集团应完善其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以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指导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日常财务管理活动。

3.1.2 完善对子公司的授权约束机制

集团公司应当科学合理地给予下属子公司一定的权力,通过适当的授权手段对下属子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规范,确保子公司有效运转。同时,也应该关注、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活动,如融资担保、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大规模材料采购等,建立重大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对集团整体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由集团讨论、审核后确定,各子公司不得自行决定。对重大资金支出项目应进行授权审批,子公司授权金额以下的投资及运营活动可以自行决定,授权金额以上的,必须报集团总部有关部门审批。这样可以防止子公司出于本部门利益而对集团整体不利的项目发生。

3.1.3 完善财务人员人事管理

对财务人员实行专项垂直管理,集团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业务考核、岗位轮换等。集团总部向下属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代表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有效地参与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能维护集团整体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可靠性,也便于集团对子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集团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3.2 日常管理手段层面

3.2.1 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总体规划集团经营业务,统筹安排资金,合理配置资源。集团公司应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根据集团战略发展目标,考虑各公司实际运营状况,编制年度预算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对重要收支活动进行统筹管理。财务预算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标准和规范,日常管理中,要强化预算约束,重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定期检查预算完成情况。对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有效措施,保证预算任务的完成。重大差异情况,应及时上报领导层,严肃对待,及时解决,避免财务管理失控造成较大财务风险。

3.2.2 加强资金管控,及时掌握集团资金状况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集团经营活动的基础。加强集团公司资金管控,合理统一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集团经营有效运转。有条件的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银行来规范管理集团资金,调剂余缺。没有条件设立内部银行的集团公司也必须积极探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可行办法,例如可以借助银行的资金系统,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内部的资金管理平台,将子公司闲置资金及时转入集团统一的资金池,合理调配使用。结合子公司业务量与资金需求,统一调配子公司所需运营资金,使资金均衡有效配置。

日常工作中,可通過资金日报、资金周报等共享报告信息实时掌握集团及各子公司资金余额及资金使用安排。通过规范子公司开户审批、建立大额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集团内部统借统还制度等手段来强化集团总部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在保证集团内部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少资金闲置,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3.2.3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了解掌握集团财务状况

集团公司要注重财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子公司财务信息,及时了解掌握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搭建统一的财务核算平台,可实时掌握子公司财务核算信息,了解子公司各项业务运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集团应统一会计科目设置、报表格式及报送时间等财务基础要求,及时整理分析集团合并财务信息,对异常变动信息及时了解与审核,防范各类财务风险。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日常工作要求,提高集团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

加强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有利于发现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降低内控风险,保障集团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各部门单位是否有效执行了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是监督控制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保证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开展专项审计和年度审核,确保审计监督常态化。通过对子公司会计资料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核查与监督,保障集团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为集团决策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检查,防止或发现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或问题,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改善建议。

4 结语

财务管理是集团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方面之一,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需要充分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战略和规划,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制度之内,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方便集团总部统一调配资源,促进整个集团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兴.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J].会计实务,2016(9).

[2] 陈丽琴.试析如何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

[3] 何跃.浅谈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J].中国商贸,2015(9).

[4] 朱文娟.如何加强集团公司对公司下属子分公司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

作者:陈玉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道路工程职称论文下一篇:中国古代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