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化的生物医学论文

2022-04-1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实验动物化的生物医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大力引进大院大所,促进大院大所发展是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大院大所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将大院大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有着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

实验动物化的生物医学论文 篇1:

手术刀下的尊严与希望

长久以来,医生通过出国访学来进一步提升诊疗技能,似乎已成一种共识。而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却是另一番光景。在科主任张陈平教授的带领下,科室敢于突破手术禁区,首创“血管化腓骨增宽牵引种植技术”等多项国际新技术,吸引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医生到九院拜师学艺,病区里时常能看见一些穿着白大褂的洋面孔。

虽在国际上已享有盛誉,但张陈平认为,让洋学生走进来并不是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的最终目标。成立来自中国的权威学术组织与国际标准,让年轻一代中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者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地崭露头角,尽可能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才是科室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

母亲和外公都是医生的张陈平,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从医这条路。他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其实很大,外公家里的大药橱、满是医学书籍的书柜至今都是留存在他记忆里最美好的东西。正因为植根于内心深处对医学的亲近感,所以尽管学医之路漫长又艰辛,张陈平对自己的选择却始终执着。

作为恢复高考后首届医科大学生,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现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张陈平被分配到医院口腔科工作。“口腔医学专业实际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牙医学,刚分到口腔科时我做的工作是对牙齿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拔牙、牙齿矫正、修复、装假牙等跟牙有关的几乎所有工作我都做过。但在当时大家都向往做一个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我也有同样的愿望,于是工作3年后就报考了邱蔚六院士的研究生。”张陈平介绍。

邱蔚六院士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九院院长等职。他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所做的工作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的建立、发展及推动其走上国际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高超的医术早已在全国闻名的邱院士,在教学上也是独树一帜。邱院士对自己要求很高,工作非常严谨,虽然他并没有对学生们提出过多要求,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劲头,生怕自己被落下。白天在临床一线实战,晚上挑灯夜读,师从邱蔚六院士的张陈平不仅拿下了硕士、博士学位,更成为一名真正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潜心于口腔頜面-头颈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张陈平在口腔医学事业医教研一线一干就是近40年。他擅长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在晚期、复发恶性肿瘤根治方面不断创新,尤其在下颌骨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方面革故鼎新,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1998年,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张陈平担任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科主任一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致力创新,张陈平心中虽然踏实但也充满压力。因为回眸历史,团队走过的是一条辉煌的开拓创新之路。

自1953年张锡泽教授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在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创建口腔颌面外科起,经过近70年砥砺前行,团队已从只有7张病床、6张牙科椅位,业务范围仅限于开展良性肿瘤及炎症治疗的传统口腔外科发展为肿瘤放射、化疗、生物治疗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序列治疗模式相容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是国内唯一具备手术、放疗、化疗、激光、冷冻、热疗、介入、生物-分子靶向治疗及肿瘤基础研究多位一体的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科。通过在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开创性工作,团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发展之路,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享有盛誉。

伴随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印迹清晰可见。作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奠基人之一,张锡泽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下颌骨切除后即刻植骨术获得成功,并第一个在国内开展了双侧根治性颈淋巴同期清扫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获得成功。邱蔚六院士则首创使用全额隧道皮瓣一次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并取得成效,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口腔颌面部癌瘤的化学治疗。邱蔚六院士的学生张志愿院士则长期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完成了国内首个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为团队向多学科、多方位发展引领了方向。还有刘善学教授、马宝章教授、潘家琛、周正炎、何荣根教授、袁文化教授、哈綨教授、陆昌语教授、林国础教授、刘世勋教授、潘可风、王中和教授等老一辈专家,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谱写了团队一页页傲人的篇章。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代代相承”已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大特色。要带领团队走向世界,在这个漫漫征程中,作为新一代带头人,张陈平必须迈开坚定而又创新的步伐。

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

在张陈平带领下,植根于科室丰厚的学术沃土,沐浴在科室良好的学术氛围下,副主任孙坚、陈万涛、郭伟、季彤、徐立群、何悦、钟来平、阮敏、任国欣,专家组竺涵光、周国瑜、朱国培、涂文勇等,他们各自发挥专长,为团队临床和科研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科室的规模日益完善,拥有外科病区、综合治疗病区、放射治疗组、激光组、赝复门诊、脉管畸形介入治疗组和口腔肿瘤实验室等。利用“十一五”支撑课题和上海科委生药重大课题等契机,他们搭建起新的科研平台,建设起肿瘤组织标本库,旨在构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头颈肿瘤研究中心。

近年,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或复发恶性肿瘤,他们开展了方方面面的创新实践,包括:应用多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串联修复大面积、洞穿性缺损,使患者术后面形、呼吸、吞咽及言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建立颅颌面联合根治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采用血管化组织瓣一期整复颅内、外缺损,避免了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约50%);开展全舌、全口底及全喉切除与重建术,使会厌、喉受累的晚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达35%。

华盛顿大学是一所国际著名的学府。曾经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该校生物医学教授们从美国卫生研究院申请获得的科研项目居于全美高校之首。要完成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的学习有多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必须完成48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其次,必须在星期五港实验室(Friday Harbor Laboratory)完成为期10周与本校之外的科学家的合作研究训练;随后,必须完成3门不同方向课程的学习,每门课需要通过主管教授的考核;在此基础上,完成博士资格候选人的口头考试(通常是5位教授从4个方面考核学生,每位教授问一个小时的问题);最后,完成博士论文(通常需要发表至少3篇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这里每一项要求如果失败,都有可能让留学生失去奖学金或被研究生院劝退。李万程回忆:“记得学校要求非常严格,每个学期都有多门课程要修,而我的导师和任课教授们也会告诉我们这些留学生,他们不会因为我们听不懂而有特殊的照顾,唯有更加刻苦努力地去学习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

早年的学习极为艰辛,在语言尚未过关的情况下,为保证完全消化课堂内容,李万程每次上课都会带着一个小录音机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将老师的课堂内容录下来,回去反复播听,逐个理解达到巩固。寒窗苦读虽然劳累,但让李万程最开心的是在那里得以感受院士导师探求自然生命科学的严谨执着及淳朴的生活态度,聆听来自世界各地名家大师的讲课和讲座,也有机会在各种国际会议及其他交流场所自由碰撞……沐浴在学风严谨、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里,李万程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6年时间里,他先后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全面阐明了昆虫幼虫绿色素基因Insecticyanin的结构、表达及调控机制。

1991年,凭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扎实基础和熟练技术,以及出色的博士论文研究,李万程在当年的全美细胞生物学年会上所提交的博士后申请迎来了6位教授的青睐。1992年,美国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院(NIH/NEI)开始从各个著名大学挑选具备分子生物学背景的博士毕业生作为眼科基础研究人才。李万程幸运地获得了NEI的奖学金,在波士顿的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Woodshole Laboratory)与其他19名学生接受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20多所著名大学的32位杰出教授的培训。随后,他选择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物理系及哈克尼斯眼科中心从事他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Abraham Spector讲席教授。也就是在那里,他开启了分子眼科学的研究。

Abraham Spector教授1976年从哈佛大学的浩威实验室(Howe Laboratory)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一直引领着哈克尼斯眼科中心的基础研究。他曾担任美国眼视光协会(ARVO)主席,并获得ARVO最高奖——PROCTOR AWRARD。当时,Spector教授给李万程提出的研究课题是:白内障病人眼睛的房水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的过氧化氢水平,体外实验表明过氧化氢等氧化物能引起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产生白内障。然而,氧化物究竟以何种机制诱导白内障则是Spector教授想知道的。带着这个问题,李万程首先从分子水平发现,像其他组织一样,过氧化氢能在30~60分钟内激活晶状体一系列早期反应基因(Early response gene)的表达,这包括c-Jun和c-Fos。然而他发现除了这种早期反应外,c-Fos的表达在过氧化氢处理5个小时后,出现第二个更大的上调高峰,这个高峰出现的生理意义何在成了他随后陷入沉思的问题。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著名c-Fos研究科学家Tom Curren教授的实验室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c-Fos在神经系统中功能的文章。他们的结果表明长时间c-Fos的表达预示未来细胞走向凋亡。这一结果让李万程兴奋不已,他的脑海立即浮现出过氧化氢诱导c-Fos表达,激活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程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白内障发生的病理过程。随后的几个星期,李万程夜以继日,开展了所有可能的实验验证。令人喜出望外的结果终于来了,环境因子过氧化氢、紫外线和高糖都能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走向凋亡并伴随白内障的形成。这些结果印证了他的设想。第一篇关于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环境应激因子诱导下发生凋亡,导致随后白内障发生的科学论文于1995年在細胞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刊物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95;130:169-181)上发表。这一成果自发表以来已被Ce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引用400多次,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经典和权威的论文。他的研究奠定了非遗传性白内障形成的共同细胞学基础,开创了相关科学研究领域。这个领域开创以来,已有700多篇论文从全球多个实验室发表,为白内障的药物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随后的3年,李万程获得了美国卫生研究院NIH/NEI的独立博士后基金。在眼科和生物医学领域SCI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进一步阐明和论正这一科学学说,还先后应邀赴德国自然科学院、英国生物化学协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球华人眼科大会上作学术报告。1996年他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哈克尼斯眼科研究院年轻的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可终身化助理教授), 带领从德国和南美洲来的两个博士后继续展开白内障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和共同负责人,李万程从NIH/NEI获得了第二个研究项目Young Investigator Career Award(R29,相当于国内的优秀青年基金)和第三个研究项目(R01)。同时也得到大洋彼岸母校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张楚廷教授的青睐,邀请他担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这是他阔别10年后回国的初衷之一。

1998年,李万程博士在新泽西医科大学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迎来了3位青年才俊:向华博士后、毛英伟和王娟两位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助手(他们后来成为中、美的知名教授和公司的技术专家)。他们在分子眼科学领域深入探讨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以及透明晶状体如何保护自身抑制应激因子引起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年轻的科研团队充满了活力和自由探索的氛围。短短3年半时间,他们完成了多个原创性的发现。首先是阐明晶状体自身的结构蛋白α-晶体蛋白能够保护自身免于应激因子引起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α-晶体蛋白通过与BCL家族促凋亡蛋白BAX和BCL-Xs相互作用,阻断BAX和BCL-Xs进入线粒体,从而抑制因线粒体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细胞凋亡,这一结果在细胞凋亡领域的权威刊物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自发表以后,已被国际同行在Nature、Blood和PNA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引用200多次,是同类论文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少数几篇论文之一;其次他们与美国著名凋亡专家Stanley Korsmeyer院士合作,阐明BCL-2的家族蛋白抗凋亡因子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促凋亡的功能;再次首次证明了人源染色体端粒酶与动物(牛和兔子)的RNA模板能形成有功能的端粒酶复合体,调节端粒酶以外的多种功能。这些结果以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经典的国际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Oncogene、JBC和IOVS上。

2002年,受明尼苏达大学荷美研究所所长的邀请,李万程加盟研究所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组的主任。在那里,他带领4名来自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两名美国学生中,一人成为内科医生,另一人成为牙科医生;而两名中国学生中,一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另一人成为美国杜克大学教师),继续开展分子眼科学领域晶状体分子病理学的国际前沿原创性研究。他们与美国著名肿瘤生物学家John Reed合作,首次发现晶状体不发生自然肿瘤的信号通路机制;首次阐明调节人类配对盒基因(Paired Box Gene,简称Pax6)去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其间,李万程与法国著名的热休克蛋白专家Andre Patrick Arrigo教授受欧洲眼科学协会邀请在西班牙共同组织了热休克蛋白调控眼晶体上皮凋亡分子机制的专题报告会。

2003年,李万程被湖南省政府评选为首批首位生物学领域的芙蓉学者,受聘为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细胞生物学学位点负责人。2004年,他与张键教授和吴秀山教授一起组织了湖南师范大学第一届生命科学论坛,参加论坛的演讲嘉宾包括发现磷酸化信号通路的诺贝尔奖得主、华盛顿大学的Edmond Fisher院士和发现血液凝固过程及其调节因子的Davie院士。还有耶鲁大学的遗传学家,Alan Garen院士和时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的朱作炎院士。在湖南师大任职芙蓉学者和后来的潇湘学者特聘教授的15年里,李万程培养了冯浩、肖亚梅和刘文彬3位青年教授和数十名优秀的研究生(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也为后来省部共建中国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和其负责人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2006年是李万程学术生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5月举行的美国眼视光协会眼科年会上,他荣获美国眼科学基金会授予的白内障研究杰出成就奖,该奖表彰他提出的不同环境应激因子诱导的晶体上皮细胞凋亡是非遗传性白内障形成的共同细胞学基础的科学学说。紧接着,应欧洲眼科协会的邀请,在西班牙召开的眼科年会上,他组织了题为“控制晶状体发育和病理发生的信号途径”的专题报告会,且邀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Karin教授、全球生物信号传导的顶级专家作主题报告。在这次会上,他遇到了中华医学协会眼科分会主席赵家良教授并认真聆听了他汇报的中国眼科学发展的状况,由此萌发了回国工作的初想。这一年,应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校友、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系主任Judy Christman讲席教授和眼科系系主任Carl Cammas教授的邀请,李万程成为内布拉斯加医科大学生化和眼科系的双职教授,并在眼科系建立了分子眼科学实验室,迎来崭新、十分宽敞的实验室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一群优秀的年轻人进入他的实验室成为博士研究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或成为访问研究生(他们中多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和知名大学的教授)。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李万程成功获得了NIH/NEI研究项目(R01)及内布拉斯加州的资助项目,并借此展开了更为深入的分子眼科学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一系列原创成果得以在李万程的实验室中诞生。他们发现在晶状体发育过程中,蛋白质SUMO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ax6是控制眼睛和大脑发育的关键基因(Master Gene)。Pax6缺失导致胚胎发育严重异常,眼睛和鼻子缺失、大脑残缺。由于Pax6突变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表达水平改变则导致一系列眼睛疾病包括虹膜缺失、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发育不良、视网膜母细胞成瘤、先天性视神经发育异常和WAGR综合征等。因此,对Pax6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是了解上述各种眼睛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所在,为这些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十分重要的帮助,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意义,与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7年,李万程带领团队首次证明了蛋白磷酸酶1(PP-1)介导的Pax6去磷酸化负性调节Pax-6的功能。2010年,他们首次发现P32 Pax-6的激活需要经过蛋白质SUMO化修饰,SUMO1介導的SUMO化是激活P32 Pax-6的必要步骤。这些结果阐明了调控Pax6功能的崭新机制。随后,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小鼠眼睛发育过程中,SUMO小分子蛋白、SUMO1和SUMO2/3在晶状体出现明显的分化表达模式。SUMO1具有促进晶体上皮细胞分化的功能,而SUMO2/3则能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分化。SUMO1和SUMO2/3对晶体上皮细胞分化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作用,是通过对同一底物因子或不同底物的功能进行修饰来完成的。SUMO1介导的K16位点的S U M O化增强S P-1对β-crystallin基因的调节功能,因为SUMO1介导的K16 SUMO化促进SP-1与共同激活因子(co-activator)P300相互作用,从而使其紧密结合到β-crystallin基因启动子上,排除SP-3抑制因子的结合;而被SUMO2介导的SP-1K16位点的S U M O化促进S P-1降解。此外,在SUMO2/3特异性位点K683基团上发生的SUMO化使得SP-1与P300的相互作用受阻,导致SP-1与β-crystallin基因启动子结合被弱化,故而被抑制因子SP-3取代。这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调控晶状体发育的重要机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此外,他们还证明了PP-1能通过去磷酸化直接调节AKT信号通路来控制晶体上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凋亡,为眼睛疾病和癌症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的切入点;首次发现在胰腺中,αA-晶体蛋白能抑制胰癌的发生;首次报道蛋白磷酸酸PP-2A是茶叶碱抗癌的靶分子之一。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Proc.Natl.Acad.Sci. USA、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Cancer Research和JBC上,发表以来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引用。

从懵懂的青涩学生到在眼睛晶状体研究方向奠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李万程在北美先后求学三十余年,完成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志向:求学北美振华夏,不破楼兰终不还。如今,李万程因为在专业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已被大众所认识,为同行所信服。他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过多个NIH的研究项目,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任组委成员、分会主席等。2011年—2020年间他担任国际实验医学知名刊物Curr Mol Med主编,先后应邀到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印度等地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100多次。2008年起,他开始担任亚洲白内障协会和美-日白内障协会理事……

游子归来中华情

2015年3月,李万程以“百人计划”特聘教授身份全日制受聘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至此,阔别家乡近30年的他真正回到了“梦起的中华大地”。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第三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闻名遐迩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座落于此。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医师伯驾创办的眼科医局——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历经50余年发展,在几代优秀前辈的砥砺前行之下,如今的中山眼科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眼科中心,连续10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连续五届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一。

五十余年任重道远,五十余年继往开来。如今,以中心主任兼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眼科中心人正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同时致力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眼科中心的目标前进。李万程加入其中,正是想要实现他青年时代求学北美振中华的志向,也感念于祖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以及中心对相关方面的重视。这里,有很多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其实,李万程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渊源早已有之。1998年,由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士元教授在北京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全球华人眼科大会上,受邀参会的李万程作了题为“Stress-Induced Apoptosis As A Common Cellular Mechanism for Non-Congenital Cataractogenesis”的学术报告,会后他结识了来自中山大学的毛文书教授、李绍珍院士。在中山眼科中心筹建眼视光学系时,他陪李绍珍院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视光学院的教授一起交流。此后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他与来自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同事们都有十分友好的交流,相互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年,在大洋彼岸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多年的老朋友传来消息:中山眼科中心在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并给李万程发去了回国访问的邀请。2010年年底,李万程造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区庄眼科科研大楼作了学术报告,并与时任党委书记的刘奕志教授、任院长的葛坚教授和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张清炯教授有了第一次的见面,深深感受到他们招聘海外学人的诚恳。2011年,李万程被中山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刘奕志院长从葛坚院长手里接下中心的接力棒以来,一直大刀阔斧地改革,引进高端人才助力中心跨越发展。2013年美国眼视光年会(ARVO)会议期间,刘奕志院长与李万程进行了认真的详谈。2013年年底,他与刘院长正式签署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协议。在刘院长大力引智引才的感召之下,李万程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工作,2015年3月正式受聘于中山大学。

受聘的5年多时间里,李万程得到了刘奕志院长的大力支持以及很多人的帮助,上至主管部门的各位领导,下至实验室的每一位科研人员。如今,李万程已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建立了蛋白质SUMO化,基于UV照射和葡萄糖氧化酶处理的氧化应激系统和斑马鱼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3个主要研究平台;完成了眼发育与分子病理机制多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建立。他在晶状体发育,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分子机制、眼睛衰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十多项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在国际知名SCI刊物Proc. Natl. Acad. Sci. USA、Aging Cell和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等杂志上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眼科中心任职以来,李万程多次代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应邀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召开的各种学术会上作学术报告,多次在国内眼科学基础研究年会和其他学术会议上作主持、特邀或会议报告。

作为评审专家,李万程先后为英国Wellcome基金会,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杰出青年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他作为资深研究生导师,先后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中国多所985和211大学的博士生评审博士论文,为50多种国际SCI刊物包括Cell Research、J. All. Clin. Invest.、Cancer Research,Theranostics、Cell Death & Differ.、Oncogene和JBC等期刊审阅论文。

为发挥所长,加快推进中心的国际化步伐,把中山大学和中山眼科中心的学术地位推向世界前列,2018年4月,李万程与刘奕志院长一起共同组织了第一届题为“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Eye Development & Pathogenesis and Beyond”的国际学术专题报告会,共有来自斯坦福、耶鲁等高等学府的全球24位知名科学家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一场学术盛宴。

最让李万程感到高兴的是,一批年轻科研人员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经慢慢成长起来,把他们培养成为眼科学基础研究的骨干力量,为推动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是李万程最真切的愿望,也是他回归祖国的初心。

现在的李万程正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探求眼科学领域眼发育和重大眼疾的分子机制。期待未来在重大眼疾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的研究领域,他们有崭新的发现并为这些重大眼疾的治疗带来福音。

作者:王涵

实验动物化的生物医学论文 篇2:

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关系研究

[摘 要]大力引进大院大所,促进大院大所发展是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大院大所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将大院大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有着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而人才集聚主要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人才流动,大量相关人才或者是同类型人才依据一定联系,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所形成的聚类现象,这一现象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规模性。从这一方面来说,两者存在很大的联系。为此,本文主要从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发展现状着手,首先探讨了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发展措施,旨在充分发挥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的作用,促进泰州市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泰州市;大院大所;人才集聚;关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2.098

0     引 言

大院大所在我国迅猛发展,已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不过大院大所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人才、物质等资源共同支撑,而人力资源具备自主能动性,能够很好地驾驭其他资源、促进产业集聚,所以在大院大所发展中有着主导性作用。大院大所的产生过程总是伴随着人才集聚,随着对大院大所研究不断深入,人才集聚现象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虽然很难确定两者的出现顺序,但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大院大所就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两者的互动研究成果不少,不过大都是将两者混合使用,没能将各自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影响两者作用最大化发挥。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大院大所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主要以泰州市为例,进行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关系研究,现实意义重大。

1     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发展现状

2017年8月4日,泰州中国医药城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和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联合研发中心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2017年10月16日,中国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主题大会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100多家大院大所的专家学者在泰州共商创新发展大计。本次会议共有55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项目涉及面十分广。2018年2月5日,泰州市质监局与南理工经管学院合作共建质量发展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泰州市质监局隆重举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品质城市研究中心、质量提升推进中心和质量人才培训中心3个方面。引进大院大所,不仅是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泰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泰州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一方式,不定期组织召开“专家泰州行”“科技洽谈会”以及“企业院校行”等活动,搭建泰州市产、学、研合作桥梁,为各大高校院服务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院所和泰州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泰州市围绕富民、创新,将引进大院大所当作科技强市、开放创新的重要举措,使很多科技成果转化落户,为本市集聚了很多人才。现如今,泰州市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环境在不断优化,泰州市政府设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奖励项目专项资金和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每年安排4 000万元,统筹安排各种科技服务外包、公益性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国内外科技合作等产学研合作经费。

泰州市委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来集聚各方面人才资源。随即在创新发展大会上推出了“1+4”系列政策问题,就其中《关于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系统集成,这能有效整合现有政策,解决碎片化、零散化等问题。2017年9月24日,中国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主题大会召开,会议中提出,自中科院与泰州开展合作以来,双方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目前,中科院在泰州每年新增产业合作项目约30项,2016年合作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占江苏省与中科院合作项目产生效益的15%。以全国首家运营的地市级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泰科易平台为例,自2015年6月运营以来,不断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积累科技资源,在推动泰州市大院大所以及人才集聚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017年10月20日,江苏网公布数据显示,该平台2016年共收录科技成果26 498条,入驻专家教授3 168名,成交技术项目已投产69项,这些项目带动投资超过6亿元,形成专利226个,预期新增利税4亿元,新增产值36.8亿元。泰科易平台2018年年末总结会议公布数据显示,平台共收录科技成果31 586条,入驻专家教授近5 000人,高校院所200多家,以促成落地项目254项,合同簽约1.8亿元,落地项目带动投资近8亿元,形成专利300多个。由此可见,泰科易平台大院大所合作及人才集聚整体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对泰州市发展有很大助力。科技日报泰州2019年4月13日电:泰州市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城市,却是发展的后起之秀,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达8.3%,工业用电和工业投资均位居江苏第一。自大院大所合作以来,泰州以培育发展了新能源、医药、精细化工等10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科技创新人才超10 000名,其中包括副高职称或博士以上人才3 019名,留学归国人员421名,外籍专家183名。由此可见,泰州市大院大所以及人才集聚效果非常好,不仅推动了泰州市更进一步发展,并且还为泰州市集聚了多方面人才,为泰州市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关系

人才集聚的重要前提就是人才流动。巴格内“推-拉理论”提出,人口迁移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生活条件,促使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就是拉力,而影响移民流出社会的因素便是推力。而大院大所作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强大拉力,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进而需要集聚很多人才作为支撑。大院大所合作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通过提供较高薪酬、改善生活条件与基础设施等,形成强大的人才拉力,进而不断壮大人才集聚。同样的道理,人才集聚所在地能够产生丰富的知识存量、人力资本以及较快更新速度,推动创新成果产生与转化,吸引更多物质要素集聚,促进大院大所发展壮大。

2.1   大院大所促进人才集聚

大院大所是人才集聚的基础所在,能够为人才集聚提供极大吸引力,并且人才集聚效果也是通过大院大所来实现。总的来说,大院大所能够为人才集聚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一是大院大所产生的竞争优势,能够提升区域职工福利和工资水平。吸引更多人才集聚;二是大院大所发展壮大能够改善区域生活环境,这对于人才同样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三是大院大所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而人才创业又能不断完善大院大所之间的关系网络,促进大院大所规模进一步壮大;四是大院大所能够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大院大所包括科研院、大学等,通过其中豐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人才提供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机会,进一步强化人才竞争力。大院大所不仅能为人才集聚提供物质支持,同时还有精神方面的支持。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院大所对人才集聚的精神支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依附相关物质载体。一是大院大所能够推动人才集聚高效应和低成本;二是大院大所能够为人才集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三是大院大所能够增强人才自豪感与满足感,使他们的精神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在2018年4月10日、2018年4月11日,泰州市相继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订4个大院大所项目,这些项目签订必能推动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这与大院大所带来的工资福利、改善区域生活环境、更多创业机会以及教育资源优势等是分不开的。如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武建军在获得中国医药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二等奖后,就直接卖掉了南京的房子,将户口迁到泰州,并在泰州创办了凯诺科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这一案例也很好反映出大院大所对人才集聚的拉力作用。

以泰州市高新区大院大所合作为例,人才资源作为大院大所的核心资源,不仅是大院大所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且还是促使高新区产学研成果转化的重点。就高新区大院大所人才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泰州市高新区共有80余家“大院大所”入驻,大都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少量涉及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行业,从业人员都达到百人以上。该次调研报告以7家大院大所为重点进行人才统计分析,7家大院大所2015年人才总量为1 195人,其中专家人数为58人,引进人才有275人,而在这些引进人才中,国家化人才有69人;2016年,7家大院大所人才总量为1 332人,其中专家人数69人,引进人才达到329人,国际化人才有74人;2017年,7家大院大所人才总量为1 540人,其中专家人数83人,引进人才387人,国家化人才88人;2018年,7家大院大所人才总量为1 889人,引进人才达到376人,国家化人才79人。由此可见,大院大所合作对于人才集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大院大所人才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市场营销人才、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制造应用人才。就2018年来说,市场营销人才占8%,研发人才占61%,经营管理人才占10%,制造应用人才占9%。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8%,本科学历占36%,大专学历占14%,中专及以下有2%。可以说,研发人才是大院大所人次构成的主体,并且人才学历层次总体较高。总之,大院大所对于人才集聚影响非常积极。

2.2   人才集聚促进大院大所

人才集聚有助于强化大院大所竞争力,一方面,人才集聚规模效应能够降低大院大所中的企业成本,提升利润;另一方面,人才集聚中人才存在合作竞争关系,因为人才很多,所以他们必定会产生生存压力,进而不断强化自己,最终达到带动所在企业良性竞争的目的。人才集聚规模效应能够增加企业利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大规模集聚能够降低企业寻找人才的雇佣和时间成本;二是人才集聚在规模效应前提下形成知识共享效应和协同效应,能够促使企业完成超额的创新成果,而这些成果有效转化和应用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三是规模化人才集聚能够提升生产专业程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自然能进一步降低;四是人才集聚中人才自由交流能够促使知识传播与转化,增强大院大所企业竞争力。而人才集聚强化企业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人才是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人才及企业间存在合作竞争关系,要想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要要求人才不断提升自己。而在这一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创新,从而促进产业集聚逐渐朝着技术、劳动密集型的方向转变。

泰州市委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来集聚各方面人才资源。会议之后,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落实,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手段,泰州市大院大所合作项目显著增加,并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9月,中国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主题大会召开,泰州市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00多家大院大所的500名专家学者工商创新发展大计。会议中提出,泰州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走出来、请进去”的方式以及各种活动,搭建了高校院所与本市企业产学研合作桥梁,为省内外院所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舞台,这一措施吸引了各方面人才集聚,对本市大院大所合作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就泰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泰州市大院大所合作落地项目271项,签约成交金额2.8亿元,带动投资11.9亿元;2017年,泰州市大院大所合作落地项目共312项,签约成交金额3.5亿元,带动投资14.2亿元;2018年,泰州市大院大所合作落地项目共384项,签约成交金额超过4亿元,带动投资18.9亿元。就此情况来看,人才集聚能够推动大院大所合作更加深入和更进一步发展,影响非常积极。就当前情况来看,泰州市借助这一影响,发展势头越来越良好,借力各种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校院所,组织技术专家团深入企业、园区以及孵化器等开展“技术巡诊”活动,以期更大限度地发挥人才集聚作用,推动本市大院大所更上一个台阶。

3     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足

就泰州大院大所合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这一问题。就领导层来说,大都存在重基础轻应用这一现象,且十分严重,很多人只愿意搞高技术研究与跟踪,对于高技术产品开发则比较忽视。研发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所在,对于企业、产业甚至是国家发展都有着很大作用。不过研发最终的目的还是促进高技术产品开发,换一句话说便是促进成果转化,如果忽视了这一环节,那研发将毫无意义,影响泰州市大院大所进一步发展壮大。

3.2   人员结构不合理

自泰州市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泰州市人才大量集聚,促进了各方面产业以及企业发展壮大。不过就人员结构上来说,秀才过多,他们的理论水平很高,专业知识也很丰富,但是实践方面的人才却十分缺乏,尤其是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虽然这样短时间内泰州市发展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一长便会暴露出发展疲态,并且埋下一系列发展隐患,对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3.3   技术装备不完善

在泰州市政府政策、资金等大力支持下,大院大所中的研究员实验装置十分多,研究手段也非常精良,但是供工业试验的设备却很少,或者直接没有。这是一种典型的“顾头不顾尾”现象。由于技术装备不完善,使大院大所合作很难有效开展,阻碍泰州市人才集聚。

3.4   成果转化基本条件差

随着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不断深入,泰州市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是在转化为商品的技能上就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程度损伤。这主要是因为大院大所缺乏技术工人、资金、管理经营人才以及厂房等,在这种情况下,泰州市要想将高技术成果转化成商品和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如泰州物化所来说,有很多高技术成果,如果有效转化那必定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各方面问题的影响,导致成果难以转化。

3.5   高素质人才紧缺

在调研中,大院大所代表普遍反映泰州推出的“1+4”新政体系中的“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具体措施,但是人才不足问题凸显,引进适合能用的人才相当困难,尤其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非常缺乏。一些大院大所并没有按照前期签约谈判时所承诺的指派技术骨干或资深专家前往工作,取而代之的不少都是年轻员工,把大院大所作为单位人才培养的基石。个别大院大所人才队伍不太稳定,泰州市以外人员有时工作不到半年又被调回。

4     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互动发展措施

4.1   强化各方面认识

泰州市大院大所办好的关键就是各方面的认识,这也是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的重要前提。只有思想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大院大所合作所需的政策、资金以及场所等才更容易得到支持,企业与院所各方面的关系也能得到很好处理。因此,要想促进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互动发展,必须提升各方面认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提升领导层的认识,具体可以通过出外学习的方式进行,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其他地方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开展带来的成效;其次,强化工作落实人员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想问题办事绝对不能只顾眼前,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高技术产业,是提升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希望所在,具体可以通过集体培训、讲座或者研讨会的方式进行,以此来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具体可以通过纸媒、网络以及广播等方式进行,使得他们能积极参与大院大所合作中来,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泰州市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4.2   优化人员结构

针对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求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充分考虑泰州市大院大所发展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和引进,而不是盲目進行。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人才薪酬与绩效管理,鼓励企业以股份期权等形式奖励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而吸引更多领域的人才集聚;另一方面,加强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院等各方面的沟通交流,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形成以行业为依托,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定向培养”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数据库,为科技人员有序合理流动提供数据参考。这样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全面性,促使泰州市大院大所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4.3   完善技术装备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了很多有实力的科研院所与先进设备,进而能源源不断产生新技术和新成果。泰州市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不仅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还有很多优秀企业,为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助力。不过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中技术装备不完善,严重影响科研成果产生。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分应该加强重视,并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积极引进一些先进技术装备,而不是只顾着研发和实验。技术装备引进需要大量资金和渠道支持,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加入。只有技术装备得到了完善,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动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4.4   优化成果转化环境

要想更好地优化成果转化环境,要求政府充分体现自身主导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大院大所形成初期,政府应该明确定位,根据泰州市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产业支持政策,大力扶持重点特色产业。同时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并着手改善人才生活休闲环境,形成地区尊重人才、知识以及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此集聚。二是在大院大所发展期,政府应该提供人才优惠政策与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以此来有效调动人才创业研究积极性,为成果转化做好铺垫。三是在大院大所成熟期,市场规律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该出台成果转化优化政策,并给予资金方面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各方面成果转化积极性,而不是一味顾着研发忽视了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必定能够有效促使泰州市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互动发展,提升泰州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5   优化引进机制,加强团队培育

针对当前泰州市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引才理念,只要对泰州有帮助的人才愿意协调时间来泰州大院大所服务,就是大院大所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样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定期开展大院大所人才需求摸底调查,编制人才需求计划,泰州市各市(区)要对组建的大院大所进行人才政策倾斜,适当提高引才补贴。围绕大院大所人才需求践行“走出去”战略,组团前往在泰已经建设大院大所的高校进行现场招聘。

5     结 语

通过大力开展大院大所和人才集聚,泰州市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大院大所通过各方面优势能够吸引人才集聚,而人才集聚又能反过来支持推动大院大所合作更加深入化。不过在实践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如认识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不完善以及成果转化基本条件差等。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泰州市政府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具体可以从强化各方面认识,优化人员结构、完善技术装备以及成果转化环境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大院大所与人才集聚的作用,为泰州市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维慰.大学大院大所与地方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J].江苏高教,2018(12).

[2]赵绍娟.大院大所在徐州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6).

[3]应赛霞,童明荣.宁波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主要因素调查分析——基于与杭州、温州、金华的比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7(8).

[4]唐朝永,牛冲槐.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

[5]安娜,戴宏伟.影响创意人才集聚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杭州为例[J].经济论坛,2016(10).

作者:朱力

实验动物化的生物医学论文 篇3:

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旨在以应用推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与掌握科技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科技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从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现状出发,探索了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

英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巨量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以英语的形式发表。不能熟练掌握英语,就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接受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这是要学习英语特别是科技英语的原因,也是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所在[1]。

生物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普遍包含实验课,探索在实验课程中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技英语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教学改革课题[2-3]。实验课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开放性强、师生互动多、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应用场景多的特点。作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从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有深切体会。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实验课的特点和优势,以应用推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科技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科技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学科发展前沿接轨、与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接轨的微生物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现状

微生物学科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均起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基于这两个特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图1):一是微生物学理论课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应用性[4];二是微生物实验课改革,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突出实验项目与微生物产业链和科研活动的关联[5-7];三是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将理论教学与科技英语教学相结合[8-9]。这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改革及其紧密的结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相关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初步掌握了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资料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目前改革研究的一个空白是,忽略了科技英语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联结,缺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学生科技英语能力的训练。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微生物学课程体系改革的一大缺憾。

图1 国内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二、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的路径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以提升学生科技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借助实验课堂这一相对开放的平台,将科技英语引入微生物学实验课,分别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做出改革,尝试初步建立微生物学实验室科技英语教学规范,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以期推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程,打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完善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

(一)充实学习素材

1.在实验讲义中补充科技英语内容。现有《微生物学实验讲义》(2012年版,以下简称《讲义》),是作者所在的微生物学实验课教研组,以沈萍等编写的《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为主要参考素材,结合教学资源、学生数和学时数等实际情况,在自行编写的旧版实验讲义基础上补充、修订编写完成的。本研究将在该《讲义》中补充科技英语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涉及的化合物、试剂、小型器皿、仪器设备等,还包括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和一些专有名词。这些补充的内容将以附录的形式添加在每个实验项目之后,便于学生与实验内容对应学习,又不破坏《讲义》本身语言和内容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2.编写《微生物学实验室科技英语手册》。本研究将多方查阅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英文原版实验指导资料,编写《微生物学实验室科技英语手册》。手册拟分为试剂、耗材、小工具、器皿、仪器、方法、技术、标识和说明书示例九个部分,对微生物学实验室中涉及的科技英语词汇进行全面系统的汇总。

(二)“浸入式”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一部分是学习材料改革的延伸,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浸入式”的科技英语学习环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之形成主动应用科技英语的习惯和能力。具体做法是,我们将全力营造一个充满科技英语学习氛围的微生物学实验室,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接触科技英语。例如,在各类仪器设备、药品器材柜上加贴英文标签,使用中英双语撰写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等等。

(三)变革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实验课教学“探索性强、开放性强、交流互动多”的特点,营造交流和学习环境,为提升学生的科技英语应用能力提供条件,为“浸入式”的科技英语学习增加助力,是这部分改革的任务。初步形成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规范,是这部分改革的改革目标。

1.增加讲授、演示中使用英语教学的比例。有计划地在实验教学安排中,按照“先单词,继短语,再句式”的次序,逐渐加大英语在实验课讲授和演示中的应用比例,对学生形成使用科技英语的暗示。

2.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营造使用科技英语的环境。

3.要求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撰写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使用科技英语的习惯。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考虑到学生面临着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而这些方向对科技英语的能力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本研究认为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而应该有所区别。比如,对所有学生,只要达到识记和应用基本专业词汇的目标即可;对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达到能够应用科技英语进行交流的程度;而对那些有志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能熟练运用科技英语,阅读科技文献,撰写科技论文,进行学术报告。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三、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中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科技英语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学习科技英语知识,对学生裨益颇多,例如在出国深造中、在研究生面试中、在阅读原版教材与英文文献中,掌握较多实验室科技英语知识的人,更容易占得先机。学生认识到这些,便能从主观上充分笃定学习科技英语的重要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奖励机制。本研究中将本着针对性、及时性、不规律性和全体发展性的原则,采用情感激励、尊重激励和分数激励的形式,对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效果好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科技英语的习惯

1.充分利用实验室平台的开放性,营造科技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实验课堂不同于理论课课堂,学生之间和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可以随时用英语交流。这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科技英语词汇,还同时锻炼了英语听说能力。

2.传授科技英语的学习技巧,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多写,让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科技英语应用能力,体会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学习乐趣。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生物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10-11]。它包含大量的实验课,是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特征,但微生物实验课的双语教学一直是个空白。微生物实验课具有实践性强、相对开放、师生直接交流较多的特点,结合实验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科技英语的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是微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有益的尝试,本研究的成果以及形成的教学规范,将有望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中试行,进而在其他理科和工科的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课题组成员还有范晓旭、高冬妮、宋刚、凌宏志、葛菁萍、平文祥)

参考文献:

[1]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

[J].教育科学,2013,(6).

[2]刘静雯,曹敏杰,朱艳冰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的改革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3]龚薇,陈珊,黄刚等.双语教学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

学中的改革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10).

[4]张继英.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

业科技,2014,(12).

[5]乔永超,何玉林,黄大林等.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

学改革探析[J].华夏医学,2014,(1).

[6]叶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

[7]周钢,孙艳,李萍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课程

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8]卢伟东,郭立忠.应用型高校《微生物学》双语课程本科

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9]魏赛金,李昆太,吴晓玉.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

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3,(16).

[10]陈彬.基于能力本位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11]徐春光,樊庆德,高明华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初探[J].生物技术世界,2013,(6).

作者:赵丹 刘晓非 邹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尔夫俱乐部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