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2022-05-0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四个转变”,是贯彻中央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四个转变”的落脚点。聚焦四个转变,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是实现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良性循环的青海绿色崛起之路。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1:

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问题探讨

发展生态农牧业是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对青海来说,生态是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根本取向。要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紧迫性

(一)农牧业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生产发展主要依靠外延式增长,造成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从种植业看,从1958年4月到1960年的历次重要会议上,省上都对大开荒进行了反复强调,提出“把牧区变成青海的粮食基地”,要求5年内开荒66.67万公顷,办农场300个。当时某州委甚至提出,五自给(粮、油、菜、肉、饲料),并号召全州人民要把粮仓建立在巴颜喀拉山上。在“以开荒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未经勘查设计和科学论证,全省动用大批劳动力、畜力与农机械一哄而起投入开荒运动,在两年时间里将全省40万公顷草地开垦为耕地,但最终只保留了6.67万公顷。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加重了农牧矛盾,破坏了天然草场植被和生态平衡。从1966年开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顾青海的自然条件,提出要“粮食自给有余”,毁林、毁草现象再起。1971年,格尔木地区被破坏的沙区植被达33.3万公顷,比1963年增加了20万公顷。诺木洪地区40万公顷柽柳林被砍挖殆尽。从畜牧业看,长期以来,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清,加之受落后价值观念的影响,盲目发展畜牧业,加剧了草场的负担。在牧区人们的商品意识十分淡薄,崇尚“谁家门前的牛羊多谁家就富”的价值观念,片面追求存栏数。2006年,全省牧区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402.51万羊单位,而实际存栏草食畜达2896.74万羊单位,超载1494.23万羊单位,比理论载畜量高1.07倍。由于大量开垦和超载放牧,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场严重退化。

(二)大量和无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及有毒化学物质,造成农业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农业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中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由于其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治理,已给农业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据调查发现,农民施用化肥、农药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三分之一沉留在土壤中。一些专家也指出,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解放初期我国施用的666等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分解,这说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是很严重的,而我们每年还在大量使用高毒的农药,农药残留还在不断累积。近年来,许多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和防治病虫害,大量地滥用化肥和高毒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 00万吨,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平均超过2.3公斤。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物副增:我国农膜年产量100万吨,其中地膜占一半,地膜使用后约20%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约40多亿吨。其中,畜禽粪便总量达25.1亿吨:农作物秸秆7亿吨,处理率不足25%。这些农业废弃物一方面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排入水体后,造成河流、湖泊、海域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正常循环。

(三)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显著的生态战略地位。被称为中国的江河源、生态源,是我国及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青海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生态安全,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只有加快推进青海生态农牧业发展,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对自然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才能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草场沙化。从而恢复草地生态功能,维护好青藏高原调节水资源的作用,实现农牧业生产与草地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确保我国生态安全。

二、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矛盾

(一)生态环境恶化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青海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地退化严重,全省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633.3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大;三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全省沙化面积已达1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3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治理,严重制约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牧业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与农牧民人口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全省90%以上的草场分布在海拔3200米以上,一、二等草地只占可利用草地的10.42%,生产条件差。全省耕地54.2万公顷,人均占有不到0.1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8万公顷,占33.2%,65%以上的农田为山旱地,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质量不高。201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比全国平均水平5.9%高3.6个千分点。今后5年,全省农牧业人口每年新增出生人数仍在3.5万人左右。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资源约束增强和人口增长过快的双重压力,已成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刚性制约。

(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青海省广大农牧区自然条件差,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致使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支撑农牧业生产的大型骨干水利设施少,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不能发挥正常效益,天然草场的灌溉条件更差,制约人工草地的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改良,“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加上干旱、冰雹、霜冻、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制约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与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之间的矛盾。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牧业,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是大势所趋。而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对农牧民的带动能力不强。农畜产品加工质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驰名品牌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协会覆盖面小,有的领域甚至是空白;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

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基地和农牧户发展经营力度不够,产业链条短。

(五)农牧业科技水平低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农牧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条块分割,不能相互有效衔接,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果转化慢,而且利益分配机制不活,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体制和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牧民素质普遍较低,接受农牧业高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六)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多与加快农牧民转移之间的矛盾。城镇化滞后,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多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加之土地回报率低,农牧民收入总量难以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越来越大。全省有100多万剩余劳动力,寻找农外就业,而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只有24万多人,还有80多万人需通过省内外劳务输出实现就业,而农牧民劳动技能低,只能搞一些体力型劳动,就业岗位极不稳定。

(七)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间的矛盾。2010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2.68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很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受计划经济和“以粮为纲”指导方针的影响,粮食生产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保障。在生态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农牧民对环境污染不关心,大多数地区仍旧强调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农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往往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的高速度、高产值,这一问题在某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和科技干部中同样存在,在农牧业生产中盲目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与有机质含量下降,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及乱伐森林等,使我国农牧业从整体上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二)政策问题。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夺资源来维持扩大再生产。而生态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护。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目前对生态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区,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草场等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直接影响了生态农牧业建设的成效。

(三)技术和服务问题。目前青海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在技术推广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服务体系,技术结构不合理,技术引进慢、转化效率低,无法向农牧民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信贷、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在生态农牧业实践中,缺乏对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导致生态农牧业的实施不力:在产品的监测方面。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检测人员水平低,造成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现阶段生态农牧业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和创新。在生态农牧业生产中,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合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加工生产,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的开发应用,都直接影响着生态食品的质量和生态农牧业的发展,而青海在此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技术开发力度远不能适应生态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四)体制问题。生态农牧业的深度发展,必将走向农牧业产业化,但由于目前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体制,使得生态农牧业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故农牧业的规模效益问题是生态农牧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农牧业宣传教育。当前生态问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也是农牧业发展前景中的潜在危机,必须结合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展全民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入人心。要大力加强生态农牧业的宣传工作,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来宣传发展生态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并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牧业的基本知识,以及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来宣传全国生态农牧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牧业,个个重视生态农牧业,并且要重点宣传生态农牧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牧业对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完善生态农牧业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的支持引导与相关政策法规是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有力保障。青海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生态农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从政策上支持生态农牧业发展,健全和完善生态农牧业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使生态农牧业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使企业、农牧户自觉自愿地发展生态农牧业。如在资金投入政策方面,应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农业的技术研究予以专款支持,对参加生态农牧业试点的农牧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且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推进农牧业项目的社会资金投融资体制;在科技政策方面,应围绕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积极进行生态农牧业技术研究,合理规划,逐步攻克技术难关;在资源利用政策方面,应加大对农牧业及农牧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尽可能降低农用生产资料成本,利用工业品投放农牧业来补偿农业资源。

(三)加强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先,继承和利用传统生态农牧业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传统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农牧业模式,积累了农牧结合、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等丰富的技术和生产经验。科研人员要坚持立足农牧业、面向农牧区的方针,对传统农牧业技术的精华要进行提炼、集成,并大力推广应用,如种植绿肥培肥地力技术、秸杆覆盖还田废物利用技术、畜禽粪便高温堆沤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其次,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有机结合。现代生态农牧业不是传统生态农牧业的简单复归,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也不是对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的简单模仿,应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与现代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牧业技术质的飞跃。第三,推动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创新。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需要

依靠高新农牧业技术,目前农牧业技术储备与开发的重点仍集中于增产增值方面,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因而今后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建设,搞好生态农牧业理论创新,积极开发利用良种优选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重复与循环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第四,加强生态农牧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向农牧民提供生态农牧业技术的转让、咨询和服务,尽快完善生态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迅速提高有关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农牧业劳动者的生态农牧业技术水准,推动我省生态农牧业建设。

(四)深化改革,推进合作经营,探索建立新的农牧业发展体制。将发展合作经营,实现耕地、草场适度集中,把规模经营作为促进农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的重要手段,改变传统分散经营为主状态下各自为政、耕地和草场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的状况。建立耕地、草场有偿流转制度,使无种植能力或不愿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牧户的耕地、草场资源向有能力进行发展的农牧户集中,进一步提升耕地和草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提高单位耕地、草场产出率。在全省积极扶持联合经营或股份责任制生产经营模式下,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牧业合作社或联户经营体,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农牧业形成规模优势。

(五)加大投入,为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资金保障。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业。按照“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借助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农牧业综合开发资金多渠道增加农牧业的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财政收入的增加,在预算中增加对生态农牧业的投入,在农牧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对生态农牧业发展要给予倾斜。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加快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金融部门在贷款中要增加对生态农牧业的投入比重。加大中、长期贷款的额度,使之与农牧业生产周期相适应。对重点农牧业龙头企业、种植户、养殖户给予优先照顾。要引导农牧民群众扩大自我投入,把更多的自有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牧业,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兴建生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通过产销衔接吸引销区以支付预定金、补偿贸易或实物作价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重点地依托生态农畜产品加工合资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六)发展生态农牧业产业化。生态农牧业产业化是遵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要使青海生态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实施产业化经营,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特色产品,以生态旅游为特色服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主导产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等多种组织形式,从而使各组织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作者:鲁临琴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2:

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四个转变”,是贯彻中央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四个转变”的落脚点。聚焦四个转变,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是实现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良性循环的青海绿色崛起之路。

一、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四个转变”的落脚点

首先,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要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要求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共享”标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次,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青藏高原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此,青海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把90%的面积定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我国的生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要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将是青藏高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人与人和谐发展的需要。

再次,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把握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积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是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的道路选择。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牧业具有综合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的特点,成为21世纪世界农牧业现代化的主导方向。因此,积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是促使发展与保护生态、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是青海省农牧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二、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体制和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一方面,现阶段生态农牧业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现代生态农牧业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合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各种防腐、包装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力度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二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品品牌建设滞后。虽然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质好,国内外消费者普遍认可,“绿色、无污染、有机、环保”,但缺品牌、缺规模、缺中高端产品,90%以上都是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农畜加工产品质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驰名品牌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对农牧民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50.2%,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牛羊肉外销量占到总产的三分之一,但基本上以胴体等原始方式外销。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基地和农牧户不够,产业链条短,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缺乏有效拉动。

三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链拓展不够。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链短,没有充分利用青海农牧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牧业。虽然近几年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各级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在规划中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旅游者的需求,追求城市化,破坏了原生态的景观和乡土特色;许多旅游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如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电话亭、餐饮及住宿等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粗糙,类型较单一,很多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春季赏花,没有带动性较强的项目。

四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

三、积极推进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要更加注重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是实现现代农牧业的决定性因素。首先,要继承和利用传统农牧结合、间作套种、精耕细作、游牧轮牧等青藏高原特有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其次,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尤其是与现代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牧业技术质的飞跃。

二要积极培育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绿色有机特色牌。打好高原绿色有机特色品牌,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激发农牧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堅持改革创新。一是注重对外推介,形成强大的宣传势头。在积极举办、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媒体宣传渠道、世界级的推介平台,改变青海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二是建立和完善标准和资格认证体系,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特有农畜产品生产绿色有机标准、资格认证体系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拓展。

三要把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牧业结合起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牧业的发展对农村牧区环境改善、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业转型升级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更能提升农牧民的文明素质,让农牧民就地实现城市化,实现向市民的转变。一是各地要立足自然资源条件和农牧业特色优势,从市场需求入手,把休闲农牧业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结合起来,统筹引领生态休闲农牧业的发展。二是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有效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带动农村牧区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聚集性强、效益显著、功能完善、带动性大的乡村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

四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信息化步伐。信息化是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牧业的制高点。要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牧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是加强农牧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农牧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二要切实抓好农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早着手、早设计、早推进,加快推进“互联网+”农牧业行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力争取得突破。三要加快建立农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牧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实现网络与实物的对接。四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协会、合作组织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的力量建点。积极鼓励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运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开展面向农牧民的多元化信息服务。

作者:王兰英 鲁临琴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3:

发挥传统农牧区生态优势 发展以畜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

传统农牧区自然资源丰富,没有大工业造成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较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实践中,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是立足于发挥生态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有绿色食品品牌的现代农牧业,实现农牧业不断增效、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一、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四)全面加强食品监管

建立获证产品、企业(产地)质量信用体系,加强对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切实把好各个环节的认证、审核关。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打击各类假冒行为,全面做好标志管理,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产品品牌的市场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要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实现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闻学创立分析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本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