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传播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高校学生传播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与其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地域、教育、培养等独特优势。学生社团通过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四个路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高校学生传播文化研究论文 篇1:

传统工艺美术走进象牙塔

工艺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这些生活日用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产生了朦胧的工艺美学思想。中国的工艺传统和工艺美术的发展绵延不绝,进入现代尤为璀璨夺目。中国的工艺品,不只是一种实用的、装饰的器具,更凝聚着文化和精神的寄托与宇寓。例如,中国传统的家具、刺绣、陶瓷、木雕、砚台等,其造型、品種、风格样式无不多样、壮观和灿烂。

“工艺之家——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12家特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系统地展示广东工艺美术目前的品格和发展水平,作品既有传统工艺文化内涵,又有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另外,这个展览提出了工艺美术与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等一系列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这12位工艺大师分别是陈少芳、黄松坚、李得浓、刘文、伍炳亮、吴锦华、王增丰、杨光远、张春雷、张民辉、张庆明和郑舒文,他们在各自领域拥有极高声望。还获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聘任为客座教授。他们除了为中大通识教育课堂授课之外,还将广大学生开设专业课。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上的作品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朴拙、奔放、多变的广式工艺风格,与岭南文化中的务实、兼容、创新等地域文化特点相吻合。

工艺美术大师走进高等学府,中山大学传播设计学院的艺术教育从艺术理论迈向艺术实践,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实现产学研三结合,高校与社会双赢的典范。同是,双方的合作也为建设文化强省和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的又一次尝试。为了展示本次成果,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工艺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美术馆共同联合主办本次展览,集成名校对视觉文化研究的科研优势,工艺美术学会行业力量以及美术馆重镇的资源,汇集了这12位工艺大师的工艺品促成本次展览。

一、展览概况

作为中山大学工艺术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参加展出的12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通过他们的端砚、陶瓷、古典家具等多种精美工艺品,较为系统地展示广东工艺美术的类别和艺术成就。这些工艺品质地精美,造型新奇,细节处理手法细腻,色彩层次丰富,画面栩栩如生,让到场观众大开眼界,纷纷对大师们的精湛技艺表示惊叹和赞赏。

例如,被誉为“岭南鲁班”伍炳亮作为红木家具制作的代表位列其中,伍炳亮作为中国传统家具行业的领军人物,其展出的仿古家具作品材质名贵炫美,工艺精严细谨,格外受人瞩目。伍炳亮历经在行业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练,积累了大量对明清家具的造型、结构,以及文化内涵的独到见解,提出了以“型”、“艺”、“材”、“韵”为准则的传统家具评鉴与设计制作指导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高仿、改良与创新设计出一批明清式艺术家具。展览上的作品以“型精韵深、材艺双美”的艺术特点,吸引学界广大关注。

黄松坚的石湾贴塑陶艺,也让观者感到耳目一新。作品《如意寿星》将头部五官、头部与身的比例夸张,深化感情与寓意象征结合,突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主题韵意;《春夏秋冬》以拓新的瓦脊贴塑手法创作,人与春花夏荷秋月冬梅交融,天人合一,神工妙塑,体现了造型、意境、情韵三美的神采交辉的艺术特色;《妈祖》以新贴塑技法和象征手法塑造海神妈祖,持荷花、作如意指而乘龙腾飞,慈祥端美,英气丰盈,蕴含世界人民对澳门回归中国的美好祝福;《龙之尊者》对目字形面部和清瘦肌肤典型的细腻塑描,使人物形象苍劲传神,人与龙的结合,人、龙、珠的环回欣赏及题字,更令人悠然暇思。

在陈少芳的广绣作品《荔香醉岭南》中,艺术家改用现代绘画圆形透视的原理和设计球形绣纹,刺绣时采用写实绣法:用小块不定形扪针绣,在扪绣上加扭绣或钩针绣。即:利用广绣“留水路”的传统手法,以果蒂为起点,画圆球透视平面图,再组织不规则的粒点,以“扪针”绣粒粒,然后在上加深色钉针,表现荔果表皮满布粒状突起的凹凸不平的质感。色彩上配合“红”的各种倾向色,绣出荔果的立体感以及表皮满布大、小粒状凸起的质感。将荔果的立体感和荔果树整体的空间感表现出来。这种“荔枝”的绣法,是陈少芳大师的多年积累与独特而创新的标志性技法。画面中央有两只画眉鸟,一呼一应,活泼画面气氛。

印章纂刻家张春雷,长期研究生肖文化和从事美术印章纂刻,并将两者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个人的艺术特色。其所纂生肖印章,造型迥异,各具形态;有题诗,有题名;有钮雕,有款雕;有线雕、浮雕、圆雕。十二生肖钮雕题咏艺术印章,重在继承。作者吸收古玉艺术造型内向收敛的处理技法,以“内敛”的艺术形态,使十二生肖造型虽在“方寸”之间,但其体积的“整体”感却具有饱满而润泽的形态特色。张春雷通过独特的生肖形态和雕功,显示出圆雕的润泽,镂空的灵动,展现出十二种动物古拙、憨朴、圆润的艺术形态。印章边款,分别雕刻作者撰写的十二首题名古体诗,以生肖喻人,蕴含儒、释、道文化,歌颂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十二首诗采用隶书阴文雕刻,不仅刀法稳准纯熟,且字体端庄洒脱,显示作者书法刀功的深厚功力。整套印章是传统印章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古体诗的有机结合。

广州牙雕工艺有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张民辉,其擅长牙(骨)雕等技艺,作品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楼台、宫灯、龙船、牙球等各类形式和题材,并且在运用象牙雕刻技艺与多种材料载体(如牛骨、河马牙、猛犸象牙、贵金属等)相结合的创新设计中,善将现代美学、西洋雕塑与民族传统工艺理念融汇贯通,创作出一大批造型新颖、意境深刻、具有独特视觉和风格的牙(骨)雕新作品。在展览上,他的河马牙雕《齐天大圣》,取材于吴承恩笔下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经典故事,通过气势宏浩、富有动感的艺术构图,精湛的象牙雕刻技艺手法,活龙活现地刻画出孙悟空在南天门前大闹天宫的精彩场景。作者运用牙雕的细腻雕刻技法,经精密镶嵌组合而成一个整体。这一艺术造型巨作,场面浩大,气势不凡,是近年少见的珍品。它所用的材料为河马牙,其牙质和色泽与象牙极相类似,在外观和质感方面毫不逊色,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悠久的工艺美术传统,不仅是美术史研究的宝贵财富,同样也是当代视觉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包罗万象的工艺美术作品,经历着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继承和演变,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遭遇了岁月的洗礼之后更显得弥足珍贵。广东省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风格和特色,是全国四大工艺美术省份之一,是我国工艺美术重要产区和出口基地,在全国同行业中有显著的地位。此次展览更兼有前瞻性、趋向性、可持续性的种种意义和话题。

二、关于展览意义的思考

此次展览,结合了中山大学、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广东美术馆的品牌优势,并吸纳、整合了广东省和全国工艺美术领域的相关资源,以更高的、更宏观的视野,探索了广东省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向,同时也为探讨广东省工艺术美术创作如何注入现代元素、推进现代工艺美术产品的发展开辟了多向度的学术话题。

通过本次展览,给学界带来三个启迪:一是通过12位大师的精品力作的经典式的展示,以点带面,给观众留下最浓缩的记忆。二是通过对12位大师的推介,激发起更广大的观众对更多的工艺美术家和工艺美术作品的了解和热爱。三是通过中山大学、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广东美术馆之间的强强合作的方式,为更多的合作单位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平台,共同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打造当代视觉文化的品牌。

试图通过一个展览而完全发掘出某项课题的学术价值,客观上说是远远不够的。假如通过一个展览的辐射力量而带动起多项课题的学术潜力,则是展览策划人、主办方和广大观众的共同心愿。

三、民间工艺美术引进高校的启迪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民间,生活和民间是艺术成长的肥沃土壤。民间工艺美术进高校、进课堂、进教材是广东工艺美术界的梦想;促进中山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引领岭南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发掘,继承和弘扬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播与设计学院的理想。聘请广东境内的工艺美术大师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这只是传统工艺美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介入,并促进工艺美术产学研三结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开端。

本次受聘的12名客座教授在刺绣、雕刻、陶艺、红木家具等工艺美术分支领域,都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其中多位大师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工艺美术大师走进高等学府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传播设计学院的艺术教育从艺术理论迈向艺术实践,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实现产学研三结合,高校与社会双赢的典范。同是,双方的合作也为建设文化强省和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的又一次尝试。

这次聘请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到校客座,旨在通过这些广东工艺美术大师的言传身教,以蕴含于他们作品中的岭南传统文化,感染、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构建中国未来社会建设者精神宇寓的指向。同时,通过高等学府与工艺美术大师的合作,不仅可以集成名校对视觉文化研究的科研优势与工艺美术学会行业力量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密切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扩大加深工艺美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在大学生中发掘、培养下一代高素质工艺美术人才,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学术理论和人才资源,为岭南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多方合作机制下的尝试

中山大学批准成立了致力于研究、整理、发掘、传承、弘扬岭南民间工艺美术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山大学工艺术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传播与设计学院与广东省工艺术美术协会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研究中心聘请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教授担任研究中心的主任,聘请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春雷大师担任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并以学院的教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共同组成研究团队,构成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美术馆三角支撑的工艺美术创作、教育、研究、开发和展示的全新学科平台,并制定相关的合作方案。

(一)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请进大学校园

中山大学聘请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客座教授,与中山大学教师共同组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开展工艺美术的教学和研发。

(二)让民间工艺美术传承走进大学课堂

多位工艺美术大师们共同为中山大学博雅教育实驗班开设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表述”课程,艺术家通过言传身教,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工艺美术享受,受到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共同开展广东工艺美术研究

中山大学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的行业力量,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广东省的工艺美术技艺引入校园课题,帮助广东做好传承工作,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体系,使“中山大学工艺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的研发中心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基地。

(四)出版相关著作及拍摄纪录片

通过多方的合作研究,中山大学工艺术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出版一套对广东省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研究的丛书及拍摄纪录片。中山大学没有走艺术院校或者美术院校的道路,反而在加强数字媒体艺术的同时,一直在寻求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突破。将民间工艺美术引进大学,促进高等教育与民间艺术的有机结合和合作双赢。

五、多合作机制下的文化语境

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窗口的广东美术馆,不仅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有益资源,还要通过共同的营造,积极引进相关单位的重要资源,在实现资源互补的基础上,把各自的最强环节集中到一起,争取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传统工艺美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介入的案例,让我们更能认识中山大学工艺美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的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传统工艺美术的数字化开发与新媒体视觉传播研究;二是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与亚太地区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比较研究。这次高等学府与工艺美术界的合作,不仅体现出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重视,还为广东工艺美术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严伍先

高校学生传播文化研究论文 篇2:

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及路径分析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与其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地域、教育、培养等独特优势。学生社团通过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四个路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学生社团 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一直是当地各种文化冲突、碰撞、交融、共生的集散地,而高校学生社团则是各种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从社团的名称、主旨、活动内容,到社团的组织结构、宣传手段乃至社团成员的互动方式上,无不体现着时代和文化的特点。作为人际关系结合的实体,学生社团运行于高校和社会的文化网络之中,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符号,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传承、传播、发扬、继承文化的排头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作用和文化引领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命力[1]。

一、学术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种类

在众多研究文献中,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划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政府组织。目前政府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主要的主导者、管理者、服务者、传播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安排,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发挥领导者的作用。第二类,民间团体。从目的来看,民间团体中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主要以企业为主,对某项非物质文化进行投资,以赢取经济利润,非营利性组织主要由民间人士发起,组织爱好者们对某项或某几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第三类,个人。从身份上界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个人主要有:学者、传承人、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传承人对某项技艺进行学习传承,媒体人士、兴趣爱好者从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舆论宣传、知识普及、文化意识觉醒、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工作[2]。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局限性

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中这三类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第一,政府组织,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保护传承更倾向于量的体现和物的形成,侧重于政府绩效。例如在一些民族节日组织实施中,政府介入后产生的影响是民族节日“官办”,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加大,但是容易失去非物质文化中的“原汁原味”的民间味道,变相的使非物质文化社会化、大众化,造成文化内涵流失。第二,民间团体,首先,以营利为主的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建立的基础也是利润,以功利性为目的的保护传承必然要服务于利润,导致的结果也会是非物质文化的商业性,被包装、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是否还能称其为文化?其次,民间人士发起的非营利性组织,组成人员来源不确定,组织结构内部不稳定,大多属于兼职及兴趣爱好,决定其作用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有限,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后劲乏力,缺乏充足的资金、时间、人力的支撑,使保护传承工作举步维艰。第三,个人,学者的理论研究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但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挖掘的不够、实践研究的少。而技艺的传承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又受到现实社会的冲击及生存的压力,对技艺的传承热情不高、信心不足,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无人的尴尬境地。

二、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载体的比较优势

在研究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者的各类文献中,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并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或者作为重要的组成人员,而是被忽视的对象。而事实上,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与以上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首先,地方高校大多地处各省的地州首府所在地,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集散地,地方高校的学生生源与外省、外地州相比,来自当地的占很大比重。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实行以学院(系)、班级、宿舍的三级管理体制,居住形式是集体宿舍,一般4—8人住一个宿舍,群体式的学习、居住、生活、娱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影响。最后,当地民族或少数民族学生对本地方、本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这部分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具备主动性、自觉性、习惯性。

(二)教育优势

从学生社团功能来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学校社团的解释为: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级、院系甚至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学生社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自发的形式形成的一种群众性群体,具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以及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从学生社团传播、传承广度、深度、外延来看,可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在校内,学生社团的覆盖面广,跨学院、跨专业、跨班级、跨宿舍,在学生中的知晓度高,影响力强,有调查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3]。在校外,高校学生毕业后将会奔赴各地、从事各行各业,能对不同的职业群体、年龄群体、地域进行影响,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多数为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将在教育过程中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传承、传播的延展性、持久性、代际传承性,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远度。

(三)培养优势

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质量和数量,从教育素质来讲,地方高校学生属于当地高素质人才,一般为专科或本科文凭,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学生社团又是学校各类人才的集中体现,具备了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从年龄结构来看,高校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精力丰沛,时间充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易于接受、学习新生事物,富有创造性、开拓性;从地方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特征来看,学生社团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间接性、潜隐性、渗透性、平等性、持久性,以间接、形象、生动的方式,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无意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内化自身[4]。

(四)特殊优势

高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以上三个优势,与传统的三类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还能弥补其各自的局限性。一是与政府组织相比,学生社团虽然为自发的学生群团组织,同时又纳入高校的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又有相对的规范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对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二是与民间组织相比,学生社团没有营利性目的,同时组织人员来源单一,组织内部结构稳定,以老带新,后续力量充足。三是与个人相比,学生社团能充分发挥群体力量。任何一项研究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活动经费、强有力指导力量、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社团中的大学生既能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生活、思想上没有太多的包袱,能够专心投入[5]。

三、地方高校学生社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

以某个民族为或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成立学生社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某种、或某几种民族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吹枪,是苗族特有的一项传统技艺,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陇端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等,文山学院作为文山州的最高学府,学校团委统筹管理,学生自发成立了以本民族为主的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以民族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民族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苗族协会开展了苗语学习、苗族歌舞传唱排练、吹枪技艺的学习、推广等活动,壮学会开展了壮族剪纸技艺传承等活动。这种以单个民族成员为主,其他民族成员为辅的学生社团,社团成员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其他社团成员因为兴趣爱好加入其中,社团学生在传承保护方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

高校的突出优势之一就在于拥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中,理论研究为具体实践进行宏观指导。为有力进行民族文化研究,文山学院在《文山学报》开设“壮剧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两个专栏,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研所”),在全校范围内甄选民族文化研究科研人才,组成科研团队,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与学校学生社团充分融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社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苗族吹枪特长班的课程实践中,研究教师全程参与,观察、记录、思考、反馈课程,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撰写课程体会,课上、课余的师生相互交流、鼓励,以期寻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三)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各民族文化的实际,专门开设全校公选课《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国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旅游》《活态传承、剪纸艺术》等课程,体育学院教师开设专业课《苗族吹枪》。专门成立苗族吹枪特长班,特长班以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为依托,各学生社团成员均有参加。理论科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讲解,非遗文化技艺传授,通过开班仪式、毕业典礼、课余交流、相互鼓励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民研所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生及壮学会的成员参与到课外进行实践,参加由文山学院民研所组织的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活动[6]。

(四)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学生社团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渗入社团主题、理念、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团、参与到社团中,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社会。例如,文山学院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壮学会、纳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彝民阳光协会等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各社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文化交流,做到某个社团开展活动,邀请其他社团共同参与,或几个社团共同开展活动,如2014年,4个学生社团联合举办民族文艺汇演,把各民族的文化精品搬上舞台进行展示,以活泼生动的表演形式增进各民族、各社团的相互了解和民族感情。学生社团的发展不再单打独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奠定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兵,宋伟.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J].科教导刊:中,2014(5):230-231.

[2]陈桂波.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的概念及其类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17.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杨飞龙.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育人功能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2011(5):181-184.

[5]唐雯,邱璟.试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功能——兼论学生社团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6-149.

[6]李萍.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村寨开展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二)[J].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责编 赵建荣)

作者:仝杏花

高校学生传播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内蒙古地方音乐的高校传承路径探索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平台,对于地方音乐与民间音乐的传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传统音乐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广西、云南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国多地高校已有成功个案为例,多位民间艺人进入高校为青年学子教授民间音乐文化,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所高校为个案进行研究。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地域辽阔且拥有资源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如蒙古族民歌、马头琴、爬山调、二人台、三弦、四胡等器乐音乐与说唱音乐,每一种音乐体裁都有着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区的文化独特性。

地方音乐一般以民间艺人与民俗活动为传播媒介,但近些年学校传承也成为地方音乐新的传承路径,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高校中相关课程的开设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学习与了解地方音乐的渠道。高校是地方音乐传承的重要一环,既因为高校是青年学子的聚集地,也因为高校的特殊性质,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到当地高校中,通过高校的教育来建立完备且规范的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学科体系,培养一批未来能从事地方音乐文化工作与实践的专业人才,既可以为当地的教育与文化服务,也能使河套地区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与保护,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本土音乐的教学也是对下一代中小学生的间接传承。
一、河套地区音乐类型

“河套”这一地理区域由来已久,在明代就已经有记载,如《明史·理志三》载:“又北有大河,自宁夏卫东北流经此,西经旧丰州西,折而东,经兰受降城南,折而南,经旧东胜卫,又东人山西平虏卫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现一般指黄河在流经陕、甘、宁、蒙、晋五省形成了马蹄状的“几字湾”区域,这个区域泛指为河套地区,但本文所指的“河套音乐”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传统音乐为主。巴彦淖尔地区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的典型地区,这里有古老的乌拉特部落所流传的乌拉特蒙古族民歌,也有极具地方特色的爬山调与二人台,还有近些年才被关注的杭哈民歌,都已在河套地区已流传多年,并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2009年乌拉特民歌与爬山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5年杭哈民歌、2016年西路二人台分别入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015年漫瀚(蒙汉)小调、河套二人台呱嘴、乌拉特蒙古族诵经音乐人选巴彦淖尔市级非遗项目等。
二、高校传承现状分析

内蒙古地区的高校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西部地区则高校较少,位于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学院是内蒙古西部较大的一所综合院校,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20%左右,其中音乐专业学生二百人左右,民族以汉族为主。通过调查发现音乐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基础整体较为薄弱,对地方音乐与传统音乐的了解较少,所以高校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除开设专业类课程外,同时也承担着本土音乐的普及与传承的重任。本节在传承本体地方音乐方面主要从课程开设、音乐理论的研究及相关研究机构的设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地方音乐相关课程

河套学院开设的地方传统音乐类课程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河套音乐赏析,其中河套音乐赏析课以听赏河套地方音乐为主,同时邀请民间艺人与非遗传承人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并尝试传统“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以此让学生深入感受河套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对蒙古族與汉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为传承河套地区地方音乐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如表格所示,民间艺人进课堂在当下高校传承中较为普遍,同时也有着较好的传承效果,这一实践方式在内蒙古的其他高校也已实行多年,如内蒙古艺术学院多年来开设的民歌传承班,已经有科尔沁民歌、锡林郭勒民歌、呼伦贝尔民歌等不同传承班,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此外,内蒙古其他高校在地方传统音乐课程的设计也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特色,有效地传承了地方音乐,如内蒙古艺术学院开设了《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了《科尔沁民歌欣赏》《科尔沁地方音乐专题》《科尔沁民间音乐概论》;呼伦贝尔学院开设了《呼伦贝尔三少民族民歌演唱》《呼伦贝尔蒙古族民歌演唱》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不同程度上对地方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地方音乐的理论研究

河套地方音乐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历代延续和发展,从音乐理论研究层面去探寻地方音乐的现状与发展将会对地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加强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对地方文化的实践意义与应用。高校作为地方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既肩负着传统音乐活态传承的使命,也承担着地方音乐的学术性研究,如高校教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申报地方音乐相关课题、学生以地方音乐作为本科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等,都在学术层面对河套地方音乐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河套学院音乐专业师生在近五年来展开了大量的地方音乐理论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此外还申报了多项课题,如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教育传承为取向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张静):2016年河套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套民歌唱腔研究”(陈楠):2018年内蒙古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乌拉特民歌在内蒙古高校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苏娅)等。上述理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爬山调、乌拉特民歌、二人台及非遗传承保护等,较为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为河套地方音乐的传承奠定了学术基础。

(三)文化研究机构

地方音乐的高校传承除开设相关课程与理论研究外,近些年还逐渐成立了相关机构,如河套学院于2014年成立了综合型研究平台——河套艺术研究中心,并分设了河套音乐研究室、阴山岩画艺术保护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机构,这一平台的搭建对于河套地区音乐的整理、发掘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河套文化研究所早在2008年就已经成立,致力于传承与发展河套地区文化与音乐,且开展了多项与河套文化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论文等成果,在巴彦淖尔地区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河套学院蒙文系于2014年6月成立了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研究与乌拉特文化相关的内容为己任,其中包括对乌拉特民歌与民俗的研究,多年来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出版了《乌拉特史稿》等相关书籍。除河套学院所成立的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外,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也分别成立了“乌拉特文化研究会”,并在当地举办了乌拉特民歌培训班、乌拉特民歌比赛、出版乌拉特民歌集等多项活动,为乌拉特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重要平台。

(四)举办内蒙古西部民间音乐研讨会

研讨会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交流形式推动着传统音乐研究的发展,所以河套学院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高校之一,于2021年9月25日召开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河套学院主办、艺术系河套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主要围绕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歌分布与特点、地方高校如何利用自身职能特点与优势来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并从音乐教育层面进行研究、河套地区民间音乐传承及地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会议共征集到学术论文27篇,其中二人台研究论文4篇;爬山调相关论文2篇:乌拉特民歌研究论文4篇;漫瀚调研究论文2篇;杭哈民歌研究1篇;高校民间音乐教育与传承保护相关论文6篇;河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民歌整体性研究论文4篇:“呱嘴”研究论文2篇:内蒙古西部民歌的创新创作论文2篇。

值得一提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玉成老师在主题发言部分中谈到,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但研究队伍还略显薄弱,所以内蒙古各高校可以成立西部民歌研究联盟,各高校资源共享,并把高校的理论研究与地方音乐相结合并带动教学与科研。内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杨俊海也对此提出建议,如成立相关平台举办各类音乐比赛,调动民间艺人积极性的同时举办相关论文评选,让学生以内蒙古西部音乐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高校职能。除上述发言外,研讨会上还有多名高校教师就其所在高校所开设的民间音乐相关课程进行经验分享,也有内蒙古部分高校的在校研究生参与讨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地方音乐研究及在高校的传承等议题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后续高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在指导学生论文选题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学生的提问——她们家乡的某一种传统音乐体裁是否能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这些疑惑是因为在开设《民族音乐学概论》与地方音乐相关课程之前,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当地传统音乐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通过讲解后,学生逐渐对当地传统音乐产生了一定认可与研究动力。如有呼伦贝尔地区的学生研究当地达斡尔族的音乐、有学生家人是二人台国家级传承人,便以传承人为切入点进行二人台传承研究、也有学生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对蒙古族民歌进行结构与形态的分析等。学生观念的转变也印证了开设地方音乐课程的必要性与实用性,同时,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与口述访谈,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方音乐。地方音乐的高校传承是当代传统音乐传承的根基,势必要以学科化的方式建设一条长久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少数民族音乐保护的终极目标,是建立这种音乐适应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虽然河套学院近些年在陆续开展地方音乐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但在学科建设的系统化与完善度层面还需大力拓展,既要开展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建设相关学科体系,也要优化地方音乐資源,提升不同类型音乐的传承力度,让学生掌握地方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开展相关艺术实践活动,将地方音乐的表演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将活跃在农牧区的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高校在地方音乐的传承中也应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与完善,并向已经成功开展传承工作的其他高校取经学习,发挥高校教育的特色与价值。

(责任编辑:庄唯)

作者:杜峥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计人员培训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专业实验教学汽车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