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材料关怀

2022-07-08

第一篇:典型经验材料关怀

典型经验材料

化解矛盾

关注民生 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开鲁县社会矛盾化解 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2010年6月21日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以“化解矛盾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信访就是解决民生”为工作思路,坚持“边排查、边梳理、边化解、边整治”的基本原则,把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县没有发生到呼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

一、强化“五个保障”,为专项整治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纪检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2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2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联镇场(街道),并负责7个专项工作组的矛盾化解工作,在县直单位抽调了120名党员干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同时,结合全面动员, 1

专门对抽调的工作队员进行全员培训,编印了《开鲁县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手册》,编入了活动方案、流程、工作职责、包联单位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搭建平台,强化制度保障。从制度创新入手,积极探索工作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工作站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整合资源的优势和受理化解矛盾的基础平台作用,建立了联合大接访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集中接待和处理,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效能化、法制化水平,为建立矛盾化解工作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争取资金,强化经费保障。为保证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先期划拨10万元,用于购买办公设备等。为了妥善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县财政把“涉法涉诉救助基金”50万元和“信访储备金”60万元列入预算,保证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救助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

四是加大投入,强化技术保障。针对当前案件高发态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治安技防力度。县财政累计投资330万元,在各镇场、街道重点部位、重要路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在嘎查村安装了“平安互助网”,对不法行为予以震慑,有效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同时为政法机关办案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我们在全市率先与移动公司合作,投资300余万元,开发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综合管理、司法心理预警及社区矫正风险评估

系统,并依托这一网络,建立了政法政法信息化建设平台,除了社区矫正系统外,还加入了涉法涉诉上访动态预警系统、纠正防止超期羁押管理、政法工作电子政务等管理系统,实现了“四个系统合一”,特别是在涉法涉诉上访动态预警系统中,建立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信访人员登记管理、分流处理、网上督办和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动态控制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政法综治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五是夯实基础,强化基层政权保障。把基层组织巩固做为专项整治活动的一项重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大村级“两委”班子的培训力度,组织学习中央和地方的惠农政策及涉农法律法规,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对上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彻底解决,对村委会班子不健全的村进行补选,选能人进班子,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村务公开,确保筑牢基层政权基础,打好社会矛盾化解攻坚战。

二、落实“四项措施”,推动专项整治活动向纵深开展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了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导,专门成立了宣传报道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鲁工作通讯》、《开鲁政法》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办专题或专栏以及插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报导。我们还投资1万多元,对县内主要公路两侧的宣传牌进行了更新,在明显位臵刷写或悬挂宣传标语,发送手机宣传短信,增加了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内容。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专门编印了专项整治

活动《简报》,目前,已印发了36期。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联动排查,对存在的矛盾摸清底数、主动化解。全县各镇场(街道)、重点领域都把专项整治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相继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县包联领导深入所包联的单位进行指导,包联工作队积极配合,帮助解决所包联单位在专项整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东风镇在县包联领导和工作队的指导和协调下,群策群力,依法、依情、依策成功化解了一起久拖未决的道德村陈刚赴呼信访案,受到市、县领导的关注和好评。开鲁街道办事处在此次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中组织开展了“近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难、暖万人心”载体活动,充分发挥“三会五员”(三会:居民诉求恳谈会、治安联防员月例会、驻社区单位联系会;五员:社区协警员、矛盾排查化解员、民情观测员、治安联防员、舆情收集员)的作用,对城区矛盾纠纷与隐患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摸底排查,形成了层层联络、上下联动的矛盾化解排查网络,使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解决。在嘎查村,充分发挥协警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随时排查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地把矛盾纠纷处臵在了初始阶段。今年以来,协警员共上报信息2453条, 4

协助公安干警侦办案件62件,直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27件。全县通过耐心细致的边排查,边化解,摸清了底数,并进行疏理归类,登记造册,为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73件,已化解589件,化解率达到87.4%。

三是条块结合,确定重点领域集中化解。为了保证专项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我县近年来矛盾纠纷和信访情况,我们确定了条块结合的工作方法,除了由各镇场、街道按照属地管理自行组织开展工作外,还明确了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七个重点领域,即:农村工作、城市建设、教育系统、涉法治安、基层政权、企业遗留问题、社会保障和中区市直企业遗留问题等七项重点,并相应成立了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个小组的工作职责。各重点领域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如:为了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待遇问题,维护全县的社会稳定,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将2009年底前退休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人员3397人全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受到了广大退休职工的欢迎。基层政权领域工作组利用2周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排查梳理出5类重点矛盾,对这5类重点矛盾都从维护大局稳定的角度,分别制定了解决方案,对选举不成功的3个村寻求解决办法,适当时间进行选举;对社区工作人员缺少问题,准备公开考录大学生村官、招聘社区工作者,同时,针对村级组织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加强转移支付 5

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功能等措施,使基层政权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涉法涉诉领域工作组特别是政法机关都成立了专项整治组织机构,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到各镇场,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化解了建华镇先胜村、东风镇道德村等一批疑难矛盾问题。目前,全县重点领域共排查各类矛盾135件,已妥善化解121件。

四是领导包案,保证整治活动整体推进。为了保证专项活动总体进度,县专项整治办公室对全县各地各重点领域工作情况进行了3次督查和通报;还专门召开了3次调度会、4次办公室全体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部署。集中、有效地化解前期排查出来的各类社会矛盾,县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一类案件逐件梳理分析,并确定了其中的85件为重点案件。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涉及范围等具体情况,办公室对重点案件再次梳理分类,确定需要市里帮助协调解决、由县委、政府解决,和由县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单位、部门解决三个类别。对于一些重点案件,县委、政府及时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逐一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三、健全“三项机制”,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了县级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我们在原有县领导接访制度的基础上,调整为每个工作日都有县领导接访。县四大班子领导每月到所包联镇场、街道下访一次,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所包案件进行深入调研,并督促镇场、街道开展社会矛盾纠纷

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按照县领导分工和所包联单位,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包案,并一包到底,直到案结事了。

二是健全了风险评估和联席会议制度。我们进一步健全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城市建设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征收征用、机构改革等方面制定政策时,都围绕可能存在的稳定性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评估工作,从而在源头上规避、预防、降低和控制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对不同时期排查出来的重点疑难复杂矛盾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逐案分析、研究解决。今年,已召开联席会议6次,集中化解重点社会矛盾问题33个。

三是健全了责任追究制度。始终把社会稳定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畴,明确县镇两级党政“一把手”是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并明确提出,因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力,造成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人多次重访,产生社会负面影响的,对责任人和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

以上是我县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做法,与兄弟旗市区相比,还有很多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第二篇:先进经验典型材料

某某国土资源局

2011年度执法监察先进经验典型材料

2011年,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国土资源监察的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局党组制定的“未雨绸缪、提前介入、预防为主、事前防范、露头就打、从严整治”的原则,切实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针对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典型的经验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动态巡查工作小组

实施动态巡查责任制是及时发现并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解决执法难,降低执法成本,减少经济损失的根本途径。我局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对待此项工作,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讨论加强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并对原先制定的动态巡查责任制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为组长,监察科科长、地矿所所长、建设用地科科长、地政科科长、信访科科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城区、中心所长、矿产资源所长组成。办公室设在监察科,负责土地动态执法监察工作的日常运作。

二、明确巡查责任主体和巡查职责

实施动态巡查的主体是我局监察科、各城区所、中心所和地矿所。各城区所、中心所负责对全市违法占地的查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情况进行巡查和监督。地矿所对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进行查处和检测,抓好矿产资源动态巡查工作。

三、建立动态巡查责任制,健全动态巡查网络

(1)严格执行月报告制度、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了土地动态巡查人员、责任、落实“三到位”。同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动态巡查网络,将土地动态巡查触角延伸到村街,自上而下形成健全的土地动态巡查队伍,并做到人员、经费、车辆、器材“四到位”。明确一批乡(镇)村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和协管员,信息员和协管员积极反馈信息,做好基层动态巡查工作。由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办,采取交叉巡查、联合巡查、拉网式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违法用地情况进行定期巡查,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对违法占地行为建立起由纪检、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合作的联动机制,实行联合办案制度和移交移送制度,保证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到位一起,增强土地执法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2)划分巡查区域,明确巡查范围。土地监察实行包片责任制,将全市个乡(镇)办分为9个片,由3个城区所和6个中心所负责,实行所长负责制,矿产资源所对全市矿产资源进行管理以及对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查处。动态巡查实行包片管理原则,包片组是实施动态巡查的主要单位,对所辖行政区域范围的国土资源、测量标志、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进行巡查;中心国土所对辖区内的违法占地进行查处,对用地情况进行统计,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进行检查;矿产所对全市非法采砂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对地质灾害进行定期预防和巡查。

四、制定定期会审制度,落实社会监督制度

定期会审制度是由局党组组织监察科、用地科、地政科、信访科有关人员每月向局党组汇报一次案件办理情况,每周一由各科、所长参加的例会统一安排一周的工作。对每宗案件责任到人,明确落实时限,对重大案件实行领导包案,下大力解决。我局从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了20名国土监督员,对规划审批、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用地审批、土地登记、违法案件查处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了人情案、关系案和个别人说了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力求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规范运行。

五、结合信访工作,创新管理工作模式

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巡查与信访工作相结合。信访问题越多越频发的地方,就是巡查的重点,处理信访一个点,巡查一个片,在处理信访问题的同时开展巡查,能够收到较好效果。二是巡查与查处违法案件调查相结合。调查一个点,巡查一条线,在深入自然村、违法户进行调查时,凡是经过的地方,有可疑的在建项目,就马上调查落实,达到及时制止违法占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巡查台帐,做好巡查详细记录,规范登记,发现重大情况应及时向动态巡查领导小组汇报。若在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在自己辖区的,应及时主动向相关巡查责任单位通报,并协助处理;建立巡查责任制考核体系,将动态巡查责任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发现、报告、制止违法行为,违法案件明显减少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责任区域内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的,视情

节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或通报批评。

六、加强软、硬件建设,畅通违法举报信息渠道

开通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办公室设在信访科,具体负责来信、来访、来电及上级交办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线索受理、登记、转办、管理和向举报人反馈受理情况,并做好违法举报台帐的记录工作。畅通了违法举报渠道,有效地扼制了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 ,维护了辖区内的安全稳定。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依法管地用地氛围

我局不断强化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土地日和普法日,都要精心安排宣传内容,采用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开展知识竞赛、在报纸上开辟专栏等内容趣味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土地管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使我市干部群众保护耕地和依法用地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法律观念。

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局土地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推动我市土地管理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某某国土资源局

二0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第三篇:旧村改造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国土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有40万人口,18个乡镇,473个行政村。县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探明各类矿产资源22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56.18亿吨,白云岩储量42亿吨。耕地总面积54.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3万亩。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我县农村自然庄多达1700余个,建了新房不拆旧房在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占地浪费严重,“空心村”问题突出。加上我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会之处,坡地多,大面积的平川地少,而且许多村庄多建在平川之处,虽着村庄占地的不断扩大,使原来就不多的耕种条件好的平川地日益减少。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促进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重要工作任务。 我们##县国土资源局历来重视旧村

(一)加强宣传,使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是实施旧村改造的内在动因 旧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农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工作难度较大。因此,能不能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使旧村改造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这是旧村改造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望川村有360户,1171口人,全村土地总面积3147亩,其中耕地 1307亩。1984年开始,该村以地下煤炭资源为依托发展村办企业,1989年该村已拥有煤矿、铁厂、铸造厂等9个村办企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5万元,人均存收入1000元。有了钱就要盖房子,这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望川村的百姓也一样。以前,望川村民无钱修房子,360户人居住在三个自然庄中,居住区占地面积185亩,自1978年以来,富裕起来的望川村人,纷纷建新房,截止1989年,全村共建新房1000间(眼),占地185亩。这样形成了三个问题:一是村庄土地浪费严重,村庄占地已占地370亩,而许多村民仍无房住,要彻底解决,村委估计至少还得占地300亩,这样一来望川村占地将达到670亩,而且将形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二是耕地日趋减少,除了村民修房占地外,望川村办企业也要占地,企业要发展,就要上规模,上规模不占地不可能。加上国家、省、市县一些重点项目占地,人地矛盾必将进一步激化。三是村内建筑杂乱,以前的居民点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低、矮、破烂、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排水排污都是问题,而新的建筑虽然新,但东一处,西一处,显得杂乱无章,公共设施无法配套,导致了望川村街道低洼不平,雨天水路不畅,因排水、走路造成了许多民事纠纷,村庄建设水平上不去,仍是“年年建新楼,岁岁无新貌”。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国土资源局积极为该村出谋划策,在参观该村时,与该村两委班子就望川旧村改造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我们的宣传下,望川村两委认识到了这一点,从1988年开始,两委干部统一了意见,决定进行旧村改造。为了帮助望川村进行旧村改造,我们首先建议该村走出去。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外地旧村改造典型村取经,寻找旧村改造的感受和动力。二是通过座谈、恳谈来统一认识,消除村干部的畏难思想,齐心协力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的担忧、害怕、抵触情绪,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征地、拆旧铺平道路,确保旧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指导,注重规划和建设管理,是高质量完成旧村改造的前提和条件在旧村改造中,许多村庄由于不重视规划和建设管理,结果使村庄旧村改造半途而废,新村面貌依旧、质量不高。因此,旧村改造首先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个功能齐全、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中心村及有条件的村庄要按照现代化新农村的标准进行规划,同时要强化建筑设计工作,对户型、主基色、建筑立面都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按设计施工。在我们的帮助下,由山西省城乡设计规划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给望川村绘制了1990至XX年新村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十年奋斗目标。其中新村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91年建成两栋三层居民楼,安排居民48户;建成宽12米,长1000米的柏油新街;建成教学大楼和容积为500立方米的自来水塔。第二步,从1992年至1995年,建成居民楼8栋,安排居民200户的同时,建成综合办公大楼、商业大厦、酒家、幼儿园和煤气站。第三步从1996年到XX年,居民全部进入新村,并建成医院、文化宫、公园、力争全部完成园林式新村建设任务。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在今天看来,我们对望川旧村改造的超前规划是正确的。国土资源部长孙文盛在任山西省省长时,多次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对该村旧村改造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三)和谐发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是确保旧村改造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 1991年,望川村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首先的阻力来自传统观念。有相当部分的村民认为再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属于私有财产,加上一些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多分面因素的纠结,撤旧房很困难;第二是村民住房问题,谁先谁后住,新楼价款问题。为了使望川村旧村改造顺利进行,我们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符合国家法律与政策的精神,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了旧村改造民主决策、科学规划。从而有力的促进望川村旧村改造了工作。我们在望川旧村改造中主要处理好了以下三个问题:

1、旧房拆除。望川村通过开会、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反复讲解和宣传“旧村改造”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动员,并拉上全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使他们认识到了旧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腾出宅基地户用于建设新楼房。该村老党员郝世愧1987年刚盖起16间新房,但却首先不同表态,主动撤除自己的房屋。在党员干部作出表岁的同时,该村组织了旧村改造政治思想动员工作组,挨门逐户做思想工作,为该村的旧村

改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改造资金的筹集。实施旧村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旧房老宅基补偿等都需要一大笔资金。部分实施整体迁建的村庄更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望川村旧村改造中,拆迁户房屋按当时房屋造价赔偿,新楼价款采用群众出小头,集体出大头的办法、并且每户免1.6万元。拿1991年新建的两栋楼来讲,两栋楼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可安排居民48户,户均建筑面积106平方米,户均居住价款仅1.2万元,总价57.6万元,仅占总投资的零头。村集体收回的旧房有偿使用、投入部分土地征用款、村集体资金投入等方式解决旧村改造资金问题

3、新楼房的安排。从各地旧村改造来看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新房的位置;二是通过竞投,谁出钱多谁先选择宅基地;三是按照旧房拆除(或腾空)的先后顺序,谁先拆除(或腾空)旧房谁先挑选。但是素~办法在望川村旧村改造工作中难以行通。望川村在旧村改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第

一、二栋楼竣工时,群众都不愿意住;当群众看到新楼宽敞、明亮、水、暖、电、气配套设施齐全,又张着要住楼。在我们的帮助下,该村出台了分房制度:群众要住,优先群众,群众不住,优先党员,党员不住,干部带头住。几经反复,使全村群众都住进了楼房。

(四)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同支持,是实施旧村改造的重要外部条件 旧村改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较多。望川的旧村改造表明,要搞好旧村改造,除了望川村自身要有较好的内部条件外,还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土地指标、审批服务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在工作中,从方案制订到具体操作,我们都把握政策,加强指导,把政策用足,落实到实处。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各种费用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乡镇一级政府要把旧村改造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强指导。望川村所属润城镇是我县的一个经济大镇,在望川村的旧村改造工作中,润城镇两委班子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我们的指导下积极推广望川旧村改造经验,有力的促进了该镇旧村改造工作的进展。今后的工作和建议近年来,我县的旧村改造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从整体而言,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从横向看,区域之间甚不平衡,部分乡镇进展缓慢。从纵向看,两头热中间冷。即上级政府十分重视,村民呼声十分强烈,但部分乡村干部和一些部门存在畏难情绪。究其根源:一是缺乏共识。即没有充分认识旧村改造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二是畏难情绪作怪。在土地指标、建设资金、旧村改造中的矛盾纠纷这三大困难面前,部分干部或多或少产生畏难情绪。三是政策缺位。旧城改造工作目前尚处在探索性阶段,相关部门未出台一些配套政策,自上而下至今还没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政策。

(一)合理配置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 目前,我县农村旧村改造工作首先面临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土地指标问题。由于存在着城乡两元结构,以往在土地指标使用上,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不公平现象,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上级政府配给的土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缺口更大,能用于旧村改造的则更少。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许多村庄没有或很少预留了建设用地,根本不能满足旧村改造的需要。从各地的实践看,当前解决土地指标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指标用于旧村改造;二是根据政策,通过土地整理获取折抵指标,或中心村通过宅基地复垦还耕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但上述办法都受到了配额、经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根据我们的国情、市情以及土地法律法规精神,用地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旧村改造用地问题,还是要从改革入手,制定相应政策,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1、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旧村改造用地需要。旧村改造,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目前,许多地方都把农村宅基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目的就在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鼓励支持旧村改造,在用地指标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开源与挖潜并重,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力度。从集约用地,减少人均占地面积入手,积极探索节流新思路、新办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扩大迁村并点试点工作。缩并农村居民点,扩大城镇、中心村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达到节约、保护耕地目的。二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中心集镇推行多层公寓。在供地方式、购房面积上、购买价格上、房产处置上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同时也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三是建立城乡土地置换机制,允许农民在一户一宅原则下,原有农村宅基退耕后,按一定比例置换中心村或城镇建房用地。目前,农村居民为了经商、务工、子女读书,进城定居较多,城乡土地置换条件已日趋成熟。我们要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并加上宣传力度,不能停留政策文件层面上。四是出台农村建房节地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减低用地标准。目前,农村家庭人口趋少,而农居占地较大,空置现象较普遍,要在观念更新、政策鼓励二个方面加以引导,逐步消除农村建房中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二)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拓宽旧村改造筹资渠道 旧村改造最大难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从试点来看,虽然筹资渠道林林总总,但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土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是农村集体最大的一笔资产,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产显性化,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但是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近年来,外省许多县市都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工作,并出台了相应政策,明确提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在除商品房开发以外进行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产性质得到体现。我县应在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通过招投标收取宅基地级差地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例如我县次营镇进行了农村宅基地公开拍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第四篇: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工作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怎么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民间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大大小小的会议,交流情况,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促进工作,提高水平。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有典型,往往被看作一个领导者称职和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议上,经验交流材料总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且大。

经验交流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完全应该写得活泼引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图解政策、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的经验交流材料常常成为开无效会的“帮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写作经验交流材料的人凭“经验”、套格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把活材料写死了。写活经验交流材料,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标准的套路,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笔者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整理和审阅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家常便饭,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 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 ”、发现“经验” 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所以,很多人又把经验交流材料称作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1.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 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二是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三是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四是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2.做法要先进。具体做法是经验交流材料的主体,是最吸引入的地方,此处不精彩,文章就难出彩,其“经验”就难以让人喝彩。所以,做法先进是关键,是重头戏。考察做法的先进性应着重看三个方面:一是富有时代性。尤其是在总结一些“老典型”时,不少材料往往把过去的一些做法冠上新名词,穿上新外衣,重新包装推出,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典型的先进性,在于它的做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为适应新形势、贯彻新要求、实现新目标而采取的新举措、新动作、新方法。二是富有原创性。不是模仿秀,不是拾人牙慧,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举措和动作。即使有学习运用别人的地方,也决非生搬硬套,是借他山之石而攻玉,有超越、有创新、有特色。三是富有实践性。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做法可行,能够学习借鉴,付诸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那种人人能做、会做而没有想到去做的“经验”。纸上谈兵的东西,以及属于规划、设想、打算类的东西,不能作为经验交流。一句话,凡是没有付诸实施、取得实效的做法,再精彩也不是经验。

3.效果要显著。思路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先进,关键看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说服力;没有突出的效果,就不能作为经验介绍。什么是突出的效果呢?首先要看实绩是否领先。在本地区、在同行业或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越位前进,跨越发展,执牛耳、居前茅、创一流、摘桂冠,这样的经验才值得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其次要看面貌是否改善。与往年相比,进步较快,与历史最好时期相比,水平较高。变化实实在在,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有目共睹,这样的典型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经验才是不含水份的经验。再次要看群众是否认可。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是检验典型是否立得住、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唯一标准。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所谓“经验”,注定会没有群众基础,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在写经验交流材料之前,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多听各方面的不同反应,开清“经验”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从“启发”的角度去梳理“经验”、总结“经验” 人们学经验、看现场、听介绍,是为了获取“真经”,从中受到“点化”,受到启迪,学到好策略,学到好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因此,介绍经验时应从受众的角度多加考虑,使之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1.在“为什么”上启迪思路。参观、考察、听介绍,人们对先进经验有兴趣,自然就会追问当初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因而,写经验交流材料应该清楚地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详细介绍当时面对着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这些情况、问题和矛盾必须是现阶段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是共性的,是经常发生的,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效果。二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面对带有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红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的标志,经验交流材料把这个问题写好了,自然就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2.在“怎么做”上提供借鉴。经验交流材料介绍做法,不能象记流水账一样,把所有的做法一个不漏地全盘托出,也不能把一些常规做法、例行公事当作“经验”介绍,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写出新意。笔者在审稿中发现,相当多的经验材料在介绍做法时不外乎这么几条:一是领导重视,二是统一认识,三是建立班子,四是明确责任,五是狠抓落篇二: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何仕轩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是我的荣幸。说实话,比我优秀的老师很多,有的老师和领导甚至放弃了评优的机会,谢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并把我推选为2011年度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能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同仁们的大力支持,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我在这里真诚的谢谢大家,谢谢你们!既然是相互交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我的一些工作情况,望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指正。

一、2011年度完成的具体工作

本人在2011年度春季学期承担了09级四个班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组织和联系了我校学生参加了2011年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参加七人全部获奖,四个二等奖、三个优秀奖。组织09级学生开展了技能鉴定,完成了华电隆德煤矿培训班的技能鉴定。在2011年秋季学期承担了10级16班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0级

17、

18、19班的《flash动画制作》教学任务。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配合市人社局完成了2011年榆林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工作,积极联系和组织了榆林工业学校赛点工作,作为参赛学校,我校学生选手取得了五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十几个三等奖的不错成绩,在榆林兄弟学校中,一等奖是最多的。在教师获奖方面,我校派出四名教师,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本人获得计算机操作一等奖。本年度还完成了学生教材发放,辅助其他科室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向省教育厅申报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采矿技术示范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材料的撰写。

二、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1、全心投入。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老实说这个职业就很难再改变,那么教育就成了我们的终身事业。我们也就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校上来。只要在任何时候想到我们是工校人,都可以为学校的将来思考很多。这次2011年榆林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我有幸到神木职教中心参加了计算机项目的比赛,在熟悉场地结束后,在神木职教中心学校转了一个遍,想看看人家学校的发展究竟如何,结果还真有新发现:在校园角落的宣传栏上神木职教中心参加省技能大赛的同学有13位被高职院校免试录取,这就给我们学校一个很好的启示。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获省级二等奖的同学即可获得免试入学高职院校的机会,这一方面减轻了我们学校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同学们的学历层次,提高了文化水平。因此只要你心中想着学校,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考虑到学校的事情,看是否和学校相关,或者对学校是否有帮助,这样对学校的发展一定很有作用。如果我们全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就会主动去寻找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举例10级16班跟我的相处。这样拉近了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氛围很好,虽然我上了一门非常难的单片机课程,但是他们也尽力用心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只要全心投入到教学中,及时了解同学们的不同特点,教学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2、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由于中专生文化素质比较差,学习没有进取心,感觉课程枯燥乏味,在上课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听课。有的看小说,有的翻手机,有的趴着睡觉,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上课,而是让大家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这个时候我就会停下来给同学们讲笑话。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注意力不自觉的转移到我身上,举例10级18班笑话(财主请秀才写对联,秀才说孕妇肚子有货,而我肚子里一点货都没有)。这样讲故事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你们肚子里一定要有货,要好好学习的道理,他们就会很自然的学习起来。

3、注重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好课,更重要的是还要注意好每一个细节。以下就是我总结的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一.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二.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三.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我们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四.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五、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当然细节问题有很多,我就列举了以上一些。

4、学习为先。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师必须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填充到教学内容中来,才能使专业理论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觉得理论跟现实还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更是要不断努力学习新东西,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要拿着以前老掉牙的课本给学生讲与现在计算机不相关的一些东西。当然,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接触很多全方位的知识,比如时事政治,有的学生就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我记得在榆林2008的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就讲当时的两岸关系,陈水扁如何挑衅大陆,中央军委的变化,这样增强了大家的爱国意识,使大家有了报效国家的冲动,更激励了他们勇于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全方位的知识对于我们老师还是很重要,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学习终身。

三、还需努力提高的几点

1、多种教学方法。我现在主要用讲授法,我估计大家跟我差不多,讲授法有优点,但是有些地方需要引入其他方法能让学生更能理解透彻。比如化工制图用演示法中的多媒体教学,看3d图很直观,还需要引入课堂讨论法、启发教学法、演示法。 2准备更多的课外资料(半斤八两) 3多交流、沟通、合作。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一些成绩、做法和想法,离校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教学水平,努力工作,多为工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篇三:典型经验材料 化解矛盾关注民生

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开鲁县社会矛盾化解 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2010年6月21日

今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以“化解矛盾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信访就是解决民生”为工作思路,坚持“边排查、边梳理、边化解、边整治”的基本原则,把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县没有发生到呼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

一、强化“五个保障”,为专项整治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纪检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2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2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联镇场(街道),并负责7个专项工作组的矛盾化解工作,在县直单位抽调了120名党员干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同时,结合全面动员,专门对抽调的工作队员进行全员培训,编印了《开鲁县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手册》,编入了活动方案、流程、工作职责、包联单位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搭建平台,强化制度保障。从制度创新入手,积极探索工作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工作站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整合资源的优势和受理化解矛盾的基础平台作用,建立了联合大接访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集中接待和处理,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效能化、法制化水平,为建立矛盾化解工作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争取资金,强化经费保障。为保证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先期划拨10万元,用于购买办公设备等。为了妥善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县财政把“涉法涉诉救助基金”50万元和“信访储备金”60万元列入预算,保证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救助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

四是加大投入,强化技术保障。针对当前案件高发态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治安技防力度。县财政累计投资330万元,在各镇场、街道重点部位、重要路口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在嘎查村安装了“平安互助网”,对不法行为予以震慑,有效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同时为政法机关办案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我们在全市率先与移动公司合作,投资300余万元,开发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综合管理、司法心理预警及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系统,并依托这一网络,建立了政法政法信息化建设平台,除了社区矫正系统外,还加入了涉法涉诉上访动态预警系统、纠正防止超期羁押管理、政法工作电子政务等管理系统,实现了“四个系统合一”,特别是在涉法涉诉上访动态预警系统中,建立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信访人员登记管理、分流处理、网上督办和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动态控制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政法综治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五是夯实基础,强化基层政权保障。把基层组织巩固做为专项整治活动的一项重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大村级“两委”班子的培训力度,组织学习中央和地方的惠农政策及涉农法律法规,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对上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彻底解决,对村委会班子不健全的村进行补选,选能人进班子,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村务公开,确保筑牢基层政权基础,打好社会矛盾化解攻坚战。

二、落实“四项措施”,推动专项整治活动向纵深开展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了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导,专门成立了宣传报道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鲁工作通讯》、《开鲁政法》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办专题或专栏以及插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报导。我们还投资1万多元,对县内主要公路两侧的宣传牌进行了更新,在明显位臵刷写或悬挂宣传标语,发送手机宣传短信,增加了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内容。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专门编印了专项整治活动《简报》,目前,已印发了36期。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联动排查,对存在的矛盾摸清底数、主动化解。全县各镇场(街道)、重点领域都把专项整治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相继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县包联领导深入所包联的单位进行指导,包联工作队积极配合,帮助解决所包联单位在专项整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东风镇在县包联领导和工作队的指导和协调下,群策群力,依法、依情、依策成功化解了一起久拖未决的道德村陈刚赴呼信访案,受到市、县领导的关注和好评。开鲁街道办事处在此次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中组织开展了“近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难、暖万人心”载体活动,充分发挥“三会五员”(三会:居民诉求恳谈会、治安联防员月例会、驻社区单位联系会;五员:社区协警员、矛盾排查化解员、民情观测员、治安联防员、舆情收集员)的作用,对城区矛盾纠纷与隐患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摸底排查,形成了层层联络、上下联动的矛盾化解排查网络,使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解决。在嘎查村,充分发挥协警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随时排查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地把矛盾纠纷处臵在了初始阶段。今年以来,协警员共上报信息2453条,协助公安干警侦办案件62件,直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27件。全县通过耐心细致的边排查,边化解,摸清了底数,并进行疏理归类,登记造册,为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73件,已化解589件,化解率达到87.4%。

三是条块结合,确定重点领域集中化解。为了保证专项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我县近年来矛盾纠纷和信访情况,我们确定了条块结合的工作方法,除了由各镇场、街道按照属地管理自行组织开展工作外,还明确了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七个重点领域,即:农村工作、城市建设、教育系统、涉法治安、基层政权、企业遗留问题、社会保障和中区市直企业遗留问题等七项重点,并相应成立了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个小组的工作职责。各重点领域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如:为了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待遇问题,维护全县的社会稳定,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将2009年底前退休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人员3397人全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一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受到了广大退休职工的欢迎。基层政权领域工作组利用2周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排查梳理出5类重点矛盾,对这5类重点矛盾都从维护大局稳定的角度,分别制定了解决方案,对选举不成功的3个村寻求解决办法,适当时间进行选举;对社区工作人员缺少问题,准备公开考录大学生村官、招聘社区工作者,同时,针对村级组织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加强转移支付

第五篇:课改典型经验材料论文

默默耕耘,潜心钻研。匆忙中,伴随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坚持在“改中学,学中改”,既稳扎稳打,又大胆开拓,勇于尝试。这期间有着许多硕果和迷惘,也有着许多汗水与困惑,可这一切都增添了我的信心——做21世纪的快乐轻松的语文教师。现将课改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而不厌,走在新课改第一线。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知道,只有自己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才能更好的参与教学实践。为此我翻遍所有能找到的教育报刊,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更进步。

新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两种人的观念,一是领导的观念,二是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二、亲历亲为,大胆摸索特色教学。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年来,本人身处教研第一线,大胆摸索,实践理论知识和先进经验。总结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文轻语”,“有文无语”的现象。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把每节语文课的头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进行“发出我的声音”系列活动。具体举例如下:

(1)、自我介绍: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来自哪里、特长、理想等。

(2)、讲成语故事。要求语言简明,有条理。

(3)、讲述见闻与经历。内容不限,可以是“班风新风尚”“第一次炒菜”“系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要求有中心有条理。

(4)、介绍环境、事物、说明事理。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功能、性质,环境的特征等方面进行说明。

(5)、一事一议,针对某一观点,某一现象进行评议。要求能简述事情经过,发表个人看法,力求连贯、严密,如针对“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让学生发表议论。

(6)、进行口头作文。可先让学生进行片断练习,先叙述或议论一件事,再进行整篇训练。要求做到中心明确。

2、重视朗读。汉语语音有它所特有的显著韵律感——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音乐性,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生动、形象、立体的再现文学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进行指导。

文章可范读,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朗读技巧远远不够。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如《紫藤萝瀑布》,文中大量的描写、抒情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宜范读为佳,把文中积极含蓄、婉曲有致的感情读出来,创造艺术氛围,再让学生去学读。

文章还可个别读、齐声读、分组读、对比读、轮读、伴读等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的个体,由于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思维水平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也会有所不同。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有同学读出的是难以抹去的对父亲的眷恋;有同学读出的是追悔、痛楚的心情,对自己谴责盈在心间。我们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朗诵家,但我们要肯定学生在朗读中的个人体验,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敢于表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寡言少语,课堂上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

3、开阔学生思路,趋向自由个性写作。

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评价,用成人的处世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形式,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不要设下太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思维。教师的责任在于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时不拘一格。比如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确定一个“话

题”让学生有宽阔的思维空间去表现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从而表现对写作角度的新颖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1)、模仿之中求创新。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教学中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重视仿写训练,就补上了技能形成的必要环节。 (2)、强化口头作文训练。

我在作文教学中,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联系生活给学生做口头作文,然后让学生放心的、随心所欲的、自由的、大胆的去说,又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评去改,互相启发,“先放后收”。 (3)、作文题目的选择。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的原因之一就在与教师往往出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的题目。作文教学应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情绪、兴趣、爱好相关的题材,不要限制文体、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作文就能事半功倍。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也许就趋向于这一点罢。

(4)、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

教师把个别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批改同学的作文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在评语中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同学之间还会互相争论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个性,在评改中交流,讨论,互补。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个性的发展。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增强了表现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

三、展望未来,带着成绩继续努力。

耕耘中,课改的土地上结出了些许的硕果与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做新课改的分享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奉献自己的青春,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教育是事业,要讲奉献;教育是科学,要讲求真;教育是艺术,要讲创新;教育的灵魂是爱,我将终生学习,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信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大学社团竞选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