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政学考试试卷

2022-08-27

第一篇:大学财政学考试试卷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3、国债属于( )

A.财政范畴 B.税收范畴

C.信用范畴 D.财务范畴 E.流通范畴

4、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A.文教科卫事业费 B.行政国防费

C.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5、转移性支出包括( )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6、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C.企业收入 D.规费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7、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公平性C.无偿性 D.固定性 E.简便性

8、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C.营业税 D.关税 E.财产税

四、简述题

1.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流转税的性质及特点?

4.决定财力和财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公共需要具有哪些特征?

7.影响国防费开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哪些? 2.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国债收入 D.收费收入

2、纳税主体为(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3、税收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对财政最有利的国债发行价格是( )

A.溢价 B.折价 C.平价 D.市场交易的即期价格

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6、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 )

A.财政收支平衡 B.国际收支平衡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充分就业

7、“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

A.经济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公共事业项目 D.基础设施项目

8、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 ) 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

9、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10、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

B.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 C.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而国债无财产担保

D.国债是政府发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实行过的预算管理体制有( )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E.分权制

2、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影响表现为( ) A.扩张需求 B.促进经济增长

C.形成通货膨胀 D.增加收入 E.形成收入再分配

3、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不会引起总需求扩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B.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C.出口>进口 D.出口<进口 E.私人储蓄=私人投资,且出口=进口

4、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

A.物价相对稳定 B.收入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增加就业 E.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5、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公共产品 D.社会分配不公 E.宏观经济波动

6、公共物品可的提供方式可采取哪几种( )

A.政府生产,政府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提供) C.政府生产,私人提供 D.私人生产,私人提供

E.政府生产,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免费使用),一部分由市场提供(交费使用)

7、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E.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8、下列具体支出中,能够体现国家政治职能的支出项目是( ) A.行政管理费 B.文教事业费 C.国防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四、简述题

1.简述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法则。 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3.现代国债的功能是什么? 4.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5.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是什么? 6.简述“拉弗曲线”的政策涵义。 7.简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2.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2、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

A.政府 B.财政部 C.企业及行政机关 D.财政工具

3、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

A.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利润划分

C.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D.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4、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的正确方法是( ) A.(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B.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C.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D.(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

5、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6、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组织

7、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 A.不断增长的趋势 B.不断下降的趋势

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

9、税收客体是指(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10、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利润额 D.商品增值额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财政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财政政策类型具体包括( ) A.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 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E.中性财政政策

2、国债规模包括( )

A.历年累积的国债总额 B.历年已清偿的债务总额

C.当年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D.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E.按计划准备发行的国债总额

3、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

A.公开性 B.可靠性

C.计划性 D.统一性 E.年度性

4、分级包干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 A.加剧地方投资,导致经济过热 B.加重重复建设

C.加剧中央干预 D.加重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 E.扩大地区间贫富分化

5、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

A税收 B.公债C.投资 D.补贴 E.公开市场业务

6、下列具有外部正效应的是( )

A.路灯照明 B.煤汽管道泄漏

C.农业新品种开发形成的粮食增产 D.农药化肥的运用带来的农作物增产 E.核裂变原理的发现及原子能的应用

7、文教科卫支出属于( )

A.投资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E.生产性支出

8、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购买支出 E.转移支出

四、简述题

1.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是什么?

2.试分析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3.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4.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内容。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是什么?

6.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有何经济分析意义? 7.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五、论述题

1.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计算哈伯格三角形面积

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2、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 (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转移性支出

3、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利率

4、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 )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5、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

A.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划分上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划分

6、所谓“硬赤字”是指 ( )

A.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赤字 B.通过向国外借款弥补的赤字 C.通过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弥补的赤字 D.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的赤字

7、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8、对混合物品,较好的提供方式是 ( ) 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 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

9、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 ( )

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 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 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 D.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本企业员工

10、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技术水平

C.价格水平 D.分配制度和政策 E.经济体制

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划分为 ( )

A.从量税 B.从价税C.价内税 D.价外税 E.共享税

3、我国实行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

A增值税B.企业所得税C个人所得税 D.营业税 E.消费税

4、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 (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发行率 D.还本付息率 E.国债换手率

5、我国分税制中的共享税是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关税 E.证券交易税

6、从财政与银行的关系看,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存在于( )

A.财政扩大支出,企业与个人减少支出 B.财政扩大支出,银行减少贷款 C.财政扩大支出,银行扩大贷款 D.财政扩大支出,私人增加储蓄

E.财政扩大支出,私人扩大投资和消费

7、公债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

A.排挤效应 B.替代效应C.货币效应D.收入效应E.支出效应

8、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是( ) A.纯公共产品 B.混合产品 C.私人产品 D.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 E.私人企业生产的产品

四、简述题

1.具有外部效应的第二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3.如何理解所得税的性质与特点? 4.简述拉弗曲线及其原理。 5.简述国债的偿还资金来源。

6.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7.简述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论述税收的替代效应并用图示之。

习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

A.C部分 B.C+V部分 C.V+M部分 D.C+M部分

3、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

5、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效应

6、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7、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8、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9、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 )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10、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 )

A.失业问题 B.公费医疗 C.教育收费 D.住房商品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国防支出 E.外交支出

2、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是,公共物品具有( ) A.非竞争性 B.非盈利性

C.非排他性 D.强制性 E.无偿性

3、下列能正确反映价格变动与财政收入相互关系的表述有( ) A.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使名义财政收入增加,实际财政收入也增加 B.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减少 C.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增加 D.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减少

E.价格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不变

4、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有( )

A.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C.税收总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企业所得税占企业实现利润的比重 E.企业纳税额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5、增值税的类型有( )

A.生产型 B.收入型

C.消费型 D.积累型 E.累进型

6、按国债的流动性不同,国债可分为( ) A.自由国债 B.强制国债

C.可转让国债 D.不可转让国债 E.无息国债

7、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是( )

A.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 B.宏观经济存在波动性 C.公共需要的受益范围有层次性 D.国家计划的缺陷性 E.国家政权有级次性

8、公共支出的主要内容有( )

A.行政国防支出 B.文化科教支出

C.社会公益事业支出 D.财政投资支出 E.社会保障支出

四、简述题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

5.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6.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分析意义。 7.简述国债的发行方式。

五、论述题

1.如何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并试画出各自的社会需求曲线。 2.论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并用图示之。

习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B.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2、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中央税 D.地方税

3、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4、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 )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权力分配 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

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

A.不断扩大 B.日渐萎缩 C.基本不变 D.无规则波动

6、教育需求是( )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7、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个人所得税 B.社会保障税 C.企业所得税 D.公积金

8、能够体现税收"纵向公平"的税率是(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9、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

A.销售收入 B.营业收入 C.纯收入 D.级差收入

10、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作(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清偿能力 D.国债限额比

二、多项选择题

1、转移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A.基本建设支出 B.社会消费性支出

C.文教科卫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E.财政补贴支出

2、研究和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是( ) A.投资规模要适度 B.投资时机要适当

C.投资结构要合理 D.投资观念要更新 E.要讲求投资效益

3、下列表述符合“税收支出”含义的有( ) A.税收支出是将税收取得的收入用于特殊项目的支出 B.税收支出是特殊的财政补贴

C.税收支出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财政收入的损失 D.税收支出是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困难企业和居民的补助 E.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支出

4、下列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的类别是( ) 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税式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E.财政补贴

5、拉弗曲线说明的经济含义包括( )

A.高税率会有效增加财政收入 B.高税率会损害经济发展 C.高税率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 D.低税率是税制设计的最佳选择 E.高税率取得的税收可能与低税率取得的税收相等

6、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曾出现过( )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扣额法 E.扣税法

7、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E.综合方式

8、从财政政策乘数原理分析可以得出的政策指导意义有( )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有成倍扩张 B.增加税收使需求成倍缩减

C.减少税收使需求成倍扩张 D.平衡的财政政策不具有扩张效应

E.增税的同时也增加等额的支出,同样有扩张效应

四、简述题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2.简述教科文卫支出的必要性。 3.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4.简述国债的发行条件 。

5.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有哪些? 6.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7.政府投资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税式支出有哪几种形式?

2.分析“暗补”且购买数量无限制的补贴对需求的影响。

习题一答案

一、 AAACD BBABC

二、AB,AC,AC,ABC,BDE,ABCDE,ACD,ABCD

四、1.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 答:这种混合物品的提供可以考虑采取两种方式来提供:一是市场提供,即通过向使用该物品的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弥补成本;(2分)二是由政府提供,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提供该物品,免费供社会公众使用。(2分)这两种方式到底哪一种好,这要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1分)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答:(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1分)(2)参与上的强制性;(1分)(3)制度上的立法性;(1分)(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2分) 3.如何理解流转税的性质及特点?

流转税是泛指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流转税有下述四方面的特征: (1)课征普遍;(1分)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2分) (3)实行比例税率;(1分) (4)计征简便。(1分)

4.决定财力和财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国家政权的结构。一般来说,单一制国家的财力和财权的集中程度要高于联邦制国家。(1分)

(2)国家的性质与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既是政权机构又是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代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力和财权的集中程度,通常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2分)

(3)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加强,中央政府财力和财权的集中程度普遍在逐步加强。(1分) (4)国家的经济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其制约。(1分)

5.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特点:(1)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1分)(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1分)(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产业和领域。(1分)

范围: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分类,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潜发行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主要是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2分) 6.公共需要具有哪些特征?

答:(1)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1分) (2)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享用;(1分) (3)享用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1分)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2分)

7.影响国防费开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1分)、国家管辖控制的范围大小(2分)、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情况等因素决定国防支出水平。(2分)

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哪些?

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类型,其松紧组合有四种形式,各有其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来影响和拉动社会总需求。这种“双松”政策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但要注意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3分)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压缩政策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投资和消费支出。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去增加。(3分)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松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克服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的货币政策能缓和松财政政策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政策的配合,可以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这种政策组合的长期实行,会造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对汇率和国际收支产生不良影响。(3分)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限制社会集团和和个人消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能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政策的组合,能改善资源配置,并有助于资金积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加。但如果松紧掌握不好,货币政策过松,难以抑制通货膨胀。(3分) 2.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2分)

所谓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资源运用效率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

(二)财政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分)

资源配置也就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缺陷,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场对满足诸如行政、国防、司法、公安等纯社会公共需要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些部门又是社会和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第二,市场原则是等价交换,它要求利益边界和所有权的精确性。而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具有外部效应,它是一种社会公众的集体需要,每个人享受的份额无法精确计算,即使收费享受也难以和每个人享受的相对称。就这个意义说,财政是一种模糊经济学。

第三,市场经济只有具备充分的竞争条件才可能达到效率配置的最佳状态,即使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也不具备这种条件。

第四,对于非竞争性产业、耗资大而周转慢以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也要由财政提供社会公共需要来保证。

因此,只有市场配置和财政配置相结合,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财政的配置职能正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三)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3分) 1.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在部门之间配置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其合理化程度。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其调整,主要是依靠两个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二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及资源使用结构(企业的生产方向)。财政对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和调节,也是通过两个相应途径,采取两个相应的手段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投资结构,如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相应减少对加工工业部门投资等,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制定财政、税收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分配,达到调节现行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其原因不仅在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在于市场机制导致资源往往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流动,从而使落后地区更落后,发达地区更发达。从整体上看,这样不利于经济长期均衡稳定的发展。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财政分配,即财政补贴、税收、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等手段,实现资源在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

3.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政府部门是指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均称为非政府部门。财政在这方面的职能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集中的比重实现的。而这个又取决于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提供的社会共同需要规模的大小。而社会共同需要的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经济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政治、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所支配的资源,即财政资金规模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调整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要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便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一项内容。

(四)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应遵循的原则(3分)

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使之符合高效资源配置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政府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 4.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对生产性投资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非生产性项目要以最少费用原则达到同一目标。在组织收入要降低成本等。 (五)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2分)

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有财政收入手段,如税收、利润上缴;有财政支出手段,如投资、补贴;有国债、政府预算等。

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税收、公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和政策,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习题二答案

一、AABAA CBDAC

二、ABC,ABC,AD,ABCDE,ABCDE,ABE,AB,AC

四、1.简述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法则。

答: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本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3 分)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1分)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1分) 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2分)(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2分)(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1分) 3.现代国债的功能是什么?

答:(1)弥补财政赤字;(2分)(2)筹集建设资金;(2分)(3)调节经济。(1分)

4. 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答:(1)调节投融资功能;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不仅支持了国家建设,而且还可以利用基金向个人融资,解决个人资金不足的问题。(1分)(2)平衡需求功能;社会保障支出能自动地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呈现出反方向增减变动,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2分)(3)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垂直性分配和水平性分配手段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1分)(4)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保护劳动力再生产和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的重要制度之一。(1分) 5.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是什么?

答:(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1分)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2分)

(3)总量平衡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属于市场行为,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2分) 6.简述“拉弗曲线”的政策涵义。

答:(1)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1分) (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1分)

(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即表现在图中的A点,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也就是最佳税率;(1分)另外,画出图形2分 7.简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答:(1)公开性;(1分)(2)可靠性;(1分)(3)完整性;(1分)(4)统一性;(1分)(5)年度性。(1分)

五、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答: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通过对收益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3分)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4分)

(三)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1)税收;(2)转移支付;(3)购买性支出;(4)各种收入政策。(5分) 2. 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一)财政补贴对需求的影响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这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两种形式(明补和暗补)来说明。所谓“明补”,是对于政府给消费者因产品涨价所损失的购买力提供的现金补偿的一种俗称。特点:

(1)它是直接把补贴金发给消费者;

(2)它不是通过降低补贴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让他们按原来的价格去购买更多的商品。(2分)

从图中可以看到,实行“明补”后,预算线(价格钱)的斜率不变,但收入上升了,所以使预算线向外平移了,由原来的KL外移到K/L/,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1在S点相切,S较之于原来的消费者均衡点Q是一个代表着更高满足水平的均衡点。与S点相对应,消费者对E的消费量从原来的OM上升到ON,对于Z的消费量从OF上升到OG;这说明,消费者在得到“明补”后对于两类商品的购买量都会上升。(3分)

“暗补”是无限制的实物补贴的一种俗称,它是消费者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时所得到的补贴。(2分)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政府对E实行了补贴,亦就是降低了E的售价,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就可以买到更多的E,从而使KL线位移至KL/,这表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了。现在由于存在对E的“暗补”,预算线KL/与无差别线U1在R点相切,与R点相对应的消费量分别为对ON与OG,这表明在暗补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两类商品(补贴品与非补贴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了。(3分) (二)财政补贴对供给的影响

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这一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习题三答案

一、AAACC BDADA

二、 AB,ACD,ABDE,ABDE,ABCD,ACDE,BC,DE

四、1.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是什么?

答:(1)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1分) (2)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1分) (3)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1分)

(4)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1分) (5)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1分) 2.试分析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答:(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这两类费用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因为,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从而与生产性劳动相对立。就此而论,这两类支出越少越好。(1分)(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国防保护了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行政活动维持了生产与生活的秩序,因而,用于这两类活动的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2分)(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生产是产品的创造,消费则是产品的实现,而且,若无消费,生产不仅是一种无内容的概念,而且也不能正常进行。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正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当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以完全吸收掉同期的产出时,行政费和国防费的增加,有增加消费和支持生产的作用;而当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供给不足),增加行政费和国防费,则有通货膨胀的效果。(2分)

3.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答: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1分)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1分)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1分)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2分) 4. 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内容。

答:“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1分)

从收入方面来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圧。对合理的预算外收入,不再自收自缴,实行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或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取消现行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各类预算外资金过渡账户,改为由财政部门委托的代理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专户,该账户只用于预算外收入的收缴,不得用于执收单位的支出。(2分)从支出方面来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2分)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并不直接参与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它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需求的形成。(2分)(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1分)(3)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 6.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有何经济分析意义?

答: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经济分析意义:⑴两者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及收入的再分配的影响不同;(2分)⑵两者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的效益约束不同;(2分)⑶两者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不同。(1分)

7. 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答:(1)调节投融资功能;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不仅支持了国家建设,而且还可以利用基金向个人融资,解决个人资金不足的问题。(1分)(2)平衡需求功能;社会保障支出能自动地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呈现出反方向增减变动,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2分)(3)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垂直性分配和水平性分配手段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1分)(4)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保护劳动力再生产和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的重要制度之一。(1分)

五、1.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答:

(一)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含义: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达到充分就业,实现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3分)

(二)财政的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必要性:主要源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能自动实现,因为总需求水平是由无数个消费者、企业等各个成员所决定的,同时各个微观主体的决策也是有赖于许多其他难以预测的因素,因此,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手段调节社会需求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3分)

(三)稳定与增长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2)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3分)

(四)、执行稳定职能的主要工具:(1)预算收支政策;(2)内在稳定器;(3)财政收支政策。(3分) 2.计算哈伯格三角形面积。

答:画图4分

F D

C S/ P/

P A B S D

O Q

ΔABC的面积为税收的超额负担。在无税时消费者剩余ΔFPB的面积,税后消费者剩余ΔFP/C的面积。税收收入为矩形P/PAC的面积.(2分)

P/=(1+t)P SΔABC= AB·AC ΔP=AC=tP

需求曲线DD的弹性为η,η=

AB=ΔQ=η··Q=η··Q=η·t·Q SΔABC=η·t·Q·tP=t2·η·Q·P

ΔABC叫哈伯格三角形。(整个推导过程6分)

习题四答案

一、AADDB DCDBB

二、 ABCD,CD,ABDE,AB,ACE,CE,ACD,AB

四、1.具有外部效应的第二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

答:这类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2分)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1分)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大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2分) 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答:

(一)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1)社会补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社会公平功能。(2分)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1)调节投融资功能;(2)平衡需求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 (4)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3分) 3.如何理解所得税的性质与特点? 答:(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有弹性。 4. 简述拉弗曲线及其原理。 答: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图形2分)

该曲线的重要意义:

(1)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1分) (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1分)

(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即表现在图中的A点,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也就是最佳税率。(1分) 5.简述国债的偿还资金来源。

答:(1)增加税收;(2分)(2)发行货币;(2分)(3)动用历年结余——设立偿债基金;(2分)(4)借新债还旧债。(2分)

6.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W·W·Rostow) 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答: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w.w.Rostow)则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他们认为,(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这些投资,对于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以至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2分)(2)在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无沦是在发展的早期还是在中期,都存在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也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GDP中总投资的比重是上升的,但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会趋于下降。(2分)(3)罗斯托认为,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7.简述政府投资的必要性。(1分)

答:(1)政府投资是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所存在的某些“失灵”表现的必要手段。(1分)(2)政府投资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2分)(3)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条件下,政府对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资,还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2分)

五、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无效或缺乏效率。(2分) (1).在垄断条件下市场失灵;(2分) (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2分) (3).存在外部性条件下市场失灵;(1分) (4).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1分)

(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偏好不合理问题;(1分) (6).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市场失灵;(1分)

(7).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1分) (8).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公平分配问题。(1分) 2. 论述税收的替代效应并用图示之。 答: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4分)

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1移至P3,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相对增加衣物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4分)画图4分。

衣物 I3

I1

A

P1 P

3 O

E B 食品

习题五答案

一、DCBBB DDBBB

二、ABCE,AC,BCE,AE,ABC,CD,ACE,ABCE

四、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本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3 分)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1分)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1分)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2分)(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2分)(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1分)

3、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答:(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1分)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1分)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1分)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1分)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1分) 4. 简述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

答:(1)社会补偿功能。社会保障的补偿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两个方面。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具有鲜明的扶贫特征。社会保险的直接功能就是对劳动者在其生命周期遇到各种失去收入的风险后,进行的一种补偿,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2分)(2)社会稳定功能;社会保障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1分)(3)社会公平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其资金的筹集和待遇的给付,把一部分高收入的社会成员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手中,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2分)

5.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第—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1分)第二个层次是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2分)第三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心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厂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2分) 6. 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分析意义。

答: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经济分析意义:⑴两者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及收入的再分配的影响不同: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分)⑵两者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的效益约束不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1分)⑶两者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段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而微观经济主体在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显然,它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2分) 7.简述国债的发行方式。 答:(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推销国债的方式;(1分)(2)公募拍卖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推销国债的方式;(1分)(3)连续经销方式:这是一种推销机构受托在金融市场上设专门柜台经销并拥有较大灵活性的国债发行方式;(1分)(4)直接销售方式:是一种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谈判出售国债的推销方式;(1分)(5)组合方式:是一种综合上述各种方式的特点而加以结合使用的国债推销方式。(1分)

五、1.如何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并试画出各自的社会需求曲线。

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印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2分)以下文字说明各2分,图形及说明各3分。

纯私人物品:

(1)商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数量之和 (2)私人物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 纯公共物品:

(1)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的总量 (2)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 2.论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并用图示之。 答: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3分)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乘以衣物价格或BD乘以食品的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至CD。CD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P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3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3分)图示3分。

衣物

I1

A

I2 P1 C

P

2 O D B 食品

《财政学》试卷-6-答案

一、 ABBAA DBDCA

二、DE,ACE,BCE,CDE,BCDE,ABE,ABCDE,ABCE

四、1.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称之为“搭便车”现象。(2分)

政府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的运行机制是迥然不同的。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物品。征税是可以精确计量的,如按率征收或定额征收,但是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每个人的纳税额与他对公共物品的享用量是不对称的,不能说多纳税就可以多享用,少纳税就少享用,不纳税就不享用。相对于市场买卖中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言,纳税人负担与公共物品享用之间的关系缺乏精确的经济依据,带有模糊数学的性质。(3分) 2.简述教科文卫支出的必要性。

答:(1)首先,这几类支出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如果由市场提供会产生市场失灵,导致这类产品提供不足;(12分)(2)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科技进步又是来源于教育;(2分)(3)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以及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有必要政府进行卫生方面的支出。(2分) 3. 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答:商品课税有下述四个方面的特征:(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以上每点各1分)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由于商品课税与商品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1分) 4.简述国债的发行条件。 答:国债的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的国债及其与发行有关的诸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1分)(1)国债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1分)(2)国债的利率;(1分)(3)国债的发行数额;(1分)(4)国债的还本及付息期限。(1分)

5.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有哪些?

答:(1)增加税收;(2分)(2)向银行借款或透支;(1分)(3)发行国债。(2分)

6. 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2分)(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2分)(3)社会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1分) 7.政府投资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答:(1)政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障碍;(2分) (2)政府投资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偏好;(2分) (3)政府投资要着眼于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增进。(1分)

五、1.试述税式支出有哪几种形式?

答:(1)税收豁免: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2分)(2)纳税扣除: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2分)(3)税收抵免: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2分)(4)优惠税率:乃是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1分)(5)延期纳税:指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1分)(6)盈亏相抵: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或是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的部分税款;(2分)(7)加速折旧: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1分)(8)退税: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1分)

2.分析“暗补”且购买数量无限制的补贴对需求的影响。

答: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政府对E实行了补贴,亦就是降低了E的售价,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就可以买到更多的E,从而使KL线位移至KL/,这表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了。(3分)

现在由于存在对E的“暗补”,预算线KL/与无差别线U1在R点相切,与R点相对应的消费量分别为对ON与OG,这表明在暗补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两类商品(补贴品与非补贴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了。(3分)下图6分。

第二篇:财政学大学期末考试总结

名词解释:

1. 公共财政: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2. 政府预算: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未来财政收支计划。国家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取得收入,并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各项支出的政府基本收支计划。

3. 现代税收:政府出于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的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规定的强制性的、不付等价物的货币支付。

4. 税收哲学:指合理分配税负担的标准制定以及解释此标准合理性的理论。

5. 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影响范围。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说明特定税收负担最终是由哪些社会群体承担的。

6. 公债:又称国债,是以政府自身的信用为基础,通过证券发行的的形式,与其国民建立的还本付息的债务关系。

7. 财政政策:指政府在使公共财政所有不同要素完成其基本任务的情况下,共同地用于实现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方式、方法。

8. 经济周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上下波动的现象。

9. 公共产品:社会需要但私人不能提供或不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10. 商业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11. 财政支出:政府为履行各项职能而对货币形式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

12. 帕累托标准:对既定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改变,即不会使一个人的状态变好也不会使一个人的状态变坏。

13. 增值税:以产品自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交易环节上发生的增加价值为税基的征税。 14. 税负转嫁: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负税人的过程 单选填空

1. “财政、宗教、法律、议会”被培根誉为政府的“四大柱石”。 2. 现代政府的三大职能:

① 对外职能:保护自己的社会免遭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② 对内职能:保护本国社会内部各成员生命及财产免遭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司法) ③ 综合职能: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或维持。这一职能的充分发挥,绝对有助于便利社会商业的发展和促进人民教育。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的不可或缺关系。 4.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① 非直接生产性特征

② 非破产特征(理财原则多样性特征) ③ 规制约束性特征 ④ 政治参与性特征

5. 公共财政的本质: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满足公共需求)

6. 税收的本质:国民收入或国民财富的转移。 7. 税收的基本特征:目的性、合法性、强制性 8. 税收的分类:

(1) 根据不同的税率结构:比例税、累进税、累退税

(2) 按照具体的课税方式:全面税与特定范围税、直接税与间接、对人税与对物税 9.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方便原则、效率原则

10.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11. 现代税收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稳定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12. 拉弗椭圆:说明税收政策调整和税收收入变动的关系的曲线。

① 在PS区间:

两个税率均在正常区间变动,其特点是:固定其中一个税率而提高另一个税率,就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无论在何种政府收入水平上,按相反方向变动两个税率(如降低劳动税率,同时提高资本税率)也可以保持该收入水平不变。 ② 在PQ区间:

劳动税率进入了它的禁区,保持资本税率不变时提高劳动税率就会造成政府收入的下降。保持劳动税率不变,提高资本税率则仍然可以提高政府收入。

无论在何种收入水平上,只有按相同方向变动两个税率才能保持该政府收入水平不变。 ③ 在QR区间:

两个税率都进入了它们的禁区,无论固定哪一个税率而提高另一个税率都会造成政府收入下降。

若保持政府收入水平不变,提高一个税率必须同时降低另一个税率才行。 或者,固定一个税率,同时降低另一个税率才可以使政府收入提高。 ④ RS区间:

资本税率进入了禁区,保持劳动税率不变,提高资本税率必然造成政府收入下降;而保持资本税率不变,提高劳动税率则会使政府收入上升。

如若保持政府收入水平不变,两个税率必须(在如PQ区间那样)按相同方向调整才行。

在正常税率变动范围里(如在PS区间),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增加其财政收入,对稳定财政收入通常有短期效果。

税率变动直接影响经济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税率往往会带来较大的产出规模,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长期作用。 13. 财政政策之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① 在保持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状态下,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② 宏观经济调控的短期目标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连续的短期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创造了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长期经济目标)的基本条件。

  前者在80年代以后是5.5% ,以前是4%。,通胀率为2%-3%。

所谓物价稳定,并不是指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不变,而是指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应该与工资水平的变动保持一定的幅度。

14. 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的角色:为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政府在财政活动方面就要针对不同经济形势,相应地对其财政收支进行必要的总量调整与结构调整以取得“逆商业周期而动”的效果。

15. 财政风险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两类

① 外生性财政风险:政府财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即那些政府难以或根本不能掌控的因素。

② 内生性财政风险:基本是财政系统内部各种不利因素引发的,因而内生财政风险才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需要政府化解也可能化解的财政风险。 16. 内生性财政风险的诱发因素:

① 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 ② 财政立法滞后,某些法规不合理。 ③ 财政管理制度和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 ④ 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⑤ 事前、事后财政监督不利。

⑥ 政府官员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及技术问题,如理财的技术性手段不完善(预测、预警、纠偏和了解国民偏好等)。

⑦ 国民不关心公共决策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17. 美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① 分级财政体制:以三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作为财权划分的基础,而事权划分又以法律为依据,以规范化财政补贴制度和合理划分税种为保障。

② 州和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如可依法开设或废除某些地方税种、规定地方税税率、发行地方公债、制定地方财政政策和法规等。

③ 联邦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因为职能扩大(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需要统一的政策安排和指导。

④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合作关系,体现着制衡原则。 18. 分权体制的一般特征: ① 依国家法律确定彼此的财政职权(财权与事权)和相互关系

② 地方政府可依据地方法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财政开支及税收政策。 19. 分权制中的政府间收入分配

(1)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

特点:地方自治程度高,但税收管理复杂。(美国) (2)中央定税种,地方定税率。

特点:

①降低了中央税收立法成本和管理成本。

②两种形式:地方以中央规定自主征税;中央代征然后转移给地方政府。(加拿大) (3)税收及税率和税收管理权统一由中央政府负责,然后由各级政府分享。

特点:地方没有征税权,因而自治程度较低。(德国) 20. 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体制

(1)国家税制原则:公平、明确、简便、效率 (2)地方税制的其他原则:

①应体现决策者的会计责任原则,即兼顾民主决策和经济效率,又保证地方税负担不发生输出性。

②应尽量按利益原则办事,以提高个人与集体福利。 ③应体现税收中性原则,以避免扭曲地方经济的发展 21.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调控

① 政府能否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 西方学者认为,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私人投资活动,该职能本质上与经济稳定职能相冲突。

③ 在大多数国家,公债管理成为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控制的一个财政工具。 22. 在财政分权管理体制下,允许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发行地方政府公债的好处: ① 减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财政援助的负担。 ② 缩小中央政府的公债发行规模。 ③ 有效控制公债货币化现象。

2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 ① 实行自治程度较高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财政联邦主义),更多的财政义务实际上被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就会明显地减少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减少其利用货币权力,通过货币体系,为其财政活动融资的需要。

② 在实行自治程度较高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财政联邦主义)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预算约束。

③ 加强同级政府间、不同级政府间的商业式经济竞争,只要这种竞争突出表现,在税收活动和市场管理方面,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状态,提高经济生活的福利。 24. 公债种类:中央和地方公债、国内和国外公债(内债和外债) 25. 公债的特点:

① 自愿性、偿还性、再分配性 ② 偿还债务具有保障性 ③ 流动性强(使用权的转移) ④ 私人财富的保值与增值性

26. 依据不同税基对税收进行分类:所得税系,货物税系,财产税系和社会保险税系。 27. 增值税优越性:税不重征、道道征税的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简化了税务管理,防止了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简答题

一、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一) 公共财政的资源再配置职能:

1. 资源再配置定义:政府为满足共公产品和劳务需求,按一定经济标准把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做合理分配。

2. 具体表现:通过财政过程使经济资源在两类产品生产上达到最优配置。 (二) 公共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决定与收入分配  影响因素:

 微观层面:偶然性 、个人选择、别人选择  宏观层面:非市场因素:走私、灰色收入等  市场因素:竞争的结果

 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使贫富差距扩大。 (1) 劳动收入决定:

① 在劳动力同质假定下,劳动收入差异原因有: 1) 个人因素,如健康状况的变化,

以外事件的影响; 2) 行业因素,就业之行业兴衰直接影响个人的劳动收入; 3) 个人寻求更好收入来源行为的结果,如转换工作岗位的及时性 ② 在个人基本能力相同之假设条件下,劳动收入差异原因有:年龄与教育 1) 在同样受教育年限或同样教育水平下,年龄差异导致收入差异; 2) 在同样年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不同或受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收入差异。 ③ 闲暇价值

 上述各因素剔除后,劳动收入差异可以归结为:能力、市场、能力投资、传统文化因素作用 (2) 财产收入的决定:

① 财产收入的差异主要决定因素:个人储蓄(投资)的多少、储蓄的利率(投资的收益率)高低均影响财产收入

② 继承的财产,受继承数量和后来的变化影响。 2. 方法:

(1) 累进所得税制和转移支付制相结合(直接措施)

(2) 对个人和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差别税收政策或税收优惠(间接措施) (3) 政府不同方式的财政支出。 (三) 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1. 经验说明,不可消除的商业循环及其纠正成本过高,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在适当的情况下,政府介入,通过发挥政府特定的财政职能作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市场的自身矫正能力不足作出补偿,并且起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干预条件下形成的宏观经济稳定通常指具有短期意义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以经济效率改善和经济福利提高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作为国民经济长期目标,皆有赖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才可望实现。

2. 方法: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变化趋势,逆向变化其现行的开支政策和税收政策,就能够改变国民经济运行方向,减轻商业周期的波动,使国民经济沿着理想路径发展,最后实现低通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二、 拉弗曲线

1. 拉弗曲线的定义:表示税率和税收关系的曲线。 2. 拉弗曲线对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的指导意义:

① 在税率低于t0时,提高税率会增加政府收入;当税率超过t0时,继续提高税率,会降低财政收入。所以t0是最佳税率,即在此点政府实现收入最大化。

② 从t0到100%的税率调整区间均是税收禁区,在此区间只有降低税率,才能增加政府收入。

③ 除了在t0时的最大税收收入外,任何规模的税收都可通过两种税率取得,即高或低税率,通常采用低税率。

④ 最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单一生产要素的课税率发生变动,都将影响其市场参与能力,这进而会依次影响经济产出和税收基础。”

三、 自调节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政策安排,财政制度自身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即政府税收和支出按经济状况反周期地自动变动,从而对总需求产生一定的稳定影响。

四、 现代财政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投资不足是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

在繁荣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未来收益预期过于乐观,在利率上涨或生产成本增加时,仍然增加投资。结果乐观过度,购买过度。在资本的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突然崩溃时,人们对未来收益彻底失去了信心,由此流动偏好加强,投资量锐减。

也就是经济处于“凯恩斯陷井”状态:

此时,即使金融当局再次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结果经济更加难以复苏。 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特别是在私人投资不足情况下,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即增加政府投资,以促使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论证: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有图!书P340-351)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果 1. BP>LM时:

在a点内外均衡的条件下,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至IS’,Y和R同时提高,并出现逆差。掌握大量本币的外商急于将其兑换成外币,在本国的外汇市场上,Ms>Md,结果本币贬值,即汇率下降,这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得BP曲线向右移动至BP’。出口增加使IS曲线进一步右移至IS’’,在c点重新实现内外均衡。同时,随着利率R的提高,外部资本大量流入,也促进了国际收支的平衡。在c点有较高的Y和R,较低的e。 2. BP

在a点内外均衡的初始状态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收入提高,使利率升地更高。结果吸引了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在补偿因收入扩大引发的逆差后,仍有大量余额,使得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使得本国汇率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P曲线向左移动;同时,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使国内总需求下降,致使IS‘左移至IS’’,在c点重新实现内外均衡。 3. 结论: ① 在BP>LM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相对更好。纵然资本不流动,即BP曲线垂直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也能发挥其基本作用。 ② 在BP

图中的a点是初始状态的内外均衡点。此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右移至IS’,形成新的内部均衡点b,但外部不均衡),使国民收入Y增加,进口增加并出现逆差。掌握大量本国货币的外商就要增加将其对换成外币的需求,在本国外汇市场上,外币需求大于外币供给。(本币供给大于本币需求),本币面临贬值的压力。为维持固定汇率制,该国央行只能抛外币购本币。由于作为货币供给量决定因素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的减少,使得该国不得不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LM曲线会向左移动至LM’,在c点形成新的内外均衡。这样在e不变情况下,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增幅小于浮动汇率制,同时利率R也处于较高水平。

2.

BP

在内外均衡的状态a点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Is曲线右移至IS’(b点),国民收入Y略有增加,而利率R却大幅提高,引来大量外部资本,形成顺差。在本币不能升值而外汇储备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只能按官定汇率满足这种额外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形成扩张性货币政策。即LM曲线向右移至LM’,在c点形成新的内外均衡。在c点,国民收入Y大幅提高,利率R则明显下降,而汇率仍然保持原有的水平不变。 3. 结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① 如果BP>LM,财政政策效果不好。因为面对本币贬值压力,政府只能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 ② 如果BP

第三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为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试题来自题库,题型包括听力,词汇,阅读,翻译,写作。题量较大,试题较难。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们的通过率尚可但优秀率低,学生在听力部分的听写和词汇方面失分较多,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本次听力部分分为短对话,长对话,篇章听力理解和听写。从得分分布来看,学生注重了长短对话的训练得分较高,但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其次,本次试题词汇题量大,涉及词汇多,从得分看出,学生们的词汇储量较小,功底不扎实,对课本的内容不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课本的深入讲解和教授词汇的应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词汇的语境和使用及其内涵。

再次,由于本学期教学中注重了阅读理解的训练,故本项得分相对较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最后,在写作方面出现了两极分化,其原因在于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没有看懂作文题目,写作跑题。本学期在写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绝大部分得分较高。

从试卷的总体情况看,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四篇:重庆大学党校考试结业试卷

1.十八大报告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中提到,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位,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位。(B) A. 2 1

B.

C. 1 2 2.党内(A)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A.民主

B法制

C监督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党章是( A )通过的党的最根本的纲领性文件,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党的中央委员会 C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5.党章提出要按照(B )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A独立自主,相互尊重,自我发展,不干涉内政

B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C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6(B)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事

A反对一切左和右的错误倾向

B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

C加强队党的领导机关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7.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C)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展开工作。

A辅助和帮助

B领导和指导

C政治核心 8.“四大纪律,八大要求”中四大纪律指的是(A) A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 B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 C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和外事纪律。 9.党的纪律处分有(A)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B 记过,记大过,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C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外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0党的思想路线是(A),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1 有关全国性的重大问题,只有( A )有权做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做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A 党中央

B中央政治局

C党政联席会 12.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是(A)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农民土地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1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

A 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巴黎公社 ) 1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6.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是(5)年 1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A)的综合产物 A工人运动B农民运动C知识分子运动

18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以(B)为核心

A 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正气

19 .1919年,(B)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20.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 社会和谐

21.(C)是中国当代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旗帜

A爱国统一战线旗帜

B 一国两制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D.民族区域自治旗帜 22.党的十六大,把(A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23.(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A1999年10月1日

B 1997年七月一日

C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日) 24.党的(C),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25.在任何情况下,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不得直接接受党员(B) A正确

B 错误

26.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当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A) A正确

B 错误 27.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或四年

A正确

B.错误 (党章规定,基层委员会任期为三年至五年)

28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A)

A正确

B.错误 29改革开放初期,党开放了(A )经济特区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30.党章规定,凡是重大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都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A)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 会议决定

B书记决定

C委员会决定

D 党员决定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C)

A2013年9月8号

B 2013年10月9号

C 2013年11月9号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时间2014年10月20到23号;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时间2015年10月26日到29日)

32.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D)

A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与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3.(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A 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34.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B) A 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

C十一届三中全会 35.党章规定: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民主,(A),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 A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B 保障党员权利

C 履行党员义务 3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A 第一国际的成立

B苏维埃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7.对于严重触犯刑法的法律的党员,党内必须(D) 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D开除党籍

38.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面临着(A) A 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的考验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39.(C)是决定一个政党,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A 执政能力

B 领导水平

C 人心向背

40.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五位一体

C 与时俱进 41.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C)

A 改革开放

B 科学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2.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五位一体

C 与时俱进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C)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长期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 A 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4.党的十八大对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新的表述,其中国家层面是(A) A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B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社会层面) C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个人层面)

45.(A)是兴国之要,是我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开放 46.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B) A 执政能力建设

B 城乡发展一体化 C 新农村建设

47.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A)发展 A 民主广泛 多层 制度化

B 多元化,制度化发展

C高效化,民主广泛发展 48.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B)制度 A 集权部门

B 小部门

C 决策问责和纠错 4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A)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B 振兴教育

C. 民主建设

50.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D)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更多文化食粮。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发展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 以人民为中心

51.中国奉行(C)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A 进攻型

B 保守型

C防御型

52.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推进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B)

A 责任制

B 票决制

C问责制 53.(A)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

A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4.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C)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A反贪污行贿法律

B 反行贿受贿法律

C 反腐败法律

55 共青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事业单位的团委员会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C)的会议。

A 同级党政联席会

B 同级党的常务委员会

C 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 56.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C)开放型经济体系。

A 互利共赢 多元发展 安全高效

B互利共赢 多元发展 安全可持续

C 互利共赢 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 57. 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C)的制度

A 责任承包制

B 集体会议决定制度

C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结合的制度 58.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的产生可以直接采用(B)方法进行正式选举 A 等额选举

B 差额选举

C毛遂自荐

59. 党员对党的决议有意见时,最正确的方法是(B) A 声明保留,向上级反映,待上级复议后再坚决执行 B 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声明保留,并向上级组织反应 C 发动其他党员和群众,广泛与他们交换意见

60 (C)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并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61 (A)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 全民族文化 62 现阶段,党员的党龄从(C)算起

A 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起

B 党委审批通过之时 C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时 63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 少数服从多数,下级负责上级

B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 民主集中制 64.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A)人以上的,必须要成立正式的基层组织 A

B 4

C 5 65.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时间一般是(B)年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66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A)

A 1921年7月1日

B 1921年7月23日 C 1922年7月1日

D 1922年7月23日 67 (A)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以德治国

B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C)

A 保持思想上的坚定性

B 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性 C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9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A) A 重要法宝

B 根本保障

C 关键环节D 首要前提

70.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C) A 改革

B 学习

C 创新

D实事求是

71.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A)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

A平等,团结,互助

B平等,团结,尊重

C团结,互助,服务

72.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A),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

A 自身建设

B 组织建设

C 思想建设

7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挥发展观必须自觉地把(A)列为核心立场

A 以人为本

B 全面协调

C 统筹兼顾

D 可持续 74.中共一大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是(C)

A李大钊

B 毛泽东

C陈独秀 7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A加强教育

B 改善民生

C 反腐倡廉 76 (A)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A群众观点

B 发展观点

C 平等观点 77.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 思想建设

B 作风建设

C 组织建设 78 中共一大在(B)开幕

A 南京

B 嘉兴南湖

C上海 79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

A 执政为民

B 为民谋利

C 以民为本

D 实现共产主义 80 党章规定以下哪个环节会面向党章宣誓(B)

A 交入党申请书

B 成为预备党员

C 预备党员转正

81 目前,申请入党的人在年龄上是不是必须具备年满十八岁的条件(A)

A 是

B 不是

C 视情况而定

82 高校毕业生党员,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C)

A 保留在学院

B 保留在学校

C转往单位党组织 83 现阶段,私营企业主是否可以入党(C)

A 可以

B 不可以

C视情况而定 84.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是不是一种党纪处分(B) A 是

B 不是

C 视情况而定 85.五位一体理论不包括下面那个选项(C)

A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B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C 文明道德建设 社会法治建设

(五位一体: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86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C)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7 建设(B),是关心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A 政治文明

B 生态文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8预备党员转正手续的一般顺序是(D)

1 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2党支部提出意见 3 报上级党委审批

4 支委会审查

5 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6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A 2 1 4 6 3 5

B 2 1 4 3 5 6

C 5 3 6 2 1 4

D 5 2 5 4 1 3 89党支部每过(C)时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90 党支部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B)同本人见面 A 可以

B 必须

C 不

91 支部大会上,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具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B),才能通过接受预备党员的决议

A 1/3

B 1/2

C 3/4

D4/5 92 党章规定,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C) A 20个学时

B 30个学时

C 40个学时

D 50个学时 93 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C) A 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开除党籍 94 留党察看的期限最多不超过(C)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9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C)的基础 A 凝聚力

B 创造力

C 战斗力

96 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支部应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B)

A 把他除名

B 劝他退党

C 继续教育

97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C) A 开除预备党员

B 保留预备党员

C 取消预备党员 98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C)

A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B 可持续发展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9 党的(C)都无权剥夺党员的权利

A 上级组织

B 党中央

C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 100 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B)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A 报刊杂志

B 党报党刊

C公众场面 二 多选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ABC)

A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反向 C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2.下面哪几项属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ABCD)

A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 C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3.发展党员,必须有(BD)名做入党介绍人

A 一名

B 二名

C 预备党员

D正式党员 4.党章规定,党必须在(AC)范围内活动

A 宪法

B 党纪

C 法律

D 法规

5.申请入党的人,必须要经过(A)通过和(C)审批 A支部大会

B 支部全体成员

C 二级党组织

D 上级党组织 6.党的领导主要是(ABC)

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D 行为领导 7 党章规定如何对党员进行组织管理(ABC)

A每位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B 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

C 不允许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D 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规定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8 下面哪几项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ABCD)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 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AD)

A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党一百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建国一百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ABCD)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1.从申请入党到成为一名党员必经的程序是(ABCD)

A 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B 被确定为发展对象

C 进行政治审查

D 预备党员的转正

12.(B)年召开的(D),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1977年

B 1978年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ACD)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 帝国主义

B 殖民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封建主义 14 各项工作都要把(ABD)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D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5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指的是(AD)

A 唯物史观

B 两个必然理论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学说 16.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指的是(ACD)

A 批评和自我批评

B 艰苦奋斗

C 密切联系群众

D 理论联系实际 17.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ABC)

A 统一战线

B 党的建设

C 武装斗争

D 思想政治工作 18.党管人才主要是(ABCD)

A 管宏观

B 管政策

C 管协调

D 管服务 19 党章总纲提出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抓紧(ABC)

A人才强国战略

B 可持续发展战略

C 科教兴国战略

D 和平发展战略 2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ACD)

A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 关键在坚持群众路线 C 核心在坚持党的积极性

D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1 党按照(AD)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A 和平统一

B 和平发展

C 祖国统一

D 一国两制 22.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CD)

A 中央政治局

B 中央书记处

C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央委员会 23.进入新世纪,(ABC)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

A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B 完成祖国统一

C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 推进党的建设 2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成立(BD)

A 发展改革委员会

B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C 国土安全局 D国家安全委员会 25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CD)

A 先锋

B 生力军

C 助手

D 后备军

26.我们要始终坚持(A)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D)的共同立场,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A 一个中国

B 保持现状

C 祖国统一

D 九二共识 27.以下(ABC)属于对党员的处分

A 警告

B 严重警告

C 开除党籍

D撤销所有职务 28.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C)

A 密切联系群众

B 党员群众人数较多

C 脱离群众 D 贪污腐败 29.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ABC)

A 表决权

B 被选举权

C 选举权

D 否决权

30.“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A)为主题,以(B)为主线

A 科学发展

B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C 改革开放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1.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ABC)政党

A 学习型

B 创新型

C 服务型

D 纯洁型 32.出现哪几种情况,党员视为自动脱党(ABC)

A 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

B不交纳党费

C 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D触犯了刑事法律 33.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ABC)以外,其他的与正式党员一样

A 表决权

B 选举权

C 被选举权

D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的权利 34.党章规定,党必须要按照(BD)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A 把握全局

B 总揽全局

C 领导各方

D 协调各方 3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决定()

A 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基础不动摇

B 坚持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C 需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D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民党 36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由(B)召开,每(D)年举行一次

A 中央政治局

B 中央委员会

C 四年

D 五年 37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基本要求是(ABCD)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坚持民主集中制 38.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的说法正确的有(BCD)

A 只要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一年后就可以转正

B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正

C 预备党员转正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D预备党员转正必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39.党章规定,党的组织关系是由(ABC)组成的 A 中央组织

B 地方组织

C 基层组织

D 共青团组织

40.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一年后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要经过(A),预备期延长时间不得少于(D)

A 一次

B 两次

C 半年

D 一年 41.发展党员政策,必须认真贯彻(ABCD)的方针

A 坚持标准

B 保证质量

C 改善结构

D 慎重发展 42.党的基本路线规定要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经济发达

B 精神文明

C 政治民主

D 文化繁荣 43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

A 立党为公

B 团结群众

C 执政为民

D 与时俱进 44.科学发展观同(ABCD)一起确定为党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5.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ABCD)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A 互不侵犯

B 互不干涉内政

C 平等互利

D 和平共处

4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AB)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 依法治国

B 以德治国

C 以法为主

D 依德治国

47.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AD)社会主义文化

A 繁荣

B 改革

C 创新

D 发展

48.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列均属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有(AC)

A 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

B 张德江,吴邦国,刘云山 C 王岐山,刘云山,张高丽

D 李源潮,孙政才 ,韩正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名单: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49广开言路,建立健全(ABCD)的制度和程序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决策

C 民主管理

D 民主监督

50.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BCD),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A 公平执政

B 民主执政

C 科学执政

D 依法执政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试卷

(一)

参考试题一: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30%)

1、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 来去自由 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 原籍 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受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由有关机构提供全面的免费代理服务。

2、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 管理类 和 证照类 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3、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 个体经营 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4、高校毕业生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或,实行 3 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合格的,有乡镇(街道)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一般3年一签。在聘用期内,其人事关系、 档案 等统一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机构免费代理,其党、团组织关系应迁转至所在村和社区。

5、对在农村和社区工作 2 年以上,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通过法定程序使其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并及时推荐为乡镇(街道) 后备干部 ,条件成熟的,可推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选。

6、国家为拓宽就业渠道施行的“五大计划”是指: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和地方欠发达地区志愿者服务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三支一扶”计划 、大学生村官计划 、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服务计划。

7、职业测评是一种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的各种 心理 特征的方法。

8、湖南大学就业信息网的网址是 http://scc.hnu.cn:8080/ 。

9、就业报到证时间通常为 6月底至7月上旬 ,故学生毕业离校时有可能不能随带,由学校给予寄发,因此各毕业生必须认真填写详细通讯地址(要求能自己亲自收阅)。学校将以 挂号信 形式寄发或转交给毕业生。

10、毕业生应妥善保管好本人的户口迁移证,谨防被盗或遗失,毕业时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要根据户口迁移证上注示的有效期及时到报到单位的所在地 派出所 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11、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可等落实单位后办理落户手续,也可在未落实单位前先去报到地 人才交流中心 办妥 人事代理 手续,委托管理本人档案及户口等关系。

12、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条件。

13、一份有效的就业协议书必须由 毕业生、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有些还需省级主管毕业生就业的行政部门)、学校共同签署意见、盖章。

14、面向市、县、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报到的程序为:

(1)凭学校发给的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人事局或教育局报到 ;(2)到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到; (3)到具体用人单位报到;(4)最后办理落户手续,签订劳动合同。

15、毕业生办理就业调整手续时,须携带如下材料:

(1)就业报到证 ;(2)毕业证书;(3)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调整审核表。

二、选择题(20%)

1、今后将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几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B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国家要争取用3年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几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A )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3、下列做职业测试的错误方式是( D )

A、一次完成 B、持平静的心态、放松的心情作答 C、以自己的第一感觉作答 D、应该选择正确答案

4、劳动合同具有( A )

A、法律约束力 B、道德约束力 C、行为约束力 D、刑法约束力

5、下列哪项不是毕业生可选的落户方式( A )

A、办理非转农户口 B、落户亲戚朋友家 C、落户工作单位集体户口 D、挂靠人才中心

6、签应聘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户口将流向什么地方?( D ) A、档案到用人单位,户口回生源地 B、户口到用人单位,档案回生源地 C、档案、户口均到用人单位 D、档案、户口均回生源地

7、户口迁移证是由学校哪个部门负责( D )

A、学生处 B、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C、各二级学院 D、保卫处

8、毕业生户口的迁移通常在什么时候进行( B )

A、5月下旬 B、六月中旬 C、六月底 D、7-8月份

9、就业协议书上的培养方式一般写( C )

A、委培 B、定向 C、非定向

10、户口的具体管理权在( B )

A、人事局 B、辖区派出所 C、教育局 D、乡镇街道

三、简答题(30%)

1、什么是职业生涯?什么是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 答:职业生涯就是从事职业的经历,指的是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展道路。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等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2、何谓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

答: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也称就业管理部门,是指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国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各省教育厅学生处(也叫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地方上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是各地、市、县人事局干部录用调配科或人才交流中心,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是各地、市、县教育局人事科。

3、就业协议与应聘协议的区别?

答:(1)签订就业协议除了学院、学校、单位的盖章外,必须有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意见(一般指人事局、教育局、省部属企业集团),而应聘协议不需要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意见;(2)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户口、档案转至单位所在地单位主管部门,签订应聘协议的,不解决户口、档案问题,该生户口、档案转至生源所在地。

4、A同学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慎将报到证丢失,他该怎么办? 答:报到证补办:第一步,填写《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遗失补办申请表》;第二步,到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审核盖章;第三步,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及《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遗失补办申请表》到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补办手续。

5、毕业后办理改派的情况有哪些及改派流程?

答:

(一)毕业后两年内在本市范围内跨县(市、区)调整就业去向的,由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跨市调整就业去向的,由两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

(二)毕业后两年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就业去向,从市县调整到省级、中直单位,或从省级、中直单位调整到市县的毕业生,到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调整手续。

四、论述题(20%)

1、谈谈你对基层就业的看法。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书本上一些套话的运用,分差可适当拉大。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试卷

(二)

参考试题二:主观题

一、问答题:选做12题,每题5分,总计60分。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

⑴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免费发放就业协议书和湖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书,毕业生每人一套(一式四份) 。 ⑵各院系审核签署意见后加盖各系院行政公章,最后到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审核签署意见盖章。 ⑶毕业生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呈送推荐材料,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或笔试。 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⑸协议书加盖用人单位和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章后,一份寄用人单位,两份交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一份留存自已保管。

⑹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报到证》手续。 ⑺凭就业《报到证》到学院转迁毕业生档案 。 ⑻凭就业《报到证》到保卫处转迁户口。 ⑼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生择业期限有何规定? 普通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年。

2008届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超过规定的择业期,毕业生本人带毕业证书到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办理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

3、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

⑴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及熟人处获取。 ⑵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供的信息。

⑶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参加“双向选择会”获取信息。 ⑷通过参观、毕业实习了解情况。

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汇集资料。 ⑹通过打电话或写求职信咨询。

⑺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因特网获取信息 。

4、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 ⑴要注意弄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

⑵要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学校应是最后签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毕业生为图方便,要求学校先盖章,再交用人单位签章。

⑶双方协商条款的内容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一是关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服务期限等等。二是明确违约处理办法。三是考研出国问题。

5、择业期内档案、户口由谁保管? ⑴对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档案,毕业生凭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领取档案,用人单位要求邮寄的,请作说明和登记,学校代为邮寄。 毕业生持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原件(准迁证)到学院、派出所办理户口关系转移手续,未办理就业《报到证》的不能办理户口转迁手续。

⑵对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档案自次年起由长沙市教育局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统一保管。免收两年档案保管费。

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户口均由学院保管。

⑷按规定所有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应在2年内将户口转出毕业学校,否则,出现户口注销,或户口迁移困难等问题学校不负责任。 户口暂存学校期间,每位毕业生要妥善保管身份证,以免办理繁多的补证手续。由于受有关政策限制,学校对未落实就业单位户口暂存学校的毕业生不办理婚姻登记证明手续。

6、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要求将就业《报到证》签回生源地自主择业怎么办?

①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但决定回生源自主择业,要求将就业《报到证》签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的,本人须向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提出申请报告,填写《湖南大学毕业生申请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审批表》,并办理就业《报到证》有关手续。

②毕业生在生源地落实了用人单位后,凭就业《报到证》到当地教育局(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办理派遣手续。

③没有落实用人单位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教育局(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报到,并申请办理档案挂靠或人事代理手续。

7、报到证有什么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3)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4)干部身份证明;(5)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8、违约应该办理哪些手续?怎样申请新的协议书? 违约程序是:

①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上写明违约原因、原签约单位、预备签约单位及本人生源所在地等,并由系辅导员老师、主管学生工作书记签署意见。 ②将申请交至就业办。

③经学校讨论、同意违约申请后,至原签约单位开具同意违约的退函,持同意违约的退函及新单位接收函到就业办办理有关手续。 ④回就业办领取新协议书。

9、毕业生离校时应取得哪些材料? 答:毕业证、学位证:教务处发放;

报到证:学校就业办发放; 户口迁移证:学校派出所发放;

组织关系:学生党员必须到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档案:校就业办凭毕业生的报到证白色通知联转寄档案。到单位后,须关心、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已转到保管地。

10、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但不解决户口,请问可以把户口留校一年吗?怎么办理?如果在沈阳找到了接收单位,但接受单位不愿签就业协议,户口可以迁入沈阳吗?怎么办理?

答: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可是单位不解决户口,可以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在北京另找人事代理单位解决进京户口;二是申请将档案、户口迁回生源所。如果在沈阳找到了接收单位,但未能签定就业协议,户口不能迁入沈阳,就业协议书是开具就业报到证的根据,而户口是根据报到证转迁的。

11、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他们不存在迁户口及接收档案的问题,那档案怎么办?是回原籍吗? 答:可以自己联系就业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将户口和档案转入人才市场的人事代理机构,但这样一般需支付一笔费用,或者申请回原籍,无论是到人才市场还是回原籍都需要单位出具不给你解决户口的档案和证明。

12、哪些毕业生需要办理人事代理?

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但要求办理落户手续或到不能接收人事档案和户口关系的用人单位就业,均可申请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如外资企业、乡镇、区街企业、集体、私营企业、民办机构等。

13、如何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全国各地凡取得人事代理资质的人才交流中心,均可以办理人事代理。 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⑴毕业生凭本人毕业证书到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填写《代理人员情况登记表》,签订《人事代理合同书》,领取代理证,交付规定的代理服务费。

⑵凭《人事代理合同书》到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办理湖南省普通高校委托非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介绍信。

⑶凭《人事代理合同书》、介绍信、毕业证书到湖南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就业《报到证》。 ⑷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户口迁转手续。

⑸到人才服务中心报到时毕业生需准备下列材料: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身份证照片2张。

二、根据你的求职经历或虚拟一个求职岗位,请写一封求职信。要求突出自已的优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字数在300-500之间。(20分)

三、根据你自已的个性、兴趣和能力,请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20分)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试卷

(三)

一、简答题:在以下五个题中任选三个作答。(每题15分,总计45分)

(一)、影响择业的因素有哪些?

1.自身因素:人生观和价值观;受教育程度; 心身条件;个性特征;性别;年龄和阅历 2.客观因素家庭因素 ; 学校因素 ;社会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哪些特点?(胡志勇老师)

答案要点:①群体性;②时效性;③需求多变性;④形式多样化;⑤高层次性⑥年轻化;⑦初级性。

(三)、怎样认知自我? 答案要点:

①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②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己;

③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④通过内省来认识自我;

⑤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⑥通过专家咨询或者测评来认识自我;

(四)、职业测评有什么特点?

1、间接性:职业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这一特点是由职业测评对象——人的素质的特点决定的。

2、相对性:职业测评是人对人的测评,由于测评工具的局限和作为测评对象的人的素质是抽象模糊的,测评结果既反映被测者素质的基本状态,但与被测者真实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偏离。

3、客观性:测评从编制到实施,从计分到分数的解释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统一的科学程序,保证对所有被测者来说,施测的内容、条件、计分过程、解释系统都相同。这样经过科学程序进行标准化后的测评有着良好的客观性。

(五)、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1)沟通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沟通的形式;确定沟通的时间;确定沟通的地点;确定沟通的内容;考虑对方的想法

2)有效沟通技巧听、说、问

二、论述题:(第

(一)、

(二)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计25分;第

(三)题必答,计30分。共计55分)

(一)、简单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A.面临挑战:

1、从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看,大学生面临就业挑战

①下岗职工人数进一步增加;

②随着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机构精简、干部分流,政府机关引入毕业生的人数少;

③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

2、从高校毕业生数量看,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

3、从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看,大学生面临就业挑战 B.面临机遇: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政治保障;

2、高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增强了毕业生的求职择业能力;

3、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4、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二)、如何赢得面试的机会? 答案要点:

A.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明确清晰的求职目标,是赢得面试机会的首要前提条件

认识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自己的能力结构;认识自己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 ;全面评价自己,确立求职目标

B.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赢得面试机会的必要前提条件

1、主动出击,积极努力,在偶然的机会中寻求必然的成功

2、勇于竞争,大胆行动,培养把握机遇的能力,主动创造面试机会

3、不要以种种借口搪塞自己、消极被动,要振奋精神、乐观向上 C.客观了解用人单位是赢得面试机会的重要前提条件

1、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状况

2、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的途径

(三)、根据你的求职经历或虚拟一个求职岗位,请写一封求职信。要求突出自已的优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字数在300-500之间。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试卷

(四)

一、简答题:在以下五个题中任选三个作答。(每题15分,总计45分)

(一)、职业选择的标准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工资收入水平;

2、个人兴趣与爱好;

3、单位的地理位置;

4、单位性质;

5、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

6、深造的条件和机会;

7、发展机会

(二)、在现今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择业观念?

答案要点:1.积极主动择业观念;2.发展就是就业灵魂的择业观念;3.先就业后择业观念;4.面向基层择业的观念;5.专业相近、脱离专业择业的观念;6.大众化择业的观念;7.自主创业的观念;8.灵活就业的观念。

(三)、大学生与职业人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1.目的不同(取得好成绩与完成好工作的差别)

2.技能不同(记忆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需要的技能更多) 3.方法不同(个人与团体)

(四)、团队合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 双方都能够阐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2.积极并愿意解决问题;3.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

4.对事不对人,不揭短,不指责;5.达成双赢的目的,大家都获益最

(五)、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就业信息?

答案要点:1.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2.新闻媒体;3.参加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各类人才招聘会;4.利用人才服务网站或直接进入目标单位的网站;5.充分利用人际网络

二、论述题:(第

(一)、

(二)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计25分;第

(三)题必答,计30分。共计55分)

(一)、简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答案要点:①群体性;②时效性;③需求多变性;④形式多样化;⑤高层次性⑥年轻化;⑦初级性

(二)、简要谈谈你对传销的看法?

所谓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国务院于1998年发出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1,传销经营活动不符合现阶段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2,自通知发布之日起,禁止任何形成的传销活动.3,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禁各种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 一般人对传销危害的认识还是局限于影响家庭成员感情,造成经济损失,给当地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等,实际上, 传销有着更深层次的危害:

1、在经济学层面上,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建立起来.假如传销无限制发展下去,社会上人与人的信任资源将无限流失,终究会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2、在社会学意义上,瓦解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传销活动参与者多有相同的经历,就是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到外省市.参与人员中,多是弱势群体.最后结果往往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因“洗脑”过分投入,精神接近崩溃边缘.

3、心理学意义上,突破了道德和法制约束,危害人的思想信念基础.传销的"洗脑",让人不以欺骗为辱,反以为荣.传销培训出了不受道德约束的成员,即便组织被取缔,不再从事传销,已经没有正常人做不道德事时的内疚感,变得极端自私,惟利是图.这样的社会成员如果达到一定规模,社会控制体系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三)、假设现在学校行政办公室要在学生中聘用一名助管,你准备去应聘。请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写一份简历。要求符合简历的基本要求,能够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教师辞职申请书下一篇:大学健美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