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近年来,文化建设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诉求,学校文化的力量逐渐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传递、传播的主要手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何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的意蕴,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要素,建立高中教育与学校文化互融相长的新模式,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1:

用文化来促进学校管理的发展

学校管理依赖于制度,这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普遍共识。而制度本身需要有文化的品质,这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没有文化品质的制度,不仅不能有效地营造和维护学校的发展,相反还可能成为损害和破坏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管理所起的作用

1.学校文化对学校管理具有统率作用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一旦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就会体现在每个师生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之中,体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如果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理念,全校师生就会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总之,学校文化中蕴涵的核心价值观会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之中。

2.学校文化对学校管理有着规范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制度建设,制度的建设贯穿于学校的整个管理之中。学校经过师生的长期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它可以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学校办事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如果学校缺乏制度建设,学校就会杂乱无章,遇事找不到负责人。学校的制度不是单纯去约束师生的行为。制度建设作为一种文化,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提炼而制订出来的,是反映了师生的意愿,为师生共同认可的,所以也才能完全被全校师生多遵守。

3.学校文化对学校管理起着熔炉作用

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文化如果形成了传统,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师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心理情趣和行为作风。师生会自动地,不假思索地按照学校的思维去思考、去行动。学校文化像一块学校的吸铁石,把师生员工吸附在一起。学校文化又如一个大熔炉,如果学校里来了一位新成员,他立即就会熔化在这个文化传统之中。

二、学校文化的建设影响学校管理发展的方式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国家政策法规及社会道德在学校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的学校管理风格,是全体成员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它能把学校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校核心价值。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

1.要强调管理目标文化

学校管理文化的关键在于对管理目标的深度把握。一切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的根本指向,都应该是唤醒教师和学生内在的创造激情,而让师生体验成功是唤醒激情的根本途径。

当然,倡导目标管理的人们,往往理想化地认为预设目标就能够激发人内在的发展激情,却没有想到在目标缺乏文化品位的时候,预设目标也许会成为汇聚怨愤戾气的沼泽。在这里,管理目标文化的价值引领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当管理者摆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树立榜样”等功利化的“目标”,摆脱“功劳是大家的,荣誉是领导的”、“与民争利”等狭隘鄙陋的思想观念,代之以相互尊重,相携成长,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目标理念时,学校和师生才能和谐发展。

2.要突出人文管理

强调了管理的目标文化是不够的,最高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因此在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制度的精细与完善,还要注重人的丰富与完善;不仅要注重管理的结果和效益,还要关注、呵护和发展管理过程中的人。总之,学校管理应极力做到既见措施又见人,既见制度又见文化。“制度”与“文化”也许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在经营学校的制度文化时,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使刚性的制度闪耀人文的光辉。在课程管理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强制为亲近、变指令为自主、变督导为研讨、变定量为定性,注重引导教师自主实践,自我成长。

3.要追求创新管理

学校管理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新观念、新潮流。我们建立了“重实绩更重发展、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教书更重育人、重规范更重创新、重竞争更重协作”的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努力把新课程赋予课程的权利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我们改变过去按照条条框框逐项打分的做法,在定量的基础上注重定性。引导教师从规范走向自主,从执行走向创生,从制度走向智慧。

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的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以文化来促进管理的发展,在管理中不断建设新的校园文化。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文化的生成、积淀和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管理的发展中发掘、总结。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湖南:岳麓书社,2002.

[2]李政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

[3]格尔茨.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1999.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实验学校)

作者:曹叶明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2:

“融·和”文化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

近年来,文化建设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诉求,学校文化的力量逐渐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传递、传播的主要手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何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的意蕴,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要素,建立高中教育与学校文化互融相长的新模式,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寻原点,回归教育本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中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对高中教育的价值必须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笔者认为,高中教育需要回归本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明确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探索的精神、丰富的成长体验,真正享受教育带来的欢乐,这样才能真正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

因此,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当生发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生命。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界定高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取向,才是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发展的原点。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走上了以学校文化引领特色建设的探索之路。

文化引领,专注特色建设

北京市回民学校地处牛街地区,现有回、满、蒙古、维吾尔、朝鲜等14个民族的师生。学校秉承“区域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反映区域文化”的原则,为学生的个性成长、自主发展服务,努力成为百姓满意、学生向往的优质特色示范学校。学校积极探索以“融·和”文化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回应了文化强校、特色发展的时代诉求。

闻融儒雅,和衷共济——丰富民族教育内涵。学校打造的独具特色的“融·和”文化,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本质就是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

学校对“融·和”文化进行了丰富与完善,形成了以学校精神为支撑,以教学风尚为统领,以教育方式为重点,以办学愿景为目标的文化体系,即“闻融儒雅,和衷共济”。所谓“闻融儒雅”,就是希望学校师生产生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所谓“和衷共济”,就是要培养齐心协力、共同进步的民族团结意识。这八个字不仅是学校的精神支撑,也是师生内在的价值追求。学校在“融·和”文化的引领下,努力为师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民族风格浓郁的校园建筑群和校园景观体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革命英雄旗”和“民族杰出人物之门”浮雕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民族大团结”壁画让各族师生感受凝聚的力量……环境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回民学校不仅是一所民族学校,更是一个民族团结教育的大课堂。

贯通汇融,和而不同——建设民族特色校本课程。“和而不同”既是自然规律,也是处世哲学,当它融入教育事业,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学校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所彰显的教育价值贯穿课堂,努力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多元文化的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能力与态度,获得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形成多种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认识并肩负起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的责任。因此,学校以课程为主要载体,以“融·和”文化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牢牢把握民族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民族精神内涵,倡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学校构建了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以知识性为主的“走进新西城文化”系列;以实践性为主的“风筝制作”、“空竹技巧”等;以研究性为主、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区域少数民族变迁”等课程。开发编写了《多元聚融的民族园》等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理共融,和悦入心——畅通活动育德路径。“情理共融,和悦入心”是学校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和成效的要求。围绕这一要求,学校以“融·和”文化为引领,确立了“活动育德”的教育理念。

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在原有的“德育大课表”基础上,通过将德育活动课程化,初步构建了富有鲜明民族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公民教育活动课、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等10类校本德育课程,与学分挂钩,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依托,将民族团结教育与课程德育的理念对接,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的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牛街地区建设和谐社区,学校联合文化部门举办地方历史文物、民族传统文化展览会,开展文物搜集与保护活动。“活动育德”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厚重而博大的民族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元聚融,和谐共赢——优化育人管理模式。学校在建构“融·和”文化的过程中,所彰显的文化力量就是“多元聚融,和谐共赢”,这也是学校的办学愿景:在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理念下,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学校品位不断提升,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体,共创教育资源,共建教育机制,共享教育成果,学生、教师、学校实现互利共赢。

学校积极创设和谐的管理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从教师需求出发,确定菜单式的培训内容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师徒结对、专家点评、反思总结等,解答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师德修养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成为民族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学生的生活适应、学习潜能开发、课程选择、特长培养、情绪调适、意志锻炼、人际交往等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更关注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积累的高度,更关注他们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

提升品质,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艺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长期合作,组建了足球俱乐部,多次获得北京市冠军。金帆民乐团作为中学生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进行了精彩的专场演出。以“传承民族文化、探索发展规律、学习民族知识、感受科技脉搏”为主题的民族文化传习馆,与课程配套,与学分挂钩,强调动态习得、多向交互的过程,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获得发展。学校与西城区民族教育研究会成功申报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回族民间故事”,开发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阿拉伯语”、“民族传统体育”等校本课程……这些举措提升了学校办学育人的品质,成就了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文化是教育的一片沃土,學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中汲取营养,发展成长。回民学校提出的闻融儒雅、和衷共济,贯通汇融、和而不同,情理共融、和悦入心,多元聚融、和谐共赢,每组的“融”与“和”虽释义不同,但都是对“融·和”文化理念的解读和延伸,“融·和”文化将引领学校的教育不断谱写新的精彩篇章。

作者系北京市回民学校校长

作者:魏健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3:

有效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探究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也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专家提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应是校长的核心工作。故笔者认为有效促进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应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

一、概念界定

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根据高职院校所处的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本校(包括专职教师和25%以上的兼职教师),并为当地社会发展及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贡献,所作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现教育教学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及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并且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专业结构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以实践性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双师”素质一体化为目标取向,以职业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实现多元发展策略。

二、珠三角部分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珠三角的高职院校在省示范院校建设活动的推动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高职发展历史较短,教师专业发展在高职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各阶段可能遇到的专业困境、身心问题和家庭问题等导致的职业发展障碍没有给予应有的帮助,除了运动化、形式化的统一培训外,没有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和有规划的支持,院校管理层面和教师大都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行为,只重视职前学历,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目标认识模糊,致使高职教师专业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

现状一: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都对教师教学质量提高采取了一些措施。表现为:“工程化”催熟,被动型、强制型的模式变革,即把教师群体视为操作客体和行政管理的对象,在教师行政管理和师资建设的逻辑框架中进行操作。具言之,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通过对教师监督、教师培训、教师评价和教师考核等来完成,其中教师培训是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来制定,其中有明显的完整性和一统性特征,表现为概括化和表态化,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学习是“制度化”学习,甚至教师常常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被安排“培训”,导致浪费教师有限的学习经费。而这样的现状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难以凸显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健康地发展。

现状二:个人层面

教师个体由于长期在被动型、强制型模式下变革,自主设计、自主培养的意识淡薄,更没有长期的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发现约90%教师知道接受命令签到参加培训,但对专业发展一知半解,教师群体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泛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目前,在职进修与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进修培训的内容存在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多数教师教育与培训没有质量标准,因此对教师的培养就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脱产学习和一统化校外培训以及企业工作经验积累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且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与专业机构协商规划,经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现状三:管理层面

管理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当前高职校内教师管理涉及到的校内机构繁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微弱,表现为机构职能交叉、分化,与教师管理相关的机构有系(部)教研室、人事处师资科、教务处督导室、教务处教改科、校企合作处及职教研究室等,它们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行为实行交叉管理,相关的工作职能往往被分解到不同的机构之中,缺乏统筹协调和一体化的规划。比如,师资科在教师培训管理上容易出现形式化、一统化的师训模式,以把教师“驯化”成适应于指令型课程的整齐划一的“教师成品”为目标;教务处督导工作单纯以评价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难以帮助教师的课程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务处教改科只强调项目式课程模式改革运作,而没有显示教改的系统性作用;校企合作处及职教研究所是独立于教师教学行为以外的履行上传下达的教科研管理机构,在日常管理中研教分离、研教脱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当前的现状是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管理层面是不被关注和重视的事。

三、有效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

策略一 :机构创新、制度创新

1.机构创新: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本文要提出的是建立帮助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机构,整合组织资源,培育组织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教师发展中心”,是专门为发展和维系高效教师,培育高效能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业务机构。具体功能可以为:

(1) 探索和制定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包括:教师专业伦理标准,教师专业的实践标准,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

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困境、身心问题和家庭问题等导致的职业发展障碍给予帮助等。

(3)实现教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教师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推动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研潜质向实际教学能力转化。把师资队伍中的智力储备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建立高职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机制和定期参加企业训练与职业实践的机制。开展不同专业方向的“双师一体化”教师素质结构研究,并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4)建立教学质量自我评估的预警方案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采集、挖掘、分析教学运行状态数据,揭示教学运行的基本状态,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编制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针对不同系部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咨询报告,以期有针对性地诊断各系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等。

2.制度创新——教师评价、培训制度创新

(1)教师评价制度创新

探索和实践“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需要关注:“评价目的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功能上,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评价方向上,面向未来,关注发展;评价类型上,注重结果和过程两者并重;评价主体上,多元评价主体,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学生和督导评价相结合;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从自上而下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协商的关系;教师评价结果上,从教师接受评价结果,转变为共同认可评价结果”。发展性教師评价方式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使教师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充分考虑教师个体差异性的,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实现针对性的差异评价。

(2)培训制度创新

 探索和实践“个性化、自主式”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促进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执行专业任务,维持其专业品质;同时培养途径要多元化和开放性,制定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另外,要制定在职教师终身培训制度,立足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双重目标,并使教师认识到教育和学习应成为教师职业生活本身的目的和内容,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避免职业倦怠。

策略二:促进自主发展、合作发展

1.自主发展

要让教师保持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发展,教师需要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克服教师“被发展”,当教师从被动的遵从转变为主动的追求,从不自觉的服从到自觉的尝试,专业发展的效应就能凸显。具体关注:

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说:“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有好教师。”而芬兰好教师是如何造就的? 在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任职达34 年之久的雷乔·劳卡伦博士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完全相信教师是能够胜任的。”教师在整个社会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期望,并且没有教师评估。而这种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基础。在获取身份认同后,教师才能实现自主成长,把成长当做个体内在的一种积极发展的历程,是自主成长的内在依据和动力,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近年来,教育界的研究者们得出一个结果:好教师来源于选拔和信任,培训和评估与教师的发展没有正相关。

自主规划专业发展。教师自主规划专业发展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以引导教师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内涵为规划职业生涯的指导思想;以引领教师树立教师职业理想为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则;以学校共同远景为基础确定层次性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职业发展应置于学校整体发展之中,学校在教师个体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时,要引导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瞄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应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协商层次性的要求,做到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分段实施逐步推进。

营造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可以让教师静下心来学习、教学、反思、研究;唤醒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置教师于乐为、能为、可为、作为的主客观良性发展环境之中。承认教师具有必要的专业能量,认识到作为教师发展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2.合作发展

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合作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从一种个体性存在过渡为一个整体性存在,与种群中的其他教师主体结合为共同体,并在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获益,在教师种群的持续性发展中形成“再生产性”的影响。而自然合作则将合作建立在教师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更关注教师个体的自愿发展、自主发展,并依靠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营造出一个有机的自然合作生态环境。根据生态学中的种群生态理念,将教师个体视为教师种群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教师知识转化的角度构建出了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教师专业发展中依靠自然合作方式达到个体与种群双重发展的途径。

策略三:文化建构,促进生态发展

1.理念建构

促进教育质量提高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创新理念,以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为抓手,以“专业化”驱动“专业化”,改“命令——控制”式为“支持——促进”式,实现从“教师统一培训”提升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从“对教师教学的监督管理”转化为“对教师教学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和服务”,整合“组织资源”,培育“组织优势”,为教师创造条件,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发展。同时需要有效激励教师的主动发展、推动教师的互助合作、凸显教师发展的质量与特色。

2.生态文化建构

生态文化强调的是整体思维模式、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道德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 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 价值观、 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 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应注重从生态文化的层面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制度保障等“外塑力”作为基础,在专业机构的组织下通过诸如校本教研、培训、论坛、沙龙和午餐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整合和凝聚教师的群体智慧,激活合作机制,让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争鸣和论证等实践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共同愿景,逐步形成能够获得群体广泛共识的生态价值取向,进而生成教师努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组织生态文化,并形成内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3.促进生态发展

教师专业生态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和均衡观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其目标是要在教育生态系统内形成一个和谐、均衡、有序、包容的教师发展环境。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而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中获得。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 或 “教师文化”“社群”“合作” 与 “背景”,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而对于教师而言,主要的生态环境是学校,因此校内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环境的支持就变得极为重要。学校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从物质、文化及制度方面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3.

[2]叶澜.改善教师发展生存环境.提升教师发展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7-09-15(3).

[3]刘永平等.高效校本研修模型构建艺术[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5.

[4]刘猛.多维视角下的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8-101.

[5]黄锦棠.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45-47.

[6]俞亚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48-51.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 “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1TJK46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朱守锂

作者:游美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