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服务业发展论文提纲

2022-08-13

论文题目: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摘要:在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都市圈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路径。都市圈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组织的发展,提升发展效率,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因素和缺乏科学规划等原因,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存在结构雷同、分工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以及整体的经济效应低下等问题。《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34个都市圈中近50%是发展型都市圈,并且这些都市圈大多数是以行政中心为单一核心的省会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是我国新兴都市圈中的典型代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肥都市圈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取得亮眼成绩。选取合肥都市圈为研究载体,研究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特征与演变过程,能为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参考和一定的政策依据。首先,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型区域分工理论,分析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内容和演化规律。其次,基于一位数产业分类数据,利用重心分析法、可视化技术、区位熵、产业间关联指数对合肥都市圈的产业空间分布、产业空间专业化和产业间空间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EG指数、SP指数、产业平均集中率、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对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服务业中心-东南制造业外围-西北农业外围”的格局。合肥都市圈的服务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中心区域,制造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东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近的外围区域,而农业和采掘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西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远的外围区域。合肥都市圈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性低于理论预期,相比之下,合肥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空间关联更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之间的存在空间关联,中心城市为外围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2012-2018年间,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升反降”,中心城市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而中小城市的专业化水平上升缓慢,甚至相对下降。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主要发生在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东南地区,制造业产业也有向西北方向的农业外围区逐渐扩散的趋势。

关键词: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地区专业化;产业关联;中心外围理论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产业分类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一、合肥都市圈在安徽省的发展现状

二、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的发展现状

三、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测度

第一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一、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第二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理论分析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容

三、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

四、关于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研究假设

第三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测度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分布的测度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的测度

三、都市圈产业间空间关联的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数据说明

二、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

三、四大类制造业产业空间分布

四、19 个细分产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一、都市圈的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二、都市圈内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一、都市圈的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二、都市圈内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三、中心-外围城市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空间组织分析

第一节 数据指标说明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制造业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二、制造业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一、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分析

二、制造业的地区间专业化分析

三、地区的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变化

四、都市圈内制造业产业份额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银行差异化经营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管理公共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