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经营原则的金融形态,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平台建设机制、组织增信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来有效降低其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违约风险和违约损失,从而极大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 篇1:

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分析设计

[摘 要] 开发性金融对支持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客观、定量地分析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对促进开发性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为建立评价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的软件系统奠定基础。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一、 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概述

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跨越、提升和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非常突出的市场业绩, 2002年以来主要经营指标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6年底,开发性金融的资产余额达22 711亿元,当期和累计本息回收率分别为100.22%和99.73%;不良贷款率为0.72%。开发性金融贡献度主要指开发性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是指当年新增的开发性金融投入带动的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均收入等的增量分别与当年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均收入等的比值。

由于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的计算涉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年度,计算量比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系统,在各地区、各年度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各地区、各年度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数据,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 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系统分析

应用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客观、准确地计算各地区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数据,因此确定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模型是系统分析的核心工作。

在近年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测算中,重点测算了开发性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几个方面的贡献度。基于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测算的实践,设定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模型为包括生产部分、财政收入部分、人均收入部分和财政支出部分4部分内容的联立方程。

1. 生产部分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我国开发性金融投入的产出弹性,这是整个模型的核心方程。在这个方程里假定开发性金融投入总量单独作为一个资本要素,来测度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导过程如下:

总产出的生产函数为:

Y = A·F(L,K,G)(1)

其中Y、L 、K分别是国民经济的真实产出GDP、劳动人口和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G是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A 是生产率,表示技术水平。

假定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Y= ALαKβGθ

α、 β、θ分别为劳动、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与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对其两边取对数变为:

lnY=lnA+ αlnL + βlnK+ θlnG(2)

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不变两种情况。

首先假定生产技术对所有的投入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这时,α + β + θ= 1 ,把α =1-( β + θ)代入方程(2),则有劳动的人均项表示公式:

ln (Y/L)= lnA + βln (K/L)+ θln (G/L)+e(3)

求出θ,即可求出开发性金融对GDP贡献度。

2. 财政收入部分

当年地方GDP决定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同时上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又对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构造出方程(4)。求出方程(3)中的θ,并且求出方程(4)中的c(1),就可间接求出开发性金融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

DFRV= a(1)+ c(1)GDP+ c(22)DFRV-1+ e(4)

DFRV:地方财政收入;DFRV-1:上一年地方财政收入。

3. 人均收入部分

当年地方GDP决定当年的地方人均收入,同时上一年的地方人均收入又对当年的地方人均收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构造出方程(5)。求出方程(3)中的θ,并且求出方程(5)中的c(2),就可间接求出开发性金融对地方人均收入的贡献度。

YHU= a(2)+ c(2)(GDP/N)+ c(23)YHU-1+ e(5)

N:当地人口数;YHU:地方人均收入;YHU-1:上一年地方人均收入。

4. 财政支出部分

财政支出由各项支出组成,例如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与公共秩序支出等,是各项支出之和。一般讲,各项支出方程的解释变量应该包括财政收入、该项目前一年实际支出和政策变量。用财政收入作为解释变量体现了我国财政量入为出的原则,该项目前一年实际支出用以反映各项财政支出逐年有所增加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出政府各项支出中本年与上一年支出的变动,以及开发性金融对这种变动的影响,可以直观看出开发性金融对各项支出的贡献程度,于是有方程(6)、(7)、(8)、(9)与(10)。

JJT= a(6)+ c(12)DFRV + c(13)JJT-1 + e(6)

JJT:地方财政经济建设支出;JJT-1:上一年地方财政经济建设支出。

SWT= a(7)+ c(14)DFRV + c(15)SWT-1 + e(7)

SWT:地方财政社会文教支出;SWT-1:上一年地方财政社会文教支出。

XGT= a(8)+ c(16)DFRV +c(17)XGT-1 + e(8)

XGT:地方财政行政管理支出;XGT-1:上一年地方财政行政管理支出。

GFT= a(9)+ c(18)DFRV+ c(19)GFT-1+ e(9)

GFT:地方财政公共秩序支出;GFT-1:上一年地方财政公共秩序支出。

CZT=a(10)+ c(20)DFRV + c(21)CZT-1+ e(10)

CZT:地方财政支出;CZT-1:上一年地方财政支出。

方程(3)~(10)共同构成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模型的基本框架。

三、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设计

在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设计中,关键是变量指标设计、数据存储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

1. 变量指标设计

根据上述生产、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4部分的模型和联立方程组,可以确定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的变量指标,具体指标变量见表1。

其中:内生变量是要测算贡献度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测算贡献度时引用的数据,滞后内生变量指测算具体指标贡献度时引用的该指标上期变量。

2.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由于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需要跨越多个年度计算分析,因此需要把各个地区的各年度数据存入数据库的一个主数据表中。根据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分析模型需要的分析指标,可以确定基础数据存储结构,见表2。

3. 系统功能设计

在应用开发性金融贡献度系统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历年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开发性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预算内收入等的贡献度,因此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需要包括基础数据编辑、地区编辑、贡献度分析、贡献度综合查询。

(1)基础数据编辑

在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中,需要根据各地区历年的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就业人员等计算开发性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需要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计算开发性金融对一般预算内收入的贡献度,因此需要基础数据编辑功能可以按地区、按年度编辑输入国内生产总值、总劳动人口、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等基础数据。

(2)地区编辑

在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中,需要根据在各地区的开发性金融投资情况,计算开发性金融投资对该地区的贡献度。由于行政管理改革等原因,部分地方行政机构存在合并、拆分等情况,因此,需要系统提供地区编辑功能,可以自定义地区信息。

(3)贡献度分析

根据确定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模型和各年度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开发性金融贡献度分析。如根据1996-2005年间天津蓟县的相关数据(见表3),计算得到天津蓟县的开发性金融贡献度数据(见表4)。

以上分析数据表明,开发性金融对2005年天津市蓟县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达15.08%,开发性金融投资在天津市蓟县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贡献度综合查询

计算出的各地区、各年度、各经济指标的贡献度数据,需要存储起来,可以按年度、按地区、按经济指标进行组合查询。

主要参考文献

[1] 付亚斌,黄顺绪,李成. 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07(4).

[2] 郝素利,丁日佳. 基于作业成本的商业银行客户贡献度计算[J]. 会计之友,200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毕瑞祥

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 篇2:

开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经营原则的金融形态,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平台建设机制、组织增信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来有效降低其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违约风险和违约损失,从而极大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与国际开发性金融融资支持模式相比,国内开发性金融仍然存在着以信贷模式为主、其他融资模式较为落后、信贷结构不合理、融资评审机制较为落后,以及过度依赖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较为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丰富金融品种、健全金融体系,改善贷款结构、健全评审机制,以及建立偿债准备金、完善信用机制等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民营企业  融资困境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2.010

201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完善对民营企业纾困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经营原则的金融形态,理应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李坤和孙亮(2007)指出,开发性金融将民营企业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能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徐桂华(2010)则强调,开发性金融机构是联结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其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朱六一(2017)以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模式为例,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引领银政合作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路景仪(2018)进一步分析了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两种金融活动开展条件不同,对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但是在应用这两种金融活动的时候,需要把握好互补关系,借助多种合作方式来获取收益。由此可见,开发性金融对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开发性金融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金融,其以市场的模式进行运作,注重风险控制,主要是按照国家政策导向,通过市场建设和培育,以规划先行、银政合作的方式实现项目自主开发;其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筹资,并运用国家信用在市场中参与运行,积极为社会亟需资金的主体提供资金支持,能够有效改善体制落后和弥补市场空白。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很大程度是由金融体制落后和金融市场不完善造成的(付强、乔岳,2011)。同时,相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开发性金融则更多地是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贯彻国家的政策,因此,对于《意见》的贯彻与执行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来看,我们对于开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和缺陷尚不清楚,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切实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開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机理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体现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身上。一方面,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小,抵押物较少,经营风险较大,既缺乏偿还贷款的能力,也缺乏主动守约的意愿,因此,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和违约风险。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一般贷款额度较小,而且缺乏必要的信用记录和专业的会计财务信息,因而,相对于大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来说,其交易成本较高。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积极性。而开发性金融则通过自身特有的机制建设成功克服了以上问题,从而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首先,开发性金融通过平台建设机制有效降低了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开发性金融通过其国家信用和融资优势将政府或民间组织、企业有机结合,共同搭建民营企业借款平台和担保平台。一方面,无论由地方政府还是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出面组建借款平台和担保平台,都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和组织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平台作为统贷统还的主体,直接将贷款以中转的形式批发给平台,平台再通过对各中小企业项目的评审和管理将贷款最终发放给民营企业,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其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交易成本。

其次,开发性金融通过组织增信机制有效降低了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违约风险。组织增信机制是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核心机制,也是其与政策性金融的根本区别。对于政策性金融来说,如果借款主体发生违约,其最终只能由财政来兜底,因此,并不能对借款主体的信用产生影响。但是开发性金融的组织增信机制主要是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来孵化企业和个人信用,从而从根本上打通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该制度建设的具体表现就是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的成立,该协会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知根知底,互相监督贷款的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贷款的透明度,与此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结果进行公示,并将贷款优惠与评价结果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促进企业信用增加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大降低了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违约风险。

最后,开发性金融通过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减少民营企业违约之后产生的损失。尽管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组织增信机制来降低民营企业的违约风险,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甚至破产危机,此时即使其愿意守约也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这也极大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性金融建立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在借款平台上,加入的会员需根据其信用评级缴纳相应的互保基金,担保公司也会承担相应的担保额度为借款会员担保,一旦发生违约,则首先使用借款会员的抵押物进行补偿,不足额再用互保基金进行补偿,如仍有不足,则由银行和担保公司分担剩余损失。另一方面,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积极为民营企业贷款开展再担保业务,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担保公司的承保金额,促使其进一步扩大担保业务,而且还可以提升担保公司的信用,从而有效解决民营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综上,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平台建设机制、组织增信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来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违约风险和违约损失,从而极大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开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分析

目前来看,国际开发性金融为了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主要是采取了风险资本模式、开发性资本模式和“动手做”资本模式。其中,风险资本模式主要是对绩效良好的高增长部门进行风险投资,开发性资本模式则主要用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动手做”资本模式则为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较为深入的商业援助,并帮助其与其他资金提供方洽谈。与国际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模式相比,国内开发性金融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以信贷模式为主,其他模式发展较为落后。与国际开发性金融侧重于资本模式相比,国内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过多依赖于信贷模式,而投资、租赁、债券和证券等模式的发展严重不足。这不仅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而且越来越不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因为目前开发性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主要通过从债券市场上发债来获得,在利率市场逐渐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发债成本越来越高,而为了贯彻国家战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都普遍较低,因此,造成了成本收益倒挂的问题,十分不利于资金的稳定供给。同时,民营企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支持,而信贷模式只能解决民营企业的资金问题,并不能为其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投入。

其次,信贷结构不合理,融资评审机制较为落后。尽管开发性金融主要以信贷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信贷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主要是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贷款额度较小,期限也较短,无法满足民营企业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从贷款对象来讲,开发性金融主要是以发展较为稳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而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型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与此同时,在贷款审批方面,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审批机制,而且现行的审批模式侧重于对企业的资产规模、信用等级和现金流的评价,而民营企业往往在资产规模和经营收益方面没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很难提高自身的授信额度甚至无法得到融资的支持,从而不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最后,过度依赖企业信用,风险防控机制较为落后。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为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显著降低了其抵押资产的要求,但这也造成了其在融资构成中过度依赖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信用的问题。一旦核心企业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连锁债务违约问题,并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与此同时,开发性金融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判断主要局限于相关的财务数据,而对海量贸易单据的审核及其真实性缺乏科学分析,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导致难以对项目整体的风险作出有效防控。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的信用贷款缺少必要的和足够的抵押质押物,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开发性金融机构就会面临较大的违约损失,从而不利于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可持续性。

综上,开发性金融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信贷模式为主、其他融资模式较为落后,信贷结构不合理、融资评审机制较为落后及过度依赖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较为落后等问题,从而导致相关的影响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利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解决。

开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

为了能够克服上文提出的问题、有效发挥开发性金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通过丰富金融品种、健全金融体系,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目前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框架,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先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开发性金融融资支持的实践提供一个有效的规范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发性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与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的合作,创新性地整合各类投融资服务,将贷款、投资、债券、租賃和证券等融资方式有机结合,帮助民营企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国际开发性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和经验,为民营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搭建起顺畅沟通的桥梁,这样不仅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增强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可持续性,而且还可以为金融资本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渠道,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尤其要拓宽股权类融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实现科学管理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是通过改善贷款结构、健全评审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由于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短期内仍然以信贷模式为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融资效率,更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发性金融机构及其平台必须要切实改善信贷结构,并进一步健全评审机制。具体来说,开发性金融机构必须要在流动性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与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尤其要加大产业项目贷款。在贷款方式上,一方面,要继续保留平台统贷模式,以降低融资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推广对于大型民营企业的直贷模式,以降低信贷审批的程序。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加大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环保类产业,以及三农类产业的信贷支持,以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发展战略。此外,开发性金融机构还要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现行的信贷评审机制,适当降低对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和现金流量水平的要求,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变评审模型的相关参数,从而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必要的融资支持;也可以适度提高原来边界内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额度,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通过建立偿债准备金、完善信用机制建设,降低违约风险。民营企业本身就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很难通过增加抵押质押资产的数量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对此,我们应该在有效整合现有担保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融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监控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指标变动情况,建立有效预警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项,则采取及时的止损措施,以降低可能发生的违约损失。同时,开发性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政府、各产业链协会的对接,共同商讨建立产业链内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准备补偿金,这样既可以督促企业自发地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意识,也可以激励企业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此外,开发性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健全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建设信用培育体系,根据民营企业的纳税、经营、融资和奖惩信息等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并将等级与企业融资支持的优惠力度相匹配,从而激励企业注重信用积累,并从根源上降低开发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违约风险。

(本文系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共建课题“网络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GZGJ102)

参考文献

李坤、孙亮,2007,《开发性金融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研究——从解决企业融资瓶颈的角度》,《北方经贸》,第10期。

徐桂华,2010,《开发性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融资》,《江苏商论》,第3期。

朱六一,2017,《开发性金融引领银政合作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周转金模式为例》,《中国市场》,第12期。

路景仪,2018,《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互补关系》,《商场现代化》,第3期。

付强、乔岳,2011,《政府竞争如何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探讨》,《世界经济》,第7期。

责 编∕肖晗题

作者:朱泯静

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 篇3:

高校学报法学论文开发性知识组织与利用探讨

摘要:进行高校学报法学论文的开发性知识组织很有必要。选择好工作平台,搞好高校学报法学论文的知识开发和小知识块组织,有利于发挥高校文科学报的最大功用。

关键词:法学论文开发;小块知识单元;知识组织

高校学报法学论文的开发性知识组织,是指选择高校文科学报上发表的法学论文为知识群,通过对知识群的科学开发,以论文中的各个小知识团块为单元切挖出精炼的小知识块,然后进行小知识块的标引,在适用工作平台(软件)上组织成各种开发性知识集成系列等知识开发组织工程。如以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法学类论文为例的开发性知识组织,是时段性专类论文的开发性知识组织工作。韶关学院学报在2007年共刊发法学方面论文42篇,可开发成250多个小知识块,组织成许多开发性知识集成系列。积极搞好高校学报法学论文的开发性知识组织,能有效促进学报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法学论文的教研参考作用。

一、知识开发组织平台的选用

法学论文的知识开发组织,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用的软件系统以作构建平台。目前,国内较好的资源整合系统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跨库集成检索系统(CSDL)、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研制的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清华同方的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USP和TRS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门户(TRS IIP)、浙江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天宇异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等,可供选择。特别是经过改造的“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所用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工作平台。

在软件系统的选择上,应重视两个方面。首先,所选软件系统建库的简易性,如快速扫描、自动识别、多格式自行转换等功能要突出,使得资源库的建设能较轻松、快捷、有效地进行。其次,组建起来的专类论文开发性小知识块资源库应有很好的层次感,能直观地表现出知识资源的有序组织层次。再次,所选软件系统构建起来的资源库应有利用的便利性,具有较好的检索功能,方便读者简单、快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查找与获取。这点是更要重视的特性。

二、高校学报法学论文的开发方法

文献知识资源开发已经提了很久,做了很多,但成效就是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出来的知识产品质量不够高,无法使读者与用户完全满意。要从法学论文中开发出高质量的小知识块(产品),开发人员熟练开发技巧并了解法学知识很有必要,这是技巧之外的大技巧。高校文科学报中的每篇法学论文都有若干个专用小知识团块,从法学论文中作小知识块开发,应根据法学论文的专用知识团块分布状况进行切分,然后提炼成精致的小知识块。例如作者黄瑞栋的《建立刑事和解不捕制度的构想——以检察业务为视角》一文(7202字符数),可以开发成16个小知识块:(1)刑事和解的定义(小知识块的标题,下同)——“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从中斡旋,加害方和被害方直接商谈,就加害方的刑事责任及其民事补偿达成协议,以解决刑事纠纷的活动”;(2)刑事和解的起源——“刑事和解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北美,随后,德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都在法律中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对有效解决刑事纠纷、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法学论文的小知识块开发分三步:第一步,对知识小团块进行切分。辨别知识小团块先要识“块”,识别文中知识小团块的分界线才好分块。一般对有4级或3级小标题的按小标题分块;只有2级小标题的或无小标题(只有“一”“二”等)的,需认真阅读分析论文后根据知识组合团块分块。法学论文的小知识团分块,可运用相关的分块诀窍:论述性的论文多数按段、节划分;说明性的论文多数按列或项划分;方法性的论文多数按套或种划分;评论性的论文注意按论点划分;技术方面的论文注意按用途划分等。认清各知识小团块之间的分界线后,即可按分界线切分知识小团块。第二步,对切分出来的知识团块进行“瘦身”提炼。从文中切分出来的知识分块,大多数都要进行“瘦身”处理。特别是有些以文中的某段文或某两段文作知识块的,经过再提炼后才能成为精炼的小知识块(精品)。知识分块的再提炼,就是要运用编撰文摘的技巧,把其中主要的内容摘录出来,丢弃那些次要或不用的部分。进行法学论文开发知识块的“瘦身”提炼,需要坚持最小化原则与性质不变原则,即应把法学论文提炼成各种最小的专用知识块(单元),并使最小化的知识块能保持其原有的含义、性质。第三步,小知识块的组合(知识重组)。经提炼出来的知识内容,有些只作累加起来即可成为适用的小知识块(成品);好的一部分得由摘编员通过使用关联词连接成有序、通顺的知识小块。上例中的(1)(2)都是无小标题的小知识块开发,(3)至(16)都是经提炼与组合后产生的小知识块(片断)。原文中(16)部分共有533个字符数,经提炼与组合成256个字符数的小知识块(见上例)。进行法学论文的知识开发,要求开发人员既要掌握相关的开发技巧,也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知识。掌握开发技巧,能提高开发速度;而掌握法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文中小知识团块的划分,开发出高质量的小知识块。

三、高校学报法学论文开发性知识的组织

开发性专题知识小块数据库不宜采用分类号作知识小块的分类组织,以多级主题词系列作按主题词分类组织是个好方法。此法很适合开发人员有效开展知识小块组织工作,由此法组织起来的小块知识资源库也非常便于读者的检索利用(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

进行法学论文开发性知识块的组织,主要是对小知识块的标引,即根据各小知识块的内外特征,特别是其教学特征,经分析、归纳后赋予其特定标识的过程。人为的小知识块标引,有人为地手工直接多项标引与人為地设计专用软件作机读自动化专项标引等形式。小知识块的主要标引项目包括题名标引、主题词标引、关键词标引、功用词标引、作者标引、时序标引、出处标引等。其中较难的是题名标引与功能词标引。小知识块的题名标引,可选择原文中某级小标题为题名,也可通过修改原文中某级小标题后得到修改题名,更多的是根据小知识块的中心内容给出一个新题名。功用词标引,即把小知识块所含的各种功用以简洁的词语标引出来。小知识块的功用词标引,主要由标引人员完成,但也应给权限允许用户在使用中作功用词标引。另外,要重视主题词的标引,小知识块的主题词应与专题数据库的页面设计词相对应。例1,对作者黄瑞栋所撰《建立刑事和解不捕制度的构想一一以检察业务为视角》一文中开发小知识块“(10)我国刑事和解不捕的人文基础”——“中国古代的法制理念一直是遵循‘德主刑辅’的刑罚观,德治、礼治成为法治的基础和辅助,并共同构成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重视道德等非法律因素在解决刑事纠纷中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使司法能重新获得

道德的支撐。再从社会层面来看,刑事案件的‘私了’长期存在于民间,这种亚文化状态更容易为以农民为主的社会群体所接受”。主要标引包括:题名(由原小标题“刑事和解不捕具有广泛的人文基础”修改成“我国刑事和解不捕的人文基础”);主题词(第一主题词“法学研究与教学”、第二主题词“刑诉法研究与教学”、第三主题词“刑事和解不捕制度”,分别与本数据库的1、2、3页面设计词相对应);关键词(刑事和解、刑事和解不捕制度、人文基础);功用词(刑事和解不捕制度构建、刑诉法研究、刑诉法教学);作者(黄瑞栋);时序(2007-11-25)等。除此之外,小知识块还可以作出处、分类、文摘、引文、基金、ISSN、ISBN、登录号等方面的标引。进行法学方面小知识块的标引,需要坚持标引的充分性(要标引出尽可能多的检索点与链接点,每个检索点或链接点都有充分的代表性)、简要性(要用最简短精要的言辞去标引)、实用性(要保证每一条标引都有很好的功用,都是实用的)等原则。只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确定必要的标引项目,制定必须坚持的原则,采用好的标引方式,也必定能够把小块知识单元的标引工作做好。当然,对法学方面小知识块作有效标引的需要,也强调标引人员必须要了解法学知识。特别是进行小知识块的题名、关键词标引,有法学知识的标引人员才能做得更好。根据所选工作平台的工作步骤,按部就班地把标引好的小知识块输入数据库中,即完成了一个小知识块的建库流程,法学教研参考小知识块数据库由此建成。

四、高校学报法学论文开发性知识资源的利用

第一,利用学报开发性知识资源促进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法学论文开发性小知识块资源库的建成,更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法学灌输教学模式改革成指导(引导)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不作法学专业课程知识的解释(不直接教授给学生以基本的专业课程知识),不论证有关的专业课程教学课题和问题,只是提出很专业的小课题,然后传授给学生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去论证专业课程教学课题和问题的方法;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并从课本上和法学论文开发性小知识块资源库及其他知识资源库中获取有关的参考资料,然后对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含提出)的课题和问题进行论证、解释,从论证、解释过程中掌握一部分法学专业知识;再次,学生通过对许多法学专业小课题系列的亲自解释、论证后获得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获得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相关的能力。对于一个具体的教学课题或问题来说,如果教师能授以分析、论证方法,专用小知识块资源库等又能提供一定的法学专用(无杂质)参考资料,学生就会乐意而轻松地开展相应的分析与论证,法学方面的指导(引导)教学模式就能得以推行。

第二,利用学报开发性知识资源提高师生利用学报法学知识的效率。通过切分高校学报法学论文,产生适用性更强的精炼小知识块(片断),各小知识块有标引,可作多点检索,是法学小知识块资源库建立的另一大特征。在数据库中,教师和学生可按原论文标题调出本文的所有小知识块,也可按某专题调出相关的小知识块,还可按年度调出本年度所有的小知识块……这一形式的数据库,与《CNKI》(全文)、《维普期刊库》(全文)相比,属开发性知识块资源库;与《高校学报文摘》的一文一摘相比,属一文多点多摘的更小块更专类的开发性知识块资源库。法学论文开发性小知识块的提供,既可消除师生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去寻获有用资料的劳作之苦,又可减少师生的检索时间,还可使师生得到更适用的参考知识资源,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得以充分利用。

第三,利用学报开发性知识资源促进法学知识单元的增值。根据纳米技术原理,小物件会有更好的性能及更广的用途,小知识块也会有更多的功用。毛泽东著作中有许多用途很广的概况性名言,那是毛泽东所有知识和智慧浓缩后的结晶。法学论文的小知识块开发,也是一种知识浓缩,会产生许多用途更广的知识名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中得到增值。如文科专业知识在理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引用,行政管理知识在生物分类管理设想中的引用,行政法研究成果、劳动法研究成果在民法研究中的引用等,是一些知识的增值形式。不但给小知识块作主题性(内容)关键词标引,而且还要给其作功用性关键词标引,这是小知识块资源库的又一大特征。功用性关键词的标引,会把知识单元引向多种用途,从而成倍、成倍地提升知识单元的价值。

法学论文开发性小知识块资源库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功用之外,促进学报知识资源深层次开发、快速生成更多的知识产品、加快知识创新等也是其突出的功用。

作者:陈景增 廖铭德 曹晓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时事新闻著作权论文下一篇:渔业权保障民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