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华文化土壤让汉字教学生机盎然

2022-09-12

文字, 是语言的载体, 更是一个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运用于文献记录从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可以说, 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 文字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里程碑。汉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之一。它所独有的音形义结合体特点, 使它承载了数千载华夏文明而不断绝, 是中国最珍贵的文化结晶, 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精通自己的母语, 就谈不上弘扬民族精神, 更谈不上增强民族凝聚力。汉字, 正是我们了解本民族文化、学习母语的奠基之石, 因此, 汉字的学习对于每个中国孩子来说,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每个中国人通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桥梁与根基。只有真正扎根于中华文化, 汉字的学习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1 听声辨音, 感受音韵之美

汉语中, 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在语句层面会出现语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形式。汉字也因此有了不同的音韵特点, 自古即有“阴阳上去入”的变化, 即便同一个汉字,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也因语调不同, 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因此, 汉字教学首先要重其音, 从发音中去感受音韵之美, 体味民族文化的意蕴。

例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拼音《bpmf》一课, 要认识“爸、妈、我”三个字。教学中, 必须要读好“爸爸、妈妈”这两个词语。轻声词在语言表达中, 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比朗读从而有所感受, 如“爸爸妈妈带着女儿在公园散步”, 不读轻声和读轻声感受到的话语节奏和音调是完全不同的, 轻声词让语音更富有变化, 琅琅入耳。

此外, 同一个字,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随语调的变化, 也能够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比如“好”字, 当我们读作降调时, 能表达出肯定之意。可是, 读作升调, 表达出的就是怀疑与不肯定。

汉字教学中, 唯有让孩子们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多读多练, 音韵不绝, 方能触摸到汉语言音韵之美的脉搏。

2 观字析形, 体悟形体之美

字形结构, 乃是汉字的基本骨架。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之六书, 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六书, 乃是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汉字传承到今天, 主要有象形、形声、会意三大类型。

象形字可观其起源, 学其形体。如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 老师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通过图画与文字的一一对应和彼此印证, 从字形感受祖先造字的最初起源, 通过细观“山”之起伏, “火”之摇曳, “日月”之圆缺, 明白汉字是如何将自然的造化之功凝固于一个个鲜活的文字之中, 从而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激发孩子们认识汉字的兴趣, 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会意字则应让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思维得以激活。例如《日月明》一课, 收录了12个会意字。教学中老师从课题入手, 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字的特点。孩子们发现“日”和“月”组成“明”。那么这三个字除了外形的组合, 还有什么秘密呢?孩子们通过进一步探究, 明白了“明”字乃是日月之光, 形和义密不可分。修订版《新课标》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一课完全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观察、同伴的互助合作, 去揭示会意字中隐藏的文化密码, 使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 兴趣浓起来, 学得活起来。

形声字的特点非常鲜明, 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 是形声字的基本规律。孩子们学这样的字是最轻松的。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一课时, 认识一个“刨根问底”, 即可从“刨”的字形, 以“变魔术”的游戏方式, 拓展到本册书《语文园地四》中与之相关的系列形声字, “有水把茶泡, 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 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 有火放鞭炮”。很显然,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学习, 孩子们加深了记忆, 学得兴致盎然。

光了解构字方法还不够, 为了更好地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和文化美, 还应该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去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走向、穿插避让等形体特点。例如教学《操场上》一课, 孩子们认识了“足”, 了解到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在接着认识“跑、跳”时, 一个孩子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足’字变成了偏旁, 就变了样子呢?”老师应该清楚地让孩子们知道, “足”变成足字旁, 笔画发生变化是因为要避让右边的部件。而这种隐含于文字中的谦让, 正是中华文化的道德观的体现。汉字的形, 方方正正, 横平竖直, 均匀平衡, 充满和谐之美, 这蕴含的, 也正是华夏文明“和”的价值取向,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一笔一画皆有锋芒, 却能在一个字中和谐归一。如果孩子们在学汉字的过程中, 不断去感受这些思想和精神, 我们的文化之美必然如清泉甘露, 浸润每一颗童心, 成为我们的下一代强大的精神底蕴。

3 品字解义, 初窥历史之美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 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 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 李斯整理小篆, “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从音形义三大特点来看, 表音的功能是最弱的, 而表意的功能是最重要的, 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文化传承经历数千年依然没有断代。即使今天我们阅读秦汉时期的史书, 仍能清晰明白当时所发生的事件, 这是汉字的一大优势。可以说, 每一个汉字, 都保存着历史的印记。学汉字, 也是学习民族的历史。

汉字中, 偏旁往往具有表意的特点。每一个偏旁都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意义。有些偏旁演变到今天, 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最典型的莫过于“阝”, 如果问一个成年人, 百分之九十五都会说表示“耳朵”, 可是, 事实上, “阝”在左和在右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所谓“左阜右邑”, “阜”表示山岭、地形, 如“陵、险、陡、陆”等, “邑”表示国家、部落、人群聚集地, 如“郑、邓、郭、邹”。再比如, “攵”又是什么意思呢?虽然名为反文旁, 可是实际上却与文无关, 这个偏旁是由一只手持有一件物品的形状演化而来, 如“攻、救、教、收”等, 均可理解为手持一件东西去做什么事情。孩子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 通过品字解义, 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 更重要的是, 了解到历史的变迁, 那都是祖国文化的无上财富。

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审美、道德诸般种种为一体的巨大宝库, 那么汉字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民族要复兴, 就必然要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修订版《新课标》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21世纪的今天, 各种外来的文化纷纷抢滩我们的文化圈, 中华文化正处于式微之态, 重建我们的精神与价值观, 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让我们从汉字的教学开始, 把自己的文字扎扎实实立足于文化之本, 让汉字的每一朵小火花点亮每一个中国孩子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让我们的汉字教学生机盎然。

摘要:本文探讨汉字教学中, 如何立足中华文化, 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识字, 提高识字的有效性, 增强识字的兴趣, 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中华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我国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