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2022-08-01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统计工作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乡基本概况:xx乡位于xx市最北端,是全市唯一的xx乡,全乡四面环水,形似孤岛。2008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8个村调整为现在的四个村,有96个村民小组。全乡行政区划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17100人,4500户,全乡耕地面积21000亩,属于人多地少的地区。

当前我乡统计工作的现状

1、统计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定内容适应适应经济体制发展形势转变的需要,乡镇统计的方法制度和统计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乡镇统计工作除了农业统计外,又逐步增加了综合、劳动工资、和规模工业等统计内容。国家的农村抽样调查也逐步扩大,建筑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抽样工作逐步转移到基层,各项普查工作任务直接压了乡镇统计员身上了。因此乡镇统计工作繁重琐碎可想而知。然而乡镇统计人员地位低,难以提拔,待遇差等,造成大多数统计人员不愿意从事统计工作。尽管乡里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不是专职人员,而且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有的甚至一年几换。由于统计人员 经常调换新人,而新人往往由于缺乏对综合性较强的统计工作的了解,一时难以胜任。并且新换人员往往是非专业人士,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造成统计资料的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数据打架、瞎估冒评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统计法)规定,要撤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

2、部分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法制意识薄弱。乡镇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往是附带性工作,统计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其它工作上,统计员不能专心搞统计工作,造成乡镇统计员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统计必备的知识,难以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再加上乡镇统计人员的人、财、物权在当地党委、政府,统计人员常常不得不按领导意图更改统计数据,造成虚报、瞒报、甚至造成闭门造车现象。

3、统计服务不到位。由于乡镇统计工作繁琐,报表较多;而统计人员少、兼职多、业务素质不强、统计工作附带性强等特点,统计人员无瑕开展统计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整理 ,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再加上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部分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热情,统计工作也往往局限于马虎应付,不能保证各种统计报表准确、及时上报和国家大型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4、对统计的投入不足,统计办公条件差。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乡镇当前存在财政紧张,不用说大型普查经费,就连正常的统计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统计人员的差旅费、电话费都是自己垫付,更谈不上福利补助。乡镇统计人员工作繁琐、地位低、生活清苦,条件艰苦,严重挫伤了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对当前乡镇统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如何切实加强和搞好乡镇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为做好乡镇统计工作,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素质,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乡镇统计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提出如下思考与探索。

1、改革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当前政府各项政策和管理对统计数据的依赖不断增强,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在很xx度上决定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我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乡镇一级统计管理是直接面向农户、面向个体私营单位的,也是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统计力量最薄弱的环节。鉴于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来源严重不足,运转困难,必须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为此,对乡镇统计工作可以实行工商、国税等部门模式,执行“垂直管理”的模式,当地政府协助管理,由上级管理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实行三权在上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性,而且可以减少当地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涉,从而确保第一手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2、进一步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针对当前乡镇统计的管理较为松散的现状,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统计法.》以及现有的相关统计法律法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目标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人、财、物以及各项统计工作,管理和约束乡镇统计工作,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真实可靠。

3、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统计网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搞好当前乡镇的统计工作,必须要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勇气,对当前乡镇统计工作进行大胆创新。首先要组建乡镇综合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的统计工作。其次要整合统计资源,健全统计网络。乡镇统计工作仅靠专职统计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在各村、各单位指定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加强对各村、各单位的组织和协调,整合各种统计资源,形成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报送渠道畅通的统计调查网络。

4、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为了保证乡镇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乡镇统计的经费投入可以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级财政予以保障。针对乡镇统计工作较为繁琐,工作量较大,而统计人员待遇却低的情况,可以由上级业务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这是促进乡镇统计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上级统计业务部门要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对从事统计业务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初任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二篇:党内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党内统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料,认识党组织和党员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发展变化的规律。基于以上认识,我部把党内统计工作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从年报布置到汇总,再到分析应用,认真扎实地抓好党内统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做到统计数字准确、统计报表完整、统计程序规范、统计上报及时,较好地完成了每一年的党内统计年报任务。

一、主要经验

1、领导的关心重视,这是做好党内统计工作的保证。多年来,部领导对党内统计工作十分重视,为保证党内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年都向市财政争取年报资金;为适应年报由手工转入微机的需要,帮助组织科配备了两台计算机;为保证部里统计“不断线”,每次调整人员前,都要先选择好“接班人”,并对搞好“传帮带”提出明确要求。在党内统计年报过程中,分管领导经常给予指导,在年报会场确定、年报计算机操作培训地点选择、人员抽调等多方面,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在年报结束时,对上报本认真审阅,仔细询问报表中的指标含义、填写方法和有关要求。部领导的关心、重视,既为顺利完成年报任务提供了保证,又增强了负责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严谨的作风,强烈的责任心,这是做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关键。每年年报布置之前,都认真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确定年报单位,分发年报表格,复制程序软件,制定年报日程安排等,紧张有序,一丝不苟。召开年报布置会,认真准备,耐心讲表,帮助组织(人事)科长及微机操作人员正确理解指标含义,弄清表内、表间、对比和逻辑关系,掌握微机年报软件操作的程序、要领。对帐和上报时,认真把关核对,坚持原则,按照统计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年报质量的疑点。由于年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在年报过程中,我部同志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1999年是党内统计信息建库的第一年,边学习,边实践,在扬州市率先完成了建库任务。今年,又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xt2000的测试工作。

3、加强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业务素质,这是做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前提。按照我市党内统计年报分工,组织部负责牵头、审核和汇总,党委(党组)负责填写。因此,党委(党组)年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全市年报的质量。为此,我部年报会,除“以会代训”外,近几年,根据计算机在党内统计工作的广泛应用,每年都搞一次专题业务培训,系统讲解运用计算机进行党内统计的日程、程序、操作要领。为纠正基层年报中错误,释疑解难,负责年报的同志还经常深入基层,手把手进行指导,使得年报上报质量不断提高。

4、运用党内统计成果,为党建工作服务,这是做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计的目的在于运用成果,在研究确定每年党建工作思路时,我部都能够自觉地运用年报统计的成果,对有关数字进行分析研究,肯定所取得的成效,排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把薄弱环节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三年规划。如,针对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女同志偏少的现状,我们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努力扩大源头,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新党员中35岁以下、女同志的比例;再如,针对政府部门党组织设置不健全的问题,建议市委建立健全了市直部门党组,进一步增强了市直部门管党的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市党内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照党内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新形势对党内统计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

1、对党内统计地位、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不少基层单位未把党内统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组成部分,摆上应有位置,因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未对年报工作给予强有力地支持。一部分从事党内统计的同志,认为与数字打交道,枯燥又繁琐,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存在着为统计而统计或者应付马虎了事的倾向。

2、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我们目前的党内统计工作大都由组织(人事)干部和乡镇部门的打字员承担的,这一部分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人较少,前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同时,搞年报几乎是半途出家,缺乏应有的统计基本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到党内统计工作后,更感到束手无策,平时又不学习和钻研。在基层,懂党内统计知识的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会操作计算机的又不懂党内统计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

3、党内统计队伍不够稳。尤其表现在乡镇组工干部身上,每隔1-2年,乡镇党委、政府就要换届,每次换届都要进行调整,有的同志才刚刚进入角色,就被提拔交流,交流的和接替的未做好“传帮带”,年报工作的衔接严重脱节,极大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再则,具体从事微机操作的同志大都数是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近几年机构改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农村税费改革、事业单位配套改革不断,他们的去留难以保证。

4、党内统计的质量还不够好。有的对统计报表的指标含义,对比、表间、逻辑关系掌握不了,机械地参照上一年,对其中的增减变化不能够及时真实地反映;有的违背统计的规律,对生成的数据随意进行手工改动,以致一些数字变化较大,缺乏逻辑性、真实性和合理性。

5、应用党内统计成果的意识还不够强。许多单位年报完成就将年报资料束之高阁,不能自觉主动地对年报进行分析研究,为本地、本部门党的建设服务。有的同志主观上不想应用,认为年报数字枯燥、繁琐、单调,搞年报分析比较麻烦,没有必要。有的同志不会应用,就统计而统计,不能够将数字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鉴于以上不足,我们认为,党内统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对党内统计的认识,认清党内统计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组织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工作规定》,加大力度,宣传党内统计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求,将党内统计工作列入到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范畴,使基层党组织对党内统计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摆上应有位置,在时间、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保证。这样,党内统计工作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就会有信心,责任感也会大大增强,统计的质量就会有新的提高。

二是要解决统计人员的问题,最好有专人负责。统计学是一门集统计、分析、数学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统计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党内统计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内统计工作,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党内统计工作,保证党内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不能年年更换统计工作人员,确需调动时,也要做到先配后调,做好交接工作。在人员选择上,要选配党性强、工作踏实、悟性较高、具有相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党员担任党内统计工作。

三是解决现代化统计设备问题。党内统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用,将党内统计工作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长远角度看,党内统计中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进一步深入,这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向。要适应未来的现代化办公条件,一方面要配备好基础设备。而一些统计单位条件较差,自身根本无能力解决统计工作所需现代办公设备。目前,有许多独立的统计单位年终党内统计工作由组织部门帮助完成,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组织部门只是掌握整个面上的情况,而具体的情况则需要各统计单位自行进行工作。另一方面,要增强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意识。目前,有少数基层党内统计工作人员因习惯于用算盘操作,不会操作计算机而不得不请打字员帮忙,因而错误认为算盘操作较省事,只要将上年的数字加加减减即可。因此,要想方设法对宫内统计人员进行必要的计算机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微机操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四是解决退伍军人党员党组织关系滞后于统计工作时间的问题。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着退伍军人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接转滞后于统计工作时间的问题。为了将统计数据的误差减少到最小限度,最好将每年12月份退伍军人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仍先由部队统计,到次年的元月份再由部队通过特快信件的形式,将上年12月份未转出党组织关系退伍转业军人党员的党组织关系,统一寄至地方安置办或军转办,因为退伍军人回到地方后首先而且必须会到地方安置办或军转办报到。然后由地方安置办或军转办的专门工作人员将这些党组织关系转交给他们。这样做既可解决每年漏统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假党员的出现。当然,这样做要求部队和地方相互通气,密切配合。

三、新形势下对党内统计工作的初浅认识

第一,党内统计的地位

我们认为,党内统计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件,它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基本结构、发展变化及党内生活等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和党内监督,它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统计的目的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而是要将统计的成果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因此,对党内统计的资料收集、整理、调查和数据的汇总、分析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对党内统计工作的作用有个清醒的认识,积极做好统计工作。

第二,党内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党员和党组织的状况、发展变更、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党内生活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为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上级组织部门制定党的建设工作规划、方案,指导基层组织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资料,做好党组织和党员情况的分析预测。

二是对基层党组织执行有关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计划及党内生活制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揭示基层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完善。

三是为研究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第三,党内统计工作的要求

一是统计的准确性。要客观、如实、细致、全面地反映党员和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吃透统计口径,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以平时工作的一些指标来改动形成的真实数据。

二是统计的科学性。要将统计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要科学、客观,严密合理,力求做到统计的成果实用性要强,能够从统计对象的量关系中正确地反映出质的变化。

三是统计口径的统一性。作为基层统计单位要根据上级部门给定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不能随意更改口径,对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口径,及时向上级组织部门提出,以便上级党组织及时修改。

四是统计的时效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迅速地将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提供给上级组织部门,不能拖拉,否则会降低统计工作的使用价值。

总之,党内统计工作是一项有严格要求的科学工作。关键还在于人,因此,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内统计工作,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配备好统计人员,为党内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今后做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几点措施

根据我市党内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党内统计工作:

一是提高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内统计工作的认识。在组织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党内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党内统计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考核内容,纳入到党建目标考核之中,从制度上保证党内统计工作的进行。同时,督促基层党组织尽量将党内统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配备好,保证队伍的稳定。并想方设法,为统计人员配备专用的计算机,保证统计工作的保密性。

二是进一步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将党内统计知识纳入到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的内容之中。过去,我们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对党内统计知识只是简单一带而过,没有作为专门的一讲。今后,我们将把党内统计知识作为一项专门的一讲,认真讲解。同时,在每年的年报工作会议结束后,也要再次进行辅导,让基层党内统计工作者完成吃透统计指标和要求,认真进行统计工作,保证统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是在党内统计结果的运用上下功夫。当前,我市党内统计资料的数据较为真实、可靠,但基层党组织还未认识到统计结果的作用,没有将统计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为此,我市将在统计结果的运用上下功夫,由各基层党组织自行对本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构变化,提出不足,总结经验,引导各基层党组织自觉运用统计的成果。

四是采取奖罚的措施,激发党内统计工作的热情。在适当时候,我市举办党内统计工作评比,对优秀的党内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不能胜任党内统计工作的党员干部适当予以调整,以激发广大党内统计工作者的热情。

第三篇: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科学指导乡镇统计工作 提升源头数据质量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乡镇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日趋凸现,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借助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xx县统计局班子成员深入王子树乡进行专题调研,以此探求加强“双基”建设、提升源头数据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促进xx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20xx年,xx县统计局根据省、州、县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完成了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全县9个乡镇统计站于20xx年在各乡镇人民政府相继挂牌运行。9个乡镇统计站有编制19名,现实有统计人员11人,其中:新招录2人、调入1人、所属乡镇统计改革自然过渡8人。其中陇把镇统计站统计员用工方式为聘用。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统计员主要负责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配合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乡镇经济在全县总体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积极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健全统计保障体系,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至关重要。但是,经过实施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改革不彻底,改革目标不到位

纵观省、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所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都很理想,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以及对统计工作理解、重视、支持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就xx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仅仅是人的理论归属问题和统计工作的安排上有了结果,改革政策上明确的其他改革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匹配,统计人员不安心工作

统计工作无论是在统计干部的切身感受上还是在社会公众的理解认识上,都是一项非常清苦、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处于统计最基层的乡镇统计员,为完成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常年抛家离子奔走于乡村之间,却由于统计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与其他行业岗位相比,乡镇统计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因此,乡镇统计员不安心工作形成两种倾向:一是各使奇招要求调离统计岗位;二是在工作上忽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难以保证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统计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乡镇统计站人员基本是从原乡镇统计人员过渡而来,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基本上处于初始状态,因此不能满足现代统计工作的要求和需要。导致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学习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的主要因素:一是乡镇统计员在乡镇统计体制改革进入统计站时缺乏竞争性,属自然过渡,少数既没有专业知识又没有工作责任心的同志也进入了统计岗位;二是虽然在乡镇统计改革的方案中明确了人、财、物归属于县统计局管理,但由于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作经费奇缺,加之乡镇人民政府人少事多的矛盾日趋突出的实际,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在时间上、精力上、工作任务上更多的服从于乡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在办公及生活条件上更多的依赖于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因此乡镇统计站及统计人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其学习的自觉性在时间上没有得到保障,统计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四)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乡镇统计站的人员工资、办公等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除正常的公务经费外,每个乡镇统计站每年的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20xx年每个乡镇统计站的工作经费按1万元的标准由财政支付,从2009年开始按每个乡镇2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但由于县财政困难,无法将政策规定的经费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在经费难以保证的前提下,乡镇统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办公条件、统计人员的培训、外出调查等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三、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继续完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

要以法律形式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并将村级统计正式纳入统计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从网上了解到,吉林、北京、新疆、辽宁等省、市正在进行统计改革试点,实行统计垂直管理。这是统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实行统计垂直管理,其有益之处非常明显,其关键之处是可以实现依法统计,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二)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

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或直接列入中央、省级预算,然后逐级拨付;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好统计人员的经济待遇问题,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乡村两级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考虑到基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要努力实现乡镇统计计算机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改革农村统计方法制度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破除那些陈旧落后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方法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统计的全面调查,取而代之的是以方案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能及时满足各级政府需要的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这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又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强化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统,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及惩处力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调研报告由于调研时间仓促,存在问题及建议难免缺乏深刻认识和可操作之处,但我们真诚希望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机,认真解读和破解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期促进xx统计的科学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乡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一

乡 镇 统 计 工 作

调研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及时的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等职能。乡镇统计工作是农村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农村统计数据的源头,特别是在当前,面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党委和政府都将“三农”问题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统计的职责:

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

二、乡镇统计的工作范围及内容。

对当前农村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总产值及增加值的计算、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一些涉及农牧业、农村、农牧民的调查、普查。其中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劳动力构成、耕地变动、牲畜存栏、农业机械、化肥等能耗、水利建设等方面;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则较全面的反映出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条件、乡镇经济情况、乡镇企业、乡镇机构、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生活等情况。

三、乡镇统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各乡镇统计人员变换频繁,县级统计部门无法控制。 各乡、镇政府负责统计工作的同志由各乡镇安排,大部分又是年轻人,所以乡镇政府统计人员变换非常频繁。乡镇政府

在变换统计人员时,很少考虑统计工作连贯性、业务性的需要,随意性较大。各乡镇的统计人员很少有干五年以上的,一般是

二、三年,甚至各别的一年换多个。这样的变换频度是很难适应统计工作需要的。

2、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由于统计工作专业性强,人员变动频繁,基层人员统计业务培训总是跟不上步伐,造成一些统计员业务水平不熟悉,特别是新接手的同志反映统计工作非常难做。农牧业统计最原始的数据是由乡镇组织所辖各村的会计上报的,有些村会计由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统计数据从源头上就出现错误。

3、社会对统计认识和重视不够,一些统计人员统计法制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报表数字随意填写、改动,有些人报上来的数字不是错误连篇、逻辑不通,就是做过手脚。乡镇报表迟报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度。

4、人为因素的影响太多。由于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对下级考核时会把耕地保护、人均收入、产值等指标作为重要依据。乡镇统计人员业务虽然受县统计局指导,但人、财、物都归乡镇管理,因此,其工作完全受制于乡镇领导,统计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5、与各部门的数据存在差异。

个别乡镇统计上报数据与农业、牧业、林业、民政等部门掌握的数据不一致,统计数据与其它部门的数据不一致,影响到统计作为法定数据发布部门的权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统计系统的权威。

6、普查频繁,增加了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目前,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普查比较频繁,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基本上是一个紧接一个,这样的普查频度给乡镇统计的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统计法制意识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统计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管理条例》是统计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上方保剑。借统计执法检查之机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乡镇领导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证据确凿的统计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严惩,不能手软,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为才有位,要想乡镇能够认清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必须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促进乡镇统计人员和统计对象按《统计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统计。

2、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工作是业务性较强,联贯性较强的工作。统计人员的稳定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统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证。因此,各乡镇应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要严格按统计管理条例的要求,调换工作时,应征求县级统计部门的意见。在选调统计人员时,要确保统计人员的素质。

3、加强乡镇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统计工作队伍是搞好乡镇统计工作的关键。有好的工作手段和条件,也有好的制度,但必须要有“人”去做,因此常言说“一靠科技,二靠法制,归根到底靠人才”。农业统计的数据主要是由乡镇统计员上报而来的,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责任意识对乡镇统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统计员变动非常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必要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并形成一种制度,从统计的意义、统计的方法理论、统计法制、各种统计指标的理解等方面展开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认识和业务素质。各乡镇统计员反映,他们对统计业务培训也有着强烈的愿望。

4、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 《统计法》规定,统计部门数据具有法定地位,所以在乡镇统计员上报来的数据与农业、牧业、林业、民政部门等的数据有些差异时,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当前农业生产情况、变化趋势,为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一定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审核后才能公布。县统计局发现乡镇上报数与部门数据差别较大时,要先与乡镇联系、核实,如乡镇统计员的数据不是调查而来,又说不出不能保证可靠性,要求乡镇统计员重新调查,或者征求乡镇统计员的认可后以部门数取代之,而如果发现是部门的数据存在问题的,也会与其他部门沟通,告知其情况,要求他们改正,总之是要以数据真实为唯一标准。

5、纠正错误历史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由于各种原因,乡镇统计数里有一些多年来就存在的错误数据,比如:有的乡镇的上报的耕地面积偏少、有些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偏大,牲畜头数不实等,要赶紧想办法把它们纠正回来,把基数调到符合实际的水平,不能让错误的数据持续影响农业统计的质量。现在农业普查已经处于筹备阶段,农业统计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各项数据调整准确。相信农业普查后,会对以后的农业统计工作提供更好的统计环境。

XX统计工作站

2011年11月5日

第五篇:搞好党内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搞好党内统计工作问题浅析

党内统计是党的组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也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党内监督和调查研究工作。做好党内统计工作对于及时发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有关对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近年的党内统计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们对27个党(工)委的37名现任党内统计人员和27名党(工)委组织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统计工作队伍的结构看,从事党内统计工作2年及以下的21名,占57%;从事3年以上的16名,占43%。是党员身份的29名,占78%;非党员8名,占22%。参加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28名,占76%;不满1年的9名,占24%。从认识程度看,“认为党内统计工作重要的” 25名,占67%;不清楚的12名,占33%。从统计数据的利用情况看,能提供数据分析的15个党(工)委,占56%;未形成数据分析的12个,占44%。对组织委员的调查显示,有15%的组织委员不熟悉党内统计工作,有20%的基层党(工)委不知道利用

1 党内统计分析数据指导党建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及调查数字来看,当前党内统计工作还存在诸如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委重视程度不够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党内统计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党内统计工作就是上报统计报表,事小位轻,工作可有可无,统计人员可强可弱,统计分析可搞可不搞,从根源上导致了党内统计工作的“疲软”。二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工作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和有关部门党委(党组)要保证党内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开支”。实际操作中,有些单位资金投入不足,没有配备专用电脑或电脑配置较差,导致信息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统计工作草草了事,削弱了党内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二)统计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一是个别统计人员不是中共党员。党内统计数据是列入党内密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党委存在非党人员搞党内统计的现象。二是部分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部分党内统计工作人员存在对统计知识一知半解、电脑操作不熟练、党的基本知识不熟悉等现象。工作中,不注重对基础数据的搜集、登记、分析、归档,有的对表间关系数据进行人为调整,有的因对统计指标的错误理解而造成漏计、错计、重复统计等现象。三是部分基层党委统计人员不稳定。基层单位党内统计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组织人事干部,由于岗位要求,人员流动性较大,不注意工作交接,影响了党内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使统计工作易出现断档。四是部分党内统计工

2 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统计人员不能深入一线调查核实,对党组织、党员信息了解不实;有的认为党内统计工作就是单纯统计几个数字,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导致来自最基层的源数据不真实,直接影响了党内统计工作质量。

(三)党内统计数据利用率不够高。基层党组织在统计过程中,没有对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细致的分析,不会对统计数据中显现出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导致统计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真正起到服务组织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作用。

三、几点启示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当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党内统计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搞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党内统计工作是一项花费时间长、经费投入大、人员投入多的工作。如果党委不重视,就难以解决所需经费、人员问题。一要建立领导机构。要由主要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及时听取有关统计人员通过分析数据库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作为领导决策依据。二要配齐专用设备。统计程序基本上每年都有所升级,对电脑硬件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党组织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必须保留一定的党内统计专项经费,用于统计工作所需硬件设备的添置。

(二)配强统计队伍是搞好党内统计工作的基本保证。党内统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专业队伍。一是选配精干“强基”。在选配统计人员时,要拓宽选人渠道,通过选聘、调配等方式,从熟悉

3 党务工作的年轻党员干部中选拔具有较强的党性、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员。同时,各党委要明确专职党员干部负责党内统计工作,保持党内统计队伍相对稳定,如需调整,要坚持“先配后调”、“以老带新”。二是抓好培训“固本”。由于党内统计工作人员变动较快,因此组织部每年都应定期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内统计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去年以来,采取以会代训、以干代训等方式,共培训统计人员53人次。

(三)确保信息质量是搞好党内统计工作的生命所在。党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党内统计工作的生命,是有效地为党的建设和领导决策服务的基础,因此,必须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一是日常维护要“准”。新形势下,党员的身份、住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变化较快,必须要加强统计报表的时效性,确保统计结果的使用价值。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对党员的转入、转出、死亡、发展等基本情况要随时更新,做到“三不、三统一”,即:“支部不漏人、党员不漏项、项目不出错,统一采集范围、统一指标口径、统一信息项目”。二是审核把关要“严”。党内统计报表要在健全、完善党内信息库的基础上,通过党内统计系统自动提取数字生成,要通过数字审核、对比审核和逻辑审核等方式,检查有关数字的统计结果有无差错;各有关指标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无矛盾;与上年横向对比的数字是否合理;与社会经济统计有关数字是否有出入等。

(四)加强分析利用是搞好党内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党内统计工作要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就要在加强统计分析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通过积极开展统计分析,逐步实现统计服务由提供数据为主,向

4 提供数据与提供咨询意见、政策建议并重转变。去年以来,我们利用数据库信息,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进行了分析,新建党委1个、机关党支部4个,划转党支部5个;对5个党员年龄老化的村党支部向其所在的乡镇党委发出了《发展党员工作督办通知单》,责成乡镇党委在规定时间内拿出整改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桃花心木课堂实录下一篇:团结协作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