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2023-03-28

第一篇: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做法

2015-2016年度潘彦明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创造思维和审美观念体现不够,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灌输而疏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忽视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偏重于智育,而疏于德育的现象时有存在。针对种种现象,我们应在教学中坚持以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生存,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和各大领域的人才,从他们的事迹、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做人的。

其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使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因而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存和自我发展,因此, 教育目的已不能限定在使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主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上。 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学会”:从不知到知,着眼点是获取已有的知识,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表示学习的结果;“会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更多地是瞄准未知的知识,表示学习的过程。)

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探究结构知识的过程。 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老师不再担任“主演”,而仅仅作为“导演”,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吊学生胃口,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利用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历史活动课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自主性地探究学习,十分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如何教学生“学会合作”。合作在人类社会中有极大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从古代的合作狩猎,到现代的科学研究,合作都是无处不在的。 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使学生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又多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途径。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小组合作,把班上部分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又可以吸取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合作中还学会沟通、争论、妥协、配合、分享等。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互相之间学到了知识、还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课堂变成了资源共享的团队工作空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然领悟到了合作是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如何教学生“学会生存”。“生存”指有“立足之地”,有生存空间,有“英雄用武之地”。生存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物的存在形式,它对立的即非生存或死亡。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优胜劣汰”,“适应者存,不适应者亡。”因此,教学生“学会生存”,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可以这样做:

1、“三个天天练”工作:每天英语早读十分钟;唱歌十分钟;体育活动四十分钟。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更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的深刻道理。

2、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每学年举办一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等综合性的体育比赛,每月组织一次跳绳、踢毽子等简单易操作的单项体育比赛。我校的“体育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学生全员参与,内容突出趣味性、普及性,既有传统的田径项目,又有丢沙包、角斗士、多人多足等趣味体育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热情高,通过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

3、开展“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爱好和习惯,更好、更快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继续做好“爱心基金会”工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们通过“捐一个易拉罐,献一份爱心”等活动筹集“爱心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这项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既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积极开展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奉献爱心,全校学生人均捐款20余元。

6、组织开展实事讨论,积极向上看待问题。

7、结合各种节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社会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培养真正的适应社会的人才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第二篇:政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与大家一起探讨初中政治教学的机会。其实,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一些份内工作,谈不上经验,只是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愿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共勉!下面就把我在教学中工作的做法和点滴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恳请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一、

我们所教的学生大多数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边睡,尤其是初二学生更为严重,学生上课睡觉会引发传染效应,如果一个学生睡觉老师不管或纠正不力,有时会有接二连三的学生效仿,尤其是在下午第一节课,经常能够看到半个班整体倒下,上课趴桌子、睡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情绪、学生们的成绩、老师的心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初,我也是象其他老师一样,给予及时的提醒,可是效果不佳,提醒的次数多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学期我在课堂上试着采取游戏的形式去解决这一问题,只要看到有趴桌子的同学我就以提问的形式把他们都叫起来,然后在让全班同学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以被叫站起来的同学先抢到优先答,从学生的内心来讲,谁都不愿意站着,所以绝大多数学生为了能坐下,都能积极主抢答来赢得坐下的机会,坐下以后再趴桌子再叫,他们再回答,有的学生怕被提问,所以就尽量自己克制自己,所以一堂课我都尽量设计出更多的问题,或者给学生多讲的机会,对于用游戏形式来改变课堂趴桌子现象学生易于接受,还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上课时了课堂注意力,取到一定的效果。

二、运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政治课导入的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故事、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

我在讲七年级下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采用讲故事、互动方式,尝试过这样导入:首先让学生讲“晏子使楚”的故事,当学生一讲完故事,我便问:“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入?”学生思考片刻,便揭示了答案为了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为主题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彼此尊重。再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中。给他们讲了我的亲身经历:“一次我到街上去逛,看到某商店店门口写着:‘老人头皮鞋,200元,买一送一’,于是我立即走到店里,看了一下质量和商标,确定是真的。心想这回捡到便宜了。随即挑了两双,径直走到柜台掏出200元给售货员。她却说要400元,我纳闷,不是买一送一吗?她回答说:“是买一送一,买一只送一只。”我傻眼了。学生们听后哄堂大笑。于是我马上提出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侵犯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比比皆是,各种广告、打折宣传、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等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那作为我们

消费者应该怎样识别?当我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是应该怎样维权?这样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入到本课。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变换各种导入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新课内容的吸引力,使课堂生动有趣。

三、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初中生大多天性活泼,喜欢实践,喜欢网络。而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强和效率高的优越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所以在教学中每节新课我都使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逼真,图文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释疑解难,突破难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从而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教师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适时的恰当讲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抓课堂、重笔记

课堂笔记是对课堂教授内容的记录,做课堂笔记是提高听课效率,强化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而在初中政治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不愿做笔记,或者不会做笔记。与单纯的听讲比较,记笔记可以提高注意力,进而使学习者更加精细地思维。同时,在复习笔记时,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对讲课内容进行较好的全面回忆,巩固所学的内容,帮助理解知识。所以,我要求他们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复习笔记。我让学生记在课本上或者记在自己专用的政治笔记本上。每一节课的笔记都要有谨慎的态度,让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笔,黑色用于画教材基础知识,要求把问题写在每题第一点答案的旁边,问题答案一一对号,不能只画作案,不记问题,蓝色用于补充说明,红色用于圈示重点。在做笔记的时候,便利贴也是一个实用的小帮手,可以方便及时地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为了督促学生把笔记做好,我还加强了笔记的检查力度,自已亲自检查,同时还让每组的小组长定期检查,并指导少数没做好笔记的同学及时整理。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养成了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五、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 ,

但是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话,学生的应用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长久不了。所以一定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就需要学生记忆知识点。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惰性较大,不愿意背诵,所以导致一部分学生,即使会但因为基础知识没背而答不上。为此,我专门在每堂课上拿出五分钟,政治课后的十分钟课间,还有辅导课,用于背诵做到每节课每道题都背到,。我主要采取分小组背诵互考,小卷笔答的形式考查背诵,同时,又列出背诵有重点学生,帮助其背诵,背不下来就一遍遍的找他,直到他背下来为止。对待个别学生有时要狠。有些学生就是不配合那就对不起了,我要采用两种手段:一是主动找老师背诵的要宽,二是老师找学生的要严,如此一对比,学生就会主动找我背了。当然学生找我时要满脸笑容,笑容可掬,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

六、加强试题的训练 ,指导解题方法

做好基础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本学期我重点指导了学生政治题的解题方法以,并且讲解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考查,首先,要学生把握解答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第一步审题,通过认真阅读背景材料,准确把握试题所要求回答的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类的问题。第二步找原理。试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涉及到课本中所学的哪些知识?课本中又是怎样具体论述的?经过这一环节,把试题中所论述的现实问题和课本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第三步要选取最佳知识点。试题的答案有时是多元的,所以,要进一步对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番仔细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符合题意的论述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 期末复习时,还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诸如对漫画、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启示、评论等形式的新的题型,要求对此进行专项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的实际,作多角度、区别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在教学中的一些还不太成熟的做法,肯定会有很多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敬请大家多多指导、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做法与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和本市有关落实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有过规定,结合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因地制宜地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学生、备场地,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同时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基础。我的点滴做法和体会是:

一、“吸引”为前提

所谓“吸引”,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体育课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教师应将其显露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将声、神、行等方面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情感交融。我认为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一个“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先学、后讲在总结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易于求成的特点,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模仿体会动作过程,让他们理解动作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同时自己能总结动作要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总结归纳出正确的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在的学习中对动作进一步的体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多采用竞赛促进教学

学生在操场上追逐嬉笑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都有求胜欲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之间不同距离的接力跑性质的练习,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3、评价方式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表现、同学之间的配合、小组间配合等纳入学生个人量化成绩中,使学生在课堂中能重视自己的个人表现及团队的荣誉。这样一来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约束,也培养了个人的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 “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总之,我们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真实的情感,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四篇:书法教学中的一点反思

娄丈子中学王旭飞

学校开设书法课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静下心来像一想教学中时时感觉到,传授给教孩子们学书法的技巧不是唯一目的,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人格和习惯,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一点高雅的情趣,也就从中悟出"教字与育人"这个之间的关系.学习书法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书写的过程是进一步掌握汉字文化的演变的过程,更是感受汉字区别其他文字的优美的过程,是培养孩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书法感情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字 与人结合起来,做到“人能写字,字能写人”,“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书法教学中培养了孩子们严格认真、勤勉向上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之余引领孩子们欣赏一些著名书法大家的作品,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进行心灵启迪,因为很多的书法碑贴和作品,它们的内容非常有情趣,含有深刻的哲理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欣赏水平.

又及用一些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来感染孩子们学书的热情,用这些书法家的人格魅力,教育我们这些年少的孩子们.

我只是粗劣,片面的讲了几点自己在书法教学中感想,没有使各个文字段落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我们的书法教学和育人要一定有机组成.才能传成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

第五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体会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那么想要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要认识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是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用数学,买东西必须会计算,卫星上天离不开计算机,搞建筑必须计算出各种承受力,体育竞赛要经常排阵等,这些都以数学为基础.机器人、空间城市、信息社会就更离不开数学.讲课时把某一本教材,某一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每一节课的目的先告诉他们,使学生对知识先有一个整体认识,对他们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样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们积极探讨某种事物或对某种活动特别爱好的强烈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爱因斯坦说得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加速理念的更新,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渗透数学所谓思想方法,切实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着眼点放在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方面.

其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侧重点都应放在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会动口,会动手、会动脑和会合作的能力上.这就必须遵循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法的改进不容忽视.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并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设置层次不同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交流思想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再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他们迫切要求获得知识欲望与动机也不同,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注意到既兼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避免总给他们以失败的体验,挫伤他们的学生自信心和学生兴趣,防止扼杀他们的学习热情,又不影响学习成绩优秀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发挥最大的潜能.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向,学有所成.例如:在八年级数学《实数》时,有些同学对实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不太了解,可以用这样的比喻:将数轴上的点看成紧密挨着的无穷个座位,而将每个实数看成观众,那么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就完全变成一种“对号入座”的关系,学生很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功能的感染,熏陶作用,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教师要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以饱含师爱去关怀每个学生,创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发挥数学的特点诸如严密性、逻辑性等,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专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时的每一进步.

在制订适宜的目标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信息,有针对性,梯度性.如提问时,把简单的问题让给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从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把难度大的问题让给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布置,充分照顾全体学生.要使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各有所获,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No.1 邵跃平(学员) 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 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No.1 邵跃平(学员) 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 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No.1 邵跃平(学员) 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 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习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态度不仅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认知因素是态度主体对于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国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意图因素是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的反应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在感知和理解教材的两大环节中,一定要重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直观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投: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数8时,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

五、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

六、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好动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动起来。

2应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有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伤感爱情句子让人流泪下一篇:涉法涉诉信访终结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