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农业区位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区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了新疆农业存在一定两级分化,南疆地区农业比较优势明显,而北疆地区则相对处于劣势;各行业内部只有种植业具有比较优势,林业、牧业和渔业则完全无比较优势。藉此,未来新疆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重点应该是优先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带。

第一篇:农业区位论文范文

利用山区区位特点 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

摘要:社会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支柱产业——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带动农村经济不断提升。这些发展都依赖不断完善的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推广起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导作用,是强化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桦甸山区农业机械的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山区;农机推广;现状;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桦甸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主要依赖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生产技术变革与创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带领桦甸山区农民走向富裕。但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学入研究,以探讨解决办法。

1制约桦甸山区农业机械推广的主要因素

1.1经济因素

桦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手头可以支配的资金比较少,农业机械的价格对于农民来说比较贵。另外,购买农业机械后,对于农民来说,短时期内的经济效益不是特别明显,农民投入比收入要高很多,农民购买或更新机器的主动性差。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农业机械新产品价格稳定性差,导致桦甸山区农民不愿意购买机器,因而农业机械推广也受到了限制。

1.2社会因素

桦甸山区经济发展较慢,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新事物接受力差。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不愿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欲望不强烈。人们生活在山区,信息相对闭塞,导致不熟悉社会发展现状,发展意愿较差。

1.3自然因素

桦甸山区的地形地貌影响农业发展。桦甸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平原少,山地较多,可以供耕种的面积比较有限,这就导致生产规模小,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进而也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变小,推广难度变大。另外,桦甸山区的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较落后,继续建设的难度也比较大,给农业机械推广带来了阻碍。

1.4人文因素

桦甸山区的工资水平低,农业生产环境差,大多数农民为了更多收入都流转到外地打工,本地的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回到桦甸发展。山区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他们不求经济效益,只想解决温饱问题,连基本的农业生产都无法保证,更无法保障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5质量因素

我国农业机械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真正进入桦甸山区的农业机械都是小生产厂家的产品,是小型农用机械,机械质量不能保证,也容易出现故障。售后服务不健全,维修的速度及质量都无法保障,而且维修费用较高。

1.6效益因素

桦甸山区的农产品数量不多,信息相对较闭塞,自己的产品很难形成地方市场。秋收后,农产品基本是商贩在进行收购,价钱完全由商贩主导,没有市场依靠,劳动效益得不到保障。效益完全看天吃饭,好时能赚点钱,不好时甚至会赔钱。由于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购买农业机械。

2 农业机械推广的主要对策

2.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桦甸山区的耕地少,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是多年前修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并没有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且因为年久失修,一些基础设施已经处于无法使用状态,对于想使用机械生产的农民来说,这些基础设施就是一个障碍。想要推动农业机械使用,减少生产成本和生产压力,就需要政府部门首先牵头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农民一起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2.2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

之前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以省或市为基础,以县或乡农业机械推广站为纽带的纵向推广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农民手中的一线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企业,导致企业的研究与市场应用脱轨。为了全面发展,要建立纵向横向互补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既要宏观调控,又要深入到生产线,及时反馈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农业机械多元化发展。

2.3强化服务,提高效益

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基层,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保证现在农机大户能正常使用并维护机械,从而获得一定效益,让农机大户带动农业机械推广顺利进行。

2.4政府介入帮助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没有能力购买农用机械的农民,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农业机械的专业服务代耕代种。同时要拓宽融资的渠道,通过银行贷款和财政补贴,将农民引向机械化农业生产时代。

2.5加大培训力度

一方面要加大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机手和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农机的操作和简单维修知识。要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让他们树立农业机械现代化观念,打造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2.6增加农业机械的创新研究

目前,我国生产应用的小型山区农用机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效率低、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故障等。针对这些情况,农用机械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要依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研发适合山区生产使用的农用机械,以提高机械的适用性、便利性和质量可靠性。

3结语

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的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业机械的应用,因此,加快桦甸山区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是必然、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陈达兴.山区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机,2013,(06).

[2]金王苗.浅谈岳西县农机推广的机遇、问题和发展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10,(10).

作者简介:高忠诚,中专学历,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民教育。

作者:高忠诚

第二篇: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摘 要:本文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区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了新疆农业存在一定两级分化,南疆地区农业比较优势明显,而北疆地区则相对处于劣势;各行业内部只有种植业具有比较优势,林业、牧业和渔业则完全无比较优势。藉此,未来新疆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重点应该是优先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带。

关键词:区位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本世纪以来,国家将“五化”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那么在“五化”建设中农业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就新疆的具体情况来看,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光热资源丰富,拥有较多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但是新疆的农业布局是不合理的,主要变现为:农业地区差异较大,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经营分散,地区合理布局、专业化分工的现代农业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农产品加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附加值低,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文章将对新疆的农业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进而推动新疆的“五化”建设。

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杜能、韦伯的区位论。吴殿廷[1](2010)得出产业布局优化必须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张小平[2](2011)分析了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徐杰[3](2013)和李立叶[4](2014)分别以云南省和新疆为例,对云南省和新疆产业布局合理化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以上学者观点,本文将借用区位商法对新疆现代农业比较优势进行计算,为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充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新疆各地州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切实提高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一、研究方法

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该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常用指标。LQ值越大,专门化率越高。根据有关数据,可计算出不同省份不同产业在全国的区位商,还可以计算某省份内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区位商。其计算公式为:

LQij=Lij/∑LijPi/∑Pi

式中,LQij是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是i地区j行业的产出指标,Pi是第i地区的经济总量。如果区位商LQ大于1,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区位商值越大说明该行业的比较优势较强;当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行业不具有优势,且该行业是自给性行业;一般而言,当一个地区某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5时,该行业在该地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

2014年新疆14个地区各行业区位商不尽相同,每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有所偏重。种植业方面,区位商大于1的地区有5个,分别为吐鲁番(1.16)、阿克苏(1.12)、博州(1.09)、巴州(1.06)、喀什(1.00)。这14个地区种植业区位商平均值为0.86,所以可以看出新疆整体差距较大,区位商大于1的5个地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差距不是十分明显;区位商最小的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均不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地区,其种植业也不具有比较优势。相比较种植业,林业的区位商值各地区差距很大,区位商最大的克拉玛依(10.26)是区位商最小的博州(0.38)的27倍。除了克拉玛依外,比较优势较强地区还有哈密和伊犁,而区位商小于1的地区如吐鲁番(0.41)、昌吉(0.50)、塔城(0.38)、博州(0.38)、阿克苏(0.56)在林业方面明显不具有比较优势。新疆牧区在我国排名第二,草原面积12亿亩,可利用率高达26.8%,草场类型多种多样,为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表4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有10个,其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区位商大于1.5)的地区有5个,分别是乌魯木齐(2.27)、昌吉(2.27)、伊犁(2.16)、阿勒泰(1.80)、哈密(1.77),这些地区大都位于北疆北部,是气候较为良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新疆缺乏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所以新疆整体的渔业发展不强,但个别地区其渔业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乌鲁木齐(2.39)和阿勒泰(2.65)。在农林牧渔服务业方面,克拉玛依(3.13)、博州(2.28)、克州(2.03)区位商均大于1.5,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巴州(1.20)和阿克苏(1.20)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不强。

总体而言,新疆14个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化现象,以喀什和和田为代表的南疆三地州农业占比高达60%,农业整体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发展较为落后。而经济发展状况较为发达的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石河子地区农业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其农业占比不足5%。其余地区如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较为良好的地区和天山南坡产业带的主要地区农业占比在20%—40%之间,农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结构内部的5个行业中,虽然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平均为60.95%),但种植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牧业所占比重低于种植业,但比其他行业高,而且牧业的比较优势较强,牧场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其牧业比较优势已经显现出来。虽然各地区农业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但部分地区的农业服务业比较优势已逐步显现。

三、对策建议

(一)优先发展种植业,培育种植业优势产业带

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的生产要素的集聚,加快产业集群的行程和发展。在果蔬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阿克苏、喀什和巴州建立水果生产基地,解决地区之间加工、配送、仓储和运输的障碍。在昌吉、塔城培育番茄、辣椒等特色产业带,发挥增长极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

在昌吉、阿勒泰、哈密等地建立大型养殖基地,专业化养殖,集中生产对目前新疆畜牧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而南疆地区草场资源相对稀少,水资源缺乏,并不适宜大量发展畜牧业,但是家禽类的养殖可以作为南疆地区的发展方向。加大对新疆畜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增加技术投入和畜牧业结构中的科技成果是未来新疆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重点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林业和渔业

新疆的林业要在保护原有防护林的基础上着重于发展南疆三地州的经济林和伊犁、塔城等地的用材林,而渔业则要以新疆特有鱼种的养殖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积极发展高产出、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服务业

着力于农业服务与传统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不仅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娱乐休闲和体验新疆农垦文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利用农业服务业在克拉玛依和博州的明显比较优势,以克拉玛依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业中心试点,建立农业服务特色优势产业,并延伸至全疆。(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陈启英,楼武林,姜哗.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1-5.

[2] 张小平,邓晓卫,焦军彩.基于集聚效应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1(4):119-120.

[3] 徐杰,段万春,张世湫.对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5):94-101.

[4] 李立叶.新疆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研究[J].经济论坛,2014(2):32-36.

作者:李津津

第三篇: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区域差异;区位商分析法

0 引言

【研究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现象,随着大量农业劳动力逐步流向城市,一方面农村家庭收入中农业经济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生产逐渐被忽视,抛荒、轻农等现象较普遍,给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阻力;另一方面,全国性市场消费出现新变化,原来的农业生产供给制度无法适应新的居民消费特征,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未来消费需求的调整。因此,了解我国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特点,并总结其经验规律,从整体上把握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对调整、改进、提升我国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关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研究等成果较多。一是关于区域差异的基础地位,如陈锡文等(2000)认为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应建立在区域差异的研究之上;熊德平(2002)指出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在区域差异上;杨立勋和刘媛媛(2013)指出由于地区间经济、自然资源、社会条件等因素不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也会有差异,要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与区域评价。二是关于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如苗齐和钟甫宁(2002)、张孟林和王庆石(2006)、严汉平和白永秀(2007)、潘雄锋和李名子(2008)等分别利用结构差异指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农业经济变化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三是关于区域差异下的空间规划,如鲍宁智(2006)指出在农林牧渔结构调整中要加强农业资源区划的功能定位;张孟林和王庆石(2006)从区域规划角度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张仲威(2008)对农业区划空间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等;覃成林等(2013)指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区域间协调发展。【本研究切入点】目前,较少有从具体省域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中农林牧渔的调整变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1998~2013年农业产业经济统计的截面数据,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从多区域、多产业省际差异比较的角度详细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状况,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建议。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主要包含我国31个行政省(区、市),由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的经济、政治特殊性,未被考虑在内。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全国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及各地区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4)。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测度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区位商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产业集中度较高、专业化水平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即越能体现出农业产业区域调整的方向、重点、力度等所蕴含的规律。在整个农业经济中,某地区某农业产业的区位商为S,即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若S>1,说明该地区某种农业产业的专业化、集中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则该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中具有区域比较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若S=1,说明无明显优势;若S<1,说明处于劣势。

2 结果与分析

2. 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在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4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为58336.1亿元,相比1998年增加295.6%,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产值分別为51497.4、3902.4、28435.5和9634.6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261.6%、358.4%、306.2%和297.6%。从产业结构调整比例来看,1998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林业、种植业和牧业,其中林业、牧业分别增加11.0%和6.4%,而种植业相对下降9.7%,渔业调整幅度较小,下降1.5%。

2. 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区位商统计分析法计算1998~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区位商值(表1)。表1中区位商值反映出1998~2013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时空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本研究将重点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优势区域、调整幅度、调整方向、调整重点的地区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2. 2. 1 优势区域分析 首先根据区位商值判断各农业产业的主要优势区域,再根据时间的变化确定区域调整情况。由表1可知,我国农业产业优势区域的调整特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数量上的变化,二是强度上的变化。在总体数量上表现为:(1)1998~ 2013年我国种植业优势区域数量减少4个,其中只有湖南省升级为优势区域,而有6个优势区域(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苏、四川、云南)降级为劣势区域;(2)林业优势区域增加2个,有5个区域升级为优势区域(北京、内蒙古、吉林、湖南、广东),有3个区域降级为劣势区域(湖北、贵州、陕西);(3)牧业优势区域仅增加1个,其中有2个由劣势转为优势区域(辽宁、黑龙江),1个优势区域降为劣势区域(上海);(4)渔业优势区域总数量减少1个,只有广西由优势区域降为劣势区域。在强度上表现为:(1)种植业优势区域得到加强的地区有10个,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地区;(2)林业有10个,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华南;(3)牧业有8个,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4)渔业有10个,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地区。

从各农业产业优势区域变化的特征来看:(1)种植业优势区域数量下降较大,主要是由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影响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种植业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下降,且部分种植业资源条件较差地区农业重心的调整;(2)渔业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自然条件约束性,近年来河流被大量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渔业的发展;(3)由于国家退耕还林与绿色环保政策的实施,加上房地产业的带动,林业优势区域数量略有增加;(4)牧业优势区域数量也在增加,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引导作用加强。

2. 2. 2 调整幅度分析 根据1998~2013年各地区各农业产业类型的调整变化值,计算出各产业的绝对平均调整幅度,再据此来比较全国的区域调整力度。计量结果显示,全国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平均绝对调整幅度分别为8%、36%、14%和31%(表2)。其中,种植业调整幅度较大的地区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林业有11个,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地区;牧业有11个,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华东地区;渔业有9个,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西北地区。

总体来看,(1)全国各地区林业平均绝对调整幅度最大(36%),远高于其他农业产业,林业资源丰富且交通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区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借助房地产业扩张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而那些不具备林业资源优势的地区,地方政府也相应调整了产业重心转向其他产业。(2)种植业平均绝对调整幅度最低(8%),是因为一方面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粮食产量必须要保证,另一方面关乎居民生存的粮食、蔬菜等产品消费有较低的需求弹性,加上其低盈利性和政府宏观调节,限制了其大起大落。(3)渔业调幅较大,主要是人们消费水平提升,渔产品市场逐步扩大,渔业资源条件有利的地区加大了对渔业的调整与支持。(4)牧业进行较大幅度调整的地区数量最多,牧业资源条件好的地区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产业化规模扩张,反之条件差的地区在市场竞争中不得已减少对牧业的支持与投入。

2. 2. 3 调整方向分析 我国各农业产业类型调整的区位商值有正有负,正值代表产业积极的正向调整,负值代表产业消极的负向调整(表3)。自1998年以来,基于快速增长的社会经济需求与资源优势,全国50%以上地区的林业、牧业、渔业进行了正向调整,而70%以上种植业地区进行了负向消极调整。(1)林业产业在全国有16个地区进行了正向调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西北、东北地区,该地区林业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林业,可以满足不断扩张的林业市场的需要,另有15个地区由于不具备林业发展优势,加上环境压力的需要,进行了负向调整。(2)牧业有17个地区进行了积极的正向调整,主要集中在畜牧资源丰富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接近庞大消费市场的中部地区,同时,有14个地区出于竞争劣势和环保的考量,畜牧业支持力度减弱。(3)渔业有20个地区进行了正向调整,主要集中在水资源丰富的西南、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利用自身的渔业资源优势,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大力支持渔业发展,相反,其他11个区域受渔业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市场优势,而进行了负向调整。(4)全国种植业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盈利较低的局限性,加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种植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比例中迅速下降,仅有12个地区做出了积极的正向调整,意味着种植业更加趋向集中于大型粮食主产区。

2. 2. 4 调整重点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某产业调整幅度相对该地区其他农业产业类型来说,较突出的地区即为重点调整地区。由表4可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数量差异明显,以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为重点调整的区域分别为5、22、8和16个。(1)种植业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政策导向,大部分地区种植业规模变化相对稳定,仅有5个地区将其作为重点调整对象;(2)将林业和渔业作为重点调整的地区较多,分别有22和16个,主要是因为各地方政府能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实际对产业结构内部进行适当调整,而林业和渔业优势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条件,在1998年以前林业、渔业虽资源条件良好,但市场开发缓慢,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类地区在林业、渔业资源的潜力才逐渐被挖掘出来;(3)把畜牧业作为重点调整的区域较少,一方面是资源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畜牧业调整所需资金投入较大,更多依赖于大型畜牧企业,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化重组和兼并的进程加快,大型畜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更加趋于集中化发展。

2. 3 时空演变的区域类型分析

根据各农业产业类型调整的优势、方向、幅度、重要性,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进行分类,进而反映出1998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由1998~2013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时空变化趋势可知,各类型农业产业类型的区域差异化明显。其中,A类地区表示通过积极的正向调整,该类农业产业优势趋于明显;B类地区说明通过消极的负向调整,该类农业产业仍占据优势地位,只是当地政府正在逐步转移产业发展的重点;C类地区表示政府有较强的信心,一直在为培育该产业而努力,但仍没有取得优势地位;D类地区说明通过消极的负向调整,区域优势进一步降低,反映出该类地方政府对该产业已经失去信心,把产业发展的重点已转向其他类型农业产业。

在种植业方面,A类区域有河北、山西、上海、河南、湖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0个地区,B类有黑龙江、湖北、贵州等3个地区,C类有福建和山东2个地区,D类有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16个地区。其中,A、D类地区数量较多,说明大部分地方政府切实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市场、交通等优势进行了合理调整,不断加强与巩固了自身的种植业优势,或者逐渐减少了对不具备种植优势的产业支持,而少量的B、C类地区并未达到所期望的政策目标。

在林业方面,A类有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10个地区,B类有浙江、福建、海南等3个地区,C类有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宁夏、新疆等6个地区,D类有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2个地区。其中,A、D类地区数量较多,反映出大部分地区对林业的调整达到了产业调整的目的,相反,B、C类地区并未在林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牧业方面,A类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8个地区,B类有北京、河北、江西、河南、湖南、广西、重庆等7个地区,C类有天津、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海南、贵州、山西等9个地区,D类有山西、江苏、上海、福建、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地区。各类区域数量差异不明显,反映出全国牧业的调整还处于不稳定期,一方面由于牧业调整受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较大,地方调整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因为较多的地区看到了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忽视了自身经济与资源地位,其牧业调整政策需重新审视。

在渔业方面,A类有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海南等10个地区,B类有安徽和广东2个地区,C类有河北、山西、内蒙、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等10个地区,D类有北京、黑龙江、吉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甘肃、新疆等9个地区。A、D类地区较多,反映出更多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各自经济、资源等实际,合理调整渔业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渔业调整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相反。

3 结论

(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31個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专业化优势、调整幅度、调整方向、调整重点等4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种植业与渔业优势区域数量相对下降,而林业与牧业优势区域数量略有增加;二是全国各地区农业调整幅度依次为林业>渔业>牧业>种植业;三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牧业、渔业进行了正向调整,而由于种植业盈利的局限性,仅三分之一的地区进行了正向调整;四是相对其他农业产业类型来说,以种植业为重点调整的区域较少,而以林业、渔业为重点调整的区域较多。(3)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类(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类(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类(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类(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大部分地区对产业结构调整决策的目标已经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的产业调整决策与实际效果不一致,有待改善。

4 建议

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经得住市场诱惑,切忌盲目跟风调整,要认清其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幅度与所属的政策区域类型,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地理、生态条件、交通、市场等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本地区的农业产业集中度与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避免资源浪费,规避产业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1)A类地区可利用其产业的高集中度与专业化水平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首先加大农业科技制高点的研发投入,注重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其次要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绿色、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再者要根据区域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产业规模化经营,围绕产业内龙头企业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B类区域有着较高的区位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应该借助其区域优势,巩固该产业的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提高产业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打造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注重产业链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3)C类区域的区位商较低,可适当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形成区域特色。应立足产业实际,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培育重点,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整合特色产业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4)D类区域不具备产业优势,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加强优势产业资源互补,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同时适时转移产业的支持重点,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可将资源转移到地区内较有优势的农业产业上。

参考文献:

鲍宁智. 2006. 农业资源区划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7(5):55-56.

Bao N Z. 2006. Functional ascertainment and 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7(5):55-56.

陈锡文, 杜鹰,唐仁健, 宋洪远. 2000. 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J]. 管理世界,(1): 26-33.

Chen X W, Du Y, Tang R J, Song H Y. 2000. Strateg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in new phase[J]. Management World,(1): 26-33.

苗齐, 钟甫宁. 2002.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4(5): 107-113.

Miao Q, Zhong F N. 2002. An analysis of regional varianc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China[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4(5): 107-113.

潘雄锋, 李名子. 2008.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3): 24-31.

Pan X F, Li M Z. 2008. China’s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hare diverging method[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3): 24-31.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2013.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33(1): 9-14.

Qin C L, Zheng Y F, Zhang H. 2013. A study on the tendencies and feature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33(1): 9-14.

熊德平. 2002. 農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3(6): 20-25.

Xiong D P. 2002.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eaning, key,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3(6): 20-25.

严汉平, 白永秀. 2007. 中国区域差异成因的文献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5):52-56.

Yan H P, Bai Y X. 2007. Document survey about the cause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37(5): 52-56.

杨立勋, 刘媛媛. 201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J]. 农业经济,(1): 12-14.

Yang L X, Liu Y Y. 2013. Effect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J]. Agricultural Economy,(1): 12-14.

张孟林, 王庆石. 2006.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评价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3): 73-76.

Zhang M L,Wang Q S. 2006. Status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3): 73-76.

张仲威. 2008. 农业区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9(6): 46-48.

Zhang Z W. 2008. Studies o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agriculture regional plann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9(6): 46-48.

(责任编辑 邓慧灵)

作者:闫建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质量论文范文下一篇:刑法案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