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长期以来,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似乎都未能摆脱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师范生进行教学专训的核心阵地,对师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这门课程既不能以理论思辨的深刻性来吸引学生,又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情景显得抽象枯燥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

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 篇1: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已逐渐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引入教学实践,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无疑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容量。

多媒体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科学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的重要课题。由于语文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整合正成为深化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从教学策略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必然的链接亮点、突破口,以此达到对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神圣启蒙,成为一个人格锻造的过程。

一、科学地艺术地选择教学媒体

从传播学的观点看,教学是师生之间信息传播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主要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等要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知识信息传播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知识信息传播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学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信息传播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

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以及学生向教师借以反馈的载体,统称为教学媒体。在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教师处于始端,学生则处于终端。因此,教学媒体主要是指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物,具有传递性,是实现教学策略的保证。

各种教学媒体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为了叙述方便,现将教学媒体大致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诸如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标本、仪器等,我们统称之为传统教学媒体,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教学媒体。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也不能代替的。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仍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教师仅凭传统的教学媒体,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教学,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不多;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支粉笔一本书, 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越来越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现代多媒体,如录音、投影、录像带、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媒体,是伴随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媒体,集声、文、色、形于一体。在传播功能上,有着高效、高密度的特点,能完成传统媒体所不能或很难完成的许多功能,而且准确度高,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大作用。以声、光、电等为主要手段的各种教学设备的普及,使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提速增效越来越成为可能。语文教师可用投影、幻灯替代小黑板,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用课文录音来弥补自身普通话朗读水平的不足,赋课堂以美的情调;用影视短片来调节课堂的气氛;用一些挂图、卡片避免手法单一的枯燥乏味。由于现代教学媒体彻底改变了电教媒体线性输出的模式,既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媒介,因而,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代多媒体的基本特性是延伸了人体的视听功能,延伸了人脑的信息储存处理等功能,但说到底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很明显,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教学媒体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传播学家德弗勒所言:“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不是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和广告客户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如果目的是要尽可能多地传递事实性信息,那么,讲演、印刷品、电影和录音带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变受众的态度,使用电视、招贴画、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对于某一些受众,是否有一种媒介比其他媒介能达到更佳效果呢?”

德弗勒所提的这些问题,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科学地艺术地选择教学媒体,以达到教学策略的要求。

二、使用多媒体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要按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办事。教师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宗旨,舍本逐末,舍去教学目标、文本、人本等“本”,片面地搞媒体的多样化。忽视了这一点,一切的探索与努力都是徒劳的。

语文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语言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传播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不能取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语言的直觉和领悟,在学生承受多种感官刺激,思维和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的基础上,教师应注意进一步激发联想、想象,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揣摩体味文本的内涵,感受鲜活的意境、醇厚的韵味,使思维活跃产生价值和效益。适当运用多媒体又紧扣文本,真正让这些视、听等手段作为文字阅读的辅助手段。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要让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被学生吸收,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充分地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过程。

在教学《项链》这篇课文时,为了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有位教师选择了“借项链”这个片段。给学生放映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录像片断,让学生仔细读课文,给画面配音。学生一下子兴趣倍增,纷纷在具体的情境中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绘声绘色地模仿人物的语言。经过准备,几个学生上讲台表演,其声情并茂的配音表演令台下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惊叹不已。而这一切教学目的的完美实现,正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特点所达到的良好效果。

有位教师在教学《听潮》一课时,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领略大海的美,而是陶醉于追求多媒体教学效果,忙于操作各种媒体设备,自己不读课文,也不要求学生读课文,只希望让画面、音乐等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体会不到课文“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特点,感知不到课文的大概内容,领会不到作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锻炼,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选用多媒体一定要适时、适度

选用多媒体一定要适时、适度,精心安排,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

(一)适时切入

多媒体手段好,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

1.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

总的来说,中小学生大多还是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特别是小学阶段,用能将形、色、味、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多媒体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全心投入,乐此不疲;反之,则放在一旁,不予理会。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或氛围,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达到对作品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语文是人文学科范畴中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

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而味同嚼蜡,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多媒体在这个方面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像可以像动画一样播放,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这样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力求使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处于激活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如教学诗歌、散文,可通过配乐朗诵、展示相关图片营造氛围,对大脑形成视听冲击;教学小说、戏剧,可通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舞台演出来加强对文学典型形象的认识。

2.用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

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却不让人恭维,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读;有的教师的板书字迹不漂亮时,难以给学生以示范,这时也可用电脑里的字体帮忙。

3.用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处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传统教学法在思维开启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鞭长莫及,常常造成遗憾,而多媒体在这个方面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体悟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课件只需提供与诗歌意境有关的画面,教师适当提醒,任由学生根据画面去联想想象。

(二)适度使用

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且教学目标必须集中,不必面面俱到,千万不能把多媒体变成材料的堆砌,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图片、文字等切换速度过快,画面信息大量堆砌,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喘不过气来。如果只是把学习材料堆砌在一起,学生根本就没有分析和思考、讨论的时间,只能起到展示学习资料和内容的作用。

有位教师选择了一篇文言文作为公开教学课的内容。虽然文言文不利于媒体的展开,也缺乏现成的资源调用,但能充分地反映出日常教学的求实性,便于老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迅速引导学生进入提取信息的初读,及时落实重点文言知识的精读,深化教学的拓展训练。因此,这位教师的课件只不过是一篇自读文言文的几组链接的PPT而已,仅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了一组可以自选完成的自学测试,就课文内容提出了一组思考问题,针对教材的拓展为学生展示了一下教师的范例。然而,正是这样的课件,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认为是听课几天来所见到的唯一的从学生视角做的便于学生学习的课件。这是一堂适度使用多媒体的公开教学课,其成功的启示是: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工具而已,它应该辅助教学而不是牵制教学,因此,适度和必要是运用多媒体的基本尺度。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关键在于“优化”,并不在于“多”。多媒体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所谓整体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换言之,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争取最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每一节语文课,使用媒体可用三至五种;使用媒体总频率三至五次;每次媒体使用时间可控制在五分钟内。即媒体占用课堂时间不能超过5×5=25分钟。这已经达到一节课时的一半了,应足够了。

总之,在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中选择哪种媒体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基本的考虑,也是实施教学策略的依据之一。现代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综合使用,恰当配合,取长补短,做好教学媒体的组合优化工作,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搞好课堂教学,既充分发挥已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有机地、因地制宜地安排好现代多媒体。

参考文献:

[1][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胡开鲜 广州从化市技工学校510900)

作者:胡开鲜

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 篇2:

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策略探微

长期以来,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似乎都未能摆脱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师范生进行教学专训的核心阵地,对师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这门课程既不能以理论思辨的深刻性来吸引学生,又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情景显得抽象枯燥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1]与此同时,即便学生投入了相当的热情与精力,在一番教学实习的检验之后,他们仍会感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派不上用场,这门“最重要的课程”于是又成了“最没有用的课程”。学生们的意见或许有点偏激,但就这门课程 “要提供语文课程、教材和教学理论,要训练从事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决心和信心”[2]的目标而言,收效甚微则是普遍事实。针对此现状,笔者从教学过程中载体、主体、客体、方法、结果等各个环节考虑,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策略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对教材的使用择重弃轻,化繁为简

通观目前出版的各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用,纲目繁杂等特点。李山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算是独辟蹊径,但这类重实用的教材始终未能成为主流。显然,在暂时不能改变教材现状的前提下,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弱化过多学术性、体系性的内容,突出其应用性,是教师首要的工作。正如施良方所言,“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3]。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作了大胆的调整,将微格训练调至总课时数(72学时)的44%(32学时),剩余的40个课堂教学学时中,又分配出40%左右的课时(约18课时)用于多维度能力训练,并在训练中融入理论教学。如在课前5分钟的课文导入训练中介入口语交际教学理论;在微格训练及评讲中介入五大领域教学理论;在阶段性课堂教学展示中介入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的基本理论。这样,教材中静止、生硬的理论便以实用、自然的形式悄然进入学生的认知视野中,加强了这门应用理论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到“应用技术”的转化力。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理论的转化,并不是一个随意、即兴的过程,相反,对不同训练板块中的理论介入,教师都是要作出预先规划的,甚至需要围绕规划对学生的实训内容作出调整,以确保这些理论在转化输出方式后仍能以系统、版块的面貌有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以“双师型人才”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结构

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若由毫无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其结果无异于纸上谈兵,必然不能对学生作出具体而实用的指导。遗憾的是,当前的许多语文课教论教师大多以“学院派”泰然自居,自信其掌握的理论已经足够解决课堂教学实践,加之目前语文教育界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视,更给他们不深入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找到了借口。事实上,语文课教论的课堂,绝不仅是一个教学生解读好文本的课堂。若非这样,高校中的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教师就可以取代课教论教师了,课教论课堂还应是一个提供实践方法和技能的课堂。从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既应有无需出户的案头研究,同时也更要有良好的语文课教学能力,有对一线教师、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一个集学科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为一身的教师,其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和修正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其实践经验因为有学科理论的指导和牵引更加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一句话,双师型人才是打通高师课堂与一线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

为使自身获得一线语文教学经验,高师课教论教师可以合理调配专业教学时间,到一线从事顶岗教学工作。此途径同时需要争取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政策性支持,以使教师的脱岗实践得到全面的保障。另一种较为可行的形式是,专业教师可以自行确立单项教研课题,围绕实验目标设计相对紧凑的教学方案,再通过借班教学的方式实施该方案,获取相应的研究数据。

三、以“示范式”教学理念组织教学

这里的“示范”指的是课教论课堂为体现新课标而示范、为学生日后从事语文教学而示范。我们可以说,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就是对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堂提出的要求。高师语文课教论的教学本身就应当自觉地树立为体现新课标而示范的教学理念,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在一种整体的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模式浸润下逐步提升未来必需的从业能力。

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多样的,如梧州师专林润之老师曾介绍过他在高师语文教学论课堂中所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学习提示”——“自学探究”——“合作研究”——“模拟实践”。[4]仔细揣摩,此教学模式与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教学法,欧阳代娜的“预习——质疑——点拨答疑——课后综合练习”的阅读教学方案,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互动型课堂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沐浴林老师之教法的学生,定然会从中获得方法论上的启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阐释型、探讨型、活动型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案。阐释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探讨型以师生的对话为主,活动型以学生的展示为主。以参照、体验等方式组合学生学习。如将活动型教学目标的实施步骤确立为:目标定向——个人探究——小组评议——代表发言——争论总结。整个学习活动形成多维参照系:个体与个体参照,个体与群体参照,群体与群体参照,群体与教师参照,在参照中对比,在对比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学习成果实现了良性互动。而体验式学习法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践和体验。如在“作文教学”部分组织学生随堂作文,课后交换批改,最后是对批改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准教师们全程体验了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择、修改、评讲诸环节,之后再来反观作文指导理论,学生的把握就较为深入、到位了。总之,中小学追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同样能在高师课堂中建立起来,也应当建立起来。

四、开发针对性训练项目,建立定向、监督、评价相结合的控制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都设立了微格实验室供学生进行模拟课堂训练。除微格训练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维度上开发实践训练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按课前、课内、课间、课后组织了四类训练活动。课前课文导入和朗读训练,解决课堂导入技巧和口语交际基本技能问题;课内评教及主题交流,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驾驭问题的能力;课间板书设计展示,寻找板书设计及书写中的不足;课后小组教学实践及阶段性教学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课堂整体驾驭能力。以上活动开展的频度和力度应视训练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疏密程度而适时调配,训练难度低的内容可持续开展,难度较高的创造性训练密度不可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训练的效度就会大打折扣。

同时,无论微格训练还是各项针对性训练,建立定向、监督、评价相结合的控制机制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微格训练,教师应当确保训练前目标明确,训练中监控得当,训练后评价到位,切不可将微格课堂放任成学生的自由论坛。要落实这个机制,教师有必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每个训练单元中的表现、进步、成就,同时绘制班级学生微格训练汇总表,从总体上掌控学生的指导和评价状况,防止因班级学生过多造成评价和指导的缺漏或失当。

五、建立合理健全的学业评价体系

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进行考察,学业评价更应当被理解为“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持久稳定的外部行为改变和内部条件变化(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所做的评价判断。它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在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加,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持久性和态度的恒常性等各个方面的显著变化所作的意义解释或价值判断”。[5]这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我们更应当从“为了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作 “关于学习的评价”;更应是过程性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结果性的评价;更应关注实践活动对学生自身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将视线停留于外在价值。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学生的板书设计评价中,我们就可从板书设计的准确性、艺术性、板书呈现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等多个维度上制定评价指标。

从评价类型上看,一方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对学生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表现性的评价仍是主要类型,另一方面,档案袋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整理,观察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成长及进步,这种评价手段的运用,有效帮助教师建立了集阶段性和整体性于一体的评价体系,避免了评价的片面性。

健全的学业评价体系还应当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征,这一特征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堂的开放性是一致的。在各种实践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评价中,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当然更可以是语文教师或专家。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师生互评等等。实践证明,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中,将学生作为核心型评价主体,教师则以引导型评价主体出现,辅之以一线语文教师和专业人员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策略还可以列举出更多,但笔者以为,以上所提五点是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有实践基础的。该课程教学要想真正摆脱“无趣”、“无用”的尴尬境地,这些策略或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林润之.高师语文教学论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02,(05).

[5]薛晓嫘.语文阅读学业成就评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陈庆江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400047)

作者:陈庆江

语文实验室教学分析论文 篇3: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三好”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三好”教学实践新模式,调整基于时代变化和人才培养需求下教材内容的整合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而建立教师新课程意识和素养本位意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而提升中职师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中职语文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然而,面对中职生的语文底子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自我约束力较弱等基本学情,如果中职教师还是按照普通高中式的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的话,那么课堂是极易出现教师“对牛弹琴”、“唱独角戏”,学生“水土不服”、“油盐不进”的现象。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仍是按单元主题编辑成册,教学时存在与特定节点、专业特点等诸多不甚一致的地方,亟需教师做好顶层调整。试想,如果学生所学,未必能为其所用甚至不知用法;教师所教,不能令其喜闻乐见甚至反生厌恶,那么提升中职师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天方夜谭,就是纸上谈兵。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近十年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对课堂及师生能力要求的“变”与“不变”。2009年福州市职教课改执行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方针,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制度。中职语文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的应用性、工具性不断得到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倾向于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2014年福州市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提出并推行“五化四步”多层次立体教学方法,推行主题下模块化教学和模块下主题教学实践。2018年,福建省出台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执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招考融合。中职语文教改转向合格性和选拔性考察,语文教改趋向教学质量提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夯实。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提升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传扬爱国精神、传统文化、职业精神等思政内容,对教师能力提升、新的教材整合、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等新式教学法不断推广和普及,改革研究更加多样化。

基于以上教育教学背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笔者学校所承担的福州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三好”教学实践研究》(编号为FZ2020ZJ005)以提升中职师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探究现阶段中职语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的优化新路径。

一、何为“三好”教学

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教材”、“教法”三者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本课题所研究的“三好”教学便是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好老师”、“好教材”、“好方法”三处着手,“赋能”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升级”教材,推动教材改革;“激活”教法学法,深化教学改革,彰显中职语文学科育人价值,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如何开展“三好”教学

笔者认为开展“三好”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一)信息技术赋能好教师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的第一句话便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是本项工程达成的任务目标之一二。因而赋能好教师,就需与时俱进,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要求同向同行。

1.优化培训团队建设,建立校内精准帮扶机制。

在学校内部选拔一部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语文骨干教师,建立从“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教师”的培训管理方式,借助学校“师徒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以新促老,带动老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骨干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2.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壮大教学创新团队。

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立方式,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开展微课、慕课、直播课等课件培训和视频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術与学科融合的水平。

创建语文教研组工作坊,在课题引领下,围绕教研组品牌建设,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教研组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邀请名师入校指导,开设专家讲座。以专家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重在指导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

(二)守正开源升级好教材

1.整合课程,构建生本新教材。

从“教材就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到“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是当今全球性课程改革的趋势。“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整体改革实践。其教育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因而,笔者以为好教材就应该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整合、取舍和提炼。例如,以高教社中职《语文》为例,我们将基础模块(上、下册)所有篇目整合出“亲情篇、爱情篇、情景篇、人生篇、科学篇、哲理篇、心韵篇、古训篇”8个篇章,共15个主题。其中《劝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篇阅读篇目和《口语交际·复述》、《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整合成一个名为《古训篇·千古君子竞风流》的语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电影《孔子》、书法作品《劝学》,并设计用一个字概括“君子”品行,推荐主题汉字等活动。授课的时间安排也与相关的节点相匹配。例如《青春与爱情》专题安排在2月份,《爱国爱乡专题教学》安排在10月份,《重温经典传承文化》安排在12月份。

2.旁征博引,组建校本资源库。

依托录播教室、虚拟电视台、云教室、影音室以及信息化实验室等校本资源,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撰写信息化教学案例、制作微课。入职三年以上教师打磨一节校级精品课,入职三年以内教师至少打磨一节组内精品课,编制优秀案例汇编。教研组组织落实教师在学校各类教学技能大赛、示范课、精品课及同课异构课等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和学生在各类创新比赛中的“信息化设计创新”,汇集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范课例和跨学科教学融合创新案例,形成视频资料。教师也可以挖掘整合媒体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建设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3.充分挖掘,开发乡本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检索,以及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本地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俚语,以及本地区特色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状况等,尝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学习资源,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本校所处县是革命老区,各大乡镇都保留着丰厚的红色资源。语文教师可以联合学校思政德育活动共同开发研学课程。例如,重走红色古道,诵读红色经典,撰写英烈颁奖词。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当地文史、经济等情况充分挖掘适合中职生情的乡本资源。例如,在参观企业后,开展企业应聘模拟;观摩玉石文化展后,设计观展路线,拟写导游词、介绍艺术品设计理念等。

(三)双线贯通激活好方法

双线即“线上”与“线下”。在经历过疫情防控的“线上”教学后,双线混合式教学方法成了新时期的产物。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蓝墨云班课、UMU互动平台、钉钉线上直播等软硬件设备设施为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双线教学与岗位体验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教学中,本课题借鉴屏东中学周灵老师一书《“336”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设计与实施》中的“336”课堂教学模式思想来探索构建中职语文课堂的“336”教学模式。例如,从关注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语文知识建构出发,以“导学案”为载体,创设建构性学习和企业工作情景,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和体验思维的过程,实现教材知識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孔子有云:“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新课标背景下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实践中检验,在活动中完善。改革因为不同的声音而艰难,改革也因为不同的声音而精彩!让我们通过语文“三好”教学实践,勇敢地打破中职语文课堂的沉闷与寂寥,将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让语文再次鲜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浸润他们诗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周灵.“336”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设计与实施. 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04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

作者:黄晓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营销形势的汽车市场论文下一篇:农村学习型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