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双语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未来的世界需要高科技的人才。由于经济、政治和生态三方面的原因,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就要求教育并不只是面向未来更要面向全球。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世界性的合作,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探讨。今天的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全部希望;今天的幼儿教育,也为培养高科技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当然也是我们提高人才素质质量的需要。

第一篇:双语教育论文范文

重视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从目前皮山县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基本经验,探寻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建议,希望能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语教育;教学质量;重视。

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53年,分中学部、小学部两个校区,是皮山县唯一的一所民汉合校。学校拥有一批师德高尚、水平一流的优秀教师。多年来我校一直是皮山县民族双语教育基地,为和田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教师和民汉干部队伍,民族教育在和田地区享有盛名。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民、汉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双语教学的相关文件,全面安排、精心部署,学校各处室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我校优厚的民、汉教师的教学资源,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双语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

2000年9月第一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初中实验班的45名学生是县城附近小学申请的学生中选出来的,随着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有教学班34个,其中:“双语”班23个,普通班11个。在校学生1236人,其中:小学781人,中学455人;住宿生86人;少数民族学生1012名,占学生总数的81.88%。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基本经验

(一)双语教学方面

1.双语教学是我校办学的特色及亮点。近年来,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学校领导对“双语”教学十分重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开展推门课、学科研讨课、公开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安徽教师与本校教师“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和“双语”授课能力。

2.引进高科技教学设备,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2010年8月,由安徽省科大讯飞为我县赠送的畅言语音设备(点读机),该系统使用方法十分简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随地轻松使教具实现反复播放功能。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提升了我校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安徽省电教馆为我校开通了农远工程,教育局双语办和县教研室为我校提供了双语教学资源库,为我校提高双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二)加强双语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1.一是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多年来,我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我校在原有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又利用安徽援疆教师的优势,在中学部设立副校长一名,小学部设教务主任一名,齐抓我校双语教学工作。

2.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汉语词语比赛、写字比赛、课文诵读比赛、汉语基础知识比赛、作文比赛、“爱国主义歌咏比赛”和阳光健身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了校同双语文化氛围。

3.发挥安徽支教教师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思路开展传帮带工作。两地教师结成互助小组,通过同堂异构教研模式,实现两地教师间互通有无,相互砥砺,高效研讨,实现教师群体成长。

(三)合理制定双语教学目标

要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效果,首先要合理制定双语教学目标,各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双语教学目标,其次是处理好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科学合理选用双语教学班教材及教辅材料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二,即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母语授课较为合理。另外可以通过安徽教师的示范课的方式,引导任課教师积极收集资料,参考其他地区、学校和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利用上网、购书、观摩等形式,尽快整体提高我校双语教学水平。

(五)切实加大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加大双语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力度,抓住安徽教育对口支援的机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双语师资。把掌握双语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把提高和培养民族教师掌握运用汉语文的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争取在五年全面完成双语教师的轮训工作。

(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课堂改革

1.为适应新时期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应上级领导号召,我校积极组织创设一个双语课改实验班,县教研室副主任王志刚(安徽省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安徽省数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安徽省高中数学命题组组长,现任皮山县第二中学教科处主任)对实验班教师进行了“基于双语阅读能力培养的五步十环节”的双语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并多次召开座谈会,总结我校实施双语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开展的具体工作,听取实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双语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双语课堂教学改革助力。

2.我校双语教学改革按照“行政推动,分班实施,递次推进;抓点带面,典型示范,整体提升”的思路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3.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借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改革的成功案例,充分挖掘学校的传统经验,构建具有我校校本特色的“面向全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突出特长、自主开放”高效生本课堂模式——“基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五步十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双语教育,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已经从2017年七年级开设双语课改实验班,定期召开“双语”课改实验班专题的现场会,使学生家长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双语”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品格、个性等非智力因素,适时地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校十分重视每届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活动,也是充分展示我校双语教学特色及成果的具体体现。在历届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活动中我校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取得的双语教学成效

近年来,我校在安徽支教教师的接力帮助下,学校的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攀升,教师的双语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稳居全县第一名,名列和田地区前茅。截止2016年,共有118名双语班学生考取疆内初中班,269名双语班学生考取内地高中班。因成绩突出,2016年8月底,被自治区教育厅同批授予全疆仅有3个,南疆唯一的一个“自治区级初中双语物理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在我校挂牌成立。

面对新形式,新契机,我们将继续抓好我校双语教学常规工作,加大双语教育科研和双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多渠道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加强双语教学流程的监控管理,优化学校双语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我校学校双语教学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管理、双语教材使用上存在着不合理。

2.在双语教学管理方面,我校存在着对双语教学缺乏专人负责、教学管理混乱的问题。学校在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例如2000年秋季实验班开设预科班小学阶段的教材,除汉语文外,其它学科均用维语教材,来到初中后教学跨度较大,除维语语文外,其它学科一律用汉语教材,这不仅给教师教学增加了难度,也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汉语教学薄弱,学生汉语基础差

汉语文课是一门语言工具课。掌握语言同掌握其他工具一样需要技能,而技能是在反复实践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学生离开汉语课堂教学,就很少有使用汉语的机会。思维是伴随着语言进行的,不会说汉语,就不会用汉语思维。我校大部分教师的汉语教学照搬内地汉语教学的经验,忽视了民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特殊规律。教学内容安排“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的传授,“轻”技能的培训,以“文”代“语”;死抠各册教材中生字、词语、语法等知识点时缺乏科学的客观标准,缺乏实用性,特别是在说、写、读方面差的很远。

4.双语教学的适任教师缺乏,且師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5.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的知识构成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专业课教师,如维语语文,其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维语教师,其专业素养却不够。严重缺乏既会维语又会汉语的双语教学的师资。此外,还有很多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6.双语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新课程意识。

7.我们中的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以死抠书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大量地给学生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这阻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及交际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我校现在用的是双语教学模式三,除维语语文外,其它学科一律用汉语教材,汉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汉语尤为重要。县城的学生有一定的汉语环境,大部分基本能够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例如七年级3班,但我校乡里的学生在小学接受的是母语教学,中学阶段汉语教学的硬性转换使学生根本不能适应课堂用语,致使我校出现部分学生无法与老师交流,老师在双语班授课也很痛苦的现象。

8.教研力量薄弱,我校教务处在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上指导不够,未能与学校的校本研究形成合力。

9.“双语”学困生的转化难。有部分“双语”学困生,家庭学习汉语的条件差,缺少语言环境,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汉语,还有的“双语”学困生生活、学习习惯差,不听从学校教师的教导。

10.现任“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教学水平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11.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虽然经过继续再教育培训或者国培后,担任双语教学,但他们的教学方法陈旧,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汉语水平低,从而影响双语教学整体素质和今后的双语教学工作,以及双语学生各学科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而且,双语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初中双语教学上有一定的困难。

12.远程教育的辐射作用没充分利用。在职少数民族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提高自身汉语教学水平的能力偏低。

五、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1)采用激励机制,提高民族教师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2)让更多的民族教师的MSK证达到中小双语教师的规定标准方能上岗。

(3)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切实提高双语教师授课水平。

(4)确立有效的师资培训方式,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建立双语教师考核上岗制,加强双语教师的培养,积极利用安徽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5)充分利用安徽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作者:邓文兴

第二篇:幼儿双语教育研究

未来的世界需要高科技的人才。由于经济、政治和生态三方面的原因,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就要求教育并不只是面向未来更要面向全球。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世界性的合作,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探讨。今天的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全部希望;今天的幼儿教育,也为培养高科技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当然也是我们提高人才素质质量的需要。幼儿英语的教育,也随之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我国幼儿双语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世界官方通用语,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初,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英语教育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于幼儿教育的态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各种形式的特色教育,以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幼儿英语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目前幼儿教育领域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幼儿英语教育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兴起了一股英语热狂潮:双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英语课程、英语兴趣班、英语培训机构纷纷呈现,形形色色的幼儿英语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来源的师资也纷纷加入到幼儿英语教师的队伍中来。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双语儿童”、“新型人才”、“全球一体化人才”的途径,相信其存在及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国幼儿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开展英语教育的时间不长,缺少深厚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产品等方面仍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

(一)幼儿双语教育的含义

在M.F麦凯(加拿大)M.西格恩(西班牙)二人所著《双语教育概论》中,双语教育“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把双语教育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的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育”[1]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近些年,汉英双语学习和教育又成为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个“热点”。所谓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总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幼儿双语教育是相对于单语教育提出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同一教育机构中,幼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并通过两种语言学习其他知识。对于什么是双语教育,应秋飞认为: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的条件下,可能或必须动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言。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双语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而是指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2]两种语言中有一种通常是学生的母语,另一种是学生要掌握的外语(目的语)。

(二)幼儿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启蒙教育的奠基石,幼儿英语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外语教学应从娃娃开始”,迄今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然而无论学术界对此争论如何激烈,但要求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的家长却有增无减,可见英语作为全球性沟通的共同语言备受重视。

1幼儿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21世纪,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打破国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资本和商品在国际上的自由流动,它同时使各国人民生活在一个不断“缩小”的世界里,世界越来越小,人们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大,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依存与日俱增。从社会方面而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相互接触、交往的首要条件是语言的沟通。从个人方面而言,学习第二语言,熟悉不同类型的文化将促使人智力的性质和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我国现在日益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外语交际能力将是人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双语教育工作者似乎已经达成了如下共识:我国开展双语教育实验最直接、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正如华东师大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教授所言:“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的需要,更不是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其最直接、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幼儿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也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具体措施。教育要面向世界,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声,而且,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环节,理应在双语教育上先行一步;另外,从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的角度出发,双语教育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能培养孩子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正是适应时代发展,是提高年轻一代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幼儿英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积极愉快的学习口语,形成初步的预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幼儿进入小学认读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英语的学习中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另外,幼儿英语的学习不单纯是语言知识的获得,作为启蒙教育,他还有利于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培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幼儿双语教育是必要的。

2幼儿实施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是在6岁以前。这一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给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时期,再多量的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当代有关言语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4~10岁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人在年龄幼小时。左脑引起的失语症,可以靠右脑机能来弥补,年龄大些后,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就无法补救,这说明儿童时期的大脑机能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一时期幼儿是有能力学习外语的,儿童从6岁起,其辨音能力,认知能力,语调和语音大体上已经开始退化。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也认为0~6岁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若在最佳时期只接受母语的刺激,那么,母语中枢已形成一整套固定的控制模式,这时再学习第二种语言,母语中枢就很难接受。因此,如果我们能抓住幼儿期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教育,其潜力和发展是无限的。芒罗(Munro)等人在近年做出研究,实验组是240名出生在意大利的人,他们移居加拿大的年龄在2~23岁之间,8岁以下移居加拿大的人跟当地人的口音相同,而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差距,这一研究说明,在学期阶段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才能没有国外口音。英语作为知识教育的一种,同汉语,常识计算等课程并行,在幼儿早期进行教育是能够做到的。既不会影响母语的学习,也不会干扰对母语的掌握,把双语教学作为幼儿学习语言的一条新途径是可行的。

二双语教育中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一)双语教育中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益迁移,同时克服有害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很多年来,一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二语言运用中所产生的结构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其母语(Lado,1957)。干扰说的理论基础是流行于六十年代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点,它派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般学习理论,其核心是“习惯”和“错误”两大问题。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观察人们对某个刺激所做的反应来解释行为。不同的刺激对同一个人会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任意的,也可能是有规律的,当某个特殊的刺激和某个特殊的反应之间建立起有规律的联系时,“习惯”就形成了。语言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一个人在学习母语时,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当习得第二语言时,他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习惯。因此第一语言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学习者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经常会产生错误,因而说,第一语言干扰说在行为主义的第二语言中占重要地位。大量实践和调查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在外语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更加重视母语迁移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尽量帮助幼儿克服障碍,加快英语习得的步伐。

(二)双语教育的实施受教师素质的影响

毫无疑问,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必须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这类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且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能设计出一些生动、有趣,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教师在施教时,应尽量使用标准的、纯正的、优美的、活泼、生动的语言。南开大学教授孙骞认为:“双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术能力,知识视野,语言能力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祛除愚昧,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影响人类未来的重任。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发展的起始阶段。幼儿时期对每一位幼儿只有一次,并且对其一生的发展极为关键。因此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英语技能,还要在幼儿的心灵激起求知欲和点燃知识的火花。

(三)双语教育的实施受幼儿心智特点的影响

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幼儿心理特点较明显的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和好奇心强。把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效果是十分显著的。经过教学比较,幼儿学发音要比成年人学发音准而快。幼儿没有成人那种固执排他的成份。幼儿学发音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如遇发音不准,给以纠正,立可见效。发挥幼儿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学到更多的词汇,增强语感。在发音上能体现幼儿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期,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生长在两地的两个幼儿,学会说话后各自的地方口音很明显,然而一旦有机遇,将南方出生的幼儿移居北方,他成长后的音调就成了北方调。这就是幼儿模仿的魅力。相处在说家乡话、地方话的环境中生活的老年、成年和幼年,一旦号召学国语、讲普通话,在这些年龄层次中,最先能改变过来,先能学好普通话的是幼儿,年纪越大的越难改,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典型者。所以,若要掌握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必须抓好幼儿时期的语音培训。幼儿的好奇心有两面性,一是求新好学;二是好动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学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学习英语,使其感到新奇而愿意学。对待好动而缺乏耐力的一面,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做游戏。歌唱、跳舞、做操、看图片等形式,配以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边玩边学,引其在快乐中学会英语词句。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0~6岁儿童听觉敏锐,模仿力强,求知欲旺盛,心理障碍少,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1996年美国康奈大学的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其储存在“布罗卡斯区”,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存储在该区。

(四)双语教育的实施受教学环境、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环境的创设,它包括墙式环境和活动区环境创设。其次是语言环境创设。它包括教师的语言示范、英语语境的创设、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肢体语言的表达等。再次是心理环境的创设,它包括四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活动建立师幼间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积极英语学习环境和幼儿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James和Grace在第二语言关键期的研究中发现,随着人到达美国居住年龄的增加,其进行句子中语法判断的错误率也不断增加,这一结果与他们平时对英语的使用频率有直接关系。[4]因此,在我们的双语教育中,要鼓励孩子多说正确的句子,多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也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还要遵循各种教学法,以提供给幼儿趣味性、思想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教学课程。对双语教学的学生而言,创造一个适当的语言氛围很重要,仅靠一门课的双语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若条件允许,应在所有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在选择和安排双语教学课程时,注意课程全方位建设,注意各门课程的衔接。[5]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更应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形式方法的探索和学习,以调动幼儿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好第二语言的启蒙基础。总之,从研究中发现,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在幼儿园中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五)双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双语学习对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双语学习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地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第二语言的学习向幼儿展示了另一套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幼儿逐渐产生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敏感性和对语言符号本身结构的敏感性,其直接结果是幼儿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控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幼儿学到地道、纯正的第二语言。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早期学习两种语言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幼儿概念的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语言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幼儿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早期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比只学母语的孩子具有一些优势:更强的认知灵活性,更复杂的语言分析策略,更强的社交能力,同事对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也具有积极的影响。[6]

三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思考

西方教育家对早期教育也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儿童似乎毫不费力地自然习得母语和移民儿童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现象推断,儿童双语学习的能力胜过少年和成人,并为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假设,其中关键期或临界期假说便是针对早期教育所提出的著名观点之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早期教育有不少经验性认识和论证。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古代早期教育的代表性著作。颜之推认为:“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当然,在谈论儿童进行双语教育积极作用的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也持反对的态度。罗森斯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年龄过小的儿童不仅认知能力发展不够完善,而且也处于第一语言的掌握时期,语言还不够成熟,此时实行双语教育,容易产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冲突,对两种语言的学习都不利。[7]解决双语教育中语言文化的冲突,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确保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学诸要素在幼儿双语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儿童双语教育的研究要突破现有的研究水平,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必须在理论和方法上开拓创新,科学的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开办幼儿双语教育的目的

随着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视,人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因此,纷纷将孩子送进开办有英语教学的幼儿园。《幼儿园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此任务进行。而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幼儿园没有认真贯彻规程所提出的要求,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吸引招生,甚至更直接的目的是为幼儿园搞创收,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长远目标。所以,英语教学应该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二)关于幼儿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可以超过在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但是,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关键期在时间上并不那么明确,这个时期的刺激效应也不是不可逆的。比如,兰内伯格根据潘菲尔德和罗伯茨的材料,并以早期和晚期单侧脑损伤以及智力迟钝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提出了2岁持续到12岁的语言接受期的假设。而我国主张双语教育的人将关键期的时间缩短到学前期,这是对关键期的片面理解。实际上,兰内伯格提出的关键期并非只限制于学前阶段,它应该持续更长时间。曾有一个实验,实验任务是被试根据示范模仿法语和亚美尼亚语的单词和短语的发音,结果表明儿童的模仿成绩随年龄逐年下降,在模仿较长短语的语调方面,5~8岁孩子的成绩最好,从8岁开始大幅度下降。[8]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关键期。

(三)幼儿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

中西方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异,这给我们的双语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差异需要认识和超越,当我们的双语教育不断地记录、描述、辨析这些差异时,我们同时也在超越不同语言文化造成的藩篱。当前,儿童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接触第二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儿童是否有必要学习第二语言似乎已不是人们的关心所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双语教育之所以遭到反对,主要是因为人们从双语教育的现实情况和结果体会到,使用两种语言来对幼儿实行学校教育,这不是达到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及早融入主流社会的有效之途。此外,双语教育还存在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沟通时不免会引起语言的冲突。语言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双语教育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这是双语教育区别于常规教育的标志之一。学习并掌握第二语言使儿童有可能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可以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双语语言教育对幼儿教育未来的影响

人类跨入充满竞争与合作的21世纪,崭新的世纪对儿童的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幼儿双语语言的发展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合理有效地把握好这一最佳时期,会对幼儿一生的素质发展奠定基础。从小培养适合于21世纪生活的主人,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种具体举措。

幼儿双语教育是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掌握多种语言,将大大缩小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的距离,为更便捷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为幼儿未来发展拓宽了机遇。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一体化。在未来,不会一门外语的人将是新的文盲,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更应该让幼儿学习英语,学好英语,为幼儿一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性更强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语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

语言是幼儿未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构成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错过此时期将是终生不可补救的,而家庭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环境。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非凡地快,词汇量日益增加,能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能有效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但除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外,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的影响也很重要。所以家长应把握好幼儿语言发展这一最佳时期,让幼儿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家庭作为幼儿生长的第一环境,对幼儿终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都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语言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需要多方面结合进行培养的.

总之,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此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双语教育,给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其语言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期,再多量的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来说,不仅意味着可能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儿童语言、心理和思维的发展,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通过对毕业幼儿的追踪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在幼儿园接受过双语教育的儿童,入学后在校英语成绩优良,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事实证明,在幼儿园进行双语教学不但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有帮助,而且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其他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的,幼儿英语的教育工作也一定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应秋飞.浅析我国的双语教育[J].文化教育研究,2003(6).

[3]杨汝钧.低幼儿童双语学习有优势[J].早期教育,2004(2).

[4]吴振东.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

[5]毕晓玉,黄芳.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缺乏”[J].复旦教育论坛,2003(6).

[6]I am a M.Language mediation among emergent bilingual children [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03(2).

[7]张廷茂.对儿童早期进行“双语教育”的利弊分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

[8]崔静.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状况及成果综述[J].民族翻译,2011(7).

作者:栾敏

第三篇:中国双语教育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簡要介绍了中国的两种双语教育:汉—少双语教育和中—英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汉—少双语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是根据各少数民族地区具体需要发展起来的,缺点是发展时间短且缺少系统研究;中—英双语教育是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双语教育经验发展起来的双语教育,但缺少将世界双语教育理论和经验本土化的研究。二者可互为借鉴。

关键词:双语教育现状,汉—少双语教育,中—英双语教育

一、中国双语教育发展简介

双语现象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基于社会历史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是在约100年前才开始的:1905年在贵州省由卫理公会教堂创立光华小学。在接下来的60年里,双语教育缓慢但稳定地发展。但是文革的爆发给双语教育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1981年,第二届少数民族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自此,双语教育逐渐恢复并加速发展。

随着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交流的频繁化,中国政府和人民都意识到英语作为国际交际语的重要性。但外语教育(主要为英语教育)的成果不能令人满意。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但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达到了真正的双语水平,而大多数学生仅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阅读能力,在听说方面亟待提高。所以一些教育工作者试图发展中—英双语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双语人”。中—英双语教育仍处于实验阶段,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人们还没有在诸如“是否开展双语教育”和“如何开展双语教育”等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探讨和研究。

二、汉—少双语教育现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可以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加以考察分析。本文从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宏观层次(语言环境、法律和政策)和微观层次(理论研究和实践)。

1.宏观层次的发展。

语言接触是提高学习者目标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目标语是汉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接触汉语的机会非常难得。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中外交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通过商业和旅游等社会、经济纽带日益频繁。另一个建立更为有利的汉语环境的因素是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等。在这些媒体中,电视由于对学习者的多角度输入而成为最有效的建立汉语环境的方式。“推广普通话运动”也为汉语的不同方言提供了统一的官方标准,为推进少数民族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提供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法律和政策是发展双语教育的基础,所有拥有发达双语教育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新加坡和威尔士等,都已建立起系统的双语教育的法律和政策。

中国目前的法律和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但还远没有系统化。一方面,在关于双语教育的法律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中第四条规定:“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条法律承认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同等地位。我国还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义务教育法》《扫盲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在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中,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些自治地区还制订了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管理专项条例或工作条例。另一方面,目前仍有很多相关的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张俊提出了3方面的问题和对策:第一,我国现行宪法中关于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规定有一定冲突,因此应修改目前宪法;第二,我国的关于双语教育和民族语言教育的法律由于立法的背景、目的和年代不同,相互之间不协调,因此应完善不同层次法律文件的条款并颁布一部专门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法;第三,现行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宏观方面,可操作的法规不够健全完备,因此应加强地方法规建设。

2.微观层次的发展。

我国已开展一定数量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双语教育的项目和实验。项目中既有关于中国双语教育的一般性研究, 如西南民族学院余惠邦等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双语制”问题研究和新疆大学哈白提·哈斯木等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中小学双语研究”等;又有更加微观的研究,如西北民族学院数学系曹纯承担的 “藏汉双语数学教育研究”项目,中央民族大学关辛秋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课题“跨境民族(景坡族、朝鲜族)民汉双语教学对比研究”。这些项目深化了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验,使双语教育更加成熟。有关双语教育的教学实验也蓬勃开展,如西藏内地办学双语教育实验、湘西苗族小学“双语双文、四步转换”苗汉双语教学实验、云南白族小学“先白后汉、白汉并重、以白带汉、白汉俱通”双语教学实验、少数民族学生参加HSK考试实验。这些教学实验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发展起来的,更有针对性,对当地的双语教育开展更有指导意义和直接效果。

然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表面繁荣之下,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第一,双语教育既没有系统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实践。第二,很多双语教育实验缺少理论基础,研究者和教师应该将理论工作与课堂层次的实验相结合,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双语教育才能以理性和实际的方式发展起来。第三,我们需要有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作用、学生作用和教材等方面的更加细致的研究。

三、中—英双语教育现状

外语(主要是英语)与中文、数学在我国构成了基础教育的三大主要科目。但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预期的迅速发展,所以有些教育工作者提出双语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估计中国约有五千万人在学英语,并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中英双语教学的社会基础。

在有关双语教育的探讨和实践中,我们面临诸如“外语教学还是双语教育”、“我们真的需要双语吗”等问题。很多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在校名中加入“双语”字样。但我们应该明确外语教学和双语教育的不同:只有当英语以外的科目是用英语授课时,教学才能被称为“双语”。但在中国,双语学校多数时候仅在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甚至在英语课上使用汉语),这些学校仅是提供外语课而非实行双语教育。

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双语教育可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阶段。双语学校的数量与教育层次成反比。“双语幼儿园”大量存在,但是在大学层次双语教育的开展很谨慎。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多地考察“双语幼儿园”。目前在中国,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双语幼儿园非常受欢迎。幼儿园双语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据调查,当前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3大瓶颈为:师资问题、教育理念问题和双语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现阶段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夏巍和李静在对我国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后提出目前主要问题有3个:表象研究多, 理论建构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少个案研究,对比研究,追踪研究等;研究内容深化与细化不足,尤其是很少有人涉足中国本土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研究。

胡壮麟基于目前中国的情况提出4点建议:第一,从语言规划角度讨论双语教育;第二,理清外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关系;第三,促进双语教学实验、调查和研究;第四,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双语教育是提高学生目标语的有效措施,能培养大量的、高质量的“双语人”,但双语教育不是训练“双语人”的唯一途径。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首先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在大面积实施双语教育上谨慎行事。

四、结论

本文简述了中国目前的两种双语教育形式。这两种双语教育都有很多相关研究,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两种教育可以互为借鉴,汉—少双语教育是完全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所以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中英双语教育很有指导意义。中—英双语教育从世界双语教育中汲取大量理论和经验(分类、大纲、教材、教法、教师作用和学生作用等)。世界双语教育发展的时间长,理论比较系统,教育体系发展完善,有从法律到具体教学技巧的一整套经验可供借鉴。这些理论和经验能促进汉—少双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1991(4): 123.

[2] 陈远鸿.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向[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 100.

[3] 钱晓芳,马敏. 中外民族教育立法中双语教育规定之比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154.

[4] 张俊.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法制化之我见[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4-25.

[5] 戴庆厦,关辛秋.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1): 113.

[6] Pride, J. B. and Liu Ru-Shan. Some aspects of the spread of English in China since 1949[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74): 42-68

[7]冯惠燕, 蔡秀萍,彭迎春. 幼儿园双语教育环境的创设[J]. 幼儿教育,2007(Z1): 58-60.

[8] 夏巍, 李静. 我国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的元分析[J]. 家庭与家教,2008(5): 19-22.

[9] 胡壮麟.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 中国外语,2004(2): 7-8.

编辑/岳凤

作者:王宏伟 马 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材论文范文下一篇:社区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