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论文

2022-04-2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在其中扮演这非常重要的角色,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其整个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论文 篇1: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国家对民生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新时期,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对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有助于提升施工成效。论文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關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意义;措施

1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涵及工艺环节分析

目前,在国家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优化探索有助于提升施工的成效。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施工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四个环节。其中,对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加强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技术效用的有效发挥。

在混凝土搅拌环节,需要提前研究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工艺要求,然后按相应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搅拌工具进行搅拌,最大限度提高搅拌效率和均匀性。在混凝土运输环节,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使用和搅拌区域并不是在一个位置,所以需要做好运输环节对各个要素的控制。混凝土通常体积比较大且重量重,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预防断层、离析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施工环节需要处理好混凝土搅拌、运输和具体施工地点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缩短运输距离,合理确定混凝土运输量,选择匹配的运输设备,从而确保混凝土运输工作有序开展。此外,还应当加强成本控制,控制运输费用,在运输过程中还需要避免装填过满等带来影响,做好装运器具的严密性防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对相关的浇筑面杂物予以清理,并用砂浆进行铺垫。合理确定浇筑的次序、浇筑的方式以及浇筑振捣情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坚持基本的原则,包括深基础浇灌原则,先浇筑自重大结构、高建筑大结构、关键结构的原则,混凝土浇筑需要充分考虑浇筑的技术要求,选择匹配的振捣工具开展振捣作业,避免发生空洞情况。在混凝土养护阶段,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要求对施工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精心养护,并针对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排查整改,确保养护成效[1]。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闸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水闸施工是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如果这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水闸施工通常分成两个模式,一个是开敞式水闸施工工程,另一个是涵洞式水闸施工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排水量,确保施工工程细节管控到位。在进行水闸底板浇筑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提前进行混凝土垫层的铺设,进而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钢筋的有效利用,稳定地基,密切防范可能出现的地基沉降等情况。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整体稳定性,确保水闸施工基础扎实,提高施工成效[2]。

②混凝土配比优化技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相关的材料进行混凝土配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增加了雾化现象发生概率,所以需要选择抗水化的混凝土材料,并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和试验探索,确保施工基础扎实,这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来进行逐项施工,并进行精确核算,同时,模板拆除后要注意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刚度,避免内外温差较大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应用的浇筑方法(通常有分层浇筑和推移式连续浇筑两种方式)加强对全过程浇筑工艺的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3]。

③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除了在水闸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外,在大坝施工环节也需要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可以细分为大坝分块分缝技术、大坝接缝灌浆技术。下面围绕两种技术分别进行探索:

第一,混凝土大坝分块分缝技术。目前,在大坝施工中通常会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由于大坝施工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所以需要分阶段进行施工,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分块分缝施工工艺。该工艺可以细分为三种分块模式,分别为通仓分块工艺、错缝分块工艺以及纵缝分块工艺。通仓分块浇筑工艺,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大坝进行分段浇筑,按照不同的坝段进行分类浇筑施工,无需借助冷水管就可以进行简单施工,且该工艺施工效率较高。当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参数密切关注,全面控制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指标,避免发生裂缝等情况影响施工质量和稳定性。错缝分块浇筑工艺,该技术需要借助高度和温度来联合控制浇筑过程,从而保证浇筑的均匀度和成效。这种浇筑方式通常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参数,浇筑的范围通常也不大,但是浇筑过程中容易导致在浇筑块之间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浇筑整体进度。纵缝分块浇筑工艺,该技术对温度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并且工艺操作比较简单,但是施工范围广,在确保大坝完整的前提下方可实施该工艺,所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难度也相对较大。

第二,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工艺。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保证大坝整体施工环节有序推进,通常在完成混凝土大坝浇筑后需要应用大坝接缝灌浆工艺。在灌浆工艺实施过程中,按照管道系统配置模式还可以细分为重复式灌浆、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三大模式。不同的灌浆模式各具特点。其中,重复式灌浆模式对管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可以实现重复灌浆施工,加快灌浆进度。盒式灌浆模式通常在纵缝灌浆中应用比较多,且优势明显,骑缝式灌浆模式由于其扩散模式比较顺畅,且灌浆均匀度好,所以发生管道堵塞的风险也比较低。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工艺的过程中,由于该过程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相对隐蔽,所以需要加强对全过程质量的监控,注意对队伍进行培训,对施工全过程要严格进行质量监督,对可能存在的人为疏忽等要密切关注和检查,发现出现相邻接缝的张开度闭合或者变窄等情形要立即进行纠偏整改,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也要严格按照浇筑的原则进行施工,在对坝体、水泥结石受力等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橫缝接缝到纵缝接缝的顺序进行浇筑施工,必要时进行位置更换,不能应用横缝和纵缝同时灌注的作业模式[4]。

除了要注意混凝土浇筑工艺以外,还需要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中对混凝土养护环节的质量控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较高,且涉及面广,做好混凝土施工养护工作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所以该环节施工工艺也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通常需要应用相应的覆盖材料进行防风遮挡覆盖,通常应用的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麻袋或者构建挡风墙、遮阳保护棚等。这需要施工单位结合自身的成本控制要求以及施工质量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养护材料予以养护[5]。

3 结语

当然为了提高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需要加强对技术的探索和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6],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施工成效,降低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明.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6(4):91-92.

【2】张亚娟,张清涛.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59.

【3】霍万国.关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196.

【4】马龙海.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5(12):62.

【5】王力.论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8):130.

【6】张五星.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19):134.

作者:闫彪

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论文 篇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其中扮演这非常重要的角色,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其整个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施工要点,控制好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和施工质量,切实保证施工水平和使用年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为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应加强对材料管控的重视,以保证项目所使用的材料是严格按照设定标准来进行选择和购买的。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性能和水化热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严格控制,确保其水化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使各项参数满足施工要求。并且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检查合适的混凝土,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构的要求,制定合适的适应方案。配制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求,减少水化热的负面影响。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正常应用,避免结构问题。搅拌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检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确保符合施工要求。根据防渗墙的要求设置混凝土结构,例如墙体上部采取C15塑性混凝土,具体如表1所示。下部采取C15混凝土,如表2所示。混凝土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以缩短运输路线,减少颠簸,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受损。经质量检验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采取防水、防潮、防晒措施。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预埋管等进行预埋。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强制式搅拌机,采取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长度为8mm的槽孔内放置3个导管,导管间距为3m左右,导管距槽底15cm,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连续浇筑,当下部混凝土的高度上升到黏土心墙底部12m时需要及时拆除导管,并且要让混凝土充分的埋住导管,然后继续浇筑,保证槽口充满混凝土。在浇筑开始和结束时,可增加测量次数,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堵塞、埋管、漏浆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监测,具体设置3个观察侧面,出于施工安全需要将观测仪器放在两根混凝土浇筑导管的中间。

2.4混凝土裂隙处理

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部件会因为各种不同因素而出现裂隙,裂隙问题无法彻底解决,施工单位要做的就是摆正工作态度,面对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的裂隙进行积极处理,依据混凝土裂隙出现的部位以及裂隙形状、深度等特点,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就目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情况而言,有三种较为常用的混凝土裂隙处理方式。

(1)填充法。面对一些宽度较大的混凝土裂隙,可以采用填充法进行处理,施工人员先要对裂隙内部以及周边进行仔细清理,特别是对于分布在裂隙周围那些已经松动但是还没有脱落的混凝土,需要全部清除,待清理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树脂材料或者水泥砂浆灌入裂隙,填补裂隙产生的空缺。填充法的优势在于技术要求较低,对于一些非关键部位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的裂隙,能够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其流程如图1所示。(2)固套法。这种裂隙处理方式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要使用钢筋对裂隙的外部进行这围套,提升混凝土部件承載力。固套法针对的是裂隙较大、较深的混凝土部件,实际施工中需要工人在发生裂隙问题的混凝土部件附近布置U形钢套,阻止混凝土部件进一步开裂,避免由于严重的裂隙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威胁。(3)灌注法。这种方式与填充法原理相似,但是针对的裂隙类型存在一定差异,灌注法主要适用于裂隙较深但是宽度较窄的裂隙当中,将修补材料通过灌注设备直接注入混凝土部件裂隙当中,待灌注原料凝固之后恢复混凝土部件承载力。

2.5注重养护工作

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混凝土部件养护工作,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件表面出现裂隙。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养护技术进行严格把关,依据混凝土部件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以及养护手段。针对小型混凝土部件而言,可以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部件表面足够湿润,避免由于表面水分快速流失而造成干缩性裂隙。利用喷水方式进行养护无须使用其他施工设备,养护流程较为简单,且运用喷水养护技术几乎不会影响成本,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混凝土部件养护方式。但是这种养护技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并不适用,其原因在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各个部位强度存在差异,且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明显,如果使用一般养护方式,无法达到养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人员要尽量延后大体积混凝土部件脱模时间,拆模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大体积混凝土部件进行覆盖,覆盖材料可以使用保温膜或者其他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尽量降低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部件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部件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养护时间,通常情况下要根据混凝土部件强度提升最快阶段为基准设置养护周期,一般将养护周期控制在7-21天这一范围内。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发展中的合理应用。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并且做好准备,细化方案和设备的选择,加强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点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东.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43-144.

[2]马莉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20(07):45-46.

[3]闫建成.现代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399.

[4]董治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69-170+188.

[5]刘伟东.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3):143-144.

[6]胡开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1,7(07):157-158.

作者:陈建宏

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论文 篇3: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选择施工工艺。

关键词:混凝土;能够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混凝土以其特有的特点对施工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为保证施工质量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预防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 水利水电建筑物施工中混凝土的影响因素

1.1 混凝土配合比例因素。混凝土配合比例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如配比不当,会导致混凝土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常见的产生混凝土配合比例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配比使用水泥质量不能满足混凝土配比需求,造成混凝土质量差。第二,混凝土膨胀剂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混凝土质量差。第三,水灰与水泥的配比有偏差,水灰量多少,亦或水泥量多量少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因此在混凝土配比时,要着重加强对以上几个因素的关注与控制,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1.2 施工及现场养护因素。施工现场的养护是影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现场养护的技术要点也比较多,包括浇捣过程中震动棒的插入、混凝土浇筑中水化剂的使用、混凝土模版操作的时机等。如混凝土浇捣中振动棒插入不当,水化剂故障,混凝土模板拆除操作或时机错误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养护效果,以上几个问题是常见的养护不当产生的因素。

1.3 施工人员的因素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个项目,包括人、机、料、法、环等几个因素,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工人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但实际施工中的工人文化水平偏低,没有专业的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专业知识,缺少基本的质量与安全意识等,导致经常出现一些不按照规定操作,技能水平不能满足施工去求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情况。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在施工中只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拌和、运输、振捣过程中都应该遵循规范要求,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质量。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拌合技术。首先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水泥、砂石、外加剂的选择工作,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当合理确定混凝土各种材料后,对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交给由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方式混凝土配合比出现错误,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适配试验完成后,检测混凝土性能,从而保证混凝土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接下来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拌合施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经常检验其骨料的含水量,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含水量满足规范要求。投料时应该根据搅拌机的需求量合理控制投料数量,注意不能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避免出现堵塞现象。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需要随时监测拌料的坍落度,保证坍落度满足要求,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提高拌和质量,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做好准备。

2.2 水利工程混凝土运输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运输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忽视该项工作。一般应该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是垂直运输方式,一般选用提升架、起重机等设备。而如果采用的是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一般运用手推车、小型翻斗车运输。另外,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该确保混凝土的匀质性,要防止出现离析现象的发生,避免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更好适应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还需要重视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率,使得混凝土能够在施工之前就浇筑完成,应该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运输的周转次数,节约时间,促进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2.3 水利工程混凝土振捣技术。振捣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对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振捣,使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个角落,提高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中,混凝土振捣有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方式,一般采用机械振捣方式,如果工程量小或使用塑性混凝土时,往往运用人工振捣方式。振捣过程中要注意快插慢拨,均匀选择插点位置,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插入振捣棒时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当中,防止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现象。对于每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20—30s,确保振捣效果。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无泛浆,出现水平面的时候,可以停止振捣。

3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3.1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混凝土的裂缝是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对裂缝的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混凝土受到了拌合材料、施工环境、施工组织措施、施工机械以及养护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从这几个方面加以控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从低处向高处进行浇注,且沿着长边由一边向另一边依次进行。此外混凝土的浇注最好是一次性完成,遇到需要留施工缝的情况,必须在两个施工段的混凝土初凝以后,采取两倍的加固措施,对二者之间进行连接和加固。在进行后浇带的填充时,可以采用膨胀式的混凝土,同时强度必须比原来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号,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以及防止后期裂缝的产生。

3.2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路程的需求,从而采取合理的拌合材料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而言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过程,而产生了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因此若出现了分层和离析的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使用。合理安排运输的路径和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就能送到施工现场,并进行现场的浇注。

3.3 混凝土施工的浇注技术。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控制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以及效率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之前,必须先对模板内的杂物和油污等进行清理,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此外,对于模板的标高和尺寸等,都应该事先进行校核。并保证钢筋的绑扎和安装顺利完成,保证钢筋的数量、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的设置正确。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时,应该从低处向高处依次进行,同时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应该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处理,保证符合结构的配筋以及振捣的要求。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时,应对模板上的预留孔洞等进行观察,始终保证孔洞位置的正确性。在浇筑时,施工缝的留置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需要在浇注之前就对施工缝的布置位置和设置时间进行设计,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

3.4 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技术。混凝土的养护是在混凝土的浇注完成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的要求。对于墙和板结构而言,其拆模的时间必须在其浇注后的七天以后进行。在拆模后,也仍需通过麻袋等包裹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同时通过洒水的方式继续养护一直到第十四天。对于顶板的混凝土而言,则再其终凝后的六小时内,都不可做出洒水的养护措施,方式顶板的表面有所破坏,出现起皮现象。直到第三天或第四天之后,等待混凝土的核心温度有所下降之后,才可以采取洒水养护的措施,直至第十四天。

4 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凡.浅谈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

[2] 应翔.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4(5).

作者:刘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水文地质的地质勘查论文下一篇:运维保障转变的通信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