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冲突分析论文

2022-04-2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舞蹈文化冲突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宝贵的财富。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深深植根于普通百姓生活中,这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任何时期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舞蹈文化冲突分析论文 篇1:

全球治理中的文化冲突与非政府组织

[摘  要]文化冲突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坚持文化多样性既可以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又可以在文化差异中找到不同文化的归属,从而实现积极全球治理。区别于其他组织,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是一种积极全球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体现在其修复功能、传承功能、沟通功能、包容互鉴功能和创新引领功能等五个方面。从角色论、时机论、平台论三个层面,提出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通过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为当代全球治理寻求一种冲突和代价最小的治理方式,并提供一个文化认同融合发展、解决文化冲突的学理方案。

[关键词]全球治理;文化冲突;文化认同;非政府组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发展、区域安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激增,亟待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1],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层面跨文化冲突持续不断,甚至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呈加剧之势,严重影响了全球治理的有序推进。如何调动各方面力量,化解和减少文化冲突,寻找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的实现机制,是当前全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试图对当下经济全球化大发展大变局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提供一个成本和代价最小的全球治理的方案和思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在全球治理中的文化冲突,从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角度提出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融合发展的解析路径。通过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介入,避开强势文化的侵略,寻求一种冲突和代价最小的治理方式。

一、文化冲突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代以来,全球治理领域跨文化冲突持续不断。在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对抗性思维主导下,一些军事强国随意侵占别国领土、割地赔款、瓜分弱国、划分势力范围,两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人类跨文化冲突达致顶点。二战后,人类深刻反思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达成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广泛共识,成立联合国,初步建立全球治理体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将全球带入了非此即彼的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全球治理仍然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被迫拉入,不具备全球治理的主体地位。冷战结束后,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的冲突论”,随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亨廷顿把世界划分为八种文明:基督教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认为“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冷战后时代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2],由此建构了西方文明同挑战者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实际上,“文明冲突论”是站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立场将东西方文明之间对立和对峙起来,是冷战时期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零和博弈思维的延续,至今,这种对抗性思维依然大量存在。文化对立冲突逻辑突出了西方人的对立思维,通过构建自我与他者的矛盾来强化自我的认同。这种对立思维在基督教文化中有很深刻的体现。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基督徒彼此视为兄弟姐妹,而将非基督徒看成是异端,这种所谓的普世主义将不信任者排除出人类的普适性之外。[3]

跨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对全球治理形成了巨大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反应。随着“伊斯兰国”兴起,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文化冲突不断加剧,导致了欧亚社会的动荡。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激化了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矛盾,也似乎印证了亨廷顿“文明冲突”的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福利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难以为继,美国在自己一直标榜的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上连连后退,极力推卸全球治理责任。英国脱欧公投、美国特朗普现象、欧洲反难民运动、美国第二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治理规则碎片化、草根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出现抬头甚至扩大趋势,政治极端主义和保守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开来。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欧美国家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是西方国家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出现的文化纠结、文化迷茫和文化困惑。美国的全球治理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而非全球利益,其手段是斗爭冲突性的,这种逻辑已经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的社会土壤[4]。这一点从美国第一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过程中得到很好体现。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要求改变西方国家垄断全球经济和文化环境的现状,其重建全球信息环境的努力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随即美国与西方国家对国际信息新秩序及其支持者进行了强硬和残酷的攻击,并于1983年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

二、文化多样性是应对全球治理挑战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应对文化冲突的关键在于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碰撞和渗透,应当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只有在文化差异中找到不同文化的归属,恢复世界文化多样性本来的面貌,才能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鸣共振,从而避免和解决文化冲突。

(一)坚持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每种文化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语言、宗教、伦理等文化体系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每种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005年10月20日,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同时指出,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6]。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文化在各不相同的时空中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保护它就像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维护生物平衡一样必不可少”[7]。“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8]唯有坚持文化多样性,才能推动平等文化主体的对话、交流和互鉴,而文化间的对话是和平的最佳保证,从而彻底否定了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的必然逻辑。

(二)在文化差异中找到不同文化的归属是实现积极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三类:先進文化、后起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三类文化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一是先进文化的引领。先进文化就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的文化,包括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这些文化通过思想、行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引领全球不断进步,是拉动整个时代前进的火车头。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文化不一定就是先进文化;而弱势文化也不一定就是落后文化。文化的强势和弱势之分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力悬殊的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力量结构所决定的。但就文化的深刻内涵而言,强弱之分都是相对的。因此,文化的优势并不一定是建立在文化本身的先进性上,而是在依附权力的基础上形成的[9]。在先进文化的引领过程中,激活存量、健康发展增量,实现增量和存量的有机融合,缓和化解文化冲突。二是后起文化的跟跑。相对于先进文化,后起文化是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善于模仿和改进先进文化,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例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就是一种后起文化,这种文化在博采众长和融合提炼中自成一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跟跑,它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和文化的先进性。三是传统文化的觉醒。例如,传统资本主义的资本强势文化、当代的冷战意识文化以及当下受到新的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下的去中心化的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社会规则的碎片化、草根主义、极端的宗教组织、恐怖组织等文化现象,是全球化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迷茫和困惑。为适应新环境和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需要传统文化在当代觉醒。在历史上,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出现过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以当前人类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转化时,也会伴随一场新的文化运动[10]12。

先进文化、后起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全球治理模式下呈现出不同的秩序。将三类文化两两排列为先进文化-后起文化、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后起文化-先进文化、后起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后起文化以及先进文化-后起文化-传统文化三者并存,组成七种状态,构成了文化治理的景观。从积极的、中性的、消极的这三个角度来看,文化的归属表现为三种。

1.积极的全球治理。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既有后起文化的追赶,也有传统文化的觉醒,是先进文化、后起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并存状态。一方面,后起文化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例如,在和平与发展这个先进文化的引领下,费孝通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文明共存的观点,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以文化自觉为动力使所有的文明以一个更加理性与温和的态度与其他文明互动,最终使整个人类社会得到和平安宁的可持续发展,即“天下大同”。[10]12-13再如,二战结束后,世界人民在渴望和平与进步的呼声中成立了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决议,在推动全球合作与治理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是积极全球治理的典范。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文化接轨,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的文化交流态度对推动东西方文明对话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启示。

2.中性的全球治理。在这种全球治理模式中,传统文化觉醒或后起文化跟跑,其中之一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发展,这是一种中性的全球治理。例如,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就是典型的中性全球治理理念。该理论认为,通过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产生的一种吸引力,即使不使用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的手段同样能达到目标。随后奈又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提出“巧实力”概念。但无论软实力还是巧实力,都仅是描述性概念,而并非规范性概念。这种中性的文化治理,既可以用于正义目的,也可以用于非正义目的。例如,作为一种后起文化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软实力对他国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就要看这个国家如何运用软实力。如果该国借此威胁他国,那么就会造成冲突和摩擦;但是该国采取尊重他国的策略,就有利于全球治理朝良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文化治理模式,需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

3.消极的全球治理。在这种全球治理模式中,由于缺乏先进文化的引领,落后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没有觉醒,后起文化失去发展方向。例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价值输出战略,不断对非西方国家输出民主、人道主义干涉、制造文化摩擦等。发达国家传播机器、好莱坞等强势世俗文化严重挤压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空间,形成整个世界的“美国化”或“麦当劳化”,随着时尚、音乐、饮食,英语,教育等西方价值观不断渗透,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自觉,导致第三世界国家传统文化的丧失。

全球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善治。这就要求,放大积极的全球治理、保持中性的全球治理、控制和减少消极的全球治理,促进多元文化认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要保留文化的特殊性,保留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文化相对主义认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独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要促进不同文明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11]因此,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交流主体应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互相包容文化差异,来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

三、非政府组织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本着传承积极、摒弃消极、创造需要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方向优化全球治理结构,本文强调非政府组织的文化认同作用,有别于其他治理主体,具有独到的优势和作用。

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不可替代性体现在:第一,修复功能,对冲突和伤害的修复功能。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可以发挥修复功能,化解文化冲突。以全球人道和救援为己任的国际红十字会,在战争冲突中扶伤救弱,安抚受伤的心灵,实现了不同文化的认同。第二,传承功能。非政府组织通过世世代代集体记忆的延续,把优秀文化传承下来。一旦发生冲突,就可以用文化系统来解决。文化冲突表面上看是不可抗拒、不可协调的,但只要上升到文化层面,通过不同文化之间优秀的历史的传承,就比较容易产生共振、共鸣、和声。例如,电影《功夫瑜伽》展示了中国功夫文化和印度瑜伽文化经过历史传承,在中印交往中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和相互认同。第三,沟通功能。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通过以文化心、滋润心田的沟通交流,既可以唤醒历史的记忆,同时又可以在困境中找出相互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可以延伸到婚姻、血缘、血统、种族的融合。海外华侨华人组织就起到了沟通连接两种文化的重要作用。第四,包容互鉴功能。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具有海纳百川、博采古今、贯通中外、相互欣赏的容纳性和包容性。尤其是先进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吸收世间百家文化,对其他文化慷慨吸收、鉴别采纳的特点,实现以文化心。历史上,中国唐代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都具有这种特征。中国唐朝时代具备对域外文化取舍由之的从容,使得长安城成了世界文化博物馆,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古希腊文化的成形得益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和波斯的影响,而这些文明又被亚洲文明所影响[12]。第五,创新引领功能。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是有生命力的、是有张力的,同时文化还是温存的、有热情的,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美好的风向标,而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是强权治理、资本治理、武力治理都无法替代的,强权、战争和贸易摩擦等治理方式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比较大。全球治理的最好选择是非政府组织文化治理,是一种通过文化认同融合来解决避免战争的治理方式。非政府组织文化认同融合治理方式的优势是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取得各方的共识,可以避免采取硬碰硬的治理方法,从根本上防止和控制冲突。

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有利于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我修复,符合人类文化进化理论中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规律。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功能虽然比较软,但是行之有效;虽然文化实施起来不那么容易,但是行稳致远。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虽然不像资本、技术、强权那么直接,但是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田。它能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的方式,来促进人们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解决当代世界的发展冲突,比专制独裁、发动战争、打贸易仗和隔离化碎片化的文化治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方式形成的文化认同大大降低了全球文化治理成本,减少了人类发展的代价,是避免和减少冲突的较好方式。

四、促进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

全球治理中文化冲突的有效解决,需要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本文从角色论、时机论、平台论三个层面,来分析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途径。

(一)角色论

在全球治理中首先要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角色定位。非政府组织:一是容易被人接受的组织;二是被对方期待进入的组织;三是能在冲突和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的组织;四是能给当地带来文化发展利益的组织。符合这些角色定位的非政府组织在跨文化交流和治理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历史上,基督教教会如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奥古斯丁会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朝时期,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天主教,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对中国文学典籍进行钻研,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中国人需要西方先进工业文化,需要看世界,传教士迎合了中国人的客观需要,并以“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使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由拒绝转为接纳。

冷战期间,美国大量的文化、艺术、学术、科学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与苏联进行接触和交流,排除国家和官方的强制力因素,客观上起到增强软实力的重要作用。美国的剧团、博物馆、歌剧团等大量非政府机构纷纷赴苏联演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福特基金会、美国人文学会理事会、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与110所美国高校合作开展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项目。1958-1988年间有大约5万名苏联作家、记者、官员、音乐家、舞蹈家、运动员和学者参与了这个项目,促进了美苏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缓和了冷战阴云下意识形态对峙的紧张状态。

(二)时机论

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要注意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在不同时机下的功能和作用,以利于其优势的充分发挥。

1.掌握转换性时机,促使文化冲突对峙中的困境转换。在双方或多方力量均衡的时候(囚徒困境),通过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打破力量均衡状态。历史上,非政府组织促成文化冲突困境转换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1996年,卢旺达政府声称位于民主刚果东部的胡图族难民营藏有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刽子手,并以此为由对难民营发动军事袭击,大约2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或失踪。民主刚果政府则对屠杀事件予以否认,阻挠联合国调查。在双方僵持情况下,人权观察组织未经通报民主刚果政府,秘密派出人员前往难民营调查。在当地相关人员的帮助下,人权观察组织的调查人员取得了相关证据,证实了这场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相关记录公开后国际社会为之震惊,联合国迅速决定向民主刚果东部派遣维和部队并化解了危机。[13]显而易见,如果主权国家或者政府间国际组织出面调查,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非政府组织以其灵活性、中立性、独立性在促使文化冲突对峙的困境转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控制关键性时机,防止文化冲突持续发酵产生的负面影响。用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力量控制文化冲突爆发的关键性节点,截住、控制住冲突进一步发展的态势,防止更坏的结果发生。例如,1952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每个参赛国家的代表队入场时,依照惯例,大会乐队都要演奏该国国歌。由于某种原因,作为法西斯战败国的意大利,没有向奥运组委会提交本国国歌乐谱,而组委会相关人员非常憎恶原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当意大利代表团即将入场时,乐队指挥急中生智、别出心裁,临时决定并从容镇定地指挥乐队,演奏起热情四溢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人们心许并赞赏这一睿智的决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继而全场千万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们和着乐队的演奏,一遍又一遍热情地高唱《我的太阳》,这是一种心灵的呼唤,呼唤出世界人民对法西斯主义强权文化的反对之声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之声,展现出了奥运文化魅力,也充分体现出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的强势和文化认同的强大力量,在关键性时刻释放出了正能量。

3.把握预判性时机,预防文化冲突事件的发生。孔子学院作为著名非政府组织,在预防和化解文化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欢迎。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共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中外交流日益增多,孔子学院不断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同时也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的潜移默化过程中未雨绸缪,预防文化冲突的发生,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三)平台论

通过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下,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

1.加强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摄影、体育、卫生、科技、环境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尊重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扩大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认同;促进中国武术、中医、道教、京剧、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进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以及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

2.促进文化交流论坛建设。积极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艺术、教育、青年、女性等论坛活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一系列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举办论坛,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之间相互交流,拉近了彼此心灵上的距离,增进了对“他者”文化认同。

3.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要充分依靠各国的非政府组织,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因为文化沟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不同价值体系和利益共同体里的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促进不同合作伙伴之间价值观上的沟通,从而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寻求伙伴之间的共性,并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展开合作。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很多,例如,中国慈善联合会(简称“中慈联”)积极运用行业组织的平台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慈善活动,提供政策倡导、资源对接、能力建设、学术交流等多项服务。2016年,中慈联联合多家民间慈善组织和眼科医疗机构,发起“湄公河光明行”项目,为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三国近6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民间组织的支持,特别是维萨卡基金会在缅甸内部事宜协调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充分保障了项目顺利举行。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使各国在信息共享、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大道至简。和平与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始终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粗略估算一下,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战争的时间占人类历史的比例仅有0.5%,其余漫长的时间人类之间都在进行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青山遮不住,畢竟东流去。举起历史的望远镜眺望,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曲折中螺旋上升,而当下全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乱象只是全球化发展在当下阶段出现的曲折和反复,不能代表全球化的主流方向,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发展必然还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继续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每一步都是陷阱和雷区,怎样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强调用非政府组织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融合解决战争对峙、意识形态冲突、文化冲突和贸易冲突,为当代全球治理来寻求一种冲突和代价最小的治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6-7.

[3]高奇琦.全球治理、人的流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

[4]郭树勇.区域文化治理与世界文化秩序[J].教学与研究,2016,(11).

[5][美]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9-23.

[6]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EB/O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7]刘铁娃.从倡导普世价值到倡导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文明对话的努力[J].国际观察,2013,(2).

[8]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9-29.

[9]房广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7,(1).

[10]费孝通.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2.

[1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9-29.

[12][美]皮特尔斯.全球化与文化:全球混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32.

[13]熊李力.论非政府专业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力[J].太平洋学报,2010,(4).

责任编辑  宋桂祝

作者:郭鸿炜

舞蹈文化冲突分析论文 篇2:

分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宝贵的财富。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深深植根于普通百姓生活中,这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任何时期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多元文化冲突日益显著的当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围绕其传承规律展开深度分析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发展趋势,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文化传承规律 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也是延续时间最久且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在很长时间内领先于世界,为陶冶群众情操、愉悦百姓身心、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时代的发展与演变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扬遭遇了诸多坎坷,这也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在外来文化冲击与民众思想观念變化的大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它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及鲜活情感表达的现实需求。[2]“艺术源于生活”,民族民间舞蹈也不例外。古人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生存的方式,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后开始表现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各民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普遍舒缓而优美,从中能够感受到人们愉悦而放松的心情,在很长时间内舞蹈都是古代中国人民最有效的休闲娱乐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色彩与乐趣。自然条件的差异与生活背景的区别使得各地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也成为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极强的包容性,为现代舞蹈艺术提供了底蕴积淀,也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别样色彩。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机遇,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开始逐步呈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有机会接触民族民间舞蹈并参与到舞蹈活动之中。[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主流形式,并且逐渐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艺术舞台。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陷入了发展迟滞期,外来舞蹈艺术抢占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观众转向西洋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的展现机会越来越少。很多民族民间舞蹈从业者被迫转向,民族民间舞蹈在全新社会环境下到底该何去何从,文化自信如何建立,这成为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期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质及传承规律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根植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也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民族性、大众性及自我娱乐性等特征。首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充分呈现出不同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诞生于不同区域或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涵盖了不同内容,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多样性,这也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得到了很好体现,特别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全面呈现。民族民间舞蹈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在传承过程中主要依靠一代代群众相传,群众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最有效载体,二者相依相存。民族民间舞蹈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无数百姓的智慧,群众既是创作主体,也是传播主体,在群众中的传播保证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活力。民族民间舞蹈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自我娱乐和自我放松需求,如何获得更多快乐是创作者考虑的根本。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质使其历经千年岁月而长盛不衰,在新的时期依然要把握其特质,持续创新改革。[4]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社会稳定且人民生活安逸时,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之余才会主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古代人民的文化追求相对简单,途径非常有限,舞蹈也就成了主要表达方式,这也使得舞蹈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之时,以舞蹈为代表的精神文化需求自然被压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会进入低迷期。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稳定幸福,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加,民族民间舞蹈迎来了宝贵的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外来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局势发生变化,在遵循文化传承规律的同时必须保持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

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实现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特色极为鲜明,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我们应该积极将其搬上艺术的舞台并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近年来,我国艺术工作者围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展开了深入研究,积极探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出现在电视电影及综艺节目之中,在给观众带来良好视听体验的同时,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注入了全新动力,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良性发展。

(二)实现舞蹈题材的创新

当前我国舞蹈艺术创作者及舞蹈者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存在认知偏差,或全部照搬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或彻底摒弃民族民间舞蹈,这很难满足全新环境下群众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需求。民族民间舞蹈从业者应该积极尝试舞蹈题材创新,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刻内涵,将现代舞蹈元素有效融入其中,确保观众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与时俱进的民族民间舞蹈,这才能够提升观众的认可度。民族民间舞蹈必须进行适时调整,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创新主体,更好地贴近百姓需求与生活。

(三)实现现代编舞的融入

现代舞蹈带给了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使得现代舞蹈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现代舞蹈的新鲜感是民族民间舞蹈无法媲美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必须从提升吸引力上入手,确保更多观众能够融入舞蹈之中。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编导应该在舞蹈编舞环节融入现代编舞理念,在继承民族民间舞蹈优势的同时引入现代舞蹈的有益元素,全面提升观众的新鲜感。当然,舞蹈编导要避免盲目创新,而是要在遵循民族民间舞蹈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作品美感,确保编舞创新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顺应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需求。

五、结语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提升全体人民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保持高度重视,实现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心理的有效契合,推动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文化在新时期呈现出崭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杨丹妮.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问题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3):241-242.

[2]肖灿.试论大众文化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文化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1):55-59.

[3]郭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J].艺术评鉴,2016(07):118-119+124.

[4]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36-137.

(作者简介:张海,男,硕士研究生,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责任编辑 王玲)

作者:张海

舞蹈文化冲突分析论文 篇3:

后殖民语境下的印度电影研究

摘要 《新娘与偏见》是全球化浪潮中新一代印度电影的典型代表,题材是热门的东西方文化冲突,音乐和舞蹈体现了民族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殖民统治结束后西方人“欧洲中心论”优势心态的延续,脱离殖民统治后的印度人部分被文化殖民、部分保持民族本色的心理状态,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冲突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的趋势,是一部探索新的印度电影语汇和模式的成功尝试。

关键词 后殖民 赛义德 《新娘与偏见》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由赛义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等多位学者提出的理论自成一套体系,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作为分析作品的有力工具,由此形成了“后殖民语境”。自后殖民理论被引进到中国的近十年来,在中国的影视评论、文学评论和文化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篇幅讨论“后殖民理论”,并将其作为理论工具分析东西方的文学和影视作品。

印度电影近年来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与以往经典的《大篷车》、《流浪者》相比,印度电影在题材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影片日益增多,诸如1999年上映的《舞动深情》、2001年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印度往事》、2001年出品并获金狮奖的《季风婚宴》等等。这些印度歌舞片将叙事的主线围绕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进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由印度裔英国籍导演顾伦德·查达哈2004年出品的《新娘与偏见》(Brideand Prejudice)。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裁,它直观而形象的再现了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社会状况,在电影的表象内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印度作为一个被英国殖民统治了近二百年的国家,其历史和文化在保持其自身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深刻的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带有强烈的殖民气息,印度的诸多影视作品鲜活的体现了这一点,从后殖民理论解读《新娘与偏见》有助于我们从另一视角重新理解它。

一、理论背景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是爱德华.W.赛义德,他认为在西方对东方殖民的过程中,知识与权利密切结合,学术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共同承担着殖民的重任,东方人在无意识状况下在西方文学、电影、艺术等影响下逐渐认同和趋向于西方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军队武器殖民结束后产生一种隐形的文化殖民,批判了西方主流学术界及西方媒体对“东方”的具有霸权式的错误呈现,一经发表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新娘与偏见》的导演是印度裔英国籍的顾伦德·查达哈,她于1960年出生于肯尼亚,1961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双重的文化身份使得她的电影作品中无不涉及对生活在西方的东方人文化身份的思考,渗透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和统一。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以生活在英国的印度家庭为题材,包括作品第一部纪录片《我是英国人可……》,第一部剧情短片《美妙的安排》描写了一个英国的亚洲裔家庭在女儿婚礼上发生的趣事:关于年老的亚洲人回忆他们在英国生活的纪录片《我们的年代》。2000年查达哈前往美国洛杉矶拍摄了《烹饪是什么》,这部影片同样表现了多民族间文化习俗的差异。2002年查达哈拍摄了《我爱贝克汉姆》,讲述了生活在英国的印度裔姑娘与足球之间的不解情缘。2004年她把电影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印度,将英国经典小说简,奥斯汀的爱情小说《傲慢与偏见》改编为大型印度式歌舞片《新娘与偏见》。

二、人物:多元文化的体现

《新娘与偏见》讲述的是白斯家有四个亭亭玉立的女儿,白斯夫人一直想为女儿找到好归宿,她所谓的“好归宿”是与来自英国或者美国的有钱人结婚。大女儿与来自伦敦的有钱人波拉产生了感情,而二女儿则与来自洛杉矶的酒店巨头达西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和第三者的挑拨,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偏见。在一系列的事件之后这两对新人终于消解了误会,共结连理的大团圆结局。影片中不仅有大型绚丽的印度歌舞,而且有印度、伦敦和洛杉矶三地的美麗景色,是一部很精彩的喜剧电影。

正因为导演双重文化身份的背景,在这部电影中她对东西方之间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及各类人物的表现有深刻的体会和阐释。电影的时代背景是脱离殖民统治独立后的印度,影片中的人物安排有高高在上的老牌殖民国家的代表达西和基蓝,他们表现出对印度文化的陌生与不屑:有代表完全被西方文化殖民、无根的印度人克里和白斯夫人,他们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极端鄙视。对西方文化的无限崇拜:同样有维护自身民族尊严和文化传统的人物拉丽塔和白斯,他们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捍卫与热爱。

(一)殖民者的眼光——达西和基蓝

电影一开始美国人达西被英国朋友波拉和他的妹妹基兰带到了印度。当他们在机场看到很简陋的传输带,在印度街上看到很拥挤的人群和动物时,达西对波拉说:“这是故意伤害,就像疯人院一样。”在他们参加印度婚礼的时候,对异文化的婚礼他们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好奇,还有一种不理解、鄙视的神情。并评价说:“婚礼安排的有些怪”。达西评价异族的舞蹈“好像在用一只手拧灯泡。另一只手在宠爱别的狗”。电影中间当玛雅为他们表演印度传统舞蹈眼镜蛇舞的时候,他们所流露出的是好笑、迷惑、害怕和茫然的神态,达西以上的种种行径和神态表现出对印度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殖民地的风俗习惯。显示出作为欧洲殖民者的帝国主义心态。

当白斯夫人和两个女儿去拜访基兰的时候,她表现出了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姿态。炫耀自己的房间紧邻泰晤士河和女王的温德森城堡,装饰用的油画都是从巴塞罗那找到的原作。而达西的母亲见到印度人之后说:“告诉我印度所有事,我一直都很向往。……大家把手都伸向了印度……做瑜珈、吃辣椒这些很棒的东方的东西,在四处都可以体验到何必亲自去印度”。可见她犯了“本质主义”的错误,将印度文化当成一个简单的、单一的东西,将其简单等同于做瑜珈和吃辣椒等外在的事物,而忽视了印度文化内部所呈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这正是欧洲对东方错误认识的症结所在。是后殖民理论尖锐批判的核心。

(二)被文化殖民的东方人——克里和白斯夫人

在萨义德的著作《东方学》中提出:“如果说东方主义曾经只是影响着西方世界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对东方主义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东方’自身这一事实敲一敲警钟了,东方主义对于东方人的表述如今已变成东方人对自己的认识。简而言之,现代东方,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这一观点在《新娘与偏见》中有直观的表现,电影中有一个典型代表克里,他是白斯夫人的侄子,在加州担任会计师,他回到印度的目的是想在白斯家四个女儿中为自己挑选一个妻子,他自夸自己虽然健康、有钱、聪明,但是因为美

国的女孩没有根基,不够传统,所以要回到印度为自己找一位妻子。他向白斯家的人炫耀他的房子:“这一直是我的梦想,殖民地式的房子,价值85万……”克里在饭桌谈论现代的印度太腐败了,所有的印度人都想变成美国人。在白斯宴请他的宴会上说:“这些印度人不知道怎么招待客人……我有绿卡了,印度太落后了……”这些话语体现了他完全没有了文化根基,对自己的母文化鄙视,不愿与自己的同胞为伍,一味的谄媚于西方文化。如果西方人对东方的鄙视和不尊重仅仅是因为文化差异和殖民者的心态,那么在西方供职根却应该在印度的人对自己文化的鄙视。则是一种文化上的自卑和背叛,鲜活反映了被文化殖民的东方人的心态。

白斯夫人和拉姆巴的母亲以自己的女儿能嫁给有钱的外国人或者是拿到绿卡的印度人为追求目标,在婚礼上见到波拉时说道:“这一定是从伦敦来的著名的波拉。”白斯夫人对波拉和从美国回来的克里一味讨好的神情,听到二女儿拒绝克里之后生气地神态。听说拉姆巴嫁给克里之后羡慕的表情,都表现了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向往和崇拜,被文化殖民的东方人对西方的盲目憧憬。

(三)维护民族文化的东方人——拉丽塔和白斯

电影的女主角是白斯家的二女儿拉丽塔。她是一个有文化、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热爱民族文化的印度人。当西方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她提出了抗议和反击,影片开始她和达西之间的不和主要由于达西对其文化的不当评价。达西到格亚寻找酒店开发地点的时候,拉丽塔提出:“西方人到印度来的目的并不是想交流文化,而是想把印度变为一个主题公园,是一种典型的帝国主义心态,他们来到印度却不想和印度本地人打交道。”她清楚的认识到:西方依然把独立后的印度作为开发和赚取巨额利润的地方,对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实施无形的控制。当达西的母亲对印度文化表现出好奇但很无知的时候,拉丽塔提出她应该到印度去亲自体验。当达西的母亲提出在西方到处都可以见到印度的东西何必亲自去印度时,拉丽塔反驳说:“那到处都有必胜客是不是就不用去意大利了。”在西方人面前维护了自己和本民族文化的尊严。克里在饭桌上大肆谈论印度如何落后、西方如何发达的时候,拉丽塔反驳说:“殖民者到印度之后主要做的事情是屠杀奴隶和寻找黄金。”白斯则说:“印度独立之后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可是这是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可见拉丽塔和白斯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正确认识和反思。

达西在与拉丽塔的交往过程中,受拉丽塔的影响对印度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影片开始看到印度传统的舞蹈和婚礼场面表现出很不屑的样子,到影片中间和拉丽塔交谈后放弃了在印度开酒店的计划,在电影结尾处婚礼上与印度人一起敲鼓。表现了他对异文化从不理解到认识到融入的过程,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融合。

三、歌舞——印度电影的灵魂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为电影添加了亮麗的风景,而且对影片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烘托气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让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享受到视听的盛宴。

影片中印度婚礼上男女之间互相奚落的歌舞音乐,充满了印度民族风味,歌词采用当地的印地语,唱腔婉转动人、带有特有的句尾拖腔,旋律上装饰音、微分音较多,加上印度特色伴奏乐器西塔尔琴和鼓的音色,配上穿着印度传统民族服饰的演员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一个欢快、风趣和热烈的婚庆场景。金庙中的花棒舞和玛雅在客人面前所跳的眼镜蛇舞均是印度的传统舞蹈,花棒舞是印度人为了表现对神的敬意所跳的舞蹈:眼镜蛇舞则通过眼神和身体的扭动模仿眼镜蛇的形态。四个姐妹晚上一起唱的奚落克里的歌曲“No life without wife”。舞蹈动作模仿克里动作的粗鲁和低俗。并唱出了自己对所心仪对象的要求,曲调优美、风趣、幽默:它和拉丽塔内心独白的歌曲“takeme to love”都是典型的流行曲调。配以流行音乐的配器,采用通俗唱法。在格亚沙滩上的大型歌舞表演歌词是印地语,旋律则是印度曲调加入了电子合成乐的元素,舞蹈是热辣的西方街舞,体现了民族与流行的完美结合。电影结尾处“take me to love”在流行曲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印度唱法和黑人音乐的元素,表现了此部电影的音乐和舞蹈融合了民族与国际、传统与流行的诸多元素,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点睛之笔。

结语

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导演顾伦德·查达哈的《新娘与偏见》描写了全球化浪潮下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老牌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与脱离殖民统治后国家人民之间的微妙关系。电影中所塑造的人物既体现了殖民者的优势心态,也体现了被殖民地人民一部分被西方文化殖民,已经完全认同西方的道德价值观,生动的体现了赛义德所奠基的后殖民理论。电影中的音乐和舞蹈既有典型的印度民族风格的片断,也有西方电子合成的流行曲调及街舞片段,阐释了东西方文化在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融合的趋势。

作者:包 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惯例与国际法论文下一篇:广告品位流失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