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回顾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式,交流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领导重视是保证,全员参与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平台,制度督导是手段,落实公益是目标”的主要做法。

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论文 篇1: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管理措施

【摘要】基于医院各科室而言,检验科具有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提供诊断依据,还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升。针对检验科,因其与相关标本接触较多(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医源性感染情况十分常见。因此,为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常见感染原因,借助有效预防管理,落实相应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预防管理

基于医源性感染,其包括在医院从手术实施到预防的全过程中所引起的感染,同时,还包括医院内获得的但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以及医务人员感染等。在临床中,检验属于必要手段,一旦出现细节上的失误,对患者影响十分严重。由于检验科的工作每天需接触大量的患者尿液、粪便、体液、血液等检验标本,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若不注意患者标本的污染性,首先会造成自身受到感染,并引起患者的检验报告被污染,进而造成科室之间的交叉感染甚至是整个医院的感染[1]。因此,检验科作为医院中出现医源性感染的高发科室,医院必须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进行重点防控,要求工作人员应在多角度下,完成强化防护,确保为患者提供有效医疗服务。

1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原因

围绕检验科,为有效实现对医源性感染原因的分析,本文建立在陈巍医师[2]研究的基础上,在2010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期间,以某县各级医院的90 名检验科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完成分析。借助调查分析方式,对其医源性感染原因予以统计。其中,感染途径中,构成比最高为体液及粪便(33.3 %)、血液(22.2 %)。针对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完成分析,其相关影响医源性感染因素如下。

首先,在操作方面,结合研究结果,在90 例工作人员中,存在2 例不明感染情况。其中,存在1例工作人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受到自身操作不当的影响,导致感染;另外1 例患者是由于设备消毒操作上的失误,出现感染情况。在标本自身方面,标本本身存在传染性。在本次研究中,体液、粪便感染工作人员共计5 例,与其他途径感染比较,差异较为显著。这说明基于检验科其检验标本自身存在传染性,这也是在整体医源性感染因素中占比最高的一项,相关文献[3-4]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此观点。在工作环境方面,结合检验科工作实际情况,其工作环境多为开放性,使预防工作难度增加。另外,针对整个科室而言,经呼吸道、汗液、唾液,病原体得以传播,将会造成工作人员被传染。因此,需强调医院做好环境安全管理,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威胁。在检验用品处置方面,结合本文调查,在90 例工作人员中,因自身消毒观念意识薄弱,没有将有效消毒操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管理制度不明确的情况下,造成35 例工作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约束。同时,基于检验药物处理方面,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员整体上处理能力较差的情况,导致相关器皿、针头在使用完成后没有得到正确处理,仅仅倒在垃圾桶中形成卫生死角,增加了相关保洁人员的感染风险。这说明针对医源性感染应做好检验用品规范,提升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检验仪器方面,处理不及时也是加剧医源性感染概率的原因之一,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 例乙型肝炎、2 例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究其原因,3 名工作人员因被检测仪器划伤,在血液传播情况下,出现感染。

2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预防管理

2.1 完善管理制度

要求医院应针对检验科对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以现有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另外配合无菌操作、药品设备处置、空间划分管理制度等[5]。再以制度实现分级管理,全面落实污染物处理,优化污染源控制,促进感染率下降。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应以制度作为标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针对检验流程,应建立在一人一针、一人一消毒的基础上,完成从标本采集到保存的全环节,落实交叉感染控制,促进感染率下降。在医院内部,可建立相关工作小组,由检验科经验丰富工作人员作为监督员,其职责包括科室工作人员监督、医疗用品管理等。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完成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确保具有特殊形式医疗废物得以有效处理,并予以记录[6]。

2.2 优化工作环境

以实际医院检验科工作作为基础,应切实落实工作环境的优化[7]。首先,医院应管理层层面提高对检验科工作的重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成检验科工作区域的增加,通过合理划分,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落实相关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相应污染区、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的划分,针对储存要求较高的标本,应按照定时的形式对储存环境温、湿度进行检查,并加以记录,通过有效巡查,以免标本储存出现问题。针对检验样品,在进出过程中,要做好分流处理,以免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应切实提升自身无菌意识,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围绕工作环境,在定期范围内,要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包括设备、仪器等。同时,应控制室内温、湿度,做好通风、采光,使标本储存得到有效环境保障。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检验科工作情况,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单独更衣室、淋浴室建设。同时,对于重点实验室应另外予以有效手段消毒。

2.3 细化消毒操作

围绕整个科室,应切实细化各项消毒操作,其具体借助紫外线照射消毒方式进行,由专门工作人员完成。在消毒时间方面,正常情况下为一天两次,具体时间为早上上班前以及下班后1小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固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科室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工作台面等,特别是针对实验室设备,应确保消毒彻底,以免出现细菌、病毒[8]。同时,在清洁工作中,应注意将工作区、清洁区进行区分,可事先准备两套工具,结合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以免交叉感染。针对一些工作人员接触频率较高的物品,如电话、门等,要重点予以消毒处理,落实对科室空气的细菌检测,要求空气净化应每天完成一次。另外,针对相关申请单、检查报告,应借助专业管理系统予以区分,利用电脑完成检查报告的打印,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取拿、发放,当检查报告出现污染情况时,应第一时间予以消毒处理,通过细化各项消毒措施,提升工作人员工作安全性[9]。

2.4 落实无菌操作

在检验科中,为实现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无菌操作落实具有必要性,作为防治措施十分有效[10]。因此,基于检验科,要求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要完成无菌操作培训,确保其无菌意识提升,使无菌操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对患者及自身安全的保障。

2.5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

医院可在定期范围内组织相关学习工作的开展,学习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以高度责任心完成实验室工作。同时,可在考核制度中增加安全规范操作相关内容,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彼此之间可进行相互提醒与督促。基于医源性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应确保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使医源性感染得到根本上的降低[11]。

2.6 医用垃圾处理[12]

针对液体废弃标本,可将其添加消毒剂予以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2~4小时,并倒入化粪池中完成处理。而针对固体废弃物,则需使用医用黄色垃圾袋,将其倒入袋中,并由专门工作人员予以运送,应用焚烧炉完成焚烧。针对自动化检验废液,要求其处理需应用专用废液桶,将其倒入后,完成消毒处理,最后集中予以废弃处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一旦在检验科出现医源性感染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切实落实感染管理具有必要性。基于检验科,很多情况的出现都会加大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一旦处理不当,在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的同时,还会引发社会性影响。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以自身经验出发,完成对引发医源性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强化对问题的探讨,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同时,工作人员应提高防护意识,以明确各类危险因素为前提,有效落实无菌操作,确保医用垃圾得到正确的处理,借助有效管理与预防,能够起到规范监督作用,使生物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工作人员出现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下降。建立在有效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可促进患者不良反应降低,使其满意度提高,在整体上优化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推动其经济效益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更加显著[13]。

针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问题,其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威胁,还会导致工作人员健康受到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为此,要求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处理,以免问题扩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工作人员要切实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明确感染危险因素,秉承着无菌操作的原则,完成对医用垃圾的处理,实现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魏世刚,汪亚丽,张姚.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72-474.

[2] 陈巍,娜仁才次克.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33):63.

[3] 薄涛.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4):520-521.

[4] 陈励勋.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190.

[5] 祝怀海.质量管理对医院生化检验的重要性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170-171.

[6] 熊骞.试析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防护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2):145-146.

[7] 钱超,严莉,王健.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测准确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0):1258-1260,1268.

[8] Hausemann A,Grünewald M,Otto U,et al.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surfaces in hospitals.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structure,process and outcome in the hospitals in Frankfurt/Main, Germany, in 2016 compared to 2014[J].GMS Hyg Infect Control,2018,(13):1-9.

[9] 趙丹平.医源性感染与消毒质量的相关性讨论[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75-177.

[10] 邹丽敏,周文俊,夏慧珠.检验科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改善方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9093,9095.

[11] 徐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检验科医源性感染[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6):196-198.

[12] 刘贤勇,陈平,郭常凯,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精准质控策略质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199-200.

[13] 秦锁英.论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存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19-121.

作者:蔡晓东 邹陈程

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论文 篇2:

对信息化建设在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摘 要: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回顾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式,交流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领导重视是保证,全员参与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平台,制度督导是手段,落实公益是目标”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 管理 信息化建设 医疗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2009年底,卫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笔者拟以河南省某首批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为例,对其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及其具体做法与经验作一下介绍。

该试点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会议和《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于2010年3月积极启动了心血管内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1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同时,医院建立健全了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及流程,明确工作目标与责任分工,加大培训宣传与沟通力度,逐步探索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试点工作同步展开,以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一、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该院的计算机应用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河南省医院首家计算机室,实现了医院财务、门诊、结账处、人事、药品、物质管理等单机系统的应用,同时承担了全校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任务。到90年代,全院的计算机应用已基本普及。2000年实现了HIS(医院信息系统)上线。2008年,医院新领导班子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投资近5000万元,全面更新、升级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2009年,该院对原有网络进行改造,实现了网络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的目标,同时在全院病区实现了无线覆盖。

目前,该院信息化应用已渐趋全面,实现了HIS、EMRS、LIS(实验检验系统)、PACS(医学影像传输和归档系统)和移动医护查房系统的全院级应用;开通了省、市、区、铁路等医保;开通了河南省新农合平台,实现了与省内160个县区参合病人、普通大病、参合儿童6种重大疾病的网络直补。还建立了连结70多家县市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包括对口援建的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实现了远程医疗技术支持;为满足医疗、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建立了中文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通过卫星,连通了24小时医学教育频道,以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自主开发了OA和网站;实现了多种如特服电话、网站、短信、手机等预约挂号功能。

二、精心组织,搭建平台,积极探索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式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试点科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畅通协调机制,研究并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路径表单为基础,结合医院实际,反复讨论、细化、修订临床路径文本,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检查项目等作了相应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临床路径文本的可操作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室间协调,建立临床路径绿色通道。医院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在原有的如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SP-ECT、国内首台妙手机器人DSA、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刀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新购进国际顶尖双源flash-CT、128层螺旋CT和双梯度极限成像3.0T核磁共振、PET/CT。目前,医院螺旋CT达到5台,核磁共振达到5台,DSA6台,全数字化彩超30台。扩大重症监护科床位;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手术室、麻醉科、中心供应室以及医技科室的协调;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确保X光片2小时内出结果,CT、MRI当日出结果,便携式彩超随时待命,检验科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扎实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要求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的会诊要在当天完成,强化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病例术前讨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为路径管理的顺利实施争取了时间。

三、临床路径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定时召开的临床路径信息化专题办公会,在政策上和实践上给予临床路径信息化全力支持。极大地激励和鞭策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明确临床路径信息化工作方向、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了关键作用。

2.全院动员,共同参与。医院专门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自试点工作开始起,对全院职工进行了不间断的专项培训,培训对像包括正式职工、临时医护人员、研究生、实习学生、进修生等,并通过发放培训合格证的方式确定人员是否能上岗。

通过各种形式向全院通告,如医院周会、信息化专题会、“信息简报”等,向全院职工介绍信息化进展、实施注意事项、以及各部门在信息化过程中需配合的工作、具体进度和安排等,使全体职工都明白自己在实施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应该做什么工作和准备,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3.设备升级,科学管理。改造医院信息化平台基础。从2008年起,该院首先对原有网络进行了改造:主干由千兆升级为万兆,由星型拓扑改造为环形拓扑;桌面由百兆升级为千兆;采用了核心、汇聚到接入层的冗余架构,统一了交换设备品牌;全部病区均实现无线覆盖;各病区医生接入点由4个扩展为10个,护士接入点由2个扩展为4个;更新淘汰了部分老旧终端。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了信息网络的高效和畅通,为临床路径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优化路径,重在督导。在临床路径建设伊始,医院即要求信息中心积极介入,了解临床路径相关知识,派人参加国内和院内召开的各种相关会议,充分掌握临床需求,并协调软件公司研发,有力地保证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与相关信息化工作的同步开展。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医院十分注重监管、评估和总结,建立了医院、医务处、科室三级监控网络,对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进行环节监控。将临床路径列入院长查房内容,院领导多次带领职能部门的同志深入临床一线,督导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工作,对路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在路径管理层面,信息中心将详尽分析变异原因和追踪退出路径后未离院患者的全程信息,在第一时间将其列入了重点计划,并协调软件公司,全面开展了需求分析和研发工作。

医院和信息中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评估与分析路径信息化实施的效果,分析路径变异原因并制订相应处理措施,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路径管理模块更加科学化。医院以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路径表单为基础,反复讨论、细化、修订临床路径文本,并对抗菌素使用、检查项目、信息化操作等,作了相应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临床路径的可操作性。

5.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贪大求全,严防短期行为。先在部分科室进行试点,摸索经验,进行个性化的需求修改,等系统试点基本稳定后,再逐步铺开,这样既保证业务流程不受影响,又可保证修改后的系统更适合实际情况,不会造成混乱的局面。

如临床路径工作,对第一批试点的心血管科5个病区、眼科3个病区和皮肤性病科1个病区,在移动医护工作站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待系统稳定并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选择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妇科)推广,然后向全院其他病区推广,2011年3月6日前全部到位。

据统计,实施路径信息化管理后的病种,该院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6天,平均费用下降14.9%,下降幅度最大的超过30%。如根据系统基础数据统计,该院路径实施前,非ST段抬高型心梗介入治疗,平均费用为63873.90元,路径实施后,平均费用为43345.60元。

四、小结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大家体会到:(1)由于拥有信息化的规范路径管理模块,随时可记录和监控路径的实施情况,从诊断、治疗、变异、退出等各环节,都体现出了流程的标准化。(2)随着作为路径管理载体的电子病历在全院的推广,随着路径管理模块的进一步深入研发,能有效减轻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路径管理软件使管理者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可随时为临床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各项分析数据,便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优化路径,为决策层制定各项政策和制度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数据。因此,领导重视是保证,全员参与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平台,制度督导是手段,落实公益是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黎红.病案信息管理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作用.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2.孙喜琢,林君,戴冰冰.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现代医院管理,2011(6)

3.吴昊,郑万松,徐勇勇.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临床路径设计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0,4(4):9-11.

4.刘永.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设计.中国医疗设备,2009,24(7):81-83.

5.马谢民,舒婷,王锡宁.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中国临床路径[J].2011,1(1):45-49.

6.张国荣,钟初雷,阎晓勤.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强化医疗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2010,26(2):118-120.

7.陈晓阳,曹永福,曾波涛,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9):55-58.

8.陶红兵,梁婧,梁铭会,等.我国不同地区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9,(12):804-808.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52)

(责编:若佳)

作者:师小勤 刘新奎

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论文 篇3:

试析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

【摘要】 随着我国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分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对于患者病情分析以及医院临床技术水平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在临床检验中参考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对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临床检验; 参考测量系统; 临床

在临床上,对人体标本的各种特性进行赋值是临床检验的主要任务。而赋值的可靠性、分散性以及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实验室应注重检验分析质量的提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院临床检验手段越来越多,各项设备也不断被购进,现代化检验设备多数都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检验功能,因此,在临床上检验质量也大大提高。医疗检验设备在整个医院的检验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检验设备起着向临床诊断和相关治疗提供全面的检验报告依据的作用。在实际的医院工作中,使用并管理好相关的医疗检验设备,根据临床检验中的参考测量系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对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以及分析质量是一个关键。

1 临床检验中的测量参考系统的概述

临床检验中,测量参考的系统中包含了参考物质和方法的应用,同时也包括了实验室。质控以及校准物质一起构成了参考物质。但一般来说,参考物质必须是测量标准,且具有较高的计量学级别。

而参考方法包括了一、二级,因此,参考物质也是如此。高纯化物质一般为一级,而跟样本性质较相似的基质则为二级物质。计量学特征级别最高的是一级参考方法,其定值一般是针对一级参考物质。但是在临床检验实际中,使用较广泛的是二级方法,但并不是说这种方法级别比一级方法低,确切来说,二级方法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且检验的样品适应性较强。而一级方法相对来说,则受到了较多的限制。

参考实验室一般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要进入实验室的行列,需经过特定流程。针对一样的检验指标,如果能够在实验室中构建起一个国际化的网络系统,就能够实现检验分析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临床检验中,实现网络化参考实验室的有胆固醇指标检验,而国际上则有更多。

2 在临床检验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临床检验和分析当中,为了确保其质量,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参考系统,并充分利用。对于检验结果来说,其准确性往往依赖于单次的检验结果和真值之间的相似性。在决定准确性的因素中,包括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及其正确性。检验的系统误差可以用均值、真值差距来确定,一般来说,这两个数值之间差异越小,则具有越高的正确度,系统误差也就比较小。而精密度则是通过各个独立的检验结果彼此间接近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越接近,则具有越高的精密度,能够降低随机检验的误差。在实际检验中,一般是不可能获得真值的,因为测量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完美,存在着较多的误差,因此,实际上真值只是一个约定的值,其实通过多次测量,在符合一定的不确定度情况下获得的。在检验中,为了解决由于系统误差而导致的各种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参考系统,最大程度解决其正确度的问题。

3 在临床检验中参考物质的应用分析

为了确保临床检验分析质量,需要构建起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这样能确保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结果可靠性的体现,主要是看实际值和一次结果之间的相近程度,与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及检验结果的精密性密切相关。参考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确保临床检验以及分析质量水平,参考方法作为临床检验量值标准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处理校准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时,能够较好的对测量范围进行处理,且能够解决一些特异性情况;参考方法同样适应于这些方面,例如,分析参考物质对于普通方法所具有的基质效应以及互通性。

在获取参考物质上,具有较多的途径,而在应用上也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在应用之前,应注重加深对参考物质的了解,更好地认识其性质特点。在国际上,使用时应注重考虑参考物质的种类,由于种类不同,其制备原理也不一样,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还应确保参考物质运输以及储存的安全和方便性。参考物质在性质上具有较高的互通性。在组成参考方法的因素中,根据可靠的测量原理实现对样品的恰当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来说,测量的结果不会受到基质及分析物所具有的形式的影响。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其过分追求简便性,在时效上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在临床上,其检验分析的能力和质量会因为临床样品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无法确保检验质量。目前,采用新鲜冰冻的血清进行检验,其跟常规的检验方法相比,互通性体现得更明显,而冻干的血清或者其他纯物质,则可能会因为检验方法的差异而对互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二,在临床检验中参考方法的应用分析。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参考方法,能够确保分析质量,在目前,溯源一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应用上,参考方法具有较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基质不存在效应问题,也不存在互通性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鉴定的特异性,解决测量范围以及校准问题。在国际上,该溯源模式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参考方法主要能为临床检验提供两方面的作用,第一种是判断互通性,这种方法是采用常规以及参考这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分析,检验参考物质以及新鲜的样品。第两种是可以作为质评物质定值,当实验室在规模上以及数目上跟国际标准相符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且高效的统计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分子较小的检验指标,采用这种方法作为质评物质的定值,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将很多影响因素排除,从而获得有用的质量信息。

4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中实验室需实现规范化管理

首先,提高检验设备的性能,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验设备在医院中所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酶标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等都算是医疗检验设备。对于检测异常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每一种检验设备在进行检查之后要进行如实的记录,并定期对其进行保养,确保其精度。其次,通过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医院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其信息,从而节约检验时间和避免错误。统一用临床检验清单上的条形码标识不同的患者信息和项目,而后通过计算机将其传输到检验科。检验科通过扫描条形码得出相关信息,再进行相关标本的分类、取样等,判断分析其数据,最终获得报告。冷藏标本,完好保存。在确保了报告的独立审核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后向临床科室传输信息,传输流程通过使用全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构建起临床以及检验科两者之间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这过程里,标本从采集到最终得出报告都采用了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既提高了传输的敏捷性,又利于信息的管理和准确性。最后,不断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测分析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执行和操作检验规范,检验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正确地处理好检验的数据,做到记录准确,注意保证原始记录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要注意一定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而不应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相关操作人员还应该具备专业的临床检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准确知道临床的信息需求,使诊断工作更加高效。另外,由于很多先进的检验设备是通过进口而来的,所以操作人员还应该具备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电脑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全国首届医院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学术峰会会议纪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16.

[2] 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2):68.

[3] 丛洪财.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7(5):98-99.

[4] 曾蓉,王薇.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6):30-33.

[5] 陈永红,刘正明.浅析医院检验科试剂盒精细化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5):614-615.

[6] 马飞,王玉平.AC910 型血细胞分析仪故障检修[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45-146.

(收稿日期:2012-11-13) (本文编辑:车艳)

作者:黎忠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形式语言要素设计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基于碎石化技术的公路工程论文