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2022-04-28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给予了教学方向的新要求,就是说既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愿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思维转换将知识化为应用技能为目的,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不仅学習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本论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进行探讨。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1: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探究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有效的课上时间快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文学素养是每一位小学老师最期待实现的教学成果。在新课改进程逐年深化的当下,作为素质教育起步阶段的小学教育,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关注,这无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作为基本知识能力培养的一门学科,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不仅是确保语文学习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综合实现各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必须通过多种手段的有效运用,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1、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备课环节受小学生年龄总体偏低,自控力和自觉性存在不足的特点,语文老师必须在课前进行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制定过程不仅是将授课时长、授课内容以及授课重点明确记录在教案上的过程,更多的是要综合近期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针对考试中存在的疏漏点和强化内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并以此实现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以应对考试为总体方向,通过在教学环节强化相应的考察重点,实现学生答题能力和应变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取得较高应试分数为目标,很容易使教学目标产生偏差,从而使素质能力教育转变为机械学习。因此,必须树立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备课环节的细化则体现在对授课内容详略的侧重上。对授课的中心环节,必须进行反复备课,以实现对知识点、相应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由此拓展而来的课外知识,文化常识的全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必须根据预期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在备课时进行预讲,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对工作。在进行教案书写时,不需要将涉及到的内容面面俱到的罗列出来,但必须对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游戏活动环节的流程进行明确规划,在实现对主要授课内容强化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

2、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互动环节课堂效率能否提高,主要由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在不少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板书,而学生们则在听课的同时完成对板书内容的记录,整节课上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都极少,这种授课方式在无形中令上课变得枯燥乏味,进而造成了课堂效率的降低。丰富的课堂内容可以通过交流和活动让整节课“活起来”,从而实现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共同提升。可以使枯燥的学习转变为游戏和娱乐的环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四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授课环节中穿插的电视动画、游戏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提升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游戏变为课堂内容之一是新课改模式下的创新点,所谓的游戏并不局限于形式,而是以小组竞争、团队合作为手段,通过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获得相关问题的答案为目标。此时,游戏的意义成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互动环节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适当的互动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集体的力量,并促进学习兴趣的产生。在小学中、高年级,互动主要分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两大类。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组内讨论和班级辩论两个环节,此時,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相关问题的反馈意见,并通过对不同意见、思路的分析整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互动主要强调配合性与竞争性,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环节中来,避免出现成员被孤立的现象。而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及学生给教师的反馈,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问环节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平台,在这里,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答相关问题向教师反馈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注重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不能从对某一知识掌握的数量度来判断,而要综合考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学生在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时,能够保证较高的课堂效率,对文章中心思想及作者写作意图能较好的把握,在学习文言古诗以及议论文时,学习的效率就会发生下降,从而拖慢整体教学进度。纵观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文章内容及题材选择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记叙文、故事类文体占绝大多数,转变为在每个单元内都合理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这一变化下,想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就不能把视线放在学生对特定类型文章分析能力的提高上,必须从整体入手,使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一种本能。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使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看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重难点,实现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刻板而枯燥的,每一个授课环节都是按照课前准备进行,这造成了授课方式的僵化及效率的下降。自主意识能使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学生自身对文章分析能力、理解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实现授课环节的灵活化,进而避免部分无用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集体合作能帮助学生发现思考环节中存在的遗漏与弊端,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课堂上发现的问题,从而避免思维僵化、知识点掌握不牢、个人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养成合作互利的习惯。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环节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时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从细微环节做起,不断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着手,相关学校及老师应在有效范围内丰富授课形式,提高讲课质量及生动性,并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借鉴来促进语文教学的高效化、质量化前进。

参考文献

[1]陆青春.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7(04)[2]彭敏娇.论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华章,2013,(10)

作者:何福华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2: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浅析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给予了教学方向的新要求,就是说既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愿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思维转换将知识化为应用技能为目的,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不仅学習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本论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习效率;思维模式;综合素质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提问上采取有效方法

1.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契入点

若想让学生准确直接的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老师必须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尤其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要想获取高效的教学质量,老师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凸显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完后由句、词、字进行扩展延伸至全文,从而获得高效的教学结果。比如在课文《鲸》的学习中,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板书用鲸的图画加文字说明代替以往规整的文字板书,用图画引导学生了解鲸的外观形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鲸,并形成快速的文字反应,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2.通过上下联系的关键点进行问话,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若想让学生快速找准课文学习的中心思想,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让学生在各种特别的语境中提升自己的感知力,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更多的五感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学习中要选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的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讲解教学转换为增加阅读色彩的教学,把不易理解抽象的课文用更为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解放出来,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学生要根据文章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进行上下文联系,抓住重点词句,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想学生将课文内容理解透彻,就要把课文与提问融合在一起进行。在《新型玻璃》的教学中,需要阅读全文。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内容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让课文内容逻辑清楚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课文开始,学生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称它为新型玻璃,它与现在使用的玻璃有何不同,它的优势是什么等等。通过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疑问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思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给课文加上符合小学生思维方式的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应该符合小学生的问题思考模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直接感受,引导学生抒发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小学课文中的主题思想一般都表现在文章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只要学生能对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细读理解,归纳重点,提炼思想,就可以发现字面下的文章内涵,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 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想要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印象,可以使学生们多次阅读这段话,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完的直接感受。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问题提问,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得出结果。提问内容可以是:树木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人的“不确定”指的又什么?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对此的理解?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是什么意思,你的理解是什么?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理解课文的同时也了解人生的变化莫测。就是说在人在不确定中生活,会更快学会自强自立,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会取得更多的发展和成绩。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确定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就会形成习惯,对生活的习惯、对事物的习惯,适应能力就会下降,慢慢的就会失去生存能力,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

2.2找准重点词、句、段,为学生探索课文指引方向

于永正老师作为特级教师,他曾经提出关于语文教学的相关想法。“语文教学的亮点和味道都隐藏在关键的词句中,通过阅读并深入理解后,就会有所体会。”因此,老师课上提出的相关问题既要具有引导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将问题全部简单化,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然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因为问题过于简单反而会压抑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做到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然问题具有延续性,深入性和连续性。就是说,当学生正确回答前一个问题以后,顺延现有思路提出下一个问题,问题一个一个趋向深入。由一个重点的词句引导学生对通篇课文的阅读,随着提问问题的不断深入,将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课文的全篇内容逐步展示出来,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就会逐渐理解。阅读前先提问,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文阅读,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在解决好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外,随着对文章的深入了解,课堂上还会提出临时性的具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语文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不但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要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转动大脑,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建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换教学方式,给学生建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基于年龄问题,他们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或者别人为他们编织的快乐的氛围中。如果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将问题生动的代入到课程学习中,边阅读边想象,将自己的主观想象融入到课文的情节中,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中。比如《鲁滨孙漂流记》,老师可以把鲁滨孙的经历脉络分条记录黑板上,让学生根据经历脉络通读课文,学生就可以根据鲁滨孙的经历脉络整理自己的阅读方式,一个一个遭遇的读下去。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展开对文章的理解,对鲁滨孙的了解,当学生完全融入课文当中时就会提出很多质疑,随着疑问的消除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许福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2]刘保英.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3]姚琴娟.倡导自由,把语文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作者:吴洪妍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3: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的几个途径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习惯;转变评价方式,设计不同作业。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堂效率;途径

教学不只是教师对课程的执行与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活动、交往、沟通与合作,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我们经常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把知识掰开揉碎,细细地灌下去,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上课没兴趣,不愿动脑思考,降低了课堂效率。为了能出好成绩,只能用勤能补拙这一招,大量布置家庭作业,致使学生受累,老师疲惫。学校流行这样一句话“抄抄抄,老师的法宝。”学生负担重,教师也不轻松。要改变这种现状,使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改中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静听就好,而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懒”,能少讲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古人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想了以后而得不到答案时,你去给轻轻点拨一下,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记忆当然也就深刻得多。另外,要努力地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乐意参与进来,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思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主动性,更深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责任和乐趣,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先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结果了,再适时地表扬,慢慢地设置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有些理解不了的,再适时地指点,学生茅塞顿开,不但记忆深刻,学习兴趣也更浓。还可以在一些课文的学习中引用新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来提问,想一想面对一篇文章,哪里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开始学生可能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提问,可以用一个“问题在哪”的图式来引导学生自己提问,再用心读课文,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培养了起来。如:在教学《有的人》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丰富,从课题上的“为什么叫‘有的人’,为何不直接叫‘纪念鲁迅有感’”?从字词上提出“第一段里有两个‘死’,两个‘活’,这意思都一样吗?”句子上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段落上,第一段与后边几段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读书,联系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们基本就能理解课文了,我只是将个别含义深刻的句子做了些引导,将“对比”,“反衬”这样的学生没太接触到的术语说了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理解透彻,也有利于课文背诵。

三、转变评价方式,设计不同作业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总是以成绩来定学生的好与不好,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排斥学习,行成恶性循环。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孩子学习好,有些孩子劳动好,有些孩子在文艺方面表现突出。所以我们不能一刀切,误认为只有学习好的才是好学生。对于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只要有进步就好。在作业上,也要进行梯次式管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布置一些最基本的作业;中等生作业可以稍微带点难度;优等生就可以布置一些弹性较大,个人发挥较多的作业,多向课外延伸。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看一本书,写一写读后感:画一幅画,题一首小诗;抄一抄课文里的好句子……也可以小组商量,相互布置适量的作业,最主要是学生要感兴趣。在作业的评改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在批改作业时,选择对话式的批改用语,把作业评改当作与学生谈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我们班里有位学生是学校老师公认的让人头痛、打架、捣乱、吊儿郎当的孩子。我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发现虽然他字写得不好,但作文思路新颖巧妙,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虽然从外表上看你表现得不好,但我觉得,你能写出这样的习作,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你是一个很聪明,很会观察的孩子,相信你自己!你很棒!努力!我会一直看着你!”作业发下去后.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变了,不再那么充满挑衅,不再那么吊儿郎当。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授课中,我让学生们自己互评互改,学生们都很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改得很认真。在相互评改的过程中,不但加强了同学们使用修改符号的能力,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也让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我还让学生们在自己改过的作文后面签名,收上来看的时候,表扬一些给别人改得好的同学,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作者:齐丽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