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

2022-08-26

第一篇: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

秘书工作与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从其外延来看,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多个子系统的建设。从其内涵来看,则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德育方式方法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在这三个子系统中,秘书工作的关注重点,应放在德育方式方法上。

德育方式方法,是通过说服和劝导,以多样而艺术的方法,让社会成员个体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内化为社会个体的道德意识。个体道德意识外化,就成为道德行为。由此可见,德育方式方法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与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所以,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一旦确定,德育方式方法就成了道德建设中应予注视的重点。这时,就必须寻找适应今天这一时代特征的德育方式方法的总体特点与规律,使秘书工作在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卓有成效。这种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秘书工作者首先要把握道德建设过程中的内化和外化规律,积极进行思维导向。所谓内化,是指帮助和引导对象将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的过程。所谓外化,就是帮助和引导对象将已形成的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的认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将良好的道德行为转化成道德习惯。内化与外化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只有经过内化与外化的交替进程,社会成员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才可能实现。

秘书工作者同时要把握好综合效应规律,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正面引导。道德建设过程从来就是一个德智并进、情理并进的过程。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德斯认为:“一个人接受道德原理是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亲自体验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强烈的个人动机去寻找这些道德原理所要求或所规定的东西。”由此看来,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应更多地尊重主体的选择和情感体验,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对象内在的道德信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秘书工作者在辅助决策过程中综观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整体,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遵循公民道德建设的综合效应规律。

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还有一项不可违背的规律,那就是双向互动规律。道德建没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正如《纲要》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既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这种双向互动的规律要求各级秘书工作者将自己融入到社会整体的洪流中去,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完成当代公民道德建设这一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第二篇: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开幕词

“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开幕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加强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央“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这一基本方略,在企业建设中注重道德教化,构建和谐企业,培养职工敬业爱岗

、追求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水准,弘扬中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道德文化,使企业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底蕴,去冬以来,我们××县电力局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原创: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在全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了“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教育活动,并将这一活动部署到全局××年的总体工作,有效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培养了全体干部职工敬业奉献、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风尚。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教育的成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富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寓教于乐,增进企业活力,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推进我局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再创辉煌,今晚,我们××县电力局隆重举行“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值此时刻,我代表县局领导班子,向此次赛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竞赛的各代表队的职工表示真挚的问候!愿大家在这次竟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我们地电职工的精神风貌!

让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是基础、效益是中心、服务是关键、发展是生命”的观念,通过这次竞赛把“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教育活动进一步掀向高潮,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鼓舞人,着力弘扬时代精神,凝聚全局力量,与时俱进,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回报党和人民。

第三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然而,当前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造成一定影响。可见,要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就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领导干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需要。一方面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我国拥有题材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当下的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时代呼唤。杭州市通过宣传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型经验,开展“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做法,可以此为鉴,以典型示范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近期,在国内外频现的中国游客在文物古迹上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以及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折射出当前社会道德领域中,公民公德与企业职业道德的严重缺失,恶劣的性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的积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紧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践行;借鉴上海诚信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公民道德亦然。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根本落脚点。在迈向文化强国的征程上,只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必将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四篇:公民与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社会的良好发展,更谈不上人类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社会中争取做个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好工作者;在家庭生活里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广大党员也要起先进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应该把开展这项建设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各行各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五篇:道德演讲稿—增强公民道德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可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文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二季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