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活态展示——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2023-01-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早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日本, 然后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 事实上, 这个概念流传至中国也仅仅十余年。从2001年昆曲得以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联合国在201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得到了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认可。直到2011年, 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遗”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理解为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 并依托人类为载体世代流传下来。这与历史遗物不同, 这是活着的遗产, 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在演变。这些文化可以是方言、戏曲、技艺或民俗等。它有极强的地域性, 首先不同的地区客观的自然条件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不同区域生产生活, 必然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随着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 各地区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将当地的文化特色, 打造成地域的文化品牌。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科技飞速发展, 各地区逐渐城市化, 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对于广西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很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在逐渐消失。为了把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振兴, 当地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共同努力将“非遗”宣传出去、传承下去。例如, 在广西民族大学开设了不同专题的“非遗”培训班, 不同行业的非遗传承人聚集一堂, 共同学习和探讨传统的技艺。又如,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村寨小学里, 开始培养孩子们学习当地的侗族大歌和色彩斑斓的农民画。然而, 在城市中, 博物馆也是传播“非遗”文化的圣殿。

在广西这样的多民族地区, 契合了民族专题性博物馆所担负的职能和文化使命。民族博物馆, 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类博物馆, 一般来说, 它们是从人类学的角度, 以本地区的人类活动为轴心而设置的专题性博物馆, 承担着保存和展示地方文化以及社会民俗风情的功能与使命。广西民族博物馆博物馆是以展示、研究、收藏、征集及教育融为一体的民族专题博物馆,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主要的展示窗口, 对于广泛传播广西民族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博物馆的平台、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优势, 将“非遗”从僵硬的展览变成活态的展示, 人人能观赏、人人能参与, 把文化传播出去, 把传承与保护的理念传达给观众。本文将对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进行研究, 阐释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一、“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概述

“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4年推出的品牌活动, 至2016年底总共举办了54期。该活动根据馆内陈列展览及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 不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展厅“非遗”项目相应的位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演活动。展演内容涵盖蜡染、剪纸、刺绣、织锦、绘画、雕塑、服饰制作和乐器演奏等项目, 展演形式多样, 兼顾社会教育与互动体验, 增强了传承人的文化信心, 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特点

(一) 将非遗展演项目与临时展览结合

2016年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临时展览, 为了与该展览结合, 我们举办了第46期展演“清风徐来赏扇艺——画扇制作技艺展示”, 邀请到传承人莫云忠老师在展厅里向游客展示折扇的绘制过程, 莫云忠老师15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画扇、制扇工艺, 至今已积攒了逾30年的制扇经验。其扇面绘画以水墨画为主, 风格自由洒脱, 独具韵味。其制扇工艺也不断进行改良, 画扇外观规整美观。这次展演让观众不仅可以观赏折扇艺术, 还能自己动手绘制折扇, 体验折扇艺术的无穷魅力。

广西壮锦号称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族织锦技艺”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区域从北到南都有分布, 其中宾阳、靖西、环江、忻城、龙州等地至今仍在生产壮锦。广西的壮锦技艺在织机构造和编织技法上具有“大同小异”的特点。壮锦织机是一种由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组成的手工织机。壮锦则是在这些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线, 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线, 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交织成各种丰富纹样的纺织品, 图案包括花、鸟、鱼、虫及各种寓意吉祥的文字。其色彩鲜艳、多样, 纹样多为几何图案, 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 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壮锦因厚实耐用, 常用做被面、背包、衣裙、台布等, 在传统壮族婚姻嫁娶中是必须之品。我馆举办的以中国四大名锦为主题的《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 第53期展演“广西壮族织锦制作技艺”与这个临时展览相结合, 在壮锦展示区域, 织锦传承人现场向观众展示织锦技艺, 将壮锦通经断纬的织法在观众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 非遗展演形式多样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非遗展演传承人除了在展厅里展示某件传统物件的制作技艺, 还有传承人们的艺术演绎。

例如正值东盟博览会期间的“侗族乐器制作技艺展演”, 传承人带领孩子们制作了传统的民族乐器之后, 并且现场展示了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 高潮迭起, 吸引了前来展厅参观的国内外游客驻足观看, 并纷纷邀请工艺师合影留念。这样的展演形式, 不仅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让国内外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听觉、视觉上感受了强大的冲击力, 同时也为广西传统文化做了最好的宣传。

(三) 每期展演的相关知识经系统化梳

理后都通过微信公众号与观众分享, 并设计一个配套社教活动, 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

每一期展演时长约10天左右, 一般在展期中的第一个周末会进行团体的互动活动。观众参与活动之前, 讲解员先向观众们介绍展演项目的文化特色、历史背景、制作技艺以及传承人的手艺特点, 随后由传承人现场指导观众进行互动实践, 活动期间当地媒体 (包括纸媒、电视、电台) 的记者会前来采访传承人, 将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以各种形式展现给社会公众。

每一期的“非遗天天见”活动招募信息发出, 名额总是爆满, 有时根据观众需求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例如“北海贝雕制作技艺展演”的活动就应观众需求举行了两次;而“点米成画”的活动不仅集中制作一次, 每一位路过的游客都可以动手体验, 成为随到随体验的一种互动模式。

观众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 不仅了解了民族文化, 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 此类活动得到了游客的大力追捧。另外, 根据不同的展演内容招募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进行参与互动, 例如,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活动难度较大, 需要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儿童在大人的指导下配合完成, 因此, 我们采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报名, 再分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 以此增强活动的竞技性。

“隆林壮族‘箔衮’服饰制作技艺”的配套活动是绘制民族服饰, 这个活动消息发布不久, 就收到服装设计学校老师的回应, 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老师们带领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到展厅了解了“箔衮”服饰的起源:在1646年, 被清军追杀的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今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避难。避难的住所未建成之前, 朱由榔的嫔妃们与当地妇女住在一起。嫔妃们华丽的宫廷服饰让当地的妇女们大开眼界, 于是她们用自己手工纺织的土布裁剪成明朝宫廷服饰的样式, 结果受到大家的赞美和欢迎。后来, 经过不断加工, 这些仿制服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服饰, 在当地流传至今, 被老百姓称为“箔衮”。“箔”是隆林当地壮语“衣服”的意思。“衮”字一说来源于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衮服, 当地借用“衮”字来显示服饰的尊贵;另一说指的是滚边, 意为衣服上的装饰花边或印花。如今, 壮族“箔衮”服饰依然流行于广西的隆林、西林和贵州兴义的壮族和布依族村寨中。“箔衮”服饰由手工纺织的土布制成, 上衣宽且长, 分内衣和外衣, 外衣衣袖宽而短, 内衣衣袖窄而长。内外衣形成两层衣袖, 里层衣袖用蓝或青色的布条缝制成三条边, 三条边的中间用黄色或青色的布条缝制成窗柩的图案;外衣圆形无领, 前胸用三条蓝或青色的布条沿左胸弯至下腋镶上, 右下腋开襟, 有五颗布扣, 胸右下侧衣襟边配有两朵三颗银铃组成的银花。学生们听完这些介绍后, 根据“箔衮”服饰的款式为基础, 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融入新的理念, 当场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新款服饰。

另一期的坭兴陶制作展演, 参加活动的观众有一部分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慕名而来的研究生, 他们借着这个平台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并动手体验传统工艺。每名同学在坭兴陶毛坯上亲手雕刻自己喜爱的图案或文字, 工艺师将每个陶器烧制之后寄回给大家, 收到成品之前, 大家猜想着会窑变怎样神奇莫测的色彩。

利用博物馆这样的平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社会公众,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在同样的文化中吸收不同的能量, 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推动社会进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理念——“活态”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陈列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实物在特定的时空里, 依据特定目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叙事, 其采用的是依靠实物进行展陈的传统方式, 采取的是静态的、散点线性式的叙事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人类活动行为的范畴, 需要依托人的行动为载体才能将其过程展现出来,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 但它主要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 并主要是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所以我们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要运用“活态展”的方式才能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灵魂。广西民族博物馆打破传统观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活态”的方式面向观众, 将其内涵完整的阐释给公众。

摘要:近年来,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了热门话题, 对于博物馆而言, 如何完善博物馆的功能和职能, 如何突破传统博物馆的思路, 寻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契合的展示模式, 使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的个案研究, 阐述博物馆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活态展演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 以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

参考文献

[1] 王文彬.试论地方博物馆“非遗”展览[J].博物馆研究, 2016 (3) :14-23.

[2] 陈晖.民族类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活动为例[J].当代旅行, 2018 (6) :80.

[3] 王世华.江苏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览[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 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2004 (2) :7-12.

[5]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D].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182.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7] 杨敏.当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刍议[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 2014.

[8]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6) :50-56.

[9] 牛慕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10] 魏敏.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展览——基于观众研究的分析与探索[J].东南文化, 2013 (6) :94-101.

[11] 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 2011 (1) :8-25+6.

[12] 陈燮君.创新发展的理念架起沟通的桥梁[J].东南文化, 2014 (3) :95-97.

[13] 顾军, 苑利.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艺术评论, 2013 (3) :9-13.

[14] 张子康.文化造城[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议状态检修下一篇:中国设计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