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扶贫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党建引领扶贫范文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镇拉拉岭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7人。拉拉岭村座落在燕山脚下,位置偏僻,地理条件较差,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大沟、十条小沟的三十个自然片区。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自市总工会驻拉拉岭村脱贫工作组入村以来,把扶贫开发作为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现了拉拉岭村2017年脱贫出列,全村2017年底脱贫出列143户,481人。

一、坚持支部统揽全局,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

一是调优农业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脱贫。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调研,制定了遵循价值取向和市场规律的农业发展规划,决定在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精调特调优种植结构,减玉米、种板栗、增谷子、扩大杂粮、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2016年,驻村工作组向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免费为村民发放4万株板栗苗,2017年又为村民免费发放了1.5万株板栗苗。村内适合栽植板栗的土地已全部栽植上了板栗,并在树下套种了谷子、大豆等精品杂粮,全村共计增加了700多亩板栗,为形成板栗产业,实现长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上畜牧养殖类产业项目,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带动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围绕绒山羊、生猪、溜达鸡等畜牧类养殖,积极发挥拉拉岭地域特色,以合作社牵头,全民发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工作组扶贫资金上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牲畜存栏数扩量、提质、增效,增加村民财政收入。2016年,我村以村集体鹿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自行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绒山羊920只、生猪172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600元。2017年,全村贫困户入股以绒山羊、生猪、肉牛、蚕、柴鸡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各养殖、种植合作社,成为股东,并实行保底利益分红,目前,按照入股财政扶贫资金10%的分红已经全部兑现。

三是拓宽增收产业途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将我村列入了第一批30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已并网发电,此项目可使部分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另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投资商对喇嘛岭上的罗汉洞景观进行修复,并对毗连的蛇仙庙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207万元,可作为我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食宿和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村民收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强素质提能力,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利用

农闲时节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展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由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举办党性教育、思想解放教育、廉政建设等专题讲座,让党员干部接受最前沿教育,让每个党员都动起来,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十九大召开以后,驻村工作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驻村第一书记详细讲解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和扶贫的重点内容,并对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工作中,村书记和村主任从自家亲属做起,亲自上场,带头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积极借鉴职业教育新方法,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村活动中心、党员中心户、农业合作社等地方设立教学站点,将农田水利知识、种养殖技术等送到党员群众手中,尤其是专门邀请板栗种植专家给党员进行授课,由党员进行辐射宣传,教育培训其他贫困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员引带示范作用。探索组建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的集体合作社模式,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带头,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有党员牵头,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有党员参与,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如我村支委魏文双不等不靠,积极带领本组村民建设扬水站,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我们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统筹党建和脱贫攻坚,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我们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合作社里贫困户的靠山。同时,我们建立了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机制,开展村务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让党组织站到扶贫开发“前台”;打造带头脱贫攻坚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入户走访、调研,开展工作,把扶贫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以上就是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些做法和经验,目前,我们村思想统一,全村上下有信心超额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第二篇: 党建统筹强引领 旅游扶贫见实效

从生产基础薄弱再到发展潜力巨大,淄川区洪山镇土峪 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扶下,立足扶贫大局,坚持运用“党建+”理念,以党建统筹引领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探索创立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激发内生活力,形成了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村集体收入倍增的良好局面。

一是人尽其才,选优配强掌舵者。洪山镇党委从机关单位中选派党性觉悟高、领导能力强、发展思路新的干部到村任职,配备专职分管领导,以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强化村党组织班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明确责任、压实任务,为脱贫攻坚掌舵护航。二是物尽其用,统筹利用现资源。改变单纯依靠上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的观念,整合闲置资源,流转土地50亩、收储闲置房屋9套,通过资产运作,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立足村情,乡村旅游拓新路。充分发挥南部山区地貌优势,挖掘天主教堂及石头村文化内涵,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按照“美丽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实施旱厕改造工程,大大改善村容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中国乡建院为设计单位,集中配备标准化停车场、旅游公厕、童趣水岸、乡村戏台等,打造6处示范民宿,实现经营业态破题。四是组团发展,扶贫扶志双推进。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由9名脱贫致富的村民担任合作社理事,为旅游开发广开思路、广纳资源。把全村71名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定期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同时邀请专家授课,扩大社员眼界、提供政策优惠、增加致富积极性。合作社每年拿出不低于扶贫专项资金的7%用于贫困户收益分红,保证贫困户增收。另外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鼓励他们通过改造房屋、自主经营等手段,或参与卫生清理、绿化整治等工作,增强脱贫自信,实现劳动增收。(魏平、张文君)

第三篇: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马圈子镇拉拉岭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7人。拉拉岭村座落在燕山脚下,位置偏僻,地理条件较差,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大沟、十条小沟的三十个自然片区。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自市总工会驻拉拉岭村脱贫工作组入村以来,把扶贫开发作为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现了拉拉岭村2017年脱贫出列,全村2017年底脱贫出列143户,481人。

一、坚持支部统揽全局,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

一是调优农业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脱贫。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调研,制定了遵循价值取向和市场规律的农业发展规划,决定在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精调特调优种植结构,减玉米、种板栗、增谷子、扩大杂粮、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2016年,驻村工作组向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免费为村民发放4万株板栗苗,2017年又为村民免费发放了1.5万株板栗苗。村内适合栽植板栗的土地已全部栽植上了板栗,并在树下套种了谷子、大豆等精品杂粮,全村共计增加了700多亩板栗,为形成板栗产业,实现长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上畜牧养殖类产业项目,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带动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围绕绒山羊、生猪、溜达鸡等畜牧类养殖,积极发挥拉拉岭地域特色,以合作社牵头,全民发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工作组扶贫资金上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牲畜存栏数扩量、提质、增效,增加村民财政收入。2016年,我村以村集体鹿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自行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绒山羊920只、生猪172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600元。2017年,全村贫困户入股以绒山羊、生猪、肉牛、蚕、柴鸡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各养殖、种植合作社,成为股东,并实行保底利益分红,目前,按照入股财政扶贫资金10%的分红已经全部兑现。

三是拓宽增收产业途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将我村列入了第一批30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已并网发电,此项目可使部分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另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投资商对喇嘛岭上的罗汉洞景观进行修复,并对毗连的蛇仙庙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207万元,可作为我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食宿和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村民收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强素质提能力,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利用农闲时节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展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由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举办党性教育、思想解放教育、廉政建设等专题讲座,让党员干部接受最前沿教育,让每个党员都动起来,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十九大召开以后,驻村工作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驻村第一书记详细讲解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和扶贫的重点内容,并对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工作中,村书记和村主任从自家亲属做起,亲自上场,带头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积极借鉴职业教育新方法,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村活动中心、党员中心户、农业合作社等地方设立教学站点,将农田水利知识、种养殖技术等送到党员群众手中,尤其是专门邀请板栗种植专家给党员进行授课,由党员进行辐射宣传,教育培训其他贫困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员引带示范作用。探索组建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的集体合作社模式,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带头,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有党员牵头,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有党员参与,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如我村支委魏文双不等不靠,积极带领本组村民建设扬水站,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我们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统筹党建和脱贫攻坚,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我们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合作社里贫困户的靠山。同时,我们建立了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机制,开展村务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让党组织站到扶贫开发“前台”;打造带头脱贫攻坚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入户走访、调研,开展工作,把扶贫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以上就是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些做法和经验,目前,我们村思想统一,全村上下有信心超额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第四篇:“数据”引领 “精准”扶贫

《人民邮电》“数据”引领 “精准”扶贫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以大数据服务地方扶贫项目纪实

【发布日期: 2016/1/8 15:06:35】 【浏览量: 565】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这是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对甘肃现阶段基本省情的判断。基于这样的认识,甘肃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对扶贫开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注入大量资源,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也不例外。

“政府的需求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就是甘肃公司业务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目标和方向。”这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总经理、万维公司董事长秦学寿的坚持,也是甘肃电信以大数据服务地方精准扶贫脱贫的动力。

从最初的村通电话,到现在的双联“8分卡”、4G网络覆盖;从之前的宽带进村到如今的光纤入户、信息扶贫,每一项技术的革新和业务的推出,无不体现着甘肃电信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如今,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甘肃万维承建并提供服务支撑的“甘肃大数据精准扶贫管理平台”更是吹响了以大数据开展行业扶贫的号角,并凭借着雄厚的硬件和技术实力,将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数据的“魔力”

针对基本省情,近年来,甘肃相继实施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有效凝聚了各方资源和力量,使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贫困面由33.2%下降到19.8%。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过去“修一条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大门”的“撒胡椒面”式粗放扶贫已不能适应当前省情,必须向“个性化定制”的精准扶贫转变。2015年6月,甘肃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1+17”的精准扶贫系统性工作方案。这套组合拳整合医疗、教育、农牧等所有与扶贫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贫困户“量体裁衣”,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11月底,又出台了“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狠抓精准识别,力求将军令状细化为作战图,把作战图转化为战果图。

但如何做到精准?417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为何贫困、怎么让帮扶措施落实?非严谨细致不足以求公平,非实事求是不足以树公信。靠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的工作人员零散的记录和统计肯定不行,这种情况下,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抓手,建立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作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承建者,甘肃电信万维公司第一时间与省扶贫办进行了需求对接。2015年6月11日,“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后,省长刘伟平组织召开办公会议,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落实全省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一件大事,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扶贫对象的识别、扶贫措施的落实、信息数据的分析、扶贫成效的跟踪等,形成扶贫动态化、全过程闭环管理的要求。6月12日,甘肃电信万维公司抽调7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平台建设团队,正式开始平台的搭建和功能研发。

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工作人员到贫困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被寄予厚望,也赢得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平台建设启动以来,省长刘伟平,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玺玉多次听取进度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意见和要求。

2015年9月10日,甘肃省被列为国家扶贫办全国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省份,成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省。

9月18日,“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议召开之际,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的陪同下,专程赴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窑坡村考察精准扶贫工作,其间详细了解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对甘肃省用大数据手段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给予肯定。

同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带领八部委九省区的相关领导观看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演示,要求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使精准扶贫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9月21日,在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上,甘肃省专门就“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了汇报、演示,获得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可……

用“数据”说话

准确的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平台赢得各方关注的关键,也是价值所在。

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依托丰富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大的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管理经验为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服务社会大众和行业发展,在政务、教育、金融、交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就是甘肃电信以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全面参与行业扶贫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建成后的平台按照功能分为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数据分析、绩效考核五个模块,模块间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拿扶贫对象模块来说,在贫困户管理栏,任意选择一位贫困户,就可以看到该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在此基础上,平台还打通了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的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通过与民政、银行、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数据对接,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准确评估“1+17”扶贫措施叠加效应,使得扶贫对象、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成效更精准。

目前,大数据平台已与省卫计委新农合报销平台无缝对接,精准扶贫平台中的417万贫困户在医院就医时,刷新农合的报销卡就会自动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不但简化了报销流程,而且使数据实时同步,方便了资金监管。基础数据的“精准”是平台所有功能的基础,为此,平台还增加用户审计功能,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识别标志,统一数据口径,实现扶贫对象全方位对比,为基层实现扶贫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扶贫项目进行精准管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项目点多面广、资金零星分散、投向不准、程序不规范的状况,实现扶贫项目监管信息化、精准化和动态化,从制度上、程序上、行为上堵塞漏洞。

2015年6月底,甘肃省教育厅和扶贫办制定“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对纳入扶贫大数据库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对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对贫困家庭考入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给予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助学贷款。与此同时,省教育厅还将依据大数据平台,精准开展招生扶贫,到2017年,全省每年将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

“大数据平台的采集摸底,让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贫困家庭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状况,哪些孩子是适龄入学儿童,哪一家享受什么优惠政策,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在享受国家政策上漏掉。”陇西县教育局局长杨海宾说。

大数据平台与政府的需求相融合,与贫困户的渴望相碰撞,还产生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蓬勃力量。天水市秦州区针对农户在诸如种植、养殖业建设,以及化肥、地膜、农药等配套设施中资金链断裂的瓶颈制约,依据大数据平台,以3~5户联保形式进行贷款扶持,真正把“扶贫之水”精准滴灌到“最干旱禾苗”上。太京镇张吴山村村民贾坝求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他家依托扶贫项目种植了5亩苹果园,现在又申请到政府提供的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为果园设施大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政府派来的帮扶工作队已经把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录入档案,将根据这个档案给我争取扶贫帮扶政策,帮助我发展养殖业。到2020年,我家的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这是目前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元的陇南成县二郎乡店子村村民张志强的打算。

事实上,在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支撑和不断完善下,像贾坝求、张志强这样的贫困户今后将会不断获得来自政府和企业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基于“数据”的合力

“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经历了顶层设计、软件开发、数据采集三个层面的工作。在设计中,省扶贫办组织涉及精准扶贫方案的23个省直相关行业部门,先后召开20余次业务研讨会议,将“1+17”各项政策措施设计成信息采集表,分为户级、村级、县级数据结构,嵌入大数据云平台,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数据采集中,全省共有15万名工作人员参与,对贫困户的信息进行核实录入,省直各行业部门对平台汇总数据进行确认对接,确保数据准确有效;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则根据平台建设需求,75个团队成员同时开工,放弃休息,高速运转,边研发、边试点、边应用,使平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不断完善并稳步运营。

2015年6月11日,专题部署平台建设所需人员及资源保障;

6月12日,召开项目启动会,开始框架设计;

6月18日,进行需求对接,正式开始软件开发;

6月26日,大数据平台1.0版上线;

8月,配合省扶贫办进行第一次数据采集; 9月10日,对照问题开始2.0版本研发;

10月8日,2.0版上线,并紧接着配合用户单位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数据采集……

这份平台建设时间表直观反映了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建设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作战计划”,需求统筹、业务开发、大数据分析、运行维护、移动App开发,各个“作战”单元各司其职,认真研究每一个需求,探讨每一个技术细节。由于平台涉及面广,用户一点小小的需求,往往需要开发人员进行数个甚至数十个步骤的设计和程序编写,根据需求设计的平台“宏观框架图”达到近10米,堪称万维公司之最。

要保质保量完成平台建设任务,整个团队70多个成员的工作进度就要保持高度一致,在2015年6月团队组建到7月初第一阶段工作结束的25天、600个小时中,大家吃住在单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工作。团队成员管信莉还为此改变了自己已经定好的婚期,成员王富则两次推迟自己的订婚日期……

为了做好支撑服务,使平台顶层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各地实际,甘肃电信万维公司技术人员还配合相关行业部门先后6次深入天水市、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市等6个市州、9个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测试及试点工作;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开展后,他们又认真配合省扶贫办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与省扶贫办共同起草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数据采集中,大数据平台并发量最高达到15万次,甘肃电信万维公司还紧急调配增加10台服务器,使服务器总数达到96台,网络带宽由2G紧急扩展到10G,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们的3.0版正在研发中,预计1月就能上线。”万维公司精准扶贫平台部负责人郭真满怀信心。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对全省101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汇集到户、到村措施1100万条,数据量达到7亿个,具备精准管理功能。

按照规划,下一步,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将在进一步完善平台顶层设计和功能的基础上,积极与各级政府进行深入合作,依托省级扶贫平台,建设市县级特色服务平台,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未来,将积极打造涉及全省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大数据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服务民生。

《人民邮电》2016年1月8日 一版 作者:肖成年 杨爱芬

第五篇:文化党建信息 文化引领 党建聚力

文化引领 党建聚力

武强县创新实施文化党建显成效

去年以来,武强县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指导,依托“千年古县”和“文化大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武强、建设文化武强、构建和谐武强”的发展目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把文化与党建工作紧密融合,将文化、道德的元素注入到党建的工作当中,实现了文化与党建的互动、互通、互融,通过文化党建的实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全县形成文化党建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的良好氛围,党建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得到强化。

一、在党的阵地上,营造文化党建的氛围

在全县重点实施“文化党建阵地工程”。一是建设一批文化党建示范村。采取“文化广场+党建一条街”的模式,重点筛选场所建设标准高、活动广场较大、党建基础好的28个村作为文化党建示范村,把文化党建广场、文化活动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站点、群众健身场地等进行整合,建设综合型开放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将文化广场和村内主要街道,结合民风民俗、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等,采用漫画、标语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创先争优活动、政策法规、道德规范、廉政文化等内容描绘在墙上,建成了集党建宣传墙、政策明白墙、文化娱乐墙为一体的党建文化一条街, 展现文化党建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康的乡风民俗。二是建设一批机关文化党建示范点。以县检察 1

院“文化育检”为样板,重点打造了20个文化党建机关示范点。以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用走廊文化、楼梯文化、橱窗文化展示党建文化,让每一处都能画龙点睛、提振精神、催人奋进,突出一廊一角皆文化,一灯一牌联党建,使文化党建与机关建设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工作的促进剂。三是建一个文化党建主题公园。在吉祥文化公园内利用石碑、石刻、观赏石、树木、亭阁等载体将武强的历史名人、党员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以及名言警句等展现出来,建起一条文化党建长廊,形成励志党建文化。四是打造两个文化党建小镇。利用武强年画和乐器这一文化资源优势赋予街关年画古镇、周窝音乐小镇党建新元素和新内涵,把传统年画、企业文化、乐器文化和党建文化相融合,打造两个文化党建小镇。五是打造三个文化党建教育基地。依托武强年画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利用武强年画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作品,通过举办红色年画展 、制作红色动漫、开发文化党建艺术品、文化党建挂历等形式推行文化党建进万家,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县检察院建成了声光电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打造反腐倡廉文化,对党员进行警示教育。在武强镇林东村以29个抗日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为主要题材,建设一个抗日教育基地。

二、在主题活动中,展现文化党建的魅力

发挥文化党建以文聚人、以文悦人、以文化人的功能,把加强组织引领和党员群众自主参与统一起来,通过组织形式各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文化党建的精神实质深入人心,展现了文化党建工作的魅力。一是广泛开展“新农村故事会”活动。把先进事 2

迹、致富经验、历史文化、文明风尚等作为创作元素,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歌舞等进行演出,用群众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开展“杨善洲、李林森、许久志精神大家谈”等专题故事会活动,让先进事迹在党员群众中广为传颂。二是积极开展“党建文艺下乡活动”。依托文体部门和乡村民间文艺队伍,将党的方针政策、典型经验和党领导下的发展成就等创作成脍炙人口、易于接受的文艺节目为群众演出。三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充分利用“三

八、五

四、七

一、十一”等节日通过道德促进会,道德评议会,开展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县电视台还专门开辟了“德化民心”栏目,将道德模范党员的事迹制作成专题片在县电视台和远程教育播放站点进行播放,让先进事迹在党员群众中广为传颂。四是开展读书活动。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在村级建成党建书屋175个,采取文体部门配送一批、组织部门赠送一批、乡镇购置一批、社会捐助一批的办法,添置桌椅、光碟、书刊等供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和借阅,党建书屋成为了党员群众的精神粮仓和致富加油站。

三、在工作实践里,彰显文化党建的成效

武强县把实施文化党建,作为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的创新举措,让文化党建作用在加强组织上彰显、在增强党性修养上彰显、在党员服务群众上彰显。一是组织实现晋档升级。通过实施文化党建阵地工程,先后培树了县检察院、西岔河、新合村等文化党建示范典型,特别的武强县检察院“文化育检”、“十面党旗树标杆”等做法到了原省委书记张云川等领导的高度评价。豆村乡西岔河建成了文化党建一条街和广

场后,使广大党员群众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欢迎。在县检察院和西岔河的带动下,今年全县涌现出5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党性得到锤炼提升。借助道德模范典型优秀共产党员许久志的事迹,大力弘扬许久志同志“一切为了他人”精神,通过组织《学习许久志精神大家谈》、《许久志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向许久志同志学习的热潮,许久志精神的接力棒开始在全县传送。还在全县组织开展了评选“十佳爱岗敬业标兵”、“好儿媳、好婆婆”等系列活动。广大党员的党性在学习中得到锤炼提升。“七一”前夕,县委表彰了以许久志为代表的多名优秀道德模范共产党员。三是服务群众的热情更高。全县48个窗口单位,把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作为落实文化党建工作的具体行动,以亮促比,以比促评。广泛亮牌上岗、岗位承诺、岗位练兵等活动,工作中实行办事首问、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受理等做法,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县六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有85名党性强、威望高的党员,主动申请到党员服务区义务工作;在农村通过划分党员责任服务区,为党员设岗定责,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劲头,全县3500多名党员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00多件。

2012年9月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连市人口网范文下一篇:大连市幼儿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