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作品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李泽厚作品范文

李泽厚

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两个世界中一个是我们感官所见的现实世界,一个是我们通过在感官世界里不断地学习,顿悟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人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精神堡垒指引着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思想能够跨越时间影响一代代的人,人的生命固然有限,但思想之花永远不会凋零。中国作为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并列的文明古国,拥有者5000年的悠远历史,古老的文明,先人们智慧至今还熠熠生辉。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留下了前人缤纷多彩的思想。在历史上,中国有两次思想繁盛期,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次就是自1984年鸦片战

李泽厚的《近代思想史》以时间为线索较为全面的阐述了近代以来诸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主流思想家的思想,不仅分析他们的一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思想,更结合思想家们的人生经历,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一步步的还原了思想家们的足迹。李泽厚反对一开始就将思想家神话,带上一个高高的帽子。他认为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没有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一产生就是完美的,那些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总是一步步的解除的,那些后来为世人所称赞的先进的思想总是由最先不完善的思想演进而来的。

1984的一声炮响不仅将中国逐渐带入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也使中国的思想空前繁盛。康乾盛世不复,清朝已是强弩之末。面对西方入侵,很多有识之士已感山雨欲来风满楼,社会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面向西方向学习。当中国传统思想遇到西方文明会碰触又会怎样的火花。战争是政治家们的游戏,苦难却是老百姓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一次次支付巨额的赔款最终都压在了老百姓身上,终于不堪重负的农民阶级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历来近代史研究者无不歌颂着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农民斗争,然而这场极具特色的运动也有着致命的缺点。1984年的炮响不仅击垮了中国的国防大门,也动摇了人们传统的精神支柱。洪秀全一个屡次落地的穷书生,从西方借来了一个比皇帝还要大的上帝,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愿望与西方宗教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以之来作为发动、组织、统帅农民进行军事、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阶级斗争的根本思想武器,这在中国农民斗争史上无疑是罕见的。然而,这不过是华丽的外衣而已,李泽厚认为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阶级小生产者意识,换汤不换药。在其思想体系中,以经济平均主义为内核的朴素平等观念和“太平”“天国”之类的基本观念和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洪秀全将农民革命的内容注入到宗教中,在革命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意识的作用。但是宗教毕竟是对现实歪曲的反映不能够长久的知道革命取得胜利。这也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不能够摆脱小农意识,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李泽厚还提到洪秀全拜上帝而

砸烂孔子牌位,但被砸烂的仅仅是排位,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被打倒,它们以各种形式在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内渗透,保留,表现出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农民的四大枷锁,太平天空运动对这四大绳索进行了冲击体现了农民的革命性,但在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起来的也只是封建皇朝和专制政体因为农民同时还具有还具有封建性。对于太平天国的两大著作《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李泽厚持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对于《天》他认为之所以没有实行并非大众所认为的太平天国后期的腐化,根本原因在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质。而《资》的意义则是空前的,它给农民指明了一条破摆脱封建枷锁的,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革命道路这是符合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向和道路。

在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不仅下层民众进行着反抗,上层人士也意识到制度急需改良。改良派变法维系思想,成为19世纪70-90年代中国封建社会上层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他们主张采用缓和渐进不改变根本就制度的办法,改良封建旧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以抵御外国侵略。但由于改良派自身与封建制度紧密联系,在政治改革上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软弱性和无能。李泽厚分阶段的分析了改良思想的由来、发展、高潮、与衰败。既指出了思想的不足之处又肯定了它的爱国性和反封建性。康有为,谭嗣同作为改良派思想的代表,李泽厚认为康在自然观上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但在人类意识上却又走向唯心,康的大同思想是一种比较激进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托古改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意义但在后期却由进步到落后。之后李泽厚先生还列举了当代学者并没有深刻研究的谭嗣同,严复的思想,对于严复,他认为严复并非法家,而严复的历史主要作用也不在资产阶级改良上而是其著作《天演论》,它给予当时中国人一种新鲜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从思想更机上突破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给后来的思想家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94年甲午战败,戳穿了同治中兴的神话,自太平天国后一度低靡的革命活动再次兴起,中国各阶级阶层掀起了第一次救亡图存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在于改良派的斗争中逐渐壮大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一时期以英勇无谓的义和团展示为开端一辛亥革命悲惨胜利为终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李泽厚列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孙中山和章太炎的思想。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第一个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统纲领,他的三民主义影响深远。其中民族和民权主义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民族主义是最具特色的一个,是孙中山本人最为推崇的,在民生主义中提出要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但也有着阶级局限性。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不能实现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

最后以一个思想家是鲁迅,李泽厚评价他是近代影响最大,无与伦比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教诲存在一代又一代人革命人心。国民性是鲁迅早期和前期关注

的。少年起鲁迅的思想就具有两面性。家道中落,早早就看尽人情冷暖,体现中上层人社会的虚伪和奸诈。另一方面由于母亲是农民,鲁迅从小与农民亲近,能够体会下层人民收到的压迫。青年时的鲁迅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开眼界。他学习以天演论为代表的达尔文学说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弃医从文,从事革命家不重视的思想启蒙工作,前期鲁迅的思想首严复和章太炎的影响,章太炎影响尤为大。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思潮。辛亥革民特别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鲁迅继续对国民性问题研究,希望青年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以笔做武器投向根深蒂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这种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前段主要指向广泛社会现象和一般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后段指向了统治阶级本身。在后期的战斗中,鲁迅的思想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社会先进分子,鲁迅对知识分子寄予厚望,解决革命中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道路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前一时期的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最后落在了知识分子上。鲁迅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的一盏明灯,以至于我们被黑暗淹没。

第二篇:李泽厚《美的历程》之读书报告

图书信息:

书名:《美的历程》

副标题:修订彩图版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2001年3月第一版

2009年5月第7次印刷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洪荒直到明清时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火花的积淀,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它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美学,让我们能从简单通俗的文字以及不长的篇幅中随着作者回顾上下五千年,进行一次意义丰富的旅行。

其中,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两个观点给我以较多的感触。

龙与凤作为中国民族形象的象征,至今仍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亘古不衰。对新人最诚挚的祝福是“龙凤呈祥”,夫妻同盖的是“龙凤被”。舞龙画凤已然成为百姓的传统庆祝方式。一如亚当和夏娃之于西方国度而言,龙凤亦可称为蛮荒的远古年代,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美丽传说。在李泽厚详尽的论述里,笔者约莫可以描述出这样一个关于龙凤的故事来。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那为何凤图腾氏族没有被合并呢?是这样的,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的战争、掠

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但是,由于凤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为龙氏族所吃不掉,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就被独立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 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 ‘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这段精辟的论述将远古图腾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趋势表达得清晰易见。根据李泽厚先生的有关 论述,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远古图腾究竟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 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图腾的最 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含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 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 就应运而生了。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

而作为华夏艺术奠基的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则如是说。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艺领域说,主要表现在儒道互补。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

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中国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摆脱世间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间生活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观此书,我喜欢的“盛唐之音”一章。很久以前,我就迷恋上这个朝代,它雍容华贵像艳丽的牡丹,海纳百川却像虚怀若谷的学者,长城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已经彻底失去了其原有防御的功能,因为这个朝代国力强盛绝无外敌入侵。他是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乱,从中原到塞北普遍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无不高奏着“盛唐之音”。李唐帝国在政治、军事、财政上都达到了非常的强盛。确立科举,知识分子激情奉献国家;重视边塞军功,一大批名将和边塞诗人应运而生。对外开疆扩土,军威四震,而国内则是和谐的大一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无论是礼仪、风俗、音乐、美术、文化都实现了空前规模的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的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盛唐之音”的开阔气势。

本书的创作手法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举例典型 《美的历程》的首个创新点,是它所描绘的时代美都是以一两个例子而升华出来的,由一个点进而追溯到其整体的美的轮廓。让读者感觉例子很精当,简洁,读后可以反思和联想到其他的例子,当然这样写对作者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例子,更要把例子升华、浓缩,提炼出最好的,进而讲述给读者。比如在第五章讲“人的解放”的时候,作者透过讲述诗歌的进步推及人的思想的解放,进而推及到人的艺术的美感,这种点、线、面结合分析美学的方法我认为是很巧妙的。

(2)插图精美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全书收录了214幅精美的插图照片,让人看起来耳目一新,有种图文并茂之感。比如在“远古图腾”的一章,作者在其中插了一幅新疆高昌出土的伏羲和女娲的图,他们都是人面蛇身的,不仅例证了他们的外貌,更加让人们对远古氏族的图腾——伏羲和女娲有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好几副恰如其分的插图,比如原始的陶器,甲骨文,青铜器,壁画,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可见作者也是费了苦心的。

(3)脉络清晰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脉络非常清晰,全书从古至今分为

十个部分,分别是龙飞风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作者通过十个章节的详细叙述,让我对各个朝代突出的方面,比如歌舞、陶器、建筑、艺术、诗词、山水、绘画等多个方面有了全新的、概括性的了解和深入体会。

总而言之,读罢本书,我感觉到美丽是有历史的,美丽是有内涵的。无论什么事物,只要它本质是美的,有心人就可以透过表面发现出美的本质来。从甲骨文的妙趣横生,到金文的刚劲圆润,再到隶书的干净整洁,及至现在的流畅的行书、楷书,透过文字的演变,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书法艺术的美丽延伸。我想有一种东西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美丽的,它就是艺术!穿过现实、穿过表面、穿过历史的薄雾,艺术的怀抱永远在那里等候着有心人的发现。

回归生活,蓦然发现: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深入交流的,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或许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驻足停留、观看一下身边的风景,哪怕是春天刚破土而出的嫩芽的美丽。现在的网络日趋发达,人们的消遣方式更加多样化,或许读书是许多人消遣的最后一步选择,人们来不及回顾我们历史上的各种美丽瞬间,人们没心情去关注身边美丽的风景。可是,我想说,当你闲暇了,不妨翻翻书,当久违的书香扑鼻而来,在书的“美丽历程”中寻找到自己美的家园,未尝不是一件欣慰的事。当内心那段柔美的心情被唤醒,书香如故,一切淡然。

第三篇:李泽厚美的历程读后感

叶彬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禁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第四篇:李泽厚:80年代独领风骚

徐友渔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李泽厚当得起“学界领袖、青年导师”的称号,他没有任何行政职位,仅靠自己的思想、著作而引导潮流,给一代年轻学人巨大影响。他在90年代曾说,那一代大学生都是看他的书成长起来的,这话无疑是夸大了,但应该承认,就其思想影响的广泛和深入而言,在80年代他是第一人。

李泽厚以其美学家身份登上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一部《美的历程》一面世就风靡全国,令无数读者倾倒。这部著作有独到的思想和哲理,但引起广大读者迷狂并由此引发“美学热”的,首先是它的言说方式和文字魅力。书名中的“历程”二字使得作品没有令人生畏的哲学论著面孔,而代之以古往今来的历时性感性描述。隽永的语言,恰倒好处地引用中国古典作品中的精妙词句,娓娓动人的叙述,作者像一位高明、见识广博的导游,把人们引领到美学的百花园,指出美的所在,美的成因。用美的笔法谈美,这是别具一格的论说方式,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当然,李泽厚的本事不仅在于能够以情动人,他更见长的是思想的敏锐性和理论建构能力。与中国哲学界几十年来一直把美学放在哲学边沿地位的做法相反,他把美学当成哲学的核心,他要“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用美学来统领本体论和认识论,把审美结构当成主体性人性结构中“理性的沉淀”这重要的一维。

说到底,李泽厚是凭借提出人性的主体性哲学观而在思想界取得领袖群伦的地位的,年轻学子对他的尊崇,其根本点也在于此。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看,他无疑是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发出了合乎时宜的声音。

李泽厚的脱颖而出与中国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有关。文革这场浩劫使中国人心惊胆战,它的指导思想是阶级斗争和专政的理论,是对人性和人道的彻底否定,而这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发展出来的。李泽厚生逢其时的智慧在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要义是一种人性的、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学。他指出,人是这样的一种生灵,“行为是由自己选择,生活是由自己负责,命运是由自己决定”。

李泽厚的哲学眼光还在于,他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思想有极大的缺陷,其整体主义抹杀了个体价值,其历史必然性思想压倒了个人主动性、个人的选择和责任。他把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为主体性的实践哲学,主要借用了另一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思想。在文革结束后,李泽厚一出手就是《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充分展现了他的眼界、高度和深度。他利用康德的主体性思想提倡人的个体性、偶然性和自由的价值:“时刻关注这个偶然性的生活的每个片刻,使它变成是真正自己的。在自由直观的认识创造、自由意志的选择决定和自由享受的审美愉悦中,来参与构建这个个体。这一由无数个体偶然性所奋力追求的,构成了历史和必然性。这里就不是必然主宰偶然,而是偶然建造必然。”这种集思想性和文采于一体的文字对任何人都有征服力。

其实,这一切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早就是常识。李泽厚把西方哲学家在20世纪初提出的口号“宁要康德,不要黑格尔”现成地搬到中国,一下子成为惊世骇俗之论;共产第二

国际和德国、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伯恩斯坦等人以及俄国的所谓“合法马克思主义者”都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康德主义相结合。当李泽厚强调康德的重要性时,他没有交代来源,唯一提了一下的,是说自己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相接近。

李泽厚有一个特长,就是善于吸纳、借鉴,把他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他在阐发自己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时,多次使用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虽然在内行看来他的理解不准确,过于为我所用(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六经注我”),但给人的印象是,他的观点是站在当代世界哲学思想前沿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创新性。

在发挥这种特长时走得太远,会在得到巨大声望时招致麻烦。“启蒙与救亡的二重变奏”、“救亡压倒启蒙”的提出就是一例。犹太裔美籍汉学家舒衡哲(Vera Schwarcz)揭露和抗议说,这种论点是她首先提出来的,李泽厚在宣扬和发挥这种观点时从不提她的名字。如果把发明权的问题放在一边,应该说李泽厚在说明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启蒙事业的受挫时作出了精彩的说明,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完成这未竟的事业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证明。

李泽厚在90年代远走他乡,在美国的大学任教。这对他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而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当然,即使在国外他仍然密切注视国内的时局和各种思想动向,而且,在90年代中期,基于“吃饭哲学”(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和通俗表达)提出“告别革命”的口号。他的本意是要为现状作辩护,为中国的现实发展指出一条他认为可行的出路,但结果是两面不讨好。一边是有人批评他的立场是黑格尔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另一边是有人指控他企图否定现代中国革命的合法性。

李泽厚在大学时期就以发表关于谭嗣同思想的论文而崭露头角,在当时,他认同革命思想和革命彻底性思想,30多年之后,他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拥抱保守主义。不变的是他的思想中体现的传统的中国式智慧:圆融而现实,以及想“为帝王师”的愿望。他对时代潮流是敏感和顺应的,他本应得到更多的赏识,他没有在体制内得到一席之地是他显得太独立和有个性,他在民间遭到诟病是被认为不够独立和有个性。

千禧年之后,李泽厚仍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关于新儒家,关于“国学热”,关于政治哲学的重要性等等话题,他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中肯、睿智之言。

李泽厚近年来不断重新发表旧著,他坦率承认他自己也感觉到太重复,“讲来讲去,仍是那些基本观念,像一个同心圆在继续开展而已。”其实言下之意,是有点抱怨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就急匆匆地想超越,或是淡忘。显然,他对自己的思想在中国的命运感到一丝淡淡的悲哀。

从某一个方面讲,他的抱怨是有道理的。中华民族不像德国人那么爱思辩,对理论追根究底,接受或抛弃一种理论,都要想通了才行。中国在近代思潮不断、争论不断,但其间的流变更替,从没有出现交锋之后的克服或扬弃,而是因为时过境迁,注意力和兴趣的转移。中国的大思想家只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并没有说出多少真正经得起反复辩驳,可以传承的内容,梁启超是如此,胡适也是如此,李泽厚最多也是如此。他自己说过:“我不喜欢德国那种沉重做法„„哲学只能是提纲,不必是巨著”,既然你的论说方式是语录式的,满足于点到为止,怎么能指望别人在你的理论上长期停留呢?

李泽厚太注重他个人在当代思想界的地位,才有抱怨之情,他没有看到,其实他当初的路子,不但没有被淡忘和抛弃,反而已经化为学院中的主流、产业,乃至体制。他的主体性哲学,无非是用当代国外各种新思潮新理论补充发展马克思的学说,给马克思主义冠以新名称或加上新的形容词。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中国各个大学,不知道有多少教师在“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之类的名目下从事各种各样的“课题”、“项目”,“创新工程”,乃至建立“基地”。

其实,在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如日中天的80年代,另一种路数完全不同,预示了今天思想界方向的思路已经萌芽出土。1981年,北京大学一位研究生发表题为“试论霍布斯的政治学说”的论文,1986年,北京大学另一位研究生发表题为“评卢梭人民主权论的专制主义倾向”,他们的观点远没有李泽厚的观点有影响,首先是因为他们尚未出茅庐,没有什么话语权,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李泽厚的思路,他们的思想太过超前,脱离中国人的接受水平。直到90年代,王元化发现了顾准思想的价值,将其概括为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转变,才有直到今天还方兴未艾的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思想史的根本性反思。这是更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思路,真正切中中国问题要害的思路。李泽厚80年代的思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在今天为万千人提供了俸禄,带来万千甚至更多的课题经费,以及学术研究中泡沫式的热闹,但思考中国命运的思路是另一条。

李泽厚的学术思想感觉实在是好,他在《告别革命》中说,他在1978年就提到了法国式和英国式革命之分。看来他对这里说的另一种思路并不隔膜,但无论如何,他的着力点和影响完全不在这里。他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大学文科教育中最为出类拔萃之才,他没有顾准、王元化那种现实的“疼痛感”。基于80年代中国人的实际水平,他独领风骚是自然的,而他被超越也是必然的。

第五篇:李泽厚为湘潭市一中题词侧记

追捧李泽厚

——李泽厚为湘潭一中题词侧记

郭务强

2006年10月20日李泽厚为湘潭市一中题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说起请他题词的经过,里面还有不少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我是李泽厚的铁杆“粉丝”。他的《美的历程》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被冯友兰评价为“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最精练浓缩的概括”,出版后洛阳纸贵,让我怦然心动,受益匪浅。

当时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政治课教学改革实验,我受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出了中学政治课试行“审美诱导式”教学的设想。具体的改革实验方案给时任湘潭市一中政治教研组长成惕四老师过目后,成老师喜不自胜,高兴的告诉我他与李泽厚是靳江中学(现宁乡四中)同学,表扬我“后生可畏”,并告诉我李泽厚成名以后,不骄不矜,曾两次到湘潭市一中来看他,第一次是在一个晚上,成老师与他就美的概念问题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谈了很多。第二次是上午课休时间。成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李泽厚找来了,见面后长话短说,只是寒暄了几句,李泽厚怕影响成老师上课,就匆匆地走了„„从此,读李泽厚的书更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我的“审美诱导式”教学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成果。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将受教育的活动转化为审美的活动。首先将学生转化为审美的主体,使学生趋向美、拥抱美:然后让学生成为接受的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真知,提高觉悟。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为师的审美诱导作用。其改革经验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1988年11期发表后,在同行中引起一定的反响,并被有关专家认定为建国后基础教育领域有影响的120项新教学法法之一。《人民教育》1998第5期以《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教师政治课试行“审美诱导式”教学 》为题报道了我教学改革的成绩。报道中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政治教师郭务强在高中《科学人生观》教学中,试行“审美诱导式”教学法,变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结论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些真的要感谢李泽厚美学书中给我提供的营养,当时我就想过如果有一天李泽厚再来潭中,我一定要当面向他请教。

后来成惕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我校年轻的郭务强校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特别爱看李的美学与哲学著作,对李的人品和学术思想非常敬佩。在教师中,像他这样景慕李泽厚的也大有人在。”

上世纪90年代,李泽厚选择在花甲之年去了美国,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也从此淡出了中国人的公众视野。但后来我担任湘潭市一中的校长后的一次宁乡四中之行又勾起了我对李泽厚的追捧。

宁乡四中是李泽厚和成惕四的母校,这是一所创办于1922年的美丽学校。2003 年12月以我为组长的湖南省重点中学检查验收组来到该校验收,校长刘建军向我介绍了李泽厚等杰出校友的故事。 从宁乡四中回来后,我找到成惕四老师,希望通过他与李泽厚联系,请他为湘潭市一中题词,成老师满口应承。后来成惕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郭校长为了勉励自己和教师精进,使湘潭一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无负于这一百年名校,早就提出要我请李泽厚为学校题词。2004年11月李从美国打电话来祝贺我《泠然集》出版,我顺便提出请他为学校题词的要求,说明郭校长的诚意后他基本上答应了。2005年8月,得知李回国的消息后,郭校长和我商量,准备邀我到北京去亲自登门,以偿夙愿。李因来者太多,婉言谢绝了。不过他说10份回湖南,到时候再说吧。”

2006年10月20日,成惕

四、李泽厚等老同学相约宁乡县城聚会,成惕四老师高兴的拿到了李泽厚为我校的题词。成惕四老师在他的《一次有意义的朋友聚会》一文中回忆了当

时请李泽厚题词的情景:“„„碳素笔在宣纸上写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遒劲活泼的八个中楷行书,并慨然签名,以示慎重。一位当代国内外的著名学者,终于为湘潭市一中留下了具有永恒价值的题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既是孔子的自律,又是教学的方针,更是重要的师德。李泽厚的这张题词既满足了郭校长的心愿,也将以知名学者的形象,鼓励一中教师永远前进!后来从侧面了解到,李泽厚曾表示过,他不题词,不在别人的书里表态。谦虚谨慎,‘无声无臭’,此诚学者之风也。李泽厚破例为湘潭一中题词,这也是学校之缘,一中精神感动了上帝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龙口水电站范文下一篇:论语的读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