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设置及教学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业性、专家化水平不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 篇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优化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就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安排与教法、师资配备与培训、课程考核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这对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优化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高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由建设阶段迈入优化阶段。那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优化?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题学术会议交流、教师间讨论、师生访谈对话、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形式探索后发现,尽管我国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与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生源等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良莠不齐,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却是相通的,为此,本文仅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探讨如下。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性质有专业化倾向。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课当作泛专业基础课,有的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上,还有把授课对象当成医学院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待。二是偏离教学目标。一些高校违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与内在规律,没有把重点放在更多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及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上,而是放在心理咨询与治療的相关方向上,这样实际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效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以发展与预防为主,防大于治,需要咨询与矫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2.教材内容重理论且更新缓慢

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多偏重理论。无论是本科院校统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普遍存在偏重理论倾向,专业性太强,学科化太浓,且缺少可读性与趣味性。二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内容偏陈旧,且针对性不够强。三是教学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叠现象。如思想政治课中所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心理健康标准、恋爱等内容;再如,就业课中关于大学生人格气质和就业心理内容;还有其他专业课中也包含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等。尽管各个学科教材所涉及的心理学相关知识侧重点不同,但还是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

3.重视不够,安排欠合理,教法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性、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该与其它一般学科有所不同。即既要求教学方法和形式应灵活多样,也要求必须进行行为训练及互动体验,才能达到其教学目标要求。调查发现,一方面,目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高校采用两周一次课,这种隔周上一次课的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觉上造成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而且这种形式的确也导致因课次之间的时间偏长,使学习内容不连贯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授课方式,有的班级的授课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由于这种大班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师生互动体验开展,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授课形式只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无法通过行为训练及体验互动等形式渗入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却难以满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格优化、心理韧性及构建积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学科普遍存在学时不足,高校教师又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导致授课内容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心理教育的浅层次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4.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担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师资配备而言,一方面,由于受限于高校办学条件,人员编制及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课的专、兼职老师与大学生的配比还没完全达标,一些民办高校则更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相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职老师与学生的配比是:1︰5000,兼职配比标准是1︰500,但实际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并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配比,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好多来自民办高校其他学院部门的兼职,如有思想政治专业老师、专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

另一方面,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其理论功底较薄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和系统,加之其原有的认知模式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二是不利于开展本学科教学研究。由于部分外聘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外单位,既不便于组织与管理,又不便于开展学科的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心理咨询方面的经验。由于一部分心理学健康教育课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实践经验,不仅无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而且授课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空泛,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涉及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独特性,决定了该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解决其理论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对实际技能考核评价也应有所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传统考核形式,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或40%,主要包括课程考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期末成绩占70%或60%,主要是以出卷书面考试或写结课论文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缺失学生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考核内容。在当代社会注重学生由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的今天,如何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形成评价,也是有待改进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1.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为前提。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错误导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课程,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课来对待,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上。并要摈除学科化导向,应尽量减少过于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上,在原有基础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与发展,以优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创新、实用与针对性

一是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身特点,改革并精选教材内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并力求解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二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那些更贴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3.提高认识,合理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观,站在未来社会发展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这一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改进办学条件,开展小班上课。利用小班上课这种教学环境,使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测验、行为训练、心理体验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不能只为排课方便,应重心放在便于学生学习上,逐步解决隔周上课的方式,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把握课程的全局,更要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章节学习。三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特点,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应选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利用组织小组讨论、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团體训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标的关键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加大师资队伍配备力度。具体做法上,(1)应按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配置人数符合师生配比。(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配置合理。(3)严把教师准入关。如通过把控入编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新进教师试讲认定等相关硬性条件,列为担任该课教师的基础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教师基本待遇,建设一支符合要求且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认真研究培训内容,缺什么培训什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在夯实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研室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同教学问题;开展学科示范课推广,进行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从示范中得到提高;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稿、ppt课件的

检查工作,确保教师教学文件的质量。四是保证教师心理咨询实践时间。每学期应妥善安排每位心理学科教师开展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实践,利用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教学的实效。

5.建立科学有效学科考核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当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因此课程考核须改变传统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学效果的考核模式,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尝试将考核分成三块:一是注重平时教学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主动性。二是案例分析与团体活动体验分享,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和在团体活动中个人能力和素质。三是课程知识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保留原来基本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技能考核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拟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实施方法。逐步实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2]卫丹,赵毅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教育,2016,(08):146-148.

[3]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03):31-42.

[4]伍明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5):107-109.

作者:韩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 篇2:

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 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设置及教学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业性、专家化水平不高。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历史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改善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提高受教育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教育内容包括解除心理困惑、排除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开发潜能等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该教育活动的称谓不尽相同。

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强调对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和发展性研究,比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卫生等名字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内容更加丰富广泛,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大陆兴起,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是高等教育与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其契机是1984—1989年,大量留学人员归国,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198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大陆第一个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之后,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到1986年底,全国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1]。

1.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史

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1发起实验时期

198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经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招收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29人,这是我省第一届心理学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为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

1991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成立了名为“心苑”的心理社团组织,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聘请省内心理学、医学等学科专家作为顾问。主要专家有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吴万森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神经内科主任銘焕斌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生理心理学家王明义教授、黑龙江大学犯罪心理学家孙汝廷教授等。

在此影响下,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等高校陆续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先后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调整规范时期

2002年7月,为进一步有力推动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我省高校实际,经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策划,对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做出战略调整。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由工作较好的院校主管领导担任,一线专家及骨干教师担任正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形成了领导搭台、专家唱戏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委员会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调整后的专业委员会在坚持科学研究的宗旨下,重点推进了事关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局的三项工作。即,编一本教材(2005)推动教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建一个网络平台(龙江高校心理网)加强工作交流与宜传;实施“百师工程”(即在2004-2005年两年时间内,在全省高校中培养100位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

2008年起,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龙江五月阳光行动”,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09年,黑龙江省再次组织省内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编写并出版了一套六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并且在威海召开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3推广应用时期

2007年1月19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800多名代表及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齐聚冰城,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

2008年5月22日,四川汶川地震,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学生工作处处长金宏章教授接到教育部指示,作为全国高校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5月27日,应四川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请求,经教育部同意,由40多名高校教师组成的黑龙江省高校第一支灾后心理援助志愿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对赴四川灾区的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四川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实施点对点协助支援工作。

2012年1月9日上午,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承办的“2011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暨表彰大会”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培训中心报告厅隆重召开。

2.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2.1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及工作队伍情况

黑龙江省74所高校,目前全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有55所,占74.32%。机构隶属关系较统一,有83.63%(46所)隶属学生工作部,其它设置在团委、就业处、心理学教学科研部门、校医院等。但机構名称不统一,有叫心理咨询委员会的,叫心理教研室的,叫研究所的,叫工作室的,更多的称为教育中心、辅导中心或咨询中心。有专用咨询室和工作地点的学校共51所,占68.9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专职人员少,编制不确定,在53所已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高校中共有专职人员152人,平均约3人,兼职人员主要由学生工作干部、两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全部通过国家心理咨询资格认证。专职从业人员中学历层次较高,但专业背景复杂,第一学历为教育学或心理学专业的不足50%。没有人在国外以学位形式获得心理咨询教育的培训。

2.2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心理发展辅导与训练、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及科研等。

目前,黑龙江省74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中有61所(82.43%)对新生采用UPI等测量工具进行心理普查并为在校生建立了心理档案,57所学校实际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每年接受此项服务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1.5%;53所学校(71.62%)开展电话热线服务;64所学校(86.48%)建立有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训练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就业指导等方法来实施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指导学生社团等方式落实的。74所高校都在每年的5月25日左右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活动,有36所学校定期编辑发行心理健康刊物。

开设心理学及心理教育课程的有67所(90.54%),但课程名称、内容、教材五花八门,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学校45所(60.81%),其中24所(53.33%)使用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2.3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研情况

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特色。哈尔滨医科大学创立的“三位一体”、“四个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黑龙江大学提出的“四个一”工作模式、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倡导的“3595”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本土化”咨询理论的研究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利用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近三年,74所学校开展和承担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组织,金宏章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平均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0多人次,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编写教材50余种。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3.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已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与支持、专业委员会业务组织指导、骨干院校带头、职能部门检查督办、全省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和良好的工作局面[2]。但是,根据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来看,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大学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与服务,但是,各校情况不平衡,区域特征明显,差距在逐渐拉大。3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专用咨询室和工作地点的学校只占38.88%(14所),有独立心理健康教育經费的只占22.22%(8所)。从心理咨询室建设上看,仅有不到10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硬件建设具备国内高校先进水平,配备有专业设施,只有20多所学校设立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专业设施配备投入不足,咨询与治疗的模式、手段单一化,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激励措施不到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2课程设置及教学没有达到统一要求,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所提出的一个本土化的概念,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操作还有待统一与规范。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12年颁布了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32学时、2学分。但目前各校并没有认真执行,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情况比较复杂,所用教材五花八门。甚至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根本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水平不高

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基本上还是一个隶属型机构,存在着缺乏相对的独立地位及机构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全省只有黑龙江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独立核算的副处级单位),从业教师在高校中身份模糊,绝大多数从业者是兼职人员,且教师素质不高,专业背景多种多样,第一学历专业为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只占到不足五成,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大多数心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发挥效果和工作能力并不感到满意。

3.4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削弱了工作结果的实效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社区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团体的沟通合作,全省高校中与专科医院建立有心理患者转诊制度的不到20%。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本身力量就不强大的队伍,却又处在封闭状态中,信息上互相保守,技术上互相封锁,工作上是守株待兔。这种状况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3]。

参考文献:

[1]朱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历史、现状及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金宏章等.推进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化进程与专业化水平的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心理教育模式研究”(1253xs17);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心理健康模式研究”;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王昕(1969-),女,籍贯:哈尔滨市,副教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吕彬江(1968-),男,籍贯:哈尔滨市,副教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王昕 吕彬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论文 篇3: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及防控研究

摘 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频发,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而在当前阶段,就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开展的防控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为进一步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提出未来要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以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个层面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为主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依据分级防控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级判定,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社会支持;分级防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并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对于逐渐步入成人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个人、家庭、高校、社会为主体建立完善的危机防控工作体系,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产生的原因

1.多元价值观的内化冲突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相比之下较为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会产生文化堕距,而且还直接造成了市场化环境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在潮流的最前端,因此相比其他社会群体会更加直接地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繁杂而难以辨别的信息更加大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难度,使之常常难以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常会产生困惑、矛盾的心理,部分原因是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内化冲突导致的。

2.学业与就业压力

学习内容上,大学的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多样且专业性增强;学习方式上,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需要学生的自主性。高中阶段强调重点、布置任务的强干预型教学模式与大学随堂授课、期末考核的教学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之下要求的松弛会使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1]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内卷”开始成为高校之中的普遍现象。大学生为了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付出更多努力,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付出的成本却因为相互竞争而不断提高,于是导致了压力源的叠加。

3.应对技能的缺乏

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复杂的社交关系、独自面对经济或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外界帮助,甚至对心理咨询等防控措施产生畏惧心理。由于脱离了原本的生活环境,不能和朋友、家人及时进行沟通,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堆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高校对于心理危机防控工作执行不到位造成心理危机应对资源的缺失,校内宣传力度不足以致防控工作相关信息不对称,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在心理危机应对技能上的缺乏。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动态性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普查,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一次性的新生普查实际上并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也无法完全达到心理危机识别工作的目的。普查工作通常以线上问卷形式开展,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很难保证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绝对全面的覆盖。整个大学阶段中的后续筛查工作缺失,高校对于大学生后期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无法做到早发现、早识别,这些都反映出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动态性不足的问题。

2.专业性不足

校内专职人员的配置安排与出现心理危机状况的学生数量比例失衡,作为防控工作储备力量的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辅助工作人员未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另外,高校与专业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机构联系不足,没有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对于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没有完备的应对措施和应急方案。

3.系统性不足

高校内防控工作的系统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新生普查结果的应用没有落实,后续防控工作方案的具体执行不到位。校内没有明确建立起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防控职责不明确。另外,社会中没有形成整体的防控体系,人們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有责任去避免身边危机事故的发生。“自杀危机干预是每个人的事”。[2]但这样的观念在社会中尚未明确,导致在相关问题上的社会支持缺失。

4.切实性不足

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题意识暂未落实到相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上。大学生心理危机背后蕴藏的不仅仅是高校教育问题,还有社会支持机制以及潜在个体风险防控问题。现有研究已经提出的措施及政策,并未完全得到切实的执行和持续的反馈,这是当前防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实践、反思,才能检验目前社会心理防控体系存在哪些漏洞,从而对现有政策进一步加以完善。

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性行为”。[3]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中,可以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视为社会支持的精神手段。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主要层面构成的社会网络则是社会支持的主体,全体大学生是社会支持的客体。学者胡慧安曾针对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提出三级防治模式,她将自杀行为和不同阶段的防治工作进行区分,认为初级防治工作的服务对象为一般青少年,二级防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自杀意念的危机人口,三级防治工作则针对已经发生过自杀行为的青少年。[4]依据分级防控的理念,我们可以按照心理危机的不同程度对大学生进行分级判定,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危机防控体系。

1.初级防控工作

初级防控工作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这一阶段的防控措施强调预防性,要求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状态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不仅需要开展高校宣传教育工作,更需要大学生周边朋友、家庭等亲密关系参与到防控工作中。同时,充分利用好媒介手段及资源,在社会中形成初步、整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

第一,伙伴及家庭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转型过程中各方面的变迁对大学生造成的冲击只依靠个人力量常常难以缓解,亲密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周边人群要增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变化、舒缓压力,从源头上降低心理危机状态产生的可能性。要持有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及时察觉大学生行为上的异常变化,了解特定行为反映出的心理状态。

第二,高校充分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的初步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向“硬约束”的转变,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注重监测识别工作的动态化,将一次性的入学心理普查和常态化的心理健康状态评测结合起来,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启用。要加大专职人员配比,提高防控工作专业化水平。

第三,充分发挥媒介技术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在社会中传递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传播积极乐观、自信自爱的生活态度,将心理危机防控意识输出为常识性社会观念。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危机防控专业知识,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开展线上咨询工作。确保线上心理咨询渠道的有效性、合法性,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政策,规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

2.二级防控工作

二级防控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具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这一阶段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治疗性。要发挥线上线下联合机制的作用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实施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提高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5]提高其自身心理危机应对技能水平,在必要时给予医学手段援助。

第一,完善高校内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评测结果,运用专业技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评估。要落实对于辅助工作人员的系统化专业培训工作,切实发挥储备力量在防控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个人”的四级预警网络,[6]加强日常预警防控工作,并充分发挥校内心理咨询室的积极作用。选取个别高校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防控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构建协同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校外建立心理危机防控共同体。推动建立大学生极端行为预警数据平台,线上线下预警网络相结合。[7]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分析线上发布的动态情况,更加精准地监测到可能潜在的心理危机。强化高校与家庭、社会组织的联系。[8]家校协同一体,加强沟通,对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察觉,迅速反应。加强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的联系,根据不同个案情况共同制定具体干预方案。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医校合作,必要时为目标对象提供医学专业手段的援助。

3.三级防控工作

三级防控工作主要针对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危机调适理论指出,当人们面临发展性危机或意外性危机状态时,因无法摆脱困扰从而产生自杀行为。[9]

第一,伙伴及家庭加强陪护。精神支持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会帮助大学生产生安全感,缓解部分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自身心理危机的治疗工作,帮助其重新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考虑更长远的人生规划,减少对短时期内困境的聚焦。要表达出对目标群体的同理心,善于倾听,了解其所经历的困境和所面临的危机,设身处地体会其感受和情绪。

第二,高校做好针对性后续防控工作。建立个人档案,获取详实信息资料,对重点对象重点关注。结合医学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协调安排学生学习、生活及治疗工作,配合心理危机治疗方案“一人一策”进行干预,同时注重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要注意控制处理事件的后续影响,发挥媒介手段的正向作用,减少负面信息及不实信息的散发。

第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咨询。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对高校中建立档案的对象开展定期咨詢服务,分析个体过去和当前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了解极端行为选择的原因,观察其心理危机状况变化,针对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状态,减少严重心理危机造成的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危机调适能力,面对困境时以积极态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9SRC013)

参考文献:

[1]李思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J].智库时代,2019(52):40-41.

[2]姚月红.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5(8):72-75.

[3]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25-31.

[4][9]彭国胜.青少年自杀的理论视角与干预模式综述与启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20-25.

[5]赵玉.赣州市大学生心理压力、积极心理资本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32(7):103-106,114.

[6]孙盼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诱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6):89-90.

[7]李彤彤,李坦,郭栩宁.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4):92-103.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1-07-12)[2021-10-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赵思博 杨璐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下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