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2022-05-0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应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地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及其完善,使企业领导人员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和质量。然而当前在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保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篇1:

试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不受地区、时间的限制,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审计不公平、虚假操作等风险,相关部门一定要认真排查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引言:企业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企业审计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国有领导干部而采取的加强监督管理的手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风险,将不利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展开。因此,探讨如何防范和规避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政府机构领导人员在任职时期发生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现阶段,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都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范围内。国家审计机关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占据首要主体的地位,其职责主要是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有县级以上和以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部门、领导人员、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有的地区还涉及部门、单位其他的副职领导和财务主管。

二、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领导干部进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责,能够有效监控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并且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通过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成绩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可以避免企业管理阶层出现管理短期现象,从而提高管理质量,确保企业能够良好发展。

第三,通过审计可以对领导干部起到督促、警示作用,推动企业顺利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各类风险的主要成因

1.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不准确

对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从下面几方面进行:一是财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主要指工作人员坚持客观、公平的原则全面、认真地监督与审查被审计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存在问题的内容发出质疑,并查明原因,界定责任,确保各项问题有明确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相应的经济责任。二是选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来详细计算企业各项绩效考评指标,和被审计企业的相应指标来作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三是综合分析之前两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结果来客观、准确地评价被审计企业的经济责任。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被审计企业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因此,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最后结果。但是大多数被审计企业在提供财务数据时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很多数据不准确,有些被审计企业甚至会利用盈余管理办法来遮掩虚假信息,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影响企业审计人员的判断,导致企业审计结果不准确。

2.企业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

在对被审计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工作人员衡量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情况时,不能单单凭借被审计企业提交的财务数据。通常情况下,被审计企业面对经济责任处罚时,部门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推卸责任,降低对自己的处罚。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被审计企业在界定各部门人员的经济责任时,没有详细划分各部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出现责任事故时,因为企业没有明确规定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经常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很难找到责任的相应承担者。

3.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进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非常重要,是各项工作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的综合质素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然而,我国的企业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他们中的很多人员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这样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很难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而企业审计人员没有及时学习新的先进知识,导致自己的知识储备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

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1.提高企业审计资料的准确性

在收集企业审计资料时要确保财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且要特别关注被审计企业的重大资产和重要经济活动,对这类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企業审计人员要认真审查会计凭证,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流程,同时要具有识别虚假信息以及挖掘新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另外,企业审计人员要和被审计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选择面谈方式,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这样可以对被审计企业和人员有个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企业审计单位要制定合理的审查制度与流程,这样能够准确识别被审计企业提供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从而有效筛选出虚假财务资料。同时,企业审计人员要重视被审计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并对重大事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分析,这样能够发现被审计企业财务数据中那些隐蔽性高的造假部分,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准确,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2.提升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这项工作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引导企业审计人员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

第二,要让企业审计人员积极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通过网络途径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分析办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第三,要重視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便于和被审计企业的人员进行沟通,获得更多有利信息。

第四,要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让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工作中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受金钱、权利的诱惑,确保按照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3.增强经济审计的独立性与科学性

为了确保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必须使企业经济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这样可以更好的防范风险。

第一,企业审计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各类干扰正常工作的行为下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操作。

第二,审计单位要建立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科学、全面、合理。这样可以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防止出现私自简化流程的情况。

第三,要规范编制会计凭证、制作财务报告等行为,给财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四,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违反会计准则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对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对财务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4.明确划分各部门人员的企业经济责任

在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为了找到被审计企业经济责任的实际承担者,一定要明确划分各部门人员的企业经济责任,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企业审计人员一旦发现被审计企业存在违规违法行为,要对此进行明确界定,根据客观事实来公平合理地划分责任。

第二,企业审计人员在处理被审计企业部门或者人员的经济责任时,如果不能明确界定责任的承担者,要咨询被审计企业的人事部门和绩效考评部门。

第三,企业审计人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无法准确界定被审计企业的经济责任时,要咨询这方面的权威专家,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五、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很多的违规违法行为,为了杜绝这类现象,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降低审计风险,更好的实现企业审计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傅宁军.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15-16.

[2]徐颖.浅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J].金融经济,2017(12):153-155.

[3]贺武.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略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8):62-65.

[4]王昉.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8):82+70.

[5]张冬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管控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2):215-216.

作者:李孝辉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篇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

摘 要:通过应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地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及其完善,使企业领导人员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和质量。然而当前在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保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应用

审计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廉政制度,其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在企业中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企业领导人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减少和杜绝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企业在应用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对策。

1 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企业领导人的任职期间,要评价、鉴证、监督和审计企业领导人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包括对损益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责任,对企业的负债和资产情况的责任等等[1]。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财务收支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人格化,也就是对审计结果进行落实,主要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

1.1 具有特定的审计对象

与一般的审计活动相比,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比较特殊的,其审计对象是企业的领导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事项的界定主要是以领导人的任期为依据的,对任期内的相关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因此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就是企业在该领导人任期之内的一切经济活动。

1.2 具有综合性的审计内容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并非以单一的事项和类型为内容,不仅包含了常规设计的内容,还对专项审计的内容有所涉及。对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应该以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来决定审计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行为,从而对其应该负有的责任以及管理水平进行评价[2]。

1.3 具有明确的审计目的

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审计和监督企业财务收支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以此为基础来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对领导人在任职期间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确定,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干部的使用、评价与考察。

1.4 具有多种新的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多重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既能够为审计的实施提供准绳,又能够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以此为根据做出审计决定。由于其审计内容具有复合型,以及审计客体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使用多重性的评价标准,要适应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企业财经法纪审计,以及个人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等[3]。

2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健全企业领导干部的任用和选拔机制,维护企业的财经纪律,对企业领导进行约束,推动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4]。

2.1 对企业领导的管理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应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为企业领导的经济业绩评价提供数据化、指标化和具体化的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对领导人员的考核质量和水平。

2.2 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财务收支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覆盖,能够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其严格落实财经法纪。

2.3 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责的自觉性

企业领导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接受公正、客观的审查,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存在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在审计中就会有所暴露,并受到查处。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也会在审计中受到表彰。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2.4 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揭示出来,对企业的盈亏进行核实,摸清企业的家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使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5]。

3 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多企业都已经开始运用经济责任审计,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审计效果不够显著、审计过程不够规范、审计体制不够完善等方面,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 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存在着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的矛盾,从总体上来说,企业具有较多的审计对象,而审计力量却是有限的。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设计资源,必须对每年度的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进行一定的安排。对于企业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不固定的对象数量,如果企业领导人员的交流过于频繁,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具有更大的业务量、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内容,要对企业的损益、负债和资产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还要评价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

根据我国当前的干部管理体制,现行的审计计划管理办法与企业领导干部的升迁调动存在脱钩的现象,这也造成了省级项目具有一定的临时性。一些部门总是临时交办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一定的困难[6]。

3.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作为明确的主体职责

尽管我国审计组织,已经将内部审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内部审计也具有人员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质量。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央部委和大型企业集团都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然而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职责就是内部审计。

3.3 对经济责任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

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都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情况等等。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问题。

首先,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国有企业政企分离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国有企业的行为没有摆脱行政行为的色彩,导致难以对非经济行为和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区分。其次,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最后,难以界定承担经济责任的程度。

3.4 缺少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法律依据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政策不健全、法律级次较低的现象。必须在审计范围内针对特定的审计事项来发挥审计的各项职能,然而审计职责却没有规定对人这一审计对象的实际范围[7]。

当前主要是参照财政部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来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和标准具有零散性和个别性,在法定性和约束性上存在欠缺。

3.5 不能规范地用审计结果

从程序上来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成果的应用存在着脱离的现象。没有摆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出现了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徒劳无功。

在审计结果的运用方面,存在着不透明的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审计结果必须向人民政府报送,并且抄送干部管理部门。审计机关并不会公开披露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积极有效的反馈,没有制定对存在经济问题的干部如何进行免职、降职、追责、诫勉和提醒的具体标准。

4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措施

4.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能够建立起一套高效、协调和稳定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政策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非由审计部门一家承办,而是要与纪检和组织部门进行协调,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审计、纪检和组织部门能够进行分工协作和统一安排,做到配合联动。

4.2 对审计效果进行提高,将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下来

4.2.1 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

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评价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短期目标,而且长期目标在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

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这个方式。通过企业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改制,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健全[8]。

4.2.3 将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多有重合。因此企业审计的方向应该是效益审计,立足于对企业效益和效率的评价。企业只有做好经济效益审计,才能明确企业的经济责任。

4.3 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界定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要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界限。第一,要对现任责任和情人责任的界限进行理清。第二,要对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理清。第三,要对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理清,搞清楚而造成损失的原因到底是法律不完善、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还是由领导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主观原因造成的。第四,对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进行理清[9]。

4.4 将审计评价体系建立起来

首先要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必须包括以下的内容。对企业损益、负债和资产的评价指标,例如偿债能力、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对企业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违规违纪比率[10]。

其次,要适当的进行审计评价。也就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公正性的原则。也就是要把握住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不能超出经济责任的范围,并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11]。

4.5 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首先要统一规范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就是组织人事部门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的年度考评、教育管理和考察任用的依据,并在干部考核档案中进行记录。纪检监督部门要有审计结果为依据,对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查办,追究相应领导人员的责任。要根据各自的职权,明确对审计结果的运用考核办法、运用责任、运用要求、运用方式和反馈方式。

其次,必须坚持先免职、再审计。先要由组织人事部门免除该领导人员的职务,再由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并由组织人事部门和有关领导根据审计结果以及其他综合情况来决定是否对该名领导人员进行任用[12]。

5 结语

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打击虚假会计信息,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对当前的干部人事体制进行补充,加强干部的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白华.目标导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研究[J].中国审计评论,2014(02).

[2]马志娟,韦小泉.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与问责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4(06).

[3]王莉玫.浅析如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

[4]荘芳芳.JT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14(26).

[5]李晓慧,金彪.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13(06).

[6]吕卉.论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13).

[7]王素梅.论国家审计对公共经济权力的监督[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2).

[8]许笑妹.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2(12).

[9]史建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与控制措施[J].企业研究,2012(20).

[10]周荣青.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 2012(04).

[11]娜日松.发电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5).

[12]秦修宏.基于BSC的宁波S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2).

作者简介:

张春荣(1971-),女,河北黄骅人,汉,纪检审计部科长,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审计。

作者:张春荣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篇3: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浅析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涵、特征及主要风险成因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被审计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的审计评价或结论,造成被审计者和与之有关方面的损失,产生了审计机构和审计者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在审计实践中,由于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基础之上,可能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会错误地估计和判断审计事项,以至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或者因审计人员疏忽、审计范围不全、审计程序不当等原因,导致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未能发现,因此而承担的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征。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特征主要表现:一是审计风险通常比较复杂。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不确定性因素多、牵涉面广的工作。同时,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贯穿于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其成因和表现形式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二是风险成因的独特性。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层次高、审计的内容错综复杂、审计覆盖期限长、评价事项多且敏感,所有这些独特因素都会促生审计风险。三是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准确、客观地判断固有风险水平,改进审计手段,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风险成因分析。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审计手段具有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财务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就现有的审计手段有些问题难以进行深入查证。由于审计手段的限制,往往使审计人员无法取得有效证据,从而形成审计风险。二是经济责任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经济责任制度,被审计人没有明确的任期经济责任,任期内应负的责任、任期目标、考核标准没有给出科学、明确的界定;上级主管部门未建立相关制度,对经济责任人的职责、权限、履行职责的程序等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无法评价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三是缺乏科学、统一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内容,且评价的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所鉴定的内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还未建立起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审计机构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是根据审计实践的需要、委托部门的特殊要求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实施审计评价,从而导致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不完整、不准确、不恰当而形成风险。四是审计人员自身能力不足。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较广,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审计专业知识水平外,还应熟悉政策法规,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具备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一些新领域、新知识都是现学现用,仅通过审计项目对企业投资决策、市场运作等运营活动进行理解和评价,局限性较大,使审计人员的思辨能力、判断力面临考验,从而带来审计风险。五是程序不当导致的风险。执行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必须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质量特征,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如果因为审计资源的限制无法获取支持审计评价结论的足够证据,而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六是时效性不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时效性,按有关规定,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免职、辞职、退休前,应当及时安排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在现实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普遍存在,客观上造成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审用脱离”,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审计成果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增加了审计风险。七是虚假会计资料形成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财务收支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被审计人或被审计单位出于某些不当动机,故意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材料、财务资料等,在这种固有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无法揭示和披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的对策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特有的风险属性,以及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要综合考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水平,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地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审计机构必须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意识,每一个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要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作出准确的审计判断。

(二)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在实际工作要注意取长补短,用其所长合理搭配,并在工作中加强交流和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三)加强审计程序的控制,优化审计流程。加强审计程序的控制方面,主要包括:第一是在开展审计工作前要充分了解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履职情况、管理能力等情况,以及被审计领导所在单位的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核算和监管情况等,确定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为编制符合实际的审计方案提供依据。第二要选好审计人员。审计组要由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经济责任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前要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要求学习有关法规和背景知识,提高审计组的工作能力。第三要编制好审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审前调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将其列入审计重点内容,特别要根据审计资源和审计要求,考虑审计风险大小,对审计内容做出取舍,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第四审计实施阶段要围绕重点进行。审计中应以测试内控制度为基础,以审核任期经济责任目标为主线,以核实资产、负债、损益为重点,结合查纠违规违纪行为,相关审计内容穿插,相互印证,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形成对责任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全方位审计监督。

严格的审计程序,规范的实际操作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工作中,审计规范确定了审计的范围、内容、目标、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了审计责任,有利于审计人员从审计计划与委托、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到出具审计报告等整个流程规范操作,降低了审计风险。

(四)把好审计评价关,客观评价,谨慎做出审计结论。评价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要依据评价的标准,使评价有根有据,对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应该评价的事项,要充分听取被审计者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五)加强各部门协调,实行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光靠审计部门“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强化联合审计,将审计监督和管理及纪律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责任审计履行情况,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降低审计风险。

(六)善于化解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当审计风险的产生涉及到审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时,应提请其他部门或专业人员给予协助,如,要求被审单位对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承诺”,让他们承担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审计中发现违法违纪的蛛丝马迹时,要及时请纪检监察部门介入等等。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注意运用风险化解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七)重视后续审计。进行后续跟踪审计,主要是看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中要求被审计责任人或单位纠正、整改的问题是否得到落实,通过后续审计,可以监督审计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实效,降低审计风险。

(作者单位: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申占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证券投资风险市场论文下一篇:化学四化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