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真题

2022-07-04

第一篇:成都体育学院真题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原属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前身系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2月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院力量得以充实。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院已成为以体育科学为特色的多学科发展的高等体育学府。

学院占地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院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西南部,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成都武侯祠。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训练场馆,并建有

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大楼、校园、标准化的语音实验室和先进的人体运动机能测评中心。图书馆藏书约40余万册,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络数据库若干,期刊合订本2万余册,各种中外文报刊1千多种。

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57人,正副高级职称167人,中级职称189人,助教和实验员81人,国际、国家级裁判60余人。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斐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博士生导师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目前学院在籍学生近1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学生近800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

生300余人;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和体育中专学生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6000余人。

学院本科教育层次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及航空港校区等教学单位,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医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英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13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5大学科门类。其中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研究生教育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经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批准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可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

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新闻学专业本、专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脱产、函授本、专科及专升本学生。

学院附设有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及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用中医药物等手段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和运动疲劳的恢复研究等方面形成优势与特色。早在60年代,便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体育史学研究机构,80年代初经原国家体委批准成立体育史研究所,2001年被首批批准为全国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设有附属体育医院。体育史学、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

为国家体育总局的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训练学与运动医学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9门课程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体育保健学》与《武术》为四川省首批批准的精品课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学院办学质量较高,教学、训练和科研成绩显著。1999年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2002年承办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评价。

学院设有附属竞技体校,承担着为中国培养参加奥运会、亚运会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在艺术体操、武术、举重项目形成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近3年获得全国性比赛的金牌30余枚,近百人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性比赛,并获得奖牌10余枚。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并有1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学院2001年、2002年、xx年连续三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并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2000-xx年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全国武术套路培训基地。

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乌克兰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

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成都体育学院

高校代码:10653 所在省市:四川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南郊体育学院路

联系电话:5582752,5552318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

第二篇:成都体育学院体操理论试卷

————级——班——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1、团体操:

2、保护:

3、抢先: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0分)

1、 团体操表演的特点是————、————、————并融合————与多种————为一体。具有————、————和————的特点。

2、 团体操常见的表演动作有————、————动作————动作———动作———以及各种———的动作。

3、 团体操中的艺术装饰有————、————、————、————等。

4、 保护的方式有:————、————、————。

5、 帮助的方式有:————、————、————。

6、 直接帮助的基本手法主要包括——、——、——、——、——、——、——、——、——、——十种。

7、 保护与帮助运用的一般原则是:————、————、————、————、————。

8、 体操根据其任务可分为:————、————、————和————四大类。

9、 竞技性体操的特点是:————性、————性、————性、————性和————性。

10、 竞技体操中,男子有:——、——、——、——、——、——等六项。女子有:——、——、——、——等四项。

11、 竞技体操比赛是按————、————、————和————四种比赛。

12、 实用性体操包括:——、——、——和——等四种。

13、 ———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第——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14、 ———年第——届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体操队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15、 世界竞技体操有三大比赛,即————、————、————。

16、 艺术体操是————特有的一个比赛项目。

17、 技巧比赛的项目有————、————、————、————、————、————和————等七个项目。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现代器械体操于——年后传入我国。

A、1949年

B、1927年

C、1896年

D、1840年

2、——年—月—日,国家体委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 A、1954.3.1

B、1951.11.24

C、1955.6.1

D、1953.7.2

3、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是指的体操中的:—— A、自由体操

B、单杠

C、跳马

D、双杠

4、被称为“体操王子”的是:——

A、李小双

B、李宁

C、黄玉斌

D、楼云

5、2004年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

A、雅典

B、北京

C、奥地利

D、洛杉矶

四、问答:(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自我保护的手法:

2、 体操的特点:

3、 体操的内容:

第三篇:成都体育学院环保活动策划书

一、 主题活动: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品,让垃圾变废为宝。

二、 活动背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不断

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和尖锐化,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为环保做点实事,在“建设绿色校园”的号召下,由环保协会举办这次“校园环保行——旧要新鲜”活动。

三、活动目的:

1、增强体院莘莘学子的环保意识;

2、培养大家关注身边环保小事、身体力行为环保

事业服务的作为;

3、帮助同学们养成新型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少

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资源、重复利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四、活动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义,积极响应

“让校园更少一点旧,让校园更多一点绿”的号召,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我们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我们做的事也许正是别人想不到的事、别人不愿做的事。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在为公益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资源需要:

1、彩色喷绘海报(宣传海报)

2、宣传横幅(“让校园阳光普照,让绿色神圣美妙

——旧要新鲜”校园环保活动)

3、照相机

4、便利贴

5、小盆栽、叶脉书签(“绿色当铺”、“以物易物”

礼品)

6、环保袋(或筐、筒)(旧物回收时用)

7、环保协会值班人员值班桌椅

六、活动主办方、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主办方:成都体育学院环保协会

负责人:王磊(部长)

参与者:09级、10级环保协会会员

七、活动开展:

1、对此活动中的细节及环保物品设计进行研讨;

2、宣传部门进行展板、海报、横幅等,前期宣传;

3、环保协会召开会议,安排会员在此活动中的值班

流程;

4、各分配小组按照部长的通知守时值班、进行工作;

5、所有会员利用回收的废品制作环保物品;

6、所做的环保物品在校园进行展览。 附加:活动(值日负责方式)

八、后期工作:

九、经费预算:

1、 环保知识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可以设

个小展台“废物巧巧秀”,展示一些用废物制作的物品)

2、 图展(侧重一些不环保的日常生活图展)

3、 环保袋设计(征集手绘稿,并设有奖品‘盆栽’)

4、 环保志愿者签名活动

5、 “绿色当铺”——以物易物(可与4同时进行)

1、检验此次活动的成效,及时做好总结;

2、各组员要注意写好自己的体会,吸收经验教训;

3、注意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并认真总结;

4、整理活动相片。

第四篇: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庆

峥嵘七秩 弦歌不辍

——庆祝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

蜀江碧,蜀水清,号称天府,物产丰盈,奠复兴之基础,溯文化于周秦,锻我体魄,振我精神,担当大业于一身,齐努力,莫回循,立人、立己,相期做新民。

——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校歌

这是成都体育学院前身——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时期的校歌。我们甚至不知道其确切的创作者及时间,然而,吟唱之时,却总为其中所洋溢的“对社会、历史、民族及自我生命的担当情怀”所激励。岁月更迭、春秋轮转,今天,这所创建于抗战硝烟中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几经沉浮,积淀更新,已发展成为在全国广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学府,以成都体育学院之名矗立在天府蓉城。行年七秩,世事变幻,而“溯文化于周秦,锻我体魄,振我精神,担当大业于一身,齐努力,莫回循”的声音却始终回荡于耳畔,从未曾远去。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悄然诞生。当年春天,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了第一期师资班,附设于重庆大学体育科。“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抗战期间,体育教育及体育师资的培养倍受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四川能真正创办一所专门的高等体育学府。有鉴于此,四川省教育厅于1943年在成都择址重新筹办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创业匪易,办学尤艰,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离乱岁月,回蓉后的省体专亦不可能一帆风顺。在1943年到1949年短短的7年间,学校4易校址、4易校长,办学条件极为简陋。纵使艰辛,体专师生始终以勇于担当的情怀,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的张群先生,为省体专第一批2年制毕业生题写了“行健不息”4字,寄托了一位长者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望。这也是省体专师生“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写照,烛照着今日成体之辉煌。 1950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省立体专,曾短暂使用“川西体育专科学校”之名,后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1年2月学校迁至武侯祠畔的甫澄中学校址(今址),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状态,并先后开办了三年制专科和中级科、二年制专科及师资训练班、西南体育干部训练班等,着力于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西南地区培养各类亟需的体育专业人才。1953年,在院校调整、大区布局的背景下,经批准,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院并入,自此,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单独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成都体育学院植根西南,不断探寻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办学之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办学条件依然相对艰苦,老一辈成体人以最朴素的情怀和最务实的态度,探索开拓,谱写了一首首艰辛与收获交织的诗篇,为其后“成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7年学校开始正式招收体育教育4年制本科生,为区别于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突出体育院校的特点,在时任学校党委书记胡晓风带领下,老一辈学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一专多能、一精多通”的培养要求;1960年,在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在著名中医骨伤科和武术专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郑怀贤教授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运动保健系,并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积极进行运用中医药物手段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和运动疲劳的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形成其优势与特色;1962年学校又率先成立了国内最早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后1985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成立体育史研究所),汇集了李季芳为代表的(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一批国内著名的学者,整理和编著了建国以来第一批体育史料集,在我国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有被贺龙元帅誉为“成体两枝花之一”的武术学科等,成为之后“成体”继续前行的宝贵积淀。一批批英才从“成体”起飞,成为西南地区及祖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及所属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成为著名的学术带头人、著名教练和世界冠军;一部分人走上大学校长等各级领导的岗位,书写着成体的自豪!还有更多的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业绩,恪守着“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诠释着“成体”精神! 时光如流,默默耕耘中,“成体”送走了七十韶光。先哲孔子年老时,概述其一生言及七十时,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勾勒的是一个人在历经岁月洗礼后成就的从容与智慧;当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所历经70年沧桑砥砺的学校时,会有怎样的感怀?

岁月有痕,老校新颜,似乎一切确已变换。但仔细聆听,仍可听到历史回响中不绝的律动,新一代“成体人”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始终如昨;位居西南之隅,坚守大学的职能与使命,守雄浑大志,务实奋进,奏响着曲曲“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壮丽凯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变革与重构”的时代主旋律下,与时俱进的创新彰显的是顺势而为的智慧,而对传统与特色的坚守,需要的是勇气与大学办学规律的科学认知。进入新世纪,学校积极抓住高等教育扩模的机遇,扩大招生规模,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现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方向)、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运动医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休闲体育16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同时,学校经过对传统办学经验的梳理,提炼总结出“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以体为主”,突出的是学校始终坚守作为行业院校的使命与特色;而“体医渗透、体文结合”是学校传统的特色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及体育史、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体现。“一专多能”承袭于学校老一代“成体人”于20世纪50年代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因这一“特色”有着较长期的历史积淀,广受各界认同。2006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等级,评估专家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积淀”孕育着“创新”,“坚守”从来就是为了“升华”。在传承更新中不断提升的成体,现今愈益生机盎然。我们欣喜自豪地看到,“成体”在新的发展平台上以其显著的办学成效,彰显着大学之“大”的品格与风范。

办学特色在坚守中更加鲜明。近年来,中医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先后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新闻学、运动人体科学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有体育学、新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涵盖教育学、医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

学校注重结合实际,积极顺应大学科研活动规律,搭建项目平台,健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扶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等。培植良好学术氛围,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潜心向学,收获了累累科研硕果。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6项,被四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41项,取得专利5项。2010年我校有1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体育学领域尚属首例,在全国体育界及四川省社会科学界引起较好反响。

学校一贯注重训练和竞赛在彰显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中的作用,竞赛训练工作不断突破,成绩不断提升。一批批著名教练和运动员从成体扬帆起航,在国际国内重大赛场上,书写壮丽与豪迈,为祖国赢得荣誉:如原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余维立、原国家射箭队总教练秦平村、国家花样游泳队副总教练郑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钟焕娣、亚洲女飞人李雪梅等等。继往开来,传承跨越。在坚持优化结构,深化内涵的发展思路上,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项目独具特色,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屡创佳绩,为祖国和四川省赢得荣誉。2000年以来,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10枚、银牌175枚、铜牌191枚。我校自主培养了男子举重世界冠军张平,武术散打世界冠军于飞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队队长、银牌得主吕远洋,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栏冠军尹靖、女子水球冠军孙惠子、乔蕾颖、朱家宜,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3枚金牌得主伍梦燃、女子水球金牌得主王祝佳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运动健将。同时,还培养了运动员学生奥运会冠军殷剑、拳击冠军邹市明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国家运动员。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资拓优势”。在长期的发展中,学校始终持“固”人才之本,造就了一批响誉海内外的杰出专家:如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体育史专家李季芳教授、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周西宽教授、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习云太教授、著名艺术体操专家蒋美珍等。

近年来,学校更是将“人才强校”提升至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了以“博导”群体为引领,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日趋良好,并涌现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为学校继续迈向高水平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大学是守望文化与文明的灯塔及文化的创新者,今日成体,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学校注重凝练在办学过程中传承、创造和积累的风格、气质与传统;注重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观,构建师生共同精神家园,通过精神驱动促进整体事业的发展。现“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及“坚韧不拔的集体人格、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谐包容的人文氛围、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的成体精神的表述在全校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推动学校不断攀升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不断实践,在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形成了隔年一次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艺术节”、“学生科创论坛”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在全省及同类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影响。

当代高等学校的办学需要更加包容开放的襟怀,成体比以往更加注重国内外交流。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服务社会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今日成体以更加主动介入的态度,以学科、专业优势为依托,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如2008年奥运会上,学校师生不仅在竞技赛场上争金夺银,为祖国和四川省赢得荣誉,还担当了医疗服务、科研攻关、专业志愿者服务等。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学校研究生孙惠子获得女子水球第5名、张益萌获得女子曲棍球第6名的成绩,另有多名教师承担了和承担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备战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科研攻关的任务。此外,学校还主动担当智囊团,为国家和地方体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体育事业“十二五”体育宣传规划》、《国家体育文化建设规划》等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学校还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四川省全民健身工程,承办了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总工会“我锻炼、我健康”科学健身巡回讲演活动。历时两年,在全省21个市州的近100个区县乡进行近200场巡回讲演,听众达8万余人。作为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担任“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示范项目”的院校,学校在近年来承担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体育局等主办的培训任务,培训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四川省体育教师骨干和各级教练员逾2万人。“5·1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主动地投入灾后心理重建、残疾人体能康复、残疾人竞技体育等方面,彰显出学校师生心系国家、地方发展的拳拳之心。

“人事转新花烂漫,客程依旧水潺缓”。七十载沧桑砥砺,风雨铸魂,今日成体的风采令我们欣慰与自豪,前路漫漫,有待我们去开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提出: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体育学府为基本目标,以建设成为博士授权单位为重要任务,更加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学校其它各项工作,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人民满意的大学。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有丰厚的积淀,有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有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有“成体人”一以贯之的襟怀,我们一定可以期待“成体”未来凯歌高奏!

“你的青春是燃烧的火焰,你的风采辉映五环,你用热血书写壮志,你用理想描绘灿烂明天,„„超越自我,迈向更高,更远„„”。今天,激情洋溢的新校歌与旋律悠扬的省体专老校歌唱和呼应,见证着成都体育学院的成长、壮大,岁月变奏,弦歌悠悠!

第五篇:职业生涯规划 成都体育学院 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 李姗姗 2018

一、前言

整个社会弥漫的毕业即失业的阴霾气氛中,大学生在临毕业时交际恐慌,不了解社会、不具备相关能力而惧怕进入社会,而另一边用人单位又不停地抱怨、着急着寻找贤才,市场上明明出现的是供小于求,却营造出了供大于求的错误,因此做好规划,发现自己的长处,很好地发挥自己优势,弥补自己的短板,扬长避短,使得自己很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自我分析

1、 专业知识:

现在的我已经大三,根据院系培养计划,大学的主要课程基本结束,所以本人具备了院系要求的一定的经济学(体育方向)的相关知识,但由于个人的一些因素,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融会贯通,不够扎实,只能说对经济学大体的一些知识有些了解,具体的一些概念还没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由于选择了我院新闻学双学位的学习,因此还具备一般新闻人具备的知识,但因为新闻学双学位班的课程安排与我院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还是有不同,因此具备的新闻知识与新闻学专业的同学相比非常不足,并且由于缺乏实践,一些技术上的能力也非常的缺乏。

总结:具有两个专业的知识及相关能力,但是都不是很精,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都有涉猎却不进行钻研。

2、 综合能力:

1) 学习能力:自觉学习能力较强,但比较倾向于对一些为人处世的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强,并且平时不是太注意关注与专业相关的一些新闻。学习能力较强,有比较好的理解能力,并且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请教发问可以很快地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 2) 创造能力:创造力一定是在大量知识、信息涉猎的前提下,因此喜欢大量涉猎信息的我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并且由于新闻知识的耳濡目染,使得创造能力更强。

3) 社交能力:由于外部因素及个人为人随和的内部原因,我认识的人相对身边的朋友比较多,并且由于性格较好,为人亲和,与大部分陌生人结交、攀谈成功的机率较高。 4) 组织管理能力:同样是性格原因,太随和造成组织管理能力不强,没有魄力、没有威信做领导,并且当需要公事公办地批评部下或者受领导的人,十分不好意思开口,没办法公事公办。 5)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在讲述一个复杂的事情的时候有时很难表达清楚,并且没有办法抓住重点、核心部分叙述。 6) 适应能力:由于性格较好,一般都能很容易地去融入新环境,与身边的新朋友相处融洽。因此适应能力比较强。

3、 性格特征:性子比较慢,为人比较热情,非常乐于助人,并且为人和善,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内心也敏感、细致,责任感强,有很强的团队意识,重情谊

4、 职业兴趣:人们对某类职业或工作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倾向

5、 自我盘点:性格比较外向、开朗,热衷于认识许多各种各样的朋友,现在喜欢阅读提高自我素质的书籍,喜欢听音乐、跳舞,喜欢设计感的衣服、饰品等物品,喜欢逛街,喜欢美食,喜欢旅游,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喜欢一些能够营造氛围、情调、浪漫的事物,喜欢新鲜可爱的事物,做事比较认真,但遇到困难容易焦躁,处理人际关系也不够好,语言表达仍然有问题,做事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

6、 解决自我盘点的的劣势与缺点:由于性格过于随和,不懂得拒绝人,造成自己的计划、目标很难达成,因此应该学会适当地拒绝别人,做到就事论事,不要加入过多个人感情色彩,更应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与人相处时更应该大大咧咧点,少点儿敏感,更应该自信点儿,也应该学会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减少与周围人因语言表达问题产生的摩擦。学会做事果断,学会遇事冷静沉着应对,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

三、职业分析

1、 家庭环境分析:

经济状况: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父母是国有企业职工,具体收入状况不是很明了,但家庭生活呈中等水平。未来几年,父母一旦退休,收入将有可能减少。

家人期望:家人对我没有过多或者过高的期望,只要自己可以负担自己的生活费用,可以比较安稳地过日子。

对我的影响:中等水平工薪阶层收入家庭,主要靠固定的收入生活,遇到突然的事件,资金有时经常周转不过来,因此我更渴望一份收入不错些的工作在负担自己的同时可以改变我整个家庭如今的状态。

2、 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特色:成都体育学院作为一个二本院校非常有她自身的特色,她是国内体育院校中的佼佼者,并且提供给同学不少锻炼的机会,参与各种活动。

专业学习:不论是经济学还是新闻学,都是体育方向,相较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我们多懂一些体育相关的知识。

3、 社会环境分析:奥运掀起的体育热潮,使得中国体育备受重视,此时国家需要大量的体育人才,并且现状是很多人可能是很好的经济学人才但却不懂体育,无法根据体育的自身特点而很好地为体育服务。但对经济学本科生来说,与经济学完全有关的职业大多需要的是硕士生,学历可能是经济学本科生的致命点。

4、 职业环境分析:经济学、新闻学的就业面很广,就我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而言,经济学可以从事行政、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类,新闻学可以从事摄影、美编、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编辑、记者、主持人、编导等等。

四、职业定位

1、 内部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见识,渴望过上较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有强大的动力,成功的概率更高,但又会因为本身的经济原因做事情畏首畏尾,犹犹豫豫不够果断

2、 外部环境因素:双学位的学习供给了不少就业岗位,增大了我选择的面,但由于我的知识不扎实,又有高学历学生参与竞争,因此仍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

五、具体规划、实施策略、行动方案

1、2009年9月到2012年5月

此阶段为学校安排正规的学习时间,在此期间,认真扎实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2、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 这一年为大四阶段,大学的基本课程已经完成,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毕业论文以及工作的确定。根据经管系培养计划以及新闻系双学位班课程安排,2012年5月到2012年9月主要为实习期,接触媒体相关工作、经济类相关工作,多熟悉这些工作的流程,清楚这些工作的具体的内容。通过了解而确定自己找工作的方向。2012年9月到12月,认真完成本专业以及新闻学专业的论文。12月后,开始找自己锁定方向的一些工作,主要以薪资抉择。选择一家签约,进行实习到正式入职。在毕业前,尽可能的确定一家公司工作,以保证自己未来生活的稳定。

3、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

此时是职业的起步期,力争做到多接触人,扩大自己的人脉,为以后的事业做准备。在这一阶段,要学会开始理财,主要是学会自力更生,自己赚钱,自己理财,自己优质自我生活的能力。进行生活知识的各种积累,为父母减少负担。在人脉的积累中,观察各行各业的趋势与动态,为自己以后打算。同时,考虑到年龄问题,在这一段时间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进行规划,注意符合自己标准的一些人,但此时的主要精力放在事业上。

4、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

力求事业稳定,开始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进行张罗,并且主要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进行张罗。进行成家。

5、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

力求进行一次升职,在稳定事业的情况下,经营家庭。 职业生涯规划评估方案

由于我主要想从事一些媒体类工作,这是个很广泛的目标,因此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我也需要在从事相关媒体类工作中找寻自己真正钟爱的一行,从而长期从事。如果没办法达到,尽一个人与事业打交道的时间远远大于家庭,在稳定事业时再经营家庭是我内心的想法,只有事业成功、平稳家庭生活才会相对美满。因此,不管怎样,一定会在稳定事业的时候去考虑成家,因为我需要事业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父母的生活。所以事业的前提就是财富,如果不能稳定事业,那么我的目标就是先赚钱,有自己生活的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参观考察学习报告下一篇:惩防体系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