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课程设计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和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第一篇: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在大学课堂中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进行思政方面的教学设计。本文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全面的挖掘和梳理,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模式,试图在课堂中巧妙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力求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思政元素;教学设计;市场营销策划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Teaching design;Marketing planning

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都在经受着各种考验,多元文化的冲击常常让学生不知所措,各种诱惑层出不穷,加上学生心理素质堪忧,很多学生走上弯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做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他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本阶段进行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各类课程的思政建设,落实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要求,在大学课堂中把思政元素渗透进每一个角落,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

课程思政建设前期,深入学习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和科研论文,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与精髓,以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前提,充分挖掘和运用该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贯穿课程的全过程。

二、思政育人目标

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市场营销的核心价值观——以“顾客”为中心出发,树立“诚信经营”、“公平交易”、“顾客至上”等积极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如良好的沟通能力、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冷静思考、谨慎行事、处理人际关系等;具备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的创新进步做出贡献;掌握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相关策划方案;具有社会公德,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用大局意识,指导营销策划工作,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文化自信;具有支持国货、支持中国制造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三、课程思政元素

人文精神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鲜明的辨别力。”所以他把“人文学科”推荐给我们。可见当代大学生必须把对美和道德的辨别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融合。

本课程中所要传播的“人文精神”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习国外最先进的营销策划理论和经典的营销案例;二是把中国文化中最独特、个性化的东西融入到策划之中,让中国文化散发魅力。比如进入短视频时代,新的营销方式大张旗鼓的展开,抖音、快手纷纷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李子柒的视频火遍全球,虽然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渗透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这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我们课堂中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比如,为促进经济复苏,“地摊经济”成为新浪潮,中国的五千年悠久历史是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往今来的各种历史与传统器物,在经典案例中感知中国文化。

(三)创新精神与“中國梦”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怀揣梦想的创业者。

选取典型的创新创业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成功创业者人格魅力的启迪:华为手机的崛起史就是创新史、董明珠问鼎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之首、小米创始人雷军开挂的人生经历等。

布置调研与实践任务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高质量的市场营销策划应该从市场调研开始。引导学生从社会热点和痛点出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的策划案。

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大赛。营销策划的真谛是创新。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中结合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营销策划能力去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帮助农民销售滞销农产品,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营销伦理与社会责任

对营销环境的关注。客户关系管理是市场营销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不断的开发新客户,维系老客户,企业才能长远发展,这涉及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运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观点,同时,市场营销环境在进行讲解时让学生知道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是孤立的,要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对环境、消费者和社会的贡献。市场营销策划中企业使命与愿景的知识点可融入此思政要素。比如,疫情期间,在汽车行业集体助力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以吉利、比亚迪、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快速响应、大力投入,展现出中国民营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民族团结意识与大局观

新媒体营销策划知识点可融入直播带货相关内容,全社会携手通过网络平台花样带货,助力抗疫、精准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保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六)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提出并强调工匠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20年疫情当前,建筑工人火速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7天如期交付,凝聚着成千上万名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这是强大的工匠精神,更是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势体现。

品牌策划、新产品策划知识点非常契合中国制造和大国工匠的思政要素,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生产每一个环节,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七)树立市场营销核心价值观

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被称为“STP营销”,通过对STP模块的学习,使当代大学生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顾客为中心,树立“诚信经营”、“公平交易”、“顧客至上”等积极正确的营销价值观,真正把顾客的需求放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吕琳.“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52.

[3]段琪,等.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19(11):67—68.

[4]缪小莉 ,等.浅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16.

[责任编辑 李 帆]

作者:席亚楠

第二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和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措施

一、引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这一环节的训练,强化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一般机械零件设计的准则、方法和步骤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充分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成效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改革,还受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制约,虽然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但目前仍未能有效解决在设计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方面应有的功能,与当前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目前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设计题目单一,设计内容雷同。目前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绝大多数为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因在于减速器为典型的通用设备,包含了机械设计课程中介绍的几何所有零件类型,对于学生掌握常用零件的设计方法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沿用了几十年的单一设计主题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2]。由于设计题目单一,导致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难以调动其积极性。虽然是一人一题,但都只是在具体的设计参数上有所差别,在设计内容、设计步骤方面无任何区别,因此,仍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现象。同时由于设计过程过于程序化,相关教材与资料上都有详细介绍,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2.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守旧。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任课教师拟定设计题目后,学生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介绍的方法和步骤依次完成方案设计、零部件设计计算、装配图设计、零件图绘制、设计说明书撰写和答辩。由于这一套流程多年来已基本程序化,学生只需机械地照搬,依葫芦画瓢即可,难以展开创新性思维,而任课教师的指导工作主要是督促学生按照设计流程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和解答学生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较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CAD技术等先进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已广泛应用,但目前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大多仍采用图板绘图,虽然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还能减少学生相互投机抄袭的机率,但并不能因噎废食,毕竟计算机绘图已是目前机械设计的主流。

3.计划安排不周全,评价标准不科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在授课结束后的学期末进行。由于考试科目较多,许多学生忙于应付考试,难以集中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因而课程设计质量难以保证。部分高校为了便于管理,将学期的最后一周设为考试周,致使整个课程设计阶段,学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准备考试,对课程设计不重视,甚至是敷衍应付,致使课程设计流于形式。此外,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也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目前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考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进度、态度和独立完成能力等;图纸考核,包括结构正确性、整洁性和规范性;设计说明书考核,包括内容完整性、正确性和规范性;答辩考核,包括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和使用手册的熟练性。虽然这种评价方式相对比较全面,但只是一种事后评价机制,缺失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功能,而且在实际执行时缺乏量化指标,主观性较强,受学生扩招的影响,一名教师往往指导多个班级的课程设计,每个班级学生多达40多人,教师很难把握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此外,现有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难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解决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从设计内容、设计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一套系统高效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总体而言,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优选设计课题,强调应用与创新能力的结合。针对目前设计内容单一、设计流程固化的问题,应结合课程教学要求与专业培养计划精心选择设计题目,优化设计内容,不仅要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强化其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兼顾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减速器设计题目虽然单一,但其涵盖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几乎全部零件,有助于学生掌握通用机械的设计方法,是其他任何类型的机械结构都不可替代的。因此,应在保留减速器设计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更加灵活、更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题目,如搬运机器人、牛头创床、糖果包装机等。这些题目既涉及到机构方案选择与运动原理分析,又涉及到减速器等具体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在方案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在详细设计时则强化了学生对一般零部件设计的具体方法,有效实现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同时,也深化了机械原理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现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的有效结合。考虑到课程设计周期较短,上述课题难以单独完成,应采用课题组形式,每个课题组2~3人,承担一个设计课题。总体方案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完成,每个成员独立完成一部分零部件的详细设计。采用这种模式既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改进设计模式,由简单模仿向深度思考转变。传统的课程设计虽然在形式上是一人一题,但除了具体参数有所差别以外,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及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且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均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学生只需简单地模仿即可完成全部设计任务。许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甚至在别人的设计结果基础上修改参数变成自己的设计,导致课程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都难以保证。通过改进设计模式,采用分组设计模式,使设计题目真正做到差异化,总体方案与设计步骤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和个人深度思考完成,杜绝简单模仿甚至抄袭的可能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其次,为了防止课程设计与期末考试冲突,对有课程设计任务的学生,应在课程设计之前进行课程考试。对于目前实行小学期制的高校,将课程设计安排在小学期更为合理。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设计效果,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完全分离的模式,将两者融为一体,即在课程开始时将课程设计的任务下达到每个学生,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便开始构思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熟悉设计方案中涉及的相关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不仅为后期的正式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可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3.丰富设计手段,熟练掌握多种现代设计方法。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是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要求学生采用手工绘图,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足够的机房和电脑供学生使用;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三是防止学生抄袭,因为不同学生图纸内容基本相同,仅参数不同,采用电子图纸更易于修改抄袭。然而,CAD绘图已成为目前制造领域的主流,计算机绘图已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高校教务部门和任课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采用CAD绘图,至少要做到部分图纸采用计算机绘制。此外,虚拟仿真、有限元分析等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计中应增加相应的训练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常用的现代设计技术,为后续的学习及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规范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设计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检验学生课程设计完成质量的标准,也是教师总结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建立规范科学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课程设计,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思考的潜能。针对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将考核评价纳入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实行分阶段考核模式,依次进行设计方案考核、设计过程考核和设计结果考核。设计方案考核重点考核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合理性、实用性,激励学生在实用背景下进行创新设计;设计过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手册与设计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完成设计任务的独立性与积极性等;设计结果考核则是对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进行考核,重点检查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设计图纸的正确性、规范性,对于手绘图纸还应兼顾整洁性。为了检验学生对设计中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将答辩考核分散到设计过程中,重点针对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质询,使答辩不仅只是一种考核形式,更可作为解决学生设计中出现问题的一种手段,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采取分段式考核方式,可将学生对设计结果的关注转为对设计过程的重视,防止投机取巧和模仿抄袭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和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大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设计选题、设计指导和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还与教学计划、软硬件条件等因素有关。为了有效提高这一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克服现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建立一套规范合理、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宗泽,高志,罗圣国,李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贺平,罗阿妮,杨思霞,庞永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51-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名校工程建设项目“强化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学艺(1972-),男,湖北巴东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丁淑辉(1977-),男,山东青州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魏军英(1973-),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

作者:李学艺,丁淑辉,魏军英

第三篇:思考新课程教学设计 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是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面进行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在中学基本站稳脚跟,如何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规范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的。在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后很受启发。这里结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对信息技术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进行一些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最基础的工作。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原则,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材和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才能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搞好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实践的蓝本,要搞好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差异

传统文化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更新,但就总的知识体系而言始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知识系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模式也就难有根本性的突破。无论怎么思考,知识的量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是相对稳定的。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普及现代科技的学科,有它建立的基础体系,但这个系统是不需要普通信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普通信息技术人员重在对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我们原来选用的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就侧重了前者,而我们现在选用的人教版的教材就着重体现了后者,因此我们感觉到人教版的教材更适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不能把信息技术设计成理论课,它的特点就是应用。如果一堂信息技术课走进了传统文化课的设计思路,既失去了课程开设的意义,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是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浪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跳出传统教学设计的思维范畴。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应该就是在中学阶段普及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传授基本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由此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基本信息理论的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指导学生对基本信息工具的应用。注重体现“学习——理解——应用——创新”的基本教学设计思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喜爱QQ聊天,喜爱玩游戏等等,就是体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按计划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就是还没有深入到教师所设计的环境。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喜爱接受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学设计还要能体现允许学生接受知识的差异,体现学生吸收知识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本课程的发展特色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色,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和突破的学科。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完善,也许今天传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明天就要被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所取代,就会成为历史。就连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存有生命力的只是信息技术的原理,这点现实已经证明了,很多过去的信息技术知识就已经淘汰。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要体现指导学生思考原理,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已有信息技术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注意引导学生设想知识的延展性,这同时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结合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组织。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基础条件,一个脱离了基本硬件条件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一种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很好落实的。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是中学,城市和农村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农村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教学大纲有要求,但落实起来同样要因地制宜,不能按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要求学生。

五、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灵活的评价方式

我曾经参与了湖南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分层评价的研究》的工作,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了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评价。围绕信息技术水平评价的方式、维度、策略及意义进行了一些探索,常德市已经利用网络系统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网考,用以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水平,我曾围绕信息技术课程考查的实践进行了思考,写出了相应的体会文章。现在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评价问题仍然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探索。有的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某方面的知识进行技术设计,有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应用上有他的特色,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有的学生在程序应用方面有先天的吸收能力,能编辑出应用程序,而有的学生对绘图工具有偏爱能绘出好的美术效果图,你如何评定其信息技术水平呢?你说这些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好还是不好呢?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就要能体现对这些学生的评价,要肯定他们的信息意识和成绩。信息技术的考查形式也要跳出传统考查的思维定势,要灵活多样。要真正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就是我对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作者:周子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管理机制论文下一篇:特殊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