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题库及答案

2023-03-30

第一篇:社会保险法题库及答案

2021年《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这是(

)

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期待

D.角色表现

2.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下列属于学龄初期社会化过程的特点是(

)

A.与同性朋友建立浓厚的友谊

B.获得亲密感

C.避免孤独

D.口头语言学习向书面语言学习的过渡

3.不属于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中自我认识的三个主要成分的是(

)

A.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

B.一般化他人

C.对别人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D.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4.不属于角色冲突的是(

)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紧张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外冲突

5.根据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6.由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指的是(

)

A.血缘群体

B.业缘群体

C.趣缘群体

D.地缘群体

7.风格化与(

)是青少年同辈群体的重要特征。

A.参与性

B.反哺性

C.冲动性

D.不稳定性

8.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是(

)

A.趣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血缘群体

9.不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组织结构的特点的是(

)

A.组织的自主性增强

B.组织的开放度增加

C.功能的全面性

D.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10.依照流动方向,社会流动可分为(

)

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B.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D.群体性流动和非群体性流动

11.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12.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

A.价值冲突现象

B.社会解组现象

C.文化严重失调现象

D.社会病态现象

13.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14.标志着犯罪社会学的形成是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出版的(

)一书。

A.《犯罪心理学》

B.《犯罪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社会学》

15.所谓小家庭是指人口数量在(

)人及以下的家庭。

A.3

B.5

C.4

D.6

16.

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这是指(

)

A.结构性流动

B.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7.

属于变迁性社会问题的是(

)

A.失业下岗问题

B.社会公平问题

C.农民流动问题

D.青少年犯罪

18、对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也即人们实际的角色行为,这是(

)

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期待

D.角色期望

19.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下列属于婴儿期社会化的特点的是(

)

A.与同性朋友建立浓厚的友谊

B.获得亲密感

C.避免孤独

D.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20.不属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中心概念“单位行动”的要素的是(

)

A.行动者

B.法律法规

C.目标

D.情境

21.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我们称之为(

)

A.角色冲突

B.角色紧张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22.依照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3.不属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点的是(

)

A.交往对象是家庭以外的伙伴

B.成员国间交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C.群体成员交往方式转向多样化

D.内聚力不强

24.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大家庭

D.主干家庭

25.从社会变迁的规模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B.渐进变迁与突发变迁

C.进步变迁与倒退变迁

D.自发变迁与自觉变迁

26.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

)

A.变化

B.革命

C.变异

D.延续

27.依照流动方向,社会流动可分为(

)

A.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B.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C.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D.群体性流动和非群体性流动

28.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29.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

A.价值冲突现象

B.社会解组现象

C.文化严重失调现象

D.社会病态现象

30.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31.标志着犯罪社会学的形成是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出版的(

)一书。

A.《犯罪心理学》

B.《犯罪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社会学》

32.所谓小家庭是指人口数量在(

)人及以下的家庭。

A.3

B.5

C.4

D.6

33.按照社会流动是否受到限制,我们可以将社会分成两种理想类型(

)

A.流动社会和非流动社会

B.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

C.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

D.自由社会和封闭社会

34.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拐卖人口问题

D.青少年犯罪

35.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未婚家庭成员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联合家庭

B.扩大家庭

C.核心家庭

D.特殊家庭

36.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人学研究》

37.继续社会化最突出的方面是婚姻生活的社会化和(

)

A.职业社会化

B.专业知识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教育社会化

38.被称为社会生活形态的表达,是某一社会时期普遍流行的确定状态的是(

)

A.文化

B.社会化

C.文明

D.时尚

39.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大家庭

D.主干家庭

40.从社会变迁的规模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B.渐进变迁与突发变迁

C.进步变迁与倒退变迁

D.自发变迁与自觉变迁

41.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

)

A.变化

B.革命

C.变异

D.延续

42.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有总体性和(

)

A.二元性

B.普遍性

C.二重性

D.层次性

43.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本性要求整个社会更加严密地(

)

A.系统化

B.经济化

C.人性化

D.组织化

44.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

A.学校

B.伙伴群体

C.家庭

D.阶级

45.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

A.《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权力结构》

D.《中等市镇》

46.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47.(

)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

A.自然环境

B.人口状况

C.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

48.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

A.冲突理论

B.结构理论

C.交换理论

D.后现代理论

49.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空气属于(

)

A.生物资源

B.环境资源

C.矿产资源

D.替代资源

50.属于中国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

A.农民流动

B.贫富分化

C.环境污染

D.青少年犯罪

51.按社会流动是否受到限制,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种理想类型(

)

A.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

B.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D.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52.下列不属于社会控制手段的是(

)

A.宗教

B.习俗

C.隔离

D.政权

53.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研究》

D.《伦理学原理》

54.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一切偏离或违反了特定规范的行动属于(

)

A.违法行为

B.越轨行为

C.违警行为

D.违规行为

55.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次级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反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价值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57.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

)

A.米德

B.布鲁默

C.库利

D.戈夫曼

58.霍尔提出,相距45厘米到约122厘米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公众距离

C.个人距离

D.社会距离

59.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60.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

)

阅卷人

A.家庭建立阶段

B.继续抚育阶段

C.家庭扩展阶段

D.家庭收缩阶段

61.利益群体可以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是根据(

)

A.群体目标特点

B.群体组成形式

C.群体结构

D.群体功能

62.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

)

A.沟通控制

B.预先控制

C.反馈控制

D.现场控制

63.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组织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巴纳德

B.摩尔斯

C.洛斯奇

D.法约尔

64.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A.价值要素

B.规范要素

C.组织要素

D.设备要素

65.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

)

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

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

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

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

66.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

)

A.城镇社区

B.集镇社区

C.乡镇社区

D.村落社区

67.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

)

A.过程目标

B.根本目标

C.任务目标

D.基本目标

68.伦斯基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进化论

B.符号论

C.冲突论

D.功能论

69.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

C.结构流动

D.竞争流动

70.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文化

D.偏差心理

71.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72.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

A.内在控制

B.内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内心控制

73.常见的恐怖活动形式之一是(

)

A.民族主义

B.极左翼

C.黑社会

D.劫持飞机

74.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

A.长期性思想

B.整体性思想

C.全球性思想

D.全局性思想

75.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

)

A.社会改良

B.社会革命

C.社会进步

D.社会改革

76.(

)也叫成就角色,指依赖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规定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

77.

社会学家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期望的执行情况将角色划分为(

)。

A.

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B.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C.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D.工具性角色和表意性角色

78.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被称为(  )。

A.表意性角色              B.开放性角色

C.工具性角色              D.规定性角色

79.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回答了“人为什么表演”和“人怎样表演”两个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他发展了角色扮演的概念。他的理论被称为(  )。

A.符号互动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想象性预演                D.拟剧理论

80.继续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方面是(  )。

A.婚姻生活的社会化             B.职业社会化

C.A和C                  D.以上均不对

81.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叫(   )。

A.再社会化                 B.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82.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被称为(  )。

A.再社会化                 B.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83.下列不属于社会化理论的选项是(   )。

A.库利的“镜中之我”            B.米德的“一般化他人”

C.社会交换理论               D.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

84.埃里克森“八阶段论”中,中年期是(  )的时期。

A.形成创造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完美感,避免绝望感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避免角色同一性的缺失

85.弗洛伊德认为,(  )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潜意识

86.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媒体

87.

媒介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

)上。

A.

网络

B.电视

C.报纸

D.书籍

88.

中国社会化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方面。

A.

道德社会化的诸多困境

B.成人继续社会化面临的困难

C.A和B

D.以上均不对

89.

因某种宗教信仰而进行祷告、禁欲生活,因慈善事业而捐款、义务服务,这些都是(

)的行动范畴。

A.

目的理性

B.价值理性

C.情感行动

D.传统行动

90.

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互动发生在至少两人之间

B.社会互动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

C.社会互动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D.“英雄联盟”游戏不是社会互动

91.

社会互动至少是发生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因此,(

)就成为了社会互动的关键环节。

A.

意义理解

B.情境

C.外表

D.语言

92.

下列不属于竞争的特点是(

)。

A.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B.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

C.竞争者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D.竞争的目标在于打败竞争对手

93.

行动者对于同一稀缺资源而采取的斗争性的社会行动,指的是(

)。

A.

冲突

B.竞争

C.合作

D.调适

94.

不属于社会群体的特性是(

)。

A.

成员之间具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群体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多数群体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D.多数群体没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95.

下列不属于次级群体的是(

)。

A.

军队

B.企业

C.学校

D.家庭

96.社会互动至少是发生在两个社会成员之间,因此,(

)就成为了社会互动的关键环节。

B.

意义理解

B.情境

C.外表

D.语言

97.下列不属于竞争的特点是(

)。

B.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B.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

C.竞争者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D.竞争的目标在于打败竞争对手

98.行动者对于同一稀缺资源而采取的斗争性的社会行动,指的是(

)。

B.

冲突

B.竞争

C.合作

D.调适

99.不属于社会群体的特性是(

)。

B.

成员之间具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群体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多数群体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D.多数群体没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100.下列不属于次级群体的是(

)。

B.

军队

B.企业

C.学校

D.家庭

101.

(

)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因此它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A.

所属群体

B.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内群体

102.

从群体规模上来说,(

)人群体是最稳定的群体。

A.3-5

B.4-6

C.5-7

D.6-8

103.

从群体规模上来说,(

)人群体可能给成员提供最好的机会和最少的紧张感。

A.5

B.6

C.7

D.8

104.

下列不属于影响群体凝聚力强弱的主要因素的是(

)。

A.

群体与成员的利益关系

B.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

C.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

D.他群体内部冲突

105.

社会系统提供排泄敌对和进攻情绪的制度,被科塞形象地称为(

)。

A.

安全阀制度

B.水笼头制度

C.自我修复制度

D.自我保护制度

“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时期的特征。

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107.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108.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109.社会保险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11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人际关系密切

B.规模较小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111.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

消极的控制

B.外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的控制

11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

)

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11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

)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114.(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115.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16.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

论(

)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117.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

“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

此是(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18.“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19.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角色集)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20.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A.

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1.

在许多发达国家,

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22.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12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124.孔德在(

)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125.“镜中我”是(

)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鲁默

D.托马斯

126.“工作安定”属于(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12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12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12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0.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3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思

132.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异代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是(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残缺家庭

133.从众行为是一种(

)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

D、价值中立的

134.

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

A.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135.

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36.一般认为,社区概念由(

)提出。

A.德国藤尼斯

B、美国帕克

C、美国林德

D、法国迪尔凯姆

137.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38.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3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0.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41.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42.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143.科塞认为,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

)。

A、社会保障制度

B、安全阀制度

C、社会安全制度

D、社会政治制度

144.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

A.游伴群

B、消费者协

C、候车群

D、工会

145.(

)统计是根据抽样资料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

A.定性

B、定量

C、描述

D、推沦

146.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47.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社区首要的特点是(

)。

A.成员彼此交往

B.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

C.成员有共同目标

D.有共同价值观念

148.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社会问题是(

)。

A.人口与就业

B.资源与环境

C.改革与开放

D.民族与统一

149.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

A.直线式的前进

B.循环式的前进

C.波浪式的前进

D.曲折的倒退

150.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

A.人口多

B.交通发达

C.生活水平高

D.集中度高

151、社会学家(

)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A.芝加哥学派

B.斯宾塞

C.米德

D.林顿

152、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

A.社会角色的确定

B.社会角色的表现

C.社会角色的扮演

D.社会角色的失调

153、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

)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54、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社会形式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扩大家庭

155、有上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这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丁克家庭

156、霍桑实验提出了(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57、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次级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58.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反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价值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59.符号互动论的提出者是(

)

A.米德

B.布鲁默

C.库利

D.戈夫曼

160.霍尔提出,相距45厘米到约122厘米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公众距离

C.个人距离

D.社会距离

161.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162.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

)

A.家庭建立阶段

B.继续抚育阶段

C.家庭扩展阶段

D.家庭收缩阶段

163.利益群体可以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是根据(

)

A.群体目标特点

B.群体组成形式

C.群体结构

D.群体功能

164.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

)

A.沟通控制

B.预先控制

C.反馈控制

D.现场控制

165.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A.价值要素

B.规范要素

C.组织要素

D.设备要素

166.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

)

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

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

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

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

167.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

)

A.城镇社区

B.集镇社区

C.乡镇社区

D.村落社区

168.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

)

A.过程目标

B.根本目标

C.任务目标

D.基本目标

169.伦斯基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进化论

B.符号论

C.冲突论

D.功能论

170.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

C.结构流动

D.竞争流动

171.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文化

D.偏差心理

172.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173.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

A.内在控制

B.内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内心控制

174.常见的恐怖活动形式之一是(

)

A.民族主义

B.极左翼

C.黑社会

D.劫持飞机

175.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

A.长期性思想

B.整体性思想

C.全球性思想

D.全局性思想

176.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

)

A.社会改良

B.社会革命

C.社会进步

D.社会改革

177、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C

)为主。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混合关系

178、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

)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179、对社会制度提出中观层面功能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马克思

B.尼采

C.韦伯

D.默顿

180、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181.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

A.

生产关系

B.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抚养与赡养关系

182.

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

)。

A、

城市社区

B、农村社区

C、郊区

D、城乡融合区

183.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

A.

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

184、

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了

剩余产品;二是出现了

(

)

A.

奴隶主

B.暴力

C.私有制

D.奴隶

185、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

A.

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186、

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A.

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87、

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

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188、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

F·滕尼斯发表的(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

《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189、

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

A.

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90、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

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9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

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92、

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A、

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学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93、

提出社会失范的是(

)。

A、

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194、

根据离轨行为的“标志论”解释,产生离轨行为的原因是

(

)

A.

离轨者为了缓解下意识的犯罪感

B.

社会的解体

C.

离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

D.违背官方社会控制机构制定的离轨准则

195、

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弱强,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

A.

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196、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宏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

A、

消极的控制

B、外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

197、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

(

)

A、

历史循环论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社会流动论

198、

社会进化论学说,来源于(

)。

A.

社会冲突论

B.结构功能论

C.社会循环论

D.生物进化论

199、

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

(

)

A.

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

D.社会倒退

200.

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

)

A.

民主化

B.多党制

C.世俗化

D.议会制

附:单项选择题答案

1-

5

CDBBA

6-10

CAACA

11-15

DCCBC

16—20

ACBDB

21-25

BCDCC

26-30

BADAC

31-35

ABAAB

36—40

BACDA

41-45

CADCB

46-50

ABCBB

51-55

ACCBA

56-60

DACAB

61-65

BDADC

66-70

BAACC

71-75

BAADD

76-80

BACDC

81-85

ADCAC

86-90

ABCBD

91-95

ADADD

96-100

ADADD

101-105

CCADA

106-110

CAABA

111-115

CADCA

116-120

BBBBA

121-125

BDACB

126-130

BDCDB

131-135

ABCCC

136-140

ADDDB

141-145

AABCB

146-150

ABACD

151-155

CCAAA

156-160

BADAC

161-165

ABBDD

166-170

CBAAC

171-175

CBAAC

176-180

DCBDA

181-185

BABCC

186-190

ACBBA

191-195

BACDC

196-200

CADCA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最突出的社会互动理论有(

)

A.符号互动论

B.冲突论

C.拟剧论

D.交换论

E.常人方法学

2.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文化

E.组织

3.

属于失业原因的是(

)

A.自愿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教育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4.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实证法

E.统计法

5.社会福利包括(

)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服务

D.公共福利

E.社会保障

6.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经济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城市化

D.组织管理现代化

E.人的现代化

7.社会群体的基本特性包括(

)

A.成员之间有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

B.存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多数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8.血缘关系中的暴力有哪些形式?(

)

A.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冲突

B.父母虐待子女的暴力冲突

C.子女虐待父母的暴力冲突

D.父母间的暴力冲突

E.婆媳间的暴力冲突

9.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

A.文化传承

B.结构整合

C.社会冲突

D.社会稳定

E.个人自我完善

10.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11.属于集合行为的常见类型有(

)

A.时尚

B.个人崇拜

C.骚动

D.恐慌

E.时髦

12.当代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倾向有(

)

A.社会结构理论

B.交换理论

C.社会(化)

过程理论

D.越轨理论

E.社会冲突理论

13.群体的特征表现在(

)

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14.中国目前的家庭制度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主要表现有(

)

A.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

B.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

C.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D.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E.家庭成员的个性化

15.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A.阶级理论的目的在于调和阶级矛盾和冲突

B.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C.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D.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E.阶级的划分排除了社会分层的方法

16.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17.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

A.文化传承

B.结构整合

C.社会冲突

D.社会稳定

E.个人自我完善

18.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A.规范性行为功能

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

E.抚养、赡养功能

19.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20.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在组织体制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依靠成员的志愿参与

B.不采取科层制的组织体制

C.组织机构的自主管理

D.提供公共物品

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

21.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

)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顺应

22.人类生存环境包括(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23.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信号刺激分为(

)

A.

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

D.第四信号系统

24.

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

)

A.

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群体流动

D.集体流动

25.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26.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

)

A.

社会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群体失调

D.地区失调

27.

道德是靠(

)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

人们的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法律

D.规范

28.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

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29.维科认为世界民族都经历了(

)的历史阶段。

A.神的统治

B.贵族统治

C.人民统治

D.氏族统治

30.

社会保障包括(

)几项内容。

A.

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援助

31.

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

A.

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32.

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

)

A.

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

C.社区工作

D.集体工作

33.

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

)

A.

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人口基础论

34.

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BC

)

A.财富

B.声望

C.权力

D.职业

35.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

)三种形式。

A、

乡村

B、家庭

C、邻里

D、儿童游戏群体

E、社区

36.

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区划分为(

)

A、

大型社区

B、巨型社区

C、中型社区

D、微型社区

E、小型社区

37.

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

)

A、

现实性强

B、集体的产物

C、大众传播

D、宣传重点

E、群体事件发生

38.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

A、

教育制度

B、社区行为规范

C、社会行为规范

D、法律和道德规范

E、宗教信仰

39.

我国农村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

)

A、

农村救灾

B、

“五保”制度

C、合作医疗

D、扶贫

E、文化建设

40.

集体行为的类型有(

)

A、

骚动

B、传闻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运动

E、文化断裂

41.

家庭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

A、

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E、母系或父系家庭

42.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

A、

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

E、接受社会文化

43.

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A、

愉悦功能

B、生物功能

C、抚养和赡养功能

D、休息和娱乐功能

E、经济功能

44、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

文化适应性

B、政治社会化

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技能社会化

45.

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人口

B、地理环境

C、经济和社会活动

D、文化

E、群体和组织

46.

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的特征包括(

)。

A、

稳定的职务等级

B、严格规定的职务权限

C、固定的薪金报酬

D、有个人自由并仅仅听命于公务上的职责

E、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47.

对中国社会运行与发展影响较大的人口结构问题有(

)。

A、

人口老龄化

B、出生性别比失调

C、婚龄妇女较多

D、虐待女童

E、城乡人口失衡

48.

用特定形式的社会精神和信仰来制约生活,使得社会按照集体生活的原则展开它的活动,

维护着社会进程的社会规范有(

)。

A、

风俗

B、习惯

C、道德

D、宗教

E、法律

49.

社会制度的特征有(

)。

A、

时空上的普遍性

B、强制性

C、变异性

D、相对稳定性

E、阶级性

50.

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

A、

人数众多

B、无组织

C、不稳定

D、非常规

E、自发性

51.

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

)

A、

正式的

B、正规的

C、非正规的

D、非正式的

52.

人类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

)

A、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B、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

C、人有语言能力

D、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E、人的文化适应性

53.

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

)

A、

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文化教育组织

D、军事组织

E、艺术团体组织

54、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

A.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分野的标志

B.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

C.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

D.文化关乎国家的稳定

E.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55、文化的冲突类型主要包括(

)

A.区域性文化冲突

B.集团性文化冲突

C.阶级性文化冲突

D.民族性文化冲突

E.时代性文化冲突

56、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

A.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B.文化的适应

C.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D.文化的转型

E.文化的更新

57、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主要有(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E.因特网

58、继续社会化通常发生在(

)时期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中年时期

E.老年时期

59、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主要有(

)。

A.谋生技能的再社会化

B.价值观念的再社会化

C.行为规范的再社会化D.自我意识的再社会化

E.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

60、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

)

A.角色行为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61、根据维系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志缘群体

E.趣缘群体

62、以下各种称谓在使用中有哪些与“非政府组织”的涵义相近?(

)

A.NGO

B.非营利组织

C.第三部门

D.民间组织

E.社会团体

63、农村社区的特点主要有(

)。

A.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以农业为主

B.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高

C.居民生活方式传统色彩较浓

D.社会组织较简单

E.社会问题较单一

64、按照区位体系划分法,可以将社区分为(

)。

A.基本服务社区

B.商业社区

C.居住社区

D.工业城镇

E.缺乏自身明确的经济基础得社区

65、城市社区社会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

A.具有异质性

B.具有匿名性

C.具有非个性化

D.具有多元化倾向

E.组织功能专业化

66、社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

A.强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

E.体系性

67、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

A.物质形态要素

B.精神形态要素

C.意识形态要素

D.语言符号要素

E.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68.

群体的特征表现在(

)

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69.

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

(

)

A.

说服劝告

B.调解

C.经济处罚

D.道德反省

E.舆论压力

70.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

)

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

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71.

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

A.

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E.相关性日趋增强

72.

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

A.

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

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73.

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

(

)

A.

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

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

74.

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

(

)

A.

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

75、

社会主义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A.

人口基数大.

增长诀

B.过剩人口多

C.人口素质低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E.出生率高

76.

家庭纵向关系是指(

)

A.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夫妻关系

C.婆媳关系

D.姑嫂关系

E.兄妹关系

77.

心理学家马斯洛阐述的人类需要层次包括(

)

A.

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生产的需要

D.尊敬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78.

韦伯把所有权威分为三种理想的类型,它们分别是(

)

A.

老人型权威

B.

传统型权威

C.

个人魅力型权威

D.组织型权威

E.法理型权威

79.

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

)

A.

导进整合

B.

价值整合

C.

结构整合

D.规范整合

E.

人格整合

80.

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

)

A.

出生地构成

B.性别构成

C.

年龄构成

D.婚姻状况构成

E.残疾人员状况构成

81.

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构成条件为(

)

A.

年龄

B.文化

C.

性别

D.职业

E.志趣

82.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

)

A.

家庭

B.

学校

C.

群体

D.工作单位

D.

社区

83.

下面哪些群体属于首属群体

(

)

A.

家庭

B.

社团

C.

学校

D.邻里

E.

游戏伙伴

84.

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

)

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

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

C.

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

称主夫

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

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

85.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

)

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

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86.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

A.

关于社会问题方面的社会学

B.生活形式方面的社会学

C.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学

D.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E.边缘学科性质的社会学

87.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

A.

旅游者

B.火车

C.电话、

D.报刊

E.电影

88.

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

)。

A.

民族构成

B.家庭构成

C.宗教信仰构成

D.文化教育程度构成

E.职业和行业构成

89.

关于群体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个人的简单相加

B.社会关系的实体

C.人类生产的基本场所

D.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E.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90.

现代形式的组织结构有(

)。

A.

矩阵制

B.直线职能参谋制

C.事业部制

D.职能制

E.直线制

91.

“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信息社会同

工业社会相比,有许多崭新的特征(

)。

A.

信息成为战略资源

B.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

C.先进的通讯与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

D.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

E.技术成为战略资源

9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

A.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

93.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包括哪些基本阶级(

)。

A.

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工人阶级

E.农民阶级

94.

个人社会化的结果包括(

)。

A.

获得人格和自我

B.培养社会角色

C.满足情感需求

D.实现文化转移

E.完成世代交替

95.

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

和平请愿

B.静坐抗议

C.骚乱

D.集会游行

E.暴力革命

96.

舆论控制属于(

)。

A.

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E.微观控制

97.

城市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

)。

A.

新建城市的兴起

B.农业发展水平

C.城市工业与服务业的就业增长

D.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

E.人口的机械增长

98.

社会控制的工具性手段包括(

)

A.身体惩罚

B.精神惩罚

C.组织处分

D.说服劝告

99.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00.

根据人们扮演的心理准备,社会角色可分为

(

)

A.

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自觉的角色

D.不自觉的角色

E.规定性角色

附: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CE

2.ABCDE

3.ABCDE

4.ABC

5.ABCD

6.

ABCDE

7.ABD

8.ABC

9.ADE

10.ABCD

11.ABCDE

12.ACE

13.ABCDE

14.ABD

15.BCDE

16.ABCD

17.ADE

18.ABCDE

19.ABC

20.ABCD

21.ABCD

22.AB

23.AB

24.ABC

25.ABCD

26.AB

27.AB

28.ABCD

29.ABC

30.ABC

31.ABCD

32.ABC

33.ABC

34.ABC

35.BCD

36.BCD

37.ABC

38.CD

39.ABCD

40.ABCD

41.ABCD

42.ABDE

43.ABCDE

44.BCDE

45.ABCDE

46.ABCD

47.ABE

48.CD

49.ABCDE

50.ABCD

51.AD

52.ABC

53.ABCDE

54.ABCE

55.ABCDE

56.ABCDE

57.ABCDE

58.DE

59.ABCDE

60.BCDE

61.ABC

62.ABCDE

63.ACDE

64.ABDE

65.BC

66.ABCDE

67.ABDE

68.ABCDE

69.ABDE

70.BDE

71.ABCD

72.ABC

73.ABCD

74.ABCD

75.ABCD

76.AC

77.ABDE

78.BCE

79.BCD

80.BCE

81.ABCDE

82.ABCD

83.ADE

84.BC

85.BDE

86.ABCDE

87.ABCDE

88.ABCDE

89.BCDE

90.AC

91.ACD

92.BCDE

93.ABDE

94.ABDE

95.ABDE

96.BC

97.BD

98.ABCD

99.ABCDE

100.CD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相同点。

2.简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3.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4.社会变迁的类型都有哪些?

5.简述社会角色的概念。

6.简述社会控制的概念。

7.简述社会流动的概念。

8.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社会行动的概念。

10.简述同辈群体的概念。

11.简述角色冲突的概念。

12.简述社会分层的概念。

13.简述社会化的概念。

14.简述虚拟角色的特点。

15.社会互动中竞争有什么特点?

16.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17.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18.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19.社会福利的功能有哪些?

20.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附:简答题答案

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相同点。

答案要点:1.它们均具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内涵,二者都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概念2.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核心概念和一个学术领域,又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概念和制度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者的互动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不同社会文化处境下有所不同;4.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都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制度性安排;5.从广义角度看,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2、简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答案要点:文明是一种流行中的生活形态,而文化则是一种已然形成的行业模式;文明不仅包括非物质的内容,更包括十分丰富的物质内容,而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则是非物质形态的,不包含物质对象的内容;从诞生时间来看,文化要早于文明,文明的出现是语言文字诞生后的事情;文明多反映人类积极进步的生活形态,而文化则是包罗万千的,它是一切行为模式的总和,不管是积极进步的,还是消极落后的。

3.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答案要点:社会互动发生在至少两人之间;社会互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社会互动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交互行动,包括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互动可以不仅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现代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将时空分离,实现了“不在场”的互动;社会互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同一行动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4.

社会变迁的类型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

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当各个社会要素的变化产生合力,引起社会体系大规模变化时,即发生整体变迁;局部变迁仅发生在社会某些要素自身或它们之间,有时方向和速度上与整体变迁不完全一致。2)

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凡社会变迁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时,是一种社会进步;反之,则是倒退性的变迁。3)

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社会进化是社会有秩序、缓慢的和持续性的变迁,是社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过程;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4)

自发性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是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控制。

5、答案要点: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与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

6、答案要点:一切以维持社会整合为目的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观念加以约束、引导和管理的制度或手段。

7、答案要点: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8、答案要点:是指一种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的增加。

9.社会行动

答案要点:是指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所采取的手段与客观情境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并遵循一定规范的行动。

10.同辈群体

答案要点: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类非正式初级群体。

11.角色冲突

答案要点: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而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12.社会分层

答案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3.社会化

答案要点: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正是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14.简述虚拟角色的特点。

角色扮演的随意性;角色规范的缺失;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

15.社会互动中竞争有什么特点?

竞争是针对相同目标采取的社会行动,目标不同,不会形成竞争;

竞争是针对稀缺资源采取的社会行动;

竞争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竞争目标在于获取稀缺资源,而不是打败竞争对手。

16.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一个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特有的文化、社区认同感。

17.

简述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一种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的增加。

18.

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适应环境;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实现自己的目标;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的整合;

社会制度有助于各种社会系统内部保存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规范,使之不受系统内社会成员更替的影响;

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人的社会行动。

19.社会福利的功能有哪些?

保护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促进功能

20.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

城市化;

以科层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以理性化为核心

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四、论述题

1.

请联系中国实际试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2.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3.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附:论述题答案

1.请联系中国实际试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答案要点: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就是被强制性纳入全

球化进程的历史,

1978

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

主动地、

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的各个领域之中,

这场席卷全球的大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注入了新的

活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使中国越来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1、在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投资与经

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在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

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3、在文化上,

“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

与融合的机遇。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

当然全球化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冲击与挑战。目前我国

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与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

地位。

2、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随

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

3、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并不乐观。

2.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六个层面的演化过程来说明:

第一层为结构问题层。这是指由结构性利益失衡造成、弥散在事发地区的“气”

。失衡与弥散是这层“气”的基本特

征。在一个牵连广泛、影响深远、关系复杂的社会大转型中,出现较为普遍的利益失衡问题,这本来不足为奇。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中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充分的利益诉求机制,同时也还缺乏建设“安全阀”制度的敏

感性。

许多基层政府习惯于用高压手段来处理利益纷争。

利益受到损失或威胁的一些底层群体不仅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

决,而且心中的怨气还无从发泄,造成心理严重失衡,官民对立的情绪较为普遍。威权体制这种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

突和心理对抗常常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的式来化解。很多情况下,底层的不满一方面在高压下遭到压抑,另一方面却

又正是在高压下得到积累、强化和扩散,并在寻求着以非制度化、非理性的方式释放的时机。第二层为道德震撼层。这是指某些具有“道德震撼”性质的触发事件将“气”从弥散状态转入凝聚状态。所谓“道

德震撼”指的是在社会运动刚开始时,一个未曾料想的事件发生或一个未曾料想的信息被公布,引起了人们的道德愤怒,

从而使其倾向于参加集体行动,无论是否有人对他们进行动员。‘道德震撼”强调的是一种令人震惊或眩晕的景象使集体

行动的潜在参与者的道德情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由此焕发出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热情。第三层为概化信念层。这是指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和过滤,已经凝聚起来的“气”被不断加压,使人们产生了所谓

的“概化信念”“概化信念”是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归因的共同认识,它与事情本身的真相无甚关联,而是对既有的结。

构性怨恨和相对剥夺感的凝聚、提升和再造。在当代社会,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变得甚为便利和快捷,在既

有的结构性怨恨基础上可以瞬间形成“概化信悉”

。而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公布不快,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落差。第四层是次级刺激层。如果说触发事件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初级刺激的话,那么,当事者或处置者的失当言行则构

成了次级刺激,并引爆了已处于高压状态的“气”

。有的时候,次级刺激源可能不止一个,多个刺激源可以相互叠加。也

正是在这个层面,原来具有正当性的道德震撼开始转向失去正当性的情绪发泄,群体行动从原来的“事出有因”开始转向

“于法无据”

。第五层是情境动员层。由于此时参与的人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足以使参与者藏身在集体的匿名性中,并诉诸

于情境动员,来使“气”再次加压。所谓“情境动员”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通过场景来完成的行动动员。在事件的整个过

程中,或者致力于理性维权的草根行动者没有在场,或者他们即使在场,也难以发挥主导的作用。

第六层是终级刺激层。在极其紧张的最后关头,政府临场处置稍有失当,或者控制不力,处置不及时;或者控制过

头,滥用警力,都可能引发“气”以大规模骚乱方式的彻底释放。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来说,基层政府更倾向于用

警力来解决群体性事件,动辄把警察推到解决干群矛盾的第一线。结果在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彻底激化了矛盾。这六层分布的每一层都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

随着这些分层逐次推进,

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

加。一旦这六层分布全部完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3.

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

与家

长制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建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

的,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功能、固定的规程和权威分层。科层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

科层制实行权力分层、

职务分等的原则。

组织的一切权力不再集中于一个人身上,

而是分层领导、分科负责,下级工作人员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级的决定也要得到上

级的赞同和批准。

每个管理人员都处于一定层次上。

担任中间职务的管理者既接受上级管理,

又拥有管理下级的权力。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指挥系统。

第二,因公设职。科层制内部除明确的分权外,根据因公设职的原则,进行部门科室的

划分和职务的设置,各部门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特定的工作,各尽其职。

第三,任人唯贤。组织成员要具备必要的工作能力,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一般来说,要

成为一个组织的正式成员,

必须经过组织严格的挑选的专业的培训,

以此保证成员能胜任工

作,并且根据胜任的程度,考核成员的工作绩效,作为提拔和降级的标准。

第四,照章办事。科层制内部科室的管理权限和每一职务的工作范围、职责,都有一套

明确、正式的规章制度来限定。这些规章,不会因人员的不同而随意改变。组织成员在组织

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照章办事,不循私情。

第五,管理者和管理手段分离。在科层制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具体个

人,职务是职业,不再是个人的身份。每个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向上级领导负责,而是向他

2

的岗位负责。

这样就使得终身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即使管理人员出现变更,

只要规则不变,

组织仍可以保持协调稳定地运行。

第六,公文往来。在科层组织内部的活动中,包括各项业务的处理、各种信息的传递都

是以规范性的公文为手段进行的。

公文往来减少了口头交往的非精确性,

为组织活动的法规

化提供了可能。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

科层制的管理方式是由分权制权力体系、

等级制职务体系和规范

制责任体系构成的,它分工清楚、职责分明、任人唯才,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是现代社会中

正式组织的一种理想类型。

虽然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方式,

但是,

科层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

端。比如,科层组织中等级森严,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科

室设置过多,容易造成机构的重叠,职权不明,影响工作效率;过分强调公文往来,又会产

生文牍主义、繁琐主义等弊病,造成文山会海的现象;同时,科层制只要求每个成员按章办

事,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事物的处理变得

呆板、繁琐,导致形式主义。这一切说明科层制与官僚主义有相联系的一面。

第二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读本作业题库及答案(判断题)

1、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P19

2、 2009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表明,超过一半的有就业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已经就业。 X P25

5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P8

34、 保证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是决定户改成功与否的关键。√P246

5、 彼得•德鲁克指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距离在世界范围内彻底消失,只剩下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P3

326、 表达权,是指群众具有理性的、合法的表达自己利益诉求能力。√P2

317、 传统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P11

18、 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表明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的转移。√P21

39、 从交易对象看,政府适应交易与配置“公共物品”,却不适应交易与配置“私人物品”。√P58

10、 从危机的生命周期来看,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国家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P31

211、 从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实践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计成本”倾向。√P

3211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7

213、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五成以上。P252 X

14、 党举什么旗的问题,直接决定着党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靠什么动员和凝聚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P6

215、 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P68 X

16、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P329 X第三代

17、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P328

18、 东南沿海城市带和环渤海城市带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P24

419、 法律手段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规范性的特点。√P106

20、 改革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民利益格局的微幅调整。X P359

21、 公安部门作为人口管理的法定职能单位,掌握的人口信息资源全面,对身份证号码等人口基本信息的登记最权威。√P240

22、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保证。√p22

223、 共产党不是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p9 X

24、 广泛的社区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生命线。√p18

225、 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行消失,但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延续下去。√p1

426、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p17

427、 胡锦涛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靠发展。√p36

228、 互联网的社会监督作用体现在无处不在、成本低廉。√ p348

29、 基层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p5

530、 及时更新信息,指导基层以乡镇为单位对楼栋居民实行科学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实现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p242X社区

31、 加强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管理,是应对高风险社会挑战的必然要求。√P297

32、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P2

3233、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动力。√P7

134、 健全各类社会组织,不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础。P160 X

35、 较大(Ⅲ级)危机事件,表示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P302 X

36、 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落后,这是阻碍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问题。√P2

5237、 截至2011年6月底,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P3

3138、 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是社会组织科学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P160

39、 近年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P26

440、 卡斯特尔指出:“网络社会并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我们唯一的社会结构”。√ P3

434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P68

4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P69 X

4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P69

4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P69X

45、 利益结构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群体心理的失衡,引发矛盾冲突。√P360

46、 流动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成年化,性别结构趋于均衡。√P24

447、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P1

548、 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P266

49、 民间主体的作用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保障供给、实现交换、创造财富、增进福利。 P59 X市场主体

50、 民间组织的公益性服务是指受益群体的特定性。P147 X

51、 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为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提供了可供检验的标尺。√P18

152、 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根本内容。√P18

153、 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P18

154、 奴隶制和封建制不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P109 X

55、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不是社会建设的内容。P151 X

56、 企业在财务预算中可不用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p267 X

57、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p358

58、 人口信息资源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之一,是国家制定与实施各项政策、法规和指导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P242√

59、 人民内部矛盾仅存在于经济领域。P358 X

60、 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的非阶级对抗性矛盾,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P36

161、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很短一段时间就能解决。 P361 X

62、 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壮大的土壤是群众基层自治、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三者缺一不可。√P216

63、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P8

364、 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P17

265、 社会建设的动员机制是建立协调各阶层利益的机制。√P

466、 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P

467、 社会建设的内涵,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P

468、 社会建设的原则是公平与公正。√P

469、 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安全运行。 P4X

70、 社会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P

471、 社会建设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P159

72、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P17

273、 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其标志性指标是中产阶层的比重。√p7

7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相同的性质和情况。p361 X

75、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新旧思想文化和体制的交汇、碰撞。√p359

76、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P1

4377、 社会组织不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P218 X

78、 社会组织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但不能在弥补市场失灵。X P1

5179、 社会组织具有盈利性、广泛性、活跃性、渗透性等特点。P146X

80、 社区就是指居委会。P178X

81、 实践表明,“全能政府”、“无限政府”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p153 X

82、 市场主体适应交易与配置“私人物品”,适合基于私人利益目标的“自主选择”。√p59

83、 所谓“政府是第一推动力”,是指政府曾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社会事务。√P57

84、 所谓非营利组织(NPO),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p14

485、 所谓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p18

386、 通过人口信息系统搭建的网络平台,基层服务机构不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引导信息,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p242 X

87、 突发事件监督工作包括领导的检查监督和专门从事检查监督的督查部门的检查监督两个部分。√p31

188、 完善防控体系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保证。√p29

189、 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p280

90、 网络的即时性、匿名性,使得群众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我们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没有帮助。p347 X有极大

91、 网络社会不是民主的天然平台。 (判断 )p342 X

92、 网络社会的“偶发性”、“盲目性”,使得爆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几率大大降低。p345X

93、 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权威、无中心。√p34

594、 网络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改变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p3

3295、 网络主体的可虚拟性是指主体或网民具有在性别、姓名、年龄等个体基本属性上面

的可虚拟性。√p3

4196、 网群事件一般发生在一个小范围内,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p340

97、 危机不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 P298X

98、 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的管理。√p298

99、 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危机决策主体和危机决策制度这两个方面构成。√P319 100、 危机事件爆发期,此时危机事件进入相持阶段,仍然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P303 X

10

1、

10

2、

10

3、

P303 危机事件缓解期,此时危机事件进入紧急阶段,突发性事件已经发生。P303 X危机事件善后期,此时危机事件得到有效解决。P303√危机事件预警期,主要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之初,危机征兆已经出现的时期。√

10

4、 未来流动人口的基本态势,其中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且增速加快。p243 X10

5、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p30

410

6、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p30

410

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p8

10

8、 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分为根本方法和具体方法。√p95 10

9、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 P10X

110、 信息交互平台,包括信息传送、信息收集两个系统。√p23

41

11、 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要求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P266

1

12、 一般(Ⅳ级)危机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范围之内,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p30

21

13、 一些有关民生、社会公平的主题,不容易成为网群事件关注的热点。p339 X 1

14、 意义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与利益共同性相等。p214 X

1

15、 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p266

1

16、 应对突发事件要依靠群众,现代政府管理的趋势是向“大政府、小社会”方向发展。p312 X

1

17、 拥有人口信息的政府各部门业务系统相互联系,信息系统建设从业务上都是垂直的,自成体系,各自有自己的标准规范,信息资源交换困难。p240 X

1

18、 由于网络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主体的虚拟性、数据传输的快速性、可加密性等特点,虚拟社会的管理主要依靠成员的自治与自律。√p3

431

19、 有学者指出,“市场机制是要借助和利用的工具,也是需要监管的对象”。√p6112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基本框架下,党委领导就是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做到职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p55 X政府负责

1

21、 与国外的公众参与模式相比,缺乏组织化依托是我国公众参与面临的突出问题。√p22

41

22、 在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的同时,我们既要注重“量”的提高,更要注重“质”的公平。√p36

212

3、 在危机决策原则中,在危机状态下的权力集中不是必要的。p318 X

1

24、 在危机中发生了重大问题,造成了严重损失,首先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p310

1

25、 在政治建设中,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p1

531

26、 早在1998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了首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p248X 1

27、 √ 处理社会矛盾,既是改革开放本身的重要内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p360

1

28、 政府的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p106 X

1

29、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是资助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p16

5130、 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应当以危机事件为中心。√p300

1

31、 政府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不是大势所趋。p165 X

1

32、 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P105 X

1

33、 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P10

51

34、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依法行政。P105X

1

35、 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P108 1

36、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P10

51

37、 政府主体主要的责任是制定规则、监管调控、维护秩序、提供公共物品。√P58 1

38、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229X1

39、 知情权,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P227

140、 知情权受侵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无关紧要。P228 X

1

41、 重大(Ⅱ级)危机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需要动用市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P302 X

1

42、 作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对象的特殊人群,有残疾人群体、归正人员群体等。√P255

第三篇: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盗传必究 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中“价值与尊严”的表现。

答:每个人都有他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现实中,这条价值基础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2分) (1)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2分) (2)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3分) (3)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3分) 2.简述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

答:社会小组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2分) (2)社会控制。小组成员可以在小组中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的社会角色。(3分) (3)用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2分) (4)再社会化。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其成员建立更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价值观。(3分) 3.简述中国社区服务的内容。

答:在我国现阶段,社区服务是我国目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2分)从我国社区服务开展的实践来看,社区服务一般包括:

(1)社区福利服务,即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提供的服务。(2分) (2)社区公益服务,即为家庭生活逐步社会化而提供的各种便民服务。(2分) (3)家务劳动服务,即以家庭为对象提供各种家务服务。(2分) (4)特殊群体的社区服务,即对老年人、青少年以及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的社区服务。(2分) 4.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答:并非所有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称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分)(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是有一定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5.简述案主的自决权运用的原则。

答: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里,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权力,社会工作者助人的方法是助人自助,帮助其挖掘自身潜能,以健全而切实有效的方式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担负起自我决定的责任,获得自我的成长。(4分)其运用时有以下三个原则:

(1)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2分) (2)案主的决定不会损害到他人的正当的、基本的利益。(2分) (3)案主的决定不会立即对自己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2分) 6.简述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

答:(1)地区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一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通过社区工作者发动、鼓励居民自己起来关心本社区的问题,对问题作了解,进行讨论并采取行动。

(2)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这个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方法。

(3)社会行动模式。这种模式在西方的社区工作中十分常见。它特别适用于那些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针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7.简述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答: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表现为不对称互动,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4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

(2分)(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2分)(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2分) 8.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由于老年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与个人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因而老年社会工作除应遵循一般社会工作的原则外,还应有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2分) (1)从价值观念上尊重老年人,努力理解和接纳老年人。(2分) (2)工作细致、周到、有耐心,并多鼓励老年人。(2分) (3)协助老年人自立、自决。(2分) (4)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依赖的、有目的的良好情感关系。(2分) 9.简述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的含义。

答:并非所有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称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分)(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是有一定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如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10.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答:(1)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援救措施与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地提供社会援助。(2分) (2)社会保障属于收入和物质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援助。(2分) (3)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通过保障机制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不致发生危险,所以称为社会安全。社会工作既要救助又要帮助案主发展自身能力。(2分) (4)社会保障针对的是个人和家庭问题,社会工作针对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还有社区的问题。(2分) (5)社会保障的主体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构成,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活动,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合作,是民间行为。(2分) 11.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在现代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工作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1)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3分) (2)全面发展的原则。(3分) (3)以人为本的原则。(2分) (4)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原则。(2分) 12.简述社会工作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的原因。

答:(1)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受惠于他周边的环境;

不仅从中获得维系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还从中获得亲情与关爱、机会与挑战。

(2分) (2)人在环境中,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2分) (3)社会工作不把案主的问题归结为个人的“本性不好”或道德败坏,而是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人类的各种行为,相信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许多个人问题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4分) 因此,社会工作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以增强案主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案主的潜在能力。(2分) 13.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答:(1)帮助有需要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作用;

(2分)(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与困难;

(2分)(3)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资源网络;

(1分)(4)促进人们与资源体系的互动;

(2分)(5)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1分)(6)分配物质资源;

(1分)(7)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1分) 14.简述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

答: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是通过何种形式的组织来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2分) (2)受助者的求助模式,即那些有困难者是怎样向服务提供者提出求助意愿的。(2分) (3)资源获取模式,即服务提供者是怎样获得提供给求助者必须的资源,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资源,通过何种方式对待这些资源。(2分) (4)服务提供模式,即服务提供者是如何把其获得的资源分给各种服务对象。(2分) 上述四个变量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地组合成多种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而且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体制、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的差异,他们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也会有差异。(2分) 15.简述专业意义上社会工作的含义。

答: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中的助人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4分)这个社会工作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其核心是利他主义,是奉献、慈善、爱心,是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16.简述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发展变化。

答:社会工作是非赢利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它所涉及的服务对象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多元化的,并且还随着各国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来分,社会工作的对象可以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两类。(2分)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那些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人.从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角度来说,那些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不接受帮助就难以正常生存的贫弱者是最需要帮助的。(4分) (2)社会工作的扩大对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工作本身的发展,其服务范围也在变化,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扩大对象所面临的不是生存的危机,而是生存以外的困难,是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时所遇到的困境,即个人发展困境。这时社会工作基本上属于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福利性和发展性的工作。(4分) 17.什么是社会小组工作?其特点有哪些? 答: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互助,以促使小组成员个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杜区和社会发展。(3分)其特点包括:

(1)社会小组工作所适应的小组性质,首先具有大众性或者民间性,其次是志愿性小组,其三是规模较小的团体。(3分) (2)由社会小组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小组的活动。(2分) (3)以小组情景与小组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2分)

第四篇: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判断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共)

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判断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盗传必究 一、判断题 1.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案主能够依赖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的帮助。

( √ ) 2.我国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机构,其中的社会服务人员就是社会工作者。

( × ) 3.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社会工作实践的始末。(√) 4.社会行政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属于一种行政命令。( × ) 5.现代意义上的医务社会工作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等。( √ ) 6.矫治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监狱系统内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 ) 7.家庭系统理论可以使社会工作者运用综合、全局的眼光审视家庭成员的情绪。( √ ) 8.社区工作主要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 9.中国对于残疾人就业的要求是单位按照职工人数的5%安排。(× ) 10.个案研究由案主、案情、案由三个要素构成。( √ ) 11.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为民众提供服务。( √ ) 12.社会工作具有正功能。( √ ) 13.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 √ ) 14.社会工作所涉及的是具体的实务而不涉及理论。( × ) 15.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的一生其实是饵决问题的过程。( × ) 16.社区工作可以利用“非正式的支持体系”,合理的调配社区资源,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 × ) 17.妇女社会工作不涉及男性。( × ) 18.在我国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对受害者产生身体暴力行为。( × ) 19.家庭社会作把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 ) 20.中国犯罪矫治的核心是劳动改造。( × ) 21.针对问题儿童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提供一定的社会救助。( × ) 22.社会工作督导是一项间接的服务。( √ ) 23.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替代他们做出决定。( × ) 24.妇女社会工作仅指针对妇女的服务项目。( × ) 25.最早的女性主义流派是指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 √ ) 26.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家庭中的各个成员。( × ) 27.在矫治社区工作中,比较普遍采取的矫治形式是监狱等机构矫治。( √) 28.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被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 ) 29.社会工作不把案主的问题归结为个人的“本性不好”或道德败坏,而是从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人类的各种行为。( √ ) 30.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优先考虑自己的能力。( ×) 31.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

( √ ) 32.社会行政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中属于一种行政命令。

( × ) 33.社会工作与一定领域内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直接相关的。

( √ ) 34.行为修正学派个案社会工作仅限于选择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为服务的焦点,对人的行为避免主观的推论。

( √ ) 35.尊重案主的自决权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可以让案主自行解决问题。

( × ) 36.当社会工作者必须应要求披露案主信息时,只有与揭露目标直接相关的资讯才可以公开。

( √) 37.中国犯罪矫治的核心是劳动改造。

( ×) 38.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的一生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 × ) 39.我国法律规定,所有单位必须按1.5-7%的比例雇用残疾人。

(× ) 4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富国和穷国之间在人均国民收入上的重大差别。( √ ) 41.社会工作具有正功能和反功能。( ×) 42.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得干预案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 ) 43.社会工作者向自己的督导讲述与案主求助相关的事情符合保密原则。( √ ) 44.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能力。( √ ) 45.社会工作机构的经济来源不会影响到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 ) 46.收养家庭是否收养儿童时可以自行决定,不需要通过一定的领养程序。( × ) 47.家庭系统理论可以使社会工作者运用综合、全局的眼光审视家庭成员的情绪。

( √ ) 48.小组工作者主要扮演一个治疗者的角色。( × ) 49.社区工作主要适用于农村,不适用于城市。( × ) 50.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核心功能是支持功能。( × ) 51.案主的决定只对自己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可以行使自决权。( × ) 52.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 ) 53.我国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机构,其中的社会服务人员就是社会工作者。

( × ) 54.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社会工作实践的始末。( √ ) 55.接纳是对案主抱以一种非批评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追求理解。( √ ) 56.中国对于残疾人就业的要求是单位按照职工人数的20%的比例安排。( × ) 57.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所包括的三部分内容始终处于冲突一一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 √) 58.社会工作行政是现代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直接服务工作方法。( × ) 59.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适当的表扬可以促进一个学生的不断进步。( √ ) 60.社会工作者只要忠诚、热心和富有奉献精神就可以做好服务工作。( × )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中“价值与尊严”的表现。

答:每个人都有他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现实中,这条价值基础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2分) (1)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2分) (2)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3分) (3)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3分) 2.简述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

答:社会小组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2分) (2)社会控制。小组成员可以在小组中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的社会角色。(3分) (3)用群体的力量解决问题。(2分) (4)再社会化。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其成员建立更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价值观。(3分) 3.简述中国社区服务的内容。

答:在我国现阶段,社区服务是我国目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2分)从我国社区服务开展的实践来看,社区服务一般包括:

(1)社区福利服务,即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提供的服务。(2分) (2)社区公益服务,即为家庭生活逐步社会化而提供的各种便民服务。(2分) (3)家务劳动服务,即以家庭为对象提供各种家务服务。(2分) (4)特殊群体的社区服务,即对老年人、青少年以及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的社区服务。(2分) 4.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答:并非所有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称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分)(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是有一定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5.简述案主的自决权运用的原则。

答: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里,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权力,社会工作者助人的方法是助人自助,帮助其挖掘自身潜能,以健全而切实有效的方式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担负起自我决定的责任,获得自我的成长。(4分)其运用时有以下三个原则:

(1)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2分) (2)案主的决定不会损害到他人的正当的、基本的利益。(2分) (3)案主的决定不会立即对自己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2分) 6.简述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

答:(1)地区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一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通过社区工作者发动、鼓励居民自己起来关心本社区的问题,对问题作了解,进行讨论并采取行动。

(2)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这个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方法。

(3)社会行动模式。这种模式在西方的社区工作中十分常见。它特别适用于那些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针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7.简述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答: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表现为不对称互动,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4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

(2分)(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2分)(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2分) 8.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由于老年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与个人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因而老年社会工作除应遵循一般社会工作的原则外,还应有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2分) (1)从价值观念上尊重老年人,努力理解和接纳老年人。(2分) (2)工作细致、周到、有耐心,并多鼓励老年人。(2分) (3)协助老年人自立、自决。(2分) (4)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依赖的、有目的的良好情感关系。(2分) 9.简述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的含义。

答:并非所有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称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分)(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是有一定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如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10.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答:(1)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援救措施与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地提供社会援助。(2分) (2)社会保障属于收入和物质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援助。(2分) (3)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通过保障机制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不致发生危险,所以称为社会安全。社会工作既要救助又要帮助案主发展自身能力。(2分) (4)社会保障针对的是个人和家庭问题,社会工作针对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还有社区的问题。(2分) (5)社会保障的主体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构成,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活动,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合作,是民间行为。(2分) 11.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在现代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工作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1)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3分) (2)全面发展的原则。(3分) (3)以人为本的原则。(2分) (4)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原则。(2分) 12.简述社会工作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的原因。

答:(1)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受惠于他周边的环境;

不仅从中获得维系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还从中获得亲情与关爱、机会与挑战。

(2分) (2)人在环境中,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2分) (3)社会工作不把案主的问题归结为个人的“本性不好”或道德败坏,而是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人类的各种行为,相信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许多个人问题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4分) 因此,社会工作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以增强案主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案主的潜在能力。(2分) 13.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答:(1)帮助有需要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作用;

(2分)(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与困难;

(2分)(3)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资源网络;

(1分)(4)促进人们与资源体系的互动;

(2分)(5)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1分)(6)分配物质资源;

(1分)(7)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1分) 14.简述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

答: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是通过何种形式的组织来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2分) (2)受助者的求助模式,即那些有困难者是怎样向服务提供者提出求助意愿的。(2分) (3)资源获取模式,即服务提供者是怎样获得提供给求助者必须的资源,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资源,通过何种方式对待这些资源。(2分) (4)服务提供模式,即服务提供者是如何把其获得的资源分给各种服务对象。(2分) 上述四个变量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地组合成多种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而且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体制、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的差异,他们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也会有差异。(2分) 15.简述专业意义上社会工作的含义。

答: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中的助人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4分)这个社会工作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其核心是利他主义,是奉献、慈善、爱心,是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2分)(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16.简述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发展变化。

答:社会工作是非赢利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它所涉及的服务对象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多元化的,并且还随着各国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来分,社会工作的对象可以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两类。(2分)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那些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人.从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角度来说,那些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不接受帮助就难以正常生存的贫弱者是最需要帮助的。(4分) (2)社会工作的扩大对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工作本身的发展,其服务范围也在变化,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扩大对象所面临的不是生存的危机,而是生存以外的困难,是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时所遇到的困境,即个人发展困境。这时社会工作基本上属于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福利性和发展性的工作。(4分) 17.什么是社会小组工作?其特点有哪些? 答: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互助,以促使小组成员个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杜区和社会发展。(3分)其特点包括:

(1)社会小组工作所适应的小组性质,首先具有大众性或者民间性,其次是志愿性小组,其三是规模较小的团体。(3分) (2)由社会小组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小组的活动。(2分) (3)以小组情景与小组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2分)

第五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盗传必究 简答题 1.简述老年个案工作方法中怀旧与生命回顾的区别。

答:由于老年人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实践中产生了两个独特的个案工作辅导技巧,这就是怀旧与生命回顾。(1分)(1)怀旧是指让老年人回顾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和时刻,在回顾中让老年案主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多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这是帮助老年人找回自尊和荣耀的一种工作方法。(3分)(2)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地缅怀一生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老年人重建完整的自我的一种工作方法。鼓励老年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以达到内省的目的。(3分)(3)生命回顾和怀旧最主要的不同的是,生命回顾是对整个人生的回顾,而怀旧只是回顾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时刻。(3分) 2.简述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中“价值与尊严”的表现。

答:每个人都有他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现实中,这条价值基础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2分) (1)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2分) (2)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3分) (3)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3分) 3.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在现代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工作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1)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3分) (2)全面发展的原则。(3分) (3)以人为本的原则。(2分) (4)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原则。(2分) 4.简述影响社会工作价值执行的因素哪些? 答: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确立、执行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给社会工作价值本身带来了许多挑战。(1分)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确立会受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分) (2)社会工作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受到执行者——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自身价值的影响;

(3分)(3)在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价值本身也会出现种种矛盾。(3分) 5.简述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答: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表现为不对称互动,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4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

(2分) (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2分) (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2分) 6.简述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

答: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主要从宏观层面上看一个社会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为受助者提供帮助。(2分)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2分) (2)受助者的求助模式。(2分) (3)资源获取模式。(2分) (4)服务提供模式。(2分) 7.简述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答:(1)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得自身需要的过程。(2分) (2)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2分) (3)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的。(3分)包括: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1分)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只有责任感;

(1分)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1分) 8.简述如何处理案主的隐私权。

答:作为对案主尊重的一种表现,尊重并维护案主的隐私权是建立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伦理准则。(1分) (1)除非迫于专业理由,否则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资讯加以保密。(3分) (2)社会工作者应在公开保密资料前的合适时机,尽可能地告知案主资料保密的限制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3分) (3)社会工作者必须和案主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讨论保密的本质和案主隐私权的限制。(3分) 9.简述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模式。

答:督导模式是在督导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督导模式强调不同的重点,它们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在实践中我们并不能严格划分督导模式之间的界限。

实习督导的模式包括:

(1)成长与发展模式;

(2分) (2)学徒模式;

(2分) (3)结构化学习模式;

(2分) (4)行政模式。(2分) 10.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答:(1)帮助有需要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作用。(2分) (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与困难。(2分) (3)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资源网络。(1分) (4)促进人们与资源体系的互动。(1分) (5)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1分) (6)分配物质资源。(1分) (7)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2分) 1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建构理论名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一种结构、内容、运作三位一体的人格理论,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2分) (1)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2分) (2)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生于儿童与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自我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2分) (3)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文明的一部分。(2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三种构成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的,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而协调的。倘若本我或超我任何一方占优势,就很可能产生不正常的功能。(2分) 12.简述社区发展的一般原则。

答:在现代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社区发展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1)全面规划、全面发展的原则。(3分) (2)自我发展的原则。(3分)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原则。(3分) 总之,社区发展是从战略的角度对待社区问题,它是以较为完备的理论、方法来发展社区固有的功能。(1分) 13.简述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实施环节。

答: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它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1分)实施社会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环节:

(1)接触。接触是通过各种途径来初步了解将要服务的对象。(1分) (2)收集资料与初步评估。这一阶段是在与受助者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之后进行的,并为下一步制定科学的计划打下好的基础。(2分) (3)计划。计划包括制定目标以及未达到目标前采取的具体行动。(2分) (4)干预。社会工作者运用其专业知识帮助受助者实现计划制定目标的过程。(2分) (5)总评估。总评估是对整个助人活动进行评价,看社会工作的干预过程是否有效。(2分) 14.简述功能派社会个案工作的实施原则。

答:功能派社会个案工作实施的原则如下:

(1)在提供服务时要求案主参与,了解并诊断案主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持续性的修正。(2分) (2)工作者必须善用服务过程中的不同时段,使案主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2分) (3)运用地方资源,使各种机构充分发挥其专业功能。(2分) (4)注重服务的结构与形式,以增进服务的效率。(2分) (5)配合机构设立的目的,运用专业关系以协助案主改变,通过案主对其生活情境的感受和经验而引导案主重建新的自我。(2分) 15.简述中国社区服务的内容。

答:在我国现阶段,社区服务是我国目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2分)从我国社区服务开展的实践来看,社区服务一般包括:

(1)社区福利服务,即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提供的服务。(2分) (2)社区公益服务,即为家庭生活逐步社会化而提供的各种便民服务。(2分) (3)家务劳动服务,即以家庭为对象提供各种家务服务。(2分) (4)特殊群体的社区服务,即对老年人、青少年以及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的社区服务。(2分) 16.简述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

答: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区别于我们日常生活意义中的助人活动,它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分) (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专业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做指导。(2分) (2)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 (3)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2分) 17.简述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本取向。

答: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论述因人而异,但基本的价值取向却相差无几,(2分)主要表现为:

(1)价值体系内容的界定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对人的认识,包括人的本质、人的权利、人的义务;

对社会的认识,包括社会的责任、社会的需求;

对关系的认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4分) (2)价值取向基本相同:个人被看作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核心,过分强调个人的需要与权利,强调社会的责任,相对较忽略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义务,忽略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社会需求的平衡,以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平衡。(4分) 18.简述社会小组工作的特点。

答: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互助,以促使小组成员个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4分)社会小组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社会小组工作所适应的小组性质。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但并不是普适于一切小组的方法。(2分) (2)由社会小组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小组的活动。离开了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也谈不上社会小组工作。(2分) (3)以小组情景与小组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2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活部工作计划每个月下一篇:社会保障学试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