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作者针对内科护理学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护士职业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第一篇:内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内科护理学教学体会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中的一门非常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将来临床护理的质量,并影响对其它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 教学 体会

根据内科护理学课程特点及目前我校生源的总体素质下降,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对自己缺乏信心。学生及其家长往往是由于升学无望而作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进护校学习。因此,要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而不是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兴趣、增强信心,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的责任感。以下是我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关联教学

内科护理学中的一个系统或不同系统的疾病中存在着相关性。例如:消化系统疾病中,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它们互为关联,又称为“肝病三部曲”: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而肝硬化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炎后肝硬化又是肝癌最常见的原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疾病,它们亦互为关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为“呼三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又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病因,“呼三病”还可以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还可以引起慢性右心衰竭,这样,又可以把呼吸系统的疾病与循环系统的疾病联系起来。通过给学生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条理清楚,学生容易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比、鉴别教学

对比、鉴别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较广。在内容选择上,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抓住主要矛盾;在手段运用上,将同类或类似事物进行比较,突出特性。如多种疾病的主要护理诊断都是疼痛,但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同,可以是胰腺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心肌梗死、心绞痛及胸膜炎等,其性质和特点也不同,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也就有相应的改变(即护理的措施是针对护理诊断的原因)。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肺炎、急性左心力衰竭等疾病都需要吸氧,但吸氧的浓度和流量不同。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有肝性脑病先兆的患者都要限制蛋白质饮食,但限制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总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使用对比、鉴别法,把这些疾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们很容易掌握这些易混淆的内容。

3 图表、图形教学

对于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些疾病的临床特点难于被学生所掌握。教师应针对教材中这些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适当的结合图形法来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以达到充分理解的目的。比如,讲解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杂音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难度大,枯燥、乏味且容易混淆。此时,如果能把四个瓣膜五个听诊区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图形;再如,在讲解糖尿病的治疗的五治疗方法时,可以绘出药瓶、血糖仪、书、碗和人的简图,分别代表:药物疗法、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形象生动,学生就会在短时间掌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病例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靠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情境诱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巧用病案举例讲课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持久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接受科学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病例中,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病人所患疾病的不同特点;另外,也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疾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结果,这样,学生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讲授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时,举例一男性患者因食用烧饼后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再如,一冠心病患者,晚餐过饱过油腻,诱发急性心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分析综合和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容易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不能吃粗糙和腐蚀性强的食物。主要死亡原因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冠心病患者是由于晚上血流速度慢、血液高凝致使血栓形成,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

5 铺垫式教学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其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药理等医学基础课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把医学基础课的相关内容适当的穿插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心电图这一部分内容时,先启发引导学生复习生理学中有关心肌细胞除极化和复极的内容,心肌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中都有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心电图产生的机制;讲解急性胰腺炎这一部分内容时,先启发引导学生复习解剖学有关胰腺、胆管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胆道疾病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了。通过铺垫不仅使以前的知识点得到了巩固,而且使现在的知识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6 归纳总结教学

由于内科护理学是内科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临床综合学科,在理论部分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比如,总论中阐述了咯血的知识,在各论中多种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出现咯血症状。再如,总论讲解水肿的知识,各论中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炎、慢性肾衰竭等疾病都出现水肿症状。此时,教师应把前后的知识点很好地归纳总结,精讲其共性,点拨其特征性。把总论的知识点与各论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7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光碟、投影、录像等手段,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教学内容充分地展示出来,使内容简单、明了、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加深印象。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个教学手段。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的更新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合理地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也可以适应中等教育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英忠.浅议医学教学艺术特点及其修养[J].宜春医学专报,2000,t2增刊:76~77.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作者:张志萍

第二篇:有关内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摘 要] 作者针对内科护理学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教学

护士职业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员是时代的需要、人类健康的需要,这给护理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于内科护理学教学而言,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只有采取积极的应战策略和措施,才能推动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护理人才[1]。

1 内科护理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护理专业各专业课的关键。换而言之,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是护理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关键已达成共识,而内科护理学课程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中具有重要意义。

2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内科护理学》涉及内容繁多,直观性较差。有“隔着肚皮看病”的特点,需要大量易于学生理解的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尽可能感受到实际效果,而多数院校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主要是传统课堂教学,其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缺乏鲜明生动的动态音像效果,直观性差,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呆板,影响学习效果。

2.2学生没有临床护理经验,而又要接受课堂教学中的临床实践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2.3《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大课”教学,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2.4《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学生在下课以后难以与老师取得沟通,寻求疑问解答。

2.5《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自我水平测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解决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措施

3.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更自觉、更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其学好内科护理学的前提条件。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学科资源,充分体现课程特点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患者、促进患者康复及增进健康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易于学生理解的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所以,在制作内科护理学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将其他相关学科资源整合进来。比如在讲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时,可以运用有关肾小球滤过机制的动画和相关图片进行分析、推理,会使学生有更直接、形象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对多种感官综合刺激的教学方式,不但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2]。

(2)用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切入点,结合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和环境污染、健康养生等问题,将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成果或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例如,目前临床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无论是1型还是2型早期就会运用胰岛素来预防并发症,打破了常规的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那么这种治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吗?学生会带着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探讨研究而最终得到结论。学习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并且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3.2创新互动模式,体现启发式教学,保障教学价值顺利实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师生主体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倡导构建一种课内课外师生双向主动互动模式。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E-mail、QQ、手机短信等)反馈教学信息;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让学生自制多媒体课件、参加小讲课比赛等,教师进行评比总结,既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创新互动模式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教学价值的顺利实现。

3.3评价补充,重点性指导

在讨论汇报的基础上,由学生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补充,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评价,对知识的疑点、难点进行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迪,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可将病例与其他学科知识、临床中的相关现象联系起来阐述,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重在参与,贵在指导,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护理的个性化特征,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了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使其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4 结论

总之,内科护理学是一个包含着非常丰富、广泛而又具有深在内涵的学科领域。内科护士的职责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护理操作,工作范围也绝非在工作时间内减轻或消除病人躯体上的疾病。要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另外,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知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建立合乎标准的教师队伍也是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凤琴.浅谈如何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坛,2008,12(27):843~844.

[2]何乃清.启发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60~61.

作者:康国华

第三篇: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整体教改初探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学》整体教改实施后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合格课程建设团队,在进行充分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结果: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及适应《内科护理学》课程特点的相应的教学方法。结论:我系《内科护理学》课程整体教改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今后护理专业课程课改提供了一定思路。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整体;教改

一、明确课程定位

《内科护理》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所设置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它阐述了成人期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基于护理工作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发现现存的和/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做出诊断和处理,以达到维护和促进成人健康的一门课程[1]。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助于培养较高素养的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成人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成人期常见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恢复与促进成人期身心健康;同时可了解职业规划、分析社会与职业发展趋势,建立职业归属感;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顺利适应角色,使学生毕业时达到本专业的岗位任职要求。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课程的教学可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和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临床教师指导下,通过实施对内科病人的整体护理,将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毕业时,学生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危重急病的配合抢救能力。

二、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正常与异常、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为序化原则,立足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护理专业培养特色[2]。

《内科护理学》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有机融合,打破学科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重视课程及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规律,加强课程内容的渗透和融通,以重组整合为主线,以内容综合应用为重点。编写课程标准时,首先由从事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在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对从事护理工作不同年限的毕业生进行工作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序化整合后为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诊断、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措施等9大模块,37个工作任务。内容选定后,由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课程建设团队成员负责执笔起草。初稿完成后,聘请行业专家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3]。

三、改革教学模式

《内科护理》课程中的所有项目均依据护理程序这一护理工作过程组织安排、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本课程于第三、四学期在校内开展教学,以学习本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為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改变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影音资料进行教学,穿插有关的网上信息源片断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剪辑、虚拟病房、虚拟现实技术等使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组织多种教学方法,如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可利用课程网络平台浏览电子教案、授课计划、教学进度、综合测试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逐步建立网上论坛为师生提供即时交流平台,网上超级链接便于学生查阅其他院校相关课程以扩大知识面。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将原有的集中课堂理论教学与见习分离的培养模式,改革为“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相结合、循序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并规定实习前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及技能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临床实习。

内容革新:(1)以培养内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优化教学结构(2)以典型病案为载体,与教学做有机结合(3)标本一体化建设,实现工学结合

整体教学设计:有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改进考核方式

课程综合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项目考核成绩两种形式。

1、理论考试(60%)知识考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理论。并做到与护士资格考试相融通。

2、项目考核(40%)。(1)作业考核: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分。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各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为平时作业成绩。(2)课堂考核: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分。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到课率及课堂表现进行成绩评定,各占课堂考核的50%。①出勤管理考核=学生到课次数×100/考勤次数,如果低于60分,该课程随下一年级重修。②课堂表现包括:遵守课堂纪律情况(有下列情况视为违纪:迟到、早退、说话、睡觉、手机响、随地吐痰、踩蹬卓椅以及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听课的其他现象)。

3、课堂小组展示、回答问题: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分。因本学期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根据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给予成绩。

4、技能考核: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40分。是考核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此项操作的掌握程度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给予学习指导,评价学生的进步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参考文献

[1] 何月英,柯海萍,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体机能学实践教学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94-95.

[2] 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钟桂英,刘威.发展性高职教育教学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马鹤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条形码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新闻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