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保险论文提纲

2022-08-28

论文题目: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一致性研究 ——以山东省种植业保险为例

摘要:农业保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农业保险仍然面临需求不足,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投保率。由于我国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财政补贴高达70%以上,继续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农户参保率面临提升空间小和地方财政压力大的困境,因此需要引导农户自主自愿参保。实践中发现,有投保意愿的农户不一定有投保行为,如何促使意愿向行为转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山东省种植业农户为例,通过研究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的一致性,探讨阻碍农户投保意愿行为转化的机制,并提出改善路径。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识别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一致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一致性的形成机制,通过探讨这一机制中可供干预的因素,找到将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转化为投保行为的路径和方法,以实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建构理论、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本文对山东省447份种植业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山东省种植业样本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程度为65.77%,统计推断认为,山东省种植业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的比例在61.23%~70.04%之间,表明农户在投保农业保险上存在“高意愿、低行为”现象。通过卡方检验推断,农户投保农业保险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与地区、经营主体和作物类别存在显著相关性。二是本文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拓展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框架进行验证。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指出,拓展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在农业保险领域适配度良好,并发现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农业保险投保意愿造成影响,农户投保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受农户逆向选择和感知行为控制调节。三是不同类别农户间投保意愿的结构路径存在差异,但投保行为的结构路径基本相同。结构路径差异结果表明,提升农户的行为态度是提升农户投保意愿主要渠道,通过提升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能力提升意愿仅对部分农户群体有效。研究还发现,鲁西地区由于行政人员对农户逆向选择的抑制容易形成较高的意愿行为一致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意愿不受感知行为控制的约束,更容易形成意愿行为一致性。四是行为态度类、主观规范类、感知行为控制类、个人特征类以及经营特征类因素能够导致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的背离。通过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建模发现,农户的投保能力对投保意愿和行为背离程度的影响力最强,其次为农业保险的相对优势和投保的外部约束。从根源上看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背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既造成了农户的理解和使用难度,也造成了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和供给难度;另一方面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且文化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更增大了农户在接受和使用农业保险上的难度。五是投保动机、机会和能力是改善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背离,提升一致性的关键路径,且这三条路经对农户投保行为具有交互影响。提高农户投保动机,对低机会高能力农户的投保几率提升最快,提升农户投保能力对高动机低机会组的提升幅度较大,而提升农户的投保机会对低动机低能力、低动机高能力以及高动机低能力的农户影响相似。基于对不同类型农户动机、机会和能力的衡量,本文认为鲁中和鲁西地区种植粮食作物的普通农户应优先改善动机,鲁东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的普通农户等4类农户应优先改善投保机会,鲁东地区种植粮食作物的普通农户等2类农户应优先提高投保能力。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总体贡献如下:在理论上,一是将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了适合解释农业保险市场中农户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问题的拓展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二是发现了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背离的发生机制,并结合MOA理论形成了提升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一致性的分析范式。在实践上,一是区分了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与潜在需求,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农业保险需求市场;二是在探讨影响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投保行为背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意愿行为一致性提升路径,这对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达到《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所提要求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保险;投保意愿;投保行为;意愿行为一致性

学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计划行为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羊群效应理论

2.1.4 损失厌恶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研究

2.2.2 农业保险投保行为研究

2.2.3 农业生产管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2.2.4 意愿—行为转化机制研究

2.2.5 研究评述

3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测度及差异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

3.1.1 农户个体特征

3.1.2 农户农业经营特征

3.2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内涵及测度

3.2.1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内涵

3.2.2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测度方法说明

3.2.3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测度的统计分析

3.3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地区差异的一致性程度分析

3.3.2 基于经营主体差异的一致性程度分析

3.3.3 基于作物类别差异的一致性程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关系的理论构建及有效性检验

4.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4.1.1 计划行为理论对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的解释

4.1.2 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

4.2 样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 主要变量选择及测度

4.2.2 数据描述性统计

4.2.3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4.2.4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4.3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理论框架的检验

4.3.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3.2 修正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3.3 拓展解构计划行为理论下的传导路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行为及一致性结构路径差异分析

5.1 基于地区的农业保险投保意愿、行为及一致性结构路径差异分析

5.1.1 基于地区差异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1.2 不同地区间结构路径的差异性分析

5.2 基于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投保意愿、行为及一致性结构路径差异分析

5.2.1 基于经营主体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2.2 不同经营主体结构路径的差异性分析

5.3 基于作物类别的农业保险投保意愿、行为及一致性结构路径差异分析

5.3.1 基于作物类别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3.2 不同作物类别结构路径的差异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背离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及层次结构分析

6.1 背离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作用强度比较

6.1.1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6.1.2 有序Logit模型构建

6.1.3 背离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6.1.4 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比较

6.2 背离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分析

6.2.1 意愿与行为背离的解释性结构模型构建

6.2.2 背离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测度

6.2.3 背离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提升路径研究

7.1 基于MOA理论的意愿行为转化路径研究

7.1.1 基于MOA理论的行为转化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2 动机、机会、能力指标设定

7.1.3 Logit模型构建

7.1.4 MOA对意愿行为转化的影响路径分析

7.2 动机、机会和能力的交互效应对农业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

7.2.1 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7.2.2 交互效应分析

7.3 动机、机会和能力的异质性分析

7.3.1 不同地区农户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分析

7.3.2 不同经营主体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分析

7.3.3 不同作物类别农户的动机、机会和能力分析

7.4 动机、机会、能力改善路径选择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强化农户农业保险投保动机

8.2.2 增加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机会

8.2.3 提高农户农业保险投保能力

8.2.4 改善农户投保动机、机会、能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实证结果详表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妇母乳喂养产科护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产品营销策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