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2022-05-0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的六年,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六年。在过去六年中,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状况如何,是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的。已有不少专家、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视角回顾了这一问题,以下,本文将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文献分析的视角来回顾与反思六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1:

汉语言编程在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可行性

摘要:随着微型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汉语言编程的出现,为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开辟了新的模式,为中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语言提供了简单易学的工具。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汉语言编程;可行性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很多学校受到条件的制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相对滞后。相比英语国家学生语言上的优势,我国学生由于语言的差异,相对学习门槛较高。另外,在学校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又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出现了部分中学生沉迷于网聊、网游等问题。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原因

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来说,一直在不断飞速地发展,所涵盖知识也不断更新拓展。而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固定为Windows、Office及图像、动画工具软件的使用,这些系统、软件的应用往往是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不感兴趣,而一些感兴趣的更深、更新、更富创造力的知识如程序设计、硬件原理等学校一般不统一开设,即便在小范围内开设,因为语言的障碍和计算机知识的匮乏,学生也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于求知欲和创新欲得不到满足,导致很多学生沉迷于更新奇、刺激的网络游戏或网聊。

三、汉语言编程简介

简单说来,汉语言编程是一种利用汉语符号进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系统,符合计算机符号语言规范。汉语言编程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从形式到内容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是简单地将计算机语言汉语化,或为某款编程软件制造一个中文环境,而是由中国人自主开发并掌握全部源代码,从机械语言入手,从而实现计算机对汉字程序的识别。汉语言编程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加以推广。

四、汉语言编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优势

汉语言编程的特点是全中文化,易学易用,功能强大。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不存在语言障碍,容易理解编程的理论,因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同时汉语言编程的编程理念与其它编程语言互融互通,学习汉语言编程对于进一步学习掌握其它编程语言也具有桥梁辅助作用。

汉语言编程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重视挖掘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学习汉语言编程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开发和设计项目的过程。因此,汉语言编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对汉语编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编程源代码,可以自己编写益智类软件或修改益智软件程序。由于对游戏程序编写和控制的了解,使游戏在学生眼里就显得不再那么神秘,进而引导他们去除对网络的依赖,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汉语言编程不失为拯救网瘾少年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方法正确,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戒除网瘾。

此外,在学校开展汉语言编程教学活动还可以从汉语言编程公司谋求帮助支持,这在已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五、对引入汉语言编程的可行性探究

1.汉语言编程可以作为开展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实验的载体。通过汉语言编程教学,进而研究在中学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工具等多方面的问题,探索开拓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

2.实践研究汉语言编程及其他国产自主软件在中学推广的可行性。可以先编写实验教材,在选定的试点学校进行实验,进而把试点学校的示范教学作为典型示范案例,逐步完善修订实验教材,完成汉语言编程由实验教材到正式教材的过渡,推动汉语言编程成为更多学校程序教学的备选平台,再将汉语言编程教学的实验及普及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国产自主软件的应用上。

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将汉语言编程的推广过程作为突破口,探究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国产化的进程。研究教材编写、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安排等实验推广机制,稳步有效地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国产化的进程。

六、当前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引入汉语言编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足,软硬件投入相对不足。只注重应试教育,而不注重素质教育,导致汉语言编程在中学信息课程中的开展遇到了各方面的阻力。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由于没有现成经验,一方面,授课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相应的知识及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教材不完备,汉语言编程的教学资源相对贫乏。

3.课时安排问题会随着课程的深入凸现出来。所有程序设计的课程注重操作性,汉语言编程也不例外。程序的编写完成需要反复的调试、维护和修改。一节课时较难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到后期随着编写的程序的完善,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算法的步骤更为繁琐复杂,使教学课时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总之,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把汉语言编程引入到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尝试。由于汉语言编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它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激励工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不但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发实用的小软件、小游戏,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好玩的心理需求,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参考文献:

1.苗逢春、王鲁,易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陆德传,《“易语言”编程项目在中学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实验研究》[EB/OL],松江区二期课改专题网,2007

3.韩湘,《国内顶尖计算机专家吴克忠谈汉语编程》[EB/OL],中国汉语编程网,2008

作者:王 辉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2:

从文献分析的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的六年,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六年。在过去六年中,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状况如何,是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的。已有不少专家、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视角回顾了这一问题,以下,本文将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文献分析的视角来回顾与反思六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

文献分析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由于文献特别是期刊文献本质上是一项研究活动的载体,所以可以通过对某学科核心期刊一段时间内所载文献的分析来间接反映该学科的发展状况。当前,这一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在教育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却应用不多,是今后应给予更多关注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文献分析方法,包括侧重分析文献“内容”特征的内容分析法和侧重分析文献“形式”特征的文献计量学方法。所选取的样本刊为2002年11月至2006年9月共50期的《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共涉及文献2664篇。

专题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

专题报道分析

杂志的《专题报道》栏目是对教育信息化时事、热点及时、全面、深度的报道,将杂志50期专题按内容归类,可以看出六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除去回顾、展望、会议报道等内容外,针对具体热点问题的专题报道共计33期,内容与报道次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教师教育信息化及教师培训共报道5次,加上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报道4次,针对教师发展的问题就有9次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占27.27%,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热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共4次出现在专题报道中,占12.12%。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有2次以专题报道形式出现,而其余专题内容则较为平均。

在所有专题内容中,关注“人”的专题共12次,占36.36%。说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只关注物化形态的技术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关注的群体看,教师9次,教研员、校长、在校师范生各1次。

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也是专题的重点报道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专题报道全方位、深度审视新技术带给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引领作用。教育主题网站、教育博客、互动课程、1对l增强学习技术等8次以专题形式深入加以报道。

国外热点分析

专题报道更多地体现了杂志对国内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的认识,而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有哪些呢?通过对杂志设置的栏目《域外采风》内容的分析可以略见一斑,《域外采风》关注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现状、思潮。如表2所示,我们分析其中的文章并与国内热点问题进行对比。

《域外采风》栏目5年来共计刊载文章141篇,由于栏目的特点,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介绍及精彩案例点评所占文章较多,但我们仍能看出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状况。其中,探究式学习、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互动教学与课程、教育游戏、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政府投入及学校应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等成为关注的焦点。

与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热点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外均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研究性(探究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互动教学与课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教育主题网站、农村教育信息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信息技术教育中较热门的教育游戏等问题在国内的热度却不够高。这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当前的教育环境尚不适合教育游戏在学校的大面积应用有关。

另外,教育技术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分析是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国内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而特殊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今后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论坛热点分析

上面通过《专题报道》和《域外采风》两个栏目热点的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热点问题的异同。杂志于2005年开辟了《论坛热点》栏目,通过对国内几大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当月热点话题的讨论,摘编了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通过对该栏目讨论话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线教师眼中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论坛热点》栏目的话题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论坛热点》共刊载讨论话题31个,对这些话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所有话题中,围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话题最多,达14个。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具体的问题,如“上课总有学生偷偷打游戏,怎么办”,“网线,该不该拔”等。毕竟,课堂才是一线教师的主阵地,是他们聚焦之所在。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引起广泛重视,包含的话题有7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性(探究式)学习各有两个话题,其他类别的话题6个。

这些自发在论坛讨论的话题基本上代表了一线教师的兴趣取向和他们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整体来看,一线教9币普遍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微观问题和与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而对偏理论的问题、较为宏观的问题、与一线教学无关的问题兴趣度较低。

词频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热点的变化轨迹

通过分析文章篇名、主题词、关键词的词频,可以描述该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而揭示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词频分析已成为文献计量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针对《信息技术教育》2002~2006年的50期刊物进行了词频分析(2002年因只有2期,统计时并入2003年),以进一步揭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六年来的热点问题及其变化轨迹。词频最高的10个关键词及其各年份变化情况如下。

以上10个关键词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近5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词频分析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热点问题六年来的变化轨迹,并感知它们的发展趋势。这10个热点问题大体上呈现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是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热点,主要包括“博客”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在2004年以前还鲜为人知的专业词汇,在2005年以后却以爆发式的速度成为教育信息化中的热点。并且二者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在全国仍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它们的上升趋势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即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即教育信息化必将导致教师的专业化。

第二种是呈现下降趋势的热点,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其中尤其以“研究性学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校园网”、“网络资源”的热度下降表明现阶段资

源建设正处于“瓶颈期”。“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两大热点相对于2003年的高峰,目前也处于相对平稳的时期。

第三种是相对平稳的热点,但也呈现一定的波动,主要包括“课程整合”、“远程教育”、“教育游戏”。“课程整合”在经历了2004、2005年的相对低谷后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远程教育”则在2003~2005年连续3年上升后在今年明显下降,而“教育游戏”在4年中始终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热度。

通过对热点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这些热点今后的走势,同时也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热点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

作者分析——看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状况

作者地域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地域分布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状况,由于杂志所载文章中《应用天地》栏目作者信息缺失较多,加之一些作者地域信息不全或明显错误,扣减后共计文章2017篇,具体地域分布见表4。

可以看出,论文作者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分布虽然较广,但并不均衡。发文100篇以上的6个省、市发文总量占到65.72%,说明这6个省份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上有较强的实力,人才密集,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众多。而西部地区发文数量较少,有的省份无一篇论文,反映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相对滞后。

作者系统分布

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队伍在本领域的分布状况,哪些单位和系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由于杂志中文章作者单位标识缺失较为严重,本统计只包括作者单位信息完整的数据,共计1828篇,统计结果见表5。

统计表明:中学教师发文数量最多,如果加上小学教师,则一线教师发文数量占总数的57.66%。这与杂志是一本偏重实践的刊物有关,但同时说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主阵地仍然在教学一线,并且说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研究,更多需要对理论的检验。高校、科研院所发文数量占22.43%,以下依次为教育局与教研室(6.02%)、电教馆(4.81%)、职业学校(3.99%,其中含特殊教育1篇)、教师进修学校(2.46%)、其他(1.59%)、教育企业、公司(1.04%)。其他中包括出版社、教育媒体、民间团体、学会等。

通过作者系统分布可以看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人员来源较广,包含的部门较多。这说明了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的热点研究领域,关注面较广,引起了各行业、部门的广泛重视。但是在热门的背后我们也看出研究队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作为连接高校与一线教师桥梁的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们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上本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承担着指导一线教学的任务,但发文只占总数的8.48%;中央到地方各级电教馆的行政领导作用也有待在研究中更充分地发挥;非普教系统(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研究力量尚需加强;而学前教育系统无一篇文章在列,反映了学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空白。

作者合作状况分析

在作者系统分布的统计基础上,笔者尝试给出作者合作状况分析。一篇文章按作者数量可以简单地分为个人作者和多作者,其所占比例同样能反映一定的问题。一般说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促使科学研究向集体研究方向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合作度较高,一般为70%以上(医学等学科更高,接近90%),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由于其研究的特殊性,一般合作度较低。当然,这里面的重要原因还是研究方法和意识的落后,许多文章作者不是在对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经得起科学程序检验的研究,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在“写论文”,而“写论文”一般是不需要什么合作的。

由上可知,通过对文章合作度的考察能反映一个学科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表6是针对作者信息完整的1828篇文章的合作状况统计,并显示出各主要的合作形式。共有391篇文章是合作完成的,仅占被统计文章的21.4%,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目前仍以个人研究为主。

在作者系统分布的基础上对合作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统计出各系统合作情况,见表7。

分别分析每一系统的合作度,会发现高校的合作度明显高于其他系统,这与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意识与科研方法密不可分。而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度较低,说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合作研究的意识上尚有待提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快速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捷径之一就是与电教馆、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特别是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由表6可知,这几种合作形式所占比例均较低,中学与高校合作的文章仅占全部中学教师文章的3.45%,小学则为3.99%。因此,今后仍需大力倡导中小学教师与电教馆、教研室特别是高校专家合作进行研究,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与水平,杂志也应多鼓励、支持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合作研究。

作者:魏 宁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3:

从生存论的视角审视我国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信息社会的来临对民族地区传统的生存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培养具备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民族地区人才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而在生存论视角下,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人”作为其价值原点,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立足于技术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通过技术的学习促进人对技术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并最大程度促进人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由此,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内容和实践与内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以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契机,促进其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生存论;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领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人才的一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1]。由此,旨在培养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助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而《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化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3]。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和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变革、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信息技术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影响

通过“农远工程”等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地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过去的10年里,信息技术使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学环境、新型教学资源、新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以及新的学习方式,对民族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4]。

通过“农远工程”三模式的推进,计算机教育、多媒体教室、卫星资源接收点等教育环境在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从而使传统的、封闭的校园环境得到了延伸,并能够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起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同时,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的类型,即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卫星电视资源等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始步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课堂。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具体教学情境的多媒体课堂开始普及起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也开始成为民族地区师生学习的新途径。

(二)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尽管教育信息化在民族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上教育水平薄弱、社会环境相对闭塞等原因,目前,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以下的不足。

1.在课程地位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课程地位认识上,鉴于目前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民族地区很多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而信息技术课程由于不计入高考成绩,则被当成所谓的“副科”来看待,仅仅为了应付会考来进行教学。而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担任着为信息社会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传统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5]。

2.在课程内容认识上存在简单化倾向

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就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由此,在这样教育观念下,教师将信息技术视为一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应用。而实际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目的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应包含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部分,而且信息技术课应该有很强的现实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应以实用为目的,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而绝非在于灌输了多少知识。

3.在课程实施上资源和师资建设保障不足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较高,而且目前多数民族地区财力薄弱,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足且资金投入较少,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专业师资不足,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改行任教或兼任的,几乎没有专业教师。同时,在资源建设上,由于本地教育实际的“本土”教育资源较少,甚至很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6]。

二、生存论及其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观

(一)生存论的内涵

“现代生存论哲学明确将目光投向人的生活世界,力求从人的具体生存处境出发,通过对人的生存的重新理解和阐释,为人类走向本真的生存提供新的思想范式。”[7]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认为“物的存在是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提出的不再是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人的现实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其追问的则是外部世界对人的意义”[8]。因此,在生存论理念下,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现实的人,生存论哲学关注的焦点聚焦于人的生活世界,并从特殊存在的人的具体生存处境出发,探究人的生存内涵,以及外部世界对人的生存的意义。

(二)生存论理念下的教育观

以生存论来反观教育,我们可以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学的使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在于发展人的可发展性”[9],即通过教育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改造外部生活环境进而利于其生存,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教育的关注焦点也应聚焦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具体的生存处境,从而将教育视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10]。

(三)生存论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观

“生存论取向教育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实践是个人发展潜能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换的重要途径”[11],而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应承担起教育关注人、发展人的重任。在生存论的技术观中,首先,在人与技术的关系定位中,人的发展是目的,人的生存是其发展的展现,而技术是“人的生存展现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建构与自我生成的一种方式,是人之丰富性与无限可能性实现的一种方式”[12]。因此,生存论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观,是以“人”作为其价值原点,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立足于技术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通过技术的学习来促进人对技术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并最大程度促进人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三、以生存论的视角来审视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一)生存论视角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教育的目的应为“成人”,即导向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信息技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备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必备生存技能——具备信息素养的合格人才,而对于民族地区来讲,由于其长久以来地理位置闭塞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其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的落后,面对信息化、网络化、学习化的信息社会对其传统的生活模式的严峻挑战,唯有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才能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变革,同时,也是关乎民族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应将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提升至在信息时代关乎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位置,保证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基本实现满覆盖的基础上,保证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和资源建设;改变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方式,杜绝以升学率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重视信息技术的课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规范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其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二)生存论视角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少数民族人才,而从生存的角度来看,课程知识的逻辑起点应是生活,而非抽象的知识,人是一个现实的生存的人,人是为了生存、生活才去索取知识的,生活才是第一性的,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以知识性生存为目的,来有机地实现信息技术知识和民族地区生存的特殊点来定性教学内容。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规定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些任务中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除此以外,我们还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特殊生活实际,基于民族地区的现实社会文化情境,融合民族地区特定文化与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民族地区和信息社会共同的桥梁,进而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生存论视角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

生存论的课程观倡导理解性的知识获得方式,并且注重知识的生存性应用,教育的实施过程应该有助于学习者从知识中体会到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框架和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从而建立个性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进而实现人与知识的对话,促进自我精神的建构。由此,在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实践和内化为原则,采取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开放性的、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课堂内,引导学生理解与体会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对于生活和生存的革命性作用,并意识到其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课堂外,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提升自身对于生命价值和生活内涵的理解,并在技术的理论思考与实际应用中促进自我的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838/201008/93704.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4]杨改学,付道明.教育信息化对民族教育发展影响的前后20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1-16.

[5]周晓华.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4-166.

[6]石玉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5):65-67.

[7]李召存.课程知识的生存论透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8): 33-36.

[8]刘福森.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7,47(3):25-30.

[9]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2.

[10]唐小俊.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教育学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2):3-7.

[11]袁德润.从“知识”、“实践”走向“生存”——教育研究三种取向评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22-25.

[12]唐小俊.生存论技术观视域下技术教育的价值选择[J].职教论坛2013,(4):12-14.

作者:张栋科 吴婷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反思教学幼儿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金融改革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